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
最新行政工作总结经典六篇论文(5篇)
![最新行政工作总结经典六篇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d44a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6.png)
最新行政工作总结经典六篇论文(5篇)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行政工作总结经典六篇论文篇一我是作为人事部经理入的职,来公司前我是xx公司的党支部书记、管理者代表兼管理部经理,来公司上班后看到没有行政管理,我就不客气地挑起了行政管理这个担子,踏入公司的第一影像是2位老板强烈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感染着我,同时,我相信也会感染到其他员工,我个人相信榜样的力量,但在公司我也看到了意外,这种意外叫人感到确实很失望,但我认为只要坚持我们的理验,这种情况的改变只是个时间问题。
来公司后,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归零的心态接收这里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位同事,为了尽快了解公司情况,我开始收集公司各种信息,遇到不知道的事或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上级或同事请教,就这样,我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公司大部分的情况,为紧接着的管理工作打下了一个最基本的基础。
在任行政与人事部经理以来,我自认为兢兢业业,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并尽可能做好每一项工作,化解每一次矛盾。
正直做人,公平做事,行政人事部要尽可能调节好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作企业与员工的平衡杠杆,为人正直是确保处理事务公平、公正的首要前提。
在组织召开会议、教学培训、上班下班、进出公司等等方面,自己尽力严格遵守公司制度,以此作为标杆,在管理人员、员工行为不符合制度要求时,及时当面提出并要求改正,比较人性化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一些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劝退,正确调整员工队伍,推进员工队伍建设使他们逐步走上先进行列。
1、企业管理错综复杂,就目前我们公司的现状来看,我本人比较认可采用以制度制约,人教人管为主的方针,因为我觉得我们各不相同的三大块细分下来,每一个都变成了独立的小个体户(除筒染外),这样的情况以家属家长制的模式管理应该是有效的,以一人一干子到底和家族人员全体参与的形式实际上比现代化管理更好,事实也确实如此,水洗分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但这种情况最好以榜样的力量给员工以引导,每个分厂、车间的管理者要确实做到以身作则,事事处处走在别人的前例,亲自带领并引导每一位员工,以自身为榜样,以人性化管理去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
行政法方向的论文.doc
![行政法方向的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76c532d5bbfd0a785673a4.png)
行政法方向的论文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精心为你整理了行政法方向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主题:谈行政法理论的合作理念摘要: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现代与后现代主义共存,这一时代交错的现象是法律问题研究的基准。
当前行政法律体系存在着脱节等问题,形式与实质主义之下的法律都是单方意志的体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无法回应中国的法治实践,应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创新。
在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合作行政法,提炼出社会群体的的共识,摆脱行政法实质上体现政府单方意志的窠臼,转向“理性”与“合作”,形成行政主体与公民间的共识,为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行政法治;交往理性;治理;合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政主体与公民之间的合作。
当前,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建构一种更具可接受性的行政法模式,已经成为行政法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命题。
行政主体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运行。
当二者关系良性互动时,社会就进步发展,而二者关系不健康时,就无益于社会前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的剧烈变革。
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融洽的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关系结构。
维护这种良性结构的中心任务是由法律来承担。
行政法施控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其现实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得凸显。
新形势下,“后现代主义”与“后自由主义”思潮愈加盛行。
行政主体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愈发复杂。
在此形势下,行政法也面临着转型的时代必然要求。
行政法的转型是一个从总体到局部、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制度的系统性问题,其基本路径不是通过法律修辞来进行心理干预,而是进行全局意义上的行政法理念的变革。
2024年我国行政法治求索论文
![2024年我国行政法治求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66fd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b.png)
2024年我国行政法治求索论文一、行政法治的内涵行政法治是指在行政领域贯彻法治原则,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实现行政管理的公正、公开、透明和效率。
其基本特征包括:依法行政、程序正当、公开透明、权责统一、公正公平、监督制约等。
行政法治建设的核心在于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制约,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我国行政法治的现状近年来,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加强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了执法行为,保障了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不断完善。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建设,提高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
然而,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缺乏法治意识,不尊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滥用职权、违法行政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
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态度粗暴等问题,影响了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仍需完善。
虽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制度漏洞和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
三、我国行政法治的问题及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行政法治建设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他们在行使职权时始终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其次,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20XX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
![20XX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https://img.taocdn.com/s3/m/c983df260740be1e650e9aa2.png)
20XX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20XX字行政法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20XX年6月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XX年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
上述关于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
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少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3.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行政法相关论文
![行政法相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b64d8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0.png)
行政法相关论文现代法律的趋势是在保持规则控制的前提下,力求建构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控权方式,以适应现代行政权发展的需要,这促使现代行政法必须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行政法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法相关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村民自治政策的背景下,以公共选择模型分析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并通过对公民参与理论的综述以及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探讨可能出现的公民参与问题。
强调提高公民参与,才能发挥村民自治政策在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公民参与公共选择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农村建设强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而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民对农村内部发展活动的参与关乎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问题,而农民参与本身则是管理民主的一种表现。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要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公民的首创精神,保障公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做到发展为公民、发展靠公民、发展成果由公民共享。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公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公民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村民自治政策的发展历程村民自治是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突破点和切入点,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
作为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和核心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自治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
在广西宜山县和罗城县,当地农民自发地组织了村民委员会这样一种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从此各地纷纷效仿,很快便取得了国家的正式承认。
最新行政法论文2篇
![最新行政法论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62573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e.png)
行政法论文2篇行政法论文2篇行政法论文(1)关于随手拍的法理思考1. 随手拍能否作为证据的材料?答:一般而言,只有同时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才能被认定为是证据。
首先,随手拍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具有客观性。
其次,随手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交通违章、违法的事实情况,但随手拍的照片有可能成为污蔑他人违法的工具,所以其关联性较弱。
最后是随手拍并不具有合法性,其原因在于普通市民并不享有行政处罚权,随手拍并不具有合法性。
综上,随手拍更多的只是一种线索而不能作为证据。
2. 公民有没有权拍交通执法?答:没有。
交通执法属于交警部门,在《行政处罚法》中有明文规定调查取证是行政执法机关行使处罚权的组成部分,是不能委托公民行使的。
3. 随手拍能不能成为交警执法的根据?答:不能,随手拍原则上只能作为交警执法的线索,而不能作为交警执法的根据。
总结:在实践中来看,随手拍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部分人员以随手拍作为谋生的工具,成为职业拍客,还有滋生偷拍等不良行为,以及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和责任问题,都是随手拍政策所面临的难题。
现阶段而言,随手拍还是一种争议激烈的措施。
这一方面需要完善关于随手拍的法律程序,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本地区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法律程序,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求拍客除了要记下违法日期、违法地点、车型号牌等信息外,至少还要拍摄两张以上的违法行为过程图。
交警部门将会对情况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会将该起违法行为录入违法系统,涉及车辆将会被处罚,而举报者也会获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现金奖励。
行政法论文(2)近几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
起诉到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逐年增多。
但有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却没有随之健全,还只是停留在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上,而《民法通则》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只作原则性的规定。
《处理办法》虽作了较具体的规定,但又存在许多界定不明确的地方,这就造成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无法准确把握尺度,使各地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做法不一,产生分岐。
行政法论文范文
![行政法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d13c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9.png)
行政法论文范文
行政法,作为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权力运行及其法律规制的学科,其内容广泛,涉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行政权力的行使与限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行政法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方式,其合法性直接关系到公民权益的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合法性审查是确保行政决策符合法律规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标准。
行政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不能超越法定权限。
同时,决策过程应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其次,行政决策的程序要求。
行政决策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决策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和民主协商。
再次,行政决策的法律后果。
一旦行政决策被认定为违法,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违法决策,应当及时纠正,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最后,行政决策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的监督机制,是确保行政决策合法性的关键。
这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个层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是维护法治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加强决
策的合法性审查,以实现行政权力的合理运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与行政法相关的论文
![与行政法相关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fa7cd3b52acfc788ebc914.png)
与行政法相关的论文一个成熟的行政法学学科应该具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成熟而稳定的方法论等,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行政法相关的,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行政法使得宪法的有关规定得到落实,同时让宪法的基本理念广泛传播。
一方面,行政法对宪法起到补充、发展作用,回忆了宪法的改善。
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带来相关消极影响,阻碍了宪法的实施。
宪法与行政法不是单独存在,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
在现今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的中国来说,正确理解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在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现状分析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合理性方面做一个肯定的同时,提出相关意见,来确定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目的标。
一、行政法与宪法之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是对国家权力的实现方式、运作及公民基本权利进行规范、确认,行政法则主要是对行政权的存在及行使进行明确规定。
所以,二者在调整对象、范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宪法与行政法之间仍存在相似性。
具体而言,行政法在遵循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在宪法的范围内有能动活动的余地,并对宪法的发展起着实际的推动作用。
行政法与宪法之间是一种互动辩证关系。
②1.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是行政法产生的前提与基础,为行政法的产生、发展提供基本原则、理念上的指导。
并且,行政法对宪法具有依赖性。
2.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
行政法作为行政机关日常行政执法的依据,将宪法中所确立的相关国家基本制度进行具体化规定,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通过具体的行政法进行明确规定。
这将有效地解决宪法的.具体操作性问题,实现国家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任务。
二、行政法发展给宪法带来的影响行政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行政法的实施会对宪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行政法对宪法产生的影响也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行政法毕业论文
![行政法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3170c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c.png)
行政法毕业论文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行政立法有其特点,但尚待完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行政法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法毕业论文篇一论文摘要作为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自由裁量权一直是法学界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化的行政管理要求,提高我国行政办事效率,克服法律的滞后性问题,我们必须要让行政自由裁量权得到合理的运用。
基于此,文章首先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入手,探讨目前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行政裁量法律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的法律体系存在很多漏洞,各方各面并不完善。
特别是行政管理领域,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和复杂,这就让行政法律法规在社会关系的调整方面处于一种“千头万绪”的状态。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行政事项,作出的规定往往并不完善。
本文就目前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概述(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学者们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一些学者认为,“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由决定,从而作出公正而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而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或者在法规无明文规定亦无习惯法可循,或者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下由行政机关以自由判断作出适当处理的权利。
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我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的原则和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的目的和精神,自我寻求最佳结合点,确定事实和法律,并据此作出或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具体表现为行政行为的范围,方式,类型,规模,权限等选择权。
(二)行政自由裁量的特点首先,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选择权。
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行政机关拥有了自由决定管理某项事物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必须受到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约束。
与行政法相关的毕业论文
![与行政法相关的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c9ae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a.png)
与行政法相关的毕业论文行政法文化是一个国家行政法治建设的核心灵魂,同样行政法文化也影响着一国行政法治建设的水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与行政法相关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与行政法相关的毕业论文篇一论文摘要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逐年上升,其原因在于电动自行车缺乏专门的法律监管,路权配置不合理,交警部门执法不力,骑行者交通违章行为严重,有必要颁行《电动自行车法》,对电动自行车实行依法而治,加大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加大对骑行者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利于便利骑行者,建设绿色环保交通网,又保障骑行者和行人的安全。
论文关键词电动自行车立法分类分道监管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将电动自行车定义为,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技术要求是,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具有脚踏骑行功能,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以至于深圳等地政府甚至动议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并因此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
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监管,保障行人安全,已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动自行车的优缺点分析(一)电动自行车的优点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相比,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充电方便。
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经济、环保、速度快,节省体力和时间,而有利于民众精力充沛和结余时间投入生产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对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工薪阶层等收入不是很高的人群来说,电动自行车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有些行业,如送牛奶的、送快递的、快餐业,甚至把电动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许多行业和普通民众来说,电动自行车是生产设备、固定资产和生活必备品。
从国家层面看,电动自行车出行成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有效缓解了机动车交通拥堵的压力,构成国家交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没有电动自行车,大家都去买汽车,则马路就更是停车场了,或者是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更加拥挤不堪。
行政法毕业论文(2篇)
![行政法毕业论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1eeb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4.png)
篇一、行政法毕业论文摘要:民法和行政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两者的适用范围并不相同,但是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行政法中存在漏洞,无法解决案件纠纷时,就可以通过民法来裁定。
本文就民法在行政法中的适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法规范;行政法;适用分析民法的发展已经超过千年,现在是几乎完美的法律。
而行政法是在资本主义末期产生的,也就是在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时间相对民法是比较短的,而且行政法在立法的理论上和法律适用的规定上都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就存在漏洞,无法解决案件,这就需要参考其他的法律。
民法是比较先进的法律,本文就是研究民法在行政法中能否适用。
一、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民法和行政法作为基本的法律,其使用范围的主体不同,行政法是公法,主体是行政单位和行政相对人,其调节的是行政单位和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行政法是对国家机关的行政权力的制约,避免国家的权利滥用,使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受到影响,同时也可以保护私法的存在。
而民法是属于私法,主要调整的是具有平等身份的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其可以对抗公权,保护私权。
民法和行政法也是相互联系的,其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民法的严重的民事纠纷可以采用行政法解决,而行政主体在行使职责,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关系时,一定要使用行政法,在执法中贯彻公平、平等的原则。
二、民法在行政法中适用的可能性(一)“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目前的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并不是逻辑前提,也不是绝对需要的,现在英美法系国家并没有公法和私法之分,其各种案件都是通过法院受理的,其法学研究和法律的实际运用中都没有出现过太大的问题。
而且就现在大陆法系对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也有了一定的动摇。
现在的社会公益处于尊重和促进的状态,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将原有的界限打破,现在已经实现了交融。
而且“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也出现了交融的发展趋势。
民法的私法领域中加入了更多的诚实守信和公序良俗原则,这对民法中的一些规定是有一定影响的,现在的民法和行政法中的很多弹性规则的介入产生了行政方式改变的趋势,现在的行政指导、计划和合同等都具有一定的非强制性,其强制性色彩淡了。
行政法论文
![行政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fd105fbceb19e8b9f6ba01.png)
行政法论文篇一:行政法学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浅议行政裁量权中合理性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关系【摘要】行政裁量权现今已成为行政权中最活跃、最显著的部分。
行政裁量权的大量存在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
它的广泛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也固然有其存在正当的依据。
现今行政裁量权已成为实现个案正义所需的政府工具,是政府行政能动性的生动体现。
但是“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地权力绝对地腐败”。
所以对行政裁量的控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英美法的合理性原则和大陆法的比例原则是对行政裁量权进行控制的主要标准。
行政合理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对行政裁量权的规制各有其侧重点,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对行政裁量权的规制中,行政合理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就有了互动的共同基础。
本文即是在行政裁量的控制中,来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关系。
【关键词】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权Abstract: The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has become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in the most active, the most significant part. There are a lot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modern administration. It widely exists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and also is the existence of legitimate basis. Nowadays,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has become to realize individual justice needed government tool, is a vivid manifestation of the government 's initiative.But " power corruption, absolute power and absolute corruption ". So the control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i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practic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of civil law in Anglo-American law is the main standard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to control.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ty principle and the proportion principle on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has its character,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ty principle and the proportion principle and have a common foundation interaction. This paper is in the control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to discuss the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ty principle and proportion principle.Keywords: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ty principle;Principle of administrative proportional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行政裁量权的存在和扩大,有利于发挥行政机关的能动性,构建法治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但是“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地权力绝对地腐败”。
与行政法有关的论文(文档4篇)
![与行政法有关的论文(文档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6eae3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8.png)
与行政法有关的论文(文档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与行政法有关的论文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与行政法有关的论文第一篇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政法分析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在我国农村内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人民之间的贫富距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同时,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加强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推动性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有效的方法,从而预防和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
①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总数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一部分。
因此,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利于巩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目前,我国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农村土地承包流程不符合规范我国农村目前在土地承包问题上,对土地承包者和土地所有权转让者的定义界定不明确,对土地合同的签署和土地合同的最终解除没有流程上的明文规定。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村委会为了开办个人工厂、扩大道路设施,私自挪用农民的土地,完全不按土地承包流程运作,对于农民应得的土地补偿款也迟迟不发。
这些问题都直接侵犯了农民自身利益,容易引发农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甚至引起大的农民群体性事件。
例如近期发生在河北唐山顺城县顺城村关于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一则案例:唐某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且本打算在此盖房,巧的是本村道路扩建正好占了其一大部分土地。
村委会在未征得唐末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占去了他的土地,且对于国家应该给唐某的补偿金一直未给,类似事件也同样发生在周某和张某身上。
三人在和村委会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组织了一大批村民直接围堵了县委会,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
行政法案例分析论文
![行政法案例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3059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c.png)
行政法案例分析论文行政法是指规范国家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现代国家中,行政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的行政法案例,探讨行政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行政法的案例,某市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未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公告和听证,导致部分居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在这个案例中,行政法的程序规定被违反,导致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根据行政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在进行拆迁等行为时,必须依法进行公告和听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因此,该市政府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其次,我们来分析另一个案例,某政府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未依法通知当事人,也未向当事人告知其享有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这一行政行为违反了行政法的程序规定,给当事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必须依法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其享有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因此,该政府部门的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政法在实际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法的程序规定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了政府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实际中行政法的执行并非总是完美无缺的。
一些行政机关可能会出现程序违法、滥用职权等问题,导致公民权益受到侵害。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加强行政法的监督和执行,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行政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行政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行政法的不足之处,努力完善行政法的执行机制,确保其有效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行政法的关注,促进行政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
![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fd70b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4.png)
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行政是政府官吏推行政府功能时的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关于行政的论文【摘要】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执行政策、行使权力和服务群众的代表,其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党、国家和所在单位的形象。
随着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反腐正风力度的加强和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感到压力逐渐增大。
本文主要以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字】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反腐正风力度的加强和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感到压力逐渐增大。
故而,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正确对待压力,确保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自身素质稳步提升、有效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单位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条件。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困难和挑战的形势依然严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困难、压力等各种矛盾愈加突出,这无疑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来源(一)工作本身因素。
1.工作任务重。
随着编制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矛盾更加突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政策贯彻执行的末端组织者、落实者,所要处理和协调的事务增多,这无疑增加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2.安全管理难。
基层管理工作作为单位工作的基础,有效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对于全局性工作影响重大。
在基层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多、风险大,特别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多样化趋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为了保安全,个别管理人员更愿顶着压力消极开展工作。
(二)职业生涯发展因素。
1.职务晋升问题。
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发展状况而言,现今聚集了大量人才队伍,相互之间的素质能力、实力比拼较为突出,竞争尤为激烈。
同时,在同一任职段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较多,积压现象严重,这无疑加大了职务级别的提升难度,变相地增加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忧虑,心理负担沉重,限制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职务晋升压力大。
行政事务论文范本(精选8篇)
![行政事务论文范本(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e459d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2.png)
行政事务论文范本(精选8篇)行政事务论文范本(精选8篇)新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战略的竞争,更是管理工作的竞争。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行政事务论文范本,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行政事务论文篇1任何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都与行政管理工作息息相关,换言之,各单位以行政管理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然而,行政管理工作相当复杂,涉及单位内每个部门,必须所有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效的行政管理。
本文则以行政管理中的办公室行政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分析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单位行政管理实现有效改革的路径。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一)行政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众所周知,办公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虽然,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满足新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机构进行了大量改革,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随着经济与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始终无法避免问题的产生,单位办公室行政管理体制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使得办公室行政管理模式明显不适,以至于单位内部管理弊端过大,严重制约单位的进步发展。
(二)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能否井然有序地开展,取决于行政管理部门职工的素质能力,即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与行政人员素质息息相关。
但就我国事业单位当前的现状来说,办公室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行政管理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
管理执行人员能力水平较低,制约着行政管理工作的协调执行。
此外,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复杂性,无论执行、监督亦或服务等工作都需逐层传递,极易造成浪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办公室作风建设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一直将办公室作风建设视作战略性任务,并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不菲的成绩。
然而,在形势进一步发展的当前,办公室人员作风建设始终存在问题,包括学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以及工作作风等各方面。
以学习来说,极少数办公室人员存在消极情绪;部分人员保守思想严重,缺乏自我进取意识;也有存在工作作风漂浮,不具备求真务实意识与精神的人员;甚至还有部分人员生活作风有失严谨,极度匮乏自律意识,使得办公室行政管理难度较大。
行政法方面的论文
![行政法方面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b6eb0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4.png)
⾏政法⽅⾯的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浅谈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实践应⽤ 劳动关系是在雇佣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劳动关系。
然⽽在司法实践领域,对雇佣关系的使⽤已是⾮常普遍,将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互⽤,造成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混位现象,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难。
事实上,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各有特征的不同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1、主体⽅⾯的不同 雇佣关系中的⽤⼯主体可以是⾃然⼈、法⼈或其他组织。
雇佣关系中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常见的雇佣形式有:家庭雇佣保姆、雇请钟点⼯、雇请司机开车、聘⽤离退休⼈员等。
劳动关系中的⽤⼯主体主要指中华⼈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同时包括与劳动者建⽴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劳动关系主体双⽅具有⾏政上的⾪属关系。
⽤⼈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惩罚措施可以约束其内部员⼯,但未经受雇⼈同意却不得约束受雇⼈。
受雇⼈只需要按照雇佣契约完成⼯作任务,⽆需接受雇佣⼈的其他⽆理指⽰。
雇佣关系强调成果之给付,⽽劳动关系则强调劳动者与⽣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2、权利义务及国家对其的⼲预程度不同 雇佣关系强调当事⼈双⽅的意思⾃治,只要当事⼈双⽅的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国家就不予⼲预,其权利义务的调整主要参照《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
⽽对于劳动关系则有⼤量的劳动法规予以规制,⽐如劳动法对⼯作时间、最低⼯资、休息制度、⼯伤保险等等。
3、处理机制不同 按照现⾏的劳动法律规范,发⽣劳动争议必须先进⾏劳动仲裁,如果不服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
【推荐下载】2000字行政法:行政事业
![【推荐下载】2000字行政法:行政事业](https://img.taocdn.com/s3/m/c072641587c24028905fc322.png)
2000字行政法:行政事业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2000字行政法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2001年6月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3年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
上述关于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
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行政法论文格式标准。
1选题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关键一步, 题目选择的合适与否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首先,指导教师应充分考虑自己现有的工作资源及科研能力,在已有的一些实验或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选定适合本科生做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2000字行政法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2001年6月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3年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
上述关于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
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少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3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分析内部控制机制的主体是内部控制结构,有了合理的结构就能有比较理想的机制。
其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项目及环境、财务会计系统、控制流程。
其中控制项目指内控制度的基本单位。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控制环境不能无限扩大,应该控制在单位可控范围之内,否则内控制度就很难操作。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环境受其上级部门影响比较大。
财务会计系统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程序。
财务会计系统有很强的内控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事前控制作用差,所以不能简单的由财务会计制度替代内控制度。
控制流程指管理者单位制定的方针政策、程序,用以保证达到内控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流程通常较少考虑成本效率制约而把严密性、政策性放在首位。
以上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内控结构,为合理建立内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和对策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和法规执行控制。
会计控制作为首要控制方式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度。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控制方法,来达到内部控制目标。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监督和控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会计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特定程序,从而成为强有力的内控手段。
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牵制。
无论会计岗位如何设置,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当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适应;二是各会计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之间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当有记录,以分清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即一个人不能同时兼管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五是对各个岗位进行定期考核。
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之间全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会计核算按程序办理。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控制,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等应当符合会计法规政策的要求。
二是会计核算具体业务的控制,是指在办理具体会计核算业务时应当贯彻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对会计业务的控制,由于核算业务不同而各异,如对现金的核算,应当体现职务
分离,相互核算,权限控制的要求,现金收支人员应当及时与会计人员进行核对并定期盘点。
3严格控制财务收支。
财务收支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对财务收支权限的控制应当是收支的重要控制点,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
包括1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2授权批准的范围;3授权批准的层次;4授权批准的责任。
二是权限统一。
财务收支权限的授权应当体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不能将单一的财务收支审批权经办权同时授权多个人,否则,失去控制的有效性。
三是职权分离。
是指财务收支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必须职务分离。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控制。
对国有资产的有效控制应当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专人保管。
即单位和各项财产应当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财产。
二是职务分离。
即财产的保管人员,使用审批权限应当经过授权严格执行,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
三是定期清查。
即财产保管人员定期进行账物清点,保证账物相符,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二授权批准与集体决策制度相结合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业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