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738b8ca0116c175f0e48af.png)
置管时间
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刘鲁
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 培养的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血培养菌落数的5倍以上;中心 静脉血培养比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早2 h以
上。
2
沂【12 3报道,留置10 d以内感染率为8.3%,超过20 d为
27.8%.21
d以上为66.7%,但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
d,
的主要手段。梁海华等¨纠报道,PICC留置时间长达396
由于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置管及护理,其拔管后 CVC—RI的原因分析 的导管培养为阴性。国外有资料¨41报道,置管时间长达近两 年而未发生感染。认为对长期置管者,只要未发生感染迹象, 不一定要中途更换导管,因为置管后皮下潜行段导管已与皮 下组织形成较紧密的结合,有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只要严格 无菌操作与护理,长期置管仍是安全的。 2.4操作技术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反复穿刺造成对血管内
40
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这意味着 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B J。美国上世 纪70—90年代是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的高峰期,为了保 证其国民的身心健康,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一些医学健 康研究中心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新型医疗消费观念,并取得了 显著成效。芬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了一种通过 改变人群生活习惯。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 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6J。在长期 的实践中,结合我国“慢病”流行和预防控制的实际,苏州市与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合作,总结出一 套从源头上阻断“慢病”自然进程的健康管理模式。它贯彻了 战略前移、健康促进、引导自我管理的方针,实现了知一行一 果的循环,增强健康意识,引导走上健康之路。广东省人民医 院把健康干预做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制
日本健康管理综述
![日本健康管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c6e608dd3383c4ba4cd24e.png)
日本健康管理综述∙日本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日本健康管理现状∙日本健康管理基本内容∙日本健康管理成果∙日本健康管理成功经验一. 日本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日本的健康管理始于1959年,当时的日本经过战后十多年的恢复重建,工业生产取得很大发展,经济正步入高速增长期。
出生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都比战前减少50%。
主要传染病也得到控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的辛苦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健康问题仍然很突出。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卫生状况。
"在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卫生状况很差,婴儿和结核病的死亡率很高,恶性肿瘤、高血压、脑中风等疾病和农药中毒、农机事故、温室病等导致的现代化农业病的危害日益增加。
都市化、工业化和环境卫生设施发展滞后所造成的各种公害问题及公害病也日益暴露出来。
"潜在性疾病。
1958年,日本农村医学研究所若月所长调查发现,在按是否就医分化的疾病构成中,东京某区就医率为56%,长野秋田等县农村地区尚不足30%,若月所长将未就医的疾病命名为“潜在性疾病”,其对人们健康的损害也不容忽视。
而导致潜在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是:1. 无医可治。
无医地区,特别是交通成本比较高的地区,患者不能及时看病不能看病,或者小病酿成大病的现象十分普遍。
2. 经济贫困。
虽然当时的日本已经实行国民健康保险,但属于间接医疗,个人的医疗负担率仍为50%。
这个比例对于那些手头没有闲钱的人来说还是负担沉重,因此,难以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3. 工作繁忙。
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日本的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务工家庭不断增多,不少人在务工的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农田,到了农忙季节,带病劳作、无暇顾及求医问药,甚至忽视了疾病的治疗。
4. 封建思想意识和传统习俗的影响。
日本人在当时的封建意识和传统思想还很强,这种思想和意识不利于有效维护自己的健康。
5. 卫生知识匮乏,维护身体健康的观念也比较淡薄。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日本开始了健康管理进程。
国内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国内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d64f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a.png)
2、国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优 缺点
优点:国内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如贴近居民、服务便 利、费用较低等。同时,这些模式还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灵 活调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缺点:然而,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服务质量不稳定、管理效率不高、 居民参与度低等。此外,由于资源有限,这些模式难以满足所有人群的健康需求。
优点:美国和英国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效益,能够充分利 用各种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同时,这些模式还能够调动社区居 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
缺点:这些模式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另外,由于文化、 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理论与 实践进行综合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出现有研究中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优缺点。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实 践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次演示发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某些社区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等方 式,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同时,部分社区还建立了健康档案,实 现了对居民健康状况的长期跟踪和管理。然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居民参与度低、服务内容单一等。
文献综述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国内外学者针对社区健康管理 服务模式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现有的 研究中,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主要涉及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多个 方面。然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居民参 与度低、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内容单一等。
国外综合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外综合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d56d1ec5da50e2524d7f86.png)
国外综合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张宝珍引言 随着现代武器装备复杂性、综合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现代战争联合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等新型作战模式对武器作战效能和敏捷、准确和经济的持续保障能力的需求,综合的故障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获得美英等军事强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PHM是对武器系统传统使用的机内测试(BIT)和状态(健康)监控能力的进一步拓展,这种发展的主要技术要素是从状态监控向健康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入了预测能力,借助这种能力识别和管理故障的发生、规划维修和供应保障,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使用与保障费用、提高装备系统安全性、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实现基于状态的维修(CBM)和自主式保障。
所谓预测,即预计性诊断部件或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状态,包括确定部件的残余寿命或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所谓健康管理,是根据诊断/预测信息、可用资源和使用需求对维修活动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
PHM代表了一种方法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基于传感器的诊断转向基于智能系统的预测,反应性的通信转向主动性的3Rs(即在准确的时间对准确的部位采取正确的维修活动)。
PHM重点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的集成,并借助各种算法和智能模型来诊断、预测、监控和管理飞机的状态。
这一技术的实现将使传统的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被基于状态的维修(CBM,亦称视情维修)所取代。
PHM技术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美国国防部威胁减少局的《军用关键技术》报告中,国防部最新的防务采办文件将嵌入式诊断和预测技术视为降低总拥有费用和实现最佳战备完好性的基础,进一步明确确立了PHM技术在实现美军武器装备战备完好性和经济可承受性方面的重要地位。
目前,PHM已成为美国国防部采购武器系统的一项要求。
一、 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PHM技术的演变过程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过程的一个典型反映,即从对故障和异常事件的被动反应,到主动预防,再到事先预测和综合规划管理。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4565e8f43323968001c925a.png)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
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
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
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
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
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
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
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
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
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
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
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
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3~6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
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
hse体系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hse体系的国内外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f486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4.png)
hse体系的国内外发展历程HSE体系(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是指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也被称为HSSE(Health, Safet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体系。
它是一种企业管理体系,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HSE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国内外的许多事件和倡议。
国外HSE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事故,如1969年的圣巴巴拉油井爆炸事故和1978年的洛维尔油井事故。
这些事故引起了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的关注,推动了美国政府采取行动。
1970年,美国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成立了环保署(EPA),这是美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
此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制定一系列环境和安全管理标准,推动了HSE体系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HSE体系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推广。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9年发布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实施HSE管理的框架。
2001年,ISO还发布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进一步推动了HSE体系的国际化发展。
在国内,HSE体系的发展起步较晚。
2000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要求。
2001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随后,中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了HSE体系在国内的发展。
200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为企业提供了实施HSE管理的指南。
2008年,中国政府还发布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指南》,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环境管理的要求。
此外,中国政府还支持企业开展HSE培训和认证工作,推动了HSE 体系的实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环境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HSE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美国慢病管理发展启示录:从无到有,步步建立专业药事服务
![美国慢病管理发展启示录:从无到有,步步建立专业药事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694fe9f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e.png)
美国慢病管理发展启示录:从无到有,步步建立专业药事服务/雅柏(北京)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张国芳/慢病管理是药学服务的核心项目。
目前,我国的慢病管理仍然没有非常系统的模式,都是以药品为导向。
而在美国,药房专业功能与药学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医疗政策、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从美国药学服务的发展轨迹,了解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为“专业导向”的药店慢病(MTM)工程寻找一些依据。
1950年以前:没有医疗保险制度这时期,民众到医院看病都必须自己负担费用,医疗行为只是医师与病人的关系。
药房以“药物”为中心,只提供药物以及简单的药物使用指导。
1950~1970年:医疗保险播种萌芽私人医疗保险公司纷纷成立,为美国民众提供各种不同的医疗保险。
1965年,美国政府也开始提供美国民众医疗保险:一是Medicare,对象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另一种是Medicaid,是提供给低收入民众的医疗保险。
1970~1990年:成本管制期由于医疗费用支出大幅提高,甚至有很多浪费情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与减少医疗浪费开始引起重视。
1970~1990年期间,许多医疗管理公司(“药学利益管理”公司)纷纷成立,帮助医疗保险公司评估与管理医疗行为、药物使用以及医疗成效三者的关系,并设计各种降低费用与减少浪费的方案。
美国政府也开始采取各种成本管制的措施(降低药价、限制用药),抑制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然而成效不大。
另外,推出了同僚审查制度以及药物使用评估制度,用来评估用药与疗效,以避免药价与用药的限制降低了医疗质量。
临床药学的角色也在此期间受到确认。
1990~2000年:成果测量与责任确认美国政府与医疗界发现,60%以上的慢性病患没有按照医嘱服药,服药依从度差是造成疗效不佳、并发症产生的问题所在,是造成医疗费用支出无法管控的潜在因素。
所以管理慢病患者的依从度是关键,并由社区药房与药师负责。
目前,不只美国,包括欧洲各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都已确认社区药房和药师的新角色: 追踪与管理病患依从度。
健康管理在国外
![健康管理在国外](https://img.taocdn.com/s3/m/97699efffab069dc50220109.png)
健康管理在国外健康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及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保险业最先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
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此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
正是尼克松政府降低了医疗保健中的政府职能,将之推向市场,使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转变为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并于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nagement Organization,简称HMO)提供了立法,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
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 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
90年代,企业决策层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及发展,这种觉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当成一项真正的医疗保健消费战略,企业决策层开始为员工健康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健康管理的发展日益迅速。
至今已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70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
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美国的健康管理组织包括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HMO);优先选择提供者组织(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s, PPO);专有提供者组织(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s,EPO);定点服务计划(Point Of Service, POS)等多种形式。
与此同时,日本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颁布了“健康管理法规”。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bf65f1c783e0912a3162a5d.png)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
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
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
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
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
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
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
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
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
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
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
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
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 3~6 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
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
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
健康管理发展史
![健康管理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838020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1.png)
健康管理发展史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健康保障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那么健康管理发展史有哪些历程呢?一、传统健康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健康管理开始在美国得到发展,以企业为代表的第一批健康管理服务商主要提供职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健康保险等方面的服务。
随着社会对健康管理的关注逐渐加强,传统健康管理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二、信息化健康管理阶段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健康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阶段。
信息化健康管理主要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等新技术手段,将健康服务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医手遥控、健康居家”。
这种模式可以让患者在家中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体检、诊断和治疗,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个性化健康管理阶段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管理覆盖全生命周期、覆盖全人群、以人为本、强调全程管理、注重预防”的理念,提出了以个性化定制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对个体的基因、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风险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合,实现对每个人的定制化和精准化管理,真正实现了“因人而异、针对性强”的健康管理。
四、智慧健康管理阶段智慧健康管理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为支撑,实现了健康大数据分析、智能预测、精准干预等功能的高级健康管理模式。
智慧健康管理在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能够更快地识别出疾病的风险因素,更精准地预测疾病的发病趋势,精准干预,为健康管理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方案。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健康管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对健康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健康管理也将会不断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9d416071fe910ef02df8dd.png)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随着经济、科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逐渐延长,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
健康的消费需求由简单的医疗需求型向保健促进型转变。
健康的消费需求由简单的医疗需求型向保健促进型转变。
因此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服务模式迅速进入人们生活,在国内外逐步形成和发展。
本文对健康管理的基本情况、国内外发展概况、我国的现状和需求及发展前景做一综述。
1 健康管理的基本情况1.1 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的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虽然在美国已经有30多年健康管理的实践和应用性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见到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权威的专著。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出现时间很短,更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
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健康管理定义。
当前受大家公认的定义如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1.2 健康管理的宗旨和特点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具体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必须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的标准和学术界公认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及规范等来确定和实施。
健康评估和干预的结果既要针对个体和群体的特征和健康需求,又要注重服务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强调多平台合作提供服务。
计惠民认为,健康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健康管理实现了三级预防;第二,健康管理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第三,健康管理是全民参与的战略行为。
1.3 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和目的所有的个体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急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都是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
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做到以下几点:一学,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二改,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三减,减少用药量、住院费、医疗费;四降,降血指、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即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
国外医疗保险社区服务与健康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医疗保险社区服务与健康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3bf5a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0.png)
社区服务: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治疗、康复 等
健康管理: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保险覆盖: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医疗、药品、康 复等
医疗资源:医疗资源丰富,包括医生、护士、医疗设施等
医疗技术:医疗技术先进,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较高,但医疗保险可以减轻负担
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提供专业 的健康咨询服务,解答用户的 健康问题,提供健康建议
定期健康评估:定期对用户进 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问 题,及时调整健康计划
建立健康社区:建立健康社区, 让用户在社区中分享健康经验, 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推广健康教育:通过线上线下 的方式,推广健康教育,提高 用户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
起源:20世纪初,美国开始出现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发展:20世纪50年代,英国、加拿大 等国家开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成熟:20世纪80年代,美国、英国、 加拿大等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 渐成熟
创新:21世纪初,美国、英国、加拿 大等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引 入健康管理理念,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共享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 本
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 医疗服务效率
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提高居 民健康水平
推广健康管理理念,提高居 民健康意识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用户建 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包括病史、 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
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根据用 户的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 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运动、 心理等方面
加强政府对医疗保险社区服务 与健康管理的监管,确保服务 质量和效果。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保险社 区服务与健康管理,提高服务 效率和质量。
健康管理的发展与趋势
![健康管理的发展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76a2ce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a.png)
健康管理的发展与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学科技的进步,健康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健康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包括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是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实施航天飞行员和载人航天计划而进行的员工健康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管理不断传播发展,成为了国际上一个广泛关注的领域。
在中国,健康管理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逐渐流行,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中国,健康管理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医疗保健,第二阶段为医学健康管理,第三阶段为全面健康管理。
其中,全面健康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健康管理的意义健康管理可以将个体的健康状况与预测、诊断、评估和干预相结合,为人类健康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健康管理的应用1. 个人健康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健康管理逐渐成为了健康管理的一种普及形式。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手机APP等手段,人们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记录自己的健康数据,进行健康监测、评估和管理。
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还能激励个人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
2. 企业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医疗费用和员工流失率。
企业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定期健康体检、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健康报告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
3. 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是指通过公共卫生和社区服务,提供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和控制疾病的措施。
社区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咨询、义诊服务、健康培训和慢性病管理等方面。
通过社区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b46cb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运而生。
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此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家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
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
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日本是众所周知的长寿之国,现在的平均寿命已经接近90岁,居世界第一位,他们之所以长寿,是因为许多日本人一生都在进行健康投资,日本家庭普遍都享有健康管理机构的保健医生长期跟踪服务,为家庭建立健康档案,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
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今天,美国健康管理服务的队伍有了较大的规模。
包括医疗集团/医疗机构,健康促进中心、大中型企业、社区服务组织等,都为大众提供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健康管理项目及其相关服务,成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4年健康管理的时代
![2024年健康管理的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662fb0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c.png)
人口老龄化: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剧, 对健康管理提出更 高的要求
健康意识提升:人 们对健康的重视程 度提高,为健康管 理带来更多的机遇
政策支持:政府对 健康管理行业的支 持政策,为行业发 展带来机遇
市场竞争:健康管 理行业竞争激烈,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 和提升服务质量以 应对挑战
应对挑战的策略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 病发生
降低医疗费用,减 轻社会负担
提高劳动力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医疗健康产业 的发展,创造就业 机会
未来健康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管理, 可以预防和控制 疾病,提高人们 的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预防和控制 疾病,可以降低 医疗费用,减轻 社会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健康管理, 可以保持良好的 身体状况,提高 工作效率。
健康管理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 发展,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大数据 分析、人工智能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健康管理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医疗 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康复相结 合的模式
健康管理的理念已经从个体扩展到 群体,更加注重社会、环境、心理 等多方面的因素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利用 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进
加强健康管理意识,提高健 康素养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健康管 理效率
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健康管 理行业发展
抓住机遇的方法
关注政策变化:了解国家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政策变化,抓住政策机遇。 技术创新:利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培养人才:加强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健康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2024年全球卫生与健康管理
![2024年全球卫生与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eb0f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3.png)
人工智能和大 数据技术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 为健康管理提 供更精准的数
据支持。
远程医疗和电 子健康记录将 成为主流,方 便患者获取医 疗服务并提高
医疗效率。
个性化健康管 理将成为趋势, 根据个人基因、 生活习惯等制 定个性化健康
方案。
公共卫生安全 将更加受到重 视,政府和企 业将加大投入, 提高全球卫生
全球卫生与健康管 理的未来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全球卫生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卫生与健康管理的起源
古代卫生与健康管理:人类在文明初期就开始关注卫生与健康管理,如古 埃及和古希腊的卫生法规和公共卫生措施。
中世纪卫生与健康管理:随着城市的发展,欧洲中世纪出现了城市卫生与 健康管理,如建立城市清洁队和下水道系统。
其他新兴技术在卫生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用于疾病预测、诊断和治疗辅助 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患者健康状况 5G通信技术:远程医疗和在线健康咨询
全球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卫生与健康管理面临的挑战
传染病大流行: 如COVID-19 对全球卫生系 统造成巨大冲
物联网技术:实 现远程监测和管 理,提高慢性病 管理的效果和效 率。
人工智能在卫生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 协助医生进行疾病 诊断和治疗方案制 定,提高诊断准确 性和治疗效率。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 大数据分析,预测 疫情爆发和流行趋 势,为防控措施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可以协助 患者进行自我健康 管理和慢性病管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健康水平。
击
人口老龄化: 增加慢性病负 担,对医疗保 健体系提出更
高要求
医疗资源不均: 贫困地区和发 达国家之间存 在显著的医疗
医疗健康管理的国际比较
![医疗健康管理的国际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19284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c.png)
医疗健康管理的国际比较一、简述医疗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健康管理是指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医疗服务的规划和组织、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控、医疗费用的合理分配、医疗保险的管理等各种途径,实现对公众健康(体检、疾病预防、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等)的全面、协调、优质、高效的管理活动。
二、医疗健康管理的国际比较2.1 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管理也进入了全面、协调、优质、高效的管理阶段。
在国际上,健康管理也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
在医疗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也不同。
2.2 医疗健康管理的国际比较2.2.1 美国的医疗健康管理美国是医疗服务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美国不仅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而且在医疗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在医疗体系中,医院是主要的诊疗机构,其次是医疗保健中心和社区健康中心。
美国的医疗健康管理是市场化、竞争性的,提供千差万别的健康保险计划、医疗服务和管理模式。
2.2.2 加拿大的医疗健康管理加拿大的医疗服务是一种公共服务,由政府出资,但私人医生也可以作为公共系统的一部分提供服务。
加拿大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保证了每位公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等待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手术。
2.2.3 德国的医疗健康管理德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以私利为主导,并不完全由政府提供。
德国实行全面保险制度,所有人都需要进行强制性保险,保险费用由被保险人和雇主共同承担。
在医疗保险上,德国实行允许自由选择医生和医院的制度。
2.2.4 日本的医疗健康管理日本的医疗健康管理是在国家支持下,以市场为基础的体系。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定额制”,即不以费用为基础,而是根据医疗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费用。
在保险制度上,日本实行国民健康保险和员工健康保险两种体系。
三、医疗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医疗健康管理将继续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科技的不断进步、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以及疾病谱的变化都将改变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供给。
各国健康管理各显神通
![各国健康管理各显神通](https://img.taocdn.com/s3/m/ecf9f44a7fd5360cba1adb91.png)
各国健康管理各显神通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06期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健康了,但真正做到健康管理的并不多。
在国外,健康管理已经渗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预防疾病,调整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德国重预防:打造五大防病计划德国的健康管理有一大特点,就是与预防紧密结合。
近100年来,德国人增寿25岁,医疗费用支出得到控制,“预防”功不可没,具体包括五大方面。
重视体检。
上世纪90年代,德国就实施了国民“一年一检”政策。
目前,95%以上的德国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体检的项目也很多,包括预防接种、牙齿检查、20岁以上的生殖器检查、35岁以后的普通健康查体、50岁以上结肠与直肠检查、55岁以上女性乳腺X线检查等。
很多德国企业都鼓励员工体检,甚至提供奖品和奖金。
如果不定期进行体检,保险公司可以提高保额。
全民健身。
德国自1950年代末开始体育黄金计划。
目前,德国有6万多家体育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运动场、体育馆、露天游泳池等;德国州一级以下政府体育工作的重点,就是推广全民运动;德国旅游局最近两年的重点也是运动旅游,通过这些带动全体国民动起来。
从企业抓起。
“健康的员工是企业之本”。
德国《劳动保护法》规定,员工超过20人的企业应依法成立安全和健康委员会。
委员会由雇主、员工代表、职业医生等组成。
委员会下设医务、安全监督等部门,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健康委员会还举行各种活动,像“欧洲最大的湿纸巾生产商”阿尔巴德,每周会办一次“水果日”。
提倡营养健康。
德国营养学会早于1950年开始制定膳食指南。
到了1992年,又增加了膳食金字塔,以便让民众更广泛更直观地了解指南内容。
膳食金字塔采用了三维图像的模式,分为六个层次。
棱柱上标有指示食物营养价值的红绿灯,即底层的东西可多吃,越往上越要少吃。
德国政府机构、企业推行“少肉套餐”,这些机构都有营养师进行配餐,把每人每周摄取的肉类控制在450克以下,员工可以在网上查阅一周的菜单。
世界各国的健康服务产业模式
![世界各国的健康服务产业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f3dc41655270722192ef73f.png)
一、世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概述健康服务产业的发轫首先源于健康服务理念的提出。
1861年英国著名医学专家Dr.Horace.Dobell首先提出:定期的检查可以预防罹患疾病及死亡,同时强调,对于没有明显病症的市民,如果能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们来进行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调查,对身体器官的状态、机能及体液、分泌物做显微镜检查等,将检查结果以非口头的报告书来通知,并给予必需的建议的话,对于民众的健康是有益的。
具体的健康检查服务则发源于1908年美国士兵体检;1914年,美国保险公司全面引入推行健康检查。
此后,1920年明确提出了通过专用固定设施服务健康体检。
1949年,美国出现Multiphasi健检;1953年,美国Kaiser.Foundation开展了中老年健检服务;1954年,Kaiser.Permanente首创自动化健检;1970年国际健诊学会International.Health.Evaluation.Association(IHEA)于美国成立。
国际健诊学会(IHEA)分为三个区域: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一个区域,欧洲非洲、中东为一个区域;亚洲和澳洲为一个区域;健康体检与健康服务在全球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推动了产业发展。
从1960年到1997年的37年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29(现为30)个会员国平均保健医疗费用占GDP 的比例,从3.9%上升到7.6%,成长了将近一倍;其中以美国的比例最高。
2004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健康服务业占整体健康照护产业产值达65%。
目前全球健康服务产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
尤其是老年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强烈的药物需求。
根据WHO的报告,超过65岁以上的全球老年族群,将对全球的处方药市场,带来较年轻病患多出三倍的处方药消费额。
推测全球2025年会有近6.9亿的老年族群,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健康照护不论在药品、医材或是照护服务相关产业的消费量碎随之增加,预估健康照护产业将因二次大战婴儿潮之老年人口增加,促使产业显著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运而生。
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此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家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
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
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日本是众所周知的长寿之国,现在的平均寿命已经接近90岁,居世界第一位,他们之所以长寿,是因为许多日本人一生都在进行健康投资,日本家庭普遍都享有健康管理机构的保健医生长期跟踪服务,为家庭建立健康档案,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
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今天,美国健康管理服务的队伍有了较大的规模。
包括医疗集团/医疗机构,健康促进中心、大中型企业、社区服务组织等,都为大众提供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健康管理项目及其相关服务,成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