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高一语文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探究部)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探究部)(扫描版,14、7班)
鄄城一中高一探究部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答题卷第Ⅱ卷二、翻译句子。
(每句4分,共8分)1.2.三、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1. ,2. ,3. ,4.5. ,四、语言运用。
(每题3分,共9分)1.2.3.五、现代文阅读。
(18分)1.2.3.4.座号六、作文。
(60分)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
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
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
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
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
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
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
亦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
”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
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忧伤。
文化是一个人的魂魄,无论是信天游还是沂蒙小调或是闵音,都在生命里唱响。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
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到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馄饨,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
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
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
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
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夏怀骂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
今生今世,定时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2024年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探究部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探究部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茬花生地宫佳路边的青草还顶着露珠的时候,李老头已开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进了地头。
抬头向山坳里瞅,好多土地撂了荒,年轻人都进城抓钱去了,地里也就种得马马虎虎,看着人家地里长了蒿草,他的心就生生地疼。
这是块好地呀,肥着呢!不长庄稼,长草,这不是羞煞先人吗?庄稼人不好好侍弄地,还叫个庄稼人吗?可他只能在心里嘀咕,不能管别人,只能管好自己。
可是能管好自己,却管不了自己的儿子。
今年,他看到有那么多地荒着,就和老伴儿捡着种,刚下过一场雨,得赶着春播呢,人老,心气却不老,起早贪黑地干。
城里的儿子放小长假要出去旅游,他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这都什么节骨眼了,还有那闲心思出去玩?赶紧回家帮我种花生。
”儿子那头笑了:“爹,你今年怎么还种地?不是找罪受吗?村里不是正要搬迁吗?补偿款快下来了,好好享受生活,我正想给你和娘订去三亚的机票……”儿子没说完,老李头就把电话撂了。
钱!钱!钱!现在的年轻人张嘴闭嘴就是钱,村里的年轻人进城抓钱抓红了眼,家门一关,蜘蛛网锁门,农民要都不种地,吃啥?手扶拖拉机真不含糊,不一会儿就把跟在后面施肥的老伴儿甩在了后面。
犁出来的黑土湿湿的,泛着清新的泥土香味。
老伴儿正弓着身子往犁沟里撒化肥,他回头瞅了一眼犁沟,化肥撒得均匀适度,白色的颗粒衬在黑土里,很是养眼,不禁向老伴儿投去暖暖的一瞥。
肥料使足了,花生才能长呀!人不亏地,地就不亏花生,秋天拔出花生蔓,白花花的花生个个实成,那才叫一个舒心呢!老李头从老伴儿手里接过竹篮子,脚下生风,五个手指头不断地活动着,化肥就从指缝间源源不断地流入土地。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山东鄄城县第一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山东鄄城县第一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连累(lěi) 角(juã)色河间相(xiàng) 冠冕(miǎn)堂皇B专横(hâng) 忖(cǔn)度涮(shuàn) 羊肉妄加揣(chuāi)测C.笑靥(yâ) 顷(qīng)刻汗涔(cãn)涔休戚(qì)相关D慨叹(kǎi) 俨(yǎn)然刽子手(kuàì) 刎(wěn)颈之交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是()A、橘子州偌大急躁光阴荏苒B、蒙敝犄角慰籍书生意气C、敷衍磕绊笔竿艰难跋涉D、翱翔斑斓屏蔽自怨自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⑵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很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⑶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A.遏制不耻必需B.遏止不耻必需C.遏制不齿必须D.遏止不齿必须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学毕业选择工作那年,我瞒着父母和姑姑毅然去了西藏支援边疆教育。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山东省鄄城县高一上学期语文联考试卷
山东省鄄城县高一上学期语文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潮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产业转移史。
在全球范围来看,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全球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而反过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开始发生变化,全球迎来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
和前三次_____________,这一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前所未有。
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部分低端制造产业开始向外转移。
同时,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开始迎来内生性成长。
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高端制造业已经悄然兴起,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很多公司都已经______________甚至还要更加领先。
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又不能及时崛起,中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最近,美国集中火力围剿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短期______________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来自外部的极限施压,可能反而会______________中国制造业提前完成转型升级,让中国更从容应对第四轮产业转移潮。
最终结局如何,就看中国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化危为机.(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也正是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前行B . 世界经济之所以整体前行,是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的推动C . 世界经济整体前行,也正是由于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的推动D . 也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才能被整体推动前行(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大相径庭毫不逊色难免强迫B . 截然不同平分秋色不免逼迫C . 截然不同毫不逊色难免逼迫D . 大相径庭平分秋色不免强迫(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B . 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趋势C . 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趋势D . 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下降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现代文阅读《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山东省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带答案山东省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带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
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萦清澈。
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横冲(hèng)飞溅(jiàn)B.弯亘(gèng)琼(qióng)C.屑(xiè)剥落(bō)D.絮(xù)喷涌(rǒng)(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晶萦清澈B.浩翰C.悬崖峭璧D.虹霓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2014年高一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鄄城一中2014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载.体/载.重 模.范/模.式 泥.土/拘泥. 反省./省.亲 B .扁.舟/偏.旁 惆.怅/绸.缪 嘹.亮/潦.倒 奴婢./裨.益 C .勉强./强.迫 曲.径/曲.解 处.理/处.境 车轴./压轴. D .缅.怀/腼.腆 任.务/烹饪. 顷.刻/倾.诉 维.护/帷.幕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眷顾 雄纠纠 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 .缄默 催化剂 赏心悦目 集思广议C .荟萃 文绉绉 金碧辉煌 博采众长D .肯求 检字法 力挽狂澜目不暇接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A.散发 承载 凝结B.焕发 承载 凝聚C.焕发 承担 凝结D.散发 承担 凝聚4.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我们要正确贯彻、深刻理解温总理关于诚信问题的讲话精神。
修改:将“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对调。
B. 地震、海啸过后,日本经济能否迅速恢复,是这个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表现。
修改:在“民族”后面加上“具有”。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修改:将“使”改成“让”。
D. 在这次集体读书活动中,二班同学发挥了团结互助,获得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修改:在“互助”后边加上“的精神”。
5. 默写(8分)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④ ,思而不学则殆。
⑤《从军行》一诗中,表现戍边将士誓死报国的句子是:, 。
⑥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如果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谁家新燕啄春泥”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则是一幅具有刚性美的图画。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探究部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A 扫描含答案
鄄城一中高一探究部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A)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二、翻译句子(10分)三、名句默写.(共8分,每题1分)1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12分)鄄城一中高一探究部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答题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二、翻译句子(10分)1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句默写(8分)1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12分)17、_____________________18、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18分)20、(4分)()()2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六、作文(60分)鄄城一中高一探究部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一、选择题5.B6.B7.D8.B高一探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第1页,共6页)16.名句默写1、羽扇纶巾2、一尊还酹江月3、赢得仓皇北顾4、.怅寥廓,。
山东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层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探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促织》与《变形记》在故事整体设定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篇作品都叙述了变形故事: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一个则是人变成了甲虫。
借助于这种变形手法,在貌似荒诞的叙述背后,作品表达出对社会重压下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人的异化的思考,从而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性。
《促织》写的是一个在外力残酷压迫之下的小人物“离魂”的人间惨剧。
人原是万物之灵,蟋蟀本是捕捉来给人当小玩意的,但在《促织》中,一切都被倒转过来──人成了一只可怜虫,而“蟋蟀”倒像在玩弄着人的命运,成了成名一家生死、吉凶、福祸的主宰。
作者表面上写小小的蟋蟀,实际上则是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官员和处在社会底层、身受好几层压迫的老百姓,自上而下地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如果说蒲松龄只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的问题,那么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普遍的人的异化现象。
人在一夜间变成了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讲,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手段、谋生的资本、谋生的机会,就无异于变成一只甲虫。
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成甲虫后,那一串焦急的心理活动正反映了他一年到头过的都是那种惴惴不安、灰黯屈辱的日子。
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的生活”。
《促织》思考问题的向度首先指向社会,而《变形记》则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不同的思考向度,体现出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影响。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是建构在一个个家庭的基础上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
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中,个人的所有生存目的、生存价值指向的都是家庭和社会。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群体的利益(更多的时候就是家庭)高于一切,所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就成了很多中国人的追求。
而西方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个人,或者说是依附于团体的个人。
山东省鄄城一中探究部最新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10月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 共15小题45分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沁.园春(qìn)百舸.(kě)争流倚歌而和.(hè) 鱼翔.浅底(xiánɡ)B。
橘.子洲(jú)一叶扁(biǎn)舟岁月(zhēnɡrónɡ)寥.廓(liáo)ﻩﻩ峥嵘..C.挥斥方遒.(qiú)愀(qiǎo)然中.流(zhōnɡ)ﻩﻩ枕藉.(jí)D. 攒.(cuán)蹙ﻩ桂棹.(zhào)磅.(pánɡ)礴ﻩﻩ浪遏.飞舟(è)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C。
虽有槁暴ﻩ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D.而绝.江河绝:断绝。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 。
金就砺.则利 ﻩ 砺:磨砺 C 。
而绝.江河ﻩ ﻩﻩ ﻩﻩ绝:横渡 D.金石可镂.ﻩ ﻩ ﻩ 镂:雕刻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句:上.食埃土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ﻩB.积善.成德 C。
下.饮黄泉 D.吾师.道也 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C.用心..一也ﻩﻩ ﻩﻩ D.以为..轮 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A 。
山东省鄄城一中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鲁科版【会员独享】
山东省鄄城一中201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猝.然(chù)滑稽.(jī) 缀.泣(chuò) 面面相觑.(qù)B.桑葚. (sèn) 诘.责(jié) 亵犊.(dú) 踉踉跄跄..(qiàng) C.烂漫. (màn) 门楣.(mèi) 阴诲.(huì) 惟妙惟肖.(xiào)D.丫杈. (chà) 眼睑.(jiǎn) 恻.隐(cè) 颔.首低眉(hàn)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淄博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发了以猪龙河、玉龙河为代表的系列水系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在今年的法国网球赛中,中国选手李娜力克对手,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C.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
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3. (2分)读下面的文段,指出划线处没有错误的一项()。
生生不息的长江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世代楚人,也孕育了无与伦比的荆楚文明;[A]见证了水乡泽国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荆楚名城的数度辉煌。
离乡大概有20几年了,[B] 虽然呼吸不到那熟悉的荆风楚雨,[C] 心中却从未放下那方水土深深的眷恋![D]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旧居,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D.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山东菏泽鄄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鄄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都是高超的。
他写人、写物、写事、写境都包含着个性,我们只能以这种认识读这部作品,才能理解《红楼梦》。
曹雪芹写贾宝玉对人生的看法,在后半部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
贾宝玉说:植物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也有情、有理、有感应、有交流,晴雯死前海棠树先枯萎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成一个活物,有生命、有灵性、有血、有肉、有脉,凡生命有的,他(它)都有,而且还包括性情。
我们欣赏《红楼梦》,体会它的魅力,就要把它看成是鲜活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其生命的精华。
西方文艺理论要求一件作品(小说)形象要鲜明、性格要突出、刻画要细致……写一个贵妇人,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首饰等等。
大家看《红楼梦》中有多少这样的描写?林黛玉穿什么衣服,老太太长什么模样,穿戴如何等等。
《红楼梦》为什么不写这个,笔墨用在什么地方。
大家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一上场就是二句话,很简单。
他的笔墨用在刻画人物的个性上,而不是外貌、衣着上,专抓人的“精气神”。
《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全书贯穿着一种“伏线”。
比如说一上来有一个《好了歌》,《好了歌》甄士隐做了注解。
每一句都是伏线,那里边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床,古代的一种坐具,这句话意思是说,这个大富贵之家,他们家做官的下了朝来,笏板都摆满了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意思是当年那个繁华,现在一看,一堆荒草,一根衰柳,这就是荣国府大观园的变迁。
后面每一句,“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这每一句一个埋伏,伏在那儿,指的是后面的一个人。
那么也就是说,他写的这里,他的心血精神一直贯穿到那边,后半部分,这一个大手法,是他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他运用了我们传统的手法伏笔,伏笔贯穿全书;是他个人特有的创造,所以叫个性。
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巩固(每题4分,共24分)1. 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苍茫寥廓书生义气挥斥方遒B. 慰籍迸涌酣畅淋漓霞蔚云蒸C 罅隙摈弃不事雕琢张皇失措D. 隐蔽倦怠磕磕绊绊莫明其妙2.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江,满江)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像粪土一样)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留存)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厌,满足)C. 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情致)烟涛微茫信难求(信,音信)D.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青冥浩荡不见底(青冥,天空)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曾劝他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可他不以为然,不改习性,最后中考的结果可想而知。
B. 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 这些老人都是不愿意离开家的,都年纪大了,脑子里安土重迁的思想很强烈。
4. 下列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 “周公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5. 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少无适俗韵”,诗人开篇说自己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表达了他不与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B.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家里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诗人住在这样的屋子里觉得清净闲适。
C. 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等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清新自然的图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16年高一语文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探究部)注意事项:1.本题共三大部分,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一、古诗词(12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 默写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一诗。
(4分),。
,。
2. 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③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3. 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②《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4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4.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分)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二、现代文(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0分)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
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
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
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
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
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
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
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
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
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11.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②段中划线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2分)跨越苦难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礴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架,就会显寡出金子般的成色……③四季轮回。
既然有春天的葱笼,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宵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
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
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咚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荃拱香的书页,容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队都是通向人生释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都是响彻于青春岁月的踌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讲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则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饭世井的一声巨响。
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厚迷人的川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
但再苦再难也得过。
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欺的崎呕小路。
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排徊,永沟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草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排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15.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分)16.语段②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17.文中引用曹雪芹、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3分)18.理解语段⑥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2分)19.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
(12分)公德冯骥才①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
②他刚到汉堡时,随着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
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
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车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这件事给他印象很深,从此再不敢随便乱丢废物。
③在欧美国家的快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吸管扔进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
为了使别人舒适,不妨害别人,这叫公德。
④在美国碰到过两件小事,我记得非常深。
⑤一次是在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前的开阔地上,一个身穿大衣的男人猫腰在地上拾废纸。
当风吹起一块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抓住后放在垃圾筒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
这人是谁,不知道。
大概他看不惯这些废纸满地,就这样做了。
⑥另一次在芝加哥的音乐厅。
休息室的一角是可以抽烟的,摆着几个脸盆大小坐地的烟缸,里边全是银色的细砂,为了不叫里边的烟灰显出来难看。
但大烟缸里没有一个烟蒂。
柔和的银沙很柔美。
我用手一拂,几个烟蒂被指尖勾起来。
原来人们都把烟蒂埋在下面,为了怕看上去杂乱。
值得深思的是,没有一个人不这样做。
⑦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教育很好。
我十分赞同这见解。
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人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
教育申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
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
⑧我坐在布鲁塞尔一家旅店的大厅内等候一个朋友。
我点着烟,看到对面一个人面前放个烟碟,就伸手拉过来。
不一会儿那人起身伸长胳膊往我面前的烟碟里磕烟灰,我才知道他也正在抽烟,赶紧把烟碟推过去。
他很高兴,马上谢谢我,并和我极友好地谈起天来。
我想当我把烟碟拉过来时,他为什么不粗声粗气地说;“哎,你没看见我正在抽烟!”⑨美好的环境培养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
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