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如梦_关于纪录片美学价值的实现方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纪录片美学价值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真实性的再现, 二是真理性的追求。
真实性与真理性同为实现影片的美学价值进行不同方式的创作, 其中真实性的再现往往是 、 “ ” 通过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剪辑, 呈现出 刀锋片片 的美学质感;真理性的追求往往通过情境 “剑花凌厉” 扮演、 故事重述等方式来实现, 却又呈现出 的美学风情。 关键词:影视艺术;纪录片;艺术创作;美学特征;真实性;实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
“纪录片史学标准研究” ( 项目编号: CX08B - 032R) 阶段性成果之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 2008 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 李栋宁( 1971 - ), 男, 汉, 江苏南京人,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电影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系主
① ” “寄气托灵, , 出, 故去无道以就有道。 所谓 出之有神 ” 正是 “ “刀” 剑” 式美学区别于 式美学的根本所在, 也是纪录片在追
“五金之英” , 剑与刀一样, 在选材上也追求 即金属质量必 。 须质地上乘, 具有厚重感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纪录片的 创作, 不论是追求真实性还是真理性, 在选题方面都应当优先 考虑那些与时代发展、 与社会历史相关的重大话题和重要事 , 件。在现阶段, 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的《 难以忽视的真相 》 呼吁 、 《 、 《 人类重视环境保护的《 迁徙的鸟》 帝企鹅日记》 北极传 , 、 《 , 说》 探索人类未知空间的《 旅行到宇宙边缘》 登陆火星 》 、 《 , 表现战争与冲突的《 南京大屠杀》 华氏 911 》 检视人类历史 《 与文化的《 故宫》 系列、 敦煌》 系列等等, 皆可作如是观。 , “剑” “刀 ” 但是 式美学与 式美学的最大差异在于, 它是 “太阳之精” “寄气托灵 ” 取 的, 是 的。 在表现这些重大题材的 艺术手法上, 就绝不仅仅是收集资料和简单拍摄了, 剪辑处理 也不会那么简单化了。大量的搬演手法、 情景再现、 甚至借助 “剑 ” 于现代电脑数码手段再造历史场景, 都已经成为 式美学 的纪录片中极为常见的情况了 。比如《 圆明园》 是迄今为止特 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电影中最长 、 占据百分比最高的纪录片, 不仅对大量的古建筑进行了最真实的数字化还原, 还建立起 。 了一个电影纪录片三维特技的制作体系 通过大量使用三维 仿真动画技术, 虚拟出了 140 多年前的老北京街道, 克隆出了 3000 多人的英法联军, “万园之园 ” 更将当年 中的正大光明殿 的肃穆、 远瀛观的壮观、 方外观的精巧、 方壶胜境的雍容, 栩栩 如生地再现于银幕之上 。 更重要的是, 纪录片《 圆明园 》 以穿 越历史的眼光讲述了整个清王朝的荣与辱 、 兴和衰, 不仅逼真 地再现了这座只应天上有的皇家名苑, 更是传达出对国家、 对 民族、 对政治、 对历史的深切反思, 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和人 。 《 “气 ” 文精神 这种气息和精神, 才是 圆明园 》 这部纪录片的 “灵” 和 之所在。 再 如 美 国 国 家 地 理 纪 录 片《旅 行 到 宇 宙 边 , 缘》 影片从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开始, 一路带领观众探索从太 “边缘 ” , 阳系到银河系乃至人类所能认知的宇宙的 极为细致 地呈现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 、 奇幻的气象变化。 整 部影片的电脑 3D 特效极为逼真, 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 如果 仅仅是在视听奇观上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 那还是无法超越 追求真实性的层面。 该片的精彩之处, 在于反复地强化人类 意识和地球意识, 或者说是宇宙感和空间感 。 通过对人类的 —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家园—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 银河系在更大的宇宙空间中的位置的强调, 并由此来突出在 茫茫宇宙中人类的渺小和有限, 以及人类在思维方式和认知 方式上的局限性, 由此引导观众思考人与宇宙 、 人与世界的关 系, 甚至重新认识和梳理人与人的关系 。 对诸如此类的形而 “剑 ” “寄气托灵 ” 上的问题的关注, 其实都是纪录片 式美学对 的凸显。 , “服之有威” “剑” “刀 ” 此外 也是 式美学与 式美学之间的 “刀 ” , “剑 ” 一个重要区别。在装饰和配件上, 与 式美学相比 式美学追求奢华和精美的处理, 具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这是 “剑” 。 式美学最重要的表现特征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近期热 , 播的大型纪录片《 敦煌 》 该片从片头设计、 音乐制作、 场景处 理、 光影选择等各个方面, 都营造出了一种堂皇和大气, 历史 的气息和美感扑面而来, 让你无从抵挡, 这一切, 都有别于平 。追求真理性的美学( 下转第 181 页) 实质朴的纪录片《 中国》
Dreamlike Swords: On the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Documentary Aesthetic Value 2 LI Dong - ning1 ,
( 1 . Movie and Television College,Nanjing Arts Institute,Nanjing ,Jiangsu 210013 ; Art Department,Jinling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89 ) 通常认为, 纪录片是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素材, 以真人真 事为表现对象, 在对现实生活场景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处 理后, 展现真实这一本质, 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 。 因此, 纪录片往往被视为是真实的艺术 。 历史地看, 对真实性的追 求, 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也是电影艺术产生的重要动因 。 众所 1895 年, 、 《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工厂大门》 火 周知, 、 《 车进站》 婴儿的午餐》 等影片, 就是对工人们上下班的状况 、 蒸汽机火车缓缓驶入站台 、 婴儿在父母的照看下进餐等场景 的真实记录。今天我们回看这些历史的瞬间, 仍然会被那充 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所震撼 。 从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来 说, 电影自发明之日起, 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乐于看到生活中 的某一流程、 自然界的某个景象在电影中复现的好奇心理 。 “真实性 ” 卢米埃尔兄弟的创作实践, 不仅证明了 是电影艺术 的天然本性之一, 而且在客观上为纪录片美学奠定了理论基 石。 自电影发明之后, 真实再现的手法, 作为纪录片的一个重 要的美学呈现方式, 在实践中被大量使用。 众多纪录片导演 以社会生活景象为表现对象, 收集、 整理了大量资料, 辅之以 旁白、 解说等表现手段, 将一部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 譬如 , 被称为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 真实地记录 了当时的京剧名伶谭鑫培的身段, 令后人至今仍能一睹这位 京剧大师、 一代伶王的风采。 另有中国电影中最早的一些镜 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 史人物李鸿章等, 虽然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 但由于其真实性 。 所带来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不可估量 再如在 1924 - 1925 , “中国纪录片之父 ” 年国共两党合作期间 黎民伟拍摄拍摄了 很多关于广东革命政府的军事活动纪录片, 如《 中国国民党第 、 《 、 《孙中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大元帅出巡广东东北江记》 , 山北上》 将孙中山先生在 20 世纪初的很多生活与工作片段 进行了真实的记录, 其剪辑方式虽然简单, 但丝毫不影响其成 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流传于世,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同 样, 意大利女导演里芬斯塔尔应希特勒的邀请, 于 1933 年拍 《 》 。 摄了纪录片 意志的胜利 该片真实地纪录了纳粹党人在纽 伦堡执政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 通过并不繁复的剪辑手段, 配 “胜利 ” 、 “战斗 ” 以蛊惑人心的旁白和大量的 这样的字眼, 将 那个时期的德国法西斯的政治生活风貌留给了后世观众 。 对于这种以真实性为最高追求的纪录片美学, 如果我们 “刀 ” 用一个艺术化的概念来描述的话, 我们认为不妨可以用
求真实性再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真理性的美学价值的形象 描述。
18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010 年 第 3 期 总第 114 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李栋宁
刀剑如梦:关于纪录片美学价值的实现方式
236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文章编号:1003 - 9104 ( 2010 ) 03 - 0236 - 02
刀剑如梦 : 关于纪录片美学价值的实现方式
李栋宁
1, 2
*
( 1. 南京艺术学院 电影电视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2.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艺术系, 江苏 南京 210089 )
一。 《 任, 教授, 新视觉艺术》 杂志社社长。研究方向: 影视艺术, 艺术美学。
源自文库
23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010 年 第 3 期 总第 114 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刀 ” 字来形容。换句话说, 我们将这种纪录片美学命名为 式 。 美学 一般情况下, 人们会从四个方面去鉴赏一把好刀:一是刀 身的金属质量必须厚重;二是整体样式必须简洁;三是需有一 些点题的装饰及配件;四是要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 用这四个方面来审视纪录片对真实性的本质追求, 或许 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纪录片的真实性美感得以呈现的关键 。 “真实性” 首先, 纪录片的 的获得, 需要在取材上犹如制刀 之前一样, 选择一些厚重的历史事件和宏大的社会生活内容 作为表现的对象。比如安东尼奥尼在拍摄《 中国 》 这个纪录片 时, 其选取的就是一段非常有金属质感和时代力度的历史 。 同时,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其选择的表现对象也都是那些极 “刀” 具 的厚重感的内容, 如天安门广场、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 清晨民众的生活、 山村里的小山庄、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的 幼儿园, 在这些影像中, 透着一种刀削斧劈式的大开大阖的精 神气质。 其次, 在影片的整体样式上, 也是尽量地简洁、 明快, 不旁 。 生枝蔓, 没有任何无谓的花哨之举 比如在歌曲的选择上, 就 只选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 和《 我爱北京天安门 》 这两首 曲子, 其音乐处理可以说是极尽简化;另外, 在拍摄机位上也 没有过多的变化, 往往只是一个固定的长镜头, 在持续的镜头 时空中表现他对这个古老中国的感受 。 第三, 在影片中出现的北京古城墙上刷写的革命标语 、 南 、 京五老村幼儿园孩童们咏唱的《 我爱北京天安门 》 农家山庄 中一家几口人彼此交流的情景, 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处理, 却 又是一种刻意的安排, 就好比刀上的那些用来点题的装饰和 既充分表达了导演所追求的纪录片的真实性美学, 又好 配件, 似在一把名刃的刀柄上刻下了精致的纹样 。 , 第四, 安东尼奥尼所拍摄的纪录片《 中国》 不仅仅兼顾了 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 比如对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表现, 更 兼顾了在未来时空下审视和感知这段历史的时代背景, 尤其 是文革时期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符号, 也在这部纪录片中在在 皆是, 这恰恰是构成纪录片真实性美学价值的又一个重要手 段。 作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 如同《 中国 》 这样的以真实 性的再现为创作宗旨的纪录片, 就好似一把传世名刀, 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都能以其凌厉的真实性美感来感染观众 、 震撼观 众, 而这样的纪录片也往往因此真实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和美学价值。为了更好地表述这类纪录片, 我们将以真实性 “刀” 为最高追求的纪录片美学称为 式美学。 “刀” 与 式美学相对应的纪录片的另一种美学价值, 我们 “剑” 称之为 式美学, 其根本的要旨不仅在于真实性的再现, 更 在于对真理性的追求 。 在《 吴越春秋 · 阖闾内传 》 中, 有这样 , “五金之英, 一段对剑的美学表述 太阳之精, 寄气托灵, 出之 。 有神, 服之有威, 可以折冲拒敌 然人君有逆理之谋, 其剑即
真实性与真理性同为实现影片的美学价值进行不同方式的创作, 其中真实性的再现往往是 、 “ ” 通过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剪辑, 呈现出 刀锋片片 的美学质感;真理性的追求往往通过情境 “剑花凌厉” 扮演、 故事重述等方式来实现, 却又呈现出 的美学风情。 关键词:影视艺术;纪录片;艺术创作;美学特征;真实性;实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
“纪录片史学标准研究” ( 项目编号: CX08B - 032R) 阶段性成果之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 2008 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 李栋宁( 1971 - ), 男, 汉, 江苏南京人,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电影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系主
① ” “寄气托灵, , 出, 故去无道以就有道。 所谓 出之有神 ” 正是 “ “刀” 剑” 式美学区别于 式美学的根本所在, 也是纪录片在追
“五金之英” , 剑与刀一样, 在选材上也追求 即金属质量必 。 须质地上乘, 具有厚重感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纪录片的 创作, 不论是追求真实性还是真理性, 在选题方面都应当优先 考虑那些与时代发展、 与社会历史相关的重大话题和重要事 , 件。在现阶段, 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的《 难以忽视的真相 》 呼吁 、 《 、 《 人类重视环境保护的《 迁徙的鸟》 帝企鹅日记》 北极传 , 、 《 , 说》 探索人类未知空间的《 旅行到宇宙边缘》 登陆火星 》 、 《 , 表现战争与冲突的《 南京大屠杀》 华氏 911 》 检视人类历史 《 与文化的《 故宫》 系列、 敦煌》 系列等等, 皆可作如是观。 , “剑” “刀 ” 但是 式美学与 式美学的最大差异在于, 它是 “太阳之精” “寄气托灵 ” 取 的, 是 的。 在表现这些重大题材的 艺术手法上, 就绝不仅仅是收集资料和简单拍摄了, 剪辑处理 也不会那么简单化了。大量的搬演手法、 情景再现、 甚至借助 “剑 ” 于现代电脑数码手段再造历史场景, 都已经成为 式美学 的纪录片中极为常见的情况了 。比如《 圆明园》 是迄今为止特 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电影中最长 、 占据百分比最高的纪录片, 不仅对大量的古建筑进行了最真实的数字化还原, 还建立起 。 了一个电影纪录片三维特技的制作体系 通过大量使用三维 仿真动画技术, 虚拟出了 140 多年前的老北京街道, 克隆出了 3000 多人的英法联军, “万园之园 ” 更将当年 中的正大光明殿 的肃穆、 远瀛观的壮观、 方外观的精巧、 方壶胜境的雍容, 栩栩 如生地再现于银幕之上 。 更重要的是, 纪录片《 圆明园 》 以穿 越历史的眼光讲述了整个清王朝的荣与辱 、 兴和衰, 不仅逼真 地再现了这座只应天上有的皇家名苑, 更是传达出对国家、 对 民族、 对政治、 对历史的深切反思, 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和人 。 《 “气 ” 文精神 这种气息和精神, 才是 圆明园 》 这部纪录片的 “灵” 和 之所在。 再 如 美 国 国 家 地 理 纪 录 片《旅 行 到 宇 宙 边 , 缘》 影片从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开始, 一路带领观众探索从太 “边缘 ” , 阳系到银河系乃至人类所能认知的宇宙的 极为细致 地呈现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 、 奇幻的气象变化。 整 部影片的电脑 3D 特效极为逼真, 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 如果 仅仅是在视听奇观上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 那还是无法超越 追求真实性的层面。 该片的精彩之处, 在于反复地强化人类 意识和地球意识, 或者说是宇宙感和空间感 。 通过对人类的 —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家园—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 银河系在更大的宇宙空间中的位置的强调, 并由此来突出在 茫茫宇宙中人类的渺小和有限, 以及人类在思维方式和认知 方式上的局限性, 由此引导观众思考人与宇宙 、 人与世界的关 系, 甚至重新认识和梳理人与人的关系 。 对诸如此类的形而 “剑 ” “寄气托灵 ” 上的问题的关注, 其实都是纪录片 式美学对 的凸显。 , “服之有威” “剑” “刀 ” 此外 也是 式美学与 式美学之间的 “刀 ” , “剑 ” 一个重要区别。在装饰和配件上, 与 式美学相比 式美学追求奢华和精美的处理, 具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这是 “剑” 。 式美学最重要的表现特征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近期热 , 播的大型纪录片《 敦煌 》 该片从片头设计、 音乐制作、 场景处 理、 光影选择等各个方面, 都营造出了一种堂皇和大气, 历史 的气息和美感扑面而来, 让你无从抵挡, 这一切, 都有别于平 。追求真理性的美学( 下转第 181 页) 实质朴的纪录片《 中国》
Dreamlike Swords: On the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Documentary Aesthetic Value 2 LI Dong - ning1 ,
( 1 . Movie and Television College,Nanjing Arts Institute,Nanjing ,Jiangsu 210013 ; Art Department,Jinling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89 ) 通常认为, 纪录片是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素材, 以真人真 事为表现对象, 在对现实生活场景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处 理后, 展现真实这一本质, 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 。 因此, 纪录片往往被视为是真实的艺术 。 历史地看, 对真实性的追 求, 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也是电影艺术产生的重要动因 。 众所 1895 年, 、 《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工厂大门》 火 周知, 、 《 车进站》 婴儿的午餐》 等影片, 就是对工人们上下班的状况 、 蒸汽机火车缓缓驶入站台 、 婴儿在父母的照看下进餐等场景 的真实记录。今天我们回看这些历史的瞬间, 仍然会被那充 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所震撼 。 从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来 说, 电影自发明之日起, 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乐于看到生活中 的某一流程、 自然界的某个景象在电影中复现的好奇心理 。 “真实性 ” 卢米埃尔兄弟的创作实践, 不仅证明了 是电影艺术 的天然本性之一, 而且在客观上为纪录片美学奠定了理论基 石。 自电影发明之后, 真实再现的手法, 作为纪录片的一个重 要的美学呈现方式, 在实践中被大量使用。 众多纪录片导演 以社会生活景象为表现对象, 收集、 整理了大量资料, 辅之以 旁白、 解说等表现手段, 将一部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 譬如 , 被称为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 真实地记录 了当时的京剧名伶谭鑫培的身段, 令后人至今仍能一睹这位 京剧大师、 一代伶王的风采。 另有中国电影中最早的一些镜 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 史人物李鸿章等, 虽然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 但由于其真实性 。 所带来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不可估量 再如在 1924 - 1925 , “中国纪录片之父 ” 年国共两党合作期间 黎民伟拍摄拍摄了 很多关于广东革命政府的军事活动纪录片, 如《 中国国民党第 、 《 、 《孙中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大元帅出巡广东东北江记》 , 山北上》 将孙中山先生在 20 世纪初的很多生活与工作片段 进行了真实的记录, 其剪辑方式虽然简单, 但丝毫不影响其成 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流传于世,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同 样, 意大利女导演里芬斯塔尔应希特勒的邀请, 于 1933 年拍 《 》 。 摄了纪录片 意志的胜利 该片真实地纪录了纳粹党人在纽 伦堡执政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 通过并不繁复的剪辑手段, 配 “胜利 ” 、 “战斗 ” 以蛊惑人心的旁白和大量的 这样的字眼, 将 那个时期的德国法西斯的政治生活风貌留给了后世观众 。 对于这种以真实性为最高追求的纪录片美学, 如果我们 “刀 ” 用一个艺术化的概念来描述的话, 我们认为不妨可以用
求真实性再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真理性的美学价值的形象 描述。
18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010 年 第 3 期 总第 114 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李栋宁
刀剑如梦:关于纪录片美学价值的实现方式
236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文章编号:1003 - 9104 ( 2010 ) 03 - 0236 - 02
刀剑如梦 : 关于纪录片美学价值的实现方式
李栋宁
1, 2
*
( 1. 南京艺术学院 电影电视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2.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艺术系, 江苏 南京 210089 )
一。 《 任, 教授, 新视觉艺术》 杂志社社长。研究方向: 影视艺术, 艺术美学。
源自文库
23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010 年 第 3 期 总第 114 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刀 ” 字来形容。换句话说, 我们将这种纪录片美学命名为 式 。 美学 一般情况下, 人们会从四个方面去鉴赏一把好刀:一是刀 身的金属质量必须厚重;二是整体样式必须简洁;三是需有一 些点题的装饰及配件;四是要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 用这四个方面来审视纪录片对真实性的本质追求, 或许 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纪录片的真实性美感得以呈现的关键 。 “真实性” 首先, 纪录片的 的获得, 需要在取材上犹如制刀 之前一样, 选择一些厚重的历史事件和宏大的社会生活内容 作为表现的对象。比如安东尼奥尼在拍摄《 中国 》 这个纪录片 时, 其选取的就是一段非常有金属质感和时代力度的历史 。 同时,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其选择的表现对象也都是那些极 “刀” 具 的厚重感的内容, 如天安门广场、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 清晨民众的生活、 山村里的小山庄、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的 幼儿园, 在这些影像中, 透着一种刀削斧劈式的大开大阖的精 神气质。 其次, 在影片的整体样式上, 也是尽量地简洁、 明快, 不旁 。 生枝蔓, 没有任何无谓的花哨之举 比如在歌曲的选择上, 就 只选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 和《 我爱北京天安门 》 这两首 曲子, 其音乐处理可以说是极尽简化;另外, 在拍摄机位上也 没有过多的变化, 往往只是一个固定的长镜头, 在持续的镜头 时空中表现他对这个古老中国的感受 。 第三, 在影片中出现的北京古城墙上刷写的革命标语 、 南 、 京五老村幼儿园孩童们咏唱的《 我爱北京天安门 》 农家山庄 中一家几口人彼此交流的情景, 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处理, 却 又是一种刻意的安排, 就好比刀上的那些用来点题的装饰和 既充分表达了导演所追求的纪录片的真实性美学, 又好 配件, 似在一把名刃的刀柄上刻下了精致的纹样 。 , 第四, 安东尼奥尼所拍摄的纪录片《 中国》 不仅仅兼顾了 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 比如对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表现, 更 兼顾了在未来时空下审视和感知这段历史的时代背景, 尤其 是文革时期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符号, 也在这部纪录片中在在 皆是, 这恰恰是构成纪录片真实性美学价值的又一个重要手 段。 作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 如同《 中国 》 这样的以真实 性的再现为创作宗旨的纪录片, 就好似一把传世名刀, 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都能以其凌厉的真实性美感来感染观众 、 震撼观 众, 而这样的纪录片也往往因此真实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和美学价值。为了更好地表述这类纪录片, 我们将以真实性 “刀” 为最高追求的纪录片美学称为 式美学。 “刀” 与 式美学相对应的纪录片的另一种美学价值, 我们 “剑” 称之为 式美学, 其根本的要旨不仅在于真实性的再现, 更 在于对真理性的追求 。 在《 吴越春秋 · 阖闾内传 》 中, 有这样 , “五金之英, 一段对剑的美学表述 太阳之精, 寄气托灵, 出之 。 有神, 服之有威, 可以折冲拒敌 然人君有逆理之谋, 其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