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防护2(2)汇总.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59a4d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0.png)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发布时间:2021-04-08T15:11:35.6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作者:王东[导读] 碘125粒子植入术是目前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式王东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乐山614000碘125粒子植入术是目前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式,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完成的外科手术,将微型的碘125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或者受到肿瘤侵犯的组织当中,对肿瘤细胞持续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并且不间断的作用在肿瘤部位,对肿瘤组织具有持续性、毁灭性的伤害,进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那么,患者进行碘125粒子植入术的时候会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呢?本文就为您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植入碘125粒子的原理碘125粒子植入术是一种组织间放射性治疗,简单的来说就是将放射性粒子经过手术或者借助影像学与内镜引导,穿刺植入到肿瘤部位。
在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的放射出β或γ射线,在低剂量连续辐射作用下来杀死肿瘤细胞,或者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
也有特别好的治疗或者缓解症状作用,而正常的组织不会受到影响,或者只有一些微小的伤害。
与传统的放疗相比,此种治疗方式具有持续性、毁灭性优点,并且对周围组织损伤比较小,所以在比较复杂部位的肿瘤或者是不能耐受传统放疗的患者当中,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
2.植入碘125粒子治疗的适应症应用碘125粒子治疗的病种相对比较广泛,其中包括脑膜瘤及脑转移瘤、脑胶质瘤,眼眶内肿瘤、鼻咽癌、口腔癌、颈部转移癌、肺癌、胸膜间皮瘤、胸腺瘤、乳腺癌、淋巴瘤,纵隔恶性肿瘤、食管癌、胆管癌、肝癌、胰腺癌、恶性肿瘤局部骨转移和晚期胃肠癌等。
也适用于未经过临床治疗的原发癌(比如晚期喉癌、前列腺癌);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比如中晚期胰腺癌);外放疗之后,因为剂量或者组织耐受等原因导致的癌组织残留;乳腺癌根治术后在淋巴区域内植入,达到预防癌细胞扩散的效果;局部进展期患者不能应用,局部治疗控制没有效果或者发生远处转移;需要保留重要的器官;还有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碘125粒子防护2 (2)
![碘125粒子防护2 (2)](https://img.taocdn.com/s3/m/b5a3d5d26137ee06eff918c5.png)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 射率是随着距离 的增加而减少的。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 律,达到减少射线 量的目的。
距离防护是最 简单的防护方 法。
屏蔽防护是最根 本的防护方法。
距离2~4cm
可以使辐射剂量减小80%~93%
测得的辐射剂量已接近室内 天然本底剂量
距离50cm
已达室内天然本底剂量
Company Logo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 特殊防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 员穿铅衣。在给病人做检查及相关治 疗时,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 时间过长。
病区设置
病人之间防护
粒子植入病人如住 多人房间,病人床 间距1 m以上,并嘱 病人尽量不要随意 走动,向病人及家 属讲解预防的重要 性。
出院时请购买,使用防护背心 请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穿上铅衣,近距离接触不会有辐射 6个月后无需防护 定期复查,检查有无移位,防止丢失
28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GB16360-1996《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规定,植入125I粒 子放射性在3.7×109Bq 以下时(相当于100颗 125I粒子),早期死亡 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 护。
病人的分泌 物,衣服, 食物器皿可 以和普通人 一样处理。
死亡后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如何做好防护呢?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正当化
人体接受任何 来源的照射都 必须有正当的 理由。
最优化
在考虑到经济 和社会因素之 后,使任何辐 射保持在可以 合理控制的尽 可能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9969d430ba0d4a7303763a48.png)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
方法: 2019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就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展开相关研究,选取31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术后密切接触者,在术后24h使用袖珍辐射仪监测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剂量,并在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进行监测,获取相关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距离100cm者的辐射剂量明显小于距离30cm者(P<0.05)。
术后100天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术后1天、术后30天、术后60天(P<0.05)。
不同人群的警戒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与人接触时,接触者必须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在合理时间内接触,接触时采取一定距离,在一定时间后可解除防护措施。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密切接触;辐射安全;防护放射性125I粒子是由一根附着I125的银棒及钛合金外壳两部分组成的圆柱形粒子,直径约为0.8mm,总长约4.5mm。
I125的半径层为0.025mmPb,有效放射半径为1.7cm,半衰期为59.6d,释放94%剂量时间为240d,主要通过发射27.4Kev、31.4Kev X射线等起作用,属于低能辐射。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局部控制率较高、疗效理想的微创手术,这种治疗方案如今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与盆腔复发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随着临床有关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疗效报道的增多,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近年来在直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但随着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应用,该手术造成的辐射问题逐步走向人前[1]。
临床有研究[2]指出,长时间持续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但有关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研究不多,本研究基于此,探究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现研究报告如下。
(参考课件)碘125粒子防护
![(参考课件)碘125粒子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c1f4038e49649b6648d747ca.png)
离射线越远
辐射越小
术后家属应尽量不要站在粒子植入的一 边,最好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谢绝儿童、 哺乳妇女、 孕妇到病房探视
病人的分泌 物,衣服, 食物器皿可 以和普通人 一样处理。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死亡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GB16360-1996《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规定,植入125I粒 子放射性在3.7×109Bq 以下时(相当于100颗 125I粒子),早期死亡 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 护。
,
包括防护设备,引导设备,植入 器械,分装器,剂量仪等……
据监测,0.18~0.25mm 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 蔽90%~99%的125I粒子 放射源辐射剂量!
;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 特殊防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 员穿铅衣。在给病人做检查及相关治 疗时,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 时间过长。
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
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 积重要器官的肿瘤。
患者拒绝进行根治手术的病例。
预防肿瘤局部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 效果的预防性植入。
转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 转移灶。 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
外照射治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 剂量的补充。
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 I125是一种低能量的射线,以间接电离作用 为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出院时请购买,使用防护背心 请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穿上铅衣,近距离接触不会有辐射 6个月后无需防护
定期复查,检查有无移位,防止丢失
28
病区设置
碘125粒子防护2(2)汇总.
![碘125粒子防护2(2)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2367430647d27284b7351d0.png)
术中防护
手术后 . 因粒子容易粘附在 针孔或血凝块,术 后须用γ射线监测仪 仔细检测工作台面 及地面有无遗撒的 粒子,发现后放射 性废物桶内即时处 理,以免放射性污 染。
手术中 手术准备 操作中不能直接用 手和镊子拾取粒子, 如果用镊子夹取粒 子时用力过大会划 伤种子源,引起放 射性污染,导致皮 肤吸收辐射。
125I粒子的物理特性
125I粒子由吸附在一根银棒上的125I和 一焊接的钛外壳组成 直径0.8mm 长度4.5mm 钛杯壁厚0.05mm 中心直径0.5mm×3.0mm
辐射能量范围27-35keV 有效辐射半径为1.7 cm 半衰期为59.6天
125 I 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症
在植入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植入的粒子数量越多,测得 的辐射剂量越大;辐射剂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病区防护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务人员 自身的防 护
碘粒子病 房的设置
患者在住 院期间的 防护
患者出院 的防护
术后
医务人员防护 术前
术中
术前防护
• 粒子的运输保管:125I放射性粒子属于I类低 比活度放射性物质,运输时,粒子应装入 铅罐,用A型包装后,包装表面剂量率小于 国家允许的辐射水平(<5µSv/h),包装表 面有A型标志,可与非放射性物质一起运输、 携带或邮寄。保管时应装入铅罐内锁入保 险箱,由专人保管。
如何做好防护呢?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正当化
人体接受任何 来源的照射都 必须有正当的 理由。
最优化
在考虑到经济 和社会因素之 后,使任何辐 射保持在可以 合理控制的尽 可能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2791075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e.png)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许多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高效安全且精准度高,能持续性照射,患者的年龄、体质对其无影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碘125放射性粒子存在一定的辐射性,需要加强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优势于MRI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实现无刀手术效果,患者一般情况下两天后就能出院,经过治疗后能扩大手术范围,且后期经手术治疗后效果会比较理想。
碘125粒子存在一定的放射性,为了考虑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病人以及周围人的防护问题。
●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安全隐患按照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放射源分成五类,其中第四类和第五类对人体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碘125放射性粒子正属于这两类,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比较长,能够持续性照射,低剂量的射线会持续性放射,影响周边人群以及环境,故此需要加强辐射防护,但部分医院对这种辐射的防护重视度并不高,比如病房中没有配置全套的防护措施。
碘125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辐射损伤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症状,导致医护人员认为这种辐射并没有伤害性,可能出现不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表示穿着防护衣不仅影响行动,而且不利于治疗操作,因此穿防护衣的依从性并不高,另外,也未能形成定期接受剂量监测和体检的行为,不理解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做好防护的目的有效的辐射防护能够避免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保证工作人员、病人、家属乃至于社会公众人士的健康和安全,且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防护要素第一,时间防护。
时间越长,人体受到的照射累积剂量越大,所以,如果照射率不变,那么缩短照射时间能减少照射剂量,鉴于此,可以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角度出发,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照射时间,以达到防护效果。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职业防护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职业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d440f9a767f5acfa0c7cd23.png)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职业防护发表时间:2017-10-24T11:41:01.9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作者:张昊李敏(通讯作者)姚梦宇朴月仙[导读] 在当今医疗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获得同行普遍认可[1-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吉林长春 130021)【摘要】125I放射性粒子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但其具有放射性,易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
作者通过对125I放射性粒子防护必要性、防护标准、防护原则及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医护人员应通过增强防护意识,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采用屏蔽措施及缩短接触时间等措施来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关键词】125I放射性粒子;防护;管理【中图分类号】R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005-01 在当今医疗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获得同行普遍认可[1-2]。
在该技术发展的同时,辐射和防护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125I粒子植入术的相关知识,防护要求、防护措施进行简要回顾。
1.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发展及起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形态,在影像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及受肿瘤侵犯的组织,通过微型放射源发送持续而短距离的射线,导致病变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同时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3]。
1909年首次将放射性粒子镭应用到前列腺癌的介入治疗中,至今为止,粒子源治疗肿瘤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4]。
1961-1969年美国纪念医院已有10例C期前列腺癌患者分别接受放射性粒子125I、192Ir和222Rn的治疗。
2001年我国可自行生产125I粒子源,引导了我国放射性粒子源肿瘤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5]。
2.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防护的必要性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具有损伤小、局部剂量高、连续照射等优点,可避免因外科手术、外放射治疗及全身化疗等造成的非病变细胞损伤及全身毒副反应[6]。
CT引导下I125 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护理与辐射防护
![CT引导下I125 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护理与辐射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255d0ebed630b1c58eeb580.png)
CT引导下I125 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护理与辐射防护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护理措施及防护。
方法:40例肺癌患者对病灶进行CT图像扫描,应用TPS设计治疗计划,明确治疗区域进行粒子植入术。
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防治及护理,高度重视辐射防护。
结果:40例病人粒子植入术程顺利,仅有2例中度疼痛,4例轻微出血,3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2例患者发热,无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结论:I125 粒子植入是一项可行、有效、安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做好护理工作,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I125 粒子植入;肺癌;护理;辐射防护【中图分类号】R852.7【文献标识码】 A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成为人类癌症死亡主要原因,85%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恶性程度高[1],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有效对肿瘤持续内放射治疗,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微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成为目前国际治疗恶性肿瘤有效方法之一[2] 。
选取我科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40例肺癌患者进行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均属我院行纤支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确诊的原发型肺癌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为54岁。
1.2方法:1.2.1 仪器与设备穿刺定位应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机,北京君卓提供的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粒子JACO枪式植入器和18G粒子植入针。
北京智博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I125粒子,粒子放射性活度0.8mCi,半衰期为60.1天,粒子出厂前经捡漏实验、活度测量、按标准质量寄回医院。
1.2.2治疗方法首先患者在CT引导下精确扫描定位,根据TPS计划确定穿刺部位、粒子放射剂量、数量、空间排列,确定手术方案。
碘125放射性粒子概论复习进程
![碘125放射性粒子概论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26478028ea81c758f578fd.png)
半衰期 处方剂量可用剂量率描述: 125I 160Gy为
7.72cGy/小时, 103Pd 144Gy为 7.00cGy/小时
半衰期
不同种类粒子,半衰期不同 125I 半衰期是 103Pd的 3.5倍,因此103Pd
沉积的总剂量时间是 125I的 1/4 半衰期与粒子治疗生物效应有关。 125I半
匹配周缘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MPD):肿瘤靶区周围的 剂量,应达到PD。做治疗计划时调整粒子 位置达到预期剂量要求。
MPD为肿瘤靶区长、宽、高的近似体积 植入粒子数=(肿瘤长+宽+高)/3×5/每
个粒子活度
靶区勾画
以CT及CT/MRI融合图像为基础,画出肿 瘤边缘轮廓
肿瘤边缘适当外放,不同肿瘤,不同方向 的边界外放值不同
评估植入质量的 3 个数据
V80、V90、V100、V150、V200 D90、D100、D150、D200 TVR(靶-体积比):接受PD(mPD)剂量
的体积与靶区体积之比,理想的TVR=1.0
植入后评估的剂量参数
Dn(剂量参数):靶体积 n %得到的累积 剂量,即 D100、D90、D80等
PTV内应为PD100%等剂量线
治疗前治疗计划
勾画靶区轮廓 预置导针及粒子数,得到剂量分布图 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计算靶区及重要器
官所受剂量 预估粒子数及植入位置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提供--
观察植入针和目标及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三维治疗计划
计算机优化的植入针数量和位 置
优化的剂量分布
近距离治疗
➢ 暂时性(后装治疗机)、永久性(粒子植入)两种 ➢ ● 放射源植入肿瘤靶区内,距离肿瘤靶区最近,放射线释
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
![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31d503c1c708a1294a442e.png)
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发展迅速。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一种减瘤手术。
精确的I125粒子植入治疗是中晚期肺癌治疗的手段之一。
不过,它是在CT 和超声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I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
传统的外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但受到最高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且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在靶区剂量与正常肺组织损伤之间存在矛盾;三维适形治疗,在提高靶区剂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杀灭肿瘤的最大剂量与正常组织的最高耐受剂量之间难以平衡的缺陷[1]。
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I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2cm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与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杀灭远处的微转移病灶)。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为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易操作、患者耐受性好且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限转移的肿瘤,I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还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无法手术,不宜或拒绝进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例;转移性肺部肿瘤病灶或术后肺部孤立性转移灶失去手术机会者;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例;外照射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禁忌证:恶液质,KPS 小于60分,一般情况差,预期生存小于3个月,不能耐受治疗者。
I125粒子植入的并发症:如血气胸、肺出血、肺部感染、粒子迁移、肺栓塞、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等。
碘125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14例晚期肝癌的术后护理体会
![碘125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14例晚期肝癌的术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f80fb2d0722192e4536f6a7.png)
究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hn s o n lo h o dcn n h o h r c ieeJ ur a fEt n me ii ea d Et n p a may ・209 ・
Nu sn Re e r h rig sac
碘 1 射 性 粒 子 置 入 治 疗 1 例 晚期 肝 癌 的术 后 护 理体 会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放 4
曾 敏 杨 静 游 莹
6 10 440 简 阳市人 民医院肿瘤 科 ,四川 简 阳
【 摘 要 】 目的:探讨碘 15 2 放射性粒子置入 治疗 晚期肝癌 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注 意事项 。方法 :回顾我院碘15 2 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 的1 4 例 晚 期 肝 癌 患 者 的 护 理 资料 ,并 加 以分 析 。结 果 :加 强 心 理 干 预 , 监 测 生 命 体 征 , 积极 预 防感 染 ,做 好 患 者 的 饮 食 指 导 ,促 进 了患 者 术 后 恢
利: 2 0 , 9 - 1 0 , 0 2 7- 0 .
[] 何瑞仙 ,王成峰 ,徐波 .2 粒子植入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 的职业防护 3 1 5I [] 护理研究 ,2 0 ,2 (A :2 0 . J. 0 6 09 ) 3 3 [] 刘志 辉,吴英德 ,胡晓桦,等. 2 1 A P 体在肝癌病人 体内的药代动 4 15-F抗
区疼痛 ,如果疼痛不很严重 ,一般不予处理 ,可 以与患者交 谈 ,或 者 让 患 者 听 舒 缓 音 乐 、看 电视 ,分 散 其 注 意 力 , 可 以 减 轻 疼 痛 。疼 痛 严 重 者 可 以应 用 冰 袋 止痛 或根 据 医 嘱给 予镇 静 、 止 痛 药 物 。 加 强 巡 视 ,如 发 现 疼 痛 加 重 ,应 及 时 通 知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35b76893b3567ec102d8ae2.png)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该文通过总结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治疗特点、治疗流程、治疗优势、相关放射性危害及不同辐射防护措施,提高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多層面指导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放射性损害,确保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的最佳治疗效果及个体化辐射防护,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实现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标签:放射性I-125粒子;辐射防护;放射性污染;植入治疗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是一种经皮穿刺通过植入器和植入针将不同规格的放射性I-125粒子按一定规律植入到肿瘤内部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治疗靶区剂量和减轻周围组织的辐射损伤,可达到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的目的,并兼具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肿瘤患者的抗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随着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的辐射危害及安全防护问题也备受重视[1]。
1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简介1.1 放射性I-125粒子放射性物理特性放射性I-125粒子是由一根附着I-125的银棒及钛合金外壳两部分组成的圆柱形粒子,直径约为0.8 mm,总长约4.5 mm。
I-125的半价层为0.025 mmPb,有效放射半径为1.7 cm,半衰期为59.6 d,释放94%剂量时间为240 d,主要通过发射27.4 Kev、31.4 Kev X 射线和35.5 Kevγ射线等起作用,属于低能辐射[2]。
1.2 放射性I-125粒子放射生物学机制①直接作用机制:射线直接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影响肿瘤细胞DNA的稳定性,从而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②间接作用机制:射线导致体内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由此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DNA 的完整性[3]。
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肿瘤细胞无法完成细胞分裂,从而有效地实现肿瘤局部控制率。
放射性粒子的护理与防护
![放射性粒子的护理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08041e21910ef12d2bf9e763.png)
围
蔽
脖
箱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防护措施(术后)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特殊防 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护理时需在患 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0.18~0.25mm铅当量橡 胶布或工作人员穿铅衣。 患者可自行购买防护铅衣或交按金,由病区 免费提供防护铅布,出院时交还。
精选ppt
精选ppt
31
专用病 房
精选ppt
32
术后病房剂量监测仪
范围5米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精选ppt
36
精选ppt
37
谢谢聆听!请提宝贵意见!
精选ppt
38
精选ppt
18
实地测量结果
天然本底剂量:10.2-10.8
病例 粒子数 0CM 15CM 30CM 50CM 1M
7
30 104.2 80.5 24.1 10.5 10.5
8
25 141.5 70.5 38.4 10.7 10.6
9
22 157.7 92.5 41.3 10.6 10.4
10
16 87.4 47.5 17.2 10.7 10.2
11
20 86.8 44.3 20.7 10.6 10.5
12
27 92.4 48.1 24.2 10.5 10.5
精选ppt
19
结论
★ 125I放射性粒子的辐射随着与放射源距离的 增大而迅速减少;随粒子植入体内的深度越 深,在体表0cm处辐射剂量越低;在植入深 度相同的情况下,植入的粒子数量越多,测 得的辐射剂量越大;辐射剂量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递减。只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于病人本人及周围人 群是安全的。
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f1963f4b73f242336c5fa1.png)
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安全分析报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属于近距离治疗,定义为将具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埋入组织内进行局部放射治疗。
目前我院拟新开展碘-125粒子治疗前列腺癌项目,碘-125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发射纯γ射线和俄歇电子,用于近距离治疗的为γ射线,其半衰期为60.1天,特征能量是27.4Kev、31.4Kev、35.5Kev。
碘-125密封籽源由内置标记碘-125核素的银丝和外壳为医用高密度钛合金组成。
碘-125的γ射线能量低,在水和铅中的半值层为20mm和0.025mm,组织间植入属极低剂量率照射,1mm铅即可阻挡99%产生的γ射线。
因此,在植入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也无需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因为在体内植入的放射源不会构成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辐射危害。
如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粒子植入后,只需避免与他人较长时间的近距离接触,比如不要让幼儿久坐于怀中,远离孕妇,即可正常生活。
因此,患者较容易接受碘-125植入治疗。
目前我院核医学科防护用品完善,配备相关资质人员,有高活室、通风设备、活度计、铅防护服、铅眼镜、铅手套、衰变箱等相关配套设施;我院同时配有粒子植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和临床植入引导系统,能够局麻微创精确植入碘-125粒子源,根据植入计划能够确保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组织,同时有效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及敏感器官。
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不接触碘-125粒子源,操作安全﹑易于防护。
植入体内后,密封籽源无放射泄露,照射距离短,有利于正常组织创伤修复。
放射性籽源植入人体前始终包埋在专用容器和器械中,术者不直接接触。
如医生一年中施行粒子植入术100例次,每次放射性粒子的活度10mCi,与粒子距离30cm,接触时间1小时,则一年接受剂量约为14mSv,如手术时穿0.1mm铅当量的防护衣,年剂量降低到0.4~0.5mSv,显著低于国家规定的年剂量50mSv的限量。
碘-125粒子源射程短,能量低,假设活度10mCi,植入距体表10cm 深处,陪护人员与患者距离1米,每天12小时陪护,直至患者体内辐射衰减结束,则该陪护人员的接受剂量约为(0.3~1)mSv,低于一次X线胸透的剂量(2~2.5)mSv。
一种新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用具[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用具[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a27983b76a20029bc642d8a.png)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用具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吕建国
申请号:CN202020217746.9
申请日:20200227
公开号:CN211529629U
公开日:
202009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用具,包括面层套和铅毯,所述铅毯嵌入所述面层套内部定位;所述面层套由两层面料贴合而成,且内部形成放置所述铅毯的定位腔,所述面层套中部设置有仿生支撑,所述仿生支撑用于在面层套贴合人体后提供竖向支撑,所述面层套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定位腔内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铅毯上设置由配合所述固定部设置的定位部。
有益效果在于:设计成护腰的样式,可在穿戴时提高与身体的贴合度,减轻了负重,舒适度好,从而在穿着时可隐藏在衣物下方,提高视觉效果,减少患者的反感;通过采用面层套包裹铅毯,与身体贴合度高,防护效果好,为周围的人群提供健康环境。
申请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地址: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辽宁共智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张军贵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 特殊防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 员穿铅衣。在给病人做检查及相关治 疗时,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 时间过长。
病区设置
病人之间防护
粒子植入病人如住 多人房间,病人床 间距1 m以上,并嘱 病人尽量不要随意 走动,向病人及家 属讲解预防的重要 性。
在植入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植入的粒子数量越多,测得 的辐射剂量越大;辐射剂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病区防护分类
医务人员 自身的防 护
碘粒子病 房的设置
患者在住 院期间的 防护
患者出院 的防护
术后
医务人员防护 术前
术中
术前防护
• 粒子的运输保管:125I放射性粒子属于I类低 比活度放射性物质,运输时,粒子应装入 铅罐,用A型包装后,包装表面剂量率小于 国家允许的辐射水平(<5µSv/h),包装表 面有A型标志,可与非放射性物质一起运输、 携带或邮寄。保管时应装入铅罐内锁入保 险箱,由专人保管。
医生使用长柄 镊子取放粒子, 粒子仓口朝地, 尽量远离人体, 植入粒子速度 须迅速。
Company Logo
,
包括防护设备,引导设备,植入 器械,分装器,剂量仪等……
Company Logo
据监测,0.18~0.25mm 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 蔽90%~99%的125I粒子 放射源辐射剂量!
;
如何做好防护呢?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正当化
人体接受任何 来源的照射都 必须有正当的 理由。
最优化
在考虑到经济 和社会因素之 后,使任何辐 射保持在可以 合理控制的尽 可能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在进行I125粒子植 入时,在剂量率不 变的条件下,受照 剂量与植入粒子所 需时间成正比,即: 受照剂量=剂量率 ×时间。
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
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 积重要器官的肿瘤。 患者拒绝进行根治手术的病例。 预防肿瘤局部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 效果的预防性植入。
转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 转移灶。 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
外照射治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 剂量的补充。
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 I125是一种低能量的射线,以间接电离作用 为主。
碘粒子植入专用病房
医护人员在给病 人做检查及相关 治疗时,尽量与 病人保持一定的 距离,操作时动 作要快,避免受 照射时间过长, 必要时佩戴防护 设备。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离射线越远
辐射越小
术后家属应尽量不要站在粒子植入的一 边,最好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谢绝儿童、 哺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女、 孕妇到病房探视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GB16360-1996《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规定,植入125I粒 子放射性在3.7×109Bq 以下时(相当于100颗 125I粒子),早期死亡 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 护。
病人的分泌 物,衣服, 食物器皿可 以和普通人 一样处理。
死亡后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出院时请购买,使用防护背心 请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穿上铅衣,近距离接触不会有辐射 6个月后无需防护 定期复查,检查有无移位,防止丢失
28
125I粒子的物理特性
125I粒子由吸附在一根银棒上的125I和 一焊接的钛外壳组成 直径0.8mm 长度4.5mm 钛杯壁厚0.05mm 中心直径0.5mm×3.0mm
辐射能量范围27-35keV 有效辐射半径为1.7 cm 半衰期为59.6天
125 I 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症
放射性碘125粒子的护理及防护
概述
• 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应用计算机立体 γ射线具有极 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在现代影像引 透本领。 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入 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通过 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 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 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的一种治疗方 法。
术中防护
手术后 . 因粒子容易粘附在 针孔或血凝块,术 后须用γ射线监测仪 仔细检测工作台面 及地面有无遗撒的 粒子,发现后放射 性废物桶内即时处 理,以免放射性污 染。
手术中 手术准备 操作中不能直接用 手和镊子拾取粒子, 如果用镊子夹取粒 子时用力过大会划 伤种子源,引起放 射性污染,导致皮 肤吸收辐射。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 射率是随着距离 的增加而减少的。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 律,达到减少射线 量的目的。
距离防护是最 简单的防护方 法。
屏蔽防护是最根 本的防护方法。
距离2~4cm
可以使辐射剂量减小80%~93%
测得的辐射剂量已接近室内 天然本底剂量
距离50cm
已达室内天然本底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