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若干法律问题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问题及法律规定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问题及法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53910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9.png)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问题及法律规定离婚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法律程序,涉及到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多个方面。
其中,亲子鉴定是离婚协议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确定孩子的生物父亲身份,对于解决抚养权与监护权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问题及法律规定。
亲子鉴定是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手段,通过对DNA进行检测,确定孩子与父亲的亲缘关系。
在离婚协议中,亲子鉴定主要是针对离婚双方对孩子是否为双方所生的争议,是确保父亲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手段。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亲子鉴定可以由离婚双方自愿进行,也可以由法院指定进行。
无论是自愿还是法院指定,亲子鉴定结果具有高度的法律效力。
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约定进行亲子鉴定,也可以由法院根据请求进行指定。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亲子鉴定的费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亲子鉴定的费用一般由申请方承担,即由要求进行鉴定的一方支付。
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可以约定由哪一方承担亲子鉴定的费用,如果没有约定,则按照一般规定进行。
其次是亲子鉴定结果的效力。
亲子鉴定结果一旦出具,就具有法律效力,具体效力与鉴定方式有关。
在亲子鉴定结果明确的情况下,双方应按照鉴定结果履行抚养权与监护权的约定。
如果一方对亲子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鉴定。
另外是亲子鉴定的证据性质。
亲子鉴定结果是通过科学手段确定父子关系的结果,其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在离婚协议中,亲子鉴定结果一般被认为是确凿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孩子的生物父亲身份。
如果一方拒绝接受亲子鉴定或抵制鉴定结果,法院可以根据亲子鉴定结果作出相应的判决。
最后是亲子鉴定的程序。
亲子鉴定一般由专业机构进行,具体包括鉴定申请、采样、鉴定、出具鉴定书等环节。
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可以约定亲子鉴定的具体程序和机构,以确保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总之,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问题涉及到孩子的生物父亲身份的确认,对于解决抚养权与监护权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
![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9e66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6.png)
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亲子鉴定,即通过DNA技术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进行验证,是一项在法律领域备受关注的技术。
亲子鉴定能够解决许多争议和纠纷,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包括法律适用、证据认定、法律责任等。
一、法律适用亲子鉴定是属于民事诉讼范畴的,其法律适用主要涉及婚姻法、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父母不需要经过法院介入进行亲子鉴定。
但如果存在疑问或争议,任何一方都可以自愿提起亲子鉴定诉讼。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院有权决定是否批准亲子鉴定,并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据。
二、证据认定在亲子鉴定的过程中,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来认定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通常,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据,如婚姻证明、出生证明、身份证等,以证明申请人与被鉴定人之间的关系。
此外,法院还可以要求其他证据,比如近亲属证明、旁证证明等。
亲子鉴定的结果通常是通过实验室的DNA检测来得出的。
鉴定结果会被法院所采纳,并作为最终法律判决的依据。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法院也有权利对亲子鉴定的结果进行质疑,尤其是在存在证据不足、程序不当或检测不严谨等情况下。
三、法律责任涉及亲子鉴定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鉴定人的义务:如果鉴定结果确认被鉴定人为亲子关系,被鉴定人应依法履行亲子关系带来的法律责任,包括抚养、教育等。
2. 申请人的请求:如果鉴定结果确认被鉴定人与申请人不存在亲子关系,申请人有权请求法院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如离婚、解除抚养关系等。
3. 财产分割问题:亲子鉴定结果对于财产分割有重要影响。
如果鉴定结果确认被鉴定人与申请人为亲子关系,被鉴定人有权分享申请人的财产。
反之,申请人有权要求被鉴定人返还或分割财产。
4. 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如果亲子鉴定结果被证明不准确或存在欺诈行为,法院有权追究相关责任并要求赔偿。
亲子鉴定在解决亲子关系纠纷和维护家庭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
![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https://img.taocdn.com/s3/m/052e3f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d.png)
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亲子鉴定是一种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亲子关系的方法。
在法律领域,亲子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确定法律纠纷中的亲子关系,比如继承权、抚养权、财产分配等。
本文将探讨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以及其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一、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亲子鉴定法律规定:1. 法定鉴定:某些国家或地区规定只有法院或官方机构才能进行亲子鉴定。
这意味着私自进行的亲子鉴定结果在法律上可能无效。
因此,在进行亲子鉴定时,应确保选择合法的实验室或机构。
2. 同意鉴定:在一些地方,只有双方或多方共同同意进行亲子鉴定,才能进行相应的检测。
这是为了保护每个参与者的隐私权和自由意志。
3. 法院指定鉴定:在一些法律程序中,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需求指定特定的实验室或机构进行亲子鉴定。
这种方式确保了鉴定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以上只是亲子鉴定的一些常见法律规定,具体规定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二、亲子鉴定作为证据的问题亲子鉴定的结果在法律上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也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1. 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亲子鉴定的结果通常可以作为证据。
例如,在涉及强奸、谋杀等案件中,对于确定被告人的亲子关系,亲子鉴定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2. 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中,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作为证据,用于确定抚养权、财产分配等问题。
然而,某些地方可能要求对亲子鉴定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可靠性。
3. 合法性确认:亲子鉴定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合法性,例如确认婚姻或收养的合法性。
需要注意的是,亲子鉴定作为证据时,应确保鉴定的过程和结果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论:亲子鉴定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亲子关系的方法,在法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各国和地区的亲子鉴定法律规定各不相同,但通常情况下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用于解决亲子关系方面的法律纠纷。
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
![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e87667910ef12d2bf9e706.png)
亲子鉴定的法律问题摘要:亲子鉴定作为一门严肃的生命科学,以前只是作为司法审判中的法庭证据、刑事侦察中的身份确认以及医院进行血型配对需要而用。
自从全国人大2005年“2·28”决定面向全社会开放以来,社会各界争议很大,观点褒贬不一。
可以说,小小的DNA鉴定实验室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而它所折射出的人生百态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科学与社会、法律与观念等诸多问题发生碰撞的一个浓缩。
关键词:亲子鉴定;法律;DNA;鉴定机构亲子鉴定是近代法医学术语, 原是指用医学、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来鉴定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间是否存在着亲生血缘关系。
因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母亲是确定的,而要鉴定有争议的“可疑”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缘关系,故亲子鉴定又称父权鉴定,或者亲权鉴定。
因常与财产继承权、子女抚养责任有关,故有此称谓。
亲子鉴定分为司法鉴定和个人鉴定。
所谓个人鉴定,就是在非司法的情况下,在充分尊重鉴定人隐私的情况下进行的DNA亲子鉴定。
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根据我国法律之规定,公民在合法机构进行个人鉴定时,无需公开个人身份。
公民个人在亲子鉴定方面的要求以及参与亲子鉴定的行为属于隐私范畴,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个人参与鉴定时,采样可以在非公开场合、无公证人员在场的情形下进行。
DNA样品的邮寄以及结果的反馈过程均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但个人鉴定的结果在法律上是不受到认可的,法院也不会承认这样的证据。
DNA亲子鉴定的准确性如何?专家说,DNA亲子鉴定是目前最准确的亲权鉴定方法,如果小孩的遗传位点和被测试男子的位点(至少1个)不一致,那么该男子便100%被排除血缘关系之外,即他绝对不可能是孩子的父亲。
如果孩子与其父母亲的位点都吻合,我们就能得出亲权关系大于99.99%的可能性,即证明他们之间的血缘亲子关系。
亲子鉴定的相关法律问题
![亲子鉴定的相关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b7977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f.png)
社会上争议的相关(xiāngguān)法律问题主要是:1、做亲子鉴定(qīn zǐ jiàn dìnɡ)的条件;2、是否(shì fǒu)可以强迫进展亲子鉴定;3、回绝(jùjué)做亲子鉴定的结果。
司法理论中,上述问题(wèntí)已经严重影响法院审案的权威性,尽快在立法环节上获得打破,是解决矛盾、稳定家庭乃至社会的迫切要求。
目前仅有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讯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做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双方当事人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一般应予准许;一方当事人要求做亲子鉴定的,或者子女已超过三周岁的,应视详细情况,从严掌握,对其中必须做亲子鉴定的,也要做好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假设干规定?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假如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但上述规定不明确,不能满足司法理论需要。
(一)进展亲子鉴定的条件1、由主张确认或否认亲子关系的当事人提出亲子鉴定申请。
由主张确认或否认亲子关系的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是亲子鉴定的首要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那么,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举证,但为保证亲子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往往由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展鉴定,但法院作为中立者不能为任何一方主动采集对一方有利的证据,因此,当事人不申请亲子鉴定的,法院不依职权进展鉴定。
2、被鉴定人同意亲子鉴定。
进展亲子鉴定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被鉴定人同意鉴定。
一方面民事诉讼法不能强迫不愿鉴定的当事人进展亲子鉴定,另一方面诉讼一方当事人无义务协助对方获得不利于自己的证据,亲子鉴定结论作为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其主张的同时,必然对另一方产生不利的诉讼后果,被鉴定人有权通过回绝鉴定防止可能产生的不利诉讼后果。
假如被鉴定人一方不同意进展亲子鉴定,法院作为中立的裁判者,不应做出有利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决定,但为查明事实、定分止争,可对回绝亲子鉴定的被鉴定人进展劝说,经法院竭力劝说仍回绝鉴定的,法院不能强行鉴定。
亲子鉴定流程法律依据
![亲子鉴定流程法律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241cc0c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09.png)
亲子鉴定流程法律依据你们知道什么是亲子鉴定吗?就像有时候电视里演的,有个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不是真的爸爸,或者有大人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这时候就可能会用到亲子鉴定啦。
那做亲子鉴定有啥流程呢?一般呀,是要先找一个正规的地方。
比如说有专门的鉴定机构,就像我们生病去的医院一样,不过这个是专门做鉴定的。
得是那种国家允许的,有许可证的地方哦。
有个邻居叔叔,他就有过这样的事儿。
他和妻子感情不好,然后就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
他就到处打听,最后找到了一家正规的鉴定机构。
他去的时候呢,工作人员可热情啦,就像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姐姐很热情地招呼我们一样。
在这个鉴定机构,叔叔要先填一些表格。
这表格就像我们上学报名的时候填的那些表格差不多,要写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还有孩子的一些信息呢。
那法律为啥允许做亲子鉴定呢?这是因为呀,法律要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比如说,一个爸爸有权利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这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要是有人骗他,说孩子是他的,可实际上不是,这对他就不公平啦。
就像故事里讲的,从前有个国王,他以为自己有个儿子可以继承王位呢。
可是后来发现这个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是别人偷偷换进来的。
如果当时有亲子鉴定这种东西,国王就不会被欺骗啦。
在做亲子鉴定的时候,还需要采集一些样本。
这样本可以是血液,就像我们生病去医院抽血一样,用一个小针管轻轻扎一下,取一点点血就好啦。
也可以是头发,不过可不是随便一根头发就行哦,要带着毛囊的头发才可以呢。
叔叔的孩子就比较勇敢,抽了血也没哭,像个小英雄。
从法律上讲,鉴定机构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去做鉴定。
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得遵守游戏规则一样。
鉴定结果出来后呢,这个结果是有法律效应的。
如果在法庭上有关于孩子亲生关系的争议,这个鉴定结果就可以作为很重要的证据。
比如说,在一个离婚的案子里,阿姨说孩子是叔叔的,叔叔不相信。
做了亲子鉴定后,结果显示孩子不是叔叔的,那这个结果在法官判决的时候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呢。
亲子鉴定可以被拒绝吗?
![亲子鉴定可以被拒绝吗?](https://img.taocdn.com/s3/m/d31a43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a.png)
亲子鉴定可以被拒绝吗?一、法律规定的拒绝情形亲子鉴定可以被拒绝的情况是有规定的,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执行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有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必要的身体样本或其他物证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作出认定并责令提供。
- 法律规定下的拒绝在法律规定下,当事人必须提供必要的身体样本或其他物证进行亲子鉴定,无故拒绝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 法律保护下的权利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任何鉴定均需经过当事人同意,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拒绝亲子鉴定的后果拒绝进行亲子鉴定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无法确定亲子关系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生活和权益。
- 法律责任拒绝提供必要的身体样本等物证进行亲子鉴定可能会导致法律责任,对于司法程序和案件结果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 亲子关系隐瞒如果拒绝进行亲子鉴定,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不能被确认,进而影响到家庭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和保障。
三、应在何种情况下拒绝亲子鉴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可能会有拒绝进行亲子鉴定的理由,例如家庭纠纷、心理障碍等。
- 家庭纠纷在家庭纠纷较为严重,当事人可能会出于个人原因或对于亲子关系的怀疑而拒绝进行亲子鉴定。
- 心理障碍某些当事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对于鉴定结果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因而拒绝进行亲子鉴定。
四、如何避免拒绝亲子鉴定的情况为了避免拒绝亲子鉴定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沟通、法律规定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应对。
- 合理沟通在进行亲子鉴定前,双方可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解决双方对于鉴定可能产生的疑虑和不安。
- 法律规定依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拒绝进行亲子鉴定时要慎重考虑,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后果。
五、结论综上所述,亲子鉴定是一项重要的技朧手段,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拒绝的情况,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和保护,当事人最好还是合作进行鉴定,以维护自己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和家庭和谐。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和合法权益,确保在法律框架下解决亲子关系和纠纷问题。
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后续
![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后续](https://img.taocdn.com/s3/m/90c0ee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9.png)
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后续引言近年来,亲子鉴定成为社会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离婚、继承等,亲子关系的确认对于当事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进行亲子鉴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放你的手”的情况,即鉴定结果与人们的预期不符。
本文将探讨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的背景、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背景亲子鉴定是通过比对被鉴定人的DNA样本,确定其与被鉴定人是否具有亲子关系的一种科学方法。
DNA鉴定技术的发展使得亲子鉴定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被广泛应用于司法、医学等领域。
然而,尽管技术的进步,仍有一些情况下出现了错放你的手的情况。
原因1. 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鉴定过程中,样本标记、样本混淆、数据输入错误等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鉴定结果错误。
2. 检测设备故障亲子鉴定过程中使用的检测设备如果存在故障或者校准不准确,也可能导致错放你的手的情况发生。
例如,检测设备的灵敏度不够高,无法正确识别DNA样本的差异。
3. 样本质量问题DNA样本的质量对亲子鉴定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样本采集不规范、保存不当或者受到污染,可能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
4.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导致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的一个较为罕见但可能发生的原因。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被鉴定人的DNA与其亲属的DNA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鉴定结果出现错误。
影响1. 家庭关系破裂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结果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
如果一个孩子被错误地认定为非亲生,这可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2. 法律纠纷亲子关系在一些法律事务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亲子鉴定结果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涉及亲子关系的法律纠纷,进而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法律困扰和费用。
3. 社会舆论压力亲子鉴定结果的错误可能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压力。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名人、政府官员等,错放你的手亲子鉴定结果的曝光可能对当事人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解决方案1. 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在亲子鉴定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样本的标记、采集、保存等环节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论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制
![论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80ced3dfb9f3f90f76c61bdd.png)
利益的冲突十分凸显 , 对这两种利益 冲突的认识 也
①广州医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 0 8 1 12
直 接影 响 了如何 对待 亲子鉴定 。
维普资讯
:! 2: Q
——
《 江苏卫 牛事、 管理》 0 7年第 6期 ( l 2o 第 8卷
总第 10期 0
鉴定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具体 内容 。
关键词 亲 子 鉴 定 法 律 规制
亲子 关 系反 映父 母 亲 亲 生子 女 的事 实 , 律 基 法 于该 事 实规定 亲子 之 间的身 份法 律关 系 与财产 法律
1 亲 子鉴 定 的后果 分析 我 国当前 亲子 鉴定 主要 有 以下 形 式 : 一 , 其 丈夫 怀疑 子女 不 是 亲生 单 方 带 婚 生 子 女 进 行 的亲 子 鉴 定 ; 二 , 生 婴儿 在 医院怀 疑被 报错 或者 子女失 散 其 新 多年无 法 确定 亲生 关系 进行 的亲 子鉴 定 : 三 , 其 非婚
借助 D A基 因技 术 进 行 的 准确 亲子 鉴 定 实 现 N 了人 们对 亲子 关 系 的知 情 权 , 别 是 男性 对 亲子 关 特 系 的知情 权 。有人 认 为 在 婚 生 子 女 亲子 鉴 定 时 , 否
羊水也可以作为未出生胎儿亲子鉴定的样本 。亲子
鉴定 突然 间变 得非 常 简 单 , 并且 由于其 可靠 的 科 学 依据 与极 高 的准确率 而具 有很 强 的证据 证 明力 。 以 前 , 国有能力 进行 亲 子 鉴 定 的 司 法鉴 定 机 构 一 般 我 只接 受 司 法 机 关 委 托 的 亲子 鉴 定 ,05年 l 20 0月 1
传统法 医学 亲子 鉴定 的方 法都存 在 准确率 低 的 问题 , 当代采 取 D A基 因技 术进 行 亲 子 鉴定 , N 肯定 亲子 关 系存 在 的 准 确 率 高 达 9.9 , 99 % 否定 亲 子关 系 的准确率 甚 至接 近 10 , 查 的样 本 也 由 过 去 0% 检 单 纯 的血 液扩 大到头 发 、 唾液 、 骨骼 、 液 , 至孕 妇 体 甚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问题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477f5a852458fb770b56ad.png)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问题亲子鉴定问题,我们国家目前尚无任何法律来认可或规范其程序及效力,所以,它是法律上的一个空白点。
从法理上说,亲子关系属于亲属法律关系,而从大系来讲,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而我国的民法体系中,除了《民法通则》,只有《婚姻法》、《继承法》等单行条文,对于亲属关系,并没有单行的《亲属法》来规范。
一、鉴定结果不能作为法定证据由于鉴定结果本身具有一定的证据属性,所以这个问题首先要摆在证据的角度来看。
从现有的民事法律和民事诉讼法律来看,没有条文或权威司法解释表明亲子鉴定可以作为法定的证据来使用。
换句话来说,我们平时接触的证明材料有很多种,但是,只有那些法律认可并由司法机关指定的鉴定机构作出的证明材料,而且是与案件审理相关的证明材料,才有可能作为法定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亲子鉴定的效力只能是体现在伦理道德层面,还上升不到法律层面。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就意味着你自己确信你与某个家庭成员确实没有血缘关系,然后你做出某种伦理层面的举动,比如不再承认他是你的父母或子女,但于法律关系而言,丝毫没有意义。
二、无法与财产的法律关系相比照有些学者比照财产法律关系上的“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来研究“一个人抚养非亲生子女”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但在现实中,这似乎也面临着许多尴尬。
“无因管理”,是一个人面临他人财产遭受危险为尽量减少损失而主动替别人管理财产的行为。
如果他为此付出了一定代价,财产的真正主人在受返还后应该给予一定补偿。
但把它用于抚养非亲生子女问题上的尴尬之处在于,首先对象是人不是物,关于人的危险处境和损失大小怎么衡量?其次,抚养非亲生子女的人,往往是事先并不知道子女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么,“主动”二字就根本谈不上。
“不当得利”,是一个人意外获得本属他人的财产而长期占有并使用、收益的行为。
如果他因此而收益,返还真正主人后要向人家支付一定的补偿。
同样,这里首先遭遇的尴尬也是对象是人不是物;其次,长期“占有”别人的孩子的事实存在的基础上,“使用、收益”又从何谈起呢?如果真要算细账的话,到底是抚养者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多呢,还是他为孩子付出的多呢?所以,不能把上述二者的法律后果推加到非亲生子女的问题上。
亲子鉴定规定
![亲子鉴定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57210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6.png)
亲子鉴定规定亲子鉴定是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用于确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离婚、继承等涉及到亲子关系的事务中,亲子鉴定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鉴定结果,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亲子鉴定的权限应当限制在法律范围内。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亲子鉴定。
比如在离婚案件中,二审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决定是否进行亲子鉴定,以确定子女的父母关系。
此外,在继承、改名等事务中,亲子鉴定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进行。
其次,亲子鉴定应当由专业机构进行,并且鉴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鉴定资格和执业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亲子鉴定工作。
鉴定报告必须经过鉴定人签字和专业机构盖章,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使用。
另外,亲子鉴定应当采用科学的鉴定方法和可靠的鉴定技术。
目前,常用的亲子鉴定方法主要有DNA鉴定和血型鉴定。
DNA鉴定是一种高度准确的鉴定方法,通过对DNA序列的比对,可以确定亲子关系。
血型鉴定则根据父母和子女的血型组合来确定亲子关系。
在进行亲子鉴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鉴定方法和技术。
此外,亲子鉴定应当尊重当事人的人权和隐私权。
在进行亲子鉴定时,应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并且保护其个人隐私信息。
相关的鉴定数据和报告应严格保密,禁止向外界泄露。
同时,亲子鉴定也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没有强制性要求。
对于未成年人的亲子鉴定,应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温和和理解的方式进行。
最后,亲子鉴定的结果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
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当事人的权益至关重要。
法院应该根据鉴定结果做出相应的判决和决定,保护合法权益。
同时,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应该有权进行申诉和复核,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亲子鉴定是一项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为亲子关系的确认提供权威和准确的证据。
然而,亲子鉴定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且遵循科学方法、保护个人隐私,具有法律约束力。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流程及法律规定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流程及法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6327d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9.png)
离婚协议中的亲子鉴定流程及法律规定在离婚协议中,亲子鉴定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它旨在确定子女的亲生父母,并为离婚夫妻提供有关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问题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离婚协议中亲子鉴定的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亲子鉴定的流程1. 吻合度测试离婚协议中约定的亲子鉴定流程通常以吻合度测试为起点。
吻合度测试是通过采集离婚夫妻及子女的DNA样本,并进行基因分析来确定亲子关系的一种方法。
测试可以在医院、司法鉴定机构或相关机构进行。
2. DNA采集DNA采集是亲子鉴定的关键步骤。
通常情况下,离婚双方父母以及子女都需要接受DNA采集。
采集方式一般为采集口腔内黏膜细胞样本或提取血液样本。
3. 数据比对采集到的DNA样本将送往专业鉴定机构进行数据比对。
鉴定机构通过DNA分析,将离婚夫妻及子女的DNA样本进行比对,以确定亲子关系。
4. 亲子关系确认鉴定机构根据吻合度测试结果,出具专业的亲子鉴定报告。
该报告将确认亲子关系,确保离婚夫妻和子女的亲子关系得到公正和准确的认定。
二、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1. 亲子鉴定的合法性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可以要求进行亲子鉴定,以确定子女的生父。
双方当事人均有权利申请亲子鉴定,法院也有权力要求进行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的结果将为离婚夫妻在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问题上提供依据。
2. 亲子鉴定的纠纷解决如果对亲子鉴定结果产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鉴定或提供其他证据。
法院将依据法律规定并根据尽职调查程序来处理亲子鉴定纠纷。
3. 亲子鉴定的费用承担亲子鉴定的费用一般由申请人承担。
若经法院判决确认鉴定结果,费用可由对方承担。
但若亲子鉴定结果与申请人的主张一致,则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4. 亲子鉴定机构的资质亲子鉴定应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国家权威机构、大型医院以及司法鉴定中心等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能力的机构可被视为合格的亲子鉴定机构。
三、亲子鉴定的重要性在离婚协议中进行亲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公安部关于亲子关系证明的的规定
![公安部关于亲子关系证明的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9fd44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9.png)
公安部关于亲子关系证明的的规定公安部关于亲子关系证明的规定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如何准确确定亲子关系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
亲子关系证明作为建立亲子关系的法定手段,对于维护家庭稳定、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亲子关系证明的办理程序和准则,公安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亲子关系证明的规定,旨在加强对亲子关系的确立和保护。
二、亲子关系证明的重要性亲子关系证明是指通过相关证据,证明一个人与另一个或双方父母存在亲子关系的行为。
其主要目的是确立法定的亲权关系,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子女的权益。
在很多情况下,亲子关系证明还是个人身份认定和继承权益确认的重要依据。
因此,亲子关系证明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三、亲子关系证明的办理程序根据公安部的规定,亲子关系的证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办理:1. 出生证明出生证明是最常见的亲子关系证明方式之一。
在中国,新生儿出生后,父母应到当地派出所或民政部门办理出生登记手续,并取得出生证明。
出生证明中包含了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点等信息,而父母的信息也会在出生证明中有所体现。
2. 婚姻证明对于已婚夫妻的子女,其亲子关系可以通过婚姻证明加以确认。
婚姻证明是夫妻关系的正式记录,表明一对夫妻的婚姻关系是合法有效的,同时也能够确认夫妻之间的亲子关系。
3. 亲子鉴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离婚、收养、单身父母等情况下,亲子关系可能需要通过亲子鉴定来证实。
亲子鉴定是通过对DNA样本的检测,来确定亲子关系的科学方法。
根据公安部规定,亲子鉴定需要由具备亲子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并通过相关法律程序予以认可。
四、亲子关系证明的准确性和保护为了确保亲子关系证明的准确性和保护,公安部规定了以下措施:1. 健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公安部要求各个派出所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个人信息和亲子关系证明的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查询和核对亲子关系的证明材料。
亲子鉴定相关法律规定(3篇)
![亲子鉴定相关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06fa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8.png)
第1篇一、概述亲子鉴定是指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个体或生物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确定个体之间的亲子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亲子鉴定在法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对亲子鉴定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不断完善,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三条规定:“父母子女关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有血缘关系的,为父母子女关系;(二)没有血缘关系的,为继父母子女关系;(三)法律规定的其他父母子女关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亲子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鉴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亲子鉴定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存在亲子关系纠纷。
”三、亲子鉴定的程序1.鉴定申请当事人申请亲子鉴定,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具以下材料:(1)当事人身份证明;(2)当事人之间亲子关系纠纷的相关证据;(3)申请鉴定的原因及要求。
2.鉴定机构选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3.鉴定程序(1)鉴定机构收到鉴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符合鉴定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鉴定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
(2)鉴定机构应当通知当事人缴纳鉴定费用,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
(3)鉴定机构应当对鉴定样本进行采集、检验,并出具鉴定意见。
(4)鉴定机构应当将鉴定意见提交给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
![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https://img.taocdn.com/s3/m/e6f98da3be1e650e53ea99da.png)
No matter where there is a genius, I use the work of others to drink coffe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亲子鉴定可以作为证据吗?《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
人民法院依据司法程序,委托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作出的亲子鉴定报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
例如对性关系的开放,导致许多夫妻结婚后都担心孩子是不是自已的,大部分是丈夫怀疑孩子是否亲生,为了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要求做亲子鉴定。
那么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为大家详细说明。
一、我国现有法律对亲子鉴定的规定1、关于确认非婚生子女生父中男方拒作亲子鉴定如何处理的答复(法明传1998第208号)“在确认非婚生子女案件中,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被告(男方)如果否认原告证明的结论,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若其不能证明自己不是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其进行亲子鉴定。
如果被告拒绝作亲子鉴定的,法庭可以根据查证属实并排除第三人为非婚生子女生父的证据,推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成立。
”2、《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
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二、亲子鉴定的启动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进行亲子鉴定时必须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进行亲子鉴定。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之规定,申请人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亲子鉴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亲子鉴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91f4d9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8.png)
亲子鉴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在当今社会,亲子鉴定的需求日益增长,无论是为了解决家庭纠纷、确认亲子关系,还是用于法律诉讼等目的,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然而,在进行亲子鉴定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为了确保亲子鉴定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有必要了解并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首先,我们要明确亲子鉴定的法律性质和适用范围。
亲子鉴定在法律上属于一种科学鉴定手段,其结果在涉及亲子关系的民事和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证据效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意进行亲子鉴定。
例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进行亲子鉴定,可能会侵犯另一方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在进行亲子鉴定时,选择合法、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至关重要。
合法的鉴定机构应具备相关的资质认证和专业技术人员,遵循严格的鉴定程序和标准。
如果选择了不合法或不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不仅鉴定结果可能不准确,还可能导致鉴定结果不被法律认可,从而引发法律风险。
因此,在选择鉴定机构时,应当仔细核实其资质和信誉,可以通过查询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来获取准确信息。
鉴定程序的合法性也是规避法律风险的关键。
鉴定过程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包括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等环节。
样本的采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条件,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鉴定机构应当对鉴定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备后续查阅和审查。
另外,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亲子鉴定涉及到个人的敏感信息和家庭隐私,在整个过程中,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鉴定结果被泄露。
鉴定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保密义务,不得将鉴定结果随意透露给无关人员。
如果因为保密不当导致当事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和赔偿责任。
在法律诉讼中使用亲子鉴定结果时,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证据规则。
鉴定结果应当经过法庭的质证和审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亲子鉴定滥用的法律后果(3篇)
![亲子鉴定滥用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3435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d.png)
第1篇一、引言亲子鉴定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在法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证明或推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
然而,近年来,亲子鉴定滥用现象日益严重,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亲子鉴定滥用的法律后果,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二、亲子鉴定滥用的表现1. 非法鉴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进行亲子鉴定,侵犯他人隐私权。
2. 虚假鉴定:伪造鉴定结果,误导当事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3. 非法扩大鉴定范围:将亲子鉴定应用于非法律规定的领域,如工作、婚姻等。
4. 伪造鉴定材料:虚构鉴定过程,伪造鉴定报告,误导当事人。
5. 利用鉴定结果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鉴定结果进行敲诈勒索、诬告陷害等。
三、亲子鉴定滥用的法律后果1. 损害当事人隐私权亲子鉴定涉及个人隐私,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进行鉴定,侵犯他人隐私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亲子鉴定滥用可能导致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损害当事人名誉权虚假鉴定或伪造鉴定结果,可能误导当事人,损害其名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此外,当事人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 损害家庭和谐亲子鉴定滥用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破裂,损害家庭和谐。
一方面,被误判的当事人可能因此遭受心理创伤,影响家庭关系;另一方面,鉴定结果可能被用于离婚、抚养权争夺等法律纠纷,进一步加剧家庭矛盾。
4.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具体包括:(1)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因侵权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2)停止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侵权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侵权行为对当事人名誉的负面影响。
亲子鉴定的规定亲子鉴定法律规定
![亲子鉴定的规定亲子鉴定法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0f7217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f.png)
亲子鉴定的规定亲子鉴定法律规定亲子鉴定的规定一:关于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地方法院审判意关于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地方法院审判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草稿) 第九条【条文主旨】拒不配合做亲子鉴定的处理当事人起诉请求确认父子关系的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的证据链条证明双方存在血缘关系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拒不配合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一方的主张成立。
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1987 年 6 月15 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当事人要求作亲子鉴定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收悉。
经研究答复如下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作亲子关系鉴定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试用此项技术的经验参考卫生部及上海市中心血站所提供的意见同意你院采用此项技术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
亲子鉴定如何应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问题
![亲子鉴定如何应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f0fa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d.png)
亲子鉴定如何应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问题在当今社会,亲子鉴定作为一种科学手段,在解决亲子关系的疑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涉及到未成年人时,这一过程就变得更为复杂和敏感,需要谨慎对待,以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殊的保护。
他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能力来理解和应对亲子鉴定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因此,在决定是否对未成年人进行亲子鉴定时,应当将对其可能造成的心理和情感伤害纳入考量。
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亲子鉴定,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一般来说,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合法的依据才能启动这一程序。
例如,在涉及抚养权纠纷、遗产继承等法律案件中,如果亲子关系的确认对案件的裁决具有关键影响,那么可以考虑进行亲子鉴定。
但这一决定不能仅仅基于一方的主观意愿,而应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慎判断。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未成年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应当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毕竟,他们也是这一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感受和意愿不容忽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意见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他们可能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无法完全理解亲子鉴定的意义和后果。
因此,对于他们的意见,应当进行综合评估,而不能简单地作为唯一的决策依据。
另外,亲子鉴定的结果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也需要谨慎评估。
如果鉴定结果确认亲子关系存在,那么可能会对未成年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稳定的家庭环境、合法的权益保障等。
但如果结果是否定的,那么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如自我认同的困惑、家庭关系的破裂等。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及时介入,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同时,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也是至关重要的。
亲子鉴定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当严格保密,避免对未成年人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
一旦隐私泄露,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在学校、社区等环境中遭受歧视和异样的目光,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鉴定若干法律问题
社会上争议的相关法律问题主要是:
1、做亲子鉴定的条件;
2、是否可以强制进行亲子鉴定;
3、拒绝做亲子鉴定的结果。
司法实践中,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法院审案的权威性,尽快在立法环节上取得突破,是解决矛盾、稳定家庭乃至社会的迫切要求。
目前仅有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做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双方当事人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一般应予准许;一方当事人要求做亲子鉴定的,或者子女已超过三周岁的,应视具体情况,从严掌握,对其中必须做亲子鉴定的,也要做好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但上述规定不明确,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需要。
目前司法实践的实际做法是:
一、亲子鉴定,双方自愿原则
最高法院对该问题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即“双方同意做的,应予准许;一方当事人要求做亲子鉴定的,或者子女已超过三周岁的,应视具体情况,从严掌握,对其中必须做亲子鉴定,也要做好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
”基于前述理由,法院可以进行自由裁量。
如果具备下列条件:1、有明显证据证明亲子关系存在嫌疑。
2、法官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义务方不予配合;3、不做亲子鉴定将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或者无法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利。
法院一般会准许亲自鉴定的申请。
二、一方申请鉴定,且确实应当做亲子鉴定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仍然有权拒绝亲子鉴定
在司法实践中除当事人自愿作鉴定外,都是由法官根据案情自由决定是否要求当事人作鉴定。
如果法官做亲子鉴定的要求被当事人拒绝,法官也不能判令其承担法律责任。
亲子鉴定案件多属民事案件,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有限的,以损害当事人人身权利的方法获取证据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亲子鉴定过程中,要提取当事人的血液或精液,这就必然涉及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而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亲子鉴定是公民的一种人生权,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双方及其子女的配合,因此法院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强制的方法进行鉴定。
如果没有另一方的配合,要做亲子鉴定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其次,从证据的角度来说亲子鉴定结论也是一种证据,一方当事人有权利向法庭提供证据,但不能通过强迫另一方配合或协助来取得证据。
对于亲子鉴定这一问题来说,提出申请是一方当事人的权利,但另一方当事人从法律上有权予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