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

合集下载

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16例

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16例

经两个疗程治疗后 , ①治愈 : 临床症状消失 , 排便通畅 , 无特 志 ,0 44 :3 7 . 2 0 ,37 — 4 殊不 适 , 天 内排便 1 , 质转 润 , 后 维 持 3 月 3 例 ; 【 国家 中 医药管理 局 . 医病 症诊 断疗 效 标 准【1 2 次 便 停药 个 3 ② 2 ] 中 M . : 大 学 南京 南京
1 6
内蒙古 中医药
补 中益气 汤 加 昧治 疗老 年 习惯性 便 秘 6 5例疗 效分 析
肖曼丽
摘 要: 目的 : 观察 补 中益 气汤加 味 治疗 老年 习惯 性便秘 的 疗效 。方法 : 用补 中益气 汤加 味 , 采 内服 汤 剂 治疗老 年 习惯性 便秘 6例 , 5 并 观察 其 治疗效 果。结 果 : 痊愈 3 例 , 3 显效 1例 , 8 好转 1例 , O 无效4 , 例 总有效 率达9 . 3 %。结 论 : 中益气 汤加味 对 于老年 性慢惯 性便秘 有 8 补
2 治疗 方法
治疗 以补 中益 气 汤加 味 , 组方 : 芪 3g党 参 、 黄 0, 白术各 1g 5, 当归 、 、 枳壳 天麻 、 柴胡 各 1g陈皮 、 2, 麻黄 、 草 、 仁各 1g 甘 杏 0。以冷 水 10m ,煎 煮 3 rn 50 l 0 i,倒 出头 煎 药 液 再 煎 1 ,两 次煎 液 共 a 次 3O l 日 1 , 次 10 l早 晚 空 腹 口服 ,0天 为 一个 疗 程 。 0r, a 每 剂 每 5m , 1 脘 腹胀 满者 加枳 壳 、 卜 , 红 口渴 者加 石 斛 、 炒 子 舌 玄参 , 肾虚 者加 补 骨脂 、 枸杞 子 , 不 良者 加陈 曲 、 内金 等 。 消化 鸡
1 一般 资料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化瘀止痛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导读: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

症见经前1-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 8克,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或酸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遇寒则剧,经量少、有紫块,喜暖畏冷,喜按喜揉,苔白腻,脉沉紧或涩。

创方者:李瀚
河南名医原发性痛经(肝肾虚损)方
处方:白芍、山茱萸、枸杞子、元胡各10克,当归、山药、菟丝子、阿胶(烊化)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肾养肝,止痛调经。

可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肝肾虚损型。

症见患者经行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酸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或有潮热,耳鸣,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创方者:李瀚。

痛经汤治疗妇女原发性痛经58例

痛经汤治疗妇女原发性痛经58例
2 纳 入 标 准
与治疗组 比较 ,< : P0 5 0
5 讨 论
中医学认 为痛经 的病 机主要 是 冲任 二脉气 血流注失
常 , 宫失于濡养 , 胞 以致“ 不荣而 痛” 或在经期受 到外邪侵 袭, 引起 冲任瘀 阻或寒凝经脉 , 气血运行不畅 , 使 胞宫 经血 流通受阻 , 导致“ 不通则痛” 诸病 源侯论 ・ 。《 妇人杂病诸侯》
痛经汤治疗妇女原发性痛经 5 8例
江 志 扬
( 广州市荔湾 区芳村中医医院 , 广东
广州 ,13 0 506 )
【 摘要 】 目的 : 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 的疗效。方法 : 5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 将 8 治疗组 3 例 口服痛 经 0
汤加减 ; 照组 2 对 8例于行经期 V服痛经宝颗粒 ; I 两组药物均在月经前一周服用 , 月经后三天停药 , 连续 服用 三个月经周期后
冷之气 , 客于胞络 , 冲任之脉。 《 匮要略 ・ 损 ”金 妇人杂病脉证
并治 》 : 载“带下经水不利 , 少腹满痛 , 经一月再 见。 《 ”妇人大 全 良方 ・ 调经门》 : “ 寒气 客于血室 。《 ” 医部 主录》 济阴》 引《 提 出“ 经年积血 ” 可致痛经 ,景岳全书 ・ 《 妇人规》 :凡人 之气 云 “ 血犹源泉也 , 盛则流畅 , 少则壅滞 , 故气血不虚则不滞 。” 本临床观察中的痛经止汤方 中重用 黄芪参大补脾 胃之 元气 , 血行瘀 去络通 , 为君药 ; 当归长 于活血 , 且有化瘀而不
效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P<00 。 结果 见 下 表 。 . 5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 3 O例 , 年龄
1 ~2 5 7岁 , 平均年龄 1. . ; 8 9±3 2岁 未婚者 2 7例 , 已婚者 3

中医学的毕业论文

中医学的毕业论文

中医学的毕业论文中医学的毕业论文范文原发性痛经(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又称“经行腹痛”.西医认为原发痛经,是由内在的子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1].传统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防治措施多有研究,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本文对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内治法1.1朱小南先生治疗痛经,不仅重视辨证分型,而且认为掌握医治时机也很重要。

虚寒气滞型痛经,在行经初期,小腹不畅时用药最为妥当。

与寒证治疗时机相同,则为血瘀型痛经,两者又有气滞血阻,也应在行经初期,经水涩滞、腹痛剧烈、夹有瘀块时服药。

常用活血调经药如山楂、枳壳、川芎、当归尾、乳香、没药、青皮、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至于虚性痛经无论是气虚、血虚、还是冲任虚弱,都是由于身体虚弱引起,以致经来腹痛,因此体虚是本,经痛是标。

此证适合平时服药,气虚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血虚用当归、地黄、川芎、芍药;冲任虚弱用紫河车、鹿角霜、巴戟肉、仙灵脾等药;再略加苏梗、陈皮、木香、砂仁等行气醒脾药。

到行经期间不一定要服药,痛经也会逐渐缓解。

1.2刘奉五先生认为引起痛经的因素比较复杂,而且相互交错或重复出现,常见证型为:(1)肝郁气滞,由于忧思郁怒,气机不得宣畅,气滞则血瘀,滞与胞宫而作痛;(2)血瘀气阻,血不循经,阻滞于胞中形成瘀血,阻碍气机流畅,前者以气滞为主,后者以血瘀为主;(3)寒湿凝滞,经期淋雨感寒或过食生冷,寒湿客于胞中,凝聚而不行;(4)肝郁血热,肝郁日久化热,气血郁结,不能宣通,聚于胞中;(5) 湿热下注,湿热博结,阻碍气血不得通畅;(6)气血亏虚,胞脉空虚,运行不畅,经血瘀滞;(7)脾胃虚寒,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脉虚寒,经来寒气客于脾胃。

刘老[4]认为脾胃虚寒是痛经最重之证型,其症状特点一是痛泄,一是脐周痛甚(脐周属太阴脾经,此证型的病因病机是中焦虚寒、气血化源不足、冲任失调受阻。

综刘老的经验,以附子理中汤为主方,温中散寒治其本,用沉香取其辛香温化,元胡、香附等温经舒气,共奏温通降气止痛之效。

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

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

宇 习季

、 。

]● r
.爿 盂 乏
爿 盂宁 马 、 ( I 妻
. J 蚕 ( I q T 叠 耋
( 薯



6 I
£ ;乏
¨董
; 习 乏 ¨吏 乏 ’ 口 垂
夺 才

宝∞
: 摹
鬈 ∽ u






乏 垂 差 塞 置 差 差 萋 。 ∞ 。 。 v

妻u
i至
口 、 ,
6 I
警 t 量 未

^ 。

垂 j :乏

( I




_


主u

量 。


. 主 u

聋 ( '
m^ 习 ( I
一 |

乏 妻

口 、 ,

黑 争 2 菩 乏 夏 炙 . 主. 】 叠口 、 ,宇
量 。

i 6 I £ 宝 置 £ 口 、 ,

H .主 u
署爿
墨 u .手
.委
量 口



要 丰

. 乏 妻J 聋 。罢 于


u 釜 口 、 ,
蚤 萋
之 :
争 £ :乏 。 芝
姜 _ 】 妻

童 萋


口 、 ,


温阳理气活血方治疗原发性痛经76例

温阳理气活血方治疗原发性痛经76例

温阳理气活血方治疗原发性痛经76例痛经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凡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出现的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它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二种。

原发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由于痛经的存在,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均有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温肾活血疏肝的方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6例病例均为2008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病人。

全部病例均符合由上海市卫生局及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编著的《妇产科诊疗常规》[1]中,关于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1.1.1 临床表现:下腹痛,可在月经来潮时或来前数小时开始,逐渐或迅速加剧,疼痛程度不一。

历时2—3日,自行缓解。

痛时常伴有腰骶部酸,面色苍白,出冷汗,畏寒,恶心,呕吐或腹泻。

有的患者在下腹剧烈阵痛后排出整块组织(内膜)后,痛即缓解;妇科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有时可有子宫轻度压痛。

1.1.2 辅助检查:超声显象,盆腔、子宫和卵巢无器质性病变。

本组病人年龄最大28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20.5岁,病程6个月—13年。

1.2 病情分级标准:目前,痛经在诊断上尚无确切客观指标,只能依据病人的主述及主要表现出的症状诊断。

为使主观指标尽可能客观化,特别出如下评分标准,做治疗前后疗效对比之用。

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必须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解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性呕吐0.5分;伴肛门坠涨0.5分;疼痛在1天以内0.5分;疼痛期每增加1天0.5分;重度:积分为13—15分;中度:积分为8—12分;轻度:积分为5—7分。

理气活血止痛汤

理气活血止痛汤

理气活血止痛汤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元胡10克琥珀3克苏梗6克肉桂6克郁金6克木香3克蒲黄6克制乳没各6克小茴香3克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少腹寒凝并有气滞血瘀的痛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本方专治少腹寒凝、气滞血瘀的痛经。

方中当归、赤芍养血行血和血,泻肝散瘀;元胡活血行气,消瘀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蒲黄行血止痛;琥珀活血祛瘀通经;乳香、没药消瘀止痛;肉桂、小茴香温经散寒止疼;柴胡、郁金、苏梗疏肝解郁行气,木香疏利三焦之气,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加减运用气滞重者加青皮;瘀血偏重加桃仁、红花;气虚可用人参、黄芪;有热象去肉桂;胃不适者少用或不用乳没;下焦湿热原方去肉桂加川朴、茯苓、川楝子、蔻仁、车前子;如伴有呕吐去乳没,加竹茹、干姜。

按语本方由少腹逐瘀汤和元胡散加减组成,着重于行气逐瘀。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血流畅才能“通则不痛”。

方中元胡、柴胡、木香、郁金、苏梗皆为行气理气之药,当归、赤芍养血、行血、和血。

血具有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的特性,方中用肉桂、小茴香温化寒凝之瘀血,所以用本方治疗由于少腹寒凝并有气滞血瘀的痛经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方歌柴茴当归赤芍胡,苏梗木香肉桂蒲;郁金琥珀制乳没,理气活血痛经除。

典型病例张某,女,25岁,已婚。

患者14岁月经初潮,周期尚准,每次经来腹痛难忍。

颜色紫暗有血块,经行不畅,怕冷喜按,经前伴乳房胀痛,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细。

用理气活血止痛汤4剂,服药后腹痛减轻,经行较畅,嘱于每次月经前及经期服用4~8剂,患者连服3月,经来腹痛未见发作,停药后亦未复发。

16图。

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

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

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摘要: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自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

结果:总有效率98%。

结论:本方治疗痛经效果满意。

关键词:痛经理气活血气血运行不畅【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39-01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发生于青年期、生育期和更年期任何一个阶段,尤以青年期居多。

甚至导致不孕。

西医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亦称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指器质性痛经)两种。

本文主要探究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其主要病机: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则“不容而痛”。

笔者经过十多年临床总结自拟理气活血汤加减观察治疗痛经10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患者年龄在13-42岁之间,病史最长28年,最短6个月,临床见经前、经期、经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坠胀痛,腰骶胀痛,经量多或少,行经不畅、经色黯有块或乳房胀痛,甚者剧烈呕吐晕厥均符合痛经标准。

2治疗方法基本方:党参20g、当归15g、川芎10g、黄芪30g、白芍20g、益母草10g、玄胡10g、柴胡10g、月经提前加丹皮、枝子;月经延后加肉桂、干姜;白带多加苡仁、芡实;腰痛加续断、寄生;血虚加阿胶、枸杞、熟地。

上方每日一剂,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3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月经周期正常)88例占81%;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周期基本规律)18例占17%;无效(临床症状均未改善)2例,总有效率98%。

4病案举例张荣,女,32岁,2006年3月18日就诊,主诉:每遇月经周期小腹剧烈疼痛牵及腰骶部,月经后期,经期头天色黯有块,经量少,时间6-8天才尽,结婚10年一直未孕。

在上级医院作内分泌、b超、输卵管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

经吃西药止痛治疗后疼痛暂时缓解,下个月周期又复原,今见面色萎黄、呕吐头晕,捧腹蜷缩,苔白舌边紫、脉弦。

中医药治疗82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

中医药治疗82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
1 6
内蒙古中医药
中医药治疗 8 2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 会
张成和 ’ 孟 斌 闫 平
Hale Waihona Puke 关键 词 : 经 ; 医药治疗 痛 中 中图分类 号 :2 11+ 文 献标 识码 : R 7 .1 3 B 痛经是 一种 自觉症 状 , 凡妇 女 在行 经 前后 或经 期 出现 下腹 及 腰 骶部 疼 痛者 即为 痛经 。原发 性 痛经 是 指 自月经 初 潮起 就 有 疼 痛, 多见于未婚女青年 、 未孕的妇女和健康状况较差的妇女。 我院 中医科 于 20 年 1 O5 月至 20 年 1 09 月用 中 医药 治疗 原 发 性 痛 经 文章 编号 :06 07 (00 0— 06 O 10- 99 2 1 )4 0 1一 1 2 本 组 统计 8 例 中有 3 . 2 2 0例经 后 腹痛 , 量少 、 经 色淡 、 质稀 薄 , 经 后 小腹 隐隐作 痛 , 神疲 力乏 , 色苍 白, 质淡 , 面 舌 脉虚细 。 辨证属 虚
河南 省西平县 人 民医院(6 90 430 ) 20 年 l 9日收稿 0 9 2月
周 胃镜复 查活 动 性 胃炎 消失 , 膜 活检 H 黏 P为 阴性 ; 效 : 基 显 症状 本 消失 或 减轻 2 级 别 以上 ,治疗 结 束后 4周 胃镜 复查 黏膜 病 个 变范围减轻 1 个级别以上 , 黏膜活检 HP 为阴性; 有效 : 症状减轻 1 个级别以上,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改变不足 1 个级别 ,P为 t I 阳性或阴性 ; 无效 : 达不到有效标准恶化者 H P为阳性日 。总有效 率=痊愈例数+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 总例数 ̄ 0 %。本组患者治 10 疗后, 愈 2 痊 0例 , 显效 3 例 , 5 有效 2 2例 , 效 7 , 疗总 有 效 无 例 治 率 为 9. 7/4 。 1 %(78 ) 7 2 症 状改 善 : 程结 束 后 , 治 疗前 症状 和治 疗 后症状 对 比见 . 2 疗 患者

温宫行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

温宫行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

虎璧王 氏妇科 研究 院 , 面承 担起 王 氏妇科 申报平 遥县 、 全 晋 中市 、 山西省 、 全国非物质 文化 遗产保护 的重 任。通过 6
年挖掘整理研究 , 氏妇科入 选 国家级 第三批非 物质文化 王 遗产保护名录 。在学习先辈 医学 思想 的基 础上 , 更重视 妇 科病从肝 、 肾三经论治 , 脾、 治闭经重视脾 肾 、 补益 气血 ; 治 月经不调多采用养 血柔 肝 、 和气血 为法 ; 调 治崩 漏 活涩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药政 司 .中药新 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 2 则 [ ] 北京 : S.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0 :. 2 24 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中医病 证诊 断疗效标 3
准 [ ] 南京 : S. 南京大学出版社 , 9 : 3— 3. 1 4 2 24 9 3
西省卫生厅授予 山西省卫生 系统突 出贡献人才 、 山西 省优 秀人才称号 , 获 山西省 “ 荣 五一 ” 劳动 奖章 , 山西省劳 动 为 模范 。2 0 0 1年 , 创办平遥 县道 虎璧 王 氏妇 科研 究所 , 承担 道虎璧王 氏妇科的继承传承工作 。20 0 7年 , 办晋 中市 道 创
婚 2 例 , 5.% ; 程最短 2年 , 1 占 83 病 最长 1 年 ;8 5 2 例就 诊
前 曾 自行 口服止痛药 、 乌鸡 白凤 丸等 , 效果不显。
2 治疗方法
瘀止痛之效 , 诸药相辅相成 , 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
[ ] 张玉珍 . 1 中医妇科学 [ .北京 : 国中医药 出版 社 , 0 : M] 中 2 2 0
率 9.4 (5 I 8.4 一 92% ) 44% 9%C = 00 % 9.8 。

活血止痛汤治疗痛经100例

活血止痛汤治疗痛经100例
痛 剧 者 可 致 恶 心 呕 吐 、 出 、 冷 , 至 晕 厥 。痛 经 多 汗 肢 甚
2 结 果( 表 1表 2 。 见 、 )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 较 [ ( ) 例 % ]
见 于 中青年妇 女 , 但影 响学 习 、 不 工作 和 生 活 , 而且 在

定程度上也 影响 孕育 , 患 者带来 很 大 痛苦 。笔 者 给 自2 0 0 7年 1月 ~ 0 8年 1 20 0月 , 用 活 血 止痛 汤 ( 采 自

4 8・ 4
光明中医2 1 0 0年 3月 第 2 5卷 第 3期
C G C M rh2 1 . o 2 . JM M ac 0 0 V l 5 3
活血 止痛 汤治疗 痛 经 10例 0
张 丽 娜 河 南省 濮 阳 市 中 医院 ( 阳 4 7 0 ) 濮 5 0 3
关键词: 活血止痛汤; 痛经; 中医妇科学; 中医药疗法
既往 体 健 , 科 检 查 未 见 明 显 异 常。 中 医诊 为 痛 经 妇
( 凝 血 瘀 型 ) 治 以 疏 肝 活 血 、 经 止 痛 , 药 以 疏 寒 。 温 方
肝 活 血 为 基 础 方 , 肉桂 1 g 吴 茱 萸 5 , 剂 , 煎 加 5、 g7 水
服 , 1剂 , 日 分早 中晚 3次 温服 。8月 7 日复诊 , 述服
d i 1 . 9 9 jis . 0 38 1 .01 . 3 0 8 o:0 3 6 /.sn 10 —9 4 2 0 0 . 6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0 -4 80 10 —9 4 2 1 一30 4 —2
痛经是 妇 科 最 常见 的病 症 , 是 妇 科 急 症 之 一 。 也

痛经一号方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

痛经一号方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

痛经一号方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导读]痛经是指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也称为经行腹痛。

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青年妇女。

导致痛经主要是由于肾气亏虚,气血虚弱,体滞血於,寒凝血瘀,湿热蕴结等致病因素导致冲任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

【摘要】目的自制痛经一号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自制痛经一号方当归15克,川芎9克,党参18克,肉桂6克,艾叶12克,川牛膝12克,莪术6克,甘草6克,吴茱萸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鸡血藤18克,益母草15克,续断12克,巴戟天9克,黄芪24克,制没药9克,制乳香6克,玄胡12克,荔枝核12克,乌药12克,香附12克,炒麦芽18克。

结果治疗结果,治愈51例,显效9例,无效6例。

结论痛经一号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确切。

痛经是指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也称为经行腹痛。

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青年妇女。

导致痛经主要是由于肾气亏虚,气血虚弱,体滞血於,寒凝血瘀,湿热蕴结等致病因素导致冲任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近年来我科是在接诊此类痛经患者时,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处方,经临床反复验证,临床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医院协定处方使用。

现将治疗经验分享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66例,选自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门诊患者,年龄20到25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一年。

平均五个月。

1.2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由胡小怡主编的《中医妇科学》制定。

1.3标准有经行腹痛病史,但无妇科手术病史,每逢经期前后出现小腹阵发性疼痛,痛连腰骶,放射至肛门或大腿内侧,严重的疼痛难忍,甚至晕厥。

2治疗方法2.1自制痛经一号方:当归15克,川芎9克,党参18克,肉桂6克,艾叶12克,川牛膝12克,莪术6克,甘草6克,吴茱萸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鸡血藤18克,益母草15克,续断12克,巴戟天9克,黄芪24克,制没药9克,制乳香6克,玄胡12克,荔枝核12克,乌药12克,香附12克,炒麦芽18克。

止痛化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5 例

止痛化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5 例

止痛化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苏 颖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300052) 摘 要:目的:探讨活血、行气、祛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方法:采用口服自拟止痛化瘀汤(当归、川芎、灵脂、蒲黄、元胡、香附、熟地、牛膝等)治疗本病45例。

结果:治愈24例,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止痛化瘀汤具有养血活血,行气祛瘀的功效。

主题词:痛经△ 中医药疗法 理气剂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 治疗应用 @止痛化瘀汤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它不适者。

近年来,笔者以止痛化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45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均为原发性痛经,年龄最大38岁,最小14岁;病程6个月~15年。

患者大多服用过止痛西药,部分病例用过中药。

疼痛常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后开始发作,在月经期持续2~3d,呈痉挛性疼痛或坠、胀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

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时有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等全身症状。

治疗方法 使用自拟止痛化瘀汤治疗:当归、川芎、灵脂、蒲黄、元胡、香附、乌药、甘草各10g,熟地15g,杭芍、牛膝、益母草各30g。

每日1剂。

如偏寒者加小茴香10g、肉桂6g;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各10g;兼湿热者加红藤15g,败酱草20g。

疗效标准 治愈: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无效:腹痛及其它症状无改变。

治疗结果 治疗45例,治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

讨 论 痛经的主要机理是气血运行不畅。

多由情志内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所致。

气滞血瘀或气虚血少,则使经行不畅,不通则痛。

故治疗原则当以通为主。

笔者所用止痛化瘀汤内含四物汤、失笑散、芍药甘草汤三个古代名方。

四物汤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和阴,熟地滋阴养血,川芎活血行滞、通畅气血。

中药熥疗治疗原发性痛经136例

中药熥疗治疗原发性痛经136例

中 药 熵 疗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1 6例 3
张慧玲 河北 医科 大 学第 三附属 医院 (5 0 1 00 5 )
摘 要 目的 : 察 分 析 用 中 医 外 治 法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的 效 果 。 方 法 : 疗 组 1 6例 , 用 中 药烟 观 治 3 采 疗 方 ( 枝 、 棱 、 术 、 花 、 川 乌 、 胡 、 药 等 , 湿 毛 巾浸 泡 , 精 点 燃 热 敷 。 治 桂 三 莪 红 生 元 乌 煎 酒 )
疗; 对照 组采 用西 医止 痛药 治疗 。 结果 : 中药治疗 治疗组有 效 率为 9 . 8 ; 照组有效 率 1 1 对 为 8 . 1/。两组 的疗 效差异 无显 著性 ( 5 7 9 5 尸>0 0 ) 治愈 时间及 治愈 率 比较 差异有 显著 性 .5 , ( 尸<O O ) 治 疗组优 于对照 组 。 论 : .1, 结 中药燧 疗利 用 中药的直接 渗透 作 用, 以提 高原 发 可
陕西 中医 2 0 0 8年第 2 卷 第 3 9 期
寒 的益母 草及 延胡 索 以加强 活血 化瘀并 理气 止 痛 。乌 药 为使 , 主散 妇 人血 气 , 可达 补 而 不 腻 , 行 则 血行 之 气
效 。 观本 方 , 肾活血 汤具 有“ ” 补 ” 纵 补 通 和“ 的相辅 相成 作用 。 平补 阴 阳, 旨在 阴 中求 阳 , 阳中求 阴 , 此为治 本之
法; 破血 行气 , 消症 散结之 用药 精 简 , 实是 遵循 “ 积大 大 聚, 衰其 大半而 止 ” 之法 。诸药 合用 , 而不燥 , 温 滋而 不 腻 , 肾气 振 奋 , 化 复常 ; 血 去则 新 血 生 , 补 兼 使 气 瘀 攻 施 , 热并 用 , 诸证 自除 。 寒 则 本病 病 灶 主要 在 盆腔 , 应 用 灌肠 方 法 既 可减 少 故 药液 对 胃的刺激 , 可通 过肠 壁直接 渗透 药液 , 又 使药 力 直达 病灶 , 直接改 善 盆腔 内 的微 循环 , 到迅 速治疗 作 起 用, 收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

中医治疗痛经效方12首 你是几级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效方12首 你是几级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效方12首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前后或经期中,发生腹部及腰骰部疼痛或不适,甚至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病症。

痛经大致分为原发性痛经、膜样性痛经、充血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四种。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发生在初潮或初潮后2~3年;膜样性痛经可发生于育龄期任何1次月经,或数月至1年以上发生1次;充血性痛经平时症状不明显,或类似盆腔炎,在行经前及经期症状严重,盆腔部检查无实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是因盆腔疾患所诱发。

对痛经的治疗原则上是对症治疗。

原发性痛经以止痛为主;继发性痛经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不论何种性质的痛经均以药物治疗为好。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等,主要发病机理为气血运行不畅。

活血行瘀,理气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中医治疗痛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选介痛经口服液、芍药甘草汤、加味没竭汤等治疗痛经的有效方剂12首,以供临床参考选用。

1.痛经口服液【处方组成】当归、芍药、地黄、川芎、丹参、红花、五灵脂、益母草、青皮、木香、香附、炮姜、肉桂各等分。

【治疗方法】上药制成口服液,于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10ml,连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功效主治】养血行血,祛瘀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近期临床治愈37例,显效4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83%。

【经验体会】血虚则血海空虚,冲任失于濡润,再加瘀血阻滞,则经前、经后均可出现疼痛。

方用当归、芍药、地黄、炮姜、肉桂温经散寒,养血;川芎、丹参、红花、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青皮、木香、香附调经止痛。

本方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其标本兼治,攻补同用,以补血为主,血足则胞宫得养;祛瘀则疼痛能除。

2.芍药甘草汤【处方组成】炒白芍60~90g,炙甘草30g。

加减变化:气滞血瘀型炒白芍量用60g,并加赤芍30g;寒凝血滞型者炒白芍量用90g,并加肉桂10g。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目的观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分为两组,理气止痛汤治疗组100例,自拟理气止痛汤治疗,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100例,自拟膈下逐瘀汤治疗,均经前7剂水煎服,服用3个月经周期以及1年后复查的有效率判定效果。

结果理气止痛汤治疗组3个疗程后和1年后复查临床总有效率为96%和90%,且理气止痛汤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结论自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可供相关研究参考。

标签:理气止痛汤;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妇科的月经病,属中医痛经范畴。

原发性痛经指无器质性病变的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致痛引腰骶部,甚至剧痛昏厥,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据我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病率为42%~90%[1],其中原发性痛经者占36.06%[2]。

严重影响了广大青春期女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西医多采用镇静、解痉、镇痛以及激素制剂等疗法,虽能暂时缓解疼痛,但远期疗效并不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3]。

中医认为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 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痛经者不仅”不通则痛”,亦有”不荣则痛”[4],《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 “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

现将笔者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治疗100例原发性痛经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门诊和住院病房2010~2013年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随即分为理气止痛汤治疗组(给予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和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自拟膈下逐瘀汤)。

理气止痛汤治疗组100例,其中未婚76例,已婚24例,均未生育;年龄13~32岁;病程8个月~6年;痛经持续时间1~8d。

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100例,其中未婚80例,已婚20例,均为生育,年龄12~31岁,病程6个月~5年,痛经持续时间最短1~8d。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原发性痛经入院治疗的患者14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无1例重度疼痛患者,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率为94.29%,优于对照组的52.86%(P<0.05)。

结论:经临床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可见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明显。

值的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理气逐瘀止痛汤;芍药甘草汤;原发性痛经;效果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经多发于初潮阶段的青春期的女生。

由于在此时期的女性多为月经初潮,多由于初潮期女生对月经相关知识的缺乏而引起。

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学习压力,穿衣过少等情况,从而引发疼痛,而在临床治疗中由于西医治疗见效快,止痛迅速,但由于一系列的副作用,尤其对青春期女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不能从根本治疗痛经症状,因此经笔者所在医院不断研究发现,在中医治疗中,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并根据不同痛经症型来加减药物,对原发性痛经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原发性痛经治疗的患者140例,年龄13~17岁,平均(15.0±4.6)岁。

初潮年龄为13~16岁,平均(14.0±1.2)岁,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0例,年龄13~17岁,平均(15.0±2.7)岁。

初潮年龄为13~16岁,平均(13.7±2.2)岁,观察组患者70例,年龄13~17岁,平均(15.0±5.1)岁。

初潮年龄为13~16岁,平均(14.3±0.9)岁,经笔者所在医院对每位患者疾病情况采集发现,痛经症状较严重59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20例),有明显痛经症状8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40例)。

自拟行气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7例

自拟行气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7例

自拟行气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7例目的观察自拟行气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筛选出符合气滞血瘀型痛经者37例,观察在用药前后腹痛强度及腹痛缓解程度。

结果37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

治疗前痛经积分为12.46±6.03,治疗后7.14±2.34,与治疗前比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行气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型痛经疗效肯定,作用持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行气止痛汤;痛经;气滞血瘀;中医药疗法痛经是以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

笔者于2009年5月~2013年7月自拟行气止痛汤治疗中医辩证属气滞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37例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宜春市中医院中医妇科门诊2009年5月~2013年7月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共37例,年龄15~28岁,病程6个月~10年。

所有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经前和经时小腹疼痛。

痛经程度为轻、中、重度者分别为7、20、1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痛经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气滞血瘀型中的证候诊断标准;③定期连续复诊3个月以上。

痛经程度评分标准:按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痛经的程度评分标准[1]:经前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晄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1分,用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0.5分,伴腰骶疼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0.5分,伴大便次数增多0.5分,疼痛在1d内0.5分。

重度:积分≥14分;中度:积分8~13.5分;轻度:积分<8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痊愈:服药后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

自拟理气温通方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临床观察

自拟理气温通方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临床观察

自拟理气温通方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临床观察
王莉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14(035)002
【摘要】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而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好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轻妇女。

目前,西药治疗痛经主要针对其疼痛的症状进行镇痛,疗效短暂,无远期作用。

笔者遵循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采用理气活血、温经止痛的方法自拟理气温通方治疗对本病进行治疗,在改善疼痛的同时,也改善了机体的气血流通状态,其远期疗效有着独特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41)
【作者】王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医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1
【相关文献】
1.自拟调肝理脾方联合针灸治疗肝硬化腹泻临床观察
2.自拟千打锤方治疗原发性痛经110例临床观察
3.自拟理脾方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4.自拟温肾
通络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5.自拟益气化瘀通脉方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目的观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分为两组,理气止痛汤治疗组100例,自拟理气止痛汤治疗,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100例,自拟膈下逐瘀汤治疗,均经前7剂水煎服,服用3个月经周期以及1年后复查的有效率判定效果。

结果理气止痛汤治疗组3个疗程后和1年后复查临床总有效率为96%和90%,且理气止痛汤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结论自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可供相关研究参考。

标签:理气止痛汤;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妇科的月经病,属中医痛经范畴。

原发性痛经指无器质性病变的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致痛引腰骶部,甚至剧痛昏厥,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据我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病率为42%~90%[1],其中原发性痛经者占36.06%[2]。

严重影响了广大青春期女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西医多采用镇静、解痉、镇痛以及激素制剂等疗法,虽能暂时缓解疼痛,但远期疗效并不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3]。

中医认为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 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痛经者不仅”不通则痛”,亦有”不荣则痛”[4],《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 “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

现将笔者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治疗100例原发性痛经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门诊和住院病房2010~2013年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随即分为理气止痛汤治疗组(给予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和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自拟膈下逐瘀汤)。

理气止痛汤治疗组100例,其中未婚76例,已婚24例,均未生育;年龄13~32岁;病程8个月~6年;痛经持续时间1~8d。

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100例,其中未婚80例,已婚20例,均为生育,年龄12~31岁,病程6个月~5年,痛经持续时间最短1~8d。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以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经期小腹冷痛,月经量少,有血块,块下痛减,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

妇科检查:无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

1.3纳入标准年龄35岁以下、12岁以上的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能正常合作,且符合中医辨证者。

1.4排除标准①不能完成基本疗程,依从性可能不好者②妇科检查有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

1.5方法1.5.1理气止痛汤治疗组方药组成:当归15g,香附15g,川芎10g,延胡索15g,肉桂10g,醋白芍30g,丹参30g,乌药10g,制乳香10g,川牛膝10g,甘草15g。

随证加减:腰痛加桑寄生20g,淫羊藿20g,续断20g;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加乌药10g,红花10g,干姜10g。

1.5.2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方药组成:当归10g,五灵脂10g,赤芍15g,延胡索10g,枳壳2Og,红花10g,黑胡椒3g,益母草l5g,丹皮15g,香附12g。

隨证加减:恶心呕吐加陈皮10g,半夏10g,经前胸胁乳房胀痛加青陈皮、柴胡各10g。

1.5.3服药方法经前7d,水煎服1剂/d,早晚2次/d,连服7剂,连结治疗3个月经期。

1.6疗效评定1.6.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判定[5],治愈:疼痛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停药后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无效:疼痛未见改善;以及1年后复查有效率判定。

1.6.2痛经程度分类标准《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6],重度: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安,痛经症状积分在14分以上者;中度: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痛经症状积分在8~13.5分;轻度: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痛经症状积分在8分以下。

1.7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2.1治疗3个疗程后,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理气止痛汤治疗组和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64%,治愈率分别为84%和56%,好转率分别为12%和6%,无效率分别为4%和36%。

1年后复查,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理气止痛汤治疗组和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治愈率分别为81%和50%,好转率分别为9%和11%,无效率分别为6%和39%(见表1)。

理气止痛汤治疗组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1年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从表2可以看出,理气止痛汤治疗组和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治疗轻度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4.1%;中度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9.5%;重度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分别为84.2%和43.75%。

理气止痛汤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典型病例3.1王某某,女,20岁,学生,2012年4月20日初诊。

自述痛经3年,患者12岁月经初潮,不规律,每经前1d两胸胁乳房胀痛,小腹隐痛,月经量少,有暗红色血块。

3年前因经期受凉感冒,致经前1d至经期2d小腹冷痛难忍,曾服中成治疗,效果不佳,每经期需用止痛剂方可缓解疼痛,今月经将潮,双侧胸胁乳房胀痛,小腹隐痛明显加剧,舌红紫,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

患者为寒凝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止痛。

方药:疏肝理气止痛汤加减:当归15g,香附15g,川芎10g,延胡索15g,肉桂10g,醋白芍30g,丹参30g,乌药10g,制乳香10g,川牛膝10g,甘草15g,干姜10g,吴茱萸15g,柴胡10g。

7剂水煎服,服药2剂,乳房、胸胁胀痛缓解,再服5剂月经来潮,月经量较前增多,腹疼痛减轻,乳房胸胁胀痛消失。

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痛经症状全部解除,随访1年,痛经未发作。

3.2薛某某,女,32岁,律师,2012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痛经2年,患者14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规律,患者于4年前,因经期淋浴,其后出现经期腹痛。

经过屡经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此次月经来潮,因腹部剧痛就诊,自诉经量少,小腹胀痛,痛至腰骶部,拒按,巨疼时汗下如珠,热水袋热敷可有一定缓解,素来觉形寒肢冷,经色黯红,经血结块。

舌质紫红,苔白,脉弦沉。

患者为寒温凝滞,治宜散寒温经,活血化瘀。

方药:加减膈下逐瘀汤药:当归10g,五灵脂10g,赤芍15g,延胡索10g,枳壳2Og,红花10g,黑胡椒3g,益母草l5g,丹皮15g,香附12g。

经前服用5剂,腹痛消失,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痛经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连续随访1年,偶见腹痛发作。

4讨论4.1据研究已证实,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7]。

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较正常妇女升高,因前列腺素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下腹痉挛性疼痛,为有痛经的特征。

中医学认为,究其原因颇多,有肾气亏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等,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胞宫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是原发性痛经的病机。

4.2《张氏医通》言: 经行之际,若郁怒则气逆,气逆则血滞于腰腿心腹背肋之间,遇经行时则痛而重。

《素问·痹论》指出: 情志不舒,伤及肝脾,肝藏血,肝血不足,气机不疏,则气滞血瘀,寒湿瘀血互结阻于冲任胞宫,经脉不利,不通则痛。

魏绍斌认为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功能失常,可致气滞血瘀,故痛经与肝的关系密切[8]。

秦婵娟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病因为寒凝气滞血瘀[9]。

中青年妇女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肝郁气滞;不注意经期卫生,经期涉水冷致寒凝血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主要以营养胞宫、调理气血为主.常用行气活血、温经散寒、通经止痛、益气补血等方法,以达到气血畅通、通则不痛的目的[10]。

4.3疏肝理氣止疼药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时常见的君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认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故治宜理气活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本文理气理气止痛汤方药的选用,一则多选用兼能活血化瘀之品,如当归、川牛膝、丹参、延胡索、牡丹皮、川芎、乳香川,除取其活血止痛作用之功外,亦取其行气之效; 二则多用行气疏肝药,如荆白芍、醋香附、乌药,取其宽胸理气、散寒止痛的作用,以肝气的顺畅来调理气机的通畅。

甘草与白芍合用即缓急止痛又调合诸药。

4.4通过理气止痛汤治疗组和膈下逐瘀汤治疗对照组试验,理气止痛汤在治疗原发性痛经3个疗程后以及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均高于膈下逐瘀汤;同时在治疗中度、重度原发性痛经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病例举案可看出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可取的满意疗效。

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掌握疏肝理气止痛为主,兼顾调理冲任、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对于临床上治疗原发性痛经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1]杨家林,欧阳仪,王家云. 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2]刘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 :65.[3]王斌,梁娜.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概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4):81-82.[4]韩淑俊,王超,郭冰琳.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56(25):1249-1250.[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61-62.[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5.[7]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0.[8]杨清,魏绍斌应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妇科痛证的经验[J].河北中医,2008,30(2):119-120.[9]秦婵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10):28.[10]耿素华.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27(1):30-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