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合集下载

3.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件 (共30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3.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件 (共30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24999
24999
新知学习
4.实验步骤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直固定于白纸上,在
纸上沿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4999
24999
新知学习
②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B。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 去它跟前面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4999
24999
S
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
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24999
S'
虚像用 虚线
24999
新知学习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形成 显示 实例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能用光屏承接 人眼可以直接看到
小孔成像
虚像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会聚而成
不能用光屏承接,人眼通过 光学器件才能看到
3.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5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 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30 m,它在湖里所 成的像是 虚 像(填“虚”或“实”)。
24999
24999
当堂检测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M
A'
B
N
B'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注意事项: ①作图痕迹要保留;②辅助线用虚线画; ③虚像也用虚线画;④垂直符号要标明。
24999
新知学习
思考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用平面镜不能确定像的位置,而用玻璃板
B
既可以成像,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A
(2)为什么准备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的距离(cm)像与玻璃的距离(cm)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关系实像或虚像位置1位置2位置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

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

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与反思

《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与反思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说教材本节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

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个认识中由于视觉的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

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成像的规律学生易受到错误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正确的了解镜中像和物体关系,特别是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不能正确理解。

在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观察镜中像和放在镜子后与物体大小相同的物体重合了,来体验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同时通过强调人眼对远近的物体大小感觉不同来加深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了解。

其次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现象,通过在像的位置放在一个光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来正确认识虚像。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与习惯。

三、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习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获得答案。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问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器材:1、玻璃板(1)、替代平面镜的好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选薄板的好处:测得像距偏大的小(3)、靠近物一侧的一面贴膜:目的是增加像的亮度,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放置:与桌面垂直。

好处是便于在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

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1)、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只点燃一支作为物体的蜡烛的目的:增加像的亮度,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观察的是蜡烛的像,不包括烛焰。

因为替代的蜡烛B没有点燃,便于比较烛焰像的大小。

(4)、实验中,时间要短,否则蜡烛燃烧变短,B蜡烛与A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不能得到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刻度尺:测像距物距,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4、白纸:记录玻璃板、物体、像三者的位置。

5、光屏:探究像的虚实→操作:(1)、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2)、把光屏放在其所在位置(像的位置)上,(3)、直观看光屏上有没有蜡烛A的像,现象:光屏上没有蜡烛A的像结论:平面镜成虚像。

评估1、实验中,水平桌面上找不到像的位置的原因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2、实验中,要增加像的的亮度,可采取的方法:用光源把物体照亮;玻璃板贴膜(贴膜面靠近物体);背景变暗3、每次实验,测得像距都偏大的原因由于玻璃板的折射,看到的“蜡烛B”实质是蜡烛B前移的虚像。

4、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蜡烛B与蜡烛A的像没有完全重合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像的位置确不准(应以靠近玻璃板的像为准)由于玻璃板的折射,看到的是B蜡烛前移的像5、没有刻度尺,如何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把白纸沿玻璃板所在的直线对折,观察像与物的对应点是否重合。

6、实验中用带格的纸,要比白纸好的原因:便于直接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便于观察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便于观察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7、实验中,测得像距偏大的较大的原因选用厚玻璃完成实验。

(要选用薄板)8、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向外张,且与桌面成一定的角度。

专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专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有“F”“O”“T”三种,则选用字母 F 来实验最好。
(8)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竖直中线截成两部分,
则棋子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将 各成一个完整 (选填“各成一半”
或“各成一个完整”)的像。
专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返回目录
(9)如图3-乙所示,同组的小华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玻璃板
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玻璃板平移至图3-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
像情况是
成像在a处
( 选 填 “ 成 像 在 a 处 ”“ 成 像 在 b
处”“成像在c处”或“不成像”)。
图3
专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返回目录
(10)实验结束后,老师用该实验原理向小明解释了为什么小汽车
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请从光学角度分析,公交车的前挡风玻璃可以 竖直的原因:_玻__璃__竖__直__时__,__车__内__物__体__的__像__成__在___车__的__正__前__方__,__但__公__交__车__ _司__机__坐__的__位__置__较__高__,__看__路__况__时__处__于__俯__视__状__态__,__因__此__像__不__会__影__响__司__机__的___ _视__线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
专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返回目录
(3)若有5 mm厚和2 mm厚的玻璃板各一块,则应选用 2 mm 厚的玻璃板;另外应选择形状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蜡烛A、B进行实验。 (4)实验中,将蜡烛A点燃置于玻璃板前面, 未点燃 (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然后在玻璃板 前 (选填“前”或“后”)面观察成像情况,移动蜡烛B使其与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平面镜的反射现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深入理解物体成像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器材•平面镜•尺子•直尺•笔三、实验原理平面镜是一种反射光学元器件,它能够将光线反射到另一个方向。

当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平面镜会将光线反射,并使该光线符合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根据光学成像的原理,当物体放置在离平面镜一定距离的地方时,平面镜将成像一个与物体大小、位置相同、方向相反的影像。

根据视线的不同,观察者可以看到不同的成像效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用尺子将平面镜放在平整、水平的桌面上。

确定观察者的位置,并将物体(可以是笔、手机等)放置在平面镜前方一定距离的地方。

2. 观察眼睛注视着平面镜反射出来的物体影像,观察影像的大小、位置及方向。

调整自己的视线位置,再次观察影像的变化情况。

3. 记录用笔和直尺记录下物体和影像的位置和距离,以及不同视线情况下的影像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成像特点:1. 距离变化当物体放置在平面镜的近处时,影像越来越远;当物体放置在平面镜的远处时,影像越来越近。

这是因为影像的距离与物体距离是相等的。

2. 方向变化影像与物体方向相反。

当物体朝向镜子左边时,影像朝向镜子右边;当物体朝向镜子右边时,影像朝向镜子左边。

3. 大小变化影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但是镜子可能会将影像放大或缩小。

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相等时,影像与物体大小也相等;当物体离镜子更近时,影像变得更大;当物体离镜子更远时,影像变得更小。

六、实验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1.平面镜的反射光线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平面镜成像特点包括距离变化、方向变化和大小变化。

3.影像与物体相同,但方向相反,可以用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位置以及视线方向等来确定影像的位置。

4.在实际应用中,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七、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平面镜时要小心轻放,以免刮伤镜面。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实验者:皮如龙、方彩英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①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对称、互换)②探究平面镜能否成实像③探究二块平面镜成一定角度能成几个像实验器材:蜡烛二支、平面镜二块、20cm边长的玻璃一块、光具座一架、光屏一只、刻度尺一把、凸透镜一只、火柴一盒。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一、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步骤:照图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它们一样吗?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实验数据: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等大或缩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第一次 5 5 等大垂直第二次10 10 等大垂直第三次15 15 等大垂直实验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且左右互换。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能否成实像步骤: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平面镜,并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凸透镜,使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点燃蜡烛,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一定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之内成一个实像,此时将平面镜移到蜡烛所成实像的内侧,并倾斜一个角度,根据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原本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即被平面镜反射后成了一个实像,用光屏在平面镜倾斜对侧移动即可得一实像。

实验结论:平面镜能成实像实验三、探究二块平面镜成一定角度能成几个像步骤:1、将二块平面镜成900放置,在前面点燃一支蜡烛,通过二块平面镜观察镜内共有几个像。

2、将二块平面镜平行放置,在前面燃一支蜡烛,通过二块平面镜观察镜内共有几个像。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版)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版)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虚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子中会出现一个正立蜡烛的像,但将光屏放在平面镜后蜡烛像的位置时,光屏上却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4.凸面镜特点: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射到凸面镜上,反射后成为发散光。

5.凹面镜特点: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反射后会聚到一点。

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1.分析论证(1)未点燃的蜡烛可以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的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相等;(2)蜡烛和它的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实验中注意事项(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3)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错位,难以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例子和习题了解和掌握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难点:1.虚像的概念。

2.平面镜的应用。

3.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玻璃板、相同的两支蜡烛、火柴、夹子两个、8开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平面镜、激光演示器等、凹面镜、凸面镜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

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

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叫做物体的像。

二、新课讲授(一)平面镜1.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1)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3)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4)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如何?(5)你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如何移动?各小组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像可能在镜子内表面,像的大小可能与镜子摆放的角度和大小有关等等。

2.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 (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020年中考必考实验专项突破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2020年中考必考实验专项突破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的距离(cm)像与玻璃的距离(cm)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关系实像或虚像位置1位置2位置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

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

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改进研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改进研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改进研究1. 引言1.1 引言平面镜成像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平面镜反射光线,使得物体在镜面后形成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有着独特的特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进方法来进一步探究这些特点。

本文将探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改进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光学成像的规律。

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通常会观察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改进方法一可以尝试调整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以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变化。

改进方法二则可以尝试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探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如虚像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参数。

实验成果展示将通过图表和实验图片展示实际观测到的成像现象。

实验结果对比将对不同改进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并对光学成像的原理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光学成像现象,拓展实验研究的范围,为光学学科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知识。

2. 正文2.1 改进方法一改进方法一: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在传统的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学生通常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测量实验数据来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往往难以准确地观察和测量出每个光线的具体路径和角度。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引入数字影像技术来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摄像头和计算机软件来实时捕捉和记录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过程。

通过对这些影像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和路径长度,从而更直观地展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实验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这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可以提高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实验0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0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 像和物大小相等;2.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 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

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

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5、虚像的理解和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镜后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没有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历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历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通过实验和推理,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能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归纳与总结。

2、难点(1)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常见的反射面有平面和曲面,平面镜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反射面。

(二)提出问题当我们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自己的像。

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又有什么关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有什么关系?(三)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准备一块薄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铅笔。

2、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垂直于这条直线放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

(3)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此时,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

(4)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和像的位置。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多次。

3、注意事项(1)玻璃板要垂直于桌面放置,否则像与物无法重合。

(2)选用薄玻璃板,是为了避免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所成的像产生重叠,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时,环境要较暗,便于观察像。

(四)实验记录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物的大小/cm 像的大小/cm123(五)分析与论证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核心,它是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深化与延伸,学习本节的内容最好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平面镜成的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饿关系等,自己总结平面镜的特点。

通过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深刻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以及虚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注意联系实际,逐步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其特点。

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能力点⒈探究光的平面镜成像特点:设计实验的能力。

⒉通过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规律来判断物象与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⒊通过学习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学会基本的作图方法。

外延点⒈实像与虚象: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在光屏上成像,能够照亮光屏。

B、虚象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就是虚象。

⒉哈哈镜:利用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么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⒈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研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定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过程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球面镜、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巨大作用。

预习点拨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1.观察课本图3-25中(a)(b)两个图了解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平面镜”?2.让学生观察图3-26,找出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A、B、C、D中的那一个?并让学生思考,当这位同学走进平面镜时,他的像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引导学生,要想准确无误的找出图 3-26(a)的像,就应该弄清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镜的概念。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各种面镜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2.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形成相互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和评估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观看魔术,思考魔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想象。

2.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同学们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照镜子,在物理学中把
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4.观看课本的活动1,思考这位同学在镜中的像是
哪一副?引出问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
1、观看、思考
2、认真听讲,理解平面镜
的概念
二、提出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1、作出假设。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课堂小练习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C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课堂小练习
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 C ) 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 2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 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 变为6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 变为8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 物体与 的大小 玻璃的 关? 距离 (cm) 像与玻 璃的距 离(cm) 物像连 线与镜 面的关 系 实像或虚 像
位 置1 位 置2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相等 1.像和物大小 , 2.像和物左右 相反 , 3.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垂直 ,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5.平面镜所成像是 正立的虚 像
实验题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 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 是: 竖直放置 ;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两段等长蜡烛 ;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 则白纸板上将 没有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 的现象。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这说明: 。
,
总之:
探究活动
实验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 物体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的两 个表面同时反射 ,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用两个大小相同的物体目的是 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4.使用刻度尺或坐标纸的目的是 便于比较像距和物距。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标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学会使用平面镜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

3、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当光线射到平面镜时,光线会发生反射,形成虚像。

这个虚像与实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且像与物的距离等于平面镜到两者的距离。

虚像的大小与实物相同,但左右颠倒。

三、实验器材1、平面镜2、尺子3、笔和纸4、光源(如手电筒)5、各种不同大小的物体(如书本、笔等)四、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确保平面镜干净无尘。

2、在平面镜前方放置一个物体,如书本。

3、打开手电筒,将其放置在物体的侧面,使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并反射到平面镜上。

4、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注意像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特点。

5、使用尺子测量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以及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6、改变物体的位置、大小、角度等,重复上述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7、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物体与平面镜距离(cm)像与平面镜距离(cm)像的特点55与物体等大,左右颠倒1010与物体等大,左右颠倒1515与物体等大,左右颠倒2、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平面镜成像具有以下特点:(1)像与物的距离相等,且关于平面镜对称。

这符合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像的大小与实物相同,但左右颠倒。

这是因为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左右方向发生变化。

(3)无论物体的位置、大小、角度如何改变,像的特点都保持不变。

这进一步验证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掌握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平面镜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提高了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七、实验建议与改进1、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平面镜的清洁,避免灰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并总结不同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特点描述
出来。

2.经历从“提出猜想”“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归纳评价”的探究活动全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
度尺一把。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成
像有哪些特点?
【猜想或假设】Array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同。

【设计实验】
1.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垂直放置一块玻
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
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
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
像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所成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移去玻璃背后的蜡烛,在蜡烛所在的位置放上光屏,看光屏上能否接收到像?4.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和论证】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如果在你看到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不能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_说明蜡烛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像我们把它称为虚像。

【交流与合作】
(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

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在这里。


注:(1)为什么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论怎么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收到?不能,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5)为什么要用另一只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6)实验用到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7)一只蜡烛在平面镜后面确成了两个像?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实验时要用薄玻璃板进行。

(8)验证像与物的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找到更普遍的规律,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多次实验要求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代理蜡烛进行实验,缺点:像比较暗,看不清。

改进: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1)实验在什么环境下进行较好?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