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_雷达杂波
雷达海杂波概述
雷达海杂波概述Lewis B.Wetzel13.1 引言就一部正在任务的雷达而言,海外表对发射信号的后向散射经常严重地限制了其对舰船、飞机、导弹、导航浮标以及其他和海外表同在一个雷达分辨单元的目的的检测才干。
这些搅扰信号普通被称为海杂波或海外表回波。
由于海外表对雷达来说是一个静态的、不时变化的平面,因此对海杂波的看法不只要寻求一个适宜的模型来描画海外表的散射特性,而且还要深化了解陆地的复杂运动。
幸运的是,在遥感范围内,雷达和陆地学间的联络日益亲密,并已积聚了少量关于海外表散射,以及这些散射是如何与陆地变化相关的有用资料。
在各种雷达参数和环境要素的条件下,直接测量它们对雷达回波的影响,然后依照阅历来描画海杂波的特征似乎是一个复杂的效果。
与雷达或其任务配置相关的参数,如频率、极化方式、分辨单元尺寸和入射余角〔擦地角〕均可由实验者指定,但是环境要素那么全然不同。
这有两个缘由:首先,不清楚哪些环境要素重要。
例如,风速无疑会影响海杂波电平,但是舰船风速计读数和海杂波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符。
海外表的搅动形状〔海外表形状〕对海外表散射特性看起来似乎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仅是客观的量度,它与外地盛行的天气间的关系通常是不确定的。
其次,人们还发现,所测得的风速与其构成的海浪〔形成杂波的海浪〕有关,而空气和海外表的温度能影响这种关系。
可是,在过去海杂波测量的历史中,这些影响的重要性并没有失掉人们的注重,因此很少记载下空气和海外表的温度。
即使人们曾经看法到某个环境参数的重要性,但是要在实践的陆地条件下准确测量这个要素通常也是十分困难的。
并且要树立恣意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海杂波统计模型,还须从不冰封的陆地环境中搜集足够多的各种参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这也遭到实践能够性和经费的限制。
因此,大家不用对海杂波某些特征定义的不完全感到惊讶。
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绝大少数的海杂波数据都是从独立的实验中一小段一小段搜集起来的,它们的真实性通常不强或不片面〔可查阅以往的著作,如Long[1],Skolnik[2]或Nathanson[3]〕。
雷达杂波处理
Pf u U T
UT
pu du
虚警概率为门限电平的函数。
按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由大量作用比较均匀的随机分量合成的 随机量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包络(检波后的视频信号)服从 瑞利(Rayleigh)分布: 2 2为方差。 瑞利分布特征量:
均值 方差 中值
u u p u) 噪声的基本特性 噪声服从瑞利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u2 u pu 2 exp 2 2
2为方差。 噪声在脉冲——脉冲间统计独立,非相关。 (2) 雨雪杂波的基本特性 雨雪杂波由大量散射单元形成,服从瑞利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2为方差。
u2 u pu 2 exp 2 2
k 1 k 1
n
n
u t ux cos t u y sin t
按中心极限定理,ux和uy服从正态分布:
p ux
2 ux exp 2 2 x 2 x
1
2 u 1 y p uy exp 2 2 y 2 y
2 均值: exp 2
方差: 中值:
ln u 2 1 exp 2 2 2u
e
2
1 exp 2 2
与瑞利分布相比,对数正态 分布出现“长尾”。 lnu 符合正态分布。
e
对数正态分布
噪声在脉冲——脉冲间统计独立,非相关。
2
0.43 2
1.17
x=[-3:0.1:8]; y1=raylpdf(x,2); y2=normpdf(x,2,1.4); plot(x,y1,'red',x,y2,'blu');
雷达基础知识:杂波
雷达基础知识:杂波
雷达中的“杂波”通常表示不需要的回波,包括来自地面及建筑物、海洋、雨雪天气、鸟群昆虫等。
虽然这些杂波功率有时会比目标的回波还要强的多,这就使得雷达对目标回波的检测产生了很大的检测困难。
通过天线主瓣进入雷达的杂波称为主瓣杂波,否则称为旁瓣杂波。
杂波通常是随机的,具有类似热噪声的特性。
由于杂波强度往往要比接收机内部噪声大,雷达在强杂波背景下检测目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信号杂波比(信杂比SCR)。
杂波通常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分布,其物理尺寸比雷达分辨单元要大的多,常分为两大类:面杂波和体杂波。
当然,也有“点”或离散的杂波,例如电视塔、建筑物等特殊结构。
说到“杂波”,你可能想到的就是如何去抑制它,去减少它在雷达回波中的分量,在很多情况是这样的。
但自然环境中的雷达回波并非都是不希望的,我们也可以加以利用。
例如,气象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等。
云雨的反射对飞机雷达来说是不希望,但气象雷达喜欢,可以用来测量降雨率,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地面上的后向散射杂波或许会干扰很多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但是合成孔径雷达喜欢,通过对不同地物回波的分析,可以掌握大量的
信息。
因此,同一种自然环境的回波在一种应用中是不需要的杂波,而在另一种应用中可能就是提取的关键信号。
杂波与雷达目标的回波相似,杂波功率也可以用杂波散射截面积(RCS)来描述,杂波的平均RCS为:
杂波散射系数无量纲,它与雷达系统参数有关,例如雷达波长、极化特性,照射区域和照射方向等;地杂波还与地表面的参数有关,例如地面形状、粗糙度、覆盖层的复介电常数等;海杂波与风速、风向和海面蒸发等参数有关。
雷达信号处理PPT电子教案-第四讲雷达杂波
四. 箔条杂波的频谱
与气象杂波频谱的四项完全相同
v2 sheal2 + turb2 + beam2 + fall2 sheal = 0.42 K R EL K 6 米/ 秒 turb = 1.0 m/s (低于12000呎) = 0.7 m/s (高于12000呎) fall = 0.45 sin (m/s) beam = 0.42 V0 EL sin
(一)杂波类型
• 面杂波: 地、海 – 小俯角 – 大俯角
e 0S 0
0为面杂波单位面积的反射系数
俯仰角
入射角
擦地角(掠射角)
俯仰角、擦地角和入射角
R
h
ct/ 2
Y
ct sec(Y)/2
t c S R q sec 0 AZ 2
qAZ
杂波区 R RqAZ
总数 当箔条长度与/2无关系时, e迅速
§3 杂波频谱
影响杂波频谱的因素
• • • • 幅度起伏 天线扫掠 风速变化 鸟群飞翔速度等
例. 天线波束为高斯形, qAZ,转速a (弧度/秒),则
a (Hz ) s 5 .35 q AZ
一. 地物杂波
高斯型 立方型
(一)高斯型
二. 地杂波强度
(三) 的影响
=0.5°~10°内, 0 > 10°, 0随 变化小
(四)f 的影响
较小时, 0随f 略有; 较大时, 0与f 无关
三. 海杂波
0=(f, 极化, , SS, 风向) SS-海情
实测所得规律 (一) 20°
400MHz f 50GHz -90dB 0 -30dB
:目前已发展了K分布等新分布。
雷达杂波抑制关键技术研究
雷达杂波抑制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针对防空系统雷达强杂波背景下雷达弱小目标检测问题,在分析传统杂波抑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杂波图CFAR检测、检测跟踪联合处理、智能杂波抑制等关键技术,并简要分析其原理及技术途径,并对雷达杂波抑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强杂波;CFAR;目标检测1 引言基于雷达信息的探测感知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核心关键能力,随着低空突防、隐身突防、电磁干扰手段的普遍使用,造成雷达探测感知能力的急剧下降,进而导致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严重下降。
雷达通过向目标辐射电磁波,然后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再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将有用目标信号从杂波和干扰中提取处理,进而完成目标检测、位置估计、分类识别等功能。
巡航导弹等低空目标可通过超低空自主飞行,利用地球曲率限制或复杂的地理环境实施攻击,雷达对其进行探测时,面临严重的地海杂波问题,为保证武器系统对低空目标的有效作战能力,必须解决强杂波背景下低小慢目标探测问题。
2 强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面临的问题当前,雷达探测面临复杂的地理环境,导引头下视探测以及地基雷达低空或下视探测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以及地海杂波干扰。
这些背景杂波强度大,按照实际的测量可得,幅度最强的地杂波可比系统内部的噪声大70 dB 以上。
另外由于地貌变换(如山区)、地表反射特性变化、离散强杂波点等使得杂波出现严重的非均匀/非平稳现象等,给杂波抑制等来严重挑战。
雷达杂波抑制技术经多年发展,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MTI、MTD、PD、STAP及相应的改进设计等,同时也提出了多种目标检测方法,包括CA-CFAR、GO-CFAR、SO-CFAR、OS-CFAR等。
然而,由于当前雷达系统处理中环境的认知有限,杂波抑制滤波器的选择和设计缺乏针对性,目标检测处理仍主要采取针对均匀平稳杂波的方法,多数情况下不满足实际情况,使得杂波剩余较强,目标检测困难。
3 杂波抑制主要关键技术3.1 杂波图CFAR检测技术利用恒虚警检测[1]方法,对杂波背景功率的估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空域检测技术,也称为距离恒虚警检测技术,它将邻近参考单元处理器的输出均值作为检测门限的背景值,主要应用在杂波分布比较均匀的雷达杂波背景中。
(完整版)雷达系统中杂波信号的建模与仿真
1.雷达系统中杂波信号的建模与仿真目的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目标对雷达波的散射特性探测和识别目标。
然而目标存在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环境对雷达电磁波也会产生散射,从而对目标信号的检测产生干扰,这些干扰就称为雷达杂波。
对雷达杂波的研究并通过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压制杂波干扰,发挥雷达的工作性能.雷达研制阶段的外场测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容易受大气状况影响,延长了研制周期。
随着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雷达系统设计在内的科研生产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场测试,降低雷达研制的成本和周期。
长期以来,由于对杂波建模与仿真的应用己发展了多种杂波类型和多种建模与仿真方法。
然而却缺少一个集合了各种典型杂波产生的成熟的软件包,雷达系统的研究人员在需要用到某一种杂波时,不得不亲自动手,从建立模型到计算机仿真,重复劳动,造成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因此,建立一个雷达杂波库,就可以使得科研人员在用到杂波时无需重新编制程序,而直接从库中调用杂波生成模块,用来产生杂波数据或是用来构成雷达系统仿真模型,在节省时间和提高仿真效率上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从七十年代至今已经公布了很多杂波模型,其中有几类是公认的比较合适的模型。
而且,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己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己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使得建立雷达杂波库具有可行性。
为了能够反映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真实性能,同时为改进信号处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雷达杂波仿真模块输出的杂波模拟信号应该能够逼真的反映对象环境的散射环境。
模拟杂波的一些重要散射特性影响着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和踉踪性能,比如模拟杂波的功率谱特性与雷达的动目标显示滤波器性能有关;模拟杂波的幅度起伏特性与雷达的恒虚警率检测处理性能有关。
因此,杂波模拟方案的设计是雷达仿真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杂波模型的精确性、通用性和灵活性是衡量杂波产生模块的重要指标。
杂波
谢谢观看
影响地杂波的因素有系统参数,包括波长、照射面积、照射方位角和俯仰角、极化方式,还有地物参数,包括 复介电常数、地面粗糙度、次表层或幅度衰减可忽略的深度覆盖面的不均匀性,雷达波能够透入地物和植被的表 层,因此,地物回波是表面散射和次表层再反射回波的合成,对田地和草地的衰减测量表明,植被不密时,绝大部 分回波来自地表顶层,次表层回波可忽略,与地杂波的散射特性相比,海杂波的散射特性有其特殊性,不仅会因海 情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散射系数,而且海浪是运动的,即使对于固定的雷达平台,海浪也会表现出多谱勒展宽,而 且成片海杂波散射单元之间的相关性也比地杂波强。
在杂波性质的研究中,后向散射系数是一个重要和基础的概念,它是杂波特性分析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杂 波后向散射系数是指散射体表面反射特性和后向散射特性的乘积按空间范围(面积或体积)的归一化或平均(其中, 反射特性表明了既没有被表面吸收又不穿过表面的那一部分入射功率,而后向散射特性则表明沿入射角反向辐射的 那一部分反射功率)。或者说,后向散射系数就是单位面积(或体积)的平均雷达截面,与离散性的目标相比,对海 洋、陆地、大气等一类散射体来说,由于其具有延伸性!大面(体)积的特点,雷达截面就应该是平均意义上的,实 际上,对早期的低分辨力雷达而言,由于一个被照射的雷达分辨单元中可能包括了多个散射中心,这种将杂波散射 用面积或体积来平均的办法有着较强的物理背景;然而,对于许多现代高分辨力的雷达来说,它们能够发现杂波单 元中相当数量的非均匀结构,此时的杂波特性接近于单个点目标特性,因此,这样的做法不一定能较好地代表真实 的情况,换句话说,这就揭示了后向散射系数定义和使用中的局限性或前提:只有被雷达照射到的空间范围呈现均 一特性时,它才是一个十分精确的物理量,从而,我们就能使来自于一部雷达的归一化测量结果用于其它雷达,另 一方面,在大面积上,即使是在非高分辨条件下,也可能不是常数,在进行分析时,如果用单值的而又没有对整个情 况作出正确的解释,就会导致不正确的结果,由杂波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理解,是两种参数的函数,一是雷达设备 参数,如信号形式(脉冲宽度、波束宽度、极化、频率等)及入射角等:二是散射单元本身物理和结构等方面的参数, 如介电常数、几何特性等,各种雷达设备参数对杂波的影响,定性的描述和结论已比较充分,而定量的研究则有待 深入,的定义所指出的是按空间范围归一化的结果和决定于两种参数的特性,是我们在杂波性质研究中所必须把握 的两个基本观点,在杂波性质的研究中,后向散射系数是一个重要和基础的概念,它是杂波特性分析中一个非常关 键的指标,杂波后向散射系
雷达杂波处理
改变对数 正态分布 的
x=[0:0.1:6]; y1=lognpdf(x,1,1);y2=lognpdf(x,1,1.5); y3=lognpdf(x,1,2);y4=lognpdf(x,1,2.5); plot(x,y1,'red',x,y2,'blu',x,y3,'gre',x,y4,'bla');
小量程
大量程
同频干扰的消除:相关处理(重复频率抖动)。
X1 0 X2 T X3 2T N S S t S N t S N t
Xo
2T t
输入 判别 自适应门限 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
X1 X2 与 门 X3 输出Xo
3.6.3 雷达杂波的恒虚警率处理 (1) 恒虚警率处理的必要性
2 U 对瑞利分布,虚警概率为 P exp T f 2 2
x=[0:0.1:12]; y1=normpdf(x,6,1);y2=normpdf(x,6,1.5); y3=normpdf(x,6,2);y4=normpdf(x,6,2.5); plot(x,y1,'red',x,y2,'blu',x,y3,'gre',x,y4,'bla');
韦布尔概率密度函数为:
改变正态 分布的
x=[0:0.1:12]; y1=normpdf(x,4,1);y2=normpdf(x,5,1); y3=normpdf(x,6,1);y4=normpdf(x,7,1); plot(x,y1,'red',x,y2,'blu',x,y3,'gre',x,y4,'bla');
雷达原理与系统-杂波与杂波抑制
主瓣杂波
地面雷达的杂波包括从主瓣和旁瓣进入 的杂波,RCS的计算可描述为:
C MBc SLc
旁瓣 杂波区
旁瓣 杂波区
主瓣 杂波区
MBc 是主瓣杂波RCS, SLc是旁瓣杂波
图5.7地基雷达杂波几何图(侧视图和下视图)
14
由图5.7可以导出如下关系:
r arcsin(hr / R) e arcsin((ht hr ) / R) Rg R cosr
波也会表现出多普勒展宽,而且成片海杂波散射单元之间的相关性也比地杂波强。
海杂波的后向散射系数与海况、风速、波束相对于风向和波浪的 观测角、入射余角、工作频率、极化方式等因素有关。
不同掠射角下海杂波反射系数的统计结果
不同风速下海杂波的平均反射系数
(2)影响海杂波的参数
与地杂波的散射特性相比,海杂波的散射特性与其特殊性,不仅会因海情的
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散射系数,而且海浪是运动的,即使对于固定的雷达平台,海杂
雷达原理与系统 杂波特征与杂波抑制
1
教学内容
✓ 概述 ✓ 杂波特征 ✓ 杂波抑制的性能指标 ✓ 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or, MTI) ✓ 动目标检测(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TD) ✓ 脉冲多普勒(PD)雷达
2
5.1: 概 述
“杂波”(Clutter,原意为混乱、杂乱的状态)表示自然环境中客观 存在的不需要的回波。杂波包括来自地面及地面人造物体和结构(例 如楼房、桥梁、公路、铁路、车辆、高压电缆塔、风电设备等)、海 洋、天气(特别是雨)、鸟群以及昆虫等的回波。由于地形的不同(农地、 林地、城市、沙漠等),或者海面的不同(海况、相对于雷达观测角 的风向),杂波也会在相邻区域上发生变化。通常杂波的功率比目标 回波强得多,容易产生假目标信息,“扰乱了”雷达工作,使得雷达难 以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雷达需要排除杂波信号。
机载预警雷达杂波仿真与分析
重要 作 用 。 首 先 分 析 了机 载 雷 达 预 警 杂 波 距 离一 多普 勒 二 维 功 率 谱 的 仿 真 机 理 , 然后 对仿 真 杂 波 各 个 流 程 进 行 了详 细 的 分 析 , 比较 分 析 了 多 个仿 真 环 节 中 参 数 的 不 同选 择 对 仿 真 结 果 的 影 响 , 优 化 出更 为合 理 且 适 用
r e s e a r c h o f c l u t t e r ’ S r a n ge - Do ppl e r s pe c t r um ha s a s i gni f i c a nt i m pa c t on r a da r de s i gn . Fi r s t l y, t h e s i mu l a t i on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Cl u t t e r f o r Ai r b o r n e Ea r l y Wa r n i n g Ra d a r
NI U Li — mi n,DU Kui ,ZHANG Ch u n — c he n g
波 的形成 机理 及 其 功率 谱 特 性 认 识最 为关 键 。通
1 引 言
( No . 3 8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ET C,He f e i 2 3 0 0 8 8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Cl u t t e r i s t h e c h i e f f a c t o r i n r e s t r i c t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i r b o r n e e a r l y wa r n i n g r a d a r .Th e
第四章雷达数据质量控制
第一步 确定真实距离和可能距离
当造成回波叠加的两个或更多的目标中的
一个目标(如B)的回波功率远大于其余目
标的回波功率时,将混合的速度估计值赋
给回波功率最高的目标(B)将是一个合理
精确的估计。
第二步 功率比较
两个回波的以dB为单位的功率比(高的比低的)可按下式计算:
如果功率比超过TOVER(一个可调参数,其缺省值为5 dB),
图 3-15 在这这个反射率因子产品上,降水区与异常传播(AP)造成的杂波混杂在一起。 对AP区域没有实施杂波抑制。
一、地面杂波抑制
3、地物杂波抑制
• • • •
杂波信号与气象信号的对比 去除杂波保留气象回波 槽口宽度 残留杂波
0
槽口1
槽口1和2
二、去距离折叠
多 普 勒 两 难
最大不模糊距离 是一个发射脉冲在下一个发射脉冲发出前能 向前走并返回雷达的最长距离。
第四章 雷达数据质量控制
雷达数据质量控制
雷达基数据的质量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 影响:
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 因此多普勒雷达数据质量控制采取了地 物杂波抑制、距离去折叠和速度退模糊。
一、地面杂波抑制
在RDA中所完成的处理中,地物杂 波抑制在数字化数据一形成时就做了, 接下来的是点杂波抑制。再接下来做的 是去距离折叠算法,然后反射率因子、 速度和谱宽基数据通过宽带通讯线路被 送到RPG。
第三步 去折叠
收集高PRF(CD)数据,速度和谱宽数据将是准确 的。但是,由于Rmax短,将被折叠进第一程回波
中。去折叠步骤包括:检测CS数据(功率和距
离),一个距离库接一个距离库地将CD数据(速
度和谱宽值)与CS数据进行比较。CD数据中速度
(完整版)04(雷达方程)
PT = 发射的峰值功率
G = 天线增益
σ =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
λ= 波长
R = 雷达到目标的单程距离
Ls = 系统损耗
LA = 传播损耗
K = Bolzmann常数 (1.38 × 10-23 ) T0 = 290˚K
B = 带宽
F = 接收机噪声系数
点目标
分类
• 点目标:目标位于雷达的分辨单元内 • 低角度面目标:比雷达分辨单元大,擦地角小。其 雷达散射截面积正比于分辨单元内的面积。
X
'EL
R EL DEL
面目标干扰中的点目标
S
/ C(Low)
2 BCosG 0c3( AZ ) R
S
/ C(High)
4 CosG 0c3( AZ ) 3(EL) R2
S
/ C(Low)
2 BCosG 0c3( AZ ) R
MTI-I
S
/ C(High)
4 CosG 0c3( AZ ) 3(EL) R2
PT G22 GP
)3 PI LS LALGP S
I min
例题:如果最小检测信噪比为16dB,要使上例中的雷 达能发现10m2的目标,最大距离为多少?(a)利用 单个脉冲;(b)2048个脉冲
答案:28.8公里;176.8公里Fra bibliotek信噪比
空间增益/损失
S / I PTG2 GP 2 PI LS LALGP (4 )3 R4
积累时间由信号处理机或伺服带宽决定
NE PRF Td PRF / BS
S / NPC
PT G22 (4 )3 R4KT0BFLS LALGP
PRF BS Li
雷达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theory a chaotic clutter model is put forwar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RBFN). A radar clutter library which is able to generate various coherent or correlated clutters is built. The clutters generated with the library may be Rayleigh, log-normal, Weibull, K-distributed or NG distributed, with Gaussian, Caucy or all-pole spectrum. Keyword: clutter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stochastic model
Abstract
Computer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radar system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radar clutter models and generate various kinds of clutters for the laboratory simulation systems. The paper also present better simulation methods or new clutter models. The works of this paper are
机载MIMO雷达杂波建模及杂波特性分析
M o e n u trCh r ce it sAn lssf rAib r e M I O d r d la d Clte a a trsi ay i l r o n M c 0 Ra a
YAN o,XI W e — h n Ta E n c o g,W ANG n — in Yo g la g ( y Re e c b,Ai r e Ra r Ac d my,W u a 3 0 9 Ke sar h La r Fo c da a e h n 4 0 1 ,Ch n ) i a
在 20 0 4年提 出 的。它成 功借 鉴 了在通 信领域 取 得
巨大成 功 的 多 输 人 多 输 出技 术 , 雷 达 系 统 通 过 使
独特 的时 间一 量管 理技 术来 实现 多个 独立 波 束 同 能
时照射 目标 , 而 有 效 改 善 雷 达 的性 能 。MI 从 MO
雷达 具有 处理维 数 高 、 收发 孔 径 利 用 充分 、 分辨 角
( 军雷达学院雷达兵器运用工程重点实验室 , 北武汉 401 ) 空 湖 3 0 9 摘 要 : 载 MI 机 MO 雷 达 通 过 将 MI MO 技 术 应 用 到 机 载 雷 达 , 著 增 加 了 雷达 的 系统 自由 度 , 显 改善 了 机 载 雷达 的 杂 波 抑 制 性 能 。首 先 建 立 了机 载 MI O 雷 达 的 杂 波数 学模 型 ; 后 给 出 了 两种 典 型 的 正 交信 号 M 然
d m( o D0F o l te ) fcu t r
目标 、 目标 的检 测 能 力 等 。 目前 , 慢 国内外 许 多 学
1 引 言
MI MO( 多输 人 多输 出 ) 达是 近 几 年 发 展起 雷 来 的一种 新 体 制 雷 达 , 概 念 首先 是 被 F s lr ] 其 i e_ h _ 1
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当机载相控阵雷达工作在下视状态进行运动目标检测时,会收到功率很强的杂波,这些杂波会降低机载相控阵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性能。
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通过空域和时域的二维联合处理,在保证目标增益一定的情况下抑制杂波,提高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动目标检测性能。
常规的STAP需要由满足独立同分布的训练样本来估计待处理单元的杂波协方差矩阵,并且为了保证STAP的性能,训练样本的数量要大于系统自由度的两倍,然而,非均匀环境中的训练样本通常并不满足独立同分布条件,这就会引起STAP的性能下降。
此外,转发式干扰也会污染STAP的训练样本,使得STAP的性能下降。
转发式干扰还会引起虚警,并抬高目标检测的门限,导致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下降。
如何有效抑制非均匀环境中的杂波和干扰是机载相控阵雷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了道路密集环境中的STAP。
主波束中的车辆回波信号会污染STAP的训练样本,导致STAP时目标自相消,引起漏警。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道路信息的知识辅助STAP方法。
本方法首先根据主波束中道路相对于雷达的位置估计道路上车辆相对于雷达的径向速度;然后得到可能含有主波束车辆回波信号的距离-多普勒单元;接着根据训练样本与杂波导向矢量和主波束内道路导向矢量的匹配程度判断这些训练样本是否包含主波束车辆回波信号;最后在进行STAP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时剔除被主波束车辆回波信号污染的训练样本。
所提方法利用先验道路信息改进STAP性能,解决了道路密集环境中训练样本被车辆信号污染的问题。
可以防止STAP时由主波束车辆回波信号引起的目标自相消现象的发生,从而改进雷达的动目标检测性能。
2.研究了基于先验地型和高程数据的STAP。
非均匀环境中用于估计STAP杂波协方差矩阵的训练样本可能与待处理单元的杂波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这就会引起所估计的杂波协方差矩阵不准确,从而导致STAP性能下降。
04(雷达方程)
十一, 十一,体目标和杂波的雷达方程
S / CV =
2π Bσ Deff ( AZ ) Deff ( EL ) ∑σ cλ 2 R 2
S / CV =
2π Bσ Deff ( AZ ) Deff ( EL ) ( MTI IV ) 4 ∑σ cλ 2 R 2
�
二,雷达方程概述
PT G λ σ S/N = 3 4 (4π ) R LS LA KT0 BF
2 2
PT = 发射的峰值功率 σ =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 λ= 波长 Ls = 系统损耗 B = 带宽
G = 天线增益
R = 雷达到目标的单程距离 LA = 传播损耗 T0 = 290K F = 接收机噪声系数
PGσ AE t (4π R 2 ) 2
三,噪声中的点目标
PR PT Gσ AE S/I = = PI (4π ) 2 R 4 PI
PI = 系统接收功率处的干扰功率
λ2 AE = G 4π
PT G λ σ S/I = 3 4 (4π ) R PI
2 2
噪声中的点目标 考虑损耗
PT G 2 λ 2σ S/I = (4π )3 R 4 PI LS LA LGP
GP ( N ) NL = Li
积累损失
噪声中的点目标
观测能量和平均功率
B ≈ 1/ τ
PTτ N LG 2 λ 2σ S/N = (4π )3 R 4 KT0 FLS LA LGP Li W L G 2 λ 2σ S/N = (4π ) 3 R 4 KT0 FLS L A LGP Li
PAVGTD G 2 λ 2σ S/N = (4π )3 R 4 KT0 FLS LA LGP Li
积累时间由信号处理机或伺服带宽决定
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研究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引言: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将大量天线阵列组合使用,通过改变波束指向实现快速目标探测和跟踪的先进雷达技术。
然而,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相控阵雷达所接收到的信号会受到众多杂波和干扰信号的影响,影响雷达系统的性能。
因此,研究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对于提高雷达的弱目标探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抑制技术1. 杂波的来源和特点杂波是指雷达接收到的非期望信号,主要来源于地面反射、气象条件、环境噪声等。
杂波的存在极大干扰了雷达接收到的目标信号,降低了雷达系统的灵敏度和探测距离。
因此,杂波抑制成为机载相控阵雷达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2. 空时抗干扰技术空时抗干扰技术通过设计相控阵天线阵列结构和优化波束形成算法来提高系统的抗杂波能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剔除目标后方杂波、通过波束自适应控制增加对目标的接收增益等。
3. 时频分析技术时频分析技术通过将雷达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识别出杂波信号和目标信号的不同特征,从而实现对杂波的抑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小波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等。
二、机载相控阵雷达干扰抑制技术1. 干扰信号的特点和分类干扰信号是指非目标信号中的有害信号,可以是有意的敌对干扰,也可以是无意的干扰,如杂散辐射等。
干扰信号的特点是其功率往往远高于目标信号,且频谱位置相邻。
基于这些特点,进行干扰抑制的关键是对干扰信号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消除。
2. 空时域干扰抑制技术空时域干扰抑制技术主要通过相控阵雷达的天线相位调控和波束形成算法来减小对干扰的敏感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差波束法、信号子空间法等。
3. 频域干扰抑制技术频域干扰抑制技术基于干扰信号和目标信号在频域上的差异,通过设计相应的滤波器和算法来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抑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频域采样插值法、相关滤波法等。
结论: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及干扰抑制技术是提高雷达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
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雷达杂波抑制方法有多种,包括消原理、数字对消器设计、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等。
1. 消原理利用固定目标、地杂波等与运动目标处于同一距离单元时,前者的回波通常较强,以至于运动目标
的回波被淹没其中。
通过将同一距离单元在相邻重复周期内的脉冲做相减运算,可以消除固定目标回波和慢速运动的杂波,保留运动目标回波。
2. 数字对消器设计本质上是数字滤波器,根据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响应特性,可以滤除相应频率的信号分
量。
常用的MTI滤波器为延迟线对消器,根据对消次数的不同,可分为单延迟线对消器、双延迟线对消器和多延迟线对消器。
其中,单延迟线对消器结构简单,性能较差;双延迟线对消器性能较好,但结构复杂;多延迟线对消器性能最好,但结构最复杂。
3. 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是一种优化的处理方法,在空时二维域联合处理,能够在杂波处自适应地形成深凹
口,从而滤除杂波,获得较高的输出信杂噪比(SCNR)。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方法,如基于面阵的特征值分解法、基于Hankel矩阵的SVD方法以及海杂波距离相关抑制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杂波频谱
影响杂波频谱的因素
• 幅度起伏 • 天线扫掠 • 风速变化 • 鸟群飞翔速度等
例. 天线波束为高斯形, θAZ,转速a (弧度/秒),则
a (H ) z σs = 5.35θAZ
一. 地物杂波
高斯型 立方型
(一)高斯型
2σv σf = λ
f2 P C S(f ) = exp− 2 2σ 2πσf f
§4 杂波的幅度分布
一. 瑞利分布(包络检波后)
v2 v fv (v) = 2 exp− 2 2σ σ
P 1 fP (P) = exp− P P c c
令Pc=2σ2,P=V2 则
适用于:相对独立、随机的小散射体群。低分辨雷达 的所有杂波,气象、鸟群、箔条、低海情时的海浪, 植被丰富的地杂波。
3,f ≤ 2GHz, ψ ≤ 1°, SS ≤ 3级 ↓0,f ↑, ψ↑, SS↑ 时 3 3, ψ ≤ 1°, f ≤ 2GHz, SS ≤ 3级 3 ↓0, ψ↑, f ↑, SS↑ 时
• ψ ↑ => σ0 ↑ 且σ0 ∝ ψ n,n = σ
• SS一定, σ0V > σ0H 且当SS↓, ψ↓, f ↓时,∆σ0VH= (σ0V - σ0H )↑ • SS ↑ => σ0 ↑ ∆σ0 =
(二)极化方式的影响
ψ小时, 垂直极化(V)比水平极化(H)的σ0 大 ψ大时, 反之
二. 地杂波强度
(三) ψ的影响
ψ=0.5°~10°内, σ0 ∝ ψ ψ > 10°, σ0随ψ 变化小
(四)f 的影响
ψ较小时, σ0随f ↑ 略有↑; ψ较大时, σ0与f 无关
三. 海杂波
σ0=ϕ(f, 极化, ψ, SS, 风向) SS-海情
(一)杂波类型
• 面杂波: 地、海 –小俯角 –大俯角
σe = σ0 ⋅S0
σ0为面杂波单位面积的反射系数
俯仰角、擦地角和入射角
R
c
c sec
cτ S0 = RθAZ ⋅secψ 2
杂波区 R
R
小俯仰角面杂波的分辨单元面积计算 R-作用距离;θAZ和φ EL为天线波束的方位 向和俯角向波瓣角;ψ-天线俯仰角
三. 气象杂波的频谱
气象杂波总的速度方差为:
σv2 ≅ σsheal2 + σturb2 + σbeam2 + σfall2
四. 箔条杂波的频谱
与气象杂波频谱的四项完全相同
σv2 ≅ σsheal2 + σturb2 + σbeam2 + σfall2 σsheal = 0.42 K R φEL σturb = 1.0 m/s = 0.7 m/s σfall = 0.45 sinψ (m/s) σbeam = 0.42 V0 φEL sinβ K ≥ 6 米/ 秒 (低于12000呎) (高于12000呎)
四. Weibull分布
杂波分布拖尾处于瑞利和Log-Normal之间,广泛 适用于海杂波。
u A f (A) = V V
u−1
Au exp− V
V-强度参数,u-形状参数。 当u=2时,Weibull => 瑞利分布。 改变u,即改变了分布的拖尾长短。 ⊗:目前已发展了K分布等新分布。
二. Rice分布
大量独立小散射体加上一个占主导成分的 稳定散射体。
1+ m2 P 2 fP (P) = exp(−m )⋅ exp− 1+ m2 I0 2m 1+ m2 P P P P
(
)
[
(
)
]
S2 m =
2
P 0
P = S2 + P 0
其中,S2为稳定散射体功率,P0为分布部分的功率
五. 鸟群杂波
σe = m⋅ σ0
其中: m:雷达分辨单元中飞鸟数 σ0 :单个飞鸟的等效反射面, σ0 可查表,用低 于1m2的dB表示 例: σ0= -30dB,分辨单元中1000只鸟,可产生1m2 的等效反射面, σe= 1m2
六. 箔条杂波
当箔条长度正好为半波偶极子时,即长度=λ/2时, σe= 0.18 λ2N,其中,N为雷达分辨单元中箔条总 数 当箔条长度与λ/2无关系时, σe迅速↓
(二) ψ > 20°,或30 ° ≤ ψ ≤ 90 °
ψ ≅ 90°
σ0 与极化无关(不同SS均成立),即垂直下视时, σ0 与
极化和SS无关 ψ ↓ (即<90 °时),
σ0V ≥ σ0H σ0V ≤ σ0H (中等海情以下) (高海情时)
ψ 较小时,即 20° ≤ ψ ≤ 30°
σ0与风向关系密切,上风σ0>下风σ0 ,垂直风σ0最小 当 ψ ≥60°,σ0 与风向关系小; ψ ≅90°,σ0 与风向无关。
杂波三大特性
强度、频谱和幅度统计特性
§1. 引言
杂波的特点:有色、非平稳
–空间分布上非均匀==>通过天线扫描==>时间上 的非平稳 –各分辨单元本身杂波非平稳。因风速变化等 –时间上有相关性,所以频谱宽度有限,为有色 –杂波的若干特性主要靠实测来统计,并用数学 拟合法
§2. 杂波强度
一. 影响杂波强度的因素
1 0.9 0.8 0.7 0.6 S(f) 0.5 0.4 0.3 0.2 0.1 0 fc=10 fc=20 fc=50
0
20
40
60
80
100 f
120
140
160
180
200
杂波的立方谱结构示意图
二. 海杂波频谱
谱宽σf 平均多普勒频移f0 (一) f0:与风速、浪高、极化方式有关 水平极化:f0取决于风速及浪高 垂直极化:f0仅取决于浪高
其中,K=4.0~4.5 米/秒 (二)风的扰动, 即不同高度的梯度平均值有起伏, 形成扰动 σturb=1.0 米/秒
三. 气象杂波的频谱
(三)波束展宽 σbeam ≅ 0.42 V0 φEL sinβ V0 为波束中心点风速; β 为波束中心点风向与波束方位的夹角。 (四)降落速度分布,即不同直径的降落物速度不同,产 生方差 σfall ≅ 1.0 sinψ ψ 为天线仰角
, 频谱方差 ,有经验公式 σf =
0.0066V1.261 w
λ
λ以米表示,Vw以节表示; σv为速度标准差;PC为杂波功率
一. 地物杂波
(二)立方型 (由Fishbein建立)
S(f ) = P 0 1+ f f c
3
fc为特征频率,S(fc) = 0.5 P0。 P0为杂波功率。 fc与许多因素有关 ,由实测确定。
四. 云雨杂波
π 2 cτ σ e = η ⋅ R θ AZ φ EL 4 2
体杂波
η的表示方法一:
ηdB = −93 + 40 log(f GHz 3) + 17 log(r )
其中,r为降雨率,mm/hr,可查表。
η的表示方法二:
η=Σ σi
其中, σi 为每一小质点的反射系数; σi ∝Di6 , ϕ(f),即σi正比于质点直径Di的六次方;也正 比于f的某一函数。 雨、雪、冰雹, Di大, η大=> σe 大; 云层 Di小=> η小=> σe 小。 可查表
⊗: f0 = ϕ (风速, 极化方式, 浪高),可查曲线
二. 海杂波频谱
(二) σf :与海情有关 测试得:海杂波谱接近高斯谱 σv=0.42 ∆V, ∆V= Vw/6 (包络检波后) σv --速度标准差; ∆V --半功率点速度谱宽度; Vw/6--以节表示的风速
∴ 2σv V σf = = 0.14 w λ λ
R2φELθAZ S0 =
(sinψ)
R
大俯仰角面杂波的分辨单元面积计算 俯仰角面杂波的分辨单元面积计算 R-作用距离;θAZ和φ EL为天线波束的方位 向和e = η⋅S0
η为体杂波单元的反射系数。
c /2
R
π 2 cτ S0 = R φELθAZ 4 2
+10dB/SS ↓0/SS (低SS,低f) (高SS,高f)
三. 海杂波
(二) ψ > 20°,或30 ° ≤ ψ ≤ 90 °
准镜面区,σ0变化规律为
ψ=90°
σ0 ∝ 1/SS,且当SS=0时,σ0=σ0max ≅+10dB(对所有f)
ψ ↓ => σ0 ↓ ψ ≤ 60°
σ0 ∝ SS,当ψ ↓,SS↑ => σ0↑
第四讲
雷达杂波
1、引言 2、杂波强度 3、杂波频谱 4、杂波的幅度分布
杂波:是雷达在所处环境中所收到的一个 或一群不需要的反射回波。 注意:对某部雷达而言的杂波可能是另外 一部雷达的目标。
§1. 引言
为抗杂波必须研究杂波特性 杂波分类
自然杂波:地、气象、海浪、鸟群等 人为杂波:箔条、角反射器、假弹头等
三. Log-Normal分布
部分地物、多数海浪、高分辨率雷达的各种杂波, 大城市回波等。
2 1 1 y f (y) = exp− 2 ln( ) σ y 2πσ 2 ym
ym为y的中值,σ为标准差。两个变化参数, 可以更好地拟合实验数据。特别是具有大的拖尾 的分布的情况。
对数正态分布
韦布尔分布
附录: 附录:一些参考数据
1节 节 1海里 海里 1英尺 英尺 1英寸 英寸 ---- ---- ---- ---- 约0.5 m/s 约1.85 km 约30 cm 2.54 cm
实测所得规律 (一) ψ ≤ 20°
400MHz ≤ f ≤ 50GHz -90dB ≤ σ0 ≤ -3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