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上报)
XXX乡土人才事迹材料
XXX乡土人才事迹材料一、诚信为本, 灵活经营公司总经理XXX始终把“诚信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宗旨。
走进XXX的办公室, “以信誉求生存, 靠质量求发展”的标牌十分醒目。
事实也正是如此。
公司成立以来, 一直从事煤炭销售, 原煤运输等产业。
近几年, 煤炭销售行情十分看好, 许多商家便以次充好, 欺骗消费者, XXX始终将诚信作为公司生存的跟本, 他常说: “诚信就是企业的生命, 没有了诚信, 企业就无法生存。
”公司发展至今, 从单一的原煤销售发展到今天销售、运输一条龙式的动作模式, 企业员工已达到40多人。
由于企业讲诚信, 重声誉, 公司客户逐年增多, 实现了销路宽、渠道多、效益好, 公司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二、积极纳税, 履行职责公司成立后, XXX同志始终把“文明经商, 依法纳税”作为公司发展生存、谋求更大发展、得到社会认可的基本。
每年公司都认真核实利润, 主动申报并交纳有关税收费用。
多年来, 公司从无一起漏税、逃税事件, 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纳税大户。
在依法纳税的同时, 他还积极帮助政府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公司的招聘对象主要是本地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
上岗前, 公司会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截止目前, 公司已安排下岗失业人员40余人, 为地方的稳定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热心公益, 回报社会公司发展了, XXX富了, 但他始终不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积极发挥自身力量, 努力回报社会。
镇政府门前主路是一条土路, 多年来, 人们饱受其苦, 雨天一脚泥, 晴天一身土, 当地老百姓都戏称为“水泥路”。
2006年初, XX镇政府准备修建门前3.5公里水泥路, 但资金短缺, XXX了解情况后, 主动找到镇里, 拿出20万元, 资助镇政府修建水泥路。
2006年底, 道路修建工程全面竣工, 人们走了多年的“水泥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
老百姓都夸他是大好人。
每年他还无偿的用铲车帮助社区清理垃圾, 累计清理垃圾达到3000立方米。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推荐材料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推荐材料第一篇: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推荐材料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推荐材料XX同志,家住XX,在村内搞养殖产业,主要以养鸡为主。
之所以选择养鸡我认为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
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
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
(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
(3)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
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坡。
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搭棚方法。
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
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
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一般来说,优质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
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
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导致鸡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饲料配合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应激与外伤等;化学因素,如药物过量、误吃农药吸入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
所以,在疾病防治上应抓好如下几点: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
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但在养殖户当中,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农村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农村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农村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同志195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市东××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市日光温室经济协会会长。
××*同志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奖励:获全国农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届黑龙江省优秀党员,黑龙江省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牡丹江市致富带头人,牡丹江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牡丹江市优秀乡土人才,牡丹江市科技进步四等奖,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牡丹江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劳动模范等。
××*同志1991年担任振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带领振兴村父老乡亲把一个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收入不足千元的振兴村发展成为有日光温室大棚500栋、工业滤布人均收入7200元的富裕村。
振兴村是一个人员居住分散,自有土地679亩,206户612人的村庄,坐落在东××镇镇郊。
1997年开始,在××*同志的带领下,先后租用解放军部队的600亩土地,借地生财,发展设施农业。
97年建设高效日光节能温室70栋,以美国ps公司的西红柿为主要产品对俄罗斯生产出口西红柿,当年投入,当年见效,每栋温室平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
98年又建设温室138栋,总体规模达到208栋,初步形成了较有规模的对俄生产基地。
201X年又建设54栋。
201X年振兴村在××*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各级领导的支持争取农业开发贷款300万建温室大棚300栋,从而形成了省内村级规模较大的对俄绿色蔬菜出口基地。
村乡贤人士先进事迹(共8篇)
村乡贤人士先进事迹(共8篇)第1篇:“新乡贤”先进事迹材料“新乡贤”先进事迹材料赵峰,男,1982年3月生,中国***党员,现任陕西中承建工集团总经理。
第十八届榆阳区人大代表,第二届榆阳区十大杰出青年,第三届陕西省身边好青年,第四届榆林市建筑业协会副会长,第二届榆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
在榆阳区小纪汗乡,提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有志青年赵峰,老乡们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夸赞:“这个后生不简单!沙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是年轻一代的好榜样!”赵峰生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牙世兔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从小失去父亲的人生打击没有打倒他,却炼就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
他把眼泪咽进肚里,挺起倔强的胸膛,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立自强、学习成长。
2021年7月,他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终于从陕西省乡镇企业中等专业学校顺利毕业,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
那个年代,大专本科生也难找工作,甚至是研究生也难有一碗好饭。
赵峰一个中专生要找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从小吃苦的农家娃,什么也不怕,他决心踏踏实实从最底层干起!当年9月,他走进了建筑工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默默地当了榆林市民生建工集团的一名普通技术员。
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业务能力,赵峰在同事们中间获得了一定威信,很快就成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虽说小有成就,但他没有自满,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他开始不断地“充电”。
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他参加西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科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同时通过专业考试取得了注册房建、公路、市政二级建造师资格证;2021年3月,他又参加西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本科学习,并于2021年7月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
同年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评审,赵峰同志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我也是没办法,工作逼着我要不断学习。
”说起他的艰苦学习历程,赵峰略带腼腆地笑笑说。
就是这样,赵峰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前进中升华,从一个农家娃成为技术员,又从技术员成长为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2021年3月,他被聘用为陕西承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兼项目经理;2021年1月起,担任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兼总工;2021年1月起任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农村乡土人才事迹材料
农村乡土人才事迹材料农村乡土人才事迹材料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有许多杰出的乡土人才,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开辟了一条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明,是湖南省某贫困山区的村民。
在村里生活的日子里,李明深刻感受到农村的困境和落后。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毅然决定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到农村探索一条致富之路。
他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该地区有潜力开发茶叶种植业,于是他在村里租下了一块土地,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李明通过研究和实践,利用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他还积极开拓市场,利用网络平台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他的努力下,茶叶的销量逐年增长,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茶叶种植的队伍中。
如今,李明已成为当地茶叶产业的领军人物,不仅带动了村民们的增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茶叶种植业,农村乡土人才还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
比如,在广东省的一个山区,陈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精神,开办了一家农家乐。
他发现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丰富,而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于是他租下了一座破旧的农舍,进行改造并打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乡村旅游胜地。
陈亮不仅提供农家菜品和住宿服务,还推出了各种富有特色的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他还组织了农民培训班,帮助附近村民提升经营能力,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业。
如今,陈亮的农家乐已成为该地区的知名品牌,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这些乡土人才的事迹告诉我们,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挖掘和培养本地的人才。
他们深知农村的实际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他们敢于担当,乐于创新,用智慧和勤劳开辟了一条发展之路。
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对其他农村乡土人才的激励和鼓舞,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为了推动农村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和引进乡土人才,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和政策倾斜力度,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便利条件。
村级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事迹材料
村级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事迹材料在咱们的乡村,那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乡土人才,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
今天啊,咱就来说说这村级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的事迹材料该咋写。
写这些事迹材料啊,就像是在给乡亲们画一幅特别的画,要把这些优秀人才的好,一笔一笔地勾勒出来。
那从哪儿开始画呢?得先找对人。
你看啊,咱们村里那些种大棚种得特别好的,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侍弄那些蔬菜水果的大叔大婶,那就是人才啊。
还有那些能把村里的手工艺品做出新花样,让外面的人都抢着买的手艺人,他们也是了不起的人才呢。
找到了人,咱就得好好讲讲他们干的那些漂亮事儿。
比如说那位种大棚的大叔,他那大棚里啊,一年四季都像个小花园似的,只不过长的不是花,是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
他怎么做到的呢?大叔啊,他天天都在大棚里忙活着,就像蜜蜂守着花丛一样。
他研究土壤,什么样的土适合种什么菜,他心里门儿清。
这就好比厨师知道哪种食材适合哪种烹饪方法一样。
他还研究天气,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通风,那都是有讲究的。
就因为他这么用心,他家的菜长得又大又水灵,拿到市场上,大家都抢着要。
这可不光是他自己赚钱了,还带动了村里其他种大棚的人呢。
那些人都来向他请教,大叔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经验都告诉大家。
这就是乡村振兴需要的精神啊,自己发展好了,还拉着乡亲们一起进步。
再说说那些手艺人吧。
村里有个做剪纸的大妈,她那双手啊,就像有魔法一样。
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她手里,三两下就变成了一幅漂亮的剪纸画,有活灵活现的小动物,还有喜庆的福字和窗花。
她的剪纸作品啊,参加了好多展览呢,好多城里人都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剪纸。
大妈不仅自己做,还教村里的小媳妇、小姑娘们做。
慢慢地,村里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剪纸团队,做出的剪纸作品还能在网上卖呢。
这就像一颗小种子,慢慢长成了一棵大树,给村里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写这些事迹材料的时候,可不能光说他们干了啥,还得把他们的精神劲儿写出来。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乡土人才是指具有农村背景、深植乡土情怀、具备先进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他们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卓越表现,成为了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下是一则乡土人才先进事迹的材料范文,仅供参考。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材料一:背景介绍杨晓明,男,今年40岁,中共党员。
生长在广东一个小山村,自幼饱受贫困和艰辛。
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坚持在家乡农村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事迹描述杨晓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投身农村基层工作。
作为县农村发展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工作勤奋、责任心强,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为家乡的农村振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投身基层走村入户,了解最真实的农村需求杨晓明深知要真正了解农村的需求,不能只通过文件和报表得到信息,而是需要深入农户、与农民沟通。
他常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个村庄,开展走访和调研活动。
通过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他了解到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杨晓明意识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发展动力。
他积极宣传政府的农村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农民了解创业机会和政策规定。
同时,他还建立了多个农民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改善农民的收入和生活。
他的努力和引导,使得许多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脱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三、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农民素质杨晓明深知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他积极倡导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
他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他还多次资助了贫困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在他的努力下,家乡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关心留守儿童,建设家乡社会和谐杨晓明一直关注着家乡的留守儿童问题,他发动村民,成立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农村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_1
农村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同志195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市东**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市日光温室经济协会会长。
***同志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奖励:获全国农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届黑龙江省优秀党员,黑龙江省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牡丹江市致富带头人,牡丹江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牡丹江市优秀乡土人才,牡丹江市科技进步四等奖,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牡丹江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劳动模范等。
***同志1991年担任振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带领振兴村父老乡亲把一个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收入不足千元的振兴村发展成为有日光温室大棚500栋、人均收入7200元的富裕村。
振兴村是一个人员居住分散,自有土地679亩,206户612人的村庄,坐落在东**镇镇郊。
1997年开始,在***同志的带领下,先后租用解放军部队的600亩土地,借地生财,发展设施农业。
97年建设高效日光节能温室70栋,以美国公司的西红柿为主要产品对俄罗斯生产出口西红柿,当年投入,当年见效,每栋温室平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
98年又建设温室138栋,总体规模达到208栋,初步形成了较有规模的对俄生产基地。
20XX年又建设54栋。
20XX年振兴村在***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各级领导的支持争取农业开发贷款300万元建温室大棚300栋,从而形成了省内村级规模较大的对俄绿色蔬菜出口基地。
主要生产西红柿、油桃、葡萄、食用菌。
***同志从品种引进、试种、示范到推广全部自己去做,自己每年都拿出2栋棚来搞试验,待自己种一茬或一年后再给大家推广,几年来先后引进美国、荷兰、以色列、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优良品种上百个,目前已有十几个品种成为振兴村的当家品种。
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供不应求。
先后引进新技术十几种:生态病虫害防治、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聚脂镀铝膜增光补光、生物菌肥利用、静止法无土栽培、西红柿分段整枝、换头生产等先进技术非常实用。
乡土人才田其高先进事迹材料
乡土人才田其高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乡土人才田其高先进事迹材料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办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闯,眼光面向大市场,不能随便找局长。
”这是一下岗职工田其高说的一句顺口溜。
话虽朴素,却句句实在,透出了一名下岗职工不甘现状、勇于拼搏的气魄与胆量。
几年前,因为改制,田其高一下子成了名下岗职工;几年后的今天,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拥有了千亩林木、百头猪场和一个水泥砖厂,资产近百万元。
他本来就是个农家子弟,对农事样样在行,所以他计划当个“猪倌”。
第二年春天,正逢国家林权制度改革,个别地方尝试将林地使用权进行拍卖,田其高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他当机立断,与润镇甘沟村签订了15年的林地使用权合同,在该村的七、八两组的水沟、龙渠两旁的荒地上共栽植2000多株杨树苗。
栽树的那两个多月里,体重160多斤的田其高足足瘦了28斤,一把一尺多长新打的铁锹磨得锃亮,还剩下30公分长;他一个人挖了1万多立米的土……那段时间,田其高白天栽树浇水,晚上巡逻护林,累得靠在墙跟都能睡着,但他依然咬牙坚持。
三个月过去了,他栽的树苗成活率达100%;一年过去了,他的树苗枝繁叶茂;年复一年,他的树苗茁壮成长,五年过去了,树苗已长成树木。
如今,他承包的1200多亩林地,横竖成行,郁郁葱葱,高大挺拔。
成为县里有名的绿化样板工程。
就连《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
据测算,这片林每年增加效益15万元,到合同终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树苗栽下去了,平日只需管护管护就行了,大部分的宽裕时间里,田其高又琢磨起其它事情来。
为充分发挥原在粮食企业懂经营,会管理的优势,他利用前几年粮食价格不高的有利条件,办起了养猪场,从原先的二十多头,四五十头到现在的一百多头,自己钻研养猪技术,购买母猪回来搞自繁自育,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他还瞄准国家墙体改革,提倡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契机,利用靠近国道的优势,办了个水泥砖厂,生产新型节能环保空心水泥砖,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100多万元。
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乡土人才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他们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在农村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是一群具有高尚品质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他们在推动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一:李明李明,男,现年45岁,是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中的佼佼者。
他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拥有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他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
作为一名优秀的乡土人才,李明始终坚持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
他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问题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他不仅关注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还关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李明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他主持了多项农业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方法,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除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贡献,李明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他组织农民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倡导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
他还组织培训班,传授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李明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扬。
他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荣誉称号,成为乡土人才中的楷模。
他的先进事迹也被广泛宣传和推广,激励更多的乡土人才投身农业发展事业。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二:王磊王磊,女,现年37岁,是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中的杰出代表。
她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王磊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她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她主持了多项农业科研项目,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作为乡土人才,一定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这是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生猪加工企业经理涂平和肺腑之言。
涂平和,一个平凡的农村人,用自己的言行成为了里泉村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群众进行生猪加工及加工,使数十户群众踏上脱贫致富道路,为农民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穷则思变寻找致富路艰苦的生活条件,敢想敢做的性格使涂平和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认真分析后,他决定发展生猪加工业。
xx 年,东拼西凑了1万多元钱,他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并逐步攻克来自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坚定不移的发展生猪加工业。
xx年,他多方筹集18万元,购进2个大型冻库。
202x年,他赚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并利用这资金做垫本,逐步扩大生猪加工线。
202x年,再次扩大了加工规模。
直到202x年,加工企业投入已达到100万余,实现年均收入20余万元。
如今,涂和平在村里建起了新楼房,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引领乡亲走上致富路涂和平富了,但他深感肩负的责任,要“带动广大群众一同致富”。
于是他决定在村内去寻求生猪养殖户,亲自给加工户传授经验,上门为养猪户提供技术指导,涂和平每天辛苦的奔波,不仅缓解了生猪加工来源的紧张,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创收。
202x年,生猪加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涂和平在反复思考后,决定迎合市场的新需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他开办了生猪养殖与加工技术培训班,每月召集养猪户学习培训一次。
同时以我县农业科学技术阳光培训工程为依托,组织村民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目前,我村及周边数十户农户成了里泉猪肉深加工企业的长期供应商,里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猪深加工地。
现在乡亲们说起涂和平,都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科学发展拓宽致富路多年的实践,涂和平感受到,生猪加工业只有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道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模板(二篇)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模板【标题】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模板【引言】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实际工作的有一定专业技能,能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人才。
他们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兢兢业业、勇于担当,不辞辛苦、默默奉献,为农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面是一份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的材料模板,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启示。
【人物姓名】某某某【基本情况】某某某,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国农村实用人才。
拥有本科学历,主修农业专业。
于2000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村实际工作。
【事迹一:兢兢业业,为农民排忧解难】某某某在农村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为农民排忧解难。
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针对农民普遍面临的痛点,他积极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让农民掌握新技术,提高种植和养殖技能。
【事迹二:身体力行,倡导绿色发展】某某某在工作中积极倡导绿色发展,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养殖方式。
他深知传统农业方式对环境的危害,因此大力宣传有机农业的重要性,教育农民采用无农药、无添加剂的种植方式。
他自己利用闲置土地开展有机种植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鼓励农民效仿。
他还帮助农民规划养殖场,提供生态养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推广养殖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事迹三:勇于担当,投身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某某某积极投身其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发起了农产品品牌推广计划,帮助农民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开拓市场。
他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带动农民增收。
同时,他积极与企业联系,引进投资,推动农村工业发展。
他还组织农民开展合作社,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和销售,提高农民的组织力和整体效益。
【总结】某某某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始终将为农民谋利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己任。
他的事迹鼓舞了广大农村基层工作人员,推动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2篇)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标题: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引言:我国农村是我国基本经济单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为了加强农村的发展,培养一批实用人才十分关键。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位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热情,为农村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文:人物介绍:这位实用人才的名字叫李明,是湖南省某县农村的一名普通农民。
他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农村实践和创新方面却有着惊人的能力。
创新思维,推动农业发展:李明在他的家乡,将自家的田地作为试验田,不断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作物品种。
他通过阅读农业书籍、向专家请教等方式不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
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田地产量大幅提高,并且成功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带领村民发展农业合作社:李明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真正改变农村的面貌,就需要大家团结一心。
他积极发动村民,成立了一家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以集体经济的方式,整合村民的资源,共同发展农业生产。
李明担任合作社的负责人,带领村民一起制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李明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他多次向政府反映农村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问题,并组织村民一起筹措资金,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他的努力,村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农田的灌溉更加科学,电力的供应更加稳定,为农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教育培训,传播实用技术:李明深知知识的力量,他积极参与农村的教育培训工作。
他组织了一些农民朋友,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等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收益水平。
他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周边的村庄和农田,为农民们传授实用技术,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质量。
结语:通过李明的先进事迹,我们看到了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性和潜力。
他的创新精神、团结合作和社会责任感,为农村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事迹范文
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事迹范文在咱们这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里,一提起老张,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张本名叫张大山,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可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却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闯出了一片天,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优秀乡土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张意识到,光靠传统的种地方法只能解决温饱,想要真正过上好日子,还得有点新花样。
有一次,他去城里走亲戚,看到城里的超市里那些有机蔬菜特别受欢迎,价格还高得很。
老张的脑袋就像突然被点亮了一盏灯,他想:“咱农村的空气这么新鲜,水源这么干净,为啥不种有机蔬菜呢?”说干就干,老张回到村里就开始捣鼓起来。
但是种有机蔬菜可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就是技术问题。
老张没什么文化,那些复杂的种植技术手册他看都看不懂。
可老张是谁啊?他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
他跑到镇上的农业站,厚着脸皮向那些技术员请教。
刚开始技术员还觉得这个老农有点麻烦,可老张那股子认真劲儿让技术员也被打动了,开始耐心地给他讲解。
老张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拿着个小本子,一笔一划地记着。
回到家后,他按照技术员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开始尝试种第一批有机蔬菜。
种有机蔬菜不能用化肥,只能用有机肥,老张就把自家的猪圈、鸡窝收拾得干干净净,把那些粪便收集起来发酵,做成天然的肥料。
防虫也不能用农药,老张就每天早早地起来,在菜地里捉虫子。
那画面可有趣了,老张弯着腰,眼睛紧紧地盯着菜叶,一看到虫子就像看到宝贝似的,赶紧把它捉起来放到专门的小瓶子里。
村里有人笑话他说:“老张啊,你这是种地还是捉虫玩呢?”老张也不生气,笑着说:“你们不懂,这虫子可是我蔬菜的‘贵客’,我得好好招待它们,然后再把它们请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张的第一批有机蔬菜终于成熟了。
那菜长得水灵灵的,看着就诱人。
老张把这些蔬菜拉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去卖,一开始还没人相信这是真正的有机蔬菜。
老张就想了个办法,他在摊位前放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老张有机蔬菜,不好吃不要钱,假一赔十”。
推荐农村优秀人才申报事迹材料(共5篇)
推荐农村优秀人才申报事迹材料(共5篇)第一篇:推荐农村优秀人才申报事迹材料文章标题:推荐农村优秀人才申报事迹材料**同志先进事迹**是永乐乡互助村农民。
2001年入党,作为普通的农民党员,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靠刻苦钻研,掌握了葡萄栽培技术,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永乐乡发展大棚葡萄1万多亩,成为全省大棚葡萄专业户,被誉为“葡萄大王”。
从1984年起,他在自家的园田地栽起了葡萄,得到了比种植粮食高几倍的收益。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他研究错季栽培,错季上市的措施。
在园田里建了两栋40米长的温室,栽植了一般市场常见的品种。
他经常到省农科院请教老师,克服种种困难,解决了许多难题,终于获得了温室栽植的成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年收入一万余元。
致富后**向农户传授建棚技术,手把手交他们的管理技术。
**为了使温室葡萄这个产业做大作强,在更新品种上下了功夫,到科研院所探讨世界先进品种,最后选定从美国引进无核白鸡心进行试验。
他花费五年功夫,投资3万余元,在自已的温室里搞栽培试验,解决了栽植、掐尖、留蔓、剪枝、沾花、疏果、整形、温度控制、防病治病逐多技术问题,终获成功,可与美国“青提”品种相媲美,销售价格也比较可观,到目前国内农业科技部门及院校还没能完成温室栽植无核白鸡心葡萄技术问题的试验。
1998年正值年村里搞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向村委会建议,要大面积发展温室葡萄,村委会采纳了他的意见,抽出60亩地让王世洪等七户典型建起了32栋温室,他本人带头建了5栋,当年亩产就达到2,500斤以上,每栋棚获利1.5万元,效益是种水稻的37倍。
2000年村里宣传了**带领7户农户栽植温室白鸡心葡萄的成功做法,引导农民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向他们学习,走这一条致富之路。
**还担任葡萄协会主席,义务负责起技术指导,从建棚、定植、管理、防病等各环节,无偿的对农户进行指导。
2006年全乡14个村建了温室葡萄小区。
建温室4,300栋,占地8,600亩。
最美乡土人才事迹
最美乡土人才事迹
最美乡土人才是指那些在自己的乡土之地上,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辛勤的努力,做出了卓越成就的人才。
他们不忘初心,热爱家乡,为促进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最美乡土人才事迹:
1. 汪清县刘圣雷:他是一名退伍军人,自愿留在乡村从事农村社区工作。
他在任期间先后创建了多个农民合作社,并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2. 高邮市施叔亮:他在家乡高邮市开办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康复服务。
他一直坚持创新教育方法,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帮助残疾儿童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3. 广东省陈村李惠民:他是一位种草技术专家,他在自己的家乡陈村创办了一家花草种植公司。
他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种草技术,提高了当地花草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4. 黔西县冯立志:他是一位农业科技专家,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乡亲们改种经济作物,扶贫攻坚。
他教会农民新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许多贫困家庭逐渐摆脱了贫困。
5. 四川省龙门山陈女士:她是一位中医师,长期坚守在自己的
家乡龙门山,为山区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她经常徒步进山,跋山涉水,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帮助病患治疗疾病,减轻了居民的痛苦。
这些最美乡土人才的事迹展示了他们的奋斗精神、敬业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实际行动,为乡村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和表率。
2024年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样本(五篇)
2024年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样本社旗县桥头镇小河流村村民张建青同志,在数年的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严谨务实的精神,深入贯彻学习____,并积极实践____。
他围绕农村科技发展为核心,提出了“对上争项目,对下搞服务,对内抓管理,对外树形象”的综合性工作方针。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包括“健全网络强基础,抓好基地育亮点,突出重点抓科技,创建示范树形象”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他注重个人能力提升,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国家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及农业科技知识。
于____年报名参加省农业广播学校的函授学习,每年深入阅读农业科技书籍及其它类型书刊上百本,尤其在大棚蔬菜技术方面有着独到见解。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张建青同志敢于先行先试,通过自建大棚蔬菜试种反季节西红柿,成功实现增收,并带动本村____户农户建起蔬菜大棚,年创效益____万元。
目前,小河流村已发展成为全县有名的大棚蔬菜专业村。
三、他积极强化服务,倾心为民。
于____年____月成立蔬菜协会并担任理事长,主动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科普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和经营能力。
同时,积极争取小额贷款,支持村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实现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四、他注重创新理念,提高经营质量。
自费引进先进蔬菜品种,推行无公害种植,与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并在销售上创新模式,建立了覆盖周边城市的经销网络。
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小河流村蔬菜产业的竞争力。
五、张建青同志乐于奉献,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他时刻关注村民的困难和需求,多次捐资支持贫困学生、乡村道路及水利基础设施的维修等。
他的善举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因其在农村科技发展和公益事业方面的突出贡献,____年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大杰出青年”,____年____月被南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南阳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乡土人才典型案例
乡土人才典型案例在咱们那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有个出了名的乡土人才,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李。
老李可是个种桃的高手,被大伙誉为“桃王”。
老李以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守着几亩薄田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但这老李啊,心里头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想着一定要在这土地上折腾出点名堂来。
有一年,他偶然吃到了一种特别香甜多汁的桃子,这一下子就打开了他的新思路:为啥咱村不能种这种桃子呢?说干就干,老李开始四处打听这种桃子的品种。
这过程可不容易啊,他就像个寻宝的探险家。
打听到品种之后,又面临着没有种植技术的难题。
老李可没被吓倒,他跑到邻村去请教那些种桃的老手,还跑到县城的农业局,参加各种种桃的培训课程。
这期间,大家没少打趣他,说他着了桃子的魔。
老李把好不容易弄来的桃树苗小心翼翼地种到地里,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
每天天不亮就到桃园里,看看这个树苗的叶子有没有发黄,那个树苗的土是不是太干了。
为了让桃子长得好,他还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的施肥方法。
别人都是按老一套来施肥,他呢,跑去山上收集那些天然的有机肥,像羊粪、树叶腐烂后的腐殖土之类的。
他说这是给桃子吃“山珍海味”,让它们长得又大又甜。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李的桃园开始结出果实了。
那桃子啊,一个个又大又水灵,咬一口,汁水在嘴里四溢,甜得就像蜜一样。
这时候,老李又面临一个新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些桃子卖出去。
咱这小乡村交通不是很方便,以前也没啥销售渠道。
老李脑子一转,想出了一个妙招。
他搞了一个“桃园采摘节”,邀请城里的人到他的桃园里亲自采摘桃子。
他还在村里的微信群里、朋友圈里到处宣传自己的桃子。
这一下可不得了,城里的人都开着车来摘桃子,一边享受田园乐趣,一边品尝美味的桃子。
老李的成功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村子。
村里其他人看到老李种桃发了财,都纷纷跑来向他请教。
老李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种植技术和销售经验都分享给大家。
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村子都种起了桃子,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桃园产业。
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事迹范文
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事迹范文在咱们[乡村名字]这个小地方,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姓名]。
说起他呀,那可真是咱们村的骄傲,是乡村振兴浪潮里的一颗闪亮的星。
[姓名]这人打小就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可不像有些年轻人,一心只想着往大城市跑。
他就觉得咱这乡村有着无限的潜力,就像一个藏着宝藏的地方,只是等着人去挖掘呢。
以前,咱们村的主要农作物就是那老几样,产量也不怎么高,大家守着几亩薄田,只能勉强糊口。
[姓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他先是到处去学习农业知识,可不像那些个书呆子只知道看书本,他呀,走南闯北的,去跟那些种粮高手取经,参加各种农业培训班。
他说这叫“取百家之长,补自家之短”。
有一次,他去外地一个村子考察,看到人家种的一种新品种的蔬菜,那长得又水灵又壮实,而且市场价格还特别好。
他眼睛一亮,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田里搞起了试验。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不看好他,说他瞎折腾,放着好好的传统农作物不种,种那些个没见过的东西。
[姓名]可不管这些闲言碎语,他就一门心思扑在那些蔬菜上。
浇水、施肥、除虫,每个环节都小心翼翼的。
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得很。
你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了收获的时候,那蔬菜长得那叫一个好。
他把这些蔬菜拿到市场上一卖,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了一大截。
这一下,村里人的眼睛都瞪大了,纷纷跑来向他请教。
[姓名]也不藏着掖着,他就把自己学到的种植技术一五一十地教给大家。
从那以后,咱们村就慢慢开始种起了这种新品种蔬菜,大家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是,[姓名]可没有满足于此。
他觉得光靠种蔬菜还不够,咱们村还得有自己的特色产业。
他发现咱们村的自然风光特别美,有山有水的,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于是,他就动起了搞乡村旅游的念头。
这搞旅游可不像种蔬菜那么简单,得有配套的设施,得有吸引人的项目。
[姓名]就又开始忙乎起来了。
他到处去拉投资,找那些有兴趣的老板来咱们村看看。
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作为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之一,李明(化名)是一个具有卓越创新精神和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专家。
他毕业于农业院校后回到家乡,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首先,李明在家乡率先推广了高效农业技术。
他深入研究农作物种植、肥料施用等问题,并创新性地引进了新型农业科技成果,如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等。
通过示范和培训,他成功帮助农民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为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李明还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灾害和病虫害。
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如干旱、洪涝等,他通过科学的灾害管理和保护措施,有效减少了农作物的损失。
在控制病虫害方面,他不仅及时发现并诊断病虫害,还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措施,并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保障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作为乡土人才,李明注重传承乡村文化。
他积极参与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并主持农技培训班、农业科普讲座等活动,向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和技能,并倡导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他的努力不仅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也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李明作为中国农技协乡土人才的先进代表,不仅在农业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农民素质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水乡优秀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邓帮忠,男,汉族,现年36岁,中共党员,任高水乡丰岩村支部书记。
该同志一心为全体村民谋福利,为带动全体村民致富呕尽心血。
几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执着与追求,诠释着对党和农村事业的忠诚,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他用慧眼和丹心,把科学技术带给群众,使绿色的田野收获着不尽的希望和硕果,他用科学文明新风,剔除愚昧迷信,帮助广大群众走向了致富奔康之路。
他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观念,以种植业为重点,养殖业为辅的致富路子,并采取先树立典型,自己先示范,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推开,根据这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该同志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及农业科技知识,提升自身服务本领。
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电视、文件、会议掌握各项惠农政策,并及时把这些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积极参加乡、县组织的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学习各项农业技能,在走村入户时指导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并适时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业观念,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和水产、畜
牧规模化养殖。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邓帮忠同志深深地认识到“没有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要实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目标是难以达到的。
二、率先示范,积累经验带民致富。
为了让村民能切实感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适合本村实际,又是能实现致富的的好路子,彻底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他积极向乡争取政策支持在该村新寨至落王渡一带,依托乌江这一天然资源发展网箱养鱼;2009年,他率先作出示范,自筹资金15万元,发展果树种植产业,为了减少风险,规模从小做起,先从余庆引进了布朗李、葡萄和枇杷等进行小面积种植,经过请技术员指导,阅读果树种植技术书籍,果树长势喜人,看到这种情况,2010年,他又向银行贷款6万元,扩大种植规模,承包村里的荒地和部分村民的责任地共计400余亩,发展成立了丰岩果园场,为了确保产业发展成功率,他多次往返于湖南、遵义、福泉等省市和地区,引进技术和果树苗,目前,果园场有涫溪蜜柚、温州蜜橘、甜柿、五星枇杷、樱桃等品种。
在他的带动下,该村30余户也加入到果树种植产业,现在,先期的布朗李已挂果上市。
此外该村还有100余户在邓帮忠同志引导和鼓励下,响应县关于发展核桃产业的政策,也预订种植核桃300余亩。
三、无私奉献,一心为民。
为降低群众发展果树种植的风险,他主动为群众提供
技术、信息服务,资金困难的群众,他主动为他们提供担保筹措资金。
亲自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果树栽培和管护技术,组织观看录象与印发技术资料,自筹资金到湖南、遵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其先后组织群众开展各项技术培训达10余场次,受训人数达50余人次;发放果树种植技术宣传资料100余份。
他还经常组织村民到自己的果园场进行参观学习。
为解决技术难题,他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资源,组织群众学习、观看果树种植技术。
同时,鼓励本村青年到外面学习先进经验和专业技术后回来创业。
四、关注民生,强化社会治安治理,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扫除后顾之忧。
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邓帮忠同志进组入户了解全村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各类困难,不能解决的,积极向乡反映争取政策解决,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应急水池,确保全村群众的人畜饮水安全,实施进组公路硬化工程,解决群众交通不便问题,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他同时抓好全村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认真对待每一个来访者,分析每一个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心比心地分析给群众听,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地帮助解决,为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创造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