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可以观”——包括观志、观风等,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孔安国注),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叹不满。
诗可以怨,不仅是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总结,而且开启了以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传统。
“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兴观群怨——人格建构。兴发生命、体认生命、调谐生命、表达和提升生命。
●兴与观:既有高远的心志,又有沉潜的智慧,既能超越凡俗的生活,又不失清醒的现实感。群与怨:既具一份爱心沟通人我,适应大群社会,又不随波逐流,敢于憎恶,伸张不平之声。——建构健康和谐的内在情感结构。
(胡晓明《仁学是儒家诗学的根本精神》)
王夫之对“兴观群怨”论的发展和深化:
“于其兴者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者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姜斋诗话·诗绎》)
兴观群怨同源于情,是为“四情”,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功用都由“情”贯穿。兴观群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的美感作用(兴)和认识作用(观);诗歌所引发的交流与共鸣的深广度(群),又和诗歌所表达的社会人生批评和怨刺的深广度(怨)都是相辅相成的。王夫之的论述,富有深刻性和辨证性。
(二)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论内容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论形式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巧言佞色,鲜矣仁。”(《学而》)
“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3.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材质体性;文,礼乐文饰。
▲以质为体,以文为用,质本文末,文质调协(不同于墨法的重质轻文)。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末尽善也。”《八佾》
孔子第一次提出了美学批评与社会伦理道德批评相结合的艺术批评原则。
4.论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
中和之美是儒家文艺观念的核心和支柱,是中庸之道在文艺上的反映。它要求并启发文艺创作合理地节制情感,含蓄地表达思想,以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直接导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的建立。
▲诗与政治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
诗与人格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
二、孟子的文艺观
(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
1. 背景——先秦用诗“断章取义”
例《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
《诗·小雅》“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2.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我既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初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万章上》)
汉·赵岐《孟子注疏》:“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所歌咏之辞。志,诗人志所欲之事。……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清·吴琪《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
“以意逆志”的文学解释学意义——
“逆”: 1.迎受、接纳
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原意。
2.钩考、探究
对释义对象作出主动性的推究和创造性的探索。
3.追溯、反求
通过立场和视角的逆向性变化,达成读者心解与作者本意的会通,即“视界交融”。“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是指解释作品时,不能因为文采修辞而妨害对辞句意义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辞句的表层意义而妨害对诗人创作意图的理解,要通过揣摩整首诗的诗意,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2.知人论世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