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考点汇总
最新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学考点汇总
最新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学考点汇总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且独特的分支,对于想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朋友们来说,掌握相关考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汇总的最新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学考点,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特殊教育的概念与发展特殊教育是指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和措施对特殊的对象进行的教育。
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智力超常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感官障碍儿童(如视障、听障)等。
特殊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早期,特殊教育主要关注残疾儿童的生存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转向注重教育质量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如今,融合教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强调让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并获得适当的支持和服务。
二、特殊儿童的分类与特征1、智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显著限制,表现为学习速度较慢、理解能力较弱、记忆力差等。
他们在生活自理、社交技能和职业技能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训练。
2、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在阅读、书写、数学等特定的学习领域存在困难,但智力正常。
例如,阅读障碍儿童可能会出现认字困难、阅读速度慢、理解不准确等问题;数学障碍儿童可能在计算、逻辑推理等方面存在困难。
3、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这类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焦虑、抑郁,可能伴有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
其行为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学习和社交。
4、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沟通交流、兴趣和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
他们可能缺乏眼神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差、重复刻板行为等。
5、感官障碍儿童(1)视障儿童:包括全盲和低视力儿童。
全盲儿童完全丧失视觉功能,低视力儿童仍有部分残余视力。
他们在获取信息、行动等方面面临挑战,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和辅助工具。
(2)听障儿童:分为聋和重听儿童。
聋儿童听力损失严重,难以通过听觉获取信息;重听儿童仍能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设备听到部分声音。
三、特殊教育的课程与教学1、课程设置特殊教育的课程应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2020年中考政治考点问答题汇总(一)
2020年中考政治考点问答题汇总(一)2020年中考政治考点问答题汇总1.青少年如何促进各民族团结?青少年可以尊重各民族的宗教、风俗惯和语言文字,坚决与破坏民族团结行为作斗争,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2.青少年如何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做贡献?青少年可以宣传环保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品、倡导低碳生活),善于同破环资源、环境行为做斗争,并就身边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3.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应该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4.青少年如何推进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青少年应该努力研究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5.青少年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在消费前,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债券、股票等方面的知识,理性消费,作出预算,避免非理性消费和盲目攀比。
在消费中,可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提倡节俭,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6.青少年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些什么?青少年可以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学生可以在研究上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完成自己的学业;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生活俭朴,不追求享受;在精神上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8.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青少年可以转变研究方式,培养自主探索的研究能力,善于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求异思维,勇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小发明、小创作活动,敢于质疑,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2020年法考第二编《法理学》新考点汇总(考前必看)
2020年法考第二编法理学新考点第一章法的本体(静态分析) 1【知识点】法的概念的争议围绕着三个要素,核心是内容的正确性:(1)内容的正确性:强调法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法律应当符合道德。
(2)权威性制定:强调法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认为法律应当由国家制定。
(3)法的实效:强调法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法律应当具有实际的社会效果。
2【知识点】围绕法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一般区分出两大法学流派:(1)法实证主义:认为,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非实证主义:认为法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即法律应当符合道德的要求。
3●【知识点】传统自然法学强调法的内容的正确性是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也即恶法非法。
3●【知识点】法实证主义只要求权威性制定和法的实效两个要素,围绕这两个定义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流派:(1)分析主义法学:代表人物奥斯丁、哈特,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定义要素。
主张“恶法亦法”。
(2)法社会学和法现实主义: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定义要素。
4【知识点】法的特征(1)规范性: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①法的调整对象不是人本身,而是人们的行为。
②法律是社会规范,调整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
(法律不是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主要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①法形成于国家的立法机关,因此,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区别于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规范如宗教、政策等的关键区别。
②法经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形成,这是区别于道德、习惯等自发演进生成的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
(3)普遍性: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①普遍有效性,即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或约束力,即针对不特定主体反复适用的效力。
【例如,判决书只能针对特定主体适用,因此不是法律】●②普遍平等对待性,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法律不可以强人所难,其内容应当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
金融政策法规考点汇总(精选)
金融政策法规考点汇总(精选)
本文档旨在提供金融政策法规的最新考点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金融政策法规概述
金融政策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它包括了金融监管、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二、金融政策法规考点
1. 金融监管考点
- 了解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
- 掌握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和资本充足率要求等监管要求;
- 了解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监管措施。
2. 金融业务考点
- 熟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和业务流程;
- 掌握贷款、信托、证券交易等常见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 了解国际金融业务中的外汇管理和国际支付等考点。
3. 金融市场考点
- 熟悉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
和主要交易所;
- 掌握股票发行、期货交易、外汇交易等市场操作的法律法规
要求;
- 了解金融衍生品、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
规要求。
4. 其他相关考点
- 了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犯罪打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要求;
- 掌握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熟悉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相关考点。
结论
本文档通过概述金融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提供金融政策法规的最新考点,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希望本文档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预测试题9(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以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权利是( )。
A.教育教学权B.指导评价权C.学术研究权D.人格尊严权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管理指导评价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六项权利。
2.下列选项中,对“丝绸之路”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货物中丝绸品影响最大B.时间开始于我国唐代C.从中国长安一直到地中海国家D.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交流了东西文化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故选B。
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
A.因材施教B.不搞“一刀切”C.量力而行D.抓住关键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职业理念——学生观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无产阶级B.民主共和政体C.多党派联合执政D.人民民主专政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5.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诉讼。
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节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节,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日内完成调解。
A.15B.30C.45D.60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考点知识点汇总归纳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考点知识点汇总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网络对个人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如何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礼的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意义)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①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5.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考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考点汇总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本中,一些考试中常考到的考点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加强记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考点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考点(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⒈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①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为确保经济请问运行需加强宏调。
②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加强宏调。
要把人民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
教资常识知识点总结
教资常识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教育政策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
教育政策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教育政策知识点总结:1. 政策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文件,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2. 教改政策:指教育部门对教育体制、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3.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投入、财政拨款、学生资助等政策。
4. 教育国际化:指教育部门对外国留学、国际交流、外资学校、双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教育政策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有直接影响,因此他们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游戏法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教学方法知识点总结:1. 思维方式:指教育教学中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
2. 学习形式:包括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3. 教学手段:如教具、多媒体、网站、平台、虚拟实验室、电子课本等。
4. 教学策略:包括教育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加以考虑,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学习资讯学习资讯是指学习过程中获取和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知识,包括课程学习资讯、学习方法咨询、学术研究论文、教育资料等内容。
学习资讯的获取和利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习资讯知识点总结:1. 学业资料:包括课程教材、参考书、习题集、试卷分析、学科资料等。
教资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重要考点
教资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重要考点教资综合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教学技能外,了解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同样非常重要。
在教资考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更是考官们审查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考点。
以下将列举一些教资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中的重要考点。
首先,教师资格考试中法规题型占比很大,相关的法规条文和解释需要教师们牢记。
例如,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法规内容,涉及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举止、职业操守、教学态度等方面。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道德规范的内涵,透彻领会其中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其次,教育法律法规中关于学校管理的相关法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比如学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学校办学资格的认证和审批,学生管理和纪律处分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法规的规定,熟悉学校管理中的相关程序和要求。
另外,教育系统中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是考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比如最新的教师评职称制度改革、学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等方面。
考生要掌握这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其中的政策导向和实施措施。
再者,涉外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相关的法规也是考试的重要考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涉外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法规,熟悉涉外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政策和管理要求。
最后,教师法律责任和教师权利维护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能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和挑战,需要了解自己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做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教资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重要考点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考生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法规的要求和规定,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合格教师的资格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广大教师考生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重要考点,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一、教育学理论:1.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对个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影响和引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
2.教育目标的分类: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
3.教育方法:启发式教育、讨论式教育、实践教育等。
4.教育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实施的主体和义务教育的政策支持等。
2.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3.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种类、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支持和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规定等。
4.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的组成和教育经费的筹措等。
三、教育经济学:1.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类型、教育投资的回报和教育投资的政策支持等。
2.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方法、教育资源的流动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等。
3.教育成本分析:教育成本的分类、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教育成本的降低策略等。
四、教育技术:1.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等。
2.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等。
3.多媒体教育:多媒体教育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育的优势和多媒体教育的应用等。
五、教育心理学:1.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等。
2.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等。
3.学生发展与评价:学生发展的阶段理论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等。
六、教育管理:1.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等。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管理的方法等。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的目标、教师管理的方法和教师管理的措施等。
七、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目标等。
2.家庭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共享教育和亲子教育等。
在备考教育综合知识时,除了掌握以上考点,还需要着重复习相关的教育政策、教育和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教师资格证 备考干货】FB课程高分笔记 理论精讲4-教育知识与能力
理论精讲4-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说在课前】大家课下一定要记得整理笔记,因为整本书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课上和下课相结合进行学习。
前三节课讲解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人物,也讲到了教育的两大规律,即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
(2)环境。
(3)学校教育。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为身心发展提供前提和可能的是遗传,把遗传提供的可能变为现实的是环境。
知识回顾1.一般来说,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解析】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口诀是“龟(规模)速(速度)构(结构)防(方法)守(手段)”。
【选A】2.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顺序性B.阶段性C.连续性D.差异性【解析】2.个别差异性强调针对人不同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即因材施教。
【选D】【梳理】做题的时候要抓关键词。
1.互补性:体现在身身互补(比如盲人听力好)、身心互补(比如身残志坚)。
2.顺序性:强调人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先……后……”,方向不可逆。
3.阶段性:强调某一个阶段有什么的特点。
4.个别差异性:比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强调的是“有的人……有的人……”,且是群体差异。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3.学校教育起的是主导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能动性。
辨析题要把这两句话都写出来,才能得高分。
【错误】【答案汇总】1-3:A/D/错误第五节教育制度目录1.教育制度概述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3.我国学制沿革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解析】第五节讲解教育制度,今晚的内容不是很多。
教育政策法规考点汇总
教育政策法规考点汇总1. 教育政策法规的概念及作用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和发布的教育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文件。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指导教育实践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通过制定和发布教育政策法规,可以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明确的办学方向和管理要求,使教育实践更加有针对性、规范化。
1.2 保障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法规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保障教育公平。
通过制定公正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可以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提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教师资格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 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2.1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主要涉及教育机构的分类和管理、教育主管部门的设置和职责、教育投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2.2 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是指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进行的全面改革。
教育政策法规中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规定。
高等教育改革是指对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的改革。
教育政策法规中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院校自主办学和自主招生改革、高等教育评估和监管等方面的规定。
2.4 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是指对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进行的改革。
教育政策法规中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分类和设置、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和认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规定。
2.5 教育投入和财务管理教育投入和财务管理是指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分配进行的规范。
教育政策法规中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监管和审计等方面的规定。
3. 教育政策法规的考点分析3.1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考点•教育机构的分类和管理•教育主管部门的设置和职责•教育投入和财务管理3.2 基础教育改革的考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生评价制度改革3.3 高等教育改革的考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院校自主办学和自主招生改革•高等教育评估和监管3.4 职业教育改革的考点•职业教育的分类和设置•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和认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3.5 教育投入和财务管理的考点•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监管和审计4. 总结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指导教育实践、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大汇总,按点答题拿满分!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大汇总,按点答题拿满分!(1)审设问①审问题数量:确定题目中出现几个问题,考辨析题或者评析,你认为怎么样等注意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②审考点:青春期、法律、集体、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创新、民主政治、守望精神家园、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③审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还是其他类型。
④审限制性条件:确定设问的主体和所考察的知识点。
结合材料、结合……知识或者个人、青少年、社会、企业、国家。
(2)审材料①找关键点;②对应考点;③看分值:决定写几点,把自己知道的都写上,尽量多写(3)组织答案书本知识+材料分析1)思想态度要积极阳光正能量;字一定要写好;按照题目要求尽量多写,把自己知道的都写上去,最好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2)最好分点写①②③……;根据分值判断写几点,建议多写一点为好;注意多层次、多角度。
3)做到“四化”:答案要点化、表述术语化、结构逻辑化、书面简洁化。
注意:同学们一定要下笔“写”,材料题一定不能只靠听老师讲,或者自己看,不要贪“多”,要把每道题目练“精”。
下笔“写”,和答案比对,找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提升更快!做了以上步骤后就开始根据考点来思考我们背过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啦!当然还可以用提前掌握的模版来编辑我们想出来的答案。
在作答时要打一下草稿。
先把材料涉及到的点或者有关联的点答在前面,然后再把剩下的也当补充写在答案的后面。
最后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我们自己认为可以用来回答该题的答案写在最后面。
注意:(打草稿不是把所有答案都抄一遍,写出关键词和要点就可以了,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导致试卷写不完。
)在打草稿的基础上再次把答案誊写在试卷上,注意重新整理下句子的结构,保证答案要点通顺,完整,精炼且要点都全。
名词是什么:(含义、内涵、内容、特点、形式、表现、本质、基本要求、战略、国策、关系......这类题一般是背记题,需回归教材找到答案。
)1.有学过的名词的,进行名词解释。
教育政策法规考点汇总
教育政策法规考点汇总第一章:导论一、依法治教的含义依法治教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用法律规范教育管理、协调教育关系、指导教育活动、解决教育纠纷、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依法治教的必要性1、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2、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3、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
4、依法治教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三、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即贯彻执行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即公民在受教育方面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即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5、教育法制统一原则,即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后定法”优于“先定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四、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同时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即纵向层次和横向层次立法存在的问题。
纵向层次问题包括下位法律滞后和地方性法规缺乏特色;横向层次问题包括重要法律和法规未出台、实体法较多、程序法缺失等。
五、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需要遵循我国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确保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同时,还需要加强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不同。
首先,制定的主体不同。
法律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而政策制定的主体,既包括政党,也包括国家机关。
政治科目考试必考知识点全汇总
政治科目考试必考知识点全汇总政治科目考试必考知识点全汇总政治科目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其直接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政治学科知识,为将来的高考做好准备。
本文将汇总2023年政治科目考试必考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旗帜下的伟大精神时代,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因此,在政治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必考的重点。
包括以下方面:(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唯物史观、辩证法、物质观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
(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发展路线,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政治考试中,相应的知识点也是必须掌握的。
(1)新发展阶段的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本质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等。
3.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方面是政治考试必考的另一个重点。
在整个列考试中,这一知识点也是一个必考的重点,因为政治知识使有神社区与社会意识,是伦理道德规范的模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性质、基本原则、修改等。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法规:法律、条例等。
(3)当代重要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4.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属于政治科目必考的常见知识点。
你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构、审判机构等。
(2)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党的性质、党员组织等。
(3)众议制、总统制等主要国家政治制度。
5.国际政治当今世界是深层次的全球化,因此不止是中国政治结构的知识,同时要学习国际政治的知识,这也是考试常见考点。
《幼儿园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高频考点汇总
《幼儿园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高频考点汇总考点 1:幼儿的权利幼儿的权利是指幼儿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而拥有的一切正当权利。
幼儿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基本的人权;二是因为幼儿这个特殊的身份而拥有的特殊权利。
1.幼儿的基本权利(1)生存权幼儿的生存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医疗保健获得权,是幼儿生命存活、身体健康以及作为生命外围屏障的人格尊严的权利。
(2)获得保护权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还比较弱小,不懂得保护自身的权利,因此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有责任保护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权利。
(3)发展权发展权是指幼儿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其主旨是要保证幼儿在身体、智力、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4)参与权参与权指幼儿具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2.幼儿的特殊权利(1)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幼儿教师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要随意剥夺幼儿的受教育权。
(2)身体健康权身体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的权利,它是幼儿人身权的重要内容。
教师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唆使他人侵害幼儿的身体安全。
(3)人格尊严权有些教师往往不重视幼儿的人格尊严权,侵犯幼儿人格权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会给幼儿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
(4)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
教师应当保护幼儿的人身自由权。
【考题模拟题】小宇上课不认真听讲,总与其他幼儿窃窃私语,老师让他回家不要听课了,这主要侵犯了( )。
A.幼儿的生存权B.幼儿的发展权C.幼儿的受教育权D.幼儿的人格尊严权答案:C考点 2:幼儿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幼儿教师的一般权利(1)幼儿教师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2)幼儿教师的人格权利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与人格尊严有关的权利。
2.幼儿教师的职业权利根据《教师法》的内容,可以把幼儿教师的权利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 国家教育事业的管理体制- 学校和教师的法律责任2.《义务教育法》- 公民的义务教育- 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保障- 家庭和社会的义务教育责任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保障- 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和使用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的基本权益和权责-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的培训和发展5.《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 学位授予的资格和权利6.《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违规行为处罚条例》- 考试违规行为的分类和情形- 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理和处罚7.教育部关于教育发展的一些重要政策文件和文件解读- 《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学习与评价的改革决定》-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二、教育学知识点1.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心理学- 传统教育学理论(启蒙教育、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现代教育学理论(构建主义、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等)-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个体差异等)2.教育学思想与教育学派-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等)-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德儒、实用主义、进化主义、精英主义等)3.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教育学的指导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德育为先等)4.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 教育研究的操作过程(确定研究课题、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5.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管理-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内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育质量评价等)- 教育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管理周期、评价指标、改进措施等)三、课程与教学知识点1.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的定义和类型(强化课程、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 教学理论的含义和分类(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2.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流程(分层评价、参与评价、综合评价等)3.教育技术与教育资源- 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教育等)- 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育软件、教育设备、教育资金等)4.教育技能与能力- 教师教育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沟通能力等)- 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四、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知识点1.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 教育管理的定义和特点(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研管理等)- 教育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任务(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评估等)2.学校领导与组织- 学校领导者的职责和能力(领导风格、组织管理、决策能力等)- 学校的组织结构和内容(人事机构、教学组织、管理流程等)3.学校发展与改革- 学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 学校改革的目标和策略(内涵发展、外延发展、改革创新等)4.教育法规与政策-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程序、法律效力等)-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策宣传、政策落地等)五、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估知识点1.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教育研究的定义与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等)- 教育研究的特点与方法(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2.教育评估的基本原理- 教育评估的定义和分类(形成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等)- 教育评估的原则与方法(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评估等)3.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估的关系- 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估的定义和界限(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等)- 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估的联系与区别(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应用效果等)六、教育信息化知识点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和特点(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等)-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与意义(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等)2.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教育硬件设备等)- 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网络安全、资源管理等)3.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与资源- 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网络课堂、混合学习、远程教育等)- 教育信息化的教育资源(数字教材、教育软件、开放教育资源等)4.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管理与评估- 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教育信息化的评估方法与指标(教学效果评估、资源利用评估等)以上即为____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福利政策法规考点汇总(精选)
社会福利政策法规考点汇总(精选)
介绍
本文档旨在汇总最新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考点,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研究参考。
以下是一些重点考点的简要介绍。
社会福利政策
- 社会福利政策是指国家为提高社会民生福利水平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 社会福利政策的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
相关法规
以下是一些和社会福利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
社会保障法
- 社会保障法是我国的基本社会福利法律。
- 社会保障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
最低工资法
- 最低工资法是保障劳动者基本工资待遇的法律。
- 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地区、行业、人员不同而有所差异。
养老保险条例
- 养老保险条例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法规依据。
- 养老保险主要是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医疗保险条例
- 医疗保险条例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法规依据。
- 医疗保险主要是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补偿。
考点总结
- 在准备社会福利政策方面的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社会保障法、最低工资法、养老保险条例和医疗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
- 需要理解各法规的主要内容、目的和适用范围。
- 需要熟悉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以上是对社会福利政策法规考点的简要汇总,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研究和备考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内容仅为简要介绍,具体法律法规内容还需要在相关权威资料中进一步查证。
法律法规高频考点第11章 公司治理
第11章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第一节公司治理考点1:银行公司治理概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治理制衡机制和治理运行机制。
(1)治理制衡机制:包括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履职要求等。
(2)治理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等。
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应该包括:健全的组织框架、清晰的职责边界、科学的发展战略、良好的价值准则与社会责任、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考点2:银行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1.股东大会(1)股东大会是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2)股东大会会议包括年度会议和临时会议。
(3)股东大会年会应当由董事会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召集和召开。
2.董事会(1)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承担最终责任。
(2)董事会例会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董事会临时会议的召开程序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
董事会会议应当有商业银行全体董事过半数出席方可举行。
(3)董事会做出决议,必须经商业银行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对利润分配方案、重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方案、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资本补充方案、重大股权变动以及财务重组等重大事项,应当由董事会2/3以上董事通过方可有效。
3.监事会(1)监事会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
(2)监事长(监事会主席)应当由专职人员担任,且至少应当具有财务、审计、金融、法律等某一方面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3)监事会例会每季度至少应当召开一次,监事会临时会议召开程序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
4.高级管理层(1)高级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同时接受监事会监督。
(2)高级管理层的组成:商业银行总行行长、副行长、财务负责人及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节内部控制考点1:内部控制的原则(1)全覆盖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依法治教的含义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
具体的说,就是用法律来规范教育管理,协调教育关系,指导教育活动,解决教育纠纷,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1、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2、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3、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
4、依法治教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三、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1、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这是我国教育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的一项根本性原则,我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我们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保障。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明确了公民在受教育方面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贯彻教育机会平等原则的重点,主要在于解决因财产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导致公民入学机会不平等的状况以及逐步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过大的现象,以保证公民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指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5、教育法制统一原则。
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后定法”优于“先定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四、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同时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即纵向层次和横向层次立法存在的问题。
1、我国纵向层次的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是下位法律滞后问题相当严重,使法律不能具体化、操作性不强。
二是地方性法规缺乏特色,不能体现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
2、我国横向层次的教育立法存在问题的分析。
即我国教育立法的缺口还很大,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
同时存在实体法较多,程序法缺失的问题,导致有法不依、违法难纠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不同。
一是制定的主体不同。
法律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而政策制定的主体,既包括政党,也包括国家机关。
二是表现形式不同。
教育政策通常以决议、决定、纲要、通知、意见、指示等文件形式出现。
法律则注重条款的规范性、确定性、且通常都包含处罚的规定。
三是实施方式不同。
四是作用不同。
教育政策是教育法律的基础和灵魂,而教育法律则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定型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
正确处理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因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政策指导下进行。
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这是政策和法律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
但在一定条件下,政策与法律之间会发生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的情况。
由于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政策的灵活性和法律的稳定性的差异,使得政策与法律会有不协调的现象。
应当区别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或修改法律。
但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以政策代替法律。
政策与法律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其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将从主要依据政策,逐渐过渡到在政策的指导下,主要依据法律。
六、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1、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2、依法执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
3、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改革。
4、初步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5、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
七、“依法治教”与“以法治教”的区别依法治教的含义是依据法律来管教育。
而“以法治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教育。
但是,运用法律手段不能等同于依法办事。
依法治教也不是用单一的法律手段简单地取代过去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教育,而是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及其他手段管理教育。
依法治教所强调的是依法办事。
无论采用那一种手段,都必须依法办事。
因此,不能将依法治教简单的理解为以法治教。
八、教育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育法律意识淡薄2、教育执法的严肃性不够3、教育救济制度不完善4、教育司法制度不健全第二章教育法基本理论一、教育法的特征和原则有哪些?教育法的特征:1、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
教育法所规定的事项,主要是表达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和意志。
为此,该事项具有公认而确定的效力,即公定力。
2、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
教育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规定的事项,与其它法律一样具有国家强制性,不允许任何人违犯或变更。
3、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教育法的多变性主要是由于教育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
4、在教育法上没有统一的法典。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
教育法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公益性原则。
公益性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它是指教育事业的过程和结果必须具有社会影响,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3、平等性原则。
指人们在教育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承担法律责任,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4、终身性原则。
指人的一生应当不断地接受教育,应当在任何阶段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教育应当面向所有的人。
二、谈谈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总的说,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及教育条文的内容,而教育法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法律条文是教育法律规范的载体,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主要区别是:1、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的区别。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中全部行为规则的总称。
教育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
二者在逻辑上是从属关系。
2、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
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3、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条文的区别。
教育法律规范要用法律条文来表现,但教育法条文不一定就是法律规范。
4、教育法律规范同教育法律文书的区别。
教育法律文书,包括司法文书,是适用法律规范而使用的特殊法律文件。
三、教育法的作用。
教育法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二是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教育法的规范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指引作用。
教育法通过命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引导性规范为不同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指引了方向。
2、评价作用。
教育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是判断、衡量人们行为合法与否的评价标准。
3、教育作用。
法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教育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预测作用。
法具有严格而稳定的规范性,可以使人们预先知道从事一种行为或不从事某种行为将必然发生的法律后果,从而调整人们的行为。
5、强制作用。
一方面法对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加以规定,人们还必须接受。
另一方面,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1、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
2、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保障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4、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
5、可以极大的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四、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经及教育条约和协定。
教育法律的渊源还有行政法、民法、刑法等,教育政策、教育判例也是教育法的渊源。
五、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一类是纵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另一类是横向性法律关系,一般称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这一关系反映的是国家与相对人的纵向关系,其实质是国家如何领导、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
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与其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教育民法法律关系是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六、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可以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者、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公民等。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是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教育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之一。
一般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产品和其他智力成果。
资料:我国的基本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同年9月1日施行我国目前公布实行的教育单行法律有5部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施行,2006年9月1日修订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教育法》1996年9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教育行政机关是独立的的行政主体,具有行政主体地位,这是因这:1、它是依法建立的行政组织2、它依法拥有教育行政职权3、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教育行政职能4、它独立地承担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5、它享有行政优益权6、它是用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复议或诉讼活动。
教育行政机关是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行政主体。
资料:学校具有三种不同身份与地位:1、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2、法人3、行政相对人学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理由:1、学校是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
学校拥有招生权、学籍管理权、对教师和学生的奖励、处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等权力,具有明显和强制性、单方面意志属性,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
据此可知,学校经由国家法律授权,行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
2、学校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3、学校能独立的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学校是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自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
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应拥有如下权利:1、排队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权2、参与指定教育法规或计划的权利。
3、听证的权利。
在行政行为做出之前,特别在损益性行政行为做出之前,必须保障学校有听证的权利。
资料:我国目前对学生的处分方式有六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资料:教师的法律地位(一)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