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科普知识系列五:2020-04-05(1)
垂体腺瘤
•
•
颅内主要肿瘤的发病率
• 正常垂体呈卵圆形 ,大小 1.2×1.0×0.5cm, 肉眼为桔红色,质 韧; • 女性大于、重于男 性,且妊娠时呈现 生理性肥大; • 位于颅底蝶鞍垂体 窝内。
垂体供血动 脉为垂体上 动脉与垂体 下动脉,来 自颈内动脉 的床突上段 与海绵窦段
• 垂体腺可分为前叶(腺 垂体)与后叶(神经垂 体)两部分。 • 前叶现已知其分泌的激 素有生长激素、泌乳素 、甲状腺刺激素、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 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黑 色素刺激素7种。 • 后叶:神经垂体,分泌 抗利尿激素,内含加压 素和催产素。这些激素 都在下丘脑内合成,经 垂体柄输送并储存于神 经垂体中,后释放到血 液内,其功能为控制体 内水和电解质平衡,一 旦垂体柄或视上核垂体 束纤维的起源细胞受到 损伤,将会引起尿崩症 。
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
,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 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 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和压迫三 叉神经而引起 • 少数巨大腺瘤可造成脑脊液循 环通路梗阻,出现脑积水导致
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
—视力视野障碍
• 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 经视交叉前,多无视力视 野障碍
• 肿瘤长大后,约60~80% 的肿瘤向上压迫视通路不 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 障碍
• •
• •
垂体功能低下症状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促性腺分泌不足 性欲减退、阳萎、不 育、第二性征不明显,体毛稀少、脱 落。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畏寒、疲劳 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嗜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虚弱无 力、厌食、血压偏低、低血糖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诊断
• 垂体腺瘤诊断规范化包括重视临床症状、
• •
代谢异常: 肥胖是最常见的表现,脂肪代谢紊乱和分布异引 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 ,是过量皮质醇和胰岛素分泌的结果;75-85%病 人有高血压,高血压发生冠心病、中风等并发症 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一、解剖结构1.蝶鞍:前床突、前交叉沟、鞍结节、中床突、垂体窝、鞍背、后床突。
2.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坚韧的硬脑膜。
3.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顶的上皮囊(Rathke囊),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出形成。
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4.鞍膈分型:1型鞍膈完整,有垂体柄通过2型鞍膈不完整,垂体柄周围有3mm左右的开口3型鞍膈周围仅有宽2mm或者更窄的硬脑膜环正常的鞍膈:呈下凹形或者平直形,若上凸则提示可能为垂体扩张性病变的早起征象。
少数垂体被压于鞍底,在断层影像上呈现“空蝶鞍”征。
5.垂体正常高度:垂体总高度随着随性别和年龄而不同。
青春期前儿童垂体正常高度<=6cm。
成年男性正常上限为8cm。
生理性肥大可达10cm,常见于月经期年轻女性,此类患者垂体可见向上凸起。
妊娠脯乳期妇女更大,可达12cm。
绝经期女性正常上限8cm。
二、一般情况1.垂体腺瘤是鞍区肿瘤最常见类型,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
2.发生于成人,男女发病并率相等,但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的多为女性。
3.属于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4.较大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
5.分型:a根据有无分泌功能有分泌功能: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嗜酸细胞腺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的嗜碱细胞瘤。
无分泌功能:嫌色细胞瘤。
b:根据大小垂体微腺瘤(直径≦10mm,并局限在鞍内的垂体腺瘤)。
垂体大腺瘤(直径>10mm)。
三、临床表现1.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2.内分泌功能异常:如泌乳素腺瘤可出现闭经、泌乳。
生长激素腺瘤产生肢端肥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导致库欣病等。
四、影像学表现CT与MRI诊断垂体肿瘤可靠,95%以上垂体腺瘤可作出诊断,但难以明确组织学类型。
垂体腺瘤
2,促甲状腺激素(TSH) ,其作用是促进状腺激素的合成。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其作用是促进肾上腺合成糖
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4,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5,催产素(垂体后叶素) 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 6,泌乳素(PRL)和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 。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见突向鞍上的肿块,T1WI 及 T2WI 呈 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上抬。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见突向鞍上的不规则肿块,肿块可见 「束腰征」,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垂体 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
4.此外还有一种叫做“甲状腺功能减低继发垂体增生 ”的疾病,这病其实是我们喉结下的甲状腺“太懒了不 工作”,而垂体只好憋着劲催它,结果自己变得越来越 大;有经验的医生会注意到患者有乏力、便秘、皮肤干 、水肿等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表现,而避免误诊为“垂 体腺瘤”,因为这种情况下做了手术病情不但不缓解, 还会进一步加重!
其它还有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 型垂体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FSH和 LH细胞分泌FSH和LH,FSH正常值:120ug/l,LH为40ug/l 。垂体FSH/LH腺瘤时,FSH/LH增高,垂体功能低下时, FSH/LH低。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 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激素分泌型肿瘤 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 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有相应的混合症状。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口服地塞米松0.5毫克,1次/6小时 ,共2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二天5留24小时尿查尿游离皮质醇, 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三日晨8时抽血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 醇。服药后尿游离皮质醇应抑制到<69nmol//24h,血皮质醇应 <82.8 nmol/L。
医学知识之垂体瘤
垂体瘤目前将垂体腺瘤分为催乳素腺瘤(PRL瘤),生长素腺瘤(GH瘤),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ACTH瘤),混合性腺瘤,无功能腺瘤,恶性垂体瘤等。
肿瘤的直径不到1cm,生长限于鞍内者称为微腺瘤,临床只有内分泌方面的症状,有时垂体MR检查不能发现异常,需作血清内分泌素含量测定才能作出确诊。
如肿瘤增大已超越鞍膈者称为大腺瘤,除内分泌症状外尚有可能引起视神经或视交叉的压迫症状,表现为视力、视野的影响,其典型者为双颞侧偏盲。
PRL腺瘤的主要表现在女性为闭经、泌乳、不育等。
在男性为性欲减退,阳萎、体重增加,毛发稀少等。
GH腺瘤的主要表现为如在青期前发病者为巨人症,发育期后得病者为肢端肥大症。
ACTH腺瘤的主要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病人有满月脸、水牛背、腹壁及大腿部皮肤紫纹、肥胖、高血压及性功能减退等。
目前垂体瘤治疗有药物治疗,r-刀治疗,手术治疗,除了较大侵袭性垂体瘤,突向鞍后、双侧海绵窦区、三脑室底部肿瘤采取开颅手术外,手术一般选择显微镜或内镜下微创经鼻蝶手术。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垂体腺瘤
编辑版ppt
4
垂体的血液供应
编辑版ppt
5
分类
大体形态 :
微腺瘤 直径<1.0cm
大腺瘤 直径1.0cm
巨腺瘤 直径3.0cm 细胞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分类 :
泌乳素细胞腺瘤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 瘤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
促性腺激素腺瘤
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无内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恶性垂体腺瘤编辑版ppt
垂体腺瘤
编辑版ppt
1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是主要起源
于垂体腺的前叶(腺垂体)的一种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十万分之一,其 中女性多于男性。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
编辑版ppt
2
鞍区解剖
脑垂体位于颅内底部,在
蝶骨体的垂体窝中,借漏斗与
下丘脑相连。 成人垂体大小约
角林。 2.长效拟生长抑素类药物:octreotide(奥曲肽) 3.可的松抑制剂:美替拉酮(metyrapone)、酮康唑
(Ketoconazole)、米托坦mitotane 4.抑制水肿的药物:地塞米松
编辑版ppt
16
放射治疗
普通放射治疗适用于那些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可能 复发的垂体腺瘤,尤其是复发率高的侵袭性垂体腺 瘤,以及原发腺癌或转移瘤病例。
编辑版ppt
18
4.大腺瘤: A.催乳素瘤:如无急性发展,溴隐停治疗后可显 著缩小。 B.非PRL肿瘤由于体积大导致的占位效应所引起 的症状。 C.将视交叉向上抬高的非PRL大腺瘤,即使没有 内分泌异常或视野缺损 5.急性和迅速的视力或其他神经功能恶化。可能 意味着视交叉缺血、出血或肿瘤梗塞(垂体卒中)。 主要危险是失明(垂体功能低下可采取替代治疗)。 失明通常需要急 诊手术减压。 6.对有疑问的病例,手术获得的组织用于病理诊 断。
脑垂体腺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脑垂体腺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脑垂体瘤系良性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
脑垂体腺瘤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视力视野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所见,以及内分泌学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
二病因病因不清,可能诱因有: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扩展方向及分泌激素的类型有关,包括以下4组症状:1.垂体瘤分泌激素过多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常见者为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及催乳激素瘤。
2.垂体本身受压症群,主要是垂体促激素分泌减少,一般首先影响生长激素GH,其次为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最后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少数可伴有尿崩症。
3.垂体周围组织受压症群,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下丘脑综合征和脑脊液鼻漏等。
4.垂体卒中,指垂体腺瘤和/或垂体本身梗死,坏死或出血,临床上可迅速出现压迫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垂体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可消失或减轻,甚至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低减。
四检查1.内分泌学检查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直接测定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等,对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2.影像学检查(1)蝶鞍像为基本检查之一。
在垂体瘤很小时蝶鞍可以没有变化,由于肿瘤日渐长大,可致蝶鞍扩大、骨质破坏,鞍背侵袭等。
(2)CT检查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后,可显示出5mm大小的垂体腺瘤。
更小的肿瘤显示仍有困难。
五诊断脑垂体瘤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视力视野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所见,以及内分泌学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典型的垂体瘤诊断不难。
但在早期的垂体瘤,症状不太明显时,诊断并不容易,甚至不能发现。
六治疗1.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经蝶窦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对垂体腺瘤有一定效果,可以控制肿瘤发展,有时使肿瘤缩小,致使视力视野有所改进,但是不能根本治愈。
垂体腺瘤的健康宣教
名称:垂体腺瘤的健康宣教审核者:刘爽杨素倩齐琳丽
一、什么是垂体腺瘤?
垂体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是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
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31~40岁之间。
二、垂体腺瘤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垂体瘤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进行激素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
四、垂体腺瘤患者的治疗要点:
1.手术治疗:经颅垂体腺瘤切除术、经碟垂体腺瘤切除术
2.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可能复发的垂体腺瘤
3.药物治疗:多为抑制相关垂体激素的分泌,能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消除肿瘤,停药后易复发。
饮食指导
)加强营养,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术后禁食水,2日后无呕吐者可进少量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普食。
3.休息与运动指导
)术后如无脑脊液鼻漏,可下床活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骤蹲骤起
4.病情监测指导
(1)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监测尿比重,观察有无尿崩的表现。
(2)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擤鼻涕,防止脑脊液鼻漏。
5.术前准备
6.术后指导
时到医院就诊。
)出院后第六周复查内分泌检查,个月后复查MRI。
垂体瘤科普宣传课件
常见症状
激素异常:某些垂体瘤会导致激素水平 的不平衡,如生长激素过多或甲状腺激 素不足等。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与治疗
医院就诊:如果出现垂体瘤相关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常用的检查 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垂体瘤的大小 和位置。
诊断与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较小的垂体瘤,医 生可能会选择用药物来控制激素水平。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或有压迫症状的垂 体瘤,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预防与注意事项
遵医嘱治疗:对于已确诊的垂体瘤患者 ,应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
谢谢您的介绍垂体瘤 常见症状 诊断与治疗 生活与康复 预防与注意事项
介绍垂体瘤
介绍垂体瘤
垂体瘤是一种位于脑下垂体的肿瘤,通 常是良性的。 垂体瘤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 变化,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常见症状
常见症状
头痛:垂体瘤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 起头痛。
视力问题:瘤体可能压迫视神经,导致 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
生活与康复
生活与康复
视力康复:如果垂体瘤导致视力问题, 康复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视力。
定期复查:垂体瘤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监测瘤体的状况和激素水平是否正 常。
生活与康复
饮食与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 度的锻炼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与注意事项
无法完全预防:垂体瘤的发生通常无法 完全预防,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 低患病风险。 注意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头痛、视力问 题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 查。
垂体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垂体瘤的定义 垂体瘤的症状 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垂体瘤的预后和复发 垂体瘤的预防和常见问题 结论
垂体瘤的定义
垂体瘤的定义
垂体瘤是一种位于垂体腺中的良性肿瘤 ,它会导致垂体激素的异常分泌。 垂体位于脑下垂体底部,控制和调节人 体内部的很多功能,如生长、代谢和生 殖等。
垂体瘤的预后和复发
垂体瘤的预后和复发
预后:大多数垂体瘤是良性的,手术切 除后的预后通常较好。然而,有时垂体 瘤可能会复发。 复发:复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与初次诊 断类似,可能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 ,如手术切除、放疗或药物治疗。
垂体瘤的预防和常见问题
垂体瘤的预防和常见问题
预防:目前没有特定的预防方法可以完 全预防垂体瘤的发生。然而,注意健康 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瘤体 。 常见问题:有关垂体瘤的最常见问题包 括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垂体瘤的症状
垂体瘤的症状
视力问题:垂体瘤可能会压迫到视神经 ,导致视力模糊、双重视觉或视野缺损 。
内分泌问题:垂体瘤可引发荷尔蒙分泌 异常,如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性腺激 素失调等。
垂体瘤的症状
头痛和头晕:垂体瘤会增加疗
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血 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扫描 ,以确定垂体瘤的位置和大小。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 药物治疗。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取决于瘤 体特征、患者的整体情况和个人偏好。
结论
结论
垂体瘤是一种位于垂体腺的良性肿瘤, 会导致垂体激素异常分泌和其他症状。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且定 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瘤体。
结论
如果患有垂体瘤或怀疑患有垂体瘤,应 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垂体瘤-精品医学课件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垂体周围组织受压症群: 1.神经刺激症状:头痛 2.视神经、视交叉等压迫: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甚
诊断和鉴别诊断
垂体瘤的确定 明确垂体瘤类型和性质 了解垂体功能及其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垂体瘤的治疗目标
①减轻或消除肿瘤占位病变的影响 ②纠正肿瘤分泌过多激素 ③尽可能保留垂体功能 应从肿瘤的解剖、病理生理和患者的全身情况来研 究具体治疗措施。
垂体瘤的治疗
一、垂体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垂体腺瘤最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 有经颅垂体瘤切除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目前多采用 Hardy氏改良经口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
至失明 3.下丘脑症群:嗜睡、发热、食欲改变等。 4.海绵窦综合征:眼球运动障碍与突眼,三叉神经痛
或面部麻木等 5.脑脊液鼻漏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群
垂体内分泌细胞瘤所分泌的激素及临床表现
肿瘤名称
GH分泌细胞瘤 PRL分泌细胞瘤
分泌激素
GH和PRL PRL
POMC分泌细胞瘤 ACTH
病因和发病机制
垂体细胞的原发缺陷 继发于中枢神经核(或)下丘脑功能失调 基因异常
垂体瘤的分类
一、根据病理组织染色分类为: 嫌色性、嗜酸性、嗜碱性。
二、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分为: 1. 分泌性腺瘤: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TSH
腺瘤。 2. 非分泌性腺瘤:肿瘤细胞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临床表现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脑垂体肿瘤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脑垂体肿瘤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文章目录*一、脑垂体肿瘤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二、脑垂体肿瘤该如何预防*三、脑垂体肿瘤带来哪些危害脑垂体肿瘤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1、脑垂体肿瘤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1.1、促甲状腺素腺瘤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代谢缓慢,使体内雌激和雄激素的代谢随甲状腺素的缺乏而减少,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垂体瘤的病因之一。
1.2、泌乳素型脑垂体瘤,女性表现为停经、泌乳、不孕,男性表现为阳痿、性功能减退,这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降低了垂体反应性并减少睾酮生成有关。
1.3、下丘脑调节功能失常:下丘脑多肽激素促发垂体细胞的增殖,如移植入GHRH基因后,可引发大鼠促GH细胞增生,并进而发展成真正得脑垂体瘤的病因。
2、脑垂体肿瘤有哪些症状2.1、激素分泌异常症群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过少症群,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萎常最早发生而多见。
2.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神经纤维刺激症头痛,呈持续性头痛;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压迫症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
3、脑垂体肿瘤要做哪些检查3.1、CT扫描:常规CT扫描仅能发现较大的垂体占位病变。
高分辨率多层冠状位重建CT在增强扫描检查时可发现较小的垂体瘤。
荷兰菲利浦多层螺旋CT扫描系统,是CT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牌。
3.2、核磁(MRI):脑垂体瘤影像学检查宜选MRI,因其敏感,能更好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可以区分视交叉和蝶鞍隔膜,清楚显示脑血管及垂体肿瘤是否侵犯海绵窦和蝶窦、垂体柄是否受压等情况。
3.3、X线平片:较大时平片可见蝶鞍扩大、蝶鞍的各个直径均增大、鞍壁变薄、鞍底下移、鞍背骨质破坏,前后床突变细而使鞍口扩大。
侧位片见双鞍底。
脑垂体肿瘤该如何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垂体腺瘤健康教育
垂体腺瘤健康教育垂体腺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发病率一般为1/10万。
30~40岁多见,男女均等,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居颅内肿瘤的第三位.垂体腺瘤诱发因素与遗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致瘤病毒有关。
临床表现1.头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额和双颞部疼痛.2.视力障碍肿瘤长大压迫视通路而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失,因肿瘤生长方向不同,出现不同类型的视力视野障碍,典型的视野障碍为双颞侧偏盲,如果肿瘤向一侧生长,则出现单眼偏盲或全盲。
3.内分泌功能改变(1)女性因雌激素减少所致的闭经、性功能减退、毛发脱落、肥胖等。
男性少见,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萎缩、不育.(2)由于肿瘤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导致肢端肥大,在青春期骨骺未融合前起病者表现为巨人症。
(3)受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部分会有血压升高,面色潮红、血糖增高等症状。
检查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行尿便常规、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血型、感染筛查、心电图、超声心动、X线胸片、头颅CT、头颅MRI、颅骨平片、内分泌检查、视力视野。
围术期指导1.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术前禁食水8小时。
(2)术前剪鼻毛,清洁鼻腔。
(3)呼吸功能训练:由于垂体腺瘤手术经过鼻腔,术后鼻部有敷料会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可以保证呼吸通畅。
术前2天开始练习,每天练习张口呼吸3次,每次20分钟,方法为用示指及拇指捏紧鼻腔,张口吸气、呼气。
2.术后注意事项(1)心电监护:使用心电监护期间禁止随意调整心电监护仪参数。
如有心慌、呼吸困难,电极片及导线脱落,监护仪报警,及时告知护士。
(2)吸氧:术后遵医嘱吸氧,吸氧时切勿自行调节氧气流量,室内严禁明火及放置易燃物品。
(3)饮食:术后6-12小时,若无恶心呕吐或呛咳,可进少量流食,之后从流食逐渐恢复到普通饮食,可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过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发生低血钠及低血钾,宜可适当进食含高钠及高钾的食物和饮料,如咸菜、橙汁等。
--垂体腺瘤
手术的指征和并发症
• 指征: (1).肿瘤较大并累及视交叉和海绵窦,手术可迅 速解决压迫症状。 (2).肿瘤的分泌功能旺盛,产生明显的激素过多 症状,手术可快速控制肿瘤的高分泌状态。 (3).内科治疗和放射治疗失败者。 (4).垂体卒中。 • 经蝶手术的并发症有些是一过性的,有些是永久 性的。一过性并发症有:尿崩症、脑脊液鼻漏。 永久性并发症有:视力减退、尿崩症、垂体功能 减退(完全性和部分性)。
垂体腺瘤
•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垂体瘤中以起源于腺 垂体的垂体腺瘤最为常见,其次为起源于胚胎残 留组织的颅咽管瘤。垂体腺瘤可发生于各种年龄, 约70%的病人始发年龄在30~50岁。
病因
• 在内分泌学历史上,关于垂体腺瘤的病因有2种不 同的学说,一种认为垂体腺瘤的病因在下丘脑: 下丘脑功能紊乱使下丘脑促垂体释放激素产生过 多,导致垂体细胞受到持续的、过度的刺激,引 起相应的垂体细胞慢性增生,久之则形成腺瘤; 另一种学说则认为垂体腺瘤的原发病因在垂体本 身:由于垂体细胞的内在异常(如体细胞突变) 使其发生异常的克隆增殖,最后形成肿瘤。目前 认为,这两种学说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中都有 一定的作用。
催乳素瘤除占位性病变影响外,与高催乳素血症密切相关, 通过增强多巴胺抑制作用可减少催乳素分泌。溴隐亭为多 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减少催乳素分泌,恢复下丘脑-垂体 促性腺激素的周期性分泌,恢复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 性,消除闭经和不育。使瘤体缩小,术前应用便于手术, 术后应用预防肿瘤复发,但停药后可复发。
肿瘤压迫、侵蚀垂体周围组织引起的症状
• 1.头痛和颅压增高症状 头痛常见,多为持续性 胀痛,可间歇性加重,部位多在两颞部、眶后。 头痛主要由于肿瘤在鞍内生长使鞍膈张力增高及 周围硬脑膜受到牵拉所致,一般不伴高颅压。当 肿瘤穿破鞍膈后,鞍内压力降低,头痛减轻甚至 消失。肿瘤向上生长侵入下丘脑、第3脑室时可引 起颅内压升高,此时常剧烈头痛并伴呕吐,眼底 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 • 2.神经眼科表现 视交叉位于蝶鞍上方,垂体腺 瘤向鞍上发展可压迫、侵蚀视交叉而产生视觉异 常。肿瘤压迫动眼神经可出现眼运动功能障碍, 统称神经眼科表现。
垂体腺瘤相关知识
垂体腺瘤相关知识概述垂体腺瘤为颅内常见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年发病率为1~7/10万。
在尸检做垂体连续切片的发现率为20%~30%。
70%的病例发生在30~50岁。
由于诊断技术的日益提高,垂体腺瘤的发现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诊断要点分型分期分类在大体形态上,垂体腺瘤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cm)、大腺瘤(直径>1cm)和巨大腺瘤(直径>3cm)。
近年来,由于对垂体腺瘤内分泌学、放射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的深入研究,有了一个较好的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分类法:泌乳素细胞腺瘤、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促性腺激素瘤、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恶性垂体腺瘤。
临床表现主要有内分泌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两种。
1.内分泌症状垂体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如果某一内分泌细胞生长腺瘤,则可发生特殊的临床表现。
(1)泌乳素腺瘤:占分泌性腺瘤的40%~60%,青年女性多见。
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闭经、溢乳、不孕为临床特征,又称Forbis-Albright综合征。
另外还有性欲减退、流产、肥胖、面部阵发潮红等。
全身皮下脂肪增多、肥胖、性功能低下甚至丧失,称为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症。
青春期前发病者,发育延迟,原发闭经。
男性少见,临床表现性欲减退、阳萎、不育、毛发稀少、肥胖、乳房发育及溢乳,后期外生殖器变小,睾丸萎缩变小,不育。
性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是PRL抑制了性腺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亦抑制促性腺激素对性腺的作用。
(2)生长激素腺瘤:占分泌性腺瘤的20%~30%。
肿瘤持续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在青春期前骨骺尚未闭合的患者,表现为巨人症;成年后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典型症状是颅骨增厚,颧骨、鼻窦、乳突增大,下颌突出,牙齿稀疏,手足粗大、肤色变黑、关节酸痛、肢体屈伸不便、皮肤粗糙、毛发增多,鼻、唇及舌增大,声带肥厚、声音低沉,可有糖尿及血压升高。
脑垂体腺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脑垂体腺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良性腺瘤很常见,大约有10万人口l例如,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育龄妇女。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说,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比例12.2%。
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上方,分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
垂体手柄穿过鞍隔,连接下丘脑和垂体。
垂体手柄由血管和神经组成。
垂体两侧为静脉海绵窦,颈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
原因不明。
可能的原因是:遗传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垂体位于大脑中部和眼睛后面。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的总司令部。
它控制人体内分泌功能,包括血糖、电解质、人体高度、胡须等男性性征、女性月经等。
当肿瘤发生时,内分泌功能会发生变化,人体代谢和相应器官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
这种病理变化会带来一些临床症状。
肿瘤可以包裹垂体或从垂体中生长,挤压垂体,导致垂体功能异常。
包括以下四组症状:1.垂体瘤分泌过多激素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是肢端肥大、库兴氏病和催乳素瘤;2.垂体本身的压迫群主要是垂体促激素分泌减少,一般首先影响生长激素GH,其次是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最后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少数可伴有尿崩症;3.垂体周围组织受压,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力缺陷、下丘脑综合征、海绵窦症和脑脊液鼻漏;4.垂体卒中是指垂体腺瘤和/或垂体梗死、坏死或出血。
压迫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可在临床上迅速出现,垂体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可消失或减少,甚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1.内分泌检查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等。
直接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测定,对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二、放射学检查1、蝶鞍像:作为基础检查之一,蝴蝶鞍在垂体瘤中不会改变很小时。
随着肿瘤的生长,蝴蝶鞍会扩大,骨质损伤,鞍背会被侵蚀。
2、CT扫描: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后可显示5mm大小垂体腺瘤,小肿瘤仍难以显示。
垂体大腺瘤的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垂体大腺瘤的介绍导语:垂体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器官,如果垂体出现了异常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伤害比较大的。
因为垂体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而且垂体还可以垂体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器官,如果垂体出现了异常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伤害比较大的。
因为垂体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而且垂体还可以分泌唾液,希望你们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垂体。
下面就让我们自己来看看垂体大腺瘤这种疾病是怎么样的吧,希望你们可以认真的对待一下。
垂体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人多见,约70%的病人始发年龄在30~50岁,只有3%~7%的病人始发年龄在20岁以下。
一般来说,起病年龄越小,肿瘤的侵袭性(invasiveness)越大,预后也就越差。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与性别有一定关系,腺瘤,占颅内肿瘤的8%~15%。
近20年来,垂体腺瘤的临床病例增加甚多,其原因是内分泌诊断技术的发展、神经放射检查设备的进步、电镜的应用等,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目前认为垂体腺瘤来源于腺垂体细胞,如单激素细胞腺瘤如生长激素、泌乳素细胞腺瘤等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而对一些多激素来源的腺瘤还有争议。
过去一直认为一种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20世纪70年代Zimmemrman用PAP法研究5例正常人垂体组织证实,在同一种细胞内具有能与生长激素和泌乳素两种激素抗体结合的颗粒,说明两种激素可以同时在同一垂体细胞内产生。
Midyley认为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可可由同一种细胞分泌。
Horvath报告了9例垂体泌乳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Kovacs也指出在非肿瘤情况下这种双激素分泌细胞同样散在于腺垂体中,只是数量较少而已。
上述研究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腺瘤科普知识系列五
特殊类型垂体腺瘤如何处理?
——偶发、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患者
大家好,我是Dr Zheng,上一期我讲了普通人群发现垂体腺瘤后如何处理,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
本期,我针对一些特殊人群的垂体腺瘤,讲一下如何处理。
特殊人群,因其生理、心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与普通人群的差异,在发现垂体腺瘤后,医生给的建议往往比较个体化,请听我娓娓道来。
偶发的垂体腺瘤(2020-04-05)
通常偶发性垂体腺瘤被认为是因无关的检查目的对大脑进行成像所发现的起源于垂体的异常。
简单地说,某单位安排员工例行查体,进行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如检查后某位员工颅内发现鞍区软组织肿块,后经垂体核磁共振(MRI)检查,确诊为垂体腺瘤,我们则可以将其称之为偶发的垂体腺瘤。
当然需要说明白的是,因某些临床表现不特异,无法在检查前就与垂体腺瘤联系起来,故只有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时才得以明确。
当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偶然检查出鞍区病变时,还需要和鞍区常见的肿瘤性病变及非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当然了,鞍区病变中最常见的当属垂体腺瘤了,占到70-80%的比例,紧跟其后的,当属Rathke 囊肿(拉克氏囊肿)和颅咽管瘤了,后两者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就不赘述了。
蝶鞍CT可以明确鞍底骨质的变化,及是否存在钙化,为诊断提供依据。
垂体核
磁共振(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垂体腺瘤极其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因通过垂体MRI检查,可以明确区分垂体增生,避免了重复的内分泌激素检查及MRI动态复查,甚至可以避免不必要甚至是潜在的手术操作。
当然,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都不能独立于临床表现而得出诊断,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通过影像学的检查(CT 或MRI),基本可以确定鞍区病变是否为垂体腺瘤,以及明确是微腺瘤或大腺瘤。
明确诊断后,还要对患者视力、视野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有海绵窦侵袭的病变,还应检查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功能,明确有无眼球活动障碍。
内分泌权威机构建议针对所有的垂体偶发肿瘤,不论病灶体积的大小,均应接受垂体功能减退及垂体激素高分泌的评估。
一般情况下,采血化验包括测定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COR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LH/FSH),以及男性的总睾酮()。
当影像学检查考虑Rathke囊肿、颅咽管瘤或任何可见与垂体腺瘤无关的病变时,可暂不需要化验垂体激素的高水平分泌。
偶发性垂体腺瘤确诊后,根据内分泌激素的化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垂体腺瘤亚型,大体可以分为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和功能型垂体腺瘤。
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应根据年龄、是否存在视神经受压等因素,综合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功能型垂体腺瘤主要包括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生长激素细胞瘤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等。
其中,泌乳素细胞大腺瘤和有症状的泌乳素微腺瘤首选使用多巴胺激动剂进行药物治疗,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在血清泌乳素水平低于正常上限10倍时,要排除垂体柄效应引起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目前泌乳素腺瘤的口服药物主要由溴隐亭和卡麦角林(cabergoline)两种,卡麦角林相对于溴隐亭,疗效更好,耐受性也更好,可作为首选,但国内不易购买,但如果是有怀孕需求的女性,鉴于药物安全性,则首选溴隐亭。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是偶发垂体腺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对于存在手术禁忌症的功能型垂体腺瘤,可考虑采取药物治疗。
其中,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可使用奥曲肽或兰瑞肽治疗,促肾上腺激素细胞腺瘤可采用帕瑞肽或卡麦角林、酮康唑或美替沙酮治疗。
大多数偶发性垂体腺瘤属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需要通过定期复查及随访来进行临床管理,根据病灶的大小及对临近结构的侵袭情况,在半年或1年后再次进行垂体核磁共振检查。
如再次复查垂体核磁共振未见肿瘤体积增大,后续可每年定期复查即可。
绝对的手术适应症是视神经受压出现的视力损受损,典型表现为双颞侧偏盲。
对于瘤体毗邻视交叉但无视力视野受损的病例,也有手术指征,尤其是年轻患者,因其生存时间长,伴有瘤体增大及随之而来的视力视野受损可能性较大。
对于有怀孕需求的女性患者,在病灶靠近视交叉是,应权衡手术风险和手术带来收益。
在无功能腺瘤中,观察往往是最初的建议,对于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瘤体逐渐增大,出现视交叉受压症状时,则属于明确的手术指征。
也有学术团体建议,对于存在较高失访风险的不依从患者,以及疑似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手术干预。
当然,还有一个概念需要说明,那就是垂体卒中,它可以是在偶发性垂体腺瘤随访过程中出现,也可以是以首发症状前往医院就诊时发现,大宗病例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仅为0.2%患者/年。
在使用抗凝剂时,偶发性大腺瘤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尤其是病灶毗邻视交叉时。
垂体卒中是以腺瘤出血或梗死为特征,因瘤体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压迫症状,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痛、眼肌麻痹及视力丧失。
垂体卒中是有手术指征的。
最后,Dr Zheng对本节的科普知识进行简要总结:1、诊断明确的偶发性垂体腺瘤常无临床表现,不应与任何症状和体征相联系;2、绝大多数偶发性微腺瘤表现为良性发展,生长缓慢,不必过于担心;3、对于无肿瘤压迫症状的偶发性无功能大腺瘤,常建议定期观察;4、针对存在视力视野受损,或者在随访期间有较高可能出现视力视野受损或卒中的病例,建议手术干预。
儿童和青少年垂体腺瘤(2020-04-11)
大家好,Dr Zheng又和大家见面了。
上期我们介绍了偶发性垂体腺瘤的处理原则,本期,给大家带来一起关于儿童垂体腺瘤的科普知识。
首先带了一个真实的病例,患者,男,16岁,高一学生,主诉“视物不清半月、突发头痛3天”入院。
查体:神清。
双眼视力粗测0.3,双颞侧视野缺损,双
侧瞳孔大小、反应均正常,眼球活动正常。
查头颅MRI示:鞍区占位,考虑垂体大腺瘤。
血清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GH)50ng/ml(正常0-5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538.247ng/ml(正常60-350ng/ml),余内分泌激素未见异常。
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生长激素型)。
在全麻下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术后复查生长激素(GH)2.711ng/ml(正常0-5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327.498ng/ml(正常60-350ng/ml),甲功、皮质醇轻度降低,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复查垂体核磁示肿瘤全切。
术后定期门诊复查。
上述病例就是一个儿童垂体腺瘤的病例,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那么儿童垂体腺瘤和成人垂体腺瘤有何区别?且听小郑给大家科普。
儿童和青少年垂体腺瘤较为罕见,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占所有垂体腺瘤的5%。
与成人的垂体腺瘤相比较而言,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占大多数,女性居多。
疾病表型与潜在遗传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儿童及青少年的表现因腺瘤分泌激素的不同而异。
分泌生长激素的腺瘤不常见,男性居多,伴有急剧生长、肢端肥大或头痛等表现。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发病时间于儿童期稍后阶段,患病高峰在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典型表现为库欣综合征。
分泌泌乳素腺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垂体腺瘤,绝大多数在青春期,表现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约占四分之三,男孩表现为生长停滞,青春期延迟,或者溢乳。
儿童和青少年病例很少出现局限性神经体征,视力障碍最常见。
儿童和青少年垂体腺瘤术前评估与成人无异,均包括内分泌检查,以及鞍区CT和MRI检查,视力、视野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及青少年血清生长激素单日波动范围在0.5-30ng/ml,对于考虑生长激素腺瘤的病例,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试验(OGTT)。
泌乳素瘤可以考虑在手术前使用多巴胺能激动剂进行药物试验性治疗,且大多数泌乳素腺瘤患者,可能从初步药物治疗中获益。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使55%的成人高分泌的生长激素正常化,但没有显示出能提供持久的疾病治愈能力,在儿童终身治疗上存潜在风险。
儿科和青少年以鞍区小的垂体腺瘤为主,大部分首选经鼻蝶手术切除,但是,蝶窦气化情况可能限制手术入路,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不易成活,脑脊液漏风险上升。
因此,鉴于需要经鼻蝶手术切除儿童垂体腺瘤病例较少,推荐儿童及青少年垂体腺瘤的治疗,应集中到垂体卓越中心开展。
对于病灶向鞍上明显扩展的,经颅手术或联合手术是不错的选择。
据最近大宗文献回顾报道,回顾性研究1978年-2015年所有发表的儿童垂体腺瘤1284例,98%的患者选择经蝶切除术(TSR)治疗,全切率78%。
儿童和青少年垂体腺瘤经鼻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脑脊液漏。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手术和放疗两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达三分之二的患者需要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总结,儿童和青少年垂体腺瘤是一种具备多重调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常掺杂着多重因素,故治疗方案务必高度个体化。
妊娠期女性的垂体腺瘤
老年人的垂体腺瘤
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患者的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