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教案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教案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真挚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关注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念过家乡?家乡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到亲切?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课文朗读与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课文理解与分析a.课文描绘了哪些家乡的景物?b.作者对家乡的感情是怎样的?c.课文中有哪些重点词语和句型?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重点词语和句型?请举例说明。

二、课文深入学习a.课文中的“月是故乡明”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b.作者为什么说“我对故乡的思念,永远不会衰竭”?c.课文中有哪些描写家乡景物的细腻语句?三、情感体验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家乡的感情。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3.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以“月是故乡明”为题,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作文分享与点评1.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全班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课文拓展与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景除了课文中所描述的,还有哪些?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3.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收集关于家乡的图片和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第四课时一、家乡图片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家乡图片,介绍图片背后的故事。

2.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反思自己对待家乡的态度。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阅读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要素一览表本册教材编排了八个主题单元,有三个特殊单元(古典名着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习作单元)和五个普通单元。

从人文主题上看,五个普通单元主题丰富多彩,分别是“童年往事” “家国情怀”“思维火花” “异域风情”“幽默智慧”,无论对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还是培育情操,都具有积极的成长意义。

三个特殊单元中,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将人物特点写具体;综合性学习单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会汉字之美,了解汉字历史与文化、产生主动探索汉字的兴趣,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古典名着学习单元的编排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接触中国古典文学,激发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初步学习一些古典名着阅读的方法。

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接下来就从阅读、习作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教材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阅读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一、关注学生言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本册有两个单元(第六单元“思维火花” 、第八单元“幽默智慧” )从人文主题上就直接指向了言语思维的发展和体验。

从这两个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来看,前者直接指向思维过程的梳理,意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主要指向对课文风趣语言的感受和体验,表面看这种风趣来自于作品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实际上是作者语言表达的智慧,体现的是言语思维的创造性。

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是母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到了高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利用思维导图、对比图等梳理、了解乃至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推理、判断、分析能力的发展。

教材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逻辑思维带来的积极体验,第六单元的习作与阅读是一体化编排设计的。

阅读中了解故事人物的思维过程,习作中运用逻辑思维根据情境编写故事,既要做到情节的连贯性,又要做到情节的转折。

第八单元“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认识到语言表达多姿多彩的魅力。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略读整合课《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略读整合课《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附:助学三单及评价量表
童年故事馆-难忘的童年回忆《月是故乡明》课前预习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难忘的童年回忆-《月是故乡明》课中共学单
教学准备
1.课件 2.介绍季羡林的资料
对象,在描写月亮的诗文中倾注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寄托了作者的悲欢离合。今天我们来学习《月是故乡明》,一起解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明月”情结。看到《月是故乡明》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可能想到这篇文章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3.教师指导朗读,积累优美词语。
4.思考: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小结:作者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作者对家乡月亮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难怪作者说: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并小组内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
2.借助课件,深度学习,理清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比感悟。
3.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学习活动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过渡: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故乡永远是一帧珍贵的水墨丹青画,永远是心灵停靠的温馨港湾。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作家张儒学笔下的《故乡月》。
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介绍作者——季羡林
学习活动一: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3《月是故乡明》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3《月是故乡明》教案设计

3*月是故乡明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季老以“月亮”为线索,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与往事,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思乡情。

本案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与作者一起回忆往事,感受那份浓郁的思乡之情。

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内容,多元感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积累文章中的经典词句,丰富学生的积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查找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美文。

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结合预学卡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思乡和月亮的诗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渲染情境1.激趣:(教师出示海面上一轮明月的图片。

)看到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到了什么?2.过渡:是啊,古往今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如我们很小就会背的《静夜思》(学生齐背)。

再如“诗圣”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出示古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教师配乐吟诵。

(2)指两名学生吟诵。

(3)全班一起吟诵。

多种形式诵读相关诗句,丰富积淀的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3.揭题: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有一份“明月情结”。

(板书题目:月是故乡明。

)4.走近作者。

(1)关于季羡林,你们都知道些什么?(2)教师相机补充:季羡林是语言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精通12种语言的翻译家,曾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

他在多个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国际的东方学大师。

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5.导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月是故乡明》。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古诗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情动词发时出示题目,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激起学生阅读本文的强烈愿望。

二、通读课文,检查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第1课时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第1课时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 3* 月是故乡明第(1)课时备课日期月日课型执教人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资源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自主预学】课前搜搜:1. 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

世界著名语言学大师。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在北大朗润园,通过对故乡月色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体味吧。

2.预学生字和新词,熟读课文。

【自主展学】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学生欣赏新学堂歌,互相交流读诗的感受。

3.教师评议并小结:自古以来,月亮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在描写月亮的诗文中倾注了作者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作者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感受文中蕴含在“月”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课题:月是故乡明)学生齐读课题。

4.(1)你对“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①“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 ②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

③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

(2)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评议、小结。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

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

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

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⑴象是泰国的国宝。

⑵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⑶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⑷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⑴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

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阅读指导课:走进季羡林PPT课件

阅读指导课:走进季羡林PPT课件
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
授、系主任。 ▪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
.
5
二、季羡林轶事
有人评价季羡林:“他就是大海,站 在他面前远望看不到边,向下看不到 底。”他用一生浓缩的品与格、学与 识,证明他乃当代圣贤。
走进季羡林
.
1



季师


.
2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 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 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 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 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致季羡林
.
பைடு நூலகம்
3
一、季羡林简介
▪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 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 家、佛学家、教育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
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
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
4
生平事迹:
▪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
习梵文、在巴国适利外文读用、大话阿学拉期题伯间:文,等他勤,仍奋还然选勤、学奋好了读不书学少。、其主他修人课印生程度。学,发奋学 点烤馒头几片之十,年路啜的几、学口者方茶生,向涯然中后,在季书羡房林里每读天书早写晨作都到是七四点点再起去床上,班吃。一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月是故乡明》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月是故乡明》教案

3.月是故乡明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真挚情感。

3. 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板题、示标。

自古以来,月亮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在描写月亮的诗文中倾注了作者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作者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感受文中蕴含在“月”中的思想感情。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学习字词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

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徘徊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旖旎瑞士教师过渡语:学习完本课生字,并读通顺课文后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强调:重点生字,词语着重学习。

拓展:找出文中的重点,优美词句。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解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1.说说哪句话是对“月是故乡明”的阐释?2.说一说,除了故乡的月亮外,作者还写到了哪些地方的月亮?作者分别用什么词语形容了那些地方的月亮?3.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

4.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5.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小”来形容故乡的月亮吗?师:时间到,停。

先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1.说说哪句话是对“月是故乡明”的阐释?生:每个人都有个故乡。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驻足而观、幽幽怨怨、破财而饮、感动莫名”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文中加双引号词句的不同含义。

2、继续尝试在读句子时静心思考,提出问题,概括文章相关内容。

3、领略尤金游记所体现的记叙、抒情自然融合的特点。

4、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聪明智慧,人情味。

从卖水人的行为中感受叙利亚的风土人情,人与人相处的融洽和谐。

教学重点: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聪明智慧,人情味。

从卖水人的行为中感受叙利亚的风土人情,人与人相处的融洽和谐。

教学难点:领略尤金游记所体现的记叙、抒情自然融合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学生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搜集了解有关叙利亚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请同学们拿出默写本听记一句话出示: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师:请大家核对一下,写的是否正确?这句话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叙利亚的卖水人》中的一个过渡段。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她的(散文)《绿毛龟》——她是一个阅历非常丰富的女作家,特别喜欢旅游,1979年到过叙利亚(板书),一个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的小国家,并写下了这篇游记(板书)。

2、师:不打开书,大家能根据这段话来猜猜这句话之前必定写了什么,之后必定会介绍什么?为什么?生:之前一定写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之后一定写的是那些卖水人。

师:那么我们打开书看看,课文的1——3小节是否写了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找找有关语句。

二、学习1-3小节轻读课文,找找有关的语句。

引导学生体会果汁的好喝,引读:不是…而是…学生交流:天气闷热引读:顷刻间……师:虽然在文章中没有直接写出果汁的好喝,但是我们联系上下文知道在这么闷热的天气里,有这么多品种的果汁可以选择,而且是新鲜水果汁,当然会给人好喝的感觉,再加上价格的便宜真是(价廉物美)师:这水果汁真是价廉物美。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

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

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

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有的课时计划还会留有“教学后记”栏目,以便教师简要记录自己对上课后的自我分析和体会,为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积累资料。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1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说说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读你印象特别深的段落,随机理解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语言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

但凡:凡是,只要。

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

枉,白白地。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误,受伤害。

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三、景阳冈打虎时,抓动作见特点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1.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2.引导板书:机智勇敢武艺超群(1)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①“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

这是反衬的手法。

①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3)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①体会“闪”对表现武松的形象的好处。

①感情朗读。

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整版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

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

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3.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时目标1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单元导入,猜读诗题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导入课文题目。

(1)谈话导入: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古诗三首)3.猜读诗题。

(1)教师引导:童年生活历来总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诗人范成大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儿童生活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_感悟德国风情》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_感悟德国风情》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感悟德国风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这位慈祥的老爷爷,认识吗?生:认识。

季羡林师:谁愿意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季羡林。

生介绍季老的资料。

(北大校长,曾经在德国留学十年,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悟德国风情,走近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文章,(引导学生读课题)——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2师:我们知道季羡林先生在1935-1945年求学于德国哥廷根大学。

35年后的1980年,他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抬头一看,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这句感叹在文中标记出来。

二感悟“奇丽”。

1师:他在感叹什么呢?生说:奇丽的景色,奇特奇特的民族。

师:首先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去看看那奇丽的景色。

看大屏幕: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德国景色的奇丽?用横线画下来,细细品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 师: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的?A 生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师:你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

(2)生说: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师:来,再读一读这句话。

(指生读)(5)师:如果把这两个词语读得慢一点,给我们一点想象的时间,品味的空间,会更好。

再来试一试。

(指名读)(4)师::是啊!如此美丽的景色看看它又“奇”在哪里?生:“任何”“家家户户”(5)师:“任何,家家户户”从这两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生说)是啊,每一家,每一条街都是这样(指大屏幕)出示图片:一条街)我们走过这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接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在描写景物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典故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课文中不仅引用了许多古代诗文,也有许多古雅的用词,显示了高度的文化品位。

课文用非常直白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浓烈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同时对学生的习作表达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教学目标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重点难点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揭示课题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总是把明月与思乡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明月便成了触发乡愁、寄托相思的象征。

那提到明月,你会想到了哪些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是呀,月是故乡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月是故乡明》(板书课题)3.读读这个课题,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4.这是一篇由季羡林爷爷所写的散文。

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就让我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二)自主学习,梳理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内交流识字,全班检测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4.你能用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望月、梦月)(三)重点研读,体会情感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2-4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这些童年生活的时候,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充满快乐,令人留恋)2.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2-4自然段,试着读出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3.作者是如何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先写了自己在异乡看月亮的感受,再写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感情。

季羡林怀念母亲教案

季羡林怀念母亲教案

季羡林怀念母亲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季羡林怀念母亲教案季羡林怀念母亲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X:《重返哥廷根》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用“抓词句—想画面—悟感情”的方法,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渗透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检查交流师: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在哪里看过?生:《小苗与大树》师:这里面的大树是谁?他告诉我们什么?生:三贯通:这节课,季爷爷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齐读)走近季羡林。

二、品读体验,随文得法1、入得书中知品行,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作家,还是要走进他的作品,他的文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季爷爷笔下的德国风情,从而走近季羡林——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两句话说说作者四五十年后回到德国故地重游的时候,发出了什么样的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你真会读书!3、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吧!(一)欣赏奇丽的景色请看学习提示,谁来读一读?(屏幕出示:1、找出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有一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用波浪线画出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

)4、要解决这个两个问题可不容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并在文中做出标记。

5、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季爷爷在德国究竟看到了哪些奇丽的景色?6、这样奇丽的景色,只有少数人家才有吧?“家家户户”这一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句子找出来了吗?交流7、这一个家家户户啊,出现了三次,让我们读出了这三句话的相同之处,你再仔细读一读,你能发现这三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给点提示:又是,时间上一样吗?交流8、这一个家家户户啊,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不同,作者在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指生读——四五十年后再次回到德国的时候看到的依然是这样的景象,指生读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去德国,这份美丽始终都不会变——齐读总结:同学们看,抓住关键词句就帮助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呢!(板书:抓词句)9、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这样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啊!这街道快成什么了?)10、普普通通的街道一下子变成了花的海洋,这就是奇丽的所在呀!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读到的文字变成眼前的画面,再次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来欣赏这奇丽的景色吧!(配乐齐读)11、想象着画面再来读课文,我们就读出了文章的韵味!(板书:想画面)(二)奇特的民族1、置身于这奇丽的景色之中,作者很自然的对德国这个民族产生了什么印象?2、是的,请看选词填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样的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的——我为人人,走在街上自己又去看别人的花,这个境界就是人人为我!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不正是德国奇特的所在吗?3、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行为,还有德国人民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不仅不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好坏而改变。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学会文中的“渺、篝”等14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

2.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

3.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品悟语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中寄情以物,以情驭景,无理而妙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寄情以物,以情驭景,无理而妙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

(一)播放《思乡》,运用歌曲导入:望明月家在何方夜太长心事已苍凉不忍想不肯忘我不要只在梦里回家乡用热血解冰霜我的泪水化成露珠向朝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的《月是故乡明》。

(二)介绍作者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三)出示自读要求: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自读检查: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能不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字词揭秘。

我会认(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miǎo gōu méng烟波浩渺篝火萌动chéng chèyǐnǐruì澄澈旖旎瑞士lái yίn qǐng莱蒙湖无垠碧波万顷éyān zhuì巍峨雄奇燕园胜地点缀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学生领读,齐读。

季羡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季羡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季羡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季羡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引导语: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现在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下面是季羡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

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接下来,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读书的时候大家都非常专心,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看看是不是把课文读顺了。

屏幕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三侠五义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滚瓜烂熟偏科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生回答。

(师板书:苗苗季羡林)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生互相交流。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接下来,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在阅读的过程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待会咱们一起解决。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教案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教案

季羡林《月是故土明》教案季羡林《月是故土明》教案季羡林《月是故土明》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根底上对《月是故土明》进展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土永久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才能目的: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考虑,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教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的: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

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历的积累对文本进展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土等概念有时是详细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思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

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

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土明》这篇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一)自读奠基1.纠字音大苇(wěi)坑篝(gōu)火嚼(jiáo)烂粘(zhān)清光四溢(yì)萌(méng)动晶莹澄(chéng)澈(chè)风光旖(yǐ)旎(nǐ)无垠(yín)慨(kǎi)然惆(chóu)怅(chàng)恍然大悟:形容突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

支:支撑,受得住。

茂林修竹:修:长。

顾而乐之:顾:转过头看。

2022年教学教材《拓展阅读季羡林简介》优秀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拓展阅读季羡林简介》优秀教案

季羡林简介季羡林,〔〕,男,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立东方语文系。

1956年中选为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先生常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学、印度学和比拟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

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方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环顾左右,朋友学根底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季羡林曾被授予2021年“感动〞人物。

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季羡林》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X:《重返哥廷根》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用“抓词句—想画面—悟感情”的方法,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渗透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检查交流
师: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在哪里看过?
生:《小苗与大树》
师:这里面的大树是谁?他告诉我们什么?
生:三贯通:
这节课,季爷爷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齐读)走近季羡林。

二、品读体验,随文得法
1、入得书中知品行,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作家,还是要走进他的作品,他的文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季爷爷笔下的德国风情,从而
走近季羡林——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两句话说说作者四五十年后回到德国故地重游的时候,发出了什么样的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你真会读书!
3、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吧!
(一)欣赏奇丽的景色
请看学习提示,谁来读一读?
(屏幕出示:1、找出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有一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用波浪线画出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


4、要解决这个两个问题可不容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并在文中做出标记。

5、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季爷爷在德国究竟看到了哪些奇丽的景色?
6、这样奇丽的景色,只有少数人家才有吧?“家家户户”这一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句子找出来了吗?交流
7、这一个家家户户啊,出现了三次,让我们读出了这三句话的相同之处,你再仔细读一读,你能发现这三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给点提示:又是,时间上一样吗?交流
8、这一个家家户户啊,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不同,作者在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指生读——
四五十年后再次回到德国的时候看到的依然是这样的景象,指生读
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去德国,这份美丽始终都不会变——齐读
总结:同学们看,抓住关键词句就帮助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呢!(板书:抓词句)
9、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这样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啊!这街道快成什么了?)
10、普普通通的街道一下子变成了花的海洋,这就是奇丽的所在呀!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读到的文字变成眼前的画面,再次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来欣赏这奇丽的景色吧!(配乐齐读)
11、想象着画面再来读课文,我们就读出了文章的韵味!(板书:想画面)
(二)奇特的民族
1、置身于这奇丽的景色之中,作者很自然的对德国这个民族产生了什么印象?
2、是的,请看选词填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样的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的——我为人人,走在街上自己又去看别人的花,这个境界就是人人为我!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不正是德国奇特的所在吗?
3、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行为,还有德国人民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不仅不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好坏而改变。

季爷爷留学德国的十年,德国正处于怎样的情况呢?在咱们课前读过的《重返哥廷根》中有这样两段话。

(出示,请你来读一读)那十年是剧烈动荡的十年,中间插上了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
没有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
而且头上有飞机轰炸,肚子里没有食品充饥,做梦就梦到祖国的花生米。

有一次我下乡去帮助农民摘苹果,报酬是几个苹果和五斤土豆。

回家后一顿就把五斤土豆吃了个精光,还并无饱意。

——《重返哥廷根》同学们看,一面是炮火连天,饥寒交迫,一面却依然鲜花满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啊!
让我们也跟随季爷爷发自内心的赞叹吧!——读
4课文读到这里,你一定能抓住词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桌合作试一试。

(谁来分享你的理解?你真会概括!你不仅会读书,还懂得分享自己的智慧呢!)
5此情此景,作为中国人的季爷爷心里会期盼着写什么呢?他多么希望中国人也能像德国人一样______
6是的,当他再回到德国之时,他依然记得留学德国的每日每夜都深深地思念着他的祖国母亲,所以再次回到德国的这个夜晚,他又像许多年前一样,又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起读——
从这段文字中你认识一个怎样的季羡林?
总结:同学们看,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作者所处的背景,我们就读懂了人物的感情。

(板书:悟感情)
7刚才我们用“抓词句——想画面——悟感情”的方法不仅了解了德国民族的奇特,景色的奇丽,还了解到季羡林爷爷对祖国几十年不变
的热爱!
三、类比阅读,领悟异同
1、一句“思乡的梦”让我们读懂了季爷爷的一颗爱国心。

那么季爷爷对待生活了十年之久的哥廷根、对待对他恩重如山的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又是怎样的情感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快速浏览主题丛书的《重返哥廷根》,然后在组内交流,各自发言,相互倾听共同完成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1、抓词句:从_________________(句子)中,悟感情:我感受到了季羡林对哥廷根__________的感情,这是一个________的季羡林。

2、抓词句:从_________________(句子)中,悟感情:我感受到了季羡林对老师瓦尔德施米特__________的感情,这是一个________的季羡林。


2、谁愿意做你们组的发言人,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教学预设:“我今天重返第二故乡,心理面思绪万千,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感情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重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似欣慰,似惆怅,似追悔,似向往。


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什么?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他的思乡之情?你能读出他此时的感受吗?
“曾在俾斯麦塔,俯瞰哥廷根全城;曾在小咖啡馆里流连忘返;曾在深秋时分惊走觅食的小鹿,听它们脚踏落叶一路窸窸窣窣地逃走。


这是什么句子?此时季爷爷在回忆这一段时,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读出他的感受吗?
“今天我会的这一点点东西,哪一点不饱含教授的心血呢?不管我
今天的成就还是多么微小,如果不是他怀着毫不利己的心情对我这一个素昧平生的异邦青年加以诱掖教导的话,我能够有什么成就呢?所有这一切我能够忘记得了吗?”
这是几个什么句子?说明了什么?你能读好吗?
3、同学们,季爷爷把养花和回乡与老师见面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用生活习以为常的事情赞美了德国精神的伟大和老师的无私奉献,这种写作方法就叫以小见大,以后同学们在写作中要学习借鉴。

四、再读颁奖词,推荐阅读
1、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爱祖国、恋故乡、尊师长的季羡林。

他用自己的一生影响着学术界。

让我们再一起来重温感动中国舞台上那一段精炼的颁奖词好吗?齐读——
2、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走进《季羡林文选》,进一步领略大师的风采!
板书设计:
主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副板书:抓词句
想画面
悟感情
奇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以小见大
奇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