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8)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

(完整word版)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

物理课程标准一、科学内容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校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按照课本教学需求具体学习如下:第一章:机械运动(4.物体的运动)(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1.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11.物态变化)(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4)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四、五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2.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掌握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识别方法。

2. 教学难点: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实物、实验器械、PPT课件等。

2. 准备教材和参考书,了解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

3. 安排实验课,进行实验预演,确保安全和效果。

4. 提前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个环节:预习指导、探究实践、教室小结和作业安置。

1. 预习指导:在上课前一天,将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

预习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区别以及相关的例子。

同时,设置几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金属可以导电?”等。

通过预习,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为后续的探究实践做好准备。

2. 探究实践:在教室上,起首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展示一瓶金属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光泽、软硬等特征,这些属于物理性质;然后通过镁条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和黑烟,并引导学生思考这属于化学变化,其中的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等属于化学性质。

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以及铁生锈、酸碱指示剂变色等化学性质。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室小结:在探究实践结束后,进行教室小结。

起首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区别以及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的诠释等。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

2.根据物质的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知道物质属性的广泛应用,体会其重要性。

指南针、磁性钢条、软木条、磁卡、锅铲、导线等一、新课引入复习,密度也是物质的属性,阐述属性的定义。

(属性:物质所具有的性质、特点。

不同材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一般是不同的,如: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密度、弹性、延展性、透光性、吸音性。

)出示用纸包好相同形状的“磁性钢条”和“软木条”,让学生在不拆开包装纸的前提下利用物质的某些属性鉴别出哪个是磁性钢条,哪个是软木条。

学生分析,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物质的磁性根据学生判断,引入什么是磁性和磁体。

1.磁性与磁体:板书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性是一种物质的物理属性。

)2.磁体的指向性:演示:指南针,始终指向南北方向。

(实验册封面也有图示)3.指南针,就是利用磁体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引用我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司南),让学生知道我国对磁性应用的从古至今的领先地位。

讨论: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4.举例分析磁性的应用:P125 生活常用的:磁带、移动硬盘、USB储存卡、磁卡(他们都可以储存大量的文字、声音、图片,等等信息。

)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科研用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建筑时用的电磁起重机等等。

(二)物质的导电性展示导线,提问:导线用什么做成?(外层塑料和内心金属)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外层塑料防止触电,保证安全;内心金属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引出P126 并板书2(黑体字“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1.比较物质的导电性能:板书盐水、橡皮、玻璃棒、陶瓷管、塑料尺、铅笔、铜丝,提问两位学生按照导电性能进行分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内容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标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6.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7.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8.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9.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10.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阿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粤教沪版)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 作,而 且当上 了行政 部经理 。鹦鹉 不服气 ,去找 老板理 论,说 :“汤 姆既不 是名牌 大学的 毕业生 ,也不 懂外语 ,凭什 么给他 那么高 的职位 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 他是一 只忠诚 的狗。 ” 励志小故事2:四个人与一个箱子
4.1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1.磁性的应用实例:磁带、计算机等 导 体:
2.导电性 绝缘体: 半导体:
3.导热性 热的良导体:
4.硬度
热的不良导体:
作业:
• 课堂作业:p128页1、2题。 • 导学(预习):a、纳米材料有哪些应用?
半导体材料有哪些应用?b、超导材料、 隐性材料有哪些应用?你还知道哪些特殊 材料?
5、《玉米人》 晚夏时节,玉米成熟了。街头做烤玉 米生意 的乡下 人多了 起来。 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 我遇见 了一个 卖玉米 的人。 他占据 着很好 的地段 ,背靠 着沃尔 玛超市 和工人 文化宫 ,在过 街天桥 下,用 一个铁 皮箍起 的炉子 ,烤着 玉米。 玉米被 竹签穿 着,一 穗穗地 横在炭 火上。 他似乎 害了伤 风,不 时地抽 着鼻子 。他的 生意真 不错, 烤好的 玉米很 快被路 人买了 去,他 便剥了 新的玉 米,接 着烤。 在他旁 边,摊 开着一 个大网 袋,那 里面装 着至少 上百穗 的玉米 。 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 回家煮 。我指 着他烤 着的玉 米问: “多少 钱一穗 ?”
“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 抬地说 。 “我想买四穗。”我说。
他抬起头,问了一句:“你能吃四穗 ?” “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我说。
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 ” 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 说:“ 我买生 的,也 按一块 五一穗 的钱给 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总结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5、图像:左图所示:ρ甲>ρ乙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 cm 3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V = m“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测固体的密度: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a 、比密度;比质量;比体积;10、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ρ m V = 原。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探寻物质的化学性质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探寻物质的化学性质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探寻物质的化学性质探寻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质是无处不在的,从我们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气,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对于我们来说,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物质的本质和性质,从而更深入地探寻物质的化学性质。

一、物质的基本属性1.物质的质量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便是质量。

质量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它是物质中的微观粒子质量之和。

在物理上,质量是一个用来评价物质存在程度的物理量,它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为物质的引力大小进行计算。

2.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中物质的重量,它是一个用来评价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不同物质之间的密度差异很大,这是由于物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密排程度不同所致。

3.物质的温度物质温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温度是反映物体平均热运动程度和热能状态的物理量。

物质的温度是其分子热运动程度的平均值,高温意味着分子热运动剧烈,低温则意味着分子热运动不剧烈。

二、物质的物理性质1.物质的颜色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颜色。

颜色是因为物质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导致的。

对于人类来说,颜色是很直观的,有助于我们进行物质的辨认和分类。

2.物质的透明度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物质对光的透过性,某些物质对光线的透过性很高,而另一些物质对光线的透过性很低。

3.物质的硬度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硬度。

硬度是指物质的抵抗受损程度的程度。

我们可以用钢质和木材作比较,钢质比木材更坚硬,因此更难微观受损。

4.物质的热导率和电导率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热导率和电导率。

热导率是指物质导热的能力,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这些属性都在化学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物质的化学性质1.化学反应在物性上,我们描述的是物质的本质和性质,而在化性上,我们讨论的是物质和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当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可能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这些发生的改变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各种特性来了解。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小结: 小结:
1.磁性的应用实例:磁带、 1.磁性的应用实例:磁带、计算机等 磁性的应用实例 导 体:
2.导电性 绝缘体: 2.导电性 绝缘体: 半导体: 半导体: 3.导热性 3.导热性 4.硬度 4.硬度 热的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典型示例
1、中考体检时,医生用白酒、白醋和 、中考体检时,医生用白酒、 水让学生分辨, 水让学生分辨,这是根据它们 ________的不同进行辨别的。 的不同进行辨别的。 的不同进行辨别的 2、有以下 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 种物质: 牛奶、水晶、 、有以下6种物质 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类包括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特征是 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特征是
物质的导热性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图5——23 23
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 名称 铁 铝 用途 制造锅、 制造锅、煲 电熨斗底座
热的不良导体 名称 用途 陶瓷 木块 制造碗、 制造碗、杯 制造隔热板
请指出电熨斗的各个部件哪些是导体, 请指出电熨斗的各个部件哪些是导体, 哪些是绝缘体,哪些是热的良导体, 哪些是绝缘体,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 是热的不良导体? 是热的不良导体?
导 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例如: 例如:铜 铝、 石墨 人体、大 人体、 地 硫酸铜溶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物体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要求与目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要求与目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要求与目标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4、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5、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6、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7、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三维教学目标1、 1希望你喜爱物理知道自然界许多奇特的现象都具有规律性,物理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了解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式式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知道物理学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深刻改变着我们现在的生活.通过看图、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认识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物理学巨大的社会功用,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物理学无处不在.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从对物理学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喜欢物理.1、 2动手做实验了解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源泉,会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能够对长度和时间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知道物理单位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知道自己身上的“尺”和“表”.能亲自动手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学会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学会在不同单位下对长度和时间进行比较的方法.乐于参与实验,能够和同学进行合作,测量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第二章声音与环境《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第三章光和眼睛《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三维教学目标3.1光世界巡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了解色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学生根据色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原理,自己设计活动,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和颜料都可以由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能够积极地思考一些有关光的问题.如:光究竟是什么颜色?所有的光都是可见吗?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区别?快慢如何?光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吗?光对生物有影响吗?光对人类居住环境有影响吗?光照也有害处吗?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光照的伤害?人们受到光的哪些启迪?人类怎样利用光的作用?为什么人类要研究光?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有关光问题的兴趣.3.2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 m/s,光射到镜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反射现象中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并能进行一些光的反射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验了解有关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词.通过活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验证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后,引导学生乐于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现象,如日食、月食、射击瞄准、小孔成像等等.能积极参与探究光反射的活动,愿意进一步进行课外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3.3平面镜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左右关系,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了解实像与虚像.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3.4光的折射与透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知道什么时候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再通过实验探究光从空气人身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规律,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积极参与验证折射规律的实验,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并有助于养成积极主动地与交流合作的习惯.3.6透镜和影像通过对眼睛结构的了解,使学生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能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知道照相机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拍照的技能,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能利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仪器,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愿望.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的意识.(3)能区别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及沸点联系起来.(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7)了解我国的水资源,了解水资源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三维教学目标4.1从全球变暖谈起知道物质的几种形态,知道物态跟温度有关.知道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知道摄氏度单位符号和写法、读法以及分度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通过“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出发思考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从物质三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联系进入温度的学习,建立温度的概念;通过阅读课文,认识温标的确定和温度计分度方法: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积极投入课堂学习,认真进行阅读、实验、讨论等探究活动,对实验操作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关注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环境.4.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了解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运动特点.通过参与观察活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主要特征;通过经历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探究过程,认识分子动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又被实验事实所证实,是由假说发展到理论的.能够找到其他相关的实验或事实说明分子动理论.对分子动理论的实验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乐于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4.3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尝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蒸发现象.知道蒸发过程要吸热,知道沸腾现象及其特点.知道沸点,知道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了解高压锅的原理.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时会放热.能用汽化、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经历蒸发、沸腾的观察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通过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描绘水沸腾的实验图象,学会用图示的方法或用文字描述沸腾的特征.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的讨论,学会相互交流信息.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认真细心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能体验探究知识时的乐趣.在实验时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4.4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知道熔化过程要放热,会查熔点表.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经历观察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通过描绘冰熔化的图象,进一步了解图表是常用的表示研究结果的方法.在冰的熔化和凝固实验中能耐心观察现象,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善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4.5升华与凝华知道升华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能用升华、凝华等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经历观察升华与凝华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升华、凝华现象的主要特征.通过多媒体播放舞台上的“烟雾”以及“人工降雨”,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通过思考讨论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尝试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具体问题.有求知欲望,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初步认识物态变化知识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的影响.4.6水循环与水资源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起来.(3)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道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5)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6)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7)初步了解超导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8)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三维教学目标5.1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和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2测量物体的质量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学习分类比较和科学抽象概念的思维方法,以及用感性化的方法认识单位概念.在学习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学习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自然.5.3探究物质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过程的主要环节.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5.4点击新材料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和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经历上网、进图书馆、作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物理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关注科技发展,注重科学探究和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的基本定位。

《标准》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

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其中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而科学内容分别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为一级主题。

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研究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其中,“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包括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此外,还包括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以及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实验和观察,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2.3了解力的概念和种类,能用实例说明力的作用和效果。

2.2.4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能用实例说明这些定律的应用。

活动建议:1、利用计时器、尺子等工具,测量自己跑步、骑车等的速度,并进行比较。

2、设计实验,观察力对物体的影响,比如用弹簧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3、设计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

2.3声和光内容标准:2.3.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
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 关现象。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 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 顿第一定律。
2.2.6 知道简单机械,通
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 平衡条件。
(5)通过实验探究,学会 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 大小和方向。
2.2 机械运动和力
2011年版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 小压强的方法。 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 实验稿 (6)通过实验探究,学习 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 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 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 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 的方法。 (8)通过实验探究,初步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
生产中的一些现象。
2.3 声和光
2011年版 2.3.6 通 过 实 验 , 了 解 白 光 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2.3.7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实验稿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 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 合的不同现象。 (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 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 息传播中的作用。
1.4.2 有合理利用资源 、保 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 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有所作为。
( 3 )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 和发展前景。 ( 4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
源的意识。
2. 运动和相互作用
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011年版 实验稿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 动及其相对性。 (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 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 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 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 动的联系。
解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
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
的应用。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1.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 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 1.1.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1.1.3 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 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 1.1.4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 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 1.2.1 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 1.2.2 知道质量的含义。 • 1.2.4 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 。。。。。。。
一、课标修订的几个主要方面
(三)适当删减或整合内容条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其科学素养综合提升, 本次修改适当删减、整合了一些内容,适当降低 了要求。
一、课标修订的几个主要方面 (四)适当增加内容,重视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因学习需要,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本次修改适当增加 了个别知识内容。
1.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 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 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状态 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 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
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
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 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修订稿
1.1.3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 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 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 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 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生活和自 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4)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
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 的运动中。
2.1 机械运动和力
修订稿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保持总述、三维目标分述的结构,对具体行文进行微调。
调整
● 对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进 行了梳理与微调;
● 对“知识与技能”目标,将行为动词“初步认识”统一为“认 识”,其它仅做文字推敲;
●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别从观察能力、提问能力、信息收 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交流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梳 理;
观点聚焦
● 为什么要修改课标?
两大任务: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学质量
目的意义: 巩固改革成果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观点聚焦
● 课标修改的原则和重点?
1、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传统文化渗透、理想追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世界观)
2、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 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
现今四大段 (原表述:“课程价值”5个方面)
微调
课程设计思路
按各学科的统一要求行文,把原“课程标准设计”,改为“课程 设计思路”。
课程理念
调整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功能,突出物理课程的位,将原课程理念“注 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构建评价体系不是单一的课程标准能够完成的,所以作了调整。将“构建 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了适当整合,并做了文字 推敲。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调整 1、调整结构标题:
课程内容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内容要求(含例)
二、科学内容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2、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的表述进行了微调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沪粤版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学设计教材内容: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沪粤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节(需要一个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探究课,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物质的物理属性已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只是在如何比较物质的硬度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比较多种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学生的猜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事先建立一个比较的基准点,然后再比较有关物质硬度。

基准点的选择决定了探究方法的繁简,一般以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作第一基准点,这样可将物质分成两类:一类硬度较大的,一类硬度较小的。

然后在硬度较大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分类排序,最后在硬度较小的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分类排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观察的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学会比较物体的某种物理属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性,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教学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教学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

教学准备磁性实验:磁铁、铁块、铜块、铝块、磁针;(1套演示实验)导电实验:示教电路板(电池、灯泡、开关、鄂鱼夹、导线)、笔芯、塑料线、电解槽、水、硫酸铜;(1套演示)导热实验:火柴、蜡烛、铁钉、粉笔;(15套分组);硬度实验:玻璃、铁皮;(15套分组实验);其他: 8张练习灯片; 6张游戏卡片:(标有镍、铜、硅、塑料、金刚石、海水六种物质的);投影灯泡1个,塑料带6个,杯子课前准备:(10分钟)把磁针磁化水调投影仪请班长发分组器材(粉笔、铁钉、玻璃、铁片)教学过程复习或导课师:同学们,这几天江西卫视每晚都在播《春秋战国》的电视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质的磁性ຫໍສະໝຸດ 二、物质的导电性导 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物体 半导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材料
名称
导体 用途

用作电线芯线
硫酸铜溶液 用作电镀加工
名称 橡胶 塑料
绝缘体 用途
绝缘手套 电器外壳
练习
现有铁、铜、木块、橡胶、胶水、纸张、食用油、 锗等物质,请你按照导电性能将它们分类填写在下 表中。
三、物质的导热性
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请指出电熨斗 的各个部件哪些 是导体,哪些是 绝缘体,哪些是 热的良导体,哪 些是热的不良导 体?
四、物质的硬度
比较物质的硬度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1.磁性的应用实例:磁带、计算机等
导 体: 2.导电性 绝缘体:
练一练
做游戏:听口领,举牌子。将标有镍、铜、硅、 塑料、金刚石、海水六种物质的卡片发给前排 六名同学。 (1)谁能被磁铁吸引? (2)谁是热的良导体? (3)谁的硬度最大? (4)谁是导体? (5)谁是绝缘体? (6)谁是制作半导体的材料? (7)谁是液体?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被朋友伤害了和被陌生人伤了其实是一样的,别怀疑友情,人家不欠你的,但要提防背叛你的人。 我决定喜欢你一辈子,不是你的一辈子,是我的一辈子,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喜欢下去。 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身体健康,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学习进步!
半导体: 热的良导体: 3.导热性 热的不良导体:
4.硬度
深化练习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用来加热的电热水杯, 你选用的材料应具有哪些物理属性?
练一练
1、中考体检时,医生用白酒、白醋和水让学 生分辨,这是根据它们________的不同进行 辨别的。
2、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 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
思考:上述物体各有什么物质组成?这些 物质有哪些属性?
1.“勾践剑和夫差矛” 是由 青铜和锡等合金 组 成,主要利用它 硬度 的属性。 2.“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上海金茂大厦”建筑宏 伟,它用到玻璃、隔音板、空心砖建筑材料,这种 物质具有透明、隔音、隔热属性 3.水罐是由陶瓷组成的,用它盛开水,主要利用它 隔热属性。 4.灯丝炽热达千度,使用很久也不断,灯丝由_钨 丝组成的,主要利用它导电性、 熔点高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