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理念:让学生需要我,让学生可以离开我。
二、教学目标:1.诵读一首词:了解“词”这一文学样式,按节奏韵律诵读。
2.想象一幅画:结合词意,展开想象,丰富意境。
3.走近一个人:尝试评注,拓展阅读,了解词人,体悟情感。
三、教学年级:六年级四、教学活动:(一)初知为基,正确诵读1.师生对话,随机渗透“词”的相关讯息。
2.质疑解惑,初知此词大意。
3.练习诵读这首词。
(二)想象画面,感悟意境1.选择一个角度,想象画面。
2.分享交流各自的想象。
3.感悟意境,再次诵读。
(三)尝试评注,体悟情感1.引导学生尝试评注。
2.拓展阅读学者的评注。
3.交流评注:(1)说说自己与学者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2)说说学者没有关注的,而你有感觉的地方。
(3)说说你没有想到的,而学者关注到的地方。
4.结合评注,引导学生关注“醉”这个字,结合词人经历深入理解这个“醉”沼懈星樗卸痢(四)回望课堂,延展课外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下作业。
《清平乐・村居》生活清寒贫苦,贫穷而廉洁守节村居教学设计一等奖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方志敏一直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但是精神却是"富有"的村居公开课教学设计清苦贫穷但是内心平静部编版四语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2~3内容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诗和词的区别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3、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笔下的“醉”和“喜”,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前面我们运用了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了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那么,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首词。
这首词可是最会打仗的秀才将军辛弃疾写的哦!二、了解作者(观看短片)为什么辛弃疾会被称为最会打仗的秀才将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介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媪”“剥”两个生字,理解“翁媪”“吴音”“相媚好”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词中描绘的情景,体会田园生活的美。
3、了解宋词的常识及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培养学生对祖国独特文学形式的喜爱和欣赏的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宋词及辛弃疾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背诵诗词,导入新课1、课前学生背诵新近积累的宋词:欧阳修《采桑子》、陆游《卜算子·咏梅》、晏殊《破阵子》。
2、揭题:刚才,同学们背诵的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你能说出这些作品的体裁类别吗?(宋词)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
3、读课题,注意“乐”是“音乐”之“乐”。
说一说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4、教师补充介绍宋词常识和辛弃疾生平。
二、自学课文及检查交流1、出示要求:读正确、流利,不懂的地方查一查资料。
2、学生自学,教师个别指导。
3、交流与检查:⑴指名读,正音。
教师给予评价,指导适时停顿。
⑵再读全文,词义质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举手汇报。
⑶说说诗词大意。
三、习字1、描红、临写生字。
教师个别指导。
2、抄写词语。
四、作业熟读这首诗。
第二教时一、交流已经学会的内容,明确本课任务1、关于课文,你已经学会了什么?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对照检查:⑴听写词语:低小、吴音、莲蓬、鸡笼、翁媪。
⑵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是否韵味。
⑶说出词所描绘的情景。
过渡:看来我们对这首词的学习还需要更深入些。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体会词的情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精读感悟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词中写的是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2、同小组交流。
3、发言与指导:⑴景:描述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完整与优美,注意顺序。
《清平乐村居》 教案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特有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学生在兴致盎然中融入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3个生字,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声、色的动态效果,创设诗意氛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媒体设计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设计了课程资源网页。
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赏韵读文、课文动画、词义点拨、旧词新唱、诗情画意、宋词简介、田园诗句等部分,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走近村居”1、音画共赏,情境导入教学伊始,运用课件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学生置身于恬静的田园氛围,从而创设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揭示课题。
2、美文诵读,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进入“赏韵读文”下的“美文诵读”,边听课文范读边借助拼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二)“走入村居”1、多方互动,自主探索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词义点拨”,弄清重点词语的意思:如“茅檐”、“吴音”、“相媚好”、“翁媪”、“亡赖”,为感悟全词扫清障碍。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3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词有各种格式。
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1、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听读。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
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弥漫在古诗词中浓郁的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笔者作了以下尝试:一、注重情景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
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
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出他们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静观片刻,我对大家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感到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
乡村非常闲适,没有都市的喧嚣、紧张。
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
古诗词的教学由于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教者在教学中。
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二、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同时古诗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
可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个词语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连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也被破坏了。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就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他们亲热地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我接着说:是啊,三个字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的神态表情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共13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共13篇〕第1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无赖”、“醉”等词语,深化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借助朗读、析词、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剖题切入。
1、师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
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殿堂,去感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课题。
老师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所以中间要空一格3、谁能把题目读好?〔清平乐注意“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4、师:一眼看到“村居”,大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农村恬静和谐的生活〕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让阅读更有兴趣,一起再来读课题。
过渡:你们的描绘已经让我陶醉了,在大词人笔下,又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让我们翻开书,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二、理解字词,疏通语言,初步感知词意。
1、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2、生自由读词。
3、师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a、注意读好字音: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莲蓬。
“媚”读去声,“媪”读“ǎ0”,“剥”读“bāo”.b、相机理解“翁媪”一词的词义。
看图,谁是翁?我们学过“孤舟蓑笠翁”、“家祭无忘告乃翁”,“翁”是什么意思?“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那“媪”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c、相机理解“吴音”一词。
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上饶地区,这里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如今那里的人还在使用“吴音”。
师小结:刚刚通过联络旧知、观察画面、分析^p 字理等方法,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恬淡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认读“翁媪”、“卧剥”、“莲蓬”等三个词语。
2、能根据课本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翁媪”、“无赖”、“相媚好”的意思。
借助课本插图,把握词的大体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词描写的田园风光的情境,感受乡村生活的静谧美好。
体会词人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诵读诗文,读出诗的韵味。
2、词画结合,通过想象等策略,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四)、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二、设计理念1、诵读古诗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实施多元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一)、了解词人板书:辛弃疾。
了解辛弃疾吗?(小结学生回答并适度补充:辛弃疾不仅是位著名的词人,他还是位勇敢的将军。
在辛弃疾生活的年代,金兵占领了国家的北方,辛弃疾参加了抵抗金兵的军队。
但后来,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饶农村,在这期间,他写了好几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在那个时候。
)(设计理念: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带着信息走进课堂,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又可以为全词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
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7篇)《清平乐·村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教案吧。
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
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准字音,了解词意;抓关键词,发挥想象,感受词中意境。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结合材料,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了解辛弃疾在词坛上的成就与地位,激起对辛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想象感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段绵长不绝的情,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词,并通过他的词去探寻这位伟大词人的内心世界。
(出示:走近辛弃疾)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
《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3篇
《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3篇设计理念:1.从儿童出发,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儿童漫步诗词王国,“让学”于生,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2.诗词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抒情艺术,品读诗词应从形象入手,从意境入手,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把握诗词韵感,体会诗词美感,领会诗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初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4.初步感受品读诗歌,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学习遣词造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文字、图片、音乐)教学过程:一、诗词激趣,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特殊的诗歌(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谈“村居”。
注意书写:“清、村”左窄右宽,“平、乐”注意左右对称,“居”把“古”向外写写,字成梯形)。
重点引导读好“村居”,说说“村居”在你头脑中的印象。
3.初读正音。
4.体会节奏。
5.比拟诗词特点。
二、诗、画结合,理解意境。
1.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请你结合书中的插图,边默读边想象,你读懂了什么2.其中,哪一幅画面留给你深刻的印象(1)童趣图“卧”: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可以和“躺、坐、趴”等字比拟。
引导读出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
无赖:可爱、顽皮的意思,对小儿的爱称(古今词义的差异)指名读(板书:趣)(2)乐趣图大儿、中儿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这两位儿子的(勤劳、孝顺、能干)(3)情趣图主公是:翁媪(书写:翁,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吴音:是指中国吴地的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文中指江西上饶地区吴方言。
讲解“媚”:眉——媚——相媚好——亲热地交谈什么引导想象老爷爷和老婆婆会说些什么,聊些什么指名读(这对老夫妻多会享受生活的情调啊,板书:情)(4)清趣图低小:体会生活不富裕。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2022-12-15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词图对照,感受意境美1、(ppt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
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能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2、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总结学法:看来结合课文插图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们理解古代作品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3、还有哪些字、词、句不明白的吗?(无赖相媚好两个词语的教学)(1)、无赖: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不听话......有贬义之意)那一个无赖的孩子怎么会说最喜呢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你觉得在这里无赖是什么意思呢?(顽皮,调皮)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你能想起来吗?(读出无赖)(2)、相媚好:由媚字展开教学,媚字左边是一和女右边是一个眉,好象是说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吗,好吗?那课文中谁会说谁好呢?(翁说媪)是吗?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释:互相夸奖对方的好。
他们会怎样夸奖对方呢?(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一个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亲热的坐在一起,正说着些什么?你听......(学生先自己互相说,教师点拨后指名说)4、多么恩爱的老两口,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去描绘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画面写下来?(学生写后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评价:多么好的环境、多么朴素的一家人)5、再读全文,整体感受。
二、咬文嚼字,体会情感美1、你能用一个字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吗?引出醉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一起去和这家的公公、婆婆、还有三个孩子聊天吧。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1篇)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居”,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2、有了房子,有了家,心里才安稳,才能安居乐业。
二、认识词牌名词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课件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词中“破阵子”是词牌名,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这个词牌名?1、教师范读词牌名后,让学生跟读2、词牌名有时表示一种节奏,一种情境。
师放音乐(一段描绘古战场厮杀的音乐)。
从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再读词牌名——“破阵子”下面我们再听一首乐曲(一段舒缓,轻柔的乐曲)。
谈谈你的感受。
这可能是那一种词牌名?(“清平乐”)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牌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音乐的欣赏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了词牌名的作用,它表现了整首词的意境。
)三、初读词,体会韵味1、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谁给我们背背这首诗?(学生背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孩子们天真无邪放风筝的情景,那么辛弃疾给我们带来的《村居》这首词描绘的又是一番什么情景呢?2、出示课件清平乐村居。
教师讲述:词一般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我们有时候也叫上片、下片。
上阕和下阕之间,老师以空行为标志,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文章中段与段之间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一样,读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
(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词的教学以前很少接触,这里一方面介绍了词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对下面的指导朗读做了铺垫。
)3、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师对重点字句作相应指导。
理解“吴音”、“翁媪”;读好“媪”、“剥”1、指导朗读。
(古人吟诗,往往加上动作,上阕拍手读,下阕踏足读,师范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双人齐读)(设计意图:采取形式活泼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体会词的韵味。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清平乐村居》教案内容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清平乐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的: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
教学过程:一、题解。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
壮志难酬。
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二、自渎,扫清生字。
1 、读准字音。
2 、解释词语。
三、齐读,指名谈词句的意思或描绘的意境,学生评议。
四、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构思、写法,讨论下列问题。
1 .开头两句写景,描会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明确: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小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
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于田园特色2 .后六句写人,写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动? 为什么这样构思?明确:通过翁媪打趣闲淡,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简单情节,安排,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结: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写人物的活动富于变化,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儿.后见其人。
寥寥几笔,如实描摹,写出—家两老三少的活动,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
五、学生朗读、背诵。
六、课堂作业:1 、根据词的意境,画一幅田园景象图。
2 、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清平乐》扩写成300 字的短文。
《清平乐村居》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导语创设情境同学们,三千多年前,我们勤劳智慧的先人就开始了诗歌创作,他们用曼妙的歌声诉说着内心的快乐和忧伤。
从那以后,中国的诗歌就渐渐汇成了一条滔滔不息的河流,它流过古老的先秦,流过显赫的汉唐,流过文化高度发达的唐宋元明清,一直流到今天,流向未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清平乐村居》就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有名的宋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读题。
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
3、“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⑴生字正音。
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⑵理解上述词语。
⑶指名试读课文。
三、练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听清节奏。
2、学生试读。
3、学生分组齐读。
4、全班齐读。
四、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齐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1、学习上片四行:⑴学生读。
⑵指名解说,教师补充:茅檐低小:茅屋又低又小。
溪上青青草:河边上长着青青的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
吴音指吴地的方言。
白发谁家翁媪: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⑶小结。
⑷齐读上片四行。
2、学习下片四行:⑴指名读。
⑵指名解说,教师补充: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鸡笼是圈养鸡鸭的半球形罩子,平底,用竹篾编织,顶上有孔。
看图理解。
最喜小儿无赖: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
“无赖”本意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的人,这时作“顽皮”来解释。
溪头卧剥莲蓬: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吃。
⑶小结。
⑷齐读下片。
3、连起来讲说:⑴各人自练。
⑵同座位互讲。
⑶指名讲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整首词画面感极强,词中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通过对农村朴素恬静、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的生动描摹,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笔者采用“读一首词”“赏一幅画”“悟一份情”的教学法使词中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感悟农村生活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教学要求,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翁媪、卧剥、相媚好、无赖”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想象词中田园生活的场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难点:多层次诵读,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一:诗词对比,了解词的特点《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首词。
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诗,从未接触过词。
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和词的不同之处。
笔者在黑板上板书“村居”两个字,问学生:“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农村生活,有的回答想到了农村人居住的房子。
笔者接着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让学生读一读,并用一句话进行过渡:“在清代诗人高鼎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诗,而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村居》却是一首词。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诗与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教师对诗词异同的梳理,学生较容易发现词的三大特点:每行词的字数都不相等;词除了有题目,还有一个词牌名;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为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第1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的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并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
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文体及作者学生分享交流有关词的知识,了解辛弃疾。
明确:清平乐,词牌名。
词是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长短句”。
辛弃疾,南宋词人。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这首词选自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
2、重要字词翁媪剥莲蓬亡赖3、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比比看谁读得又好又准?教师相机指导。
4、析题看到“村居”,你想到了什么?明确:乡村、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朗读上片,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写乡村人家的?明确:茅檐,草,溪,翁媪2、这些景是怎样的?明确:茅檐:低小;草:青青(溪:清清);翁媪:白发3、想象一下,茅屋、青草、小溪,这是一幅怎样的乡村图画呢?明确:清幽、宁静、秀美……4、默读下片。
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更美,词中都写了哪些人?明确:大儿、中儿、小儿5、在作者眼里,最快乐、最喜悦的是谁?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小儿。
“喜”、“亡赖”、“卧剥”。
6、想象一下,小儿各种卧姿可能会怎样剥莲蓬?怎样吃莲蓬?明确: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7、读完这首词,你最喜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明确:大儿、二儿、小儿、翁媪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8、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作者内心是怎样想的?明确:安适、悠闲。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弥漫在古诗词中浓郁的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笔者作了以下尝试:一、注重情景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
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
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出他们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静观片刻,我对大家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感到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
乡村非常闲适,没有都市的喧嚣、紧张。
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
古诗词的教学由于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教者在教学中。
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二、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同时古诗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
可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个词语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连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也被破坏了。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就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他们亲热地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我接着说:是啊,三个字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的神态表情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5篇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5篇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步骤:一、原型启发, 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
辛弃疾是我国宋代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
(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
《清平乐村居》教案6篇
《清平乐村居》教案6篇《清平乐村居》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学问。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根底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奇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预备]1、投影2、范读磁带3、配乐磁带4、收集辛弃疾和有关“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
1、出示插图、筝曲。
2、图中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这幅图就是依据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而创作的。
4、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引入诗,范读。
二、读准课文,理解词义。
1、听课文录音,留意几个字音。
2、布置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板书:读准4、检查:指名读,准音。
“乐”“媚”、“翁媪”、“笼”、“剥”、“莲蓬”5、简介:词是诗的一种。
6、连续读,想想能够明白什么意思。
7、相机沟通、理解:(1)“锄豆”、“卧”、“茅檐”、“无赖”、“吴音”、“相媚好”等词的意思。
(2)词牌名与题目的文体学问,“村居”的意思。
8、质疑。
9、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快乐,他俩就闲聊起来。
想想,他们在聊些什么呢?10、过渡:通过朗读和自学就能把意思读懂(相继板书)。
固然,不但要读懂,还要把这首词读好。
(相机板书)三、体悟意境,内化表达。
1、把这首词读好,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读。
布置自渎。
2、创设朗读情境,自由朗读。
3、激情:老爷爷、老奶奶在茅檐下看看风光,聊谈天。
感觉怎么样?4、齐读课文。
5、展现画面。
理清挨次。
练习背诵。
6、指名试背。
7、读得这么好,大家是不是可以写写什么。
人物,环境,感受皆可,有感而发就行。
8、沟通文章。
9、总结:就让我们永久记住辛弃疾为我们描写的这首清爽安静的词吧!齐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词有各种格式。
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2、听读。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
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
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词也一样。
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
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布置作业: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背诵课文。
3、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附板书: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茅檐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大儿
中儿
小儿
无赖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