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 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2、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说)---- 新盖天说--- 麦哲伦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3、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4、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5、同赤道平等的线叫纬线,呈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呈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6、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这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7、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图P8—9)8、"以20°W 和160°E 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9、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例如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的交叉点上。
任何一组经度值和纬度值,都能找到与它对应的地点。
所以经纬网定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部门。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即24 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何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9、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具有“塞上江南”美称。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而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11、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青海和四川;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
12、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悬河)。
8、我是面积最广阔的地形是山地,构成我国地形网格状分布的骨架是山脉。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日变化,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在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叫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习惯以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气温,以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气温。
9、我国的行政区划采用省、县、乡三级区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11、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与我国两处接壤的国家是印度和俄罗斯。
12、跨纬度最多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又最东的是黑龙江省,接壤外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秦晋之好涉及的省区是陕西和山西,和三个自治区有接壤的是甘肃省,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疆域和行政区划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疆域和行政区划知识点知识点1、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纬度位置: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4)邻国位置:陆上邻国有利14个,隔海相望的有6个2、疆域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deg;N 附近)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deg;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deg;E附近)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deg;E附近)3、濒临的海洋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精确位置: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
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一说北纬32度。
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
大致的位置: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台湾属于东海。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
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
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课后练习1.我国陆上邻国与其方位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韩国B.南阿富汗、老挝C.西南哈萨克斯坦D.北蒙古、俄罗斯解析我国陆上疆界长达2万多千米,邻国有14个:东有朝鲜;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探索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学习地理时,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下面就是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的知识点。
第一章大地与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行星,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它是由大气、水、陆地构成的一颗行星,被称作“蓝色星球”。
2.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自转。
自转的结果是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3.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公转是形成季节的基础。
4.地球上的主要陆地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被称作“七大洲”。
5.地球上的主要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北极洋和南大洋,被称作“五大洋”。
第二章我们的家——中国1.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
2.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4.中国有五大主要地理景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
5.我国的四大沿海经济区是东北、华北、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第三章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是由地球自然环境所引起的、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现象。
2.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旱灾、风灾、雪灾、泥石流和海啸等。
3.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土地治理、疏浚河道、建设防洪堤、山体防护工程和地震预警系统等。
4.遇到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第四章农业与工业1.农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对于保证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工业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重点工业有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化工工业等。
3.农业与工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4.应该倡导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城市与交通1.城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但城市化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1/1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每日背诵清单第1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圆球体——不规则球体(3)求证地球是球形:帆船视变化(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地球的影子是圆的);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等。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1)地轴、南北极、赤道(2)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征形状圆(可称为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长度相等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0°起点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
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零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度数变化规律及代号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增加90°;赤道以北的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为南纬(用S表示)。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表示)。
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重要经纬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23.5°N)、南北极圈(66.5°S、66.5°N)本初子午线(0°)和180°经线、20°W和160°E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Chapter 11.The two poles: The two points on the Earth's surface where the axis passes through are called the two poles。
The point facing the North Star is the Earth's North Pole。
and the other point is the Earth's South Pole。
The North Pole is the northernmost point on Earth。
and the South Pole is the southernmost point on Earth。
Equator: The great circle on the globe that is equidistant from the two poles is called the equator。
Its length is about 40,000 XXX: XXX。
XXX 6,371 kilometers。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Earth is 510 n square kilometers.2.Characteristics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linesLongitude lines Latitude linesn Indicates nLengthShapeXXXXXX and SouthAll the same lengthSemi-circularXXXIndicates East and WestXXXCircle (except for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Countless lines Countless lines3.XXX longitude and latitude: W for west longitude。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午读必读: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和地影;地球卫星照片;海边看船;登高望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1)经线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构成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判断方法:在东经中,小于160°E的属于东半球,如18°E 、50°E、100°E是属于东半球;大于160°E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75°E是属于西半球。
在西经中,小于20°W的属于东半球,如19°W、5°W、0°是属于东半球;大于20°W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00°W、50°W是属于西半球。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咼,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2)纬线的特点:A •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 (3) 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 N 表示;赤道以南为 南纬,习惯上用S 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 S 和90° No(4)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 ~30°中纬度:30° ~60° 高纬度:60° ~90° (5)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 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1)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 经线的特点:A •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B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 •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两极是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其中北极是地球最北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点。
赤道是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地球形状为稍扁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两种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全部等长,呈半圆形,有无数条;纬线与赤道平行,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缩短,呈圆圈形,有无数条。
3.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为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4.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地球上有五个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66.5度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这些带的划分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6.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方向可以通过一般表示方向和指向标表示方向来判断。
纬网可以用来表示方向。
7.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可以通过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形式表示。
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范围越小。
9.地图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包括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等,专题地图包括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和资源分布图等。
10.地图的新成员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等。
11.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米。
1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山地高度和起伏大,缓坡和陡坡交替,海拔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高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原外围陡峭,内部相对平坦,海拔500米以上;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指被山地、丘陵或高原包围的地形低洼地区。
鞍部指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度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一、中国的地势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高or低)地形:地表形态。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山区2/3 VS山地1/3)2.我国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征?答: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划分依据:平均海拔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答:(1)气候: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2)河运和航运: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水能资源:而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阶梯交界处建水电站)二、中国的地形5.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因此成了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穿过的山脉:横断山脉、台湾山脉主要山脉阶梯②东南丘陵中的江南丘陵竹子种类繁多,是我国著名的竹区之一【“三山夹两盆”描绘的是新疆的地形。
】7.填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表(P64)沿36°N 地形剖面图,此类型题目多加注意。
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
(时刻变化且有规律)2.(2)年变化:如4季。
(气温年较差)3、1月0℃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大)藏袍一日三穿:西藏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青藏高原高寒区。
(区分地球五带)划分依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天山山脉青藏高寒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北京:暖温带 河南:大部分位于暖温带 、半湿润区5、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
降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的变化。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P76)※※※答: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第一章1.两极: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赤道: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4.(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地球上有哪五带?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23.5度)和北极圈66.5度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5..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6.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判读:(1)一般表示方向。
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
(2)指向标表示方向。
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3)经纬网表示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1)线段式;(2)数字式;(3)文字式。
(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范围越小。
)9.按内容分: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和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资源分布图等)。
10.地图新成员: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等11.(1)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米。
1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高、度和起伏大,海拔500米以上)、高原(外围陡内部和缓,海拔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高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1.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轮船由远处驶近,先看到船杆后看到船身、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经线和纬线分别定义为:经线是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纬线是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经线和纬线的形状分别为圆和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经线和纬线相交于极点,相互平行或相交于南北极圈和南北回归线。
5.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和赤道(基多赤道纪念碑)为起点,经度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纬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范围分别为-180°至180°和-90°至90°。
6. 判断经纬度的方向和位置:有°的直接判断,°经线以东是东经(E),以西是西经(W),°纬线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
没有°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向东增加为东经(E),向西增加为西经(W),向北增加为北纬(N),向南增加为南纬(S)。
7. 判断半球位置: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可以使用数轴法或数值法。
8.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9. 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太阳照射的不同,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也不同,因此地球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包括热带、副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炎热,太阳直射。
地形图包括海拔、相对高度、四至点和陆地地形。
海拔是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一般以米为计量单位。
四至点包括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和最西端。
陆地地形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地理中图版七上知识汇总
七上地理知识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非正圆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如何判断一点是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如果给出东经,就和160°E作比较,比东经160°大,就在西半球,如果比东经160°小,就在东半球;如果给出西经,就和20°w作比较,比西经20°小,就位于东半球,如果比西经20°大,就位于西半球。
3,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越往东度数越来越大,直到180°,以西称为西经,越往西度数越来越大,直到180°。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越往北度数越来越大,直到90°,越往南度数越来越大,直到90°。
3,如果给出一条经线上的度数,那此条经线上的度数和它对面那条经线上的度数相加得180度,东西经正好相反。
如东经160°E,对面的经线上是20°w4,经线: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纬线:形状:圆形;长度:由赤道向两端逐渐递减;指示方向:东西5,纬度划分: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6,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终年炎热)温带:回归线23.5°—极圈66.5°(四季分明)寒带:极圈66.5°及其以北和以南地区。
(终年严寒)第二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2,比例尺比较: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1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水平着的,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 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掌握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球体,有直径约1.28万公里,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2.与地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各种现象的学科,其中包括地球的自然条件、人类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
地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领域的信息整合起来。
二、地球的位置和地理坐标1.地球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邻近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将其分为东、西半球。
2.地理坐标体系地理坐标通常是指经纬度坐标。
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坐标,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以度为单位计算。
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坐标,以赤道为基准,以度为单位计算。
三、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每转一圈需要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每转一圈需要365 1/4天。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所带来的日照条件与地球不同部分的角度有关,所以会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赤道附近,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小;而靠近地球极地的地区则温度变化非常剧烈。
四、地球的自然条件及其分布特点1.气候气候涉及气温、降雨量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受到地球纬度、高度、大洋洲、陆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地球上,两个纬度相同的地区,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气温低一些。
2.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某些地点,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水资源非常丰富。
3.陆地和其它自然条件地球上的陆地被大洋洲划分开来,陆地的主要类型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和台地等。
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使得地表植被和动物出现不同的特征。
五、人类的活动及其影响1.人口和人口分布地球上人口数量分布是不均衡的。
例如,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几乎没有人类居住;而在人口数比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美国,人口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第一章1.两极: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赤道: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4.(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地球上有哪五带?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23.5度)和北极圈66.5度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5..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6.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判读:(1)一般表示方向。
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
(2)指向标表示方向。
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3)经纬网表示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1)线段式;(2)数字式;(3)文字式。
(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范围越小。
)9.按内容分: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和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资源分布图等)。
10.地图新成员: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等11.(1)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米。
1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高、度和起伏大,海拔500米以上)、高原(外围陡内部和缓,海拔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高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13.. [▲表山峰(顶);等高线重合表断崖;山脊与山谷的判读:指低的是山脊,指高的是山凹(山谷);鞍部指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 1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低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颜色越深则越高);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
第二章15.我国地理位置?答:(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6.我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差4个多小时;南北最大距离约5500千米;陆上边界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东部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7.我国陆上邻国:14个;海上邻国: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8.我国三级行政区域:省、县、乡。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8.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需记住。
其中有双简称的有5个: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临两个海的有:辽宁、山东、上海、福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2002年)19.2010年10月底,我国总人口达13.7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
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人口众多会出现哪些问题?答:如: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增大、住房条件差、生活垃圾成堆等。
21.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23.什么叫人口密度?它怎样表示?答: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表示为:人口密度=面积/ 人口总数(人/千米2 )。
24.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什么?答:不均匀,东多西少。
(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沿海地区大部分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西部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在50人/平方千米以下。
)【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25.我国共有民族56个,其中少数民族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6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塔塔尔族。
(约3000人)。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4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九个民族。
26.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答:最大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我国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7.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火把节(彝族)、雪顿节(藏族)、古尔邦节(乌兹别克族)、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28.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答: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加强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第三章29.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多山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2)山区面积广大,占2/3。
.山区:是山地、丘陵、高原的统称。
30.我国地势的优越性是什么?答:(1)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2)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东流,沟通了沿海与内陆的水上交通,有利于经济交流(3)当河流从一级阶梯流向另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31.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2.我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最高,雪山连绵,称“世界屋脊”;云贵高原:崎岖不平;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
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第一阶梯);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二阶梯)。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第三阶梯)33.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4.我国冬季、夏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各有什么特点?答: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35.我国五个温度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我国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特殊的青藏高原高寒区温度带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热带一年三熟水稻,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一年两至三熟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青藏高原高寒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青稞间分配规律: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800毫米等降水量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
]38.根据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对比关系,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区:湿润区800mm以上、半湿润区400~800mm、半干旱区200~400mm、干旱区200mm以下。
39.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40.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团。
(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41.天气预报符号:42.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3.在我国,把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把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和400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44.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特点:温暖、湿润;冬季风来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风向:东北风、西北风;特点:寒冷、干燥。
45.季风气候突出特点:雨热同期。
它带来的灾害天气:洪涝、干旱、寒潮等。
46.最长的内陆河是塔里木河,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我国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7.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区,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省旧孟津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48.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称为“中国的忧患”;黄河的危害:决堤改造;治理黄河的措施:(1)建坝淤地,建梯田,植树造林,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治黄的关键措施)(2)下游加固黄河大堤49.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11个省区,在崇明岛注入东海。
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我国第一长河。
(世界第三),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重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2,【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
】50.长江洪灾的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答:(1)人为原因:长期以来,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林木,增加了长江的含沙量。
(2)自然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易造成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降水量大,一遇暴雨,洪水难以排泄,往往泛滥成灾。
51.治理措施:(1)上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2)中下游退田还湖,加高加固堤防。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