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导学案(教师用)讲解学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这样就构成了人们不同的人生境界。请说说下面的事例各属于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①一名儿童趴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
②开头故事里的三个泥水匠。
③儿童仰望天空数星星;诗人张若虚仰望月亮;思索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的境界》导学案
学Leabharlann Baidu目标:
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3.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明白“人人可以为尧舜”,只要认真做好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②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提示:“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品故事,加深对“觉解”的理解。
《值钱的东西》
有一个小偷到良宽禅师的茅庐偷东西,结果发现没有一样值钱的。
良宽禅师被小偷惊醒,脱下身上的衣服,递给小偷,说:“你远道而来,不该让你空手而回,这件衣服你带走吧。”
小偷大惊失色,落荒而逃。
良宽禅师叹道:“可怜的家伙,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
讨论明确:在小偷眼里,值钱的东西是金银财宝,而在禅师眼里,星、月、山、水、花、草、树、木,无不可贵。对事物不同的体会与觉解,使事物有了不同的意义。
讨论明确:
①儿童是顺着本能做事,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属于自然境界,而昆虫学家则是在进行观察和研究,是在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属于道德境界。
②第一个泥水匠属于自然境界,第二个泥水匠属于典型的功利境界,第三个泥水匠也属于功利境界,但他的功利超出了一般的物欲。
③数星星的儿童属于自然境界;而张若虚因为诗句中所显现的对宇宙、世界的追问和哲思而使他达到了天地境界。
(3).人生的境界有哪几种?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三、讨论:
1、.文章是怎样阐释四种人生境界的?
明确:
自然境界:一个人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其动机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功利境界
较低
利己的
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
较高
为了社会的利益
有道德的意义
天地境界
最高
为了全宇宙的利益
有超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4、重点揣摩,难点突破
(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请问它是哪个词?
明确:觉解。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2).请依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四、展示 五、评价
6、检测:
7、反思:坐在教室里的我们,各自属于哪种境界?
2、自学:
1、走近作者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1915年入北大学习,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大、清华等学校任教。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一代哲学宗师。他的主要论著收入《三松堂全集》。
重点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1、导入:(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
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
道德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2、自己动手
3、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人生的境界。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2.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人生境界的?
明确: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3.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列举一位属于不同境界的典型人物。
觉解的
程度
做事的动机
做事的意义
举例
自然境界
最低
蒙昧的
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5).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确:A句反映了古人遵循自然法则,但对这些法则并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心念天下苍生,是道德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