第讲 电解质溶液与胶体

合集下载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Van’t Hoff (范特霍夫)
V nRT
cRT bRT
:渗透压;V:溶液体积; T: 热力学温度; n: 溶质物质的量; c:物质的量浓度; R:气体常数; R = 8.314 J ·mol-1 ·K-1
▪ 渗透压平衡与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
①人的营养循环; ② 植物的生长; ③给患者输液的浓度。水主分要在依小靠肠营的养吸素收吸
(374℃) 。即高于647.35K水只能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再加多大外压气体也不能液化。所以647.35K和221Pa是 气-液平衡曲线的顶端。就是水的临界状态。临界状态是气液 共存的一种边缘状态。 8、超临界流体
处于超过物质本身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状态时的流体。 特点:密度接近于液体,溶解度高,黏度、扩散系数接近于气 体,扩散速率快,容易实现快速分离。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 蒸气压下降(核心) (1)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发:在液体表面,超过平均动能的分子克服邻 近分子的吸引进入气相中的过程。 凝聚: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不断蒸发的同时,部 分蒸气分子又会重新回到液体的过程。 饱和蒸气:一定温度,在密闭容器中,当蒸发与 凝聚达到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气。 饱和蒸气压:由饱和蒸气产生的压强。 蒸气压只与液体本质和温度有关。不决定于液体 或蒸气的体积。
Δp: 纯溶剂蒸气压与稀溶液蒸气压之差。
对于稀溶液,溶剂物质的量nA 远远大于溶质物质 的量nB ,即nA nB
X B nB (/ nB nA ) nB / nA
设溶液的浓度以1000g溶剂(水)中含的溶质物质的
量nB为单位,则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为: b = nB(mol ∙ kg-1)
相的概念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完全相同的且与其他部 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 何均匀部分,叫做相。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学生练习]
1 .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溶液 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
摩尔浓度。
• 解:(1)
V mB mA 17.1 100 110.1(m l)

1.0638
nB

mB
/
MB

17.1 342

0.05(m ol)
Δp= K bB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 高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Tb=Tb-Tb=KbmB
式中为mB质量摩尔浓度, Kb为溶 的沸点升高常数。应用上式可以测
定溶质的摩尔质量M。
几种溶剂的Tb和Kb
溶剂 名称
水 苯 四氯 丙酮 三氯 乙醚
化碳
解:(1)先计算溶液浓度 查知樟脑的Tf=452.8K, Kf=39.7 bB = (0.115 / M) /(1.36×10-3)
(2) 再计算结晶的摩尔质量 ∵△Tf = Kf·bB
(452.8-442.6)= 39.7×0.115/(M×1.36×10-3) 解之得:M = 329 g/mol
XB=nB/Ʃn XB组分B的摩尔分数,无量纲。
2.质量浓度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mB与溶液的 体积V之比,称为质量浓
度,用符号ρB表示,其 表达式为
ρB=mB/V 单位可用g·L—1、mg·L—1、 g·mL—1、ug·L—1等。
溶液中某种组分B的质量占 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数,其表 达式为
ωB=WB/ƩW x100% XB组分B的质量分数,无量 纲。
c(B)
nB V

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

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

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示例文章篇一:《神奇的胶体聚沉》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好多神奇的化学现象,就比如说加入电解质溶液能让胶体聚沉,这可太有趣啦!先来说说胶体是什么吧。

胶体呀,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家伙,它们在溶液里欢快地玩耍,但是又不会像溶质那样完全溶解。

比如说牛奶,那就是一种胶体,还有雾,也是胶体哟!那为什么加入电解质溶液就能让它们不“调皮”了呢?这就好比是在一群正在打闹的小朋友中间,来了一位特别严厉的老师,一下子就让他们安静下来了。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就像是这位严厉的老师,它们会和胶体粒子发生作用。

想象一下,胶体粒子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带电小球,它们在溶液里自由自在地游动。

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呢,就像是一个个小钩子,一旦碰上了胶体粒子,就把它们勾住,让它们没办法再乱跑乱动,于是胶体就聚沉啦!比如说,我们在豆浆里加点盐,豆浆就会变成豆花,这就是因为盐是电解质,让豆浆里的胶体聚沉了。

这难道不神奇吗?我之前做实验的时候,把氢氧化铁胶体放在瓶子里,然后慢慢地滴入氯化钡溶液。

哇塞!眼看着原本红褐色的、透明的胶体,慢慢地变得浑浊,最后出现了沉淀,那感觉就像是变魔术一样!再想想,如果没有这种胶体聚沉的现象,我们的生活该多不方便呀!比如说,工厂里的废水处理,如果不能让胶体聚沉,那些污染物就没办法沉淀下来,那对环境的危害该有多大呀!所以说,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这个原理可太重要啦!它不仅能让我们看到神奇的化学变化,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大大的用处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学习吗?示例文章篇二:小朋友,让我来给你讲讲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吧!你看,胶体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朋友在玩耍。

这些小朋友们(胶体粒子)带着相同的电荷,所以它们总是互相排斥,谁也不愿意靠近谁,就这样自由自在地分散在溶液里。

但是呢,当我们加入电解质溶液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啦!电解质溶液里的离子就像是一群厉害的警察叔叔。

大学化学1溶液和胶体

大学化学1溶液和胶体

14
溶液的通性 — 溶液的沸点上升的原因
3.溶液的沸点上升(boiling point)
液体的沸点 ( boiling point ) 当P 液 = P 外,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正常沸点:当P外=P标时的液体的沸点。
溶液的沸点升高
是溶液蒸气压下降的直接结果
2024/9/30
15
溶液的通性 — 溶液的沸点上升的数值
p溶液= p*-⊿p = 2.338kPa - 0.021kPa = 2.317kPa
溶液的通性 — 凝固点下降
2.液体的凝固点降低(freezing point)
凝固点:某物质的液相蒸汽压与固相蒸汽压相等时 的温度。用Tf表示 或在一定外压下,物质固、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温 度。
如 :H2O(l) 273K,101.3kPa H2O(s)
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加入一种难挥发的非电解质
束缚一部分高能水分子
P↓
占据了一部分水的表面
2024/9/30
8
溶液的通性 — 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
(P)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A*)乘以溶液中溶剂的 摩尔分数(xA )。
p
p* A
xA
xA
nA nA nB
1.蒸气压下降 2.凝固点降低 3.沸点升高 4.渗透压力
p
p* A
xB
ΔTf=kf • bB
ΔTb =kb• bB
= CBRT
的数值与溶液中质点 的个数成正比
2024/9/30
23
第 4 章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电解质溶液 4.2 酸碱理论 4.3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沉淀溶解平衡

溶液与胶体溶液

溶液与胶体溶液
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溶液
化学工业出版社
学习目标
ª 1.掌握溶液组成量度的常见表示方法及溶液的配 制方法;掌握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影响 渗透压大小的因素;掌握溶胶的性质;
ª 2.熟悉渗透浓度的概念、胶团结构及胶粒带电情 况。
ª 3.了解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高分子溶液对溶 胶的保护作用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ª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 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分子数或离 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ª 因此,对于任意溶质的非电解质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只要cB相同,渗透压就相同。 ª如0.3 mol·L-1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蔗糖 溶液的渗透压相同。
化学工业出版社
ª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ª
1886年范特荷甫(van’t Hoff)
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稀溶液的渗透压
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关系为:
ªπ = cBRT
化学工业出版社
ª式中 Π -溶液的渗透压 kPa ª c-溶液浓度 mol/L ª T-绝对温度 K(273.15+t0C) ª R-气体常数 8.31kPa·L·mol-1·K-1
第一节分散系统
ª 人们通常把具体的研究对象称为体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几种)物 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其中被分散 的物质称为分散相(或分散质),而容纳分 散相的连续介质则称为分散介质(或分散 剂)。 ª 例如,蔗糖水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蔗糖 分子是分散相,水是分散介质。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ª 例1-2 100 mL生理盐水中含有0.90 g NaCl, 计算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
ª 解:已知,V = 100 mL = 0.10 L

第4讲 电解质溶液,胶体

第4讲 电解质溶液,胶体

第4讲电解质溶液,胶体【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离的含义,学会书写简单的电离方程式。

3.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三种分散系之间的本质区别。

4. 了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基础知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1)概念: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_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大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非电解质:(1)概念:无论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均以______形式存在,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蔗糖、酒精、葡萄糖、油脂等有机化合物大多是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电解质的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生成________离子,常写成简单离子的形式。

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写出下列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①硫酸(H2SO4):H2SO4===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钠(NaOH):NaOH===________________。

③硫酸钠(Na2SO4):Na2SO4===________________。

2.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如:酸阳离子阴离子HClH2SO4HNO3(2)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如:碱 阳离子阴离子NaOH KOH Ca(OH)2(3)盐 NaCl NH 4Cl K 2SO 4【考点剖析】考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1)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类别⎩⎪⎨⎪⎧ 酸(如H 2SO 4、H 2CO 3等)碱(如NaOH 、NH 3·H 2O 等)盐(如NaCl 、CaCO 3等)部分氧化物(如Na 2O 、H 2O 等)(2)非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类别⎩⎪⎨⎪⎧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CO 2、SO 2等)大部分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如NH 3等)【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能导电B .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C .不能导电物质就是非电解质D .物质导电的条件是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或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考点二: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1.电解质的判断2.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两个条件具备一个即可。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

4.56 ÷ 60.0 -1 b ) 解:(B)= = 0.76mol ⋅ kg 100 ÷1000
∆Tb = 0.512×0.76 = 0.39K
∴ Tb = T + ∆Tb
* b
= 373+ 0.39 = 373.39K
(2) 测定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
0.40g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 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 例5. 将0.40g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测得溶液的沸 点为100.056 ℃,计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计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点为100.056 ℃,计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三、溶液浓度的相互换算
物 质的 量浓 度与 质量 数 分 的换 算公 式: M(B) ×V(L) M B) ( 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38g·ml-1, 计算 例2. 48%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此溶液的
(1) 物质的量浓度; ) (2) 质量摩尔浓度; ) (3) 摩尔分数; )
显然也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的。 显然也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的。
ω1 ⋅ m = ω2 ⋅ m2 1
特点:直观明了,数值不随温度而变, ③ 特点:直观明了,数值不随温度而变,但无法描 述物质的量。 述物质的量。
5)质量百万分比浓度 ppm
定义: ①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的质量的百万分比表 示浓度称为质量百万分比浓度, 表示。 示浓度称为质量百万分比浓度,用ppm 表示。 公式: ② 公式:
nA xA = nA + nB
nB xB = nA + nB
③ 量纲: 1
质量分数ω 4)质量分数ω
定义: ①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表示浓度称 为质量分数, 表示。 为质量分数,用ω表示。 公式: ② 公式:

大学化学第4章溶液与胶体

大学化学第4章溶液与胶体

水的离子积
通常将此平衡常数( K )称为水的离
子积( KW ),即
KW
C
(H C
)
C
(OH C
)

1.01014
.
KW 不随组成而变,只是温度的函数。
t/℃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K
W
/10 14
0.186 0.293 0.452 0.681 1.008 1.471 5.476
如:SO3、CO2
3、路易斯(Lewis)酸碱电子理论
与布朗斯特质子酸碱同时,路易斯提出了电子酸 碱理论:
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为酸
如:AlCl3、ZnCl2、BF3等。
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为碱
如:NH3、 Br- 、S-等。
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无机 化合物,特别是配合物,故又称为广义酸碱理论。
蒸气压
把液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 下,当液体的蒸发速率与蒸气的凝结速 率相等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此时 蒸气的压力叫做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汽压示意图Biblioteka 在一定温度下,若溶质是非挥发性的,则 溶剂的蒸汽压与其占据液面的比例有关。
纯溶剂
溶液
理想溶液
若溶质分子为A,溶剂分子为B。
如果分子之间A与A、A与B、B与B的作用力都 相同,则该溶液为理想溶液。
凝固点
液体的蒸气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 其等于固态的蒸气压时,液体就凝固。
此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用Tf表示。在凝 固点时,通常是气、液、固三相共存。
3、具有一定的渗透压
1) 渗透现象
2) 渗透压 3) 渗透现象及应用
1) 渗透现象

高三化学胶体和溶液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胶体和溶液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胶体和溶液【本讲主要内容】胶体和溶液【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分散系中的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注意:△粒子——可以是单个分子或离子,也可以是离子、分子的集合体△分散剂——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分散系是混合物二、胶体1、胶体的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2、胶体的分类3、胶体的重要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特征,这是由于胶体粒子的大小正好可以发生光的散射。

常用于胶体的鉴别,区分胶体和真溶液。

(2)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受分散剂分子撞击,形成不停的、无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独有的性质,并且需要在超显微镜下才可观察到,所以一般不用于胶体的鉴别。

(3)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某些离子而使其带有电荷引起的。

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

注意:“胶粒”带电荷,而“胶体”呈电中性。

4、胶体的制取(1)物理法:研磨如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如制蛋白胶体制NaCl(分散剂是酒精)胶体(2)水解法如制 F e(O H)3胶体(3)复分解法如制AgI胶体5、胶体的聚沉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同性相斥,胶体粒子之间不易聚集沉降。

加入某些物质,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发生沉降,这个过程叫聚沉。

(1)加入电解质溶液: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成大颗粒。

显然,胶粒带正电,所加电解质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越高,阴离子浓度越大,聚沉效果越明显;胶粒带负电,所加电解质中阳离子电荷愈高、离子浓度愈大,聚沉效果越明显。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电解质溶液的胶体与胶体溶液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电解质溶液的胶体与胶体溶液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电解质溶液的胶体与胶体溶液背景介绍: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而电解质溶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两种特殊的溶液,即胶体和胶体溶液。

本文将从胶体的定义、特性以及胶体溶液的构成和性质等方面进行介绍与讨论。

一、胶体的定义与特性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溶剂中形成的非晶态或类晶态的微细颗粒分散体系。

胶体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粒径小:胶体颗粒的尺寸通常在1到100纳米之间,这使得胶体呈现出乳白色或半透明的外观。

2. 分散稳定性:胶体颗粒能够在溶液中长时间保持分散状态,不易沉淀和聚集。

3. 散射性:胶体溶液对可见光的散射现象明显,可以观察到光束的散射和光的透射。

4. 不可透过滤膜:胶体颗粒的大小远大于溶液中的传统溶质,因此胶体溶液无法通过过滤膜。

二、胶体溶液的构成和性质胶体溶液是由胶体颗粒和溶剂组成的,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行为。

以下是胶体溶液的构成和性质的讨论:1. 稳定性:胶体溶液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溶剂中保持分散状态的能力。

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这些电荷能够与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电双层或电荷屏障,阻止颗粒的聚集。

2. 吸附性:胶体溶液中的胶体颗粒具有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

这是由于胶体颗粒表面的活性位点能够与其他物质形成吸附层。

3. 光学性质:胶体溶液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能力较强,使得胶体呈现出特殊的光学性质,如乳白色或半透明的外观。

4. 浊度:胶体溶液的浊度是指溶液中可见光的散射程度。

浊度的大小与胶体溶液中的胶体颗粒的浓度和粒径有关。

结论: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电解质溶液的胶体与胶体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介绍与讨论,我们了解到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粒径小、分散稳定性、散射性和无法通过滤膜等特性;胶体溶液是由胶体颗粒和溶剂组成的,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光学性质和浊度等性质。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T = 0OC 时:
Ps = Pl 则l———s
液体的凝固点:物质的固态和它的液态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即固液两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叫液体的凝固点。
如 Tf (H2O)=00C
在00C时,若向水中加入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由于其蒸气 压降低,将导致冰的液化,若想有冰析出,则必须继续降低 温度。因此溶液的凝固点相对于纯溶剂要低。
解:
7.00 / 126 c 0.585m ol L1 93.0 7.00 103 1 7.00 / 126 x 0.0104 7.00 93.0 3 126 18 7.00 / 126 b 0.585 7.00 (93.0 2 18) 103 126
3、蒸气压的影响因素:
液相
v 蒸发 v 凝结
气相
①液体的本性:不同的纯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同, f ,v蒸发, v凝结 ,p ; f ,v蒸发 , v凝结 ,p 。
如2 00C 时,p0乙醚= 57.6 kPa
②温度:. T, p . 见p82
p0水= 2.34 kPa
(二) 溶液的沸点升高
纯溶剂中溶入难挥发性物质以后,溶液的沸点将高于纯溶剂的 沸点,这一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浓度越大,沸点升高 越多. △Tb= Tb - Tb0
实验证明:溶液的沸点升高与溶液蒸气压降低成正比. △Tb ∝ △p or △Tb = k △p
对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 p= p0A .XB
2.80 MB 1 100.51 100 0.512 , M 28 . 1 g m ol B 3 10010
三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一)液体的凝固点Tf(freezing point) Ps Pl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Tf
=KfbB
应用:
1、测分子量。
△Tf =KfbB= Kf mB/(mAMB) MB=KfmB/(mA△Tf)
2、往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 3、汽车水箱中加甘油等。 4、建筑工人冬天在沙浆中加盐(CaCl2)。 5、植物的抗寒性。
回本节目录
四、 溶液的渗透压
1。半透膜:只允许溶剂分子(水分子)通过而 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动物 的膀胱膜、肠膜、植物细胞原生质膜、羊皮纸、 等都是半透膜。
图 1-2 渗透和渗透压示意图
2.渗透:单位时间内由纯水侧透过半透膜进入 溶液侧的水分子数大于由溶液侧进入纯水侧水 分子数,总结果是水分子由纯水侧进入溶液侧, 使溶液液面上升的过程。
由物质粒子通过半透膜单向扩散的现象叫渗透。
3.渗透压:为阻止渗透作用发生所需加给溶液 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与浓度有关,溶液浓度越高,其渗透压 越大。反之,溶液浓度越低,其渗透压越小. 等渗溶液: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的溶液,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的溶液,
渗透压的有关计算
溶液体积
溶质物质的量
V nRT
cRT bRT
体积摩尔浓度
温度 气体常数
渗透压
质量摩尔浓度
与理想气体方程形式相同,但无本质联系。
渗透压平衡与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 ① 给患者输液的浓度;② 植物的生长; ③ 人的营养循环。
CuSO4溶液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硫 (酸 液铜 )晶 体 固 ( )
泡 沫 塑 料 拖 鞋 ( 气 - 固 )
干燥剂吸潮 分分 散散 剂质 :: 干空 燥气 剂中 (的 固水 )( 液 )
彩色玻璃 分分 散散 剂质 :: 玻氧 璃化 (亚 固铜 )( 固 )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

溶解过程是个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并且通常伴 随着颜色变化、体积变化和能量变化等。
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叫做溶解度,通常用100克溶剂中 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来表示。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工程化学》
溶液和胶体
化学化工学院
2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假设溶液中有A、B两种组分,其中A为溶剂,B为溶质。溶液的浓度 是指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溶液的浓度有以下几 种表示方法:
《工程化学》
溶液和胶体
化学化工学院
13
2、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例题2:某浓度的蔗糖水溶液,其Tf =-0.2℃,已知25℃时 纯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9 Pa,求该溶液的沸点和25℃时的蒸 气压。
T K m,T K m b b f f T K K b b ,T T T 100 b T 100.05(℃) b b b f T K K f f f m T / K 0.2 /1.86 0.1075(mol kg 1) f f (1 x ) P (1 n / n ) 3169 1 0.1075 ) 3162( Pa) PP ( B B A 1000 /18
《工程化学》 溶液和胶体 化学化工学院 14
2、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3)应用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A 炒菜时油中加盐防炸锅、撒盐除积雪等。 B 防冻剂:在汽车的水箱(散热器)中加入乙二醇、酒精、甘油等可使凝固 点下降,防止因结冰使得体积膨胀而引起水箱破裂;在水泥砂浆中加入食 盐、亚硝酸钠或氯化钙,冬天可照样施工而不凝结。 C 冷却剂:用盐和冰的混合物可以获得低温以作冷却剂。 食盐-冰 (30g NaCl + 100g H2O(s)) -22℃ CaCl2-冰(42.5g CaCl2 + 100g H2O(s)) -55℃ D 低熔合金的制备:利用固态溶液凝固点下降原理, 可制备许多有很大的 实用价值的合金。如33%Pb(mp.327.5℃)与67%Sn(mp.232℃)组成的焊 锡, 熔点为180℃, 用于焊接时不会使焊件过热, 还用作保险丝。 E 摩尔质量的测定:凝固点下降的规律来测定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的胶体颗粒或电解质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聚集并沉淀下来的现象。

胶体是一种由颗粒大小在1纳米至1微米范围内的分散体系,其颗粒可以悬浮在溶液中,呈现出浑浊的外观。

胶体颗粒带有电荷,这使得它们之间存在互斥力,所以它们会分散在溶液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胶体颗粒之间的吸引力会增强,使它们聚集起来形成更大的团簇,最终沉淀下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胶体聚沉。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分解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

这些离子会与溶剂中的其他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溶液。

然而,如果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会增强,使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团簇,并最终沉淀下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的发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溶液浓度的改变、pH值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电场的作用等。

这种聚沉
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引起溶液的浑浊、凝结、沉淀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负电荷的胶粒: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如:As2S3)、 硅酸胶体、土壤胶体等
1.胶体的分离:在陶瓷工业中常遇到陶土中混有氧化铁而影
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混合在 一起搅拌,使得微粒直径在10-7—10-9米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 陶土 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____, 阴极聚集 氧化铁 _______, 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通电时产生电泳 理由是 ,分别向两极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泥厂除尘:在水泥厂、冶金工厂中,通过高压电于含烟 尘的气体中可以除去大量的烟尘以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环境。
溶 解 200 度 190 ( 180 170 克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固体溶解度曲线
硝酸铵 硝酸钾
1:同种物质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不同。 2:曲线的交点表 示这两种物质在该 温度下的溶解度相 同。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50 3:曲线越陡,该 40 30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20 硼酸 10 度影响越大。 0 10 20 30 40 50 6070 80 90100
m水 =150kg -24kg =126kg 答:需要氯化钠是24kg和水的质量是126kg 。
四、酸碱中和滴定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离子反应的类型 (1)复分解反应类型
(2)氧化还原反应型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
①难溶物质(沉淀) ②挥发性物质(气体)
如:OH—、S2—、HS—、CO32—、HCO3—、F—等
③强碱性溶液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 如:H+ 、 NH4+ 、 Fe3+ 、 Cu2+ 、 HCO3—、HS—
七、胶体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分散系
溶 胶 浊 液 体 液
1、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nm 之间的分 散系 (即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 (2)、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区别: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析Fe(OH)3胶体电泳现象:
胶粒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 吸附Fe3+离子 胶体微粒带正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阴极区胶体的液面上升、颜色加深
AgNO3和KI制备的AgI胶体在外加电场下阳极区颜色加 深说明什么?
带正电荷的胶粒:
金属氢氧化物(如Fe(OH)3、Al(OH)3) 金属氧化物(如Fe2O3、TiO2)等
③弱电解质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
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例:无色透明呈酸性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组是( )
A、Al3+、Ag+、NO3—、Cl—
B、Mg2+ 、 NH4+ 、 SO42—、Cl— C、Na+ 、 K+ 、 CO32—、Cl— D、Fe3+ 、 Na+ 、 NO3—、SO42—
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 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 续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 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饱和
升温 ;
增加溶剂
不饱和
溶液
降温; 减少溶剂 增加溶质 ;
溶液
3 物质的溶解度
电解质溶 液
1、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电解质:
酸、碱、盐、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 常见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判断
1.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如:Fe等金属 2、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 如:液态的HCl等共价化合物 3、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如:Cl2 4、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一定是电解质。 如:CO2、SO2、NH3等 练习:把下列物质分类(1)电解质(2)非电解质(3)既不是 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①NaCl ②BaSO4 ③CaCO3 ④蔗糖 ⑤Cu ⑥HF ⑦Na2O ⑧酒精
2.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
电解质溶液导电 金属导电
导电微粒
导电性质 温度对导电能力影响
自由移动的离子
化学变化
自由移动的电子
物理过程
成正比
成反比
电解质溶 液
1.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
(1)溶质:
被分散到溶剂中的物质(分散质)
(2):溶剂
分散溶质的物质(分散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能发生离子反应就不能共存
(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 (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如常见的强 氧化性离子MnO4—、Fe3+与S2—、I—不共存。 (3)附加条件(题干中的条件): ①溶液无色透明时,不存在有色离子 如:Cu2+、Fe3+ 、 Fe2+ 、 MnO4— ②强酸性溶液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温度(t)
4、溶质的质量分数
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 量比。
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 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 钠和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m质 = m液·a% = 150kg×16% =24kg
<1 nm 1~100 nm
主要特征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能否透 过滤纸 能 能
举例 NaCl溶液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不能
泥浆水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线的 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产生原因:胶体微粒对于光线的散射作用。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便方法
2.胶体的性质
(2)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中,用
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的小颗粒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产生原因:分散剂分子对胶粒无规则的撞击 *布朗运动是否是胶体的特征性质?
2.胶体的性质
(3)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
剂里 向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 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质量。
溶 质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克/100克水
够了,我饱了
水100克
溶解性
易溶
20º C时 >10克 的溶解度
可溶 微溶 难溶 (能溶) (不溶) 1-10克 0.01-1克 <0.01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