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辨析和层次模型

合集下载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课件第二章第一节应用模式的概念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课件第二章第一节应用模式的概念
5
一是概念中的应用是一种具有某种特定目标和 功能框架的服务。或者说,这种应用能向用户提供 某种完整意义上的服务,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具 有清晰的功能边界,具有闭合的、完整的业务流程 。现实中常见的应用一般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 应用,其可划分为若干功能范围更小的小应用,也 即,概念中所讲的应用具有可再分性和层次性。
7首先,从描述对象来看,网络商业模式描述的对 象是一家企业,而网络应用模式描述的对象一个单 一的应用或产品;
其次,从描述范围来看,网络商业模式描述的对象 是一家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网络应用模式描述的 一个具体应用或产品的创新战略。
8
最后,从描述的内容来看,网络商业模式涉 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 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而网络应用模 式聚焦于网络应用本身,重在描述其提供什么服 务和如何提供服务的基本原理。
6
二是概念中的模式是指服务提供的方式以及实 现这种方式的方案。此处的应用模式仅仅是一个概 念模型,是一种构想和蓝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产品设计方案,是网络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初始形态。 一个网络产品的推出,一般要经历用户需求和行为 研究,应用模式创新设计,整体战略制定,应用系 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系统开发与实施等基本环节。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
——创新设计及运营战略视角
1
第二章 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模式理论
2
目录
1
应用模式的概念
2
应用模式的设计理论
3
应用模式的体系结构
4
应用模式创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案例分析
3
Chapter 1
第一节 应用模式的概念
4
应用模式是指单一的某一种网络与新媒体应用 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提供和如何盈利的概念 模型。应用模式的内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3.微信
微信是一款社交工具,它不仅可以 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 视频,还支持群聊、分享、扫一扫、 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而且跨越了运 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 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 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4
OPTION
04 按作用感官划分。按照媒介所作用的人的感官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听觉媒介、
OPTION 视觉媒介和视听媒介。
1.1.3 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传播媒介的特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9
实体性
扩张性
还原性
中介性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载性1.1.4 新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10
新传播媒介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义上的新传播媒介主要是指以数字化、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发展演变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通常将数字有线电 视、网络电视、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包含在内。狭义的新传播 媒介则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介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第五媒介”,通常 包含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3
2.QQ
QQ 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QQ 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面对面传 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和QQ 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信终端相 连,包括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等。
QQ 除了基本的即时信息通信功能外,还可以建QQ 群,功能类似于小型社群,天南 地北的一群人犹如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并发表见解,还可以通过QQ 空间书写日志、写说说, 上传用户的个人图片,听音乐,从而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功能类似于博客和微博。除 此之外,QQ 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如QQ 游戏、QQ 音乐等,几乎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 的大部分需求。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电报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变化:传播媒介传播结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传播文化传播效果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去中心化---再中心化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传播资源泛社会化传播权力全民化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政策推行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第五节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全球化”与“个人化”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0绪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0绪论
新传播革命通过传播权力的回归、“ 去中心 化——再中心化冶 的过程,改变了权力结构的 不平衡,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大大提升了 社会、个人面对国 家的博弈能力,从而在孕育 出全新的传播生态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全 新的政 治生态,为国家治理、执政方针带来了 重大挑战。
一、 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四、 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 新传播革命带来执政环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府处在 了全民全时空的“全景化围观”中。
• 争夺传播主导权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 全,关系到政策的制定 和推行。
• 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很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运 用可操作的、能够被 用于解释日常生活具体问题的 “ 解释框架” ,对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 有 效的“再编码”。
• 第四次传播革命首先打破的是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 的掌控。
• 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5. 64 亿中国网 民每个人手里都有信息。
• 一部联网的手机 可以让你走遍世界,公民知情权在互 联网传播革命中得到了回归。
一、 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 中国的新意见领袖阶层,主要由活跃的思想精英、作家、 艺术家和草根领袖 几部分组成。
• 国家封锁信息、全面管控言论表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 复返。 井喷式的信息 增长,使国家在“ 信息权力冶 上 逐渐式微,也预示着拥有注意力资源的公民在“ 信 息 权力冶上逐渐强势。
• 国家、政府在各 个方面重视舆论压力、改进管理模式。
第三节 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冶,是第四次传 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杂糅下的互联网技术 二、 互联网技术下的全球化与个人化 三、 中国媒体的涅槃与新生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

⽹络与新媒体应⽤模式⽹络与新媒体应⽤模式本课程全⾯深⼊地归纳了信息获取、电⼦商务、互动交流和⽹络娱乐四类⼀级应⽤模式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原⼦应⽤模式类型,详细讲述了各⼀级应⽤模式所包含的原⼦应⽤模式的基本原理和运营战略,囊括了最新的、最具创新性的、最具发展潜⼒的典型应⽤模式和应⽤产品。

图⽚课程概述本课程将“应⽤模式创新设计能⼒”的培养作为贯穿始终的“⼀根红线”,其具体的培养⽬标主要包括四个⽅⾯:⼀是让学⽣掌握⽹络与新媒体应⽤模式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运⽤原⼦理论,从战略定位、服务模式、盈利模式和⽤户管理模式四个⽅⾯建⽴了原⼦应⽤模式的描述模型,提出了新型应⽤模式创新设计的⽅法和步骤。

同时,本课程在梳理和分析已有主要应⽤的基础上,建⽴了⽹络与新媒体应⽤模式的体系结构:将⽹络与新媒体应⽤模式体系的⼀级分类划分为⽹络信息获取应⽤模式、电⼦商务应⽤模式、⽹络互动交流应⽤模式、⽹络娱乐应⽤模式和电⼦政务应⽤模式。

⼆是让学⽣全⾯认识信息获取、电⼦商务、互动交流和⽹络娱乐四类⼀级应⽤模式。

本课程让学⽣全⾯认识信息获取、电⼦商务、互动交流和⽹络娱乐四类⼀级应⽤模式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原⼦应⽤模式类型;让学⽣详细了解各⼀级应⽤模式所包含的原⼦应⽤模式的基本原理和运营战略;让学⽣掌握已有各种应⽤模式的基本原理,让其认识⽹络与新媒体应⽤的发展全貌,让其认识和发现已有应⽤模式的创新之处,夯实学⽣的专业知识基础,为其创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就相当于⼀个武林⾼⼿,只有全⾯了解了各门各派的武术绝学,才可能独创⼀种能战胜各门各派的武术套路。

三是让学⽣了解最新的、最具创新性的、最具发展潜⼒的新型应⽤模式和应⽤产品。

本课程将全⾯反映最新问世的新型原⼦应⽤模式;同时通过新型应⽤产品的典型案例分析,让学⽣深⼊了解⼀个应⽤模式演变和完善的发展过程,总结典型应⽤产品运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让学⽣掌握新型应⽤模式创新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基本能⼒,让学⽣更加符合⽹络与新媒体业界对创新能⼒和实践能⼒的要求。

网络营销与新媒体营销讲义课件(ppt136张)

网络营销与新媒体营销讲义课件(ppt136张)
4-26
(一)成本定价策略
所谓成本定价,即成本加一定利润,有的甚至是零利 润或负利润。因为网站也是媒体,顾客踊跃就有广 告价值,从供应商付的广告费中可以弥补负差价。
(二)价格折扣策略
指销售者为回报或鼓励购买者的某些行为,如批量 购买、提前付款、淡季购买等,将其产品基本价格 调低,给购买者一定比例的价格优惠。 具体办法有: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功能折扣和季节 性折扣等。
4-30
四、促销策略
网络促销是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向虚拟市场传递有关 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以启发需要,引起消费者购买 欲望和购买行为的各种活动。
(一)促销的形式
传统营销的促销形式主要有四种:广告、销售促进、 宣传推广和人员推销。 网络营销是在网上市场开展的促销活动,相应也有四 种形式,分别是网络广告、销售促进、站点推广和 关系营销。其中网络广告和站点推广是网络营销促 销的主要形式。 4-31
路漫漫其悠远考虑到网上销售对象的不同网上销售主要有两种模式b2b和b2cb2b这种模式每次交易量很大交易次数较少且购买方比较集中网上销售渠道建设的关键是建设好订货系统b2c这种模式每次交易量小交易次数多且购买者非常分散因此网上渠道建设的关键是结算系统和配送系统目前在这两方面国内的发展都非常健康
章网络营销与新媒体营销
第二节 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虽然在产品的销售上有很大 的不同,但二者都必须注意产品的营销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品牌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 和促销策略。
一、品牌策略
所谓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 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 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4-11
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观点,“4P”是从卖方的角 度出发,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制定营销策略 的。 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4P”应该换成“4 C”, 即 产品 Product--Customer Solution 顾客问题的解决 价格 Price-- Customer Cost 顾客的成本 渠道 Place– Convenient 便利 促销 Promotion– Communication 沟通

1什么是新媒体PPT课件

1什么是新媒体PPT课件
网络 新媒体
它们
给这个世界已经带来的、
正在带来的、
将会带来的改变。
基础概念 传播理论 实用操作 媒介化思维
认知这个世界 理解这个世界 利用这个世界 改变这个世界
这门课有什么用?
就业、考研、创业
网络巨头、传媒大鳄、知名外企 前沿技术方向
北京卫视 编导
©2015 TIEVD CORPORATION
重点
六、传播移动化
4G、5G,WIFI,智能手机的发展,使 移动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使信息的 传播和接收更加碎片化。
重点
七、传播的实时化
新技术、新设备使采编播变得更加简单, 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完全实现 实时传播,使新闻更加完整,更具细节,更 具时效性。
新媒体的分类
依据功能和作用分:
(存储、发布信息的CDN技术的应用)
(3)海量数据储存技术
(数据存储的技术的提升)
(4)移动互联网,4G、WIFI
(极大拓展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宽度与长度)
(5)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亲密接触)
三、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特征
下列数字技术分别为新媒体传播带来了哪些特点? (1)搜索引擎 (交互性) (2)云计算、云储存 (共享性) (3)海量数据储存技术 (海量性) (4)移动互联网,4G、wifi (即时性、个性化) (5) 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技术 ( 沉浸感)
传播的核心: 信息

关系
一、新媒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 媒介。”
•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 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媒体培训完整版PPT

新媒体培训完整版PPT
内容创作技巧
学习如何创作有吸引力和价值的文章、图片、视 频等多媒体内容,提高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
内容优化与推广
掌握如何优化内容以提升搜索引擎排名,以及运 用各种推广手段扩大内容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平台选择
根据目标受众和营销目的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 博、抖音等。
社交媒体运营
学习如何进行账号管理、内容发布、互动回复等日常运营工作,提 高粉丝活跃度和忠诚度。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处理活动中 出现的问题。
活动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活动,提高活动的 知名度和参与度。
数据运营
数据监控
对新媒体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和分析,了解运营效果和用户反
馈。
数据优化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内容、用 户运营和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数据报告
定期生成数据报告,总结运营成果 和经验教训,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
06 新媒体未来趋势 与展望新媒体技术发展Fra bibliotek1 2 3
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将更加智 能化,能够实现个性化推荐、智能交互等功能。
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的普及将为新媒体提供更快速、更 稳定的网络环境,促进新媒体内容传播的广度和 深度。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成熟 将为新媒体带来全新的内容呈现方式,提升用户 体验。
03 新媒体平台操作
微信公众平台操作
微信公众平台的注册与认证
微信公众平台的菜单设置
详细介绍如何注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以 及进行账号认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指导如何设置公众平台的菜单,包括一级 菜单和二级菜单,以及如何设置菜单的响 应动作。

第一章 网络与新媒体 绪论 PPT课件

第一章 网络与新媒体 绪论 PPT课件
O 教学计划: 2课时
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
O 第一次传播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O 第二次传播革命是印刷术发明 O 第三次传播革命是电报发明 O 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
的新媒体勃兴
自媒体与大众媒体
O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 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 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 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 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 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 信、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问题考虑
O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O 施舍问题、儿童隐私、DNA比对、儿童伤害
O 免费午餐
O 从民间行动到国家政策,以“免费午餐”为 镜,也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时刻。
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O 躲猫猫事件
O 2009年2月,李荞明在云南晋宁县公安局看 守所内死亡,警察称其与狱友玩“躲猫猫” 时撞到墙壁受重伤。后经查实系被牢头狱霸 打死。
博客/个人空间
O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网 民数量为4.01亿,较上年底增长2839万。网 民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的使用率为68.0%,较 上年底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微博
O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 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 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 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
博客与微博
O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 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 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 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

新媒体概论 ppt课件

新媒体概论 ppt课件

2、Google
Google源自Googol,指代10的100次方 1998年,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众里寻他千……二 搜索引擎的分类和比较
(一)、搜索引擎的分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 目录式搜索引擎是最早的一种搜索方式, 它将互联网中的资源服务器的地址搜集起 来,按照类型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目录, 在大的目录下再细分出更加具体的类目。 如Yahoo和搜狐。
2、从门户网站的构建主体来看
(1)、个人门户 (2)、企业门户 (3)、商业信息门户 (4)、政府门户
3、从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看
(1)、信息型门户网站 (2)、商务型门户网站 (3)、商务信息型门户网站
二 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门户网站的特征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 3、网民的依赖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 5、灵活性
第三节 虚拟社区
一 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一)、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虚拟社区是指一群拥有个别兴趣、爱好、 经验的人,或是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透 过各种形式的电子网络、以及电子邮件、 新闻群组、聊天室或论坛等方式组成一个 社群,让参与该社群的会员彼此之间能借 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
(二)、虚拟社区形成的目的 1、商业交易 2、兴趣交流 3、提供幻想空间 4、建立关系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新媒体概说
第一节 关于新媒体
一、“媒体”和“媒介”
媒体——media 媒介——medium
在本门课中,“媒体”与“媒介”概念等同
媒体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 既可以指抽象的符号,如文字、图像等,也可以 指承载着信息的物质实体,如报纸、书籍、电话、 电视、电脑等;
(五)、虚拟信息传播 利用各种软件,可以毫无痕迹地修改图片、文字 和影像,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电报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变化:传播媒介传播结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传播文化传播效果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去中心化---再中心化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传播资源泛社会化传播权力全民化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政策推行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第五节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全球化”与“个人化”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二)什么是新媒体?
11
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源于1967年美国 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 尔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之 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E. Rostow)在1969年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 也多处使用了“New Media”一词;从此,新媒体 一词开始在美国流行并不久扩展至全世界。
4
一、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辨析 (一)什么是网络?
5
概念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的概念具有本质区别, 但又容易混淆,具体的定义如下:
网络(Network)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 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 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互联网(internet)是指将两个以上的网络通 过路由器连接起来,组成数据链路,完成网络与网 络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层
终端计算时代
单机计算
分布式计算
网格计算
数据层
小数据时代
关系数据库
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
万维网3.0
云计算时代 云计算 IaaS
PaaS
SaaS
大数据时代 非结构化数据
非关系数据
设施层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22
谢 谢!
THE END!
23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
——创新设计及运营战略视角
1
第一章 网络与新媒体概述
2
目录
1 “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辨析和层次模型
2
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载体——万维网
3
网络与新媒体的基础设施
4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的计算模式——云计算
5
网络与新媒体应用的数据环境——大数据
3
Chapter 1
第一节 “网络与新媒体”的 概念辨析和层次模型
6
概念
因特网(Internet)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英 文称谓,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它以TCP/IP网 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 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进行通信和信息 交换,实现资源共享。
7
概念
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网络、互联网与因特 网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已有的各类文献中,“网 络”一词的实际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内涵非常丰 富,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在不同的情境下的所 指都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视角:技术 视角和学术视角。
8
概念
技术视角的“网络”,常常指代 “计算机网络” 或“互联网”。但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终端技术的发 展,在这种背景下,“网络”一词在当前不再专指 互联网,“网络”技术正从互联网技术向移动互联 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扩展。
学术视角的“网络”,主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 度去界定“网络”的内涵。
9
概念
本书从技术视角理解“网络”。在本书中, “网络”一词泛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互联网是计算机的互联网络;移动互联网是智能 手机的互联网络;物联网是万物的互联网络。
20
二特、网征络与新媒体的层次模型
从“体系视角”来看,“新媒体”是由一个新 型网络、新型数据处理模式、新型计算模式、新型 访问浏览模式、新型应用模式和新型终端构成的新 型媒介体系。
则网络与新媒体的层次模型如下:
21
终端层
模式层
信息获取
Hale Waihona Puke 电子商务交流互动在线娱乐
电子政务
浏览层
万维网1.0
万维网2.0
其真正感受到的新媒体其实就是由网络提供的一个
个具体的应用(APP)。
三是“新媒体”的“体系”说。“新媒体”可
看作是由一个新型网络、新型数据处理模式、新型
计算模式、新型浏览模式、新型应用模式和新型终
端构成的新型媒介体系。
14
(三)“网络”与“新媒体”的关系学说
15
若将“新媒体”理解为狭义的“新型媒体终端”, 则网络是“新型媒体终端”相互连接而成;“新媒体” 终端经历了电视、电脑和手机的演变历程,相应地网 络也就经历了广电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演变历 程。其他所谓“网络就是新媒体”,“网络与新媒体 相加就是网络新媒体”等提法显然都是不严谨的。
18
若将“新媒体”理解为狭义的“新型媒体终 端”,“网络与新媒体”的含义是指新型媒体终端 及其构成的网络。“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是运行在 网络上,通过新媒体终端可以访问的具体应用。
19
若将“新媒体”理解为“新型媒介体系”,则 网络是“新型媒介体系”的基础平台,是“新媒体” 的一部分。此时“网络与新媒体”的含义是指新型 网络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媒介体系。“网络 与新媒体应用”是运行在网络上,通过新媒体终端 可以访问的具体应用,是“新型媒介体系”的有机 组成部分。
12
概念
当前国内外有关新媒体概念的定义各不相同, 至今仍是含糊不清。
本书认为,“新媒体”的概念可从 “终端”视 角、“应用”视角和“体系”视角进行界定。
13
概念
一是“新媒体”的“终端”说。目前,大家普
遍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收音
机)、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二是“新媒体”的“应用”说。对用户而言,
若将“新媒体”理解为“新型媒介体系”,则网 络是“新型媒介体系”的基础平台,是“新媒体”的 一部分。
16
“网络”与“新媒体”显然是一种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会催生新 型的新媒体终端;新媒体终端自身的更替也会不 但扩大网络的覆盖面。
17
(四)“网络与新媒体”与“网络与新媒体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