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 课件-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058d4558fb770bf78a55a9.png)
B.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 C.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运费低;日本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 D.日本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多;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 赖严重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东瀛、扶桑、 倭国、大和
日 本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自然地理特征:
1、岛国,由四大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多山,境内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 陵,仅有一些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 3、海岸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神户、 横滨 4、多地震、火山 5、季风气候显著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东亚气候类型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人口和经济
1、人口数量及分布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各国人口密度均为130人/平方千米
6、矿产贫乏;林木丰富、水力资 源丰富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社会经济概况:
1、人口稠密,是世界过亿人 口的十国之一;
2、世界经济大国;
北海道
名
北 九
神 户
京古 都屋
本州
东京 横滨
州 四国 大阪
九州 濑户内海
关东平原
高考第一轮复习:东亚PPT课件
高三第一轮复习分区地理:东亚 PPT课件 人教版30页PPT
![高三第一轮复习分区地理:东亚 PPT课件 人教版3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5c8f2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8.png)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课件 人教版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高三第一轮复习分区地理:东亚 PPT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42b0ab14e852459fb5771.png)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 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背斜与地貌
形成初有的背斜成了谷,向斜反而成了山呢?
向斜山
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 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 蚀反而成为山岭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 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 幅度的判断,正确的
C 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褶皱的判 读
岩层向下弯曲
老
新
向
斜
老
谷
由河谷中心向两侧岩层逐渐变老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
造类型和两侧地壳
抬升幅度的判断,
C 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陡
B.背斜 东侧小
向斜的正科确学结依据论。:
A—背斜, B—向斜, C—背斜, D—向斜。
未侵
常形成谷地或
蚀 常形成山岭 地貌
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
构 造 地 貌
侵蚀 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 向斜槽部受 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
张力,常被 挤压,不易 侵蚀成谷地 被侵蚀,常
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地 垒),如华山、庐山、 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解析:由题干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读图可知,图中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且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 为向斜,故B、D项错误。图中西侧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 升幅度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83481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2.png)
东部沿海
东亚东部,包括中国东部沿海、 朝鲜、韩国和日本
濒临海洋,距海近
地势较低,平原为主,兼有丘陵 或低山,河湖较多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交通方便,城市较多,工农业发 达,是世界上水稻、茶叶、蚕丝 的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
西部内陆
东亚西部,包括中国西 部和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地势较高,多山地和高 原,河湖较少
②东西差异——降水。 a.特点: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 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b.原因分析:日本多山,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夏季太平洋沿岸地处东南季风 迎风坡,降水充足;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 带水汽,在西侧沿岸形成降雪;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铅锌矿
167万吨 (以铅为 主)
石油
60~ 80亿 桶
材料二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平均海拔1 600米。蒙古国 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尔附近处筑一道 15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 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下图)。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人文地理事物的名称。 临海国:①_中__国__,首都为_北__京__; 内陆国:②_蒙__古__,首都为_乌__兰__巴__托__; 半岛国:③_朝__鲜__,首都为_平__壤__; ④_韩__国__,首都为_首__尔__; 岛国:⑤_日__本__,首都为_东__京__。
【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读图可知,甲岛屿位于北海道岛附 近,邻近北海道渔场,生物资源丰富;乙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 水较多,晴天较少;根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丙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 林;根据纬线延伸方向可知,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第(2)题,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大于0 ℃。日本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纬度比我国高,说明日本冬季较为温暖。第(3)题,九州地区位于日本南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产业水 平高;九州地区和本州岛西部地区距中国远近相差不大;九州地区地势起伏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402c9f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4.png)
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a.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 大 b.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大陆性强
海洋性强
(1)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 (2)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阻碍
农作物生长; 寒暖流交汇
(4)夏秋季台风,既带来降水又造成灾害。
高原高山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一、月气韩温国:北0部℃、以下朝(鲜寒及冷)我0国℃秦以岭上淮(河温暖 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雨韩季:国南部)及短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长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
国
经纬度位置: 130°E—145°E
旗
徽
太
本州
平 洋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九州
濑户内海 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⑴ 地形多种多样 ⑵ 主要地形及分布:
•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 ,平原狭小
⑶ 地西高东低 ⑷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岛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2d7ce71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9.png)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六章 第2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十六章 第2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e1ddc281eb91a37f1115ca1.png)
第2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3、4、6、7、9、12、1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5、8、10、11、12、13 一、选择题(2019·贵州凯里模拟)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目前正发生第四次转移。
下图示意全球制造业转移路径。
据此回答1~2题:1.从转移路径看,影响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成本B.自然资源C.工业基础D.技术水平2.在全球制造业第四次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A.加大政策的支持,吸引制造企业回归B.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C.进口东南亚等国产品,替代国内生产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1.A 2.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全球制造业的转移是一个不断追逐低劳动力成本的过程,随着全球制造业主要承担国家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就会寻求新的低成本区域。
因此,影响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成本,A项正确。
第2题,目前全球制造业主要向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转移,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同时市场饱和,技术优势不明显,因此我国制造业不应再依赖劳动力优势,而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D项正确。
(2019·四川乐山调研)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承接香港、台湾等的产业转移,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但目前,粤北山区、粤东、粤西无论是吸收外资还是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投资都还不尽如意。
读珠三角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3~5题:3.珠三角和粤北、粤东、粤西之间实现产业转移的差异优势最显著的是两地的()A.劳动力数量B.经济发展水平C.三大产业结构D.历史和文化4.下列属于珠三角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拉力因素最可能是()A.区位经济条件B.资源富集程度C.政府优惠政策D.资本人力丰富5.广东山区、东西两翼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首要考虑措施是()A.突出地方特色选择主导产业B.避免产业转移方式的多元化C.发挥众多中小企业灵活优势D.强力发展能源资源密集产业解析:3.B 4.C 5.A第3题,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是两地进行产业转移的互补性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承接香港、台湾等的产业转移,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珠三角经济较发达,粤北、粤东、粤西经济较落后,故两者之间实现产业转移的差异优势最显著的是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项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5238b471fe910ef12df874.png)
东部沿海: 地处沿海,平原广阔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资源丰富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西部内陆: 地处内陆,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小结:
图中145°E东侧的四 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 析原因
小岛四面环海,水汽充足;岛屿附近寒流经过,遇冷水汽 凝结成雾。(或这些岛屿附近寒暖流交汇,暖流带来丰沛 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
四、人口和居民
人种:黄种人 宗教:佛教 民族: 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
蒙古国是蒙古族 日本是大和民族 中国以汉族居多的多民族国家
五、经济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 之一。这里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以农业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新兴工业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 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 (5)中国: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 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② 工业向南北两端扩展 (九州南部,九州岛---硅岛;本州东北部)
③ 首都东京:最大城市、
交通枢纽、金融中心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件:产业转移(东亚地区和我国的产业转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件:产业转移(东亚地区和我国的产业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cef0bf0ee518964bcf847c53.png)
理 自
1.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主
课
通 关
(1)路线
后 限
时
高
集
频 考
训
点
互 动 探 究
·
返 首 页
11
·
基
础
梳 理
(2)主要驱动因素
自 主
①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
课
通
后
关
②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限 时
高
集
频 考
③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 训
后 限
高
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
时 集
频 考 点
训
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
互
动 探
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究
返 首 页
·
28
·
(2)为了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
基 础
梳 移。台湾的机电企业转移至大陆,对于大陆来说,可以增加就业。
动 探
转移
究
善
机会
·
返 首 页
13
·
基
础
梳
理
“珠三角”地
自 主
课
通 广东边远地区的 区生产成本上 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 后
关
限
高 产业集群效应
频 考 点
升,经济效益下 落后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 时 集
降
训
互 动 探 究
返 首 页
·
14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讲东亚和东南亚课件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讲东亚和东南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324e9f50e2524de5187e77.png)
②以汽车(现代、大宇)、电子(三星)、服装等制造业 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中国是重要贸易伙伴。
③浦项是全国最大钢铁厂;釜山是第二大城市,最大 的港口。
(2)蒙古:内陆国,温带大陆性气候,以畜牧业为主。
1.东亚地区气候的特殊性 (1)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东亚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 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海陆的气温对比 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在东亚最明显。 (2)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界线——一般以 35°N 纬线为界; 区别——1 月份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在 0℃以上,温带 在 0℃以下; 特 点 ——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的 气 候 特 点 是 夏 季 高 温 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从东向西,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显著。
[课程目标] 1.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 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 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各区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 要区域特征
第一讲 东亚和东南亚
考点一 东亚地区
1.东亚概况 (1)位置:亚洲东部,_太__平__洋__西岸。 (2)范围: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乌兰巴 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岛国—日本 (东京)。
资源也正在开发利 用之中,经济发展前
业区,人口
景很可观,人口
__稠__密____
_稀__少___
2.日本
(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30°N~45°N,130°E~
145°E。 ②海陆位置:东临_太__平__洋___,西临_日__本__海__,隔朝鲜
海峡与_韩__国_____相望。 (2)范围:领土由_北__海__道__、_本__州____、四国、九州四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课件《第1讲东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课件《第1讲东亚》](https://img.taocdn.com/s3/m/f5a87f0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9.png)
100°
120°
140°
80°
乌兰巴托
北京
平壤
汉城
东京
上海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11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
夏季
12
二、自然环境
2.气候: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 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 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19
3.丙、丁读两图国2经,完济成发1展~具3题有。的相似区位条件是 B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内河航运发达 D.海洋运输为主
20
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用中,采矿业发达,人口稀少。
17
读图2,完成1~3题。 1.甲阴影区域最主要
的粮食作物是 A
A.春小麦 B.水稻 C.冬小麦 D.甜菜
18
2.关于乙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附近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B.附近有世界很著名的北海渔场 C.该海域海水表面等温线向南凸出 D.附近群岛的成因类型是珊瑚岛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 (第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7
本区重要的经纬线
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 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 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 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降水量 (mm)
受海北陆京位40置ºN影响:-4分.7 海洋性季风26(日本)和68大3 陆 性季东风京(36我ºN国3).7,(温朝暖鲜)半岛25有.1(过凉渡爽性) 1610(多)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 变化大
东京
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大陆性 过渡性 海洋性
从海陆位置看:
东亚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靠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东亚东部地区形成典型的季风 气候;东亚由东向西(由海洋向陆地)气候由海洋性 向大陆性过渡。 从地理位置看:对人口的影响
东亚沿海地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气 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原较广,因此东亚经济、人口集中 沿海平原地区
二、地形
1、大陆东西部和岛屿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 2、找出主要的河流并分析流向,流程长短(大陆、岛屿) 3、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大陆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大陆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岛屿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于沿海地区
2、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和气候影响?
夏季风
太平洋
温暖湿润 东南风 高温多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受纬度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哈尔滨
上海
受纬度位置一的月影气响温::日0本℃北以部下、(朝寒冷鲜)、韩0国℃北以部上、(及温我暖国)
受海陆位置影响
海洋性季风(日本) 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大陆性季风(我国)
思考:为什么日本、韩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位置较中国偏北?
日本、韩国临海,受日本暖流影响明 显,气温和降水高于中国东部,所以其亚 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较中国偏北。
拓展:
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我国:33°N
日本:38°N
西北风 陆→海
低温干燥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来源 性质 风向
夏季风
太 印平 度洋 洋、温暖湿润
东南风 海→陆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来源
性质
风向 气候特点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西北风 寒冷干燥
思考:亚洲气候类型及东西部气候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来源
性质
风向 气候特点
蒙古、 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地势高
1)成因:
2)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3)分类
受纬度位 置影响:
温带季风日本北部、朝鲜、韩国
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亚热带季风日本南部(九州、四
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受海陆位 置影响:
海洋性季风 大陆性季风
上海
东京
年温差大,
年温差小,
降水季节变化大 降水丰沛
降水量
少
多
降水年较差 大
小
气温年较差 大
小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 和年较差都很大。
到达的海洋水汽 少,气候干燥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3、青藏高原——高原气候
秦 本州岭南淮部河)以雨韩北季国地:南区部为及温我带短国季秦风岭;淮日河本以南南部地(区九为州长亚、热四带国、
带季风 气温年较差 大
小
海陆位置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温差大, 雨季短 降水季节 变化大
大陆性
过渡性
年温差小, 雨季长, 降水丰沛
海洋性
北京
平壤
东京
最冷月平均 最热月平均 气温(℃) 气温(℃)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沟通东西水运 交通。
东西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夏季风深入,季风气候分 布范围广。
3、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沿海多优良港湾,对外海洋航运便利, 有利于经济发展。
3.地质作用 岛屿分布 弧形岛的成因
三、东亚的气候
东亚
一、东亚的范围和位置
80 60
140
1.找出东亚
所处的经度、
纬度的范围。
描述经纬位
置、海陆位
置
20
进一步分析地
理位置对地理
从纬度位置看: 环境的影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海陆位置看: (如气候、人 口)
纬度位置: 绝大部分在亚热带和温带 1.东亚位置
影响: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从纬度位置看: 东亚以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