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二)

以于虽然若为惟因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掭以.尖草,不出。(《促织》)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柳毅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罚所及,则思无以.怒以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升序》)

余是以

..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词宾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向)

权起更衣,追肃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呼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不拘于.时(《师说》)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溪诗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

..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吴祖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吾父死于是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今虽.死乎是,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下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3.复音虚词“虽然”

现代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

..,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石钟山记》)

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