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毒性病害以及病毒病的主要有效防治药剂

合集下载

病毒性病害防治药剂大汇总

病毒性病害防治药剂大汇总

病毒性病害防治药剂大汇总病毒性病害是农作物病害中一类特殊的病害,具有病情复杂、难以防治的特点,号称“植物癌症”,其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等。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烟草花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小麦花叶病毒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番茄病毒病、烟草病毒病等。

这类病害危害大、分布广、无特效农药,近年来,围绕着香菇多糖、葡聚烯糖、寡聚酸碘、氨基寡糖素、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等成分开发防治病毒性病害的制剂成为开发的热点。

表 1 常见的防治病毒性病害的已登记的农药产品香菇多糖主要是从伞菌科真菌香菇的子实体中提取纯化得到的β-1,3-葡聚糖,为香菇的重要药用成分,于1968年首次提纯获得。

1.1 理化性质棕色液体,无可见悬浮物和沉淀;密度(20℃)1.13g/mL;不可燃;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无热爆炸性;闪点>150℃;pH:4.0~6.0,稀释稳定性(稀释20倍)合格,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合格,常温2年贮存稳定,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研究表明,香菇多糖的主链和侧链的有序构象是单一螺旋构象,胶体结构的结合区域会形成多螺旋构象,其立体结构为右手心三度螺旋,晶格为六角形。

香菇多糖的一级结构具有β-(1→3)连接的吡喃葡聚糖主链,在主链中葡萄糖的C6位上含有支点(每5个葡萄糖有2个支点),其侧链是由β-(1→6)键和β-(1→3)键相连的葡萄糖聚合体组成,在侧链上也含有少数内部β-(1→6)键的葡聚糖。

1.2 毒性10%香菇多糖母药和1%香菇多糖水剂大鼠经口LD50雌雄性动物均>4 640 mg/kg;大鼠经皮LD50雌雄性动物均>2 000 mg/kg;对家兔皮肤、眼均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性)试验未出现红斑、水肿及其他皮肤过敏症状,按照我国农药致敏率强度分级标准评定为弱致敏物。

1%香菇多糖水剂属低毒杀菌剂。

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10%香菇多糖母药对蜜蜂急性触杀毒性LD50>80.00 μg/蜂,为“低毒级”;对蜜蜂经口毒性LC50(4 8h)>2.00×103 mg/L,为“低毒级”;对斑马鱼急性毒性LC50(96 h)>100 mg/L,为“低毒级”;对家蚕急性毒性LC50(96 h)>2.00×103 mg/L,为“低毒级”;对大型溞急性毒性EC50(48 h):2.74 mg/L为“中等毒”;对斜生栅藻急性毒性EC50(9 6h):1.58×102 mg/L,为“低毒级”。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一点呢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一点呢

植物病毒病防治效果优良的药剂选择与使用方法植物病毒病是植物生长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控植物病毒病,农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植物病毒病防治中效果较好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广泛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

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中也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预防叶部病毒病毒的扩散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农民在使用硫酸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浓度控制:一般来说,硫酸铜的使用浓度为0.2%左右,太浓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喷雾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的时候进行喷雾,避免酷热时段喷药。

辛硫磷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菌剂,对植物病毒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辛硫磷具有较好的吸收、传导性,能快速进入植物内部,对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使用辛硫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剂量控制:根据作物品种和植病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不可过量使用。

•喷雾频次:根据病情轻重,控制好喷药的频次,过于频繁会增加植物对农药的抗药性。

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农药,对植物病毒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氢氧化钙能够提高植物组织的碱性度,从而影响病毒在植物内的传播。

使用氢氧化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PH值调节:根据作物的适应性,调整氢氧化钙的使用浓度和喷施时机。

•喷雾均匀:在喷药时要做到均匀喷施,避免出现斑驳分布的现象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硫酸铜、辛硫磷以及氢氧化钙是在植物病毒病防治中效果较好的药剂。

农民在使用这些药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掌握好药剂的使用方法,做好防护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毒氟磷——“植物癌症”防控良方

毒氟磷——“植物癌症”防控良方

病毒病被称为“植物癌症”,水稻一旦感染,轻则大幅减产,重则绝收。

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项目,为这一顽症开出了治病良方,实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控。

业内专家表示,抗水稻病毒病药剂创制、水稻病毒病及其媒介昆虫全程免疫防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全国同步小康战略目标作出了新的贡献。

病毒病一直被称为“植物癌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其中一种。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毒,由于其发生、侵染及传播机制极其复杂,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控药剂和技术。

植物病毒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且相当广泛的危害,被誉为农业生产中的世界性难题。

十几年前,化学防治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常用措施,但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病虫抗性增强。

同时,传统农药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新药剂、新剂型研究与应用技术集成,已成为当前农业及植保行业中必须解决和重点技术攻关的科学问题和现实课题。

针对粮食作物重大病毒病、病毒传媒害虫、迁徙性病害,本着以新药剂为主体,进行田间应用示范技术集成和推广,筛选出效果好、成本低、残留低,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的重大病虫害防控应用技术和规范化施用方法这一原则,以提高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该团队产、学、研、推协同攻关,历时10年,终于在病毒病防控磷系药剂和防控技术两方面均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在药剂开发方面,项目组以绵羊体内活性成分α-氨基膦酸酯为先导,基于免疫诱导激活分子靶标,建立全新化学生物学筛选方法和针对多种植物病毒病的离体、活体筛选模型,以动物中发现的天然氨基膦酸为先导,设计合成了α-氨基膦酸酯等多个系列的上千个新化合物,并从中发现了高效抗植物病毒活性先导结构。

经进一步结构优化,研究人员发现了具有全新结构的磷系抗植物病毒新农药——毒氟磷,历经长达8年的卫生毒理学、合成工艺、分析方法、田间药效、环境毒理学、环境代谢行为、残留试验等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其激活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针对植物抗病激活而发现的绿色抗病毒剂的新思路,创建了基于植物抗病激活而发现的抗植物病毒剂的筛选方法。

农业行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农业行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以及相关的防治方法。

一、农作物病害1.病害种类农作物病害是指由病菌、真菌、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植物真菌病(如普通锈病、白粉病)、病毒病(如花叶病毒)、细菌性病害(如番茄斑点病)等。

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引进抗病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农作物受病害感染的风险。

(2)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减少同一地区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所引发的病害。

(3)保持良好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保持通风良好,控制潮湿程度,减少病原体滋生的环境。

(4)施用化学农药:针对具体病害,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原体。

二、农作物虫害1.虫害种类农作物虫害是指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昆虫。

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蚜虫、螨虫、蛀虫、蛾虫等。

2.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以控制虫害数量。

(2)化学防治:针对特定虫害,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消灭或控制虫害。

(3)物理防治:采用陷阱、粘虫板等物理方式来诱杀虫害,减少虫害数量。

三、综合防治措施针对农作物的病虫害,我们通常会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1.种养结合:在农田中合理配置作物,引入适宜的经济动物,达到病害综合防治的目的。

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作物的自抗病虫能力,降低患病虫害的概率。

3.监测预警:建立虫害监测与病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农业机械化: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快速防治。

综上所述,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农业行业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与技术应用,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菜蛾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菜蛾赤眼蜂等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可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进行喷雾防治。
夜蛾
0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加灌溉等。
0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进行防治。
03
化学防治
可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氟虫双酰胺进行喷雾防治。
蔬菜病虫害防治
针对各种蔬菜病虫害,应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管理、种子消毒、土壤消毒等措施,同时采用 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进行综合防治。
果树病虫害防治
针对果树病虫害,应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合理修剪等物理措施,同时结合生物 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进行化学防治。
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
开展技术培训
蛴螬
1 2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精耕细作。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金龟子黑土蜂等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
可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辛硫磷进行土壤 处理。
04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01
根据不同地区的病害情况,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从根本
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种植与管理
02
现状
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防治成本较高、防治技术不够 先进、农民防治意识不强等,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和技术推广。
02
常见农作物病害
稻瘟病
01
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茎秆和穗部。
02
症状识别:稻瘟病在发病初期,会在水稻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随 着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并呈褐色或灰白色,最终导致水稻叶片枯萎、脱落 。

植物病毒性的病害用什么药预防

植物病毒性的病害用什么药预防

植物病毒性的病害用什么药预防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毒性病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严重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防治方法来预防植物病毒性病害的发生。

抗病毒药物
1. 浸种抗病毒剂
浸种抗病毒剂是一种常用的病毒性病害防治药剂,通过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侵入植物。

常用的浸种抗病毒剂有拟硫磷和多菌灵等。

2. 农药防治
在病毒性病害发生的季节,可以选择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如吡虫啉、噻虫啉等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繁殖,减轻病害的发生。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通过利用一些对植物有益的微生物进行
防治,能够有效地减少病毒性病害的发生。

如利用拮抗微生物和拮抗真菌等,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传播。

4. 施肥增强植物免疫力
不良的生长条件会引起植物的生长情况不良,从而增加受病毒的几率。

因此合
理施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是预防植物病毒性病害的关键之一。

合理施肥能够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总之,预防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加强对植物病毒性病害的研究,能够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一」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变化,小麦茎基腐病呈逐年快速加重趋势,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小麦茎基腐病防治,重点要落实预防措施,抓好保健栽培防病、药剂“一拌一喷”等关键环节,控制病菌前期侵染,降低后期发病程度。

具体防治技术方案如下。

一、加强保健栽培防病(1)选用抗耐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措施,各地要根据近年田间观测和抗性鉴定情况,选择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小麦茎基腐病抗耐病品种,或抗逆性强的品种。

(2)合理轮作。

常年发病较重的小麦-玉米连作区,每隔2~3年,玉米与大豆、棉花、花生、蔬菜等作物进行轮作,切断菌源连续积累的途径,降低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

重病田改种大豆等经济作物。

(3)适当深翻。

小麦—玉米连作秸秆还田地块,秸秆尽量打碎腐熟还田,播前土壤深翻,深度约30厘米左右,将表层秸秆或残留物翻至土层下,压低病原菌基数,降低病害发生危害。

每隔3年深翻一次。

(4)适期晚播。

各地应根据当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天气情况,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时间5~10天,晚播地块需要适当加大播种量并控制播种深度,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4厘米。

(5)精耕细管。

土地深翻后,耙细整平。

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

天气干旱有利于发病或加重病情,田间管理中需注意及时浇水。

盐碱地区采用深层地下水浇地易导致发病加重,宜采用地表水灌溉。

二、加强种子处理秋季小麦播种后至越冬前是小麦茎基腐病菌侵染的关键时期,采取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是有效预防发病的关键。

可结合小麦其他病害的预防,选用含有咯菌腈、戊唑醇、种菌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胺等成分的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

如采用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吡唑醚·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小麦种子,在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或纹枯病的同时,对小麦茎基腐病也有较好的兼治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

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

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农作物是农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而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病虫害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早了解和有效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农作物病虫害的一些常见类型,帮助农民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病害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

它们通过真菌感染植物的根、茎、叶片或果实,导致病害的发生。

例如,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和土豆晚疫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预防真菌性病害可以采取旋转种植、良好的通风和及时喷洒杀菌剂等措施。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也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它们通过细菌的感染导致农作物植株出现病状。

例如,番茄斑点病、马铃薯软腐病和柑桔黄龙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控制细菌性病害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的施肥控制和病株的及时清除等。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疾病。

病毒通过叶蝉、蚜虫等昆虫传播给植物,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例如,马铃薯花叶病、西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都是常见的病毒性病害。

防控病毒性病害的方法包括消灭病毒源、加强农作物抗病能力和控制病毒传播媒介的数量。

二、虫害1. 鞘翅目虫害鞘翅目虫害是指以鞘翅目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农作物虫害。

它们通过叶片、茎、果实等部位为食,造成农作物的部分或整体损失。

例如,水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和小菜蛾都是鞘翅目虫害的典型代表。

预防鞘翅目虫害的方法有合理施肥、深耕除蛀根等。

2. 鳞翅目虫害鳞翅目虫害是指以鳞翅目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农作物虫害。

它们以幼虫阶段为害,通过食用农作物的根、茎、叶片等部位造成损失。

例如,棉铃虫、菜蚜虫和黄斑跳甲都是鳞翅目虫害的典型代表。

控制鳞翅目虫害的方法包括采用生物防治和使用合理的化学农药。

3. 直翅目虫害直翅目虫害是指以直翅目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农作物虫害。

直翅目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形式多样,既有刺吸,又有啃食。

例如,蓟马、蚜虫和白蝗都是直翅目虫害的常见代表。

农用硫磺用途

农用硫磺用途

农用硫磺用途农用硫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农药和肥料。

它具有灵活的用途范围和多种功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多种农作物病害和有害昆虫的侵袭。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用硫磺的用途。

1. 控制真菌病害:硫磺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控制多种真菌病害,如番茄疫病、赤霉病、炭疽病、葡萄灰霉病等。

它可以破坏真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2. 防治细菌病害:农用硫磺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细菌病害,如土壤腐败病、茄花叶枯病、青枯病等。

它可以破坏细菌细胞的膜结构,抑制细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病害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抑制病毒病害:农用硫磺对一部分病毒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虽然硫磺对病毒本身没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它可以促使植物产生一种天然抗病性,提高植物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病毒病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4. 杀虫作用:农用硫磺对多种有害昆虫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它可以破坏昆虫的外壳和气呼吸系统,阻碍昆虫的正常呼吸和代谢,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硫磺对一些常见的害虫,如瓢虫、蚜虫、纹白蝶等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

5. 肥料效果:农用硫磺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肥料作用。

硫磺中的元素硫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参与氨基酸合成、叶绿素形成和光合作用等关键代谢过程。

适量使用硫磺肥料可以增加农作物对硫的摄取和利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6. 节约资源:与其他农用农药相比,农用硫磺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少的环境污染。

硫磺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较快,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硫磺具有广谱性杀菌作用,可以一次性防治多种病害,减少重复施药的次数,从而节约资源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总之,农用硫磺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治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杀灭有害昆虫,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保证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同时,农用硫磺也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为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目录一、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 虫害2 病害二、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虫害2、病害三、棉花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虫害2、病害四:蔬菜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虫害2、病害水稻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一、虫害为害水稻的害虫较多,常见的有30多种,可分为迁飞性和内源性两种。

迁飞性害虫有:飞虱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

这类害虫在我国大部分稻区不能安全越冬或越冬基数较低。

其主发生代虫源大多从外地迁入,突增突发,危害严重。

内源性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蓟马等,一般在当地均可越冬,属本地虫源。

今年来,因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布广泛,发生频率大,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水稻的注要害虫。

稻蓟马为害秧苗,成为秧田的主要害虫。

稻叶蝉、稻弄碟、稻负泥虫、稻瘿蚊、稻蝗虫等害虫局部地区发生和危害较普遍。

1、稻飞虱类为害状:属同翅目,飞虱科、刺吸式口器,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

飞虱若虫,成虫均能为害,在稻丛下部刺吸汁液,消耗稻株养分,其唾液分泌有毒物质,引起稻株中毒萎缩。

水稻严重受害时,稻丛基部常变黑发臭,甚至整株枯死。

此外,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危害程度及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稻飞虱发生危害严重,主要与迁入早迟、迁入量、气候条件、品种布局和品种抗(耐)性、栽培技术和天敌等因素有关。

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其发生危害。

近几年来,国内稻区长期单一的使用某些化学药剂,导致稻飞虱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此外适宜的气候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加剧了稻飞虱的爆发危害。

生活习性:褐飞虱在长江流域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由于第一代成虫逐批移入,造成以后各世代重叠。

以后本地虫源与外地虫源混发。

成虫产卵期长,产卵量多,每只雌虫一般可产卵400—700粒。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02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井冈霉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
农业微生物防治
03
利用微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改善土壤微生
物群落结构,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化学防治技术
科学选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作物和 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适时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严重程度,抓住防治关 键期,及时用药防治。
、合理施肥和使用药剂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
2023-10-30
目录
• 农作物病虫害概述 • 农作物病害及防治方法 • 农作物虫害及防治方法 •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农作物病虫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导致其在 生理、组织结构上发生异常变化,从而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死亡的现 象。
分类
农作物病虫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侵染性病虫害主要由病原微生 物引起,如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虫害主要由环境条件不适宜或 有害物质引起,如干旱、涝害、药害等。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01
02
03
产量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生长 缓慢,结实率降低,从而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
品质下降
药剂防治
使用病毒抑制剂,如盐酸药剂防治:使用病毒抑制剂,如盐酸药剂防治:使用病毒抑制剂 ,如利巴韦林、香菇多糖等,对病毒性病害进行化学防治。此外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03
农作物虫害及防治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疾病和害虫。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

一、农作物病害的分类及特征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

它主要通过孢子传播,感染作物叶片、茎和果实等部分。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征是在受感染部位出现明显的病斑、霉菌丝或孢子堆积,导致受感染部位变色、枯死或腐烂。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细菌性病害常见的症状包括梗腐病、叶斑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征是在受感染部位出现溃疡、黏液或黏性物质,并伴随着叶片变形、萎蔫等症状。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通过媒介生物(如蚜虫)传播,感染后农作物叶片会出现黄化、畸形、嵌斑等症状。

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病征,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4.真菌病虫害真菌病虫害是指由真菌和害虫共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真菌病虫害的特征是真菌和害虫在农作物上相互作用,互相协同发展。

例如,蚜虫在叶片上取食后,会导致叶片组织受损,为真菌提供侵染的机会,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5.害虫性病害害虫性病害是由害虫直接侵害作物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害虫性病害包括蚜虫、飞虱、螟虫等。

害虫病害的特征是害虫取食作物叶片、茎或果实,导致病害的发生。

受害植株在叶片上出现咬痕、斑点、叶片变黄或干枯等现象。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合理选用品种不同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策略之一。

选择具备一定抗性的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基础。

包括培土、除草、合理施肥、减少间作等措施都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此外,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害病源和虫害源,并采取旋作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药剂:(1)多菌灵、(2)、甲基硫菌灵、(3)百菌清等
玉米小斑病
玉 米 大 小 斑 病
大小斑病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品种,提倡搭配 种植(如间套种);玉米秸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 肥,并进行深翻冬灌,消灭初侵染源;轮作倒茬,避免重 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 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根据发病 的传播途径,可在田间清除病残株和早期摘除下部病叶, 以减少菌源。 • 药剂防治:在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每亩用 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克,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60 克,喷施3次。常用药剂还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苯 菌灵乳油,40%克瘟散乳油,每隔10天防1次。
二、橡胶病虫害
种植面积:455万亩
白粉病
• 2008年发生病情最为严重,面积达131.5万亩 次,发生与物候关系密切。 • 分级:5级 • 1级:病树总和叶面积以1∕16 • 2级病树总和叶面积以1∕8 • 3级病树总和时面积以1∕4 • 4级病树总和叶面积以1∕2 • 5级病树总和叶面积以3∕4
• 选用药剂: • 三环唑、氯啶菌酯、氟环唑。
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也是我州水稻生产中心主要病害,常 年发生面积15万亩左右,主要分为:中脉型、边缘、 黄叶型。
白叶枯病最大特点: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 特别是抽穗之前剑叶,功能降低,空秕率增加,米质 松脆,千粒重降低, 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 达50﹪。
玉米大斑病
小斑病
小斑病:玉米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病,但以抽穗灌浆期发生较多,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病斑多在叶 脉间产生椭圆型或近长方形,斑黄褐色,边缘紫色不明显病 部长有灰褐色霉层,果穗染病时病部长有不规则以灰黑色 霉,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农作物病毒性病害以及病毒病的主要有效防治药剂

农作物病毒性病害以及病毒病的主要有效防治药剂

农作物病毒性病害以及病毒病的主要有效防治药剂1、农作物的病毒病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系统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

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

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染试验证实其传染性。

植物病毒病的传染方式有:机械(摩擦)接触传染、嫁接传染、介体(包括昆虫、线虫、真菌、螨类和菟丝子)传染、花粉及种子传染等。

由于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它的侵染来源都与活体(活的动物、植物体或介体)有关,传染要使病毒接触活体。

例如汁液摩擦接种,要用新鲜的病毒汁液,摩擦的目的是造成寄主植物体表面的微伤,使病毒有可能进入活的细胞,过重的损伤造成组织坏死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染。

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植物汁液的方式更容易满足植物病毒传播的两方面要求。

通过植物组织汁液的摩擦接种和蚜虫传播试验了解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在防治上对病毒病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实行综合措施为主进行防治。

大白菜病毒病的症状为幼苗受侵后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即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

成株被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皱缩、变硬而脆,后期出现褐色斑点或褐色坏死条纹、植株矮化。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简称TuMV)、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所致,前两种病毒能由蚜虫和汁液传染,第三种只能以汁液传染。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

前者的症状为叶片皱缩、变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叶片色泽深浅不均,以后出现黑褐色坏死斑,质地变脆,严重时全株发生坏死性叶斑,自下而上枯死。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是由马铃薯X病毒(简称PVX)和马铃薯Y病毒(简称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

农民常见病防治措施

农民常见病防治措施

农民常见病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病害威胁,这些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害防治措施。

2.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2.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常见的病害之一,如霜霉病、黑斑病等。

对于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 喷洒药剂: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 清除病害部分:如果发现植株某些部分出现病斑,应及时将其剪除,以阻止病害的蔓延。

2.2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如花叶病毒病、黄化病等。

防治病毒性病害的措施包括:- 消灭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的介体可以是虫子、蚜虫等,农民应采取措施降低传播媒介的数量。

-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病毒植株以及其周围的杂草,杜绝病毒扩散的机会。

- 应用病毒耐受品种:选择一些对病毒有一定耐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毒的侵害。

2.3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如炭疽病、溃疡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 清洁田地: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残留物等,保持田间清洁和通风。

- 使用抗病种子:选用抗病性较好的种子进行播种,减少病菌侵害的可能性。

- 喷洒抗菌剂:根据细菌性病害的不同,喷洒相应的抗菌剂以控制病害的发生。

3. 一些预防措施的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连作: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

- 喷洒药剂应注意剂量:过量的药剂使用会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伤害,应按照标准剂量使用。

- 观察和监测:农民应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并处理病害问题。

-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结语农民常见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增加产量非常重要。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病害防治措施,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和丰收。

记住这10大农药经典方案,能治近100种病虫害

记住这10大农药经典方案,能治近100种病虫害

记住这10大农药经典方案,能治近100种病虫害农业生产最怕的就是遇见病虫害,最可恨的是病虫害类型繁多,有时遇到了却不能“对症下药”,最终影响农作物生长及其产量。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10种农药用途,看明白后,大部分病虫害都能防治了。

1、甲基硫菌灵——真菌病害甲基硫菌灵又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作用,能够快速的通过植物的叶片和根系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以及进行均匀分布,阻碍病原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导致病菌死亡。

在禾谷类和果树类作物上的使用非常多,对果树斑点落叶病、各种锈病、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根腐病等及麦类霉病,如小麦赤霉病、黑穗病等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是重要的种子处理及叶面喷洒的杀菌剂。

2、氯溴异氰尿酸——真菌细菌病毒氯溴异氰尿酸喷施于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

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不仅有强烈的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能力,而且有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等作用。

它是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的农药,兼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危害作物的真菌、细菌、病毒,对作物疑难病害有特效。

3、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被植物迅速吸收,药效持久。

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防治效果,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主要用作叶面处理剂和种子处理剂,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旱疫病、西瓜蔓枯病、辣椒炭疽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炭疽病、黑痘病、柑橘疮痂病等。

4、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是目前活性最高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活性高,杀菌谱广。

并且具有植物保健作用,抗早衰效果明显,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5、石硫合剂——多种病虫害石硫合剂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及害虫表皮蜡质层的能力,喷洒后在植物体表形成一层药膜,保护植物免受病菌侵害,适合在植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呢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呢

植物病毒病的药物防治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生长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很多,其中药物防治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不过在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时,需要考虑药效、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植物病毒病药物及其治疗效果。

1. 杀菌剂类药物
杀菌剂类药物是用来抑制植物病毒的病原体扩散和传播的药物,常见的杀菌剂
有氯硝唑、克百嘉等。

这类药物通常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病在植物中的蔓延,但使用过多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药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药物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调控因素有影响,可以通过调
节植物的生长状态来增强植物的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植物病毒的侵害。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生物硅等。

3. 抗病毒类药物
抗病毒类药物是专门针对病毒病的药物,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类药物的使用对植物病毒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金霉素、多菌灵等。

综合上述所述,对于植物病毒病的治疗,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
行防治。

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植物的毒害。

此外,定期对植物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措施,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能对植物病毒病的药物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灌根最好用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灌根最好用

植物病毒病用什么药灌根最好用
植物病毒病是困扰许多农作物种植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病毒病害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减少甚至作物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农作物种植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根部灌溉,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灌根方法。

烟碱类药剂
烟碱类药剂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植物病毒病的药物。

它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生理代谢过程,减轻病毒对植物的影响。

烟碱类药剂可以通过根部灌溉的方式迅速被植物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病毒病害的作用。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环保、无毒副作用的农药,常用于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生物农药可以通过根部灌溉,减轻植物病毒的侵害,帮助植物建立免疫防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根部灌溉方式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抵抗病毒侵害。

选择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根部灌溉,对预防和治疗植物病毒病有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根部灌溉非常重要。

烟碱类药剂、生物农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帮助植物抵御病毒侵害,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在农作物种植中,适时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根部灌溉,是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毒性病害以及病毒病的主要有效防治药剂
1、农作物的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系统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

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

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染试验证实其传染性。

植物病毒病的传染方式有:机械(摩擦)接触传染、嫁接传染、介体(包括昆虫、线虫、真菌、螨类和菟丝子)传染、花粉及种子传染等。

由于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它的侵染来源都与活体(活的动物、植物体或介体)有关,传染要使病毒接触活体。

例如汁液摩擦接种,要用新鲜的病毒汁液,摩擦的目的是造成寄主植物体表面的微伤,使病毒有可能进入活的细胞,过重的损伤造成组织坏死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染。

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植物汁液的方式更容易满足植物病毒传播的两方面要求。

通过植物组织汁液的摩擦接种和蚜虫传播试验了解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在防治上对病毒病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实行综合措施为主进行防治。

大白菜病毒病的症状为幼苗受侵后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即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

成株被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皱缩、变硬而脆,后期出现褐色斑点或褐色坏死条纹、植株矮化。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简称TuMV)、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所致,前两种病毒能由蚜虫和汁液传染,第三种只能以汁液传染。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

前者的症状为叶片皱缩、变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叶片色泽深浅不均,以后出现黑褐色坏死斑,质地变脆,严重时全株发生坏死性叶斑,自下而上枯死。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是由马铃薯X病毒(简称PVX)和马铃薯Y病毒(简称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

PVX只能由汁液传染,昆虫不传染。

PVY的传染方式有汁液与蚜虫传染。

马铃薯卷叶病的症状为叶缘向上卷曲,病重时呈圆筒状。

叶片色泽较浅,有时叶背面呈红色或紫色。

叶片变厚变脆,病叶不出现萎蔫下垂的现象,矮化亦不甚明显。

其病原物是马铃薯卷叶病毒(简称PLRV),只能由蚜虫传染,而汁液接触无传毒效果。

田间常见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水稻条纹叶枯病、烟草花叶病、蔬菜花叶病毒病、马铃薯花叶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等。

2、农作物“病毒病”的主要防治药剂:
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农药登记公告》、《农药管理信息汇编》以及《中国农药电子手册》中,我们搜集整理发现,在登记防治农作物的“病毒病”的有效药剂中,共有167个证件.
这些证件包含单剂的农药有效成分大多数主要为:
1、盐酸吗啉胍·乙酸铜(20%WP)(国内有64个产品);
2、菇类蛋白多糖(0.5%水剂)(国内5企业生产);
3、氯溴异氰尿酸(50%SP)(国内5家企业生产);
4、氨基寡糖素(0.5%水剂)(国内7家企业生产);
5、葡聚烯糖(0.5%SP)(国内1家企业生产);
6、三氮唑核苷·硫酸铜·硫酸锌(国内4家企业生产);
7、菌毒清(5%水剂)(国内33家企业生产)
8、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盐酸吗啉胍·硫酸锌·硫酸铜(国内多家企业生产和复配);
9、十二烷基硫酸钠·三十烷醇·硫酸铜(国内多家企业生产和复配);
10、混合脂肪酸·硫酸铜(国内多家企业生产);
11、盐酸吗啉胍(国内多家企业生产);
12、宁南霉素(2%、8%水剂)(国内5家企业生产);
13、上述相关产品的相互复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