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电容基本知识
电容电阻基本常识
![电容电阻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fa6758202d276a200292e9d.png)
常规贴片阻容封装对照表常规贴片电阻标准封装与额定功率对照表常规钽电容封装对照表常规电解电容封装对照表 (单位:m)电阻电容包装形式2、碳膜电阻3、精密金属膜电阻4金属氧化膜电阻5、陶瓷电容7、贴片电阻贴片元件封装说明转贴片元件封装说明BGMSMT是电子业界一门新兴的工业技术,它的兴起及迅猛发展是电子组装业的一次革命,被誉为电子业的”明日之星”,它使电子组装变得越来越快速和简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集成度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
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产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SMT零件:SMT所涉及的零件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有许多已经形成了业界通用的标准,这主要是一些芯片电容电阻等等;有许多仍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尤其是IC类零件,其封装形式的变化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传统的引脚封装正在经受着新一代封装形式(BGA、FLIP CHIP等等)的冲击,在本章里将分标准零件与IC类零件详细阐述。
标准零件标准零件是在SMT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是针对用量比较大的零件,本节只讲述常见的标准零件。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电阻(R)、排阻(RA或RN)、电感(L)、陶瓷电容(C)、排容(CP)、钽质电容(C)、二极管(D)、晶体管(Q)【括号内为PCB(印刷电路板)上之零件代码】,在PCB上可根据代码来判定其零件类型,一般说来,零件代码与实际装着的零件是相对应的。
一、零件规格:(a)、零件规格即零件的外形尺寸,SMT发展至今,业界为方便作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零件系列,各家零件供货商皆是按这一标准制造。
标准零件之尺寸规格有英制与公制两种表示方法,如下表公制表示法 1206 0805 0603 0402英制表示法 3216 2125 1608 1005含义 L:1.2inch(3.2mm)W:0.6inch(1.6mm)L:0.8inch(2.0mm)W:0.5inch(1.25mm)L:0.6inch(1.6mm)W:0.3inch(0.8mm)L:0.4inch(1.0mm)W:0.2inch(0.5mm)注:a、L(Length):长度; W(Width):宽度; inch:英寸b、1inch=25.4mm(b)、在(1)中未提及零件的厚度,在这一点上因零件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生产时应以实际量测为准。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PPT版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PPT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2cecc6580216fc710afdac.png)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的符号
电感器
带铁(磁)芯电感器 非铁磁芯电感器
可调电感器
带抽头电感器
磁芯微调电感器
铁芯变压器
绕组间有屏蔽的变压器 带屏蔽变压器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色环电感基本构造
导磁体性质:铁氧体磁芯 绕线形式:单层密绕式 电感量:10,33,47,100... 应用范围:滤波 种类:电感线圈 封装形式:色环电感
色环电感特征
1.色环电感结构坚固,成本低廉,适合 自动化生产。 2.特殊铁芯材质,高Q值及自共振频率。 3.外层用环氧树脂处理,可靠度高。 4.电感范围大,可自动插件。
第2. 一常课用电的阻电元感件器电—感—元扼件流电线容元圈件
扼流线圈:又称为扼流 圈、阻流线圈、差模电感器, 是用来限制交流电通过的线 圈,分高频阻流圈和低频阻 流圈。采用开磁路构造设计, 有结构性佳、体积小、高Q 值、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 笔记型电脑、喷墨印表机、 影印机、显示监视器、手机、 宽频数据机、游戏机、彩色 电视、录放影机、摄影机、 微波炉、照明设备、汽车电 子产品等。
它是利用半导体光敏效应制成的一种元件。电阻值随入 射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光线越强,电阻越小。无光照射时, 呈现高阻抗,阻值可达1.5MΩ以上;有光照射时,材料激发 出自由电子和空穴,其电阻值减小,随着光强度的增加,阻 值可小至1kΩ以下。
如:可见光敏电阻,主要材料是硫化镉,应用于光电控 制。红外光敏电阻,主要材料是硫化铅,应用于导弹、卫星 监测。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fdec333783e0912a3162a4b.png)
电子元器件之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第一部分电阻器系列1、概述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在电子设备中约占元件总数的30%以上,其性能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1.1定义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指具有一定阻值,一定几何形状,一定技术性能的在电路中起特定作用的元件。
1.2作用在电子设备中,电阻器主要用于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可作为消耗电能的负载、分流器、分压器、稳压电源中的取样电阻、晶体管电路中的偏执电阻等。
1.3单位电阻器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由Ω导出的单位,如千欧(k Ω),兆欧(MΩ)等。
2、分类电阻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多种分类方法。
2.1按结构分:2.1.1固定电阻器2.1.2可变电阻器:有滑线变阻器和电位器。
滑线变阻器电位器2.1.3敏感电阻器: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湿敏电阻、气敏电阻等。
2.2按外形分:有圆柱型、圆盘型、管型、方型、片状、纽扣状电阻。
2.3按材料分:2.3.1合金型:用块状电阻合金拉制成合金线或碾成合金箔片,制成电阻。
如线绕电阻,精密合金箔电阻等。
2.3.2薄膜型:在玻璃或陶瓷基体上沉积一层电阻薄膜,膜的厚度一般在几微米以下。
薄膜材料有碳膜、金属膜、化学沉积膜、金属氧化膜等。
2.3.3合成型:电阻体由导电颗粒(石墨、碳黑)和有机(无机)粘接剂混合而成,可以制成薄膜或实芯两种类型。
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水泥电阻2.4按安装方式分,有插件电阻和贴片电阻。
插件电阻贴片电阻2.5按用途分:2.5.1普通型(通用型):适用于一般技术要求的电阻,功率在0.05~2W之间,阻值为1Ω~22MΩ,偏差为±5~±20%。
2.5.2精密型:功率小于2W,阻值为0.01Ω~20MΩ,偏差为2%~0. 001%。
2.5.3功率型:功率在2~200W之间,阻值0.15~1MΩ,精度±5~20%,多为线绕电阻,不宜在高频电路中使用。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WORD文档版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WORD文档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8b24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9.png)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WORD文档版一、电阻电阻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流流动的电器元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通过。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1.电阻的分类根据电阻元件材料的不同,电阻主要分为四类:金属电阻、碳膜电阻、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
2.电阻的特性电阻有三个基本特性:阻值、功率和温度系数。
-阻值是指电阻对电流的限制程度,单位为欧姆(Ω)。
-功率是指电阻元件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单位为瓦特(W)。
- 温度系数是指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单位为ppm/℃(百万分之一/摄氏度)。
3.串联和并联电阻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阻值之和,即Rt=R1+R2+...+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t=1/R1+1/R2+...+1/Rn。
4.电阻的相关计算-电流计算: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即I=V/R。
-功率计算:功率(P)等于电流(I)乘以电压(V),即P=VI。
-热功率计算:热功率(P)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即P=I^2R。
-串联电阻计算: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阻值之和,即Rt=R1+R2+...+Rn。
-并联电阻计算: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t=1/R1+1/R2+...+1/Rn。
二、电容电容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的电器元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电能。
电容的单位为法拉(F)。
1.电容的分类根据电容元件结构的不同,电容主要分为两类:电解电容和非电解电容。
2.电容的特性电容有三个基本特性:电容值、耐压和损耗角正切。
-电容值是指电容存储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耐压是指电容对电压的承受能力,单位为伏特(V)。
-损耗角正切是指电容的耗损程度。
3.串联和并联电容串联电容的总电容等于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Ct=1/C1+1/C2+...+1/Cn。
并联电容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的电容值之和,即Ct=C1+C2+...+Cn。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的变化规律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9a2c76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9.png)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的变化规律一、电阻的变化规律1.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其单位为欧姆(Ω)。
2.电阻的计算公式:R = 电压(V)/电流(I)3.电阻的分类:a.固定电阻:电阻值不随温度、电压和电流变化的电阻。
b.变阻器:电阻值随温度、电压和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电阻,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4.电阻的变化规律:a.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金属导体)或减小(半导体、绝缘体)。
b.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绝缘体)或基本不变(导体)。
c.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绝缘体)或基本不变(导体)。
二、电容的变化规律1.电容的定义:电容是电路中储存电荷的能力,其单位为法拉(F)。
2.电容的计算公式:C = 电荷(Q)/电压(V)3.电容的分类:a.固定电容:电容值不随温度、电压和电流变化的电容。
b.可变电容:电容值随温度、电压和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电容,如电容调谐器等。
4.电容的变化规律:a.电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电容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电容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三、电阻和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1.电阻的应用:a.限流:通过电阻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
b.分压:电阻串并联实现电压的分压,用于电压测量等。
c.负载:电阻作为电路的负载,消耗电能。
2.电容的应用:a.滤波:电容器对电路中的交流信号进行滤波,提取直流信号。
b.耦合:电容器用于电路之间的信号耦合,传递信号。
c.充放电:电容器储存电能,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如闪光灯电路。
以上是关于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变化规律的详细知识点介绍,供中学生参考。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电阻值为20Ω的电阻,在电压为10V的情况下,求电流大小。
方法:根据欧姆定律,I = V/R,将给定的电压和电阻值代入公式,得到电流大小。
答案:I = 10V / 20Ω = 0.5A2.习题: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在电流为2A的情况下,求电压大小。
方法:根据欧姆定律,V = I*R,将给定的电流和电阻值代入公式,得到电压大小。
电路基本元件R,C,L(电阻,电容,电感) 介绍
![电路基本元件R,C,L(电阻,电容,电感)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fc582d7b9f3f90f76c61bc2.png)
电路基本元件R,C,L(电阻,电容,电感)介绍1.电阻元件电阻是表征电路中电能消耗的理想元件。
一个电阻器有电流通过后,若只考虑它的热效应,忽略它的磁效应,即成为一个理想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的图形符号如图1-16所示。
图中电压和电流都用小写字母表示,表示它们可以是任意波形的电压和电流。
图1-16中,u和i的参考方向相同,根据欧姆定律得出即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和与通过的电流成线性关系,两者的比值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称为这一部分电路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
在直流电路中,电阻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为电功率,单位是瓦(W)。
在t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Pt。
W的单位是焦[耳](J),工程上电能的计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1千瓦∙小时即1度电,1度电与焦的换算关系为1kW∙h=3.6×106J。
这些电能或变成热能散失于周围的空间,或转换成其他形态的能量作有用功了。
因此,电阻消耗电能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能量转换过程。
2.电容元件电容是用来表征电路中电场能储存这一物理性质的理想元件。
图1-17是一电容器,当电路中有电容器存在时,电容器极板(由绝缘材料隔开的两个金属导体)上会聚集起等量异号电荷。
电压u越高,聚集的电荷q就越多,产生的电场越强,储存的电场能就越多。
q与u的比值为C=q/u。
C称为电容。
式中,q的单位为库[仑](C);u的单位为伏[特](V);C的单位为法[拉](F)。
由于法[拉]的单位太大,工程上多用微法( F)或皮法(pF),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F=10-6pF,1pF=10-12F。
当极板上的电荷量q或电压u发生变化时,在电路中就要引起电流流过。
其大小为(1-5)上式是在u和i的参考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得出的,否则要加负号。
图1-16 电阻元件图1-17 电容元件当电容器两端加恒定电压时,则由上式可知i=0,电容元件相当于开路。
将式(1-5)两边积分,便可得出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路中电流的一种关系式,即(1-6)式(1-6)中,u0是初始值,即在t=0时电容元件上的电压。
小电阻串联电容
![小电阻串联电容](https://img.taocdn.com/s3/m/aba7dea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0.png)
小电阻串联电容一、电路基础知识回顾1. 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电路中,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决定。
对于小电阻,它对电流的阻碍相对较小。
根据欧姆定律I = (U)/(R)(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 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包括限流、分压等。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可以分担一部分电压,使得各个元件按照一定的电压比例工作。
2. 电容-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
它由两个极板和极板间的电介质组成。
电容的大小C=(Q)/(U)(其中Q是极板上储存的电荷量,U是两极板间的电压),其大小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极板间距离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 电容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有滤波、耦合、隔直等。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充电完成后相当于断路;在交流电路中,电容会不断地充放电,对交流信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称为容抗X_C=(1)/(2π fC)(其中f是交流信号的频率)。
1. 电压分配-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
对于小电阻R和电容C串联的电路,设电源电压为U,电阻两端的电压U_R = IR,电容两端的电压U_C=(Q)/(C)。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I处处相等,根据Q = It(t为时间),在充电过程中,随着电容充电,电容两端电压逐渐升高,电阻两端电压逐渐降低。
- 当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对于直流电源,充电完成后),如果电源是直流电源,电容相当于断路,此时电阻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U,电容两端电压也为电源电压U(充电完成后的电压)。
2. 电流特性- 在直流电路中,刚接通电路时,电流I=(U)/(R)(因为电容初始电压为0,相当于短路),随着电容充电,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根据I=(U - U_C)/(R),电流逐渐减小,直到充电完成,电流为0。
-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i=(u)/(R - jX_C)(这里u是交流电压,j是虚数单位)。
电容电阻知识点总结
![电容电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4ad1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4.png)
电容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容的基本知识1.1 电容的定义电容是电路中一种用来储存电荷的元件,通常用C来表示,单位为法拉(F)。
电容的定义是指在给定电压条件下储存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即C = Q/V其中,C为电容,Q为储存的电荷量,V为电压。
1.2 电容的物理原理电容的物理原理是利用两个接近的导体之间的电场来储存电荷。
当两个导体接近但不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存在电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容。
电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导体之间的距离和面积,以及介质的性质。
1.3 电容的基本特性电容的基本特性包括容量、电压、电荷和能量存储。
电容的容量决定了它能够储存的电荷量,而电压则决定了电容上储存的电荷量的多少,即Q = C*V其中,Q为电容上的电荷量,C为电容,V为电压。
1.4 电容的常见类型电容主要包括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两种类型。
固定电容是指其容量固定不变的电容器,而可变电容则是指其容量可以调节的电容器,通常用在调节频率和振荡器电路中。
此外,电容还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极性电容需要注意极性,而非极性电容则不需要。
1.5 电容的应用电容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滤波、积分、微分、存储能量等。
同时,电容还可以用来制造各种振荡器、滤波器、调谐电路、定时电路等。
二、电阻的基本知识2.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中一种用来阻碍电流流过的元件,通常用R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定义是指在给定电压条件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比值,即R = 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2.2 电阻的物理原理电阻的物理原理是利用材料的电阻性质来阻碍电流的流动。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同时也会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导致电流的衰减。
电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截面积。
2.3 电阻的基本特性电阻的基本特性包括阻值、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阻的阻值决定了它对电流的阻碍程度,而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进行描述,即V = 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电阻、电容、二极管)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电阻、电容、二极管)](https://img.taocdn.com/s3/m/97003231b7360b4c2f3f6421.png)
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纸 质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按极性分为:
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瓷片电
容和电解电容。
三、二极管的基本知识
1.半导体基础知识 (1)导体 自然界中很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如金、银、 铜、铁等,一般金属都是导体,电阻率(10-6~10-4 Ω·cm)。 (2)绝缘体 几乎不导电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如橡 皮、陶瓷、塑 料和石英等。电阻率(1010Ω·cm以上)。 (3)半导体 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
与横截面积 S 成反比,还与该物质的电阻率ρ有关,即:
R L S
小知识:大家可以将电路想象成我们生活中的道路,而 电阻就好比是道路中的桥梁,桥梁越宽阔,车流(电流) 就越容易通过,允许通过的车流量(电流)就越大,因 此,我们生活中所用电器的用电量越大,该电器所用电
源线的直径就越粗。
二、电容器化物等。电阻率介
于 10-3~109 Ω·cm。
2.二极管的基本知识 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PN结,在制造过程中利用一定 的掺杂工艺使一块半导体的一侧呈P型,另一侧呈N型, 则其交界处就形成了PN结。
N 型半导体(Negative-负的):自由电子浓度大大增加
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Positive-正的):空穴浓度大大增加的杂
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电,接通交流电的作用,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 F (法),此外还有μF(微法)、pF(皮法)、nF (纳法) 由于电容 F 的容量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有哪些基本特性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有哪些基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073579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7.png)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有哪些基本特性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元件,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特性。
本文将就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进行探讨。
一、电阻的基本特性电阻是指电路中抵抗电流流动的元件,常用单位是欧姆(Ω)。
以下是电阻的基本特性:1. 阻值(电阻大小):电阻的阻值表示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阻值越大,电流通过的越困难。
2. 电压-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功率消耗: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元件会发生功率消耗,功率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4. 发热特性:由于电阻发生功率消耗,因此在高电流通过时会发热,需要特别注意散热问题。
二、电容的基本特性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常用单位是法拉(F)。
以下是电容的基本特性:1. 电容量(容值大小):电容的容值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容值越大,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越强。
2. 充放电过程:电容器可以通过连接电源进行充电,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可以通过放电过程释放电荷。
3. 电压-电荷关系:电容器上的电压与其带有的电荷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电容器的电压随电荷量的增加而增加。
4. 频率特性:电容器对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具有不同的阻抗,对低频信号直流响应较好,对高频信号表现出较高的阻抗。
三、电感的基本特性电感是储存磁能的元件,常用单位是亨利(H)。
以下是电感的基本特性:1. 电感量(感值大小):电感的感值表示其储存磁能的能力,感值越大,电感器储存磁能的能力越强。
2. 反应速度:电感器对电流的变化有一定的惯性反应,即不会立即改变电流强度,具有瞬态特性。
3. 频率特性:电感器对交流信号的阻抗与频率有关,对高频信号表现出较高的阻抗,对低频信号直流响应较好。
4. 电感耦合:电感可以通过互感耦合方式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电路中,实现信号的耦合与隔离。
综上所述,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基本元件。
电阻电容知识点汇总
![电阻电容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26b125ac1c708a1284a449f.png)
电容的使用电容(Electric capacity),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材料(介质)构成。
由于绝缘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
按照结构划分一、固定电容二、可变电容三、微调电容介质材料划分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
按极性划分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电容的作用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在电路中,阻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的作用),常用于极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
1.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在实际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一般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为0.001--0.lp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
2.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韵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总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电容的主要指标1.电容器的标称容量——电容器上所标明的电容量值。
2.电容器的允许误差(1)电容器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称为误差。
因这一误差是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故称为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精度分为±1%(00级)、±2% (0级)、±5%(Ⅰ级)、±10%(Ⅱ级)、±20%(Ⅲ级)5级。
(2)电容器上的数值为几十、几百、几千时,单位均为pF。
如3300表示3300pF。
3.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1)电容器长时间工作而不会引起介质电性能受到任何破坏的直流电压数值,又称耐压。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共59张PPT)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b1f25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4.png)
10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1)排阻有两种类型: 双列、单列直插和贴片排阻 直插排阻类似直插IC。
第一号管脚由小圆点或小凹槽来表示。
插第一号管脚的孔通常在电路板上用方或带尖角的焊盘标识。 插电阻网络时第一号管脚必须插入电路板上带有标明第一号管脚
的孔。
11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8.电位器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电阻,可通过调整其组件体上的旋扭或螺钉 改变其阻值。
5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环的位置国内外的标法有异,国外有此厂家把第四 环也标在另一端的金属帽上,遇此情况切记:金色或银色的一端不是
第一环。第一环是离组件体端部最近的一环。
例:某电阻的色环依次为“黄、紫、红、银”,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4700Ω=4.7KΩ,误差为±10%。
附表:电阻器用色环标志的种类及含义(附表见下页).
一个正号“ ,就表示该脚是正极。有的电容器没有极性,但 +” 2、对于误差小于±2%的电阻,阻值用四位数字表示,前三位数字代表重要数据,最后一位表示加零的个数。
现在有些高亮LED可发作照明用灯,如 显示屏背光源,某些装饰灯等。
稳压二极有的电时路符为号是了“VR外”、“观ZD”或的“Z”,整稳压齐二极一管致,也有规定有字的一面必须朝着一个
1微法=( )皮法,
0.47μF=( )pF,
33μF=( )pF,
68000PF=( ) μF,
1000PF=( ) μF,
36000000PF=( ) μF,
18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三、根据色环标志含义表,写出下列名项的阻值和精度:
1.红-黑-棕-金
9.灰-红-黑-金
2.棕-棕-红-银
10.棕-黑-蓝-银
电阻电容基本知识
![电阻电容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204e70cba1aa8114431d9d7.png)
电阻器的主要电器参数如下:1) 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2) 额定功率:3) 最高工作电压:4) 噪声电动势:5) 温度系数:电容的主要特性参数:(1)容量与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
一般分为3级:I级±5%,II 级±10%,III级±20%。
在有些情况下,还有0级,误差为±20%。
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它们采用不同的误差等级。
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
用字母表示:D——005级——±0.5%;F——01级——±1%;G——02级——±2%;J——I级——±5%;K——II级——±10%;M——III级——±20%。
(2)额定工作电压:电容器在电路中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工作,所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又称耐压。
对于结构、介质、容量相同的器件,耐压越高,体积越大。
(3)温度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量的相对变化值。
温度系数越小越好。
(4)绝缘电阻:用来表明漏电大小的。
一般小容量的电容,绝缘电阻很大,在几百兆欧姆或几千兆欧姆。
电解电容的绝缘电阻一般较小。
相对而言,绝缘电阻越大越好,漏电也小。
(5)损耗: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发热而消耗的能量。
这些损耗主要来自介质损耗和金属损耗。
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
(6)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随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
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
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
另外,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
所有这些,使得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限制。
不同品种的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
小型云母电容器在250MHZ以内;圆片型瓷介电容器为300MHZ;圆管型瓷介电容器为200MHZ;圆盘型瓷介可达3000MHZ;小型纸介电容器为80MHZ;中型纸介电容器只有8MHZ。
电阻电容知识培训
![电阻电容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95955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9.png)
电阻电容知识培训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通常用R来表示。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其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为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两种。
固定电阻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通常用于限制电流和保护电路。
而可变电阻可以通过手柄或旋钮进行调节,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二、电阻的工作原理电阻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材料内部的电子、离子和晶格的相互作用来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阻值大小与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常见的电阻材料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物膜电阻等。
三、电阻的特性1. 阻值:电阻的阻值是指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
不同的电路需要不同的电阻数值,因此在选择电阻时需要根据电路要求来确定电阻的阻值。
2. 功率:电阻的功率是指电阻能够耗散的功率,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
功率是电阻能够耗散的最大功率,超过这个功率可能会使电阻过热损坏。
3. 精度:电阻的精度是指电阻的阻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偏差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电阻的精度有5%、1%、0.5%等级,不同的精度等级适用于不同的电路要求。
4. 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量与电阻的温度系数有关。
电阻的温度系数是指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1℃时的变化量,通常用ppm/℃来表示。
四、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限流保护:在电路中通过串联电阻可以对电流进行限制,起到保护电路和元件的作用。
2. 分压调节:电阻可以用来做分压器,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
3. 电压分压:在电路中通过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组合,可以实现对电压的分压。
4. 温度传感:利用电阻的温度特性,可以制作成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和检测温度。
5. 滤波作用:电阻和电容的串联并联组合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滤波作用,用于去除杂波和干扰信号。
电阻电容知识点总结
![电阻电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3425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2.png)
电阻电容知识点总结电阻和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被动元件,它们在电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电阻和电容的基本知识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电阻和电容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电阻的基本知识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中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其单位是欧姆。
电阻的作用是将电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电路过流而导致损坏。
2. 电阻的符号电阻的符号为一个平行线段,代表着电阻的阻值和功率。
3. 电阻的原理电阻的阻值取决于电阻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
电阻越长、横截面积越小、材料电阻率越大,电阻阻值就越大。
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并联连接是指将多个电阻端口连接在一起。
串联连接会使电阻之和增加,而并联连接会使电阻之和减小。
5. 电阻的功率电阻有其额定功率,当超出额定功率时,电阻会发热,可能导致电路故障甚至烧毁。
二、电容的基本知识1. 电容的定义电容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单位是法拉。
电容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
2. 电容的符号电容的符号为两条平行的线段,代表着电容的电容值以及电压等。
3. 电容的原理电容的电容值取决于电容的极板面积、极板间距和介质的介电常数。
电容的极板面积越大、极板间距越小、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电容值就越大。
4. 电容的充放电当电容接入电源时,极板上就会储存电荷,形成电场,这个过程叫做电容的充电。
当电容断开电源时,极板上的电荷就会慢慢流失,这个过程叫做电容的放电。
5. 电容的串联和并联电容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会使电容之和减小,而并联连接会使电容之和增加。
三、电阻和电容的特性比较1. 物理特性电阻的物理特性是阻碍电流流动,而电容的物理特性是存储电荷。
2. 阻抗特性电阻的阻抗是常数,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即阻抗恒定。
电容的阻抗是与频率成反比的,即随着频率的增大,电容的阻抗减小。
物理电路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理电路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19f6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6.png)
物理电路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电路元件1. 电阻电阻是物理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电阻的大小是通过电流与电压的比值来表示的,通常用欧姆定律来描述电阻的性质。
2. 电容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单位是法拉(F)。
当电压施加在电容上时,电容储存电荷,并且与电压成正比。
电容的大小和电压、电荷的关系可以通过电容的公式来描述。
3. 电感电感是产生磁场的元件,单位是亨利(H)。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会产生磁场,并且电感与电流的关系是通过电感的公式来描述的。
二、基本电路定律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定律,它表示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阻为常数。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描述电路节点处的电流之和为零的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描述电路中回路上各点电压之和为零的定律。
3.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荷守恒的定律,即在闭合电路中,电荷是守恒的。
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1. 等效电路等效电路是为了简化电路分析而引入的概念,通过等效电路可以把复杂的电路简化成更加容易分析的结构。
2. 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是一种分析电路的方法,通过在电路中选择节点,然后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来建立节点方程,并解方程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
3. 回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是一种分析电路的方法,通过在电路中选择回路,并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来建立回路方程,然后解方程来求解电路中的电流。
四、交流电路1.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是一种针对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与直流电路分析不同之处在于交流电路中存在频率,需要考虑频率对电路的影响。
2.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会受到频率的影响,分别表现出电阻、电容和电感的阻抗特性,在分析交流电路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性。
五、电路分析工具1. 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测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可以用来观测电路中各种信号波形,并且通过它可以分析电路中的各种问题。
电阻与电容对应单位
![电阻与电容对应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3a8f9c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b.png)
电阻与电容对应单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阻和电容是电子元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
它们在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子信号的传输、调整和滤波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阻与电容的基本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以及常见应用场景和选择方法。
一、电阻与电容的基本概念
1.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时产生电压降的物体,它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器的材料、尺寸和形状等因素会影响电阻值。
2.电容: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电子元件,它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可用于滤波、耦合等电路应用。
二、电阻与电容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1.电阻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
2.电容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
3.换算关系:1MΩ = 1000kΩ = 1000000Ω,1F = 1000000μF = 1000000000pF
三、常见电阻与电容值的应用场景
1.电阻:限流、分压、负载等,常见电阻值有:10Ω、220Ω、1kΩ、
10kΩ等。
2.电容:滤波、耦合、旁路等,常见电容值有:1μF、10μF、100μF、1000μF等。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与电容值
1.电阻: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如电源内阻、信号传输线电阻等。
2.电容: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容值,如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耦合电容的容量等。
五、总结与建议
电阻与电容是电子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元件,正确选择合适的电阻与电容值,可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了解电阻与电容的特性,合理搭配和使用,以实现预期的电路设计目标。
模电基本知识点总结
![模电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cecb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8.png)
模电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电子元件在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基本电子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晶体管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些基本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1. 电阻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阻值用欧姆(Ω)来表示。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和尺寸。
在实际电路中,电阻通常用来分压、限流、接地等。
电阻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2. 电容电容是用来存储电荷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容量用法拉得(F)来表示。
电容的存储能力取决于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结构。
在实际电路中,电容通常用来滤波、隔直、储能等。
电容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3. 电感电感是用来储存能量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感值用亨利(H)来表示。
电感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的匝数和磁芯的材料。
在实际电路中,电感通常用来滤波、隔交、振荡等。
电感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4.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它的特性是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
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整流、限流、反向保护等。
常见的二极管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
5.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主要有三个端子: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
晶体管可以作为信号放大、开关、振荡等。
常见的晶体管有通用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等。
二、放大器放大器是模拟电子电路中起放大作用的重要器件,其作用是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以便驱动负载。
根据放大器的工作方式和放大电路的结构,放大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1. 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是将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到较大的幅度,以便驱动负载。
常见的电压放大器有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共源放大器等。
这些电压放大器基本上由晶体管、耦合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
2. 电流放大器电流放大器是将输入信号的电流放大到较大的幅度,以便驱动负载。
常见的电流放大器有共基放大器、共漏放大器、共栅放大器等。
这些电流放大器基本上由晶体管、耦合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器的主要电器参数如下:1) 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2) 额定功率:3) 最高工作电压:4) 噪声电动势:5) 温度系数:电容的主要特性参数:(1)容量与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
一般分为3级:I级±5%,II 级±10%,III级±20%。
在有些情况下,还有0级,误差为±20%。
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它们采用不同的误差等级。
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
用字母表示:D——005级——±0.5%;F——01级——±1%;G——02级——±2%;J——I级——±5%;K——II级——±10%;M——III级——±20%。
(2)额定工作电压:电容器在电路中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工作,所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又称耐压。
对于结构、介质、容量相同的器件,耐压越高,体积越大。
(3)温度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量的相对变化值。
温度系数越小越好。
(4)绝缘电阻:用来表明漏电大小的。
一般小容量的电容,绝缘电阻很大,在几百兆欧姆或几千兆欧姆。
电解电容的绝缘电阻一般较小。
相对而言,绝缘电阻越大越好,漏电也小。
(5)损耗: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发热而消耗的能量。
这些损耗主要来自介质损耗和金属损耗。
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
(6)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随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
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
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
另外,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
所有这些,使得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限制。
不同品种的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
小型云母电容器在250MHZ以内;圆片型瓷介电容器为300MHZ;圆管型瓷介电容器为200MHZ;圆盘型瓷介可达3000MHZ;小型纸介电容器为80MHZ;中型纸介电容器只有8MHZ。
铝电解电容器使用须知1、直流电解电容器只能使用在直流电路上,其极性必须标明在适当的位置或在导针/端子旁边。
2、在电路回路中如不清楚或不明确线路的极性时,则建议使用无极性电解容器。
3、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不能超过规定的使用温度范围。
4、电解电容器应储存于低温及干燥场所,如储存期较长,则使用前应用额定电压对其重新老练。
5、通过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不应超过其充许范围,如超过了规定值,需选用耐大纹波电流的电解电容器。
6、使用时,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不应超过其额定电压。
7、电烙铁等高温发热装置应与电解电容器塑料外壳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防止过热造成塑料套管破裂。
8、在焊接电解电容器时,其焊接时间和焊接温度不应超过10秒钟及260摄氏度。
9、对导针、端子,如施加超过规定的力,将会破坏电解电容器的内部结构。
电阻、电容、三极管等电子元件百科知识第一章:基本元件第一节电阻器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
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
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
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
师傅对徒弟说:"找一个100欧的电阻来!",指的就是一个"电阻值"为100欧姆的电阻器,欧姆常简称为欧。
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一、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
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
而固定电阻以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好多类,但常用、常见的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
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碳膜,J-金属,X-线绕,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
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
一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
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产品成本的问题,因为金属膜电阻虽然精度高、温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也高,而碳膜电阻特别价廉,而且能满足民用产品要求。
电阻器当然也有功率之分。
常见的是1/8瓦的"色环碳膜电阻",它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制作中用的最多的。
当然在一些微型产品中,会用到1/16瓦的电阻,它的个头小多了。
再者就是微型片状电阻,它是贴片元件家族的一员,以前多见于进口微型产品中,现在电子爱好者也可以买到了二、电阻器的标识色环电阻读法色环颜色代表的数字:黑0 、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色环颜色代表的倍率:黑*1、棕*10、红*100、橙*1K、黄*10K、绿*100K、蓝*1M、紫*10M、灰*100M、白*1000M、金*0.1、银*0.01色环颜色代表的误差等级:金5%、银10%、棕1%、红2%、绿0.5%、蓝0.25%、紫0.1%、灰0.05%、无色20%四环电阻的读法:前2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3位是倍率,第四位是误差等级。
例如:棕红黑金12*1=12欧姆误差正负5%红红橙银22*1K=22K 误差正负10%黄紫黄金47*10K=470K 误差正负5%五环电阻的读法:前3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四位是倍率,第五位是误差等级。
例如:棕红黑黑金120*1=120欧姆误差正负5%棕红黑橙棕120*1K=120K 误差正负1%黑棕黑银灰010*0.01=0.1 误差正负0.05%六环电阻前五位按照五位色环电阻的读法读出来,第六环是温度系数。
这些直接标注的电阻,在新买来的时候,很容易识别规格。
可是在装配电子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为以后检修的方便,把标注面朝向易于看到的地方。
所以在弯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在手工装配时,多这一道工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自动生产线上的机器没有那么聪明。
而且,电阻器元件越做越小,直接标注的标记难以看清。
因此,国际上惯用"色环标注法"。
事实上,"色环电阻"占据着电阻器元件的主流地位。
"色环电阻"顾名思义,就是在电阻器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规格。
有的是用4个色环表示,有的用5个。
有区别么?是的。
4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用3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1个色环表示误差。
5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为更好地表示精度,用4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也是表示误差。
色环电阻的规则是最后一圈代表误差,对于四环电阻,前二环代表有效值,第三环代表乘上的次方数。
不要怕,记住颜色和数码就行啦,其他的不用记。
有一个秘诀:面对一个色环电阻,找出金色或银色的一端,并将它朝下,从头开始读色环。
例如第一环是棕色的,第二环是黑色的,第三环是红色的,第四环是金色的,那么它的电阻值是1、0,第三环是添零的个数,这个电阻添2个零,所以它的实际阻值是1000Ω,即1kΩ。
下表是色环电阻的颜色-数码对照表:J -表示精度为5%、F-表示精度为1%。
T -表示编带包装1、贴片电阻的阻值表示与贴片电容容值表示都是数字与“R”组合表示的。
譬如:3Ω用3R0表示,10Ω用100表示,100Ω用101表示,也就是说“R”表示点“.”的意思,而101后面个位数的“1”表示的是带有1个0,例如102表示10000。
2、电阻上的数字和字母表示的就是阻值,R002就表示0.002Ω,180表示的就是18Ω。
3、怎样区分贴片的电阻与电容,由于电阻上面有白色的字体表示,所以除端角外背景颜色应该是黑色的,而电容上就没有字体表示,也不会有黑色的颜色,因为有黑色的话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电容被氧化。
贴片电阻的命名贴片电阻阻值误差精度有±1%、±2%、±5%、±10%精度,常规用的最多的是±1%和±5%,±5%精度的常规是用三位数来表示例例512,前面两位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数2表示有多少个零,基本单位是Ω,这样就是5100欧,1000Ω=1KΩ,1000000Ω=1MΩ为了区分±5%,±1%的电阻,于是±1%的电阻常规多数用4位数来表示,这样前三位是表示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有多少个零4531也就是4530Ω,也就等于4.53KΩ三、可变电阻可变电阻又称为电位器,电子设备上的音量电位器就是个可变电阻。
但是一般认为电位器都是可以被手动调节的,而可变电阻一般都较小,装在电路板上不经常调节。
可变电阻有三个引脚,其中两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固定,并将该电阻值称为这个可变电阻的阻值。
第三个引脚与任两个引脚间的电阻值可以随着轴臂的旋转而改变。
这样,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达到调节的效果。
四、特种电阻光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外界光照强弱(明暗)变化而变化的元件,光越强阻值越小,光越弱阻值越大。
其外形和电路符号如图2所示。
如果把光敏电阻的两个引脚接在万用表的表笔上,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在不同的光照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将光敏电阻从较暗的抽屉里移到阳光下或灯光上,万用表读数将会发生变化。
在完全黑暗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达几兆欧以上(万用表指示电阻为无穷大,即指针不动),而在较强光线下,阻值可降到几千欧甚至1千欧以下。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各种光控的小电路来。
事实上街边的路灯大多是用光控开关自动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元器件就是光敏电阻(或者是光敏三级管,一种功能相似的带放大作用的半导体元件)。
光敏电阻是在陶瓷基座上沉积一层硫化镉(CdS)膜后制成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半导体元件。
新村里声控楼道灯在白天不会点亮,也是因为光敏电阻在起作用。
我们可以用它制作电子报晓鸡,清晨天亮时喔喔叫。
热敏电阻是一个特殊的半导体器件,它的电阻值随着其表面温度的高低的变化而变化。
它原本是为了使电子设备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而使用的,叫做温度补偿。
新型的电脑主板都有CPU测温、超温报警功能,就是利用了的热敏电阻。
第二节电容器电子制作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与电阻器相似,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顾名思义,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
尽管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相同的。
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开,就构成了电容器。
两片金属称为的极板,中间的物质叫做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