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
中西方道德价值观比较
中西方道德价值观比较作者:姜红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2期姜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摘要:中西方道德伦理本位既有共通点,又互有差异,这些差异具有社会必然性对此。
应坚持多元并存、取长补短、中西整合、综合创新的观点,这对于建设和发展21世纪的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反省革新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方;西方;道德价值观;比较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2—0017—02一、中西方道德价值观的相同点1�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仁”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规定了等级名分与尊卑贵贱。
“三纲”和“五常”则更加明显地表现了等级附属关系。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的是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是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要绝对地服从,“仁、义、礼、智、信”,规定了个人称为君子的私德。
西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四基德,即智慧、勇敢、公正和节制,具有非常明显的等级意识。
中世纪基督教道德中强调“爱”、“信”、“望”三主德,神学家奥古斯丁说三主德是神的德行,而人的德性——明智、坚忍、节制和公正只是“爱”的形式,神的德行和人的德行是不同等级的,人要学习神的德性,才能赎罪上天堂。
2�人道主义中国封建社会提倡“仁”,孔子说,“仁者,爱人”。
仁是一种君子的德行的总体要求,而“义、礼、智、信”四德都是附在其中的,孟子提出人皆有恻隐之心,把仁与性善论紧紧地连在一起;汉代董仲舒“天生五谷以养人”,认为天有善心来供养人,让人得以生存,把天赋予为善的性质;到了宋代程朱关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论辩,更是将自然和社会伦理化,把善、仁推广到了极致之处,成为万事万物的共同的与生俱来的特性。
西方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所谓的“爱”,是爱上帝,爱邻人,甚至爱仇敌,所主张的宽大的博爱观有爱人如己的味道,包含了一定的人道主义思想。
道德观的古今变化
和流传都可以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中找到其根源。
思考题
综合上节课所学的中国古今道德观的变
化以及本节课所学,请同学们思考并比较中
西方在道德观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从电影中看差异
故事描述伟同远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
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
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 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
期的智者学派的一部分学者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奴隶民主派
的立场出发对待伦理关系,比较注重奴隶主阶级成员和平民阶 层的个人利益,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 是万物尺度”的命题,就认为人在社会和道德生活中应以个人 的欲望和私利作为道德规范的标准。
古代西方的道德观
西方古代道德最基本观念是
基督教的道德观念
收了古代哲学的道德理论,并以近代三大著作为依托,建立了一套相对
完整的道德体系。这三大著作即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 《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推荐)。《国富论》在经济 上,用“看不见的手”兴起了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论法的精神》 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律的神圣地位和三权分立原则;《社会契约论》在 思想上,在“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提倡了政治上的“契约自由”。 而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则可以窥见西方人的道德观全 貌。他们注重契约精神,讲究诚信,倡导勤劳工作,创造财富而又不享 受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创造上,他们的道德超越于物质之上。 他们将灵与肉分开来对待,因而也更能较好地实践道德的精神。
德教育也应该顺应潮流,博采众长,积极创
新,形成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
德育教育理念。
Thank
Y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论文关键词:中国西方道德文化义利关系社会责任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
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契合点。
一、中西文化在道德评价认识上的差异西方文化较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道德境遇选择的相对性,换言之,西方文化更强调道德评价的层次性。
笔者认为道德评价原则当然不能陷入人生价值神圣论只肯定其价值观的绝对性而否认其多元性、灵活性的误区。
东方文化相对忽略道德境遇选择性。
我们必须正视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相对性。
任何道德评价准则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的客观要求。
它们起始于一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又体现于道德行为之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普遍道德行为的总结。
第一,必须对道德调节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
第二,道德评价准则必须在道德准则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第三,道德评价准则必须体现道德准则体系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评价的境遇选择,东方传统道德所要求的牺牲精神与实际的价值原则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道德境遇选择中,如果我们恪守一成不变的道德评价准则,就势必使道德评价沦为空泛。
可见,否定道德境遇选择的特殊性和把生活中的特殊道德选择普遍化都是失之片面的。
道德思维模式应是开放式的,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封闭自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社会和个人都应抱着“求真”的道德精神来认识道德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至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来指责道德准则的层次性,那就属别有用心之列了。
试想,如果大家都站在极端自私的立场上评判“新生的道德观”,那么任何观念都无道德与否之分了,“道德”也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意义。
在对待实践道德方面,中西文化也处处显示出对比色彩。
二、东西方文化对义利关系识别的认识差异现代化最诱人的一笔莫过于人们将挣脱宿命论的枷锁,不再受历史的摆布,自由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未来。
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转)
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转)2008-12-04 10:43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和产生差异的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宇宙观是文化的核心,西方的宇宙观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和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机械综合论宇宙观。
这种宇宙观的特点是:在研究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关系中,以研究人对物、人对自然的关系为主;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两者的对立与分裂;注重思辨理性;注重实证分析。
与西方相反,中国人自古代起就习惯于从总体方面去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
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上,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正如梁启超所说:“中国哲学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而“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重人与物的关系”。
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二者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如老子提出以“道”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道统一万物。
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生生息息运动发展着的有机整体。
中国人是注重群体意识,偏重道义,贵中庸和谐。
西方与东方的道德价值观作文
西方与东方的道德价值观作文好,咱们今天聊聊西方和东方的道德价值观。
这话题呢,听上去挺严肃的,不过咱们可以轻松点儿聊。
要不然,咱们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随便扯扯,看看这两边的道德观念有什么有趣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把西方和东方的道德价值观分开来看。
咱们从西方开始。
你知道,西方的道德观有时候挺直接的。
他们特别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比如说,美国的“自由”可是写在宪法里的,大刀阔斧的那种。
他们会觉得,做事只要不伤害别人,基本上就没啥大问题了。
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西方人非常强调个人的自我表达,甚至到了一种有点儿夸张的地步。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纽约工作。
他告诉我,他的办公室有一个非常“自由”的文化,每个人可以随便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甚至可以带宠物来上班。
说到宠物,我得插一句,小李的同事居然带了一只鹦鹉来上班,结果这只鹦鹉成了办公室的小明星。
不过,有时候这自由也会引发点儿小摩擦,比如鹦鹉在开会时的“鸣叫”就让其他同事觉得有点儿烦。
而咱们再看看东方的道德观。
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上对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特别看重。
人们更注重群体的利益,有时候为了大家的和谐,个人的需求可能得稍微退让点儿。
比如,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努力让每个人都开心,哪怕自己其实累得要死。
记得上次我去我朋友小张家做客,他妈妈准备了大桌子菜,还把家里最好的茶叶拿出来,结果我们全家最后几乎吃成了“撑”了,还得说这茶真好。
要是换成西方的朋友,可能早就直说:“够了,大家别再加了!”有时候,这两种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说,西方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东方的这种“为了大家而牺牲个人”有点儿过于拘束。
而东方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西方那种“随意”有时候有点儿不够顾及他人感受。
不过呢,这两种文化其实也有它们的优点和不足。
西方的自由精神让人们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东方的集体主义则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智慧,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下,这些智慧表现出来的方式各有不同罢了。
中国与西方国家德育传统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西方国家德育传统的比较分析摘要:中西德育传统有着较大区别。
西方德育传统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注重个性化和尊重个人意志,强调德育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中国德育传统以整体为本位,强调整体价值,注重个体对整体、对社会的适应性教育,强调德育目的的合理性与致用性相统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个体本位意识的加强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德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中国;西方;德育传统;比较一、中国与西方国家德育传统的区别1.在德育本体论上的区别西方德育在本体论上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这与西方道德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分不开的。
西方个人本体论的基础是个人至上哲学,即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认为个人大于整体,个人高于一切,并以自我为中心,竭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突出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个人独立,推崇个人建树,追求个人享受,完善个人人格。
因此,西方人有强烈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要求。
中国德育传统在本体论上则是以整体、群体为本位,以集体为中心,认为整体不仅高于一切,而且就是一切。
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强调由整体来决定个体,通过追求整体的价值来实现个人的价值。
几千年来,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就是视天下国家为个人生命的延伸和个人价值的展现,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
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更是把崇尚整体、压抑个性的思想推向高峰。
奉行个人价值至上与奉行整体价值至上,是西方德育传统与中国德育传统的根本区别。
这种根本区别派生出其他各方面的区别。
2.在德育价值观念上的区别在价值观念上,以个体为本位的西方德育价值观念与中国以整体为本位的德育价值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
个人本位价值观念认为,整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整体存在的目的,个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本质。
因此在德育中注重个体的存在与发展,认为整体的存在正是为了促进个人的幸福和利益。
比较中西方古代思想观念的异同点分析
比较中西方古代思想观念的异同点分析中西方古代思想观念是世界文明的两个重要分支,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对比两者的特征与不同点,既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些文化的本质,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本文将就此作出一些简要分析。
一、宗教信仰的异同西方古代文化中,基督教信仰占据了重要地位,强调信仰、爱和仁慈。
信仰的影响甚至溢出到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和个人中居于核心位置。
与之不同,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和敬畏祖先。
古代的中国人信奉多神论,相信天地万物都有灵性。
将祖先视为重要的精神支柱,他们相信祖先的形象和传说等具有描绘人性,并在崇拜中努力传承祖先的智慧。
二、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不同中国古代文化强调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相互交融,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传佛教之后,中国文化后来的历史上也强调修行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控制。
然而,传统的西方文化似乎将时间和空间分开看待,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并始终试图描绘不同对象之间的精确关系。
三、家庭、婚姻和性别的角色传统的中国社会,家庭和婚姻在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并强调男女之间的平等。
在中国,女性既扮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也参与并贡献于社会和政治生活。
相反,传统西方文化中,家庭和婚姻看起来并不像中国文化中那样重要,而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关系更加强调。
四、伦理和道德的观念两种文化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表达和强调的方式各有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强调“道德伦理”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概念以孔子的儒学思潮为背景,注重道德信仰,并在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虽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思想,但它们更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尤其是在性和人权等领域。
五、知识和技能的角色传统的西方文化强调知识和科学,并无时不刻地试图描绘和解释自然和社会世界。
这种文化把智慧和技巧视为核心,看重因果关系,强调接受和驾驭自然界的规律。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偏爱智慧和技巧,但更注重以德治国。
大学生近现代文化鉴赏作业(中西文化异同点)
中西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化观念:我们的东方文化一向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此刻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当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
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道德观方面: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保密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
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保密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保密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此刻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可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必须地位。
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必须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提高。
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可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
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
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一样,他们注重的是个人本事,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
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本事,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本事,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如何学习中华文化:1.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正确的前提下,积极鼓动身边的人参与到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来,主动担当起引领文化潮流的角色。
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
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比较根据百度百科对道德解释,道德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现在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分析中西方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观点的心理原因。
一.中国的道德观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广阔的山川、平原,受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陆地文明具有高度保守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三纲五常六亲等社会伦理关系。
中国的自然条件优渥,农业文明高度发达,又由于农业社会集体工作化的特点,其孕育出的儒家文化也具有群体性的特征。
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比较注重从群体上考虑问题的,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迄今仍闪烁着礼仪之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
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
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
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是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观的差异姓名韩琨系别2012级数学(2)班学号124050102021序号18号【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
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
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
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
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
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
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
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
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
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
浅析中西文化的道德差异
浅析中西文化的道德差异价值观中国,千年文明的传承:在中国,价值观扎根于千年的文明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诸子百家,众学说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儒家思想,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提倡孝道和忠诚。
道家则强调个体自由和追求心灵的平静。
墨家则关注公平和社会利益,而法家则注重法律和秩序的维护等等。
这些学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各自贡献了独特的价值观,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大地的儿女。
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
西方,盛行自由和个人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
在西方文化中,自由被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自由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融入到个体的生活之中。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权利。
这种自由,如同飞鸟在蓝天中翱翔,让个体的灵魂得以自由展翅。
同时这些价值观的体现也在文艺复兴时期展现的淋漓尽致。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另一支旗帜。
它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和幸福。
在西方,个人主义赋予每个人权利和责任,鼓励自我决策和自我表达。
这一价值观,如同一幅独立的画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画家,创造自己的艺术品。
宗教信仰中国,宗教多元且和谐:中国的宗教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
儒教、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体系贯穿了中国的历史,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原则。
中国宗教信仰强调人与自然、道德伦理以及纲常礼法。
这些理念贯穿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表现。
中国的山水画,古典诗词,古建筑如寺庙和园林都反映了宗教信仰的启发,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这些作品深刻表达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影响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班级:83050806学号:2008030508156姓名:梁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文化深层次的范围。
因此,分析比较属于不同文化的道德表现,能为分析不同文化的实质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形态不同、发展道路各异的文化形态。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不情愿”中被西化。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有那些差异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于此,本文试从道德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是建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的原则基础上的。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经济决定了农民居住在固定的住所,决定了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子细胞。
农民聚集而居,以血缘关系形成了家族。
而奴隶制国家把政权与家族联系在一起,利用家族的血缘关系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等级制。
秦汉以后,这种宗法等级制虽然有不少的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仍被基本的继承下来。
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的最小单元,而国家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
君王就是“大族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家庭或家族中,父亲是核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
用于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主要是通过宗法血缘的亲、尊、长、幼、男、女的不同而实现。
这是儒家宗法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丧服小记》中曾指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这些原则以亲亲、尊尊最为重要。
亲亲体现合同精神,尊尊体现差等精神。
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这种伦理思想进一步概括为“三纲五常”。
中西方“人的道德本质”理论探讨之比较
不幸的是面对着人类自我创造的那些令人眩目的物质财富人们竞难把持自己的精神和志向许多人沉溺于物欲的偏好沉溺于名利的追逐把金钱的积累和权力的膨胀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慕然回首才发现自我已经迷失于是认识你自己又以新的意义重新召唤人类
21 0 0年 8月
第2 8卷 第 4期
海 南 大 学 学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Hu nt s& S ca ce c sJ un l f ia nv ri ma ie i o ilS in e o r a o n n U iest Ha y
的本质 所在 。这种性善 论 的观 点对 于后人 的影响很 大 。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0— 3— 5 [ 作者简介 ]周细波(99一) 男, 1 7 , 湖南邵东人, 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 0
周细波 : 中西 方 “ 的 道 德 本 质 ” 论 探 讨 之 比较 人 理
中西方道德及其比较
一、中国的道德观
目 录
二、西方的道德观
三、对于中西方道德观的比较
四、总结
第一部分
【中国的道德观】一中国的自然条件优渥,农业文 明高度发达,又由于农业社会 集体工作化的特点,其孕育出 的儒家文化也具有群体性的特 征。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主要 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 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 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 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 比较注重从群体上考虑问题的, 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
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 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 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 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 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广 阔的山川、平原,受地理环境 影响下的陆地文明具有高度保 守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以及三纲五常六亲等社会 伦理关系。
我们的组员:
马婉凤 吴美征 卓忆琴 陈焱红 张福英
前言
道德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 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 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 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 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 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 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 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 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 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现在谈谈中 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分析中西方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观点 的心理原因。
感谢观看!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由于历史起源、地理环境、经济形式的不同,中西方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相对更注重伦理道德上的内省,而西方道德更多是来自于法律法规的约束。
除此之外,西方也在学校道德教育、结果时效性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标签:道德;道德教育;高等教育当今社会,全世界都在关注知识和人才的问题。
如何提高人才的质量,关键靠教育。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即道德教育。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影响一个人的德行。
一代人的德行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乃至民族兴亡。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道德教育上的差异、产生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比较二者差异,取对方所长。
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社会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反腐倡廉,八荣八耻,都给人们了一个道德标准,我们也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努力。
但是仍会出现一些道德滑坡事件。
大到贪官污吏贪赃枉法,小到乘客为了破例下车妨害司机开车。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一些令人咂舌的事件平常了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社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1.1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能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干的儒学,本质就是道德哲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
《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善之四断等等[1]人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分是因为人有仁义道德和自我反省的智慧。
因此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规范。
虽然有些指导过于片面,但依然为我国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些特点。
首先,中国道德与政治分不开。
虽然我国的道德重人伦常理[2],但还是为了政治服务。
中国传统道德有“治国,平天下”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因此道德多牵扯政德。
其次,道德与个人素质相结合。
道德是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
对于国家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对于正义,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都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把道德视为第二生命。
欧洲人与中国人的修养观
欧洲人与中国人的修养观
1.欧洲人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2.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海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欧洲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3.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欧洲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4.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因而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应互不相同。
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
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常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不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
中西方道德观比较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二、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三、中西方道德观特点的比较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说,“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他使自己脱离了世界整体,把自己当作一个自足的整体,当作一个绝对的,外于世界和超于世界的存在者。
”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出发点。
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和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的不同和甚至对立,使得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
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可以说是基督降临前神与人订的契约,而《新约》则是基督降临后神与人订的契约。
在圣经中贯穿着伦理关系中的契约精神。
与西方这种伦理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注重的是人伦情谊关系。
《尚书》中就有舜的一段话,“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这里所说的五教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以后,孔孟在总结前代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忠”“孝”为核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宗法伦理思想体系。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儒家的这种宗法道德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的“三纲五常”。
自此以后,儒家的这种伦理纲常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成为支配人们的统治思想。
第二,西方重功利,中国重道义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地价值原则。
第三,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伦理偏重中庸。
在西方伦理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竞争求生存的道德观。
西方的一些观点,包括奥古斯丁所说的“人生就是转向上帝的过程”、基督教提倡的“凡是为了上帝、出自对上帝的爱的行为都是道德的”,都是宣扬利己主义的道德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奋斗和进取。
与此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一直把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什么是中庸呢?程颐曾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在西方国家内部之间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
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
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
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对比与融合
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对比与融合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规范之一,它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道德准则,是正义、能力和责任等价的社会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对道德有着不同的诠释和体现,而道德文化的差异和交融也成为了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一、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对比中西方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实践有着很大的不同。
1. 中西方国情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中西方国情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如中西方在国情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道德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的是和谐、和平、节俭、忠诚等,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的文化基因;而在西方文化中,注重的则是个人的自由、平等、自主权等,这也是西方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主要体现。
2. 中西方历史的不同造成了道德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历史的不同也影响了中西方道德文化的不同。
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中国的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素质骨子里有了很深的封建色彩;而在西方国家文化的光芒下,西方人诞生了很多思辨家、科学家和文人墨客,拥有了富足的思想,这些思想和知识进一步体现了他们道德文化的不同。
3.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也直接形成了道德文化的区别中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也直接形成了道德文化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宗教是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这种宗教信仰表达了中国人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而西方的宗教思想主要是基督教,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也受到了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影响。
二、中西方道德文化的融合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并不是只有极端的分化,更多的是有一定的交融和融合的情况。
1. 相似之处的融合中西方道德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道德文化的融合。
中国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训诫,这一些传统社会价值体现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而西方国家重视公民权利、自由民主和法制,这些也构成了其道德观念的主体。
2. 互相借鉴的融合中西方道德文化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比较
根据百度百科对道德解释,道德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现在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分析中西方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观点的心理原因。
一.中国的道德观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广阔的山川、平原,受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陆地文明具有高度保守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三纲五常六亲等社会伦理关系。
中国的自然条件优渥,农业文明高度发达,又由于农业社会集体工作化的特点,其孕育出的儒家文化也具有群体性的特征。
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比较注重从群体上考虑问题的,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迄今仍闪烁着礼仪之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
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
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
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是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
仁者爱人,和为贵,忠恕之道千百年来为统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
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别人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
儒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要求人们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除实施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外,还鼓励人们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来完成。
儒家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
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其理想人格塑造和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内圣外王之道”。
新中国成立
后,给中国注入一种新的思想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对传统道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相融合,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内涵,把握其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标准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由此先后提出“五爱”公德和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荣辱观,吸纳了“五爱”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又作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新阐发。
从“五爱”公德和“五爱”进宪法,到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再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观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二.西方的道德观
相比之下,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具有开放博大的胸怀。
西方由于自然条件一般,农耕文明发展程度不高,十分强调认知自然和改造自然,相反,由于其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对外贸易兴盛,其工商业文明发达。
且因为人口的迁移性,社会关系主要为城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西方更注重个人权益的保障和实现。
其道德观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发展,最终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本定型。
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中日臻成熟和完善。
古希腊时代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标准主要是围绕个人和城邦的关系展开的。
中世纪的欧洲出于基督教教廷的统治下,伦理思想强化了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把伦理研究从关于个人的品性、个人的利益关系方面转向了人对上帝的关系方面,但这并没有抹杀个人价值、利益与要求。
中世纪的欧洲仍然以个人为本位。
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的出发点。
西方的道德观西方从文化传统、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人际关系上都使得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主流和总体是一种主动外求的伦理体系,主要表现为:以满足发展个人利益作为伦理体系的目的,不断追求个人的利益,使他人、社会为手段,自己为目的。
霍布斯、费尔巴哈等人认为人的欲望是合理的、合乎道德的。
人不断追求欲望的满足,不断产生新的欲望,道德和人生价值就在这一过程中实现。
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虽然强调理性的重要,但目的在于用理性更好地指导人们征服外部世界。
这体现了西方文化总体特点:敢于冒险,诚信外向,坦率直白。
西方主动外求的特点使个人利益得到认可,充分发展了个性,体现了个人价值,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个人至上和唯我主义,使社会生活处在金钱和利益的冷漠关系中。
三.对于中西方道德观的比较
1.由于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上较少受到异族侵扰,其文明具有相对独特性和
稳定性,由此产生的道德观也是独特的,历史积淀浓厚,富于理想化,相对脱离现实。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蛮族侵扰较多,文明融合度高,其道德观易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沉淀少,现代感更强。
2.中国本土宗教强调“顺其自然”,实际上世俗的理论会影响甚至决定宗教道
德,再者儒家认为道德出自人的本性,而不是受外界的压力或影响产生。
而西方道德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基本上是宗教道德决定世俗的理论,由于西方宗教认为人生来就有罪,其道德观是以赎罪为基础的。
3.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以主静、内求为特征,其道德观以家国(群体)为本
位;而西方道德观以主动、外求为特征,突出个人本位主义。
4.中国的道德观偏重中庸,并把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西方则注重
竞争,认为人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宣扬利己主义,强调人要奋斗和进取。
5.中国注重人伦,《尚书》中有舜的一段话: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
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以后孔孟的忠孝、汉武帝的三纲五常更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伦理道德观;而西方注重契约,对西方道德观影响深远的基督教,其圣经《旧约》、《新约》均是神与人的契约。
6.中国注重道义,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价值原则,儒家这种义利观
是建立在道德理性和感情欲望对立的基础上的,强调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感情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的关系得到调节和调制;西方注重功利,西方的基督教的人和神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的,由于基督教把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宗教化,就使西方人形成了“人惟求新,物惟求新“的社会心理。
7.从伦理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来看,中国强调性善论,西方强调性恶
论。
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性善论出发,”人之初,性本善“,以个人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在内心上下功夫来完善人格;西方认为人性本恶,强调外界制度对人的道德观念的规范。
8.从道德的思维模式上来说,中国注重道德情感的体验、领悟;西方注重理
智的思辨、论证。
西方的逻辑学非常发达,从古希腊起,西方的哲学家们都把抽象的逻辑思维方法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
而中国的“推己及人”的思想,即一个人只要他在处理社会的人际关系时能够把
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这便是道德。
中国的这种道德思维模式,反映了中国民族传统思维的特有方式,更能够体现中西方道德观的差异。
总结: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中西方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的作用下,道德观是很不相同的。
因此小至对一个社会事件的看法,大至一个国际热点的讨论,中西方是很容易产生分歧和对对方的误解。
对此,中西方对彼此应该有更多的了解,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对方身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不触犯原则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包容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