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合集下载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扶正与祛邪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关系所谓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括针灸、气功及体育锻炼等,而精神的调摄和饮食营养的补充对于扶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祛邪多用泻实之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法亦不一样。

扶正与祛邪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扶正有利于祛邪,祛邪有利于扶正,即所谓正复邪自去,邪去正自安。

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运用扶正祛邪法则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正邪双方消长盛衰的情况,并根据正邪在矛盾斗争中的地位,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和先后。

总的原则是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如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应采取下法;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之法;寒证宜用温中祛寒方法;湿证宜化湿、利湿;食积胀满,则宜用消导方法;有痰的应祛痰;有瘀血的,应活血化瘀等,均属祛邪范围。

(3)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盛,单扶正则易留邪,单祛邪则易伤正的病证。

此时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但在具体运用时,还应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盛为主。

正虚较急重的,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而邪盛较急重的,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4)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而会助邪的病证。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

(5)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盛,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如某些虫积病人,因正气太虚弱,不宜驱虫,应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然后再驱虫消积。

中医:扶正祛邪

中医:扶正祛邪

中医: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

“扶正”,即扶助正气,也就是提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坏境的适应力;“祛邪”,即祛除邪气,也就是除掉致病的因素。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

“扶正”,即扶助正气,也就是提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坏境的适应力;“祛邪”,即祛除邪气,也就是除掉致病的因素。

依照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酝酿于人体中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过程,正气增长,病情就向好的方面发展;邪气增长,病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治疗就要从扶正和祛邪下手,促使正气战胜邪气,从而消除疾病,令人体变得健康。

邪从外来,病由内起,这是中医的病因学理论。

在中医看来,风、寒、署、湿、燥、火等都是外界的致病因素。

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由此而引发体内的各种运动交化,即所谓的“升降出入”。

正常的情况下,这种过程是平衡的,如果相关因素发生了某种反常的变化,例如气温的骤降,就会造成人体升降出入的失衡,从而导致疾病。

这就是所谓的“邪从外来”。

关于人为何会生病,其实中医的看法很简单,它认为我们人体内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恒定机制, 如天平两端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让天平上的两端(如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能保持不会失衡的恒定状态,此时中医便认为此人为“平人”,也就是健康的人。

轻松心态和知识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影响健康饮食和合理(适量)运动。

因弱而致病内因·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不正常饮食(没病瞎保健)·劳倦·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逆乱·五脏六腑失调因病而致弱外因六淫(风、暑、湿、燥、寒、火)而当天平的一端因上述所提现象(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发生失衡时,比如热太多,此时人体便会发生所谓“火大”的现象,这就是中医学上认为人为何会生病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病因,那医生如何看出或如何诊断疾病呢?中医有所谓的“八纲辨证”及“脏腑辨证”,这些方法如同西医的电脑断层(CT)、核磁共振(MR)或X光(X-ray)一般,目的就是检查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理论主要内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

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

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

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则以五脏为中心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

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

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

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

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

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

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

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

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

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

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

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

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

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

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

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

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

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治病求本、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治病求本、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下面我们讲第二节——预防。

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先进的。

首先讲预防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预防?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防范于未然,把这个叫做预防。

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明确提出来中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他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孙思邈把预防概括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类,这个思想和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观点是一致的。

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差一点(的医生)治有病的,就是刚刚得病,他还行,早期就发现了,病之初就可以治疗;最次的医生才治真正已经得病那个病。

体现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

第二个问题讲讲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是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之一,概括为三个字,叫“治未病”。

一、未病先防。

所谓未病先防,是指在没有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们前面讲的摄生就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

未病先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前面我们讲摄生基本原则下所提到的那些方法,比如,调节情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锻炼身体,这在前面我们(讲)摄生原则里面讲到了。

除此之外,还强调一个避其毒气。

因为邪气不仅仅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对疾病的发生甚至生命具有决定作用。

因此,主张要想防止疾病的发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避其毒气,防止邪气侵袭。

除了这些之外,治未病的方法还有一个药物,药物预防,天花免疫。

天花免疫在世界免疫史上是中医学第一次提出来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那不是牛痘,西方医学就是用牛痘,咱们中医学讲用的是人生过天花的痘,用它来免疫。

这(是)在十六世纪提出来的,被世界免疫学界称为世界免疫学的先驱。

提出了好多药物预防的方法。

比如,现在感冒,最近广州出现了非典型肺炎,主张药物预防,用清热解毒的(药),什么板蓝根、大青叶,来预防,这些都属于治未病的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人的整体观念,二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论治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2.阴阳学说的内容3.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5.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

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规律: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规律:相克与相乘、相侮的异同:相克——正常、生理相乘、相侮——异常、病理相乘与相侮的不同: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二)藏象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辅导:简述扶正祛邪应用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辅导:简述扶正祛邪应用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辅导:简述扶正祛邪应用(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复邪自去”。

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是扶正还是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

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和先后。

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原则。

临床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要细致地观察邪正消长的情况,根据正邪双方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和先后,灵活地运用。

具体情况如下:1.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证。

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证。

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

在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中,正气虽虚尚耐攻伐,如同时扶正反会留邪,此时宜先祛邪而后扶正。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行补血。

4.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

适应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的虚实错杂证。

此时兼顾祛邪反会更伤正气,故当先扶正以助正气,正气能耐受攻伐时再予以祛邪。

如鼓胀病,当正气虚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气虚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

5.扶正与祛邪并用即攻补兼施。

适用于不能单纯祛邪或单纯扶正的虚实错杂证。

此时单祛邪会伤正,单扶正会留邪。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

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

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

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五脏所主: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

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

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

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

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

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

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

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1.扶正祛邪的概念(1)扶正: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2)祛邪: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

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2.扶正祛邪的应用: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

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

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

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具体情况如下:(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

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

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

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

扶正祛邪中蕴含的真谛,中医人必懂!

扶正祛邪中蕴含的真谛,中医人必懂!

扶正祛邪中蕴含的真谛,中医⼈必懂!导读时常听⼀些⽼中医说到“扶正祛邪”四个字,但具体是什么意思?知道的⼈或许就不是很多了。

在中医学看来,⼈体之所以会患病,与体内正邪之⽓的盛衰有关,⽽疾病的转归,也可看作是正邪之⽓⽃争的结果。

临床上,该如何⽤好“扶正祛邪”呢?且先听听⽼中医陈崑⼭的临证经验吧!“正”指正⽓,泛指⼈体各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和抗病、康复能⼒。

“扶正”指扶助、补益⼈体呈虚弱的正⽓,使之恢复正常状态。

所以,扶正常⽤补法,⽤于虚证。

“邪”指邪⽓,泛指⼀切致病因⼦,如六淫、疫疠、蛊毒、瘀⾎、痰饮等。

“祛邪”就是指祛除使⼈体发⽣疾病的⼀切致病因⼦。

所以,祛邪常⽤泻法,⽤于实证。

中医发病学的观点认为,疾病在发⽣、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正、邪两⽅⾯⼒量的相互⽃争。

疾病向愈或恶化的转归,取决于正邪双⽅⽃争时⼒量的对⽐。

正⽓强,邪⽓弱,体内有邪⽓存在,也可以不发⽣疾病,发⽣了疾病也很轻,或很快就会痊愈。

正⽓虚,邪⽓盛,⼈体就必然会发病,甚⾄患重病,并可能会迅速恶化。

这正如《灵枢·百病始⽣》说:“风⾬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

卒然逢疾风暴⾬⽽不病者,盖⽆虚,故邪不能独伤⼈。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皆相染疫,⽆问⼤⼩,病状相似。

”以上说明,中医认为邪⽓是疫毒发病过程中的⼀个重要因素。

由于扶正与祛邪可以改变疾病过程中正邪双⽅⼒量的对⽐,使疾病向愈转归,所以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

扶正与祛邪在临床上如何具体运⽤呢?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定。

⼀般说,正虚应扶正,邪盛要祛邪。

但临床实践中,⽭盾往往是复杂的,病情常常是千变万化的。

单单正⽓虚,或纯属邪⽓盛的病⼈虽然存在,但较少;⼤量的病⼈多是既有正⽓虚,也有邪⽓实。

在这种情况下,医⽣就应该同时⽤祛邪、扶正两种治则治之。

同时,还要进⼀步分析病⼈当时的主要⽭盾是什么,以正虚为主者,要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邪实为主者,则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标本先后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标本先后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标本先后标本先后:一般而言,从医患关系来说,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即病为本,人为标;从邪正关系来说,人体的正气为本,致病的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的关系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从疾病的部位来说,病在内在下为本,病在外在上为标;从现象和本质来说,本质为本,现象为标。

可见,标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针对临床病证中标本主次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此即所谓标本先后的基本治则。

缓则治本的原则,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当病势向愈,正气已虚,邪尚未尽之际。

如内伤病其来也渐,且脏腑之气血已衰,必待脏腑精气充足,人体正气才能逐渐恢复。

因此,治宜缓图,不可速胜。

故“治主以缓,治客以急”。

急则治标的原则,一般适用于卒病且病情非常严重,或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危及生命的某些症候时。

如治暴病不宜缓,初病邪未深入,当急治以去其邪,邪去则正气不伤,病人易于恢复。

故曰:“夫病痼疾,加以卒病,首当治其痼疾也”。

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诸病皆先治本,惟独中满和小大不利两证先治其标。

因中满之病,其邪在胃。

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胃病中满,则药物和水谷之气,俱不能运行,而脏腑皆失其养,其病情更急,故当先治其标。

名曰治标实则是治疗脏腑的大本,亦为治本。

而大小不利者,因二便不通,病情危急,虽为标病,必先治之。

但须注意,小大不利当是急证的大小便不通,如“关格”之类。

若为一般病情,可酌情处理,不一定先治。

必须指出,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能绝对化。

急的时候也未尝不须治本,如亡阳虚脱时,急用回阳救逆的方法,就是治本;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时,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也是治本。

不论标本,急者先治是一条根本原则。

同时,缓的时候也不是不可治标,脾虚气滞病人,用理气药兼治其标更有别于单纯补脾。

标本同治:也就是标本兼顾。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学》——扶正与祛邪治则

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学》——扶正与祛邪治则

扶正不仅能治疗虚证,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所以,扶正治则除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最常用的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疗法、推拿气功疗法,以及精神调摄、饮食调养、体育锻炼等等,它们都是扶正的具体方法。

例如饮食调养法,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之说。

说明药物一般长于攻邪,而食物则善于扶正补虚。

祛邪的具体方法很多,根据邪气的性质和邪气所在的部位,可以选择不同的祛邪方法。

例如:邪在表者,用发汗解表法;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涌吐法;邪在胃肠下部,如热邪与肠中糟粕相结,宜用泻下法;里热证宜用清热法;里寒证宜用祛寒法;湿证宜用化湿、利湿法;食积胀满,宜用消导化积法;有痰饮者,宜用祛痰法;有瘀血者,宜用活血化瘀法,等等。

选择具体祛邪的方法时,要注意使邪有出路,正如《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用药须使邪有出路》所言:“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

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选择合适的祛邪方法,对尽快祛除邪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防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防治原则

第九章防治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治则、治病求本的概念,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原则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第一节预防【知识点表解】「预防一一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含义“养生一一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达到防病、延缓衰老的目的匚治未病一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与养生〈「养生:可通过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减少和治未病与养避免疾病的发生。

生的关系§治未病:可促进养生,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外邪的能力,从而延缓衰老。

、未病先防(一)养生以增强正气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为用1.顺应自然:顺时养生,如避免不良刺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避免来自社会、自然、家庭等外界的不良刺激。

_以从其根。

2.养性调神V防止内源性不良刺激:如积极治疗躯体疾患。

.加强文化思想修养。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房事有节提高对情志疾病的耐受性。

心静则神安、气调,不病。

不过分压抑一一以防精气郁滞不有意放纵以防耗竭肾精3.护肾保精〈食疗保肾 运动保健 针灸药物调治 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少病。

4.体魄锻炼[.3..按摩固肾。

作用一促进气血流畅,调节精神情志。

-运动量适度,因人而宜,形劳而不倦。

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

持之以恒,方可收效。

要点5.调摄饮食(1)注意饮食宜忌V ③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家畜。

克服饮食偏嗜,寒温适宜, 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燥。

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凉。

⑵药膳保健:因时制宜,对某些病忌食“发物”。

药食结合,辨证施膳,以达防病健身作用。

防止传变阻截病传途径1温病的卫分证阶段一一温病早期诊治的关键。

[内伤杂病首在调气。

<内容2厂含义: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五脏整体规律、经络相传规律等为指导,实施预见性治疗,控制疾病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

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

肾三病区
YUMEI KIDNEY HOSPITAL
一个健康的生命必然是阴阳平和,五行制化平和的 状态。
但对于”人”这个自然界中特殊的存在,还有特殊 性,也就是气、血、津、液的正常(包括量和运动 状态) 因此对于健康,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凡是具有阴 阳平和,五行制化平和的状态,同时气、血、津、 液的正常的生命体”人” ,才是健康体。
肾三病区
(7)三因制宜
YUMEI KIDNEY HOSPITAL
三因制宜,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的统称,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
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 同而制定相宜的治疗方法。
肾三病区
YUMEI KIDNEY HOSPITAL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时间节律变化和季节气 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地理特点,来 考虑治疗用药。 因人制宜: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不 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肾三病区
对于疾病的产生,无外乎…………
YUMEI KIDNEY HOSPITAL
1、阴阳的失衡:或是偏盛、或是偏虚,而致失衡。
肾三病区
YUMEI KIDNEY HOSPITAL
2、构成人体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 土失于平衡,或多、或是少 3、构成人体的具体物质:气、血、津、液失于平 衡,或多、或是少
YUMEI KIDNEY HOSPITAL
肾三病区
什么是虚则补之 虚,指证候的属性; 补,指治法和方药的功用。 虚证表现为虚象,用具有补益功用的 方药来治疗,称为虚则补之。 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 阳虚:补阳;阴虚:补阴。
YUMEI KIDNEY HOSPITAL
肾三病区
什么是实则泻之 实,指证候的属性; 泻,指治法和方药的功用。 实证表现为实象,用具有祛邪功用 的方药来治疗,称为实则泻之。 如:瘀血用活血化瘀法; 湿盛用祛湿的方法; 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法。

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

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
(4)先祛邪后扶正:又称先攻后补 适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
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5)先扶正后祛邪:又称先补后攻。
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 太虚弱,兼以攻邪,则反更伤正气
1. 正 治
①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的方药来治 ②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的方药来治 ③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为虚候,用补益的方药来 ④实则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的征象,采用攻邪泻实 的方药来治疗。
③塞因塞用:以补开塞,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 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④通因通用:以通治通,用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 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食积腹痛,泄 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等证。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含义: 指治疗疾病时,根据不同的季节、地区和 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制订出适宜的治疗法 则。 (1)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适 宜的治疗法则。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 治疗法则。 (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 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法则。
第十七章 康 复 自学




学快

习乐 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
化痰、化湿、运化水湿、燥湿化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
祛邪 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多用泻实之法。 —— 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 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 使邪去正安,则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
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
一、治病求本
1、针对病邪的性质—— 祛除病邪 2、针对脏腑功能失调—— 调整脏腑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

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

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

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

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

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

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

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

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

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

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

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

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

所以,治病求本,
本者本于阴阳之谓,即治病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而确定治疗方法。

但应该知道,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病变过程亦有轻重缓急,所以,临床治疗,尚须知常以达变,灵活运用治疗法则,切忌墨守一则,刻遵一律。

如对于某些邪实之证,常根据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避免伤正的目的。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所言:“诸有水者,腰以下水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即为此意。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总则,概而言之,就是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知常达变,因势利导。

预防
一、未病先防
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调养精神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

“恬”是安静;“淡”是愉快;“虚”是虚怀若谷,虚己以待物;“无”足没有妄想和贪求,即具有较为高尚的情操,无私寡欲,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人体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畅,气血流通,关节疏利,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长寿,而且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活起居应有规律,要作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应自然规律、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防止病邪的侵袭: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
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的抗邪能力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

应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

至于外伤和虫、兽伤,则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

二、既病防变
所谓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早期诊断:“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

防止传变:传变,亦称传化,是指脏腑组织病变的转移变化。

“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

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防变,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而且又“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

由于人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如《金匮要略》中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因此,临床上治疗肝病时常配合健脾和胃之法,就是要先补脾胃,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以防止肝病传脾。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如,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伤阴,胃阴受损的病人,病情进一步发展,则易耗伤肾阴。

据此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

在甘寒以养胃阴的方药中,加入“咸寒”以养肾阴的药物,从而防止肾阴耗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