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合集下载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措施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措施
些 不 良资产 得 到剥 离 ,但是 由于我 国 商业 银行 不 良资 产在 整个 银 行
1 . 金融 中介 机 构 的服务 质量 不高 ,信 用评 级机 构 运作 不规范
由 于 我 国 商业 银 行 不 良 资产 的 证 券 化 过 程 是 一项 涉 及 到 银 行
风险 与收 益 的重 大 系统 工程 ,所 以 ,对 商业 银行 不 良资产 进 行信 用 的评 估与 定级 就 显得 尤 为重 要 了。 然而 ,就 我 国当前 金融 中介 机 构
逐 渐重 视 。
项 亟待 解 决 的重要 课 题 。但是 ,我 国商业 银 行不 良资 产证 券化 过
程 中还 存在 的一 系列 的问题 ,笔者 认 为 ,这 些 问题 主要 有 以下几 个
方面 :
就 我 国 目前 的现 实状 况来 看 ,由于我 国 的商 业银 行存 在 着大 量 的不 良资产 ,使 得 我 国以 商业 银行 作 为主 要组 成部 分 的 间接融 资 系 统 正在 遭遇 着一 场 越来 越严 峻 的挑 战 ,导 致我 国商 业 银行 的盈 利 能 力逐 渐 降低 。一 些 资产 管理 公 司 的运作 虽 然能 够使 得 商业 银行 的 一
『 关键词 1 商业银 行 不 良资产证 券化 对策措 施 银 行 不 良资产 的长 期 存 在 在 整 个 国际 金 融 领 域 都是 比较 常见 重 ,从 而促 进我 国 商业 银行 金融 资产 结构 的科 学 化 以及合理 化 。
的现 象 ,尤 其是 进入 到 新世 纪 以来 ,不 管是 西 方发 达 国家 ,还 是~
作 用 , 已经成 为 当前 商 业银行 管理 不 良资产 的一种 新 型的 手段 与 方式 。 因此 ,本文 就我 国商业银 行 不 良资产证 券 化 的 问题 进行 论述 ,文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逐年增加,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始采取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手段来处置不良资产,既能实现不良资产的快速变现,又能降低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证券化产品种类丰富。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逐渐多样化,包括资产支持证券、专项用途车贷证券、信用卡账单票据和不良债权收益权等。

2.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已经达到521.17亿元,同比增长37.41%。

3. 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家银行加强了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对证券化产品设定严格的风控标准和审查程序,加强对发行人和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可变现性的评估,防止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中的风险。

2. 加强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需要创新证券化产品的种类,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3. 加强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证券化产品的相关信息,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

4. 加强合规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加强自身合规管理水平,确保证券化产品发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1引言不良资产证券化(NPAS )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以美国、意大利等为中心。

因此,西方国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更加广泛,制度发展更加成熟,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般来说,不良资产证券化是通过特殊目的机构(SPV )将各种类型的不良资产打包重组,形成资产池。

然后通过专门机构发放,为资金需求者融资。

2005年之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阶段。

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开始,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成为首批获准资产证券化的银行。

之后,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成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资产证券化逐步进入高级阶段。

经过这一时期,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了长期的修补和修改,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美国次贷证券化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考虑到这一风险,中国暂停了资产证券化的审批。

此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入停滞阶段。

直至2012年,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文件,开始强制资产的双重评级和风险留存,进一步规范资产证券化。

2014年以来,中国资产证券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原有的逐一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再改为登记制,大幅度加快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动因2.1提高资产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通过证券化,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可以转化为证券,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不良信贷资产从表内转移到表外,减少风险资产的数量,而后获得一笔资金,对加快不良资产的批量处置、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弥补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不足、提高低资本充足率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2.2转移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转移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并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

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将不良债权直接转化为有价证券,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从而转移银行的信用风险。

同时,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加速银行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作者简介】张泽旭(2001-),男,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从事金融工程研究。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摘要】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

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

通过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手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快速、批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的要求的问题,最后共同探讨我国推行商业银行不良产证券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1 资产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1.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比较早。

在理论研究方面,Arrow和Debreu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以严密的数理统计研究方法,证明了经济主体可以利用各种有价证券来防范金融风险,将金融风险减到最低限度,从而为金融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已经从产品设计进入到了风险预测,产品定价和证券化资产组合管理的研究阶段。

GreenBaum和Thacker(1987)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模型,预测银行将把优质资产证券化,保留不良资产,同时提出银行税务管制的增加导致了证券化的兴起。

Henderson(1988)提出证券化将融资过程分解,将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分散,并由能够冲抵和管理这些风险的机构承担,这样就有助于降低系统风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Morris(1990)等人分别在其著作中重点阐述了资产证券化三大基本原理即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

Carlstrom(1993)综述了证券化的动因,从微观层次上来看,是来自证券化参与各方的利益驱动以及政府的金融监管和推动;从宏观层次上来看,主要是由于它提高了经济中资产运营的分配效率和操作效率。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自身的不良资产(包
括不良贷款、呆账、坏账等)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方式转移给投
资人,同时为投资人提供回报。

该方式有助于商业银行有效清理不
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和坏账的风险,提高银行自身的资产质量。

同时,该方式也提供给投资人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选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发行
证券化债券的方式,将不良贷款等资产进行打包,形成证券化产品;另一种是通过发行不良资产管理计划(NPLs Management Plan)的
方式,将不良资产进行大规模的转移。

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购买代价:投资人需要根据不良资产的质量和风险承担一定
的购买代价,同时需要考虑证券化产品的收益率和期限等。

2. 回收期限:商业银行会规定证券化产品的回收期限,投资人
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回收本金和收益。

3. 投资风险:不良资产证券化虽然提供了一种低风险、高收益
的投资方式,但投资人仍需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在购买证券化产
品前,投资人需要仔细分析不良资产的质量和风险,评估自身的风
险承受能力。

4. 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需要遵守监管
要求,如投资人的准入门槛、证券化产品的披露和评级要求等。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既能够帮助商业银行降低
风险和提高资产质量,又能够为投资人提供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
投资选择。

但投资人需要在购买证券化产品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投资分析,同时需要了解监管要求,以避免不良风险。

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探讨

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探讨
收 稿 日期 -0 6 9 20-
包 括 中 国 的 银 行 和 未 提 供 数 据 的 银 行 ) .7 的 平 32 %
动 性 , 散 风 险 的 必 然 选 择 。 是 关 于 不 良资 产 的 分 但
证 券 化 , 论 界 却 分 歧 很 大 , 种 观 点 认 为 。 产 理 一 资 证 券 化 在 剥 离 、加 速 处 理 不 良贷 款 方 面 具 有 独 特
然 而 面 对 商 业 银 行 庞 大 的 不 良 资 产 规 模 和 不
良 贷 款 向 上 增 长 的 趋 势 ,金 融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不 良
资 产 的 处 置 并 不 尽 如 人 意 。 19 9 9年 , 国 借 鉴 国 我 外 一 些 国 家 消 化 银 行 不 良贷 款 ,化 解 金 融 风 险 的
维普资讯
《 融与经 济) o 6年第 1 金 ) o 2 1期
对 国业 行行 良产 券 问的讨 我 商 银 推 不 资证 化 题 探
张 颖 华
( 上海远程教 育集 团, 上海 2 0 3) 04 3
摘 要 : 文 从 理 论 界 对 不 良 资 产 证 券 化 的 分 歧 入 手 。 对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推 行 不 良 资 产 证 券 化 问题 本 针
均 不 良 贷 款 率 相 距 甚 远 ,美 国 银 行 的 不 良 贷 款 率
普 遍 在 06 % 以 下 , 洲 在 2 以 下 。 此 外 , 图 和 工 行 通 过 财 务 重
的 优 势 ,应 将 证 券 化 作 为 商 业 银 行 或 资 产 管 理 公
比较 单 一 , 要 集 中 在 贷 款 这 一 项 目上 , 以在 我 主 所
国商 业 银 行 的 不 良资 产 -要 是 不 良贷 款 ,因 此 本 t = 文 中 不 良资 产 即为 不 良贷 款 。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一、引言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
重视,它能够有效地实现银行的不良资产回收,提高银行的资本效率,增
加其有效投资,从而提高其对客户服务的完善程度。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
原因分析和具体实施措施等几个方面全面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
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

自2024
年7月17日起,国家发改委首次发布了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文件
之后,银行可以自主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处理不良资产。

但是,鉴于
该技术的新颖性和复杂性,目前只有3家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
和浦发银行)开始使用该技术,且实际运用效果一般。

原因分析
(1)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技术的实施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
的专业性,而目前银行管理者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且各家银行对此
技术的应用也不够深入;
(2)投资者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心不足,认为不良资产风险太大,不敢进行投资。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不占用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条件下增加利润,转移信贷风险,改善信贷结构。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有关建议。

标签: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所谓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贷款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资产整合处理、同时经过信用增级以提高资产的可靠性,并将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

不良资产证券化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此后的几十年中,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处理大规模不良资产的金融工具。

在我国,不良资产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工行,建行,信达等开始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投资者对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产生了怀疑,认为是资产证券化导致了这场金融风暴的爆发。

实际上,引发危机的关键不在证券化,而在证券化的信用资产以及政府的监管不利。

据《巴塞尔协议III》规定,到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划分不良资产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一逾两呆”分类法,在1998年以前,金融行业把全部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四类,把后三种归为银行不良贷款。

第二种是按政策性不良贷款和商业性不良贷款分类。

前者主要是由国家过度干预引致的,后者主要是由银行自身的原因导致的,例如管理水平,放贷宽松,信贷监控不严。

第三种是五级分类法,1998年,人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客观情况,把贷款分为五级,分别是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浅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最重大的金融创新,对于世界金融市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也只是进行了一些试点工作,大家都对它了解认识得比较少。

那么资产证券化是什么?它在中国应用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又有什么对策呢?本文做了一些浅析。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评级;道德风险20世纪80年代,资产证券化发端于美国,是世界金融领域近三十年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

在很长一段时间,华尔街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只要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将它证券化。

”相对而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较晚,2005年之前,这一产品的推进仍然极为迟缓。

2005年,随着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资产证券化试点地位的确立以及之前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各家金融机构积极准备尝试,我国的证券化市场迈开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

就在各国纷纷尝试资产证券化的时候,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了,次贷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延缓了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也在2009年开始一度陷入沉寂。

直到2012年,监管部门开始新一轮的资产证券化的试点。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者其他债务工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将之包装,使该组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保持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增级,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提高的债券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发起人把其持有的不能变现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分类整理,一批批资产组合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以该组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收归购买资金的一个技术和过程。

二、资产证券化相比传统处置方式的优势资产证券化并非以资产优良为前提,而是以卖方投资者是否能达到利益的平衡为前提。

传统处置方式需要银行一对一地和债务企业交清,回收时间长且不确定性大,收回金额取决于回收力度,企业意愿和能力,还需要将转化后资产再次处置变现,其实际回收现金取决于再次变现时机和市场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浅析作者:高嘉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12期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将能够在未来取得现金流的不良资产打包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且以资产池所产生的资金流为基础发行证券,然后以未来的现金流来偿付证券。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将流动性低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获得融资,增加流动性。

(2)将资产负债表上的不良资产从表内移至表外,降低风险水平,提高资本充足率。

(3)剥离不良资产,避免不良债权的再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所存在的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是指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给各交易主体带来损失或无收益以及丧失取得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

证券化虽然能够转移、分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但也带来了其他新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定价风险由于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以发行证券的方式出售不良资产,并主要以资产未来的收益支付证券的本息;因此,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价格主要受资产未来收益的影响。

而不良资产能否以证券化方式交易的关键,在于资产卖方是否满意以证券化方式出售不良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回报率,投资者是否愿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为获得既定的收益而购买证券。

如果证券定价过低,银行资产流失严重,有可能造成银行得不偿失,同时,低价带来相对较低的收益会减弱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导致证券无法足额认购;但定价过高,又意味着大量风险的累积,过高的风险超过了部分投资者所能承受的上限,同样可能导致证券无法足额认购。

因此,为证券制定一个能使卖方和投资者双方利益达到平衡的价格,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前提。

(二)流动性风险这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虽然,证券化能通过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变现来增加流动性,但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流动性风险:(1)当预期的现金流入没有发生,证券化资产池出现现金流缺口,银行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到期证券的本息。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银行业在不良资产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国银行业开始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以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有效分散。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通过发行交易所或者场外市场进行转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实现不良资产的清理和优化,同时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资金来源。

2. 正文2.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形成证券化产品,通过发行证券化债券的方式将不良资产转移给投资者,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减少风险敞口。

目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于起步阶段,规模相对较小,但逐渐呈现出增长趋势。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证券化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不良债权、不良贷款等领域。

市场参与主体相对有限,除了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外,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参与较少。

监管政策尚未完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导致市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尽管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和支持相关市场发展,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银行业降低风险、提升资产质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不良资产规模逐渐增加,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通过证券化,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移出去,分散化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帮助银行释放资金,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浅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浅析

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 瓣獾一 一 一
不 足 。从 宏 观 调 控 者 的 角 度 出 发 , 能 会 收 缩 银根 以促 使 银 行 可 收 缩 贷 款 规 模 抵 制 经 济 过 热 , 是 . 求 自身 利 益 的 银 行 通 过 但 追 不 良资产 证 券 化 来 获 得 流 动性 以继 续 发 放 贷 款 。 因 为 经济 过 又 热 时 证券 投 资 者 往 往 比 较 热情 , 以银 行 的不 良资产 证 券 也 能 所 够顺 利发 行 。 这样 , 量 的不 良资 产 证 券 被 发 行 。 款 和投 资 盲 大 贷 目扩 张 。 当实 体 经 济 突然 转 向 , 良资 产 支 持 证券 的价 格 大 跌 , 不 投 资者 受 损 。 时 , 同 由于 证券 投 资 热 情 衰 减 , 良资 产支 持 证 券 不
我 们谨 慎 思考 。
【 关键词】 商业银 行 不 良资产 证券化 作用 风险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一~一 一一一除 了道 德 风 险 . 良 资 产 证 券 化 导 致 的 流 动 性 扩 张 还 、 不 有可 能加 剧 经济 的 波动 试想 , 经 济 过热 时 , 在 企业 融资 需 求 旺盛 , 银行 出 现 流动 性
的规 模 萎 缩 .商 业银 行 难 以通 过 证 券 化 的 方 式 增 加 流 动性 , 如
二 、 良 资产 证 券 化 可 能 导 致 的 风 险 不
美 国 的住 房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在 此 次 次 贷 危 机 以 至 全 球 金 融危 机 的 过 程 中起 了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就不 能不 令 我 们 认 真 这 思考 , 如不 良资 产 证 券化 在我 国逐 渐 成 熟 并 大 量 、 假 长期 进 行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摘要:受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不少商业银行试图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以解决流动性压力,盘活资产和调整资产结构。

但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发展并不成熟,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助力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稳定发展。

关键字: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对策建议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美国首次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将不良的资产证券化高效的处理了大量不良资产,提升了流动性和经营效率。

而这一金融工具的出现让很多国家处理不良资产积累经验。

对于我国而言,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除批量转让外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

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不断探索和实践,监管政策和发行机制不断健全,试点范围和发行规模也在日益增加。

不良资产证券化之所以被各国商业银行所认可,主要在于其转移风险、调整优化资产结构、盘活资产等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但同时,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该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适用并不成熟,面临诸多困难。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商业银行不良指标控制压力较大。

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共16家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计划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其中达到190余单发行数量,约近1000亿的发行规模,尤其是2020年发行规模约为2019年的2倍,发行规模增速显著。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基于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点,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帮助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提出切实可行地实践建议。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剖析(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流动性差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并不长,并且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并不大,从而进一步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不足,不能在一级市场的证券发行定价上提供支持。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初探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初探

维普资讯
坠 !
! 全堂 豳
孔国商业银行不良姿产证券化初搽
◆康建 圆
福 建 医科 大 学 附 属第 二 医 院财 务科 福建 泉 州 32 0 600

要 我国银行 业在 改革和发展过程 中面临重大难题是不 良贷款 比率居高不下。 了解决银 行业的不 良资产 问题 , 为

证券的方式 出售资产 , 证券投资者投资于资产支撑的证券 , 常用 的一 种技术——信 用分档技 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
其运作原理是 发行人通过信 是为了获得投资效益 , 而不是为 了占有不良资产 。 良资产 不同债券之间分配信用风险 , 不
能否以证券 化方式 出售取决于资产卖方对 以证券化方式出 用分档技术创造出信用等级为A A、 A、 A A A的多档债券 , 信
投 资银行 把这 三个交 易主体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严谨 有效 重要保证 。信用增值是用 于确保发行人按 时支付投 资利息 的交易结构 , 从而保证融资成功。 在这过程 中, 发起人将 自 的各种有效手段 和金 融工具 的总称 。利用信用增级 就是投 已拥有 的特 定资产 以 “ 真实出售” 方式过户给特殊 目的机构 资者不能获得偿付的可能性最小。 信用级别越高 , 贷款资产 (P , P S V) S V获得了该资产的所有 权 , 发行以该资产的预期 发行成本就越低 ,发行条件也越好 。
险、 期限和收益组合 的收入凭证 。 过这种技 术对 原有证券 发起人 的破产不会 对特殊 目的机构 的正 常运营产生影 响 , 通 资产中的权益进行加工转换 , 然后传递 给投 资者 。 整个 加工 从而不会影响对资产担保证券持有人 的按 时偿付 ,即资产 过程就是将适合证券化的资产转换成证券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的解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的解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的解析1. 引言1.1 什么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其不良资产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打包成证券化产品,然后通过发行这些产品,将这些不良资产转移给投资者的一种金融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实现资产证券化,从而实现不良资产的去化和资金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自身的风险敞口,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将不良资产集中化、规模化,提高不良资产的流动性,并最终实现不良资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通过这种方式,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处理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对银行的不良影响,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1.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和意义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通过将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的一种金融手段。

不良资产通常包括逾期贷款、呆账和资产负债表中不良的资产等。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将其风险分享给投资者,从而减轻其自身的风险压力。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主要源于商业银行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同时降低风险敞口,从而提高信贷的承受能力。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短期资金支持,降低资金成本,扩大信贷业务规模,增加经营收入。

不良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正文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解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解析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化产品进行转让的一种金融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效率,降低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许多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能有效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是一种有很大发展前景的金融创新工具。

简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与成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并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且简要阐述了不良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难题。

标签: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供给;需求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根据我国银监会统计显示,国内主要商业银行2007、2008年不良资产情况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跟2007年相比,2008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和比率都有所下降,但除2008年第四季度有较大下降外。

其余时点。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离国际公认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相比,仍然偏高。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依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原因2、1微观层面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政府政策等方面压力,对国有企业发放了大量贷款,因而分析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产生原因,首要因素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内部治理混乱、资本金不足、效益低下等原因,难以偿还巨额的债务,因而导致了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

虽然企业是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银行自身也具有不司推卸的责任:(1)银行的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国家的扶持,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银行自身没有形成强烈的自我危机意识。

在进行贷款审批时,缺少有效的评估标准和可行性分析,通常仅考虑单笔贷款的安全性,却忽视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

没有严肃的风险分析与防范,“贷前、贷中、贷后”的审查往往流于形式,如此的缺乏风险监控与管理,呆账坏账产生的可能性必然较大。

(2)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和约束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对内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约束不够。

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自己的特殊权限,没有贯彻“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银行经营原则,给银行带来了损失。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已逐渐发展成熟,其所积累的各类资产数额也相当巨大。

此时,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开始显现并愈加严重,已经对金融行业产生了极为明显的不良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简要阐述了商业银行资产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述,说明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并根据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提出推进建议,例如改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结构、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模式等,最后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的环境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建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在全球大范围内不定时爆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都开始了对金融行业的整顿。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积累成为阻碍改革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

资产证券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常用的金融革新形式之一,通过这种方式能将商业银行中流动性不强但数量可观的现金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进行收售和流动的证券。

在我国,相关单位和机构正在尝试使用资产证券化来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理,但由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内容复杂、对专业素质要求高。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所谓资产证券化,即是指发起范围将目前自身拥有的可自由调配的资产构成基础资金整体,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将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和信用提级,再将这个资金群转变为各类市场的可发行和自由收售的有价值的证券。

资产证券化进行运作的基本方法是发起单位或个人将自有的缺乏流动性的非现金类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指标重新组合为资金群,出售给信托企业、投行、或证券企业等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再对这些资产进行专业的评定分析,并使各项条件更为全面,最终进行发行。

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重要反映。

应用文-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应用文-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r\n关键词;商业银行\xa0不良资产\xa0资产证券化\xa0论文摘要: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

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

积极实施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xa0\xa0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在此主要指不良贷款资产,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等不能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者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连本金都未能及时收回的贷款等银行资产。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资料表明,截至2007年3月末,中国主要商业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余额为1161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02%。

\xa0 \xa0一、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xa0所谓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以证券进行融资,包括债务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其实质是金融资产以证券形式的过程。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处于非良好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以证券形式转让的过程。

\xa0\xa0二、我国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xa0(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通过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转化为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定资金来源。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加快银行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借助资产证券化,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有效解决了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大大增强了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

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

积极实施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在此主要指不良贷款资产,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等不能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者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连本金都未能及时收回的贷款等银行资产。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7年3月末,中国主要商业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余额为1161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02%。

一、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所谓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以证券进行融资,包括债务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其实质是金融资产以证券形式转让的过程。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处于非良好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以证券形式转让的过程。

二、我国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通过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转化为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定资金来源。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加快银行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借助资产证券化,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有效解决了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大大增强了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二)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

按照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银行的核心资本和全部资本比例应该分别达到4%和8%。

这一监管要求银行为了提高和维持资本充足率,要么增加资本金,要么降低持有的风险资产。

通过资产证券化,一方面银行大量的风险资产,诸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商业抵押贷款等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使银行的风险资产减少,从而达到了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不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是一种不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方法,即发行人可不通过增加负债获得融资。

(三)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分散风险。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资本约束、利率
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从如何有效配置风险层面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

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以贷款为主,而贷款中蕴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

在一个金融市场不太发达的市场环境中,信用衍生工具使用较少,银行信贷资产很难像证券那样进行及时的价格评估,更不能转移给第三方。

商业银行还缺乏有效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手段和风险管理工具。

鉴于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银行静态的、难以分割交易的资产,以标准化合约的方式,分散成小额的可交易资产,然后打包在金融市场上发售的活动,它为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解决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实践先于理论。

早期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亚地产投资券。

在此以后,资产证券化的离岸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进行了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其中涉及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地产开发收入支持证券、出口应收账款支持证券以及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方面。

已发行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建设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已发行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则品种较多:如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国网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浦东建设BT项目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南京城建污水处理收费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需要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体系比较而言,我国现行的与证券化相关的法律很不完善,物权法刚刚出台,住房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中,房地产登记政出多门,破产法及证券法也无法满足证券化需要,证券化本身特有的会计、税收、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空白,证券化涉及的一些法理问题也需进一步梳理,这些都是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法律障碍。

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其中初步体现出了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宗旨,涉及管理模式的规范、机构的资格认定、业务流程的设置等一系列机制。

但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建设应该具有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律,而且一个完善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应包含: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评级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和制约,这些都需要建立起适应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环境体系。

(二)注重资产证券化过程控制,防范各类风险由于资产证券化流程的复杂性、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多样性,因此需要加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控制,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1、切实做好信用提升。

信用提升是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得到投资收益的信用保障,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要顺利发行资产化证券,就要求提高企业资产的信用级别。

信用提升有内部信用提升和外部信用提升两种。

内部信用提升是指特
定的交易机构(SPV)保留当担保资产的债务人违约时有直接追索的权利、SPV 作超额储备担保、SPV发行优先和从属证券;企业的外部信用提升主要有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出具保单、更高信用级别的商业银行出具信用证、第三方购买从属类证券。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切实做好信用提升,它是吸引投资者,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必要环节。

2、证券评级严把关。

资产证券化评级的核心因素是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同时要求被评级的资产需与发起人的信用风险相分离,即证券化资产必须真正实现真实销售以实施破产隔离。

评级机构对评级的证券要保持经常性的信用监督并制度化,定期公告证券的信用等级的变化,使投资者及时了解所持证券资产的状况。

3、完善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信息公告制度。

作为资产证券化市场,其信息公开是基本原则之一,它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监管机构行政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三)调整资产结构,加快金融创新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在现有的融资制度和社会融资需求条件下,在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域,仍存在大量获利机会。

信贷资产证券化出现以后,商业银行需要重新思考资产结构的调整策略和资本配置策略。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转型过程中,既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又不放松许多传统业务的发展机遇,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实现资本充足率、业务发展、风险和盈利之间的综合平衡。

(四)鼓励创新,推动资产证券化品种的多样性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产品的多样性不无关系,产品的多样性增加了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在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巨大的需求和供给潜力。

鼓励创新,推动各项资产证券化,增加市场上资产证券化的品种,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发展。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鼓励创新,增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品种。

参考文献:
王晓珉,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探讨,苏州大学,2007年4月
林治海,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与创新,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12月
陈亦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研究,会计之友,2007年第1期
董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探析,金融保险,2007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