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青蛙)解剖
蟾蜍的实验报告
![蟾蜍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6bdc3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0.png)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 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3. 了解蟾蜍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生理盐水、棉签、解剖盘、显微镜等;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台、实验台、记录本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将蟾蜍放在解剖盘内,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湿润蟾蜍的皮肤,使其更容易剥离;(2)将蟾蜍放入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形态,记录下主要部位。
2. 蟾蜍外部形态观察(1)头部:观察蟾蜍头部的形态,记录下眼睛、鼻孔、口裂、颌齿、舌、耳等部位;(2)躯干部:观察蟾蜍躯干部的形态,记录下四肢、背部、腹部、皮肤、脊椎等部位;(3)尾部:观察蟾蜍尾部的形态,记录下尾部长度、尾鳍等部位。
3. 蟾蜍内部结构观察(1)皮肤:观察蟾蜍皮肤的构造,记录下皮肤层次、腺体等;(2)肌肉:观察蟾蜍肌肉的分布和特点,记录下肌肉类型、起止点等;(3)骨骼:观察蟾蜍骨骼的构造,记录下骨骼类型、骨节、关节等;(4)消化系统:观察蟾蜍消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脏、胆囊、胰腺等;(5)呼吸系统:观察蟾蜍呼吸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等;(6)循环系统:观察蟾蜍循环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心脏、血管、淋巴管等;(7)泌尿系统:观察蟾蜍泌尿系统的组成,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8)生殖系统:观察蟾蜍生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4. 蟾蜍生理功能观察(1)运动:观察蟾蜍的运动方式,记录下跳跃、爬行、游泳等;(2)呼吸:观察蟾蜍的呼吸方式,记录下肺呼吸和皮肤呼吸;(3)摄食:观察蟾蜍的摄食过程,记录下捕食方式、消化过程等;(4)排泄:观察蟾蜍的排泄过程,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较为完整,各器官功能正常;2. 蟾蜍的解剖方法简单易行,操作过程顺利;3. 蟾蜍的生理功能观察结果与理论相符。
蟾蜍(青蛙)解剖
![蟾蜍(青蛙)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68d6fb9b866fb84ae55c8d2a.png)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些 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 管 退化的输卵管。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4-实验四 蟾蜍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4-实验四 蟾蜍的外形观察及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f8bffd784254b35eefd348e.png)
4. 蟾蜍的解剖
将蛙腹面向上放入蜡盘,四肢用大头针 固定,用镊子夹起泄殖腔稍前方的皮肤, 剪一切口,再从切口处沿腹中线略偏左 或偏右剪至下颌,然后在肩带和腰带处 转向左右横剪一端,将腹壁外翻,用大 头针固定,进行观察。
肌肉的观察: 腹直肌,横行 腱划。
4.1 消化系统的观察
口腔 :剪开蟾蜍的口角,暴露口腔,观察 舌,齿,内鼻孔,耳咽管孔,咽,喉门等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些方 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静待数分钟后,将蛙放在水盆内或桌面上, 观察蛙的姿势和运动、游泳动作。
比较手术前后蛙的姿势和运动。内耳迷路 有何功能?
3.常用的双毁髓处死法
观察外形后将蟾蜍处死, 左手握蟾蜍,食指按压 其头部前端,右手自两 眼间的中线向后划,触 到凹陷的枕骨大孔,将 解剖针从枕骨大孔插入 搅动毁脑,再拇指按背 部使头前俯,向后搅动 毁脊髓,直到蟾蜍后肢 及肌肉完全松弛。
实验四 蟾蜍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
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的形态结 构及特点。 2. 掌握蛙类的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1人1只蟾蜍,观察外部形态。
2. 处死后进行解剖,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蛙皮肤标本、骨骼系统、 神经系统。
三、 操作步骤
1.观察外形:体区分部、头部、躯干、四肢、 皮肤等。
2.破坏一侧迷路对行为的效应
将蛙放在桌面上和水盆中 观察正常姿势运动。 破坏一侧迷路 用纱布 包住蛙躯干部,腹面向上 握于左手中,掀开下颌用 左手拇指压住。右手持手 术刀在颅底口腔粘膜作一 横切口,分开粘膜,即可 看到“十”字形的副蝶骨。 迷路即位于副蝶骨横突的 左右两旁。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a48d5e0172ded630b1cb69e.png)
蟾蜍的解剖一、目的与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 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
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三) 内部解剖及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蜡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图72)。
1.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以下四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bcb82f756edb6f1aff001ff4.png)
• 2. 五趾型附肢: 五肢型四肢坚强有力,有多个支点的关节,前
肢借肩带和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关联,后肢 借腰带直接与脊柱相联,既坚硬牢固,又灵活, 不仅可以支持体重,也造就在陆上灵活运动,适 应于跳跃、奔跑等,可以说五趾型四肢出现使动 物登成为可能。
3. 皮肤: 裸露光滑,皮肤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 角质化程度低,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2. 消化系统: ①食道:咽后的一条短管,位
于喉头背面,下连胃。 ②胃:消化系统最膨大部分,
略偏于体腔左侧。 ③小肠:以十二指肠接于胃
后,下为回肠。 大肠:回肠向后突然膨大 即为大肠,大肠陡直,无 各段区分,又称为直肠, 通泄殖腔。
④ 肝脏: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右叶下方分出的中叶。 胆囊:左右两叶肝连接处有一绿色圆形胆囊
2. 有尾目或蝾螈目: (1)小鲵科:极北鲵
(2)隐鳃鲵科:大鲵 产于我国华南或西南的山地溪流中。
(3). 蝾螈科:
3. 无尾目或蛙形目: (1)蟾蜍科:体形短粗,背面皮肤上具有稀疏
大小不等的瘰粒。耳旁腺大,能分泌蟾酥。
(2)蛙科:
黑斑蛙(田鸡、青蛙):成体70~80毫米,背部两侧各有 一条浅色背侧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色,后端带 灰棕色,上面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吻端到肛部常 有一条浅色窄的纵脊线,腹面白色。
(5)姬蛙科: 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舌端一分叉。
• 花姬蛙,别名:犁头拐、三角蚂拐。 • 体小,25-30mm。背面粉棕色,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体背面
有若干粗细相间的倒“V”形纹套叠。
三、材料与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乙醚、 大头针、细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躯干末端
实验十一 蛙的解剖
![实验十一 蛙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0f6b14667ec102de3bd891b.png)
后肢: 五趾,趾间有蹼,适于跳跃
和游泳
4
(二)消化系统 1.口腔: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食道开口、舌 2.食道、胃、肠、泄殖腔 3.消化腺:肝脏、胰脏
5
6
(三)呼吸系)循环系统 1.心脏:心房、心室、动脉圆锥、静脉窦 2.动脉:颈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3.静脉系:腔静脉、肺静脉、门静脉
8
9
10
(五)泄殖系统 1.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 2. 雄性生殖系统:精巢、输精尿管、脂肪体 3.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脂肪体
11
12
13
14
15
(六)骨骼系统 1、头骨 2、脊柱 3、附肢骨骼
16
四. 作业
绘蟾蜍(青蛙)剖面图
17
实验十一 蛙(蟾蜍)的解剖
1
一、目的
通过蟾蜍(青蛙)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明确蟾蜍(青蛙)的形态构造及基本特点; 掌握蟾蜍(青蛙)的解剖方法。
2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解剖镜、蜡盘、解剖刀、剪子等、活蟾 蜍(青蛙)材料、骨骼标本。
3
三、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体表、眼睛、外鼻孔、四肢、耳后腺 (蟾蜍)、鼓膜、四肢
青蛙的解剖
![青蛙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f5df2693186bceb18e8bb5d.png)
青蛙得解剖一、实验目得1、通过青蛙得内部解剖与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与神经系统得形态构造与特点。
2、学习脊椎动物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1、青蛙得外形、皮肤、骨骼与肌肉系统得观察。
2、青蛙得解剖及其消化、呼吸与泄殖系统形态结构得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青蛙、解剖器、蜡盘、大头针、棉花、乙醚四、实验操作及观察观察蟾蜍得外形,进行解剖,观察蟾蜍得各内部结构特征。
(一)外形观察青蛙皮肤湿润光滑。
身体分头、躯干与四肢三部分。
躯干后端近背方有泄殖孔。
具可活动得上下眼睑,下眼睑有瞬膜。
眼后鼓膜一对。
外鼻孔一对,有瓣膜。
雄蛙头两侧口角处有一对声囊。
前肢细短,四指,生殖季节第一基部有瘤状突起,称婚垫。
后肢发达,五趾,具蹼。
(二)消化系统蛙得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其附属得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肠与泄殖腔等,消化腺包括肝脏与胰脏。
1. 口腔:剪开蛙得口角,使口张大,令口腔全部露出。
内鼻孔: 为口腔顶壁前方外侧得一对椭圆形得孔,通过鼻腔与外鼻孔相通。
耳咽管孔位于咽腔得后端,颌角附近有1对大孔,与中耳相通。
喉门位于下颌得后部,为口腔后方得1条纵裂缝。
食道开口咽得最后部位就是食管得开口,与咽腔之间无明显界限。
2. 食道很短,开口于喉得背面,下端与胃相连。
3. 胃位于体得左侧,形状稍有弯曲,前端略粗,后端较细,并有一明显得紧缩分,此即幽门,为胃与小肠得交界处。
4. 肠 : 分小肠与大肠。
小肠又由十二指肠与回肠组成,起于胃后,弯向前方得一小段为十二指肠,自十二指肠向后折,经过几次回旋而达大肠得部分为回肠。
大肠膨大而陡直,开口于泄殖腔。
5. 泄殖腔 : 较大肠短小,为汇集肛门,输尿管与输卵管(雌蛙)得管道。
6. 肝脏位于胸腹腔得前端呈红褐色,由较大得左右二叶与较小得中叶组成。
肝脏背面、左右二叶之间有一绿色球形得胆囊,内贮胆汁。
7. 胰脏为一不规则得淡红色或黄白色得管状腺,在胃与肠之间。
把肝、胃与十二指肠翻折过来指向前方,即可瞧到胰脏得背面。
实验二 青蛙的解剖
![实验二 青蛙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b3b3c8d1711cc7930b71624.png)
{ { 骨骼
系统
中轴骨
头骨 脊柱 胸骨
附肢骨
注意:
1)五趾型附肢 2)头部骨骼特点 3)和鱼纲骨骼相比,出现 哪些新结构
(四) 内部解剖
解剖前先进行口咽腔观察:
舌、内鼻孔、齿(颌齿、犁齿)、耳咽管孔、声 囊孔、喉门、食 管口。
问题1:鱼的舌可以 活动吗? 问题2:内外鼻孔是否联通,
为什么? 问题3:是不是所有牛蛙都
3、消化系统
(1)消化道: 食管:于胃相连,乳白色。 胃:食管下端,弯曲膨大,分喷门胃和幽门胃;具胃小
弯和胃大弯。 肠:分小肠(十二指肠和顺序将上述结构依次认识清楚
(2)消化腺:
肝脏:红褐色,由左右两叶和中叶组成; 胆囊(绿色圆形)位于中叶背面、左右两叶之间,
脂肪体
雄 睾丸 蛙
的 肾脏 泄 肾上腺 殖 输精管 系
统
膀胱
泄殖腔
五、作业
1、根据观察绘出蛙(或蟾蜍)口咽腔内的结构, 注明各结构名称。
2、思考题:为什么青蛙(或蟾蜍)的肺不是很发 达,其呼吸方式主要有那些?
5、循环系统 心脏-2心房一心室(试测试青蛙心跳频率 分为
心房和心室),初步了解其为变温动物的原 因?(循环与代谢产率的相关性)
动脉
静脉
脾脏
注意:能正确认识各主要动脉弓:颈、体及肺动脉弓 能正确认识前后大静脉,注意有几条?
6、泄殖系统:蛙雌雄异体 (1)泌尿器官: 肾脏:红褐色长而扁平,1对,位于体腔后部,紧贴背
2、躯干部(位于鼓膜后):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上臂、前臂、腕、掌、指)四 指无蹼(生殖期间雄性第一指基部内侧具婚瘤); 后肢(股、胫、跗、 趾)五趾,趾间有蹼,第一 趾内侧有一角质化的距。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69d8a4b33687e21af45a9da.png)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
2.掌握双毁髓法对蟾蜍进行麻醉。
3.观察蟾蜍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
4.观察蟾蜍的内脏。
二、实验原理用金属毁髓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蟾蜍瘫软,但还处于活体状态,从而对蟾蜍进行解剖。
剪下剑突软骨,用亚甲基蓝将剑突软骨细胞染色,用显微镜观察。
再取出泌尿及生殖系统,观察各个组成部分。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1.实验动物:蟾蜍一只2.实验试剂:亚甲基蓝试剂3.实验器械:光学显微镜、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吸水纸、大头针四、方法与步骤1.双毁髓麻醉蟾蜍:左手握住蟾蜍,中指抵住蟾蜍胸部。
拇指按压其背部。
右手拿着解剖针自双眼之间沿中线刺入凹陷处,即枕骨后凹。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搅动,捣毁脑组织。
然后将针退回枕骨大孔,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插入椎管,旋转解剖针,破坏脊髓。
直至蟾蜍四肢僵直而后又松软下垂。
即表明脑和脊髓破坏完毕,即可拔出解剖针。
2.将蛙置于解剖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
用镊子提起腹面皮肤,用剪刀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面皮肤剪开,至下颌前端。
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
然后将皮肤向两侧拉开,可见皮肤与皮下肌肉连接松散,两者之间较大间隙为皮下淋巴腔,翻看皮肤内侧可见分布有丰富的血管;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中线略偏左侧,剪开腹壁至肩带之剑突,然后向左、向右剪开,用剪刀剪取薄的剑突软骨组织,用亚甲基蓝试剂染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组织细胞;4.小心剥离腹壁上的腹大静脉,再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和其他器官,小心分开其他器官和系统,找到蟾蜍的泌尿和生殖系统,并用剪刀、镊子等将其完整的分离出来,放到解剖盘上,观察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形态及位置;5.将蟾蜍倒进指定的垃圾桶内,洗净实验仪器,整理实验台。
五、实验结果精巢毕氏器六、实验结论1.雄性蟾蜍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小管和输精管、米氏管组成。
病生实验报告蟾蜍(3篇)
![病生实验报告蟾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17564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蟾蜍的生理现象,了解蟾蜍的呼吸、循环、消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蟾蜍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放大镜、生理盐水、解剖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实验台、显微镜、投影仪、电脑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蟾蜍的解剖(1)将蟾蜍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开蟾蜍的皮肤,暴露出内脏器官。
(2)用镊子取出蟾蜍的心脏、肺、肝脏、胃、肠等器官。
(3)观察心脏的搏动、肺的呼吸运动、肝脏的颜色和质地、胃的蠕动等生理现象。
2. 蟾蜍的呼吸实验(1)观察蟾蜍的呼吸运动,了解其呼吸方式。
(2)剪开蟾蜍的胸腔,暴露出肺。
(3)观察肺的呼吸运动,了解肺的呼吸功能。
3. 蟾蜍的循环实验(1)观察蟾蜍的心脏搏动,了解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节律。
(2)剪开蟾蜍的心脏,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
(3)观察心脏的血液流动,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
4. 蟾蜍的消化实验(1)观察蟾蜍的胃和肠,了解其消化功能。
(2)将蟾蜍的胃和肠取出,观察其消化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的呼吸:蟾蜍的呼吸运动为肺呼吸,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为蟾蜍提供氧气。
2. 蟾蜍的循环:蟾蜍的心脏搏动频率约为60-80次/分钟,心脏有四个腔室,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血液在心脏内循环流动,为蟾蜍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3. 蟾蜍的消化:蟾蜍的胃和肠具有消化功能,胃内有胃腺分泌胃液,肠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共同参与消化食物。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蟾蜍的解剖、呼吸、循环、消化等生理现象的观察,了解了蟾蜍的基本生理结构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蟾蜍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同时,培养了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安静,避免干扰蟾蜍的正常生理活动。
2. 解剖蟾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伤害蟾蜍。
实验蟾蜍的解剖
![实验蟾蜍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4fa1a93359eef8c75fbfb3f7.png)
实验六蟾蜍的解剖一、目的要求掌握两栖动物外形、皮肤和内脏器官的一般构造,及其初步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进一步练习解剖脊椎动物的方法。
了解脊椎动物登陆生活后,血液循环途径所产生的变化,并掌握寻找与分离血管的技术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
显微镜,解剖器,蜡盘,注射器,猪鬃和大头针,循环系统注射标本。
三、解剖与观察1.外形蟾蜍皮肤粗糙,身体的背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瘰粒。
全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
头部略呈等边三角形。
口位于头的前缘。
头背面前端两侧的一对小孔,为外鼻孔,其内腔为鼻腔,有鼻瓣可以启闭。
眼大而圆,具上、下眼睑,在下眼睑的内缘,附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其向上移动,遮盖眼球。
眼后有一椭圆形隆起,为耳后腺(青蛙缺如)。
耳后腺下方圆形的薄膜,为鼓膜,其内为中耳腔。
蟾蜍头的两侧均无呜囊(雄蛙具有)。
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开孔,通常亦称肛门。
前肢分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五部,腕、掌和指合称为手。
手有四指,另具一雏形拇指,隐藏于皮内,仅具一短小的掌骨,无指骨。
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第一手指内侧出现瘤状肿块,称婚垫,可以此区别雌雄。
后肢强大,分为大腿(股)、小腿(胫)、跗、蹠和趾五部,跗、蹠和趾合称足。
足有五趾,趾间有蹼,拇趾内侧有“距”。
2.内部解剖(图8-1)首先将蟾蜍处死,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以乙醚或氯仿麻醉;或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捣毁脑和脊髓;最简便的方法是握住蟾蜍的后肢,将头背部在硬物上猛击,使其震昏,注意必须重击。
将标本置于蜡盘上,腹面向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持镊子提起腹部后端的肌肉,按图8-1的解剖步骤剪开皮肤,并分离左右两块被剪开的皮肤与腹壁肌肉间的联系,用大头针将皮肤固定于蜡盘中。
在分离皮肤时,注意皮肤是否易于被分离,皮肤的内面有丰富的血管分布,这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有何意义?剥除皮肤后,观察纵行于腹部的腹直肌。
在腹中线上有一条纵行的结缔组织白线,称腹白线,其将腹直肌分隔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一边又有4~5条横行的白色腱划将其前后分划着。
[解析]青蛙(或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和神经系统
![[解析]青蛙(或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和神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46a242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3.png)
实验20 青蛙(或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和神经系统一、目的通过蛙(或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学习一般解剖技术。
二、内容(一)蛙(或蟾蜍)的解剖及其消化、呼吸和泄殖系统形态结构的观察。
(二)蛙(或蟾蜍)神经系统的示范。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蛙(或蟾蜍),蛙(或蟾蜍)神经系统示范标本。
解剖器、蜡盘、鬃毛、大头针、放大镜、棉花、乙醚(或氯仿)等。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解剖蛙(或蟾蜍)剪开腹壁时,应沿腹中线稍偏左侧剪,以不致损毁位于腹中线的腹静脉。
同时注意剪刀尖应向上挑,以免损伤内脏。
将右侧腹壁翻开前,先将腹静脉从腹壁离开。
用双毁髓法(见实验19)处死活蛙(或蟾蜍),或使其麻醉致死。
麻醉法:将活蛙(或蟾蜍)置于装有浸过乙醚(或氯仿)棉球的广口瓶内,加盖静置于蛙深度麻醉致死。
将已死的蛙(或蟾蜍)腹面向上置于蜡盘中,展开四肢,用大头针于腕部和跗部钉入将蛙(或蟾蜍)固定在蜡板上。
(一) 口咽腔:为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1.舌:左手持镊将蛙(或蟾蜍)的下颌拉下,可见口腔底部中央有一柔软的肌肉质舌基部着生在下颌前端内侧,舌尖向后伸向咽部。
右手用镊子轻轻将舌从口腔内向外翻拉平,可看到蛙的舌尖分叉(蟾蜍舌尖钝圆,不分叉),用手指触舌面有粘滑感。
蛙舌怎样捕食?右手持剪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令口咽腔全部露出。
2.内鼻孔:1对椭圆形孔,位于口腔顶壁近吻端处。
取一鬃毛从外鼻孔穿入,可见由内鼻孔穿出。
内鼻孔有何功用?3.齿:沿上颌边缘有一行细而尖的牙齿,齿尖向后,即颌齿(蟾蜍无齿);在l对内鼻孔之间有两丛细齿,为犁齿(蟾蜍无齿)。
齿有何作用?4.耳咽管孔:位于口腔顶壁两侧,颌角附近的1对大孔。
用镊子由此孔轻轻探入,可通到鼓膜。
5.声囊孔:雄蛙口腔底部两侧口角处,耳咽管孔稍前方,有1对小孔即声囊孔(雄蟾蜍无此孔)。
6.喉门:为舌尖后方,腹面的具有纵裂的圆形突起。
内由1对半圆形杓状软骨支持,两软骨间的纵裂即喉门,是喉气管室在咽部的开口。
第05节 动物实验-蟾蜍的解剖
![第05节 动物实验-蟾蜍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d9dc76ee0029bd64783e2c5f.png)
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大头针、刺蛙针等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外形观察:
头部略呈三角形,口宽大横裂;外鼻孔一对具鼻瓣; 眼大突出,具眼睑,观察眼球的运动;鼓膜;毒腺。
躯干部为鼓膜-后肢之间,偏背侧的孔为泄殖腔孔。
四肢前肢短小,4指,指间无蹼。繁殖季节雄性第一指 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垫。后肢长而发达,趾间 有蹼,不发达,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距。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蟾蜍处死—双毁髓法:
1.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注蟾蜍的前肢,无名指和小指夹注 蟾蜍的后肢,拇指放在蟾蜍头的前端,固定2. 使用探针沿头顶中央背中线向后轻划,至两眼间,感觉有一凹 陷,既头骨与脊柱连接处,枕骨大孔处,将探针扎入,刺破皮 肤后,迅速从前往后水平插入椎管约1公分,变化探针方向和 角度,左右搅动;之后变化角度,从后往前插入颅腔,搅动。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脊椎动物学实验课程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两栖动物内部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和特点; 2.学习两栖动物一般解剖方法; 3.了解两栖类皮肤、骨骼系统的特征; 4.掌握从水生到陆生两栖类表现的过渡特征。
二、实验内容
1.蟾蜍的外形观察; 2.蟾蜍的内部器官系统观察
三、仪器和材料 蟾蜍(无尾目,蟾蜍科)活体;
3. 探针插入时不可太深,搅动时尽量保持小角度,可以深入。
下针的位置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向前搅动
向后搅动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四肢出现僵直
直至完全放松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解剖:
将以处死的蟾蜍腹面向上置于蜡盘上,展开四肢,使 用大头针于腕部和跗部钉入,固定在蜡盘上。
用镊子夹起泄殖孔前方的皮肤,用解剖剪沿腹中线剪 开皮肤至下颌,在前肢和后肢对应处横向剪开皮肤并与 肌肉分离。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22808ec4a7302768f9939c5.png)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王超雄131140009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二:实验原理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
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
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
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
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
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
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四:实验过程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3)用眼科剪依心轴方向小心剪开心包膜,完全暴露心脏。
仔细辨认心脏结构和主要血管。
4)观察并记录心脏跳动频率,并观察静窦脉、心房和心室三者收缩的时间顺序。
5)斯氏第一结扎:用眼科镊经主动脉下方穿一丝线,提起蟾蜍心尖,在心脏背面认准窦房结沟结扎以阻断窦房兴奋传播。
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f7ba1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a.png)
实验九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两栖类是最先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蟾蜍(或青蛙)是两栖类中陆生跳跃特化方向的代表,它能很好地反映两栖类在适应陆生的斗争中,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和在空气中呼吸的矛盾,而发展了五趾型附肢、肺呼吸,出现了颈椎和荐椎以及适应于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
但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在陆地上繁殖的矛盾还未完全解决,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不完善性。
这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并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二)内部解剖与观察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或蛙)、解剖器具一套、解剖盘、放大镜、蜡盘、大头针。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将活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表明,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物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漠是否活动,怎样活动?★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较小的鼓膜,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青蛙的鼓膜较大,无耳后腺。
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
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
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
4指,指间无蹼。
生殖季节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垫或婚廇,为抱对之用,后肢较长,分为股、胫、跗、砳、趾5部。
5趾,趾间有蹼,不发达。
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蛙的解剖
![蛙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345824b9c77da26925c5b0a3.png)
( 八)泌尿系统:
肾脏一对(位于脊柱两侧)、肾上腺(紧贴肾脏表面, 呈橘黄色)、输尿管分别开口于泄殖腔(雄性兼输精)、 膀胱(不与输尿管直接相连)
( 九)生殖系统: 雄性:精巢一对(黄色,其前方有成爪状分支的脂肪体,橘黄
色)、有输精小管通入肾,蟾蜍具退化的卵巢——毕氏器、退化 的输卵管。
观察完各器官系统的相对位置后,再在中间剪开肩带,并 小心向左右两侧剥离,进行内部结构观察。
1.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蛙,针尖刺入颅腔毁脑时,针的 倾斜角度必须很小(操作中应注意不宜近距离注视, 不要挤压其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眼内;如 被射入,则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2.解剖蛙剪开腹壁时,应沿腹中线稍偏左侧剪,以不 致损毁位于腹中线的腹静脉。同时注意剪刀尖应向上 挑,以免损伤内脏。将右侧腹壁翻开前,先将腹静脉 从腹壁上剥离开。
雌性:卵巢一对、输卵管一对(比较长,盘曲在 腹腔两侧)、子宫(输卵管后段膨大部分)
( 十)神经系统:
1.交感神经干:脊柱两侧各一条,较细,无色透明的纵索。由前向 后分布有10个稍膨大的交感神经节,神经节上交感神经入内脏各 器官。
2.脊髓神经:脊柱两侧椎孔向体壁发出的白色神经,是脊神经的腹 支,10对。第1对:较细,通舌;第2对:较粗与第3对在外端合 并成臂神经,通前肢;第4、5、6对分别通体壁;第7、8、9对 末端互相靠近,愈合成一条坐骨神经,通至大腿外侧,向后一直 到小腿。第10对从尾干骨两侧通出,为一对细小的尾神经。
(六)呼吸系统 幼体用鳃呼吸 变态后用肺呼吸 呼吸系统组成:鼻、口
腔、喉气管室、肺
皮肤、口咽腔黏膜亦可呼 吸
呼吸动作:吞咽式呼吸
(七)循环系统
心脏:心室、左右心房、动脉圆锥(在心房的腹面)、静脉窦 (在心脏的背面)
蛙类解剖实验
![蛙类解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66659af1a37f111f1855b25.png)
肝脏
胆囊
脾脏
7.胰脏
为一不规则 的淡红色或 黄白色的管 状腺,在胃 与肠之间。 把肝、胃和 十二指肠翻 折过来指向 前方,即可 看到胰脏的 背面。
(三)呼吸系统
成蛙为肺皮呼吸。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 口腔、喉气管室和肺。
1. 喉气管室
由喉门向内的一条短粗的管子。
2.肺
为1对近 似椭圆形 的薄壁囊 状物,内 壁为蜂窝 状,密布 血管并具 有弹性。
三、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 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 分。
1.头部
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 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后肢:由近体侧起,依次分为大腿(或 股部)、小腿(或胫部)、跗、蹠和趾五 部分。后肢具五趾。注意各趾的长度是 否相同,趾端的形状 髁状距:在第一趾(拇趾)内侧的一较硬 的角质化突起
4.皮肤
蟾蜍背面皮肤呈暗黑色,粗糙,有若干大 小不等的圆形瘰疣,但头的背部平滑无瘰 疣,腹部及体侧呈浅黄色,间有黑色花纹, 分布有较小的疣,故腹面较粗糙。 蟾蜍的皮肤腺有粘液腺和较多的毒腺。粘 液腺的内腔中空,毒腺的内腔呈颗粒状。 蟾蜍真皮的致密层上续海绵层,下接淋巴 间隙,由于有淋巴间隙存在.皮肤除个别 地方外,和肌肉联接的不紧密,很容易剥 离下来。
喉门
位 于下颌的 后部,为 口腔后方 的1条纵 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班专用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6、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管 退化的输卵管。
)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 些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