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总复习第六章-钢筋混凝土多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取1/550 n uei Vi / Dik k 1
12
2.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弹塑性水平位移验算 《抗震规范》规定,对框架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 薄弱层的弹塑性水平位移验算: 1)薄弱层的确定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框架结构, 取底层;
19
6.5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
6.5.1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抗震墙是竖向悬臂弯曲结构,其变形曲线是悬臂梁型,越
向上挠度增加越快(图6.21a)。
在普通的抗震墙结构中,所有抗侧力结构都是抗震墙,其侧移曲线
类似,所以水平力在各片抗震墙之间按其等效刚度EcIeq分配。
20
框架的工作特点是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变形曲线 为剪切型,越向上挠度增加越慢。在纯框架结构中,所 有框架的变形曲线类似,所以水平力按各框架的抗侧刚 度D分配。
架和抗震墙在同一楼层处的水平位移相等。 将房屋或变形缝区段内所有与地震方向平行的抗震墙合
并在一起,组成“综合抗震墙”,将所有这个方向的框 架合并在一起,组成“综合框架”。
26
27
谢谢!本章结束
28
6
4. 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其抗震要求越高。 抗震等级划分:综合考虑地震作用,结构类型和房屋
高度等因素划分抗震等级进行抗震设计,可以对同 一设防烈度的不同高度的房屋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设 计;对同一建筑物中结构部分采用不同抗震等级。
7
二、 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1. 选取原则:地震烈度、场地土类别、结构体系的抗震性
16
墙肢和连梁可能出现弯曲破坏的情况: 连梁不屈服,墙肢弯曲破坏后丧失承载力,一般
连梁刚度及承载力大; 连梁先屈服,然后墙肢弯曲破坏丧失承载力,当
连梁钢筋屈服并具有延性时,可以吸收大量地震 能量,又能继续传递弯矩与剪力,对墙肢有一定 的约束作用。这种破坏形式最理想。
17
开洞抗震墙抗震性能优于悬臂抗震墙 第一,开洞抗震墙中,连梁端部钢筋屈服,可以形成
罕遇地震时的值;
y (i) 1 ,则表明该层处于弹性状态; y (i) 1 ,意味进入屈服状态。
14
3) 层间屈服剪力计算P136 4) 层间弹塑性水平位移计算
up pue
ue
Vei
n
Dik
k 1
满足条件 ∆up≤[p]h [p]——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0;当框架柱轴压比
小于0.4时,可提高10%,当沿柱全高加密箍筋的最小配箍率 特征值大于30%时,可提高20%,但累计不超过25%。
2
3. 节点破坏 当节点核心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合并加重。 4. 砌体填充墙破坏严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强度低,作为框架结构第一道防线,首 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破坏,8度和8度以上地区,填充墙裂 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
3
二、 防震缝破坏普遍 防震缝受限制,不能满足强震时实际侧移量时,造成相邻 单元间碰撞产生震害。
图6.5 防震缝碰撞破坏
4
三、抗震墙结构的震害 1.连梁震害
开洞抗震墙,由于洞口应力集中,在约束弯矩作用下连梁 端部很容易形成垂直裂缝,连梁常常是高梁,跨高比小于2, 还易形成斜向的剪切裂缝。
2.墙肢破坏 底层墙肢破坏,内力最大容易出现裂缝和破坏。水平荷载 下受拉的墙肢轴压力较小,甚至会出现拉力,墙肢底部容 易出现水平裂缝。
数量众多的塑性铰,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第二,具有多道抗震防线,通过连梁的塑性破坏吸收
地震能量,从而保证墙肢安全。可按照强墙弱梁原则 设计。
18
抗震墙的边缘构件 两端和洞口两侧应按规定设置边缘构件。
1.抗震墙的轴压比 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在重力荷
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需满足表的要求。 2.满足轴压比条件设构造边缘构件 3.不满足轴压比条件设约束边缘构件(暗柱、端柱和翼墙)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框架结构,取 屈服强度系数最小或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2~3处。
13
2)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计算
y (i) Vy (i) /Ve (i)
(6.52)
y (i) ——第i层的层间屈服强度系数;
Vy (i)——第i层的层间屈服剪力; Ve (i) ——第i层的弹性剪力,计算时地震影响系数取
11
四、框架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抗震规范》的二阶段,三水准设计思想,要求进行两方面的侧 移验算:对所有框架都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层间弹性位移验算;对 某些结构按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位移验算。 1. 层间弹性位移验算
ue e h (6.47)
∆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层间最大弹性位移位移采 用多遇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各构件分项系数采用 1.0;计算构件刚度D值时,采用构件弹性刚度
能、使用要求和经济效果。 应使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场地特征周期 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保证基础足够的埋深,减轻震害。
8
三、 结构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1.框架-填充墙结构是性能较差的多道抗震防线结构。第 一道防线:砌体填充墙,刚度大,承载力低,实际上 是与框架共同工作,但抗震性能差;第二道防线:框 架结构,一旦填充墙达到承载力,刚度退化快,地震 作用转化给框架。
墙肢总高度和总宽度之比较小时,使总剪跨比较小,墙 肢中的斜向裂缝可能贯通发生剪切破坏;
某个抗震墙肢剪跨比较小时,可能出现局部墙肢的破坏。
5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一、抗震等级 分级目的:经济和安全。 1. 建筑物的重要性; 2. 地震作用越大,房屋抗震要求越高;
不同设防烈度和场地上,结构的实际抗震能力会有差别, 结构可能进入弹塑性状态的程度不同。 震害表明,未经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7度区只 有个别构件破坏,8度、9度破坏增多,因此,对不同设防 烈度和场地可以有明显差别。 3. 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主、 次要抗侧力构件的要求可以有区别。如框架结构中的框架与框 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应有所不同。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多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6.1 结构震害分析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6.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验算 6.4 抗震墙结构设计 6.5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
1
6.1 结构震害分析
一、框架结构震害 1. 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薄弱楼层
框架结构在总体上设计不均匀时,将存在层间屈服强 度特别弱的楼层。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 服,并形成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 2. 梁、柱破坏 1)柱端破坏:框架结构破坏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 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更易发生破坏。一般发生柱端弯曲 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裂缝,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 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 2)梁破坏:由于水平地震的反复作用,梁端产生较大变 号弯矩,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梁端节点附近产生周 圈竖向裂缝或斜缝。
但是,在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同一个结构单元中,既有 框架,又有抗震墙,它们之间通过平面内刚度很大的楼 板连接在一起,它们各自不再能自由变形,而必须在同 一楼层上保持位移相等,因此框架-抗震结构的变形曲 线是一条反S形曲线。
21
在下部楼层,抗震墙位移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形曲线 变形,抗震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力。在上部楼层,抗震墙 外倾,框架内收,框架拉抗震墙按剪切形曲线变形,抗 震墙出现负剪力,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 还要把抗震墙拉回来,承担附加的水平力,因此,即使 外荷载产生的顶层剪力很小,框架承受的水平力也很大
15
6.4 抗震墙结构设计
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1.基本概念:抗震墙结构就是抵抗侧向力的钢筋混凝 土剪力墙结构。它可以是单独的由抗震墙组成的结构, 也可以和框架共同抵抗侧向力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中的实腹筒也由剪力墙组成。
剪力墙受力承受水平力中的绝大部分,但并非只是抗 剪或以剪切破坏为主,在高宽比大于2的抗震墙中, 破坏往往由弯曲破坏控制。
10
五、 控制构件在极限破坏前不发生明显的脆性破坏 1. 轴压比限制(N/bhfc) (1)目的: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达到抗压强度,防止受压 边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 (2)轴压比对柱变形能力的影响,轴压比增加会急剧降低柱 变形能力,需进行限制,但又要符合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2. 剪压比限制 V / fcbh0 • 配箍率太大时,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发生斜压破坏; • 剪压比对截面变形有影响; • 实际上是限制最小截面尺寸。
2. 框架-抗震墙结构是具有良好性能的多道抗震防线结 构。其中抗震墙既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又是第一道防线 。因此抗震墙应有足够的数量。
9
四、 合理设计结构破坏机制 1.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
节点基本不坏,梁比柱的屈服早发生、多发生 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Biblioteka Baidu越好,底层柱的塑性铰 较晚形成。 概念设计理念: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2 .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破坏机制 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且塑性屈服宜发生在柱底,连梁应 在梁端塑性屈服。 条件:控制各墙段高宽比不宜小于2.
24
6.6.2 基本假设和计算简图
1. 基本假设 工程设计中,通常把它简化为一个平面结构来计算,计算
时采用如下假设: 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为无穷大; 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重合,忽略其扭转影响; 不考虑抗震墙和框架柱的轴向变形以及基础转动的影响。
25
2. 计算简图 根据以上假设可推知,当结构受到水平地震作用时,框
22
图6.21 框架-抗震墙结构受力特点
23
纯框架结构中控制截面在下部楼层;而框架-抗震墙 结构中的框架,控制截面变为中部甚至是顶部楼层。 由此,可得到两个重要推论:
① 纯框架结构设计完毕后,如果又加上抗震墙,就必须 按框架-抗震墙结构重新核算,否则不能保证上部楼 层的安全。
② 在框架结构中如果有电梯井筒等弯曲型构件,就必须 按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不能简单地按纯框架结构 计算,不考虑电梯井筒进行内力分析,结果会使中部 或上部楼层框架计算内力不符合实际情况且偏于不安 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