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可以观”——包括观志、观风等,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孔安国注),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叹不满。

诗可以怨,不仅是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总结,而且开启了以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传统。

“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兴观群怨——人格建构。兴发生命、体认生命、调谐生命、表达和提升生命。

●兴与观:既有高远的心志,又有沉潜的智慧,既能超越凡俗的生活,又不失清醒的现实感。群与怨:既具一份爱心沟通人我,适应大群社会,又不随波逐流,敢于憎恶,伸张不平之声。——建构健康和谐的内在情感结构。

(胡晓明《仁学是儒家诗学的根本精神》)

王夫之对“兴观群怨”论的发展和深化:

“于其兴者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者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姜斋诗话·诗绎》)

兴观群怨同源于情,是为“四情”,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功用都由“情”贯穿。兴观群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的美感作用(兴)和认识作用(观);诗歌所引发的交流与共鸣的深广度(群),又和诗歌所表达的社会人生批评和怨刺的深广度(怨)都是相辅相成的。王夫之的论述,富有深刻性和辨证性。

(二)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论内容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论形式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巧言佞色,鲜矣仁。”(《学而》)

“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3.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材质体性;文,礼乐文饰。

▲以质为体,以文为用,质本文末,文质调协(不同于墨法的重质轻文)。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末尽善也。”《八佾》

孔子第一次提出了美学批评与社会伦理道德批评相结合的艺术批评原则。

4.论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

中和之美是儒家文艺观念的核心和支柱,是中庸之道在文艺上的反映。它要求并启发文艺创作合理地节制情感,含蓄地表达思想,以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直接导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的建立。

▲诗与政治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

诗与人格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

二、孟子的文艺观

(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

1. 背景——先秦用诗“断章取义”

例《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

《诗·小雅》“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2.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我既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初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万章上》)

汉·赵岐《孟子注疏》:“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所歌咏之辞。志,诗人志所欲之事。……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清·吴琪《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

“以意逆志”的文学解释学意义——

“逆”: 1.迎受、接纳

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原意。

2.钩考、探究

对释义对象作出主动性的推究和创造性的探索。

3.追溯、反求

通过立场和视角的逆向性变化,达成读者心解与作者本意的会通,即“视界交融”。“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是指解释作品时,不能因为文采修辞而妨害对辞句意义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辞句的表层意义而妨害对诗人创作意图的理解,要通过揣摩整首诗的诗意,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2.知人论世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

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

4.中国释义学的开山纲领

“以意逆志”从解文到观辞更进到释意,是文本内部研究;“知人论世”从论世到知人再落实到释意,是文本的外部批评。

孟子在先秦用诗“断章取义”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诗歌的文学特性,提出说诗要充分理解诗歌本意、尊重作者意图的诗歌释义方法。他所确立的批评方法影响深远。

如:诗史互证,诗无达诂,设身处地,涵咏浸渍,参证心悟。

(二)知言养气说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 è)于心,则馁矣。’

……‘何谓知言?’曰:‘诐(Bì)辞(偏颇的言辞)知其所蔽(遮蔽),淫辞(过分的言辞)知其所陷(沉溺),邪辞(违背正道的言词)知其所离(背离),遁词(躲躲闪闪的言辞)知其所穷(理穷)。”(《孟子·公孙丑上》)

“知言”即辨别错误言辞的能力,用之于文学批评,指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能力。

《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慙,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所谓养气,指道德修养。孟子所养的“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上的气,是经过道德修养达到一种博大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表现出来的由义与道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气与言的关系是身心修养与文学的关系。对“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荀子的文艺观

(一)“乐得其欲”与“以道制欲”。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贺拉斯:“寓教于乐”,“诗是甜美而有用的”

(二)原道、征圣、宗经:儒家文论传统的形成。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荀子·儒效》)

第二节道家的文艺观

道家对古代文论的影响主要在对文艺的深层审美特征、文艺创作、鉴赏的内部规律的探讨等。

一、老子的文艺观

尚质弃文,以自然为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提出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自然等,对中国文论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巨大的影响。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通于道——自然无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丰富的想象余地,这实际上就是艺术意境的特征。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天地》)

“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王弼《老子指略》)

凭借有限、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

2.“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

“虚”,是指排除与至道无关的杂念与欲念;

“静”,是指心境的平和宁静。

“虚静”是主体排除主观成见和偏见,超越身心欲求,宁静专一的心理状态。这是老子所启示的创作心理规律,对后代文学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

●“虚静”论的影响:

(1)庄子“心斋”、“坐忘”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心斋:空虚的心境。坐忘:摆脱身心的欲求。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2)宗炳:“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画山水序》)

(3)刘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文心雕龙·神思》)

二、庄子的文艺观

(一)“朴素为美”,“法天贵真”

关于“自然”“素朴”,庄子的命题有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

2.“顺物自然”(《应帝王》);

3.“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

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故崇尚“天籁”之美,要求文艺创作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恪守自然本性,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出于人的自然流露而与客观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学效果。

“法天贵真”——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崇尚真诚,反对虚假矫情的艺术。

《渔父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之天也,自然不可夺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二)“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

内涵:“言”不能尽“意”中之“道”,要从言外、意致之外才能体悟“道”。

因而,要真正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就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而要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透过有限的语言文字去领悟无限的“言外之意”。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论述道与语言的关系,涉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以及突破这种局限性的途径,从而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寓言”与“象罔”

◆“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6 年P149 )

第三节《易传》儒道兼综的文论思想

一、象与意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é深奥),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上》)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系辞上》)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立象可以尽意,通过具体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可以让人领悟或感受到无限深隐丰富的“意”。作为美学命题,对“意象”范畴的提出具有启迪意义。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二、阳刚与阴柔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1.对文艺范畴的影响:美丑、虚实、真幻、动静、情志、形神、文质、哀乐等对立范畴。

2.对文学风格论的影响:曹丕:文气“清浊”

阳刚——雄浑、健劲、豪放、壮丽;

阴柔——淡远、高远、飘逸、温柔。

三、通变入神

1.《系辞》:“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通,规律的继承;变,思想的日新。——艺术的永恒生命即在“通变”中。

2.《系辞》:“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

四、其它

中和之美、情见乎辞、言有物、言有序、修辞立其诚等。

“修辞立诚,辞达而已二语为文章之本”

“古经言有物、言有序、言有章为作文之法。”(林传甲《中国文学史》)

第四节法家的文艺思想

国以功授官予爵,则治省言寡,此谓以法去法,以言去言。国以六虱授官予爵,则治繁言生,此谓以治致治,以言致言。(《商君·靳令》)

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悌,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比贫至削。(《商君·靳令》)

民之欲富贵也,共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赏刑》)

民之欲富贵也,共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赏刑》)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的彀者也。(《韩非子·问辩》)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