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
更衣确认操作规程(3篇)
![更衣确认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d72e4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a.png)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生产安全,防止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因穿着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通过规范更衣流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等需要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护鞋等防护用品的岗位。
三、职责1. 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更衣确认操作规程。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确保员工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3. 员工有义务遵守本规程,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四、操作流程1. 进入车间前:- 员工需在进入车间前,在指定的更衣室更换工作服。
- 更衣时,员工应确保工作服穿着整齐,无破损。
- 检查是否佩戴了安全帽,安全帽应佩戴牢固,符合规定。
- 穿戴防护鞋,确保鞋底防滑,鞋面无破损。
2. 进入工作区域:- 员工进入工作区域前,需再次检查是否穿戴了必要的防护用品。
- 若发现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应立即返回更衣室更换。
3. 工作过程中:- 工作过程中,员工不得随意脱下防护用品。
- 如因工作需要暂时脱下防护用品,应在安全区域进行,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4. 离开工作区域:- 工作结束后,员工应将工作服、安全帽、防护鞋等防护用品放置在指定位置。
- 在离开工作区域前,再次检查是否穿戴了必要的防护用品。
五、检查与监督1. 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员工更衣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员工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2. 安全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对更衣确认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违规处理1. 对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员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处罚。
2. 对故意违反本规程,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七、附则1. 本规程由人事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规程的实施,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为公司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规范员工更衣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无菌更衣验证方案
![无菌更衣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9f7d89312b3169a551a425.png)
无菌更衣验证方案(总1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股份有限公司验证方案编号:无菌更衣验证方案年月验证方案的申请与审批验证方案的起草验证方案的批准目录1.概述2.目的3.验证范围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5. 相关文件5.1. B级洁净区的着装要求5.2.验证支持的文件资料6.验证内容6.1.确认的程序6.2.取样及检测方法6.3.更衣合格的标准6.4.验证周期7.风险评估8.个人卫生及着装规范评估表9.验证过程偏差情况及处理9.1.偏差处理9.2.SOP的修订9.3.偏差清单9.4.变更报告9.5.变更清单10.结果记录10.1.人员更衣前后微生物测试结果表10.2.更衣确认合格人员名单11.验证总结1.概述:人员是药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洁净环境中最大的污染源,正确的更衣程序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人员进入洁净区的更衣程序必须安全、有效,以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的污染。
为了确保洁净环境,进入洁净区的每个操作人员,包括设备维修人员和QA检查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进入洁净区的更衣程序,必须接受进入洁净区更衣程序的验证。
2.目的:更衣程序的人员验证是来证明人员按规定的更衣程序更衣后,洁服上无可见残留物,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消除了生产产品受更衣过程中人员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3.验证范围:适用于进入B级洁净区的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QA人员、QC人员以及其他需要进入B级洁净区的人员。
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5.相关文件5.1. B级洁净区的着装要求应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塞进衣领内,应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
应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塞进手套内。
人员进入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方案
![人员进入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ba73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1.png)
文件编码:人员进入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方案目录1. 概述2.确认目的3.确认范围4.执行程序5.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6.风险评估7.确认内容8.确认进度计划安排9.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10.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确认周期1.概述由于人工操作生产线的局限性,操作人员必需在车间洁净区域进行工作,同时也成为车间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洁净服着装作为"包裹"操作人员,避免污染环境和产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本身的材质、缝合部位的密封性、重复清洗和灭菌次数以及无菌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进入粉针剂洁净区的人员进行培训,更衣确认是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人的更衣程序的可靠性,并作为使用该更衣程序的依据。
粉针剂车间分为A/B级、C级,按照《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对人员进入洁净区进行管理;将所得的结果跟可接受限度比较,若符合可接受标准,则可证明更衣程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2.确认目的2.1验证人员进入粉针剂车间洁净区的程序是安全、有效的。
现行的更衣程序不会对洁净区造成污染。
2.2确认进入粉针剂车间洁净区的人员都是“会穿洁净服”的。
3.确认范围适应于所有需进入粉针剂车间生产洁净区工作人员(包括岗位操作人员、机修人员、QA/QC、车间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更衣确认。
4.执行程序4.1《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5.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经确认与验证小组人员共同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改进及控制措施提出了验证要求;评估依据《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分析详见下表。
风险评估分析表6.1确认程序6.1.1每个进入者事先必须先经过洁净服穿着SOP操作的培训。
进入洁净区前,每个进入者先要进行更衣的实践。
6.2进入C级洁净区更衣程序6.2.1在车间门厅更鞋柜处脱去生活鞋并放入更鞋柜中,生活鞋不得踏入鞋柜内侧,穿上一般区鞋,穿好一般区工作服。
至C级洁净区门前,输入密码或指纹进入更鞋间,坐在更鞋柜上,脱下一般区工作鞋并放在更鞋柜外侧格内,此过程中双脚不得着地。
洁净区人员更衣管理制度
![洁净区人员更衣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0df1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1.png)
一、目的为确保洁净区内的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防止污染,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
三、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洁净区人员更衣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设备部门负责提供洁净区所需的各类更衣设施。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洁净区人员进行培训。
4. 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遵守本制度。
四、更衣流程1. 人员进入洁净区前,应先进入更鞋区,更换拖鞋,脱下鞋子并放在外侧鞋柜中。
2. 进入一更室,脱下一般生产区普通工作服,放入更衣柜内。
3. 洗手、擦干,进入二更室。
4. 换上洁净服,包括洁净鞋、帽、口罩等。
5. 在更衣镜前自我检视,确认着装是否规范。
6. 进入缓冲间,进行手部消毒。
7. 进入洁净区,进行相应岗位的工作。
五、更衣要求1. 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必须穿戴洁净服,不得混穿。
2. 洁净服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破损。
3. 头发不得外露,需佩戴帽子。
4. 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
5. 不得在洁净区内吸烟、吃东西等。
六、监督检查1. 生产部门负责对洁净区人员更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设备部门负责对更衣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洁净区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遵守更衣制度的能力。
七、奖惩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良好的洁净区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污染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洁净区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洁净区的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
更衣程序验证方案
![更衣程序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383d94afe04a1b171de30.png)
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
五、验证组织
本验证成立验证组。由质量副总经理任组长,设备部、质量管理部(QA/QC)、生产部、小容量注射剂车间部门相关人员任组员。
姓名
职务
验证小组中的职责
张志英
质量副总经理
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张素艳
质量部经理
未对所有进入无菌洁净区的人员进行更衣确认
可能会导致更衣不正确,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造成污染
4
3
1
12
对所有进入无菌洁净区的人员进行更衣确认
2
设备及消毒
灭菌柜不能对洁净服有效灭菌
洁净服不符合标准,会引入微生物
5
2
2
20
1对灭菌柜温度均匀性和灭菌效果进行验证,确保其能均匀有效灭菌
2定期进行保养维护
空调不能有效运行
2对清洁SOP进行培训,监督检查操作过程。
清洁完后设备未完全干燥或干燥时间过长
滋生微生物,导致微生物超标
4
2
2
16
对设备进行晾干,并对干燥时间进行确认。
3
取样
微生物情况
5
2
1
10
根据GMP实施指南和验证指导原则及洁净服实际情况进行取样
取样人员未按SOP操作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七、验证程序
7.1文件确认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存放位置
进出C生产区人员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PD-SOP364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进出B生产区人员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PD-SOP376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更衣验证总结怎么总结
![无菌更衣验证总结怎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0166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3.png)
无菌更衣验证总结简介本文总结了无菌更衣验证的过程和结果,并提供了一些改进和建议,以便于未来进行无菌更衣验证的时候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
背景无菌更衣验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程,用于确保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时,穿戴者的衣服和设备是否达到无菌的标准。
这是确保无菌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药品制造、手术室等环境尤为重要。
过程总结在进行无菌更衣验证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无菌更衣验证的要求和标准,准备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确保验证环境干净整洁,无杂质和异味。
2.人员培训:提前对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验证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正确的穿戴和脱下无菌衣物的方法。
3.现场验证:在准备好的无菌环境下,由指定的人员进行现场验证。
验证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验证要求和标准进行流程操作。
4.检测结果记录:将验证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验证人员的姓名、操作时间、验证结果等。
5.结果分析和评估:根据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是否达到了无菌标准。
如果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结果与改进建议通过无菌更衣验证的过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和改进建议:1.验证结果显示,大部分验证操作都符合无菌的要求,但仍有少数不合格的情况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验证人员操作不规范、设备不合适等原因导致的。
2.验证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验证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无菌意识,我们建议定期对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持续监督和指导验证过程。
3.验证环境的准备和维护也需要加强。
在验证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无菌环境的不整洁和杂质问题。
我们建议加强无菌环境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其符合验证要求。
4.验证过程中的记录和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们只记录了验证结果,但对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情况的原因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我们建议将验证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总结无菌更衣验证是确保无菌操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试论新版GMP无菌生产洁净区更衣程序验证
![试论新版GMP无菌生产洁净区更衣程序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bbe937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7.png)
一、设计洁净区更衣的目的(1)保护产品不受操作人员的污染,如操作人员的皮肤和头发;(2)保护产品不受洁净区外部环境的污染,主要污染源来之工鞋、衣服,洁净室室外空气的进入等;(3)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产品影响;(4)减小不同物料盒(或)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防止在离开洁净区时代出吸附在衣服上的产品和物料。
二、无菌生产洁净区更衣程序的设计重点2.1洁净服的选材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洁净服是对人员造成的污染的主要防控手段。
在药品质管规范里针对制药企业的生产服饰材料有着详细的规定:其中要求工作服必须是连体灭菌的,不能存在掉落或滞留纤维和微粒物的现象。
工作服的面料选材上可以选择两种形式的,一种是可重复性材料,这种是由纤维以纺纱形式制造而成。
另一种则是一次性材料,通常一次性的材料都是非织造布所做成的,它不需要经过纺纱程序。
同时洁净服的摩擦电压要求不得超过300V,需要具备加强的抗耐洗力。
2.2更衣流程设计标准无菌更衣设施的设计是更衣程序的硬件保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当前对于无菌制药企业的人员流程设计方案不同,但都统一遵守基本的原则。
(1)更衣间的大小应与同时需更衣的人员数量相适应;(2)更衣间需提供更衣区域和设施供人员存外衣、换鞋、洗手(消毒)、更换洁净服,人员外套服饰不得携带进入B或C级洁净区域;(3)A与B级洁净区,每次进入都必须更换无菌洁净工作服。
企业无菌车间要满足清洗灭菌工作服的最大负荷。
如果制药企业要求每班至少更换一次无菌洁净工作服,那么人员出入更衣间内需要设置存衣架和更鞋凳, 避免脱换洁净服的过程中,地表造成服饰的污染;(4)经常更换消毒口罩及手套。
通道设置更换口罩和手套的区域;(5)对于生产青霉素等高致敏性药品、某些甾体药品、高活性药品及有毒害药品人员的更衣室,应采取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被人体带出的净化措施,如分别设置进退两个更衣室,人员进入时,洁净更衣间采用正压气室,防止生产区内的活性物料或产品流进更衣室,人员退出时,在另一更衣室脱衣,并采用负压气室,防止附着在衣物上的活性物料或产品流出更衣室;(6)对更衣室应有足够的换气次数,无菌更衣室后段的静态级别应于其他相应洁净区的级别相同,如最低级别达到B级;(7)进入和离开无菌区宜采用不同路线通过更衣室,避免对无菌环境和无菌衣污染,同时注意洁净服的进入前发放通道,和离开后洁净服的收回设置。
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和无菌验证
![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和无菌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d12e908f0b1c59eef8c7b4f5.png)
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我国《规范》(1998 年修订)在“卫生”一章中要求“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
无菌工作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挡人体脱落物。
”欧洲GMP 对无菌产品生产的着装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参见表2—18。
表2—18 欧洲GMP 对无菌生产的着装要求洁净度级别着装要求A、B 级①面罩应能完全遮住头发、胡须,面罩下沿应藏到领口中去②灭毒口罩、无尘手套、灭毒或消毒的鞋套③裤脚塞人鞋套,袖口塞人手套中④无菌衣不能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并能阻挡人体散发的尘粒C 级①头发、胡须应全部遮住②单层或双层裤装,腰部扎紧③合适的鞋子或鞋套④工作服不能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D 级①头发、胡须应全部遮住②一般的防护工作服③合适的鞋子或鞋套④有适当措施防止来自洁净室外的污染注:1.外界衣物不能带到A、B 级的更衣室(应换上工作服后进入)。
2.上述洁净室不得带人手表、化妆品和首饰。
因此所有需进入无菌实验室和无菌制造区(包括100 级及10 000 级区域)工作的操作工、机修工、QC/QA 取样人员必须接受更衣程序的确认,并公布合格者的名单,同时规定时效,超过时效必须进行再次确认,以确保进入无菌室的所有人员是“会穿无菌衣”的。
有条件的话,QA 部门应摄下每个人的更衣程序并加以保存,作为染菌的研究资料,定期进行检查。
一、建立更衣的标准操作程序人员进入无菌区先得通过气闸室,但人既不能灭菌、除菌,也不能消毒,以致成为污染无菌环境的主要威胁。
无菌的衣服、鞋套、手套、帽子、口罩以及眼镜对所有要进入无菌区的人来说是绝对必需的。
由于无菌服饰可能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最好办法,所以必须教会人们穿戴服饰的正确办法。
更衣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必须完备并在任何时候都应坚持。
更衣程序可因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用长凳将更衣室一分为二的穿衣程序一般为:①把需穿着的无菌服置于长凳上。
2010版GMP实施指南无菌药品----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
![2010版GMP实施指南无菌药品----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https://img.taocdn.com/s3/m/e63fcbed19e8b8f67c1cb9c5.png)
2010版GMP实施指南无菌药品----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版:第三十四条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按规定更衣。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版附录1:无菌药品第二十三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更衣和洗手,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第二十四条工作服及其质量应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能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各洁净区的着装要求规定如下:D 级洁净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
C 级洁净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
工作服应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A/B 级洁净区:应当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塞进衣领内,应当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
应当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塞进手套内。
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第二十五条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 级洁净区的更衣室。
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洁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
第二十六条洁净区所用工作服的清洗和处理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其不携带有污染物,不会污染洁净区。
应当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服的清洗、灭菌,洗衣间最好单独设置。
【背景介绍】洁净室内操作人员快步行走时发菌量远大于静止时的发菌量;咳嗽会增加发菌量,而打一次喷嚏会大大增加发菌量;穿衣也会使发菌量大大增加。
无菌操作前及无菌操作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活动应注意避免衣着遭受不必要的污染。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9f90c7ad51f01dc381f11d.png)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VT-FA-110-01-2015-12015年 03 月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第1页,共13页方案审批表以下各部门人员签字,代表本文件已审核并批准实施。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第2页,共13页目录1、概述 (3)2、验证目的 (3)3、验证范围 (3)4、实施验证的人员及职责 (3)5、验证时间安排 (3)6、验证前准备 (3)7、确认实施 (4)8、偏差处理与变更 (5)9、验证结论 (5)10、评价与建议 (5)11、附件 (6)附件1 验证实施前人员培训记录表 (7)附件2操作用具检查记录 (8)附件3个人卫生及着装规范确认记录 (9)附件4人员更衣表面微生物测试结果表 (10)附件5偏差处理记录 (11)附件6变更处理记录 (12)附件7允许进入A/B级区人员名单 (13)1、概述由于人工操作生产线的局限性,操作人员必须在净化区域中进行工作,因此操作人员也成为净化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洁净服作为“包裹”洁净区操作人员的唯一手段,起到避免环境污染和产品污染的一个重要作用,无菌着装的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A/B级洁净区的无菌状态,对需进入A/B级洁净区工作的生产人员、QA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更衣确认。
本方案通过3次更衣试验来确定进入A/B级洁净区的人员资质。
2、验证目的确认进入车间A/B级洁净区的人员是“会穿无菌衣”的。
3、验证范围对QA新员工王惠琴、灌装操作新员工陈晨进入车间A/B级洁净区进行更衣确认。
4、实施验证的人员及职责拟安排2015年03月30日进入A/B级洁净区的更衣程序进行验证。
6、验证前准备6.1 人员培训确认6.1.1 目的:检查并确认所有参与执行确认的人员是否已得到培训,并在培训记录上签字6.1.2 确认方法需确认的人员进入车间A/B级洁净区事先必须先经过无菌操作的培训和更衣标准操作程序的培训。
(完整版)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
![(完整版)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799085022aaea988f0f1e.png)
验证标准文件文件编号:无菌更衣确认方案目录1验证立项的申请 (2)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3)3目的 (4)4范围 (4)5职责 (4)6相关文件确认 (5)7验证内容 (5)8偏差处理 (10)9验证周期 (11)10日常更衣管理 (11)11结果分析和评价 (11)12最终批准 (12)13附件 (12)14变更历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验证立项的申请验证立项申请表编号:2 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验证方案审批表编号验证方案的批准3目的本次验证是为了证明受训人是否已掌握了更衣程序、污染控制和无菌技术,是否会穿无菌衣,是否可以正常更衣进入无菌室。
4范围进入无菌室各类人员无菌更衣操作过程的无菌性确认。
进入冻干粉针剂百级生产区域的操作工、QA、维修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均需要参加本次验证本验证方案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无菌药品附录》、《2010 年药品GMP 指南》、及《中国药典》2010 版制订。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5职责5.1本无菌更衣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质量部、冻干车间、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5.2验证领导小组职责5.2.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5.2.2负责整个验证工作的协调,以保证顺利实施本验证方案规定的项目。
5.2.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5.2.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2.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5.3生产部5.3.1负责组织、安排和实施本验证方案。
5.3.2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文件。
5.3.3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产品生产工艺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文件。
5.3.4负责对与验证方案相关的药品生产部门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无菌衣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衣更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84ba4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a.png)
1. 目的:建立进出无菌生产区更衣操作规程,保证人员更衣过程正确,降低人员对无菌生产区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2. 范围:适用于进出无菌生产区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取样人员及维修人员。
3.责任:所有进出无菌生产区人员执行,车间质检员监督。
4.规程:4.1进无菌生产区4.1.1换鞋、洗手、烘干:坐在鞋柜上脱掉一般区工作鞋,放入指定鞋柜内,从指定鞋柜内拿出工作拖鞋并换上,按照《洗手、烘干、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对双手进行清洁、消毒。
4.1.2二更:进入二更,核对无菌内衣袋编号,取出无菌内衣,穿无菌内衣上衣并将所有头发用无菌内衣帽包裹,不得外露。
穿上无菌内衣洁净裤并将无菌上衣掖到洁净裤内,将整衣袋放入周转桶内,对手部进行消毒。
4.1.3三更:4.1.3.1用肘部按住三更门把手打开三更门,从鞋套架上拿起一只鞋套套在脚上,并顺势将套好鞋套的脚越过黄线,迈进三次更衣室,按照同样的方法穿上第二只鞋套,穿戴好后再用肘部或背部将门关闭,将拖鞋留在二更内进入三次更衣室,进入三更后的双脚不得再退回二更。
4.1.3.2按照《洗手、烘干、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对双手进行6步消毒。
4.1.3.3待消毒液挥发后戴手套:首先将手套的外包装撕开,取出内包装放在整理台上,分清左右手手套(标注“L”的为左手,标注“R”的为右手),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右手手套折叠部分,将无菌手套从无菌袋中取出,戴在右手上,用戴有无菌手套的右手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折叠部分的褶皱内,取出手套并戴在左手上并顺势将折叠部分展开,套住内衣的袖口,再用左手手指插入右手折叠内将折叠部分展开套住内衣的袖口。
4.1.3.4核对无菌袋编号及灭菌有效期至(48小时内),确认是自己的无菌衣及在灭菌有效期内,将无菌袋放在整理台上,取出包袱放在整理台上并打开,并对手部进行消毒。
4.1.3.5戴口罩:待消毒液挥发后核对无菌口罩编码无误后戴于面部。
口罩应将口、鼻完全遮住,绑带时手捏住绑带的最远端,绑带过程中手避免接触洁净小帽的外表面,绑带不易过松,防止在生产过程中掉落。
更衣程序确认方案
![更衣程序确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732fd849649b6648d747fb.png)
更衣程序确认验证方案1.引言1.1概述根据GMP要求,在人员进入洁净区前,应对人员进行微生物和更衣程序的培训以及监测,为正确评估更衣程序的效果,需定期对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更衣程序的检测。
1.2验证目的更衣程序的人员验证是指采用化学试验等手段来证明人员按规定的更衣程序更衣后,洁服上无可见残留物,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消除了生产产品受更衣过程中人员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人员更衣后进行更衣程序验证。
1.3验证小组成员及责任;验证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起草,验证方案实施全过程的组织和写出验证报告。
验证小组组员-负责验证方案实施过程的具体工作,并填写验证记录1.4相关文件:相关文件2.验证内容2.1原理:试验物料:接触碟该验证方法选择人员更衣后,用接触碟法洁服表面取样,对取样接触碟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如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则可证实更衣程序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也可证实人员通过了更衣程序的培训。
2.2执行清洁程序:执行《进入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操作规程》,《洗手消毒操作程序》,《棉球擦拭法标准操作规程》2.3取样位置:每次挑战性实验用Rodac直接接触法取样,取样点如下:——每个手套(5只手指);——胸口处(在拉链中心至少有1点);——口罩:——帽兜额头处;——前臂——靴子与工作裤接口处(左右各一点)。
2.4取样条件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在B级环境下进行。
2.5取样方法:用已配制好的接触碟接触取样部位表面,让取样表面与接触碟表面充分接触,轻轻按压10秒钟,每个接触碟的取样面积为25cm2。
取样完成后,盖上培养平皿盖,置培养箱中30-35℃培养3天。
2.6有效期确认1.每个受训者必须经过3次更衣实验达标后才能进入无菌室。
2.当发现合格人员中有违反更衣程序趋向时,须重复1~3次更衣实验3.尚未进入无菌室的人员每4个月重复一次。
人员更衣确认
![人员更衣确认](https://img.taocdn.com/s3/m/dcdfe8e95ef7ba0d4a733b57.png)
2010版GMP实施指南无菌药品摘抄——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第三十四条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按规定更衣。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版附录1:无菌药品第二十四条更衣和洗手必须遵循相应的书面规程,以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第二十六条工作服及其质量应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能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各洁净区的着装要求规定如下:D 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应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
C 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戴口罩。
应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
工作服应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A/B 级区:应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塞进衣领内,应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
应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塞进手套内。
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第二十七条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C 级区的更衣室。
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区,都应更换无菌工作服;或至少每班更换一次,但须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操作期间应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
第二十八条洁净区所用工作服的清洗和处理方式应确保其不携带有污染物,不会污染洁净区。
工作服的清洗、灭菌应遵循相关规程,并最好在单独设置的洗衣间内进行操作。
【背景介绍】洁净室内操作人员快步行走时发菌量远大于静止时的发菌量;咳嗽会增加发菌量,而打一次喷嚏会大大增加发菌量;穿衣也会使发菌量大大增加。
无菌操作前及无菌操作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活动应注意避免衣着遭受不必要的污染。
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
![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3e6e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d.png)
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背景:在一些生产工厂和实验室等场合,为保证生产和实验的纯净度,通常要求在洁净区进行换衣和更衣。
而在洁净区内穿戴的工作服和防护服等需要进行管理和确认,以确保每位员工的工作服都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污染洁净区。
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确保员工更衣后的工作服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污染洁净区。
具体方案如下:一、更衣区域的规划和设计1.更衣室应位于洁净区的入口处或中心位置,方便员工进出更衣。
2.更衣室应设置为半封闭或封闭式,以避免外界污染。
3.更衣室内应设有合适的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更衣室应设有合适的照明设施,保证员工在更衣时能够看清自己的工作服。
二、更衣流程的规定1.员工在进入更衣区域前应先去卫生间进行洗手,并穿上更衣前所准备的洁净鞋。
2.员工应在更衣区域内脱去衣物,并将衣物放入专门准备的衣物篮中。
3.员工应穿上准备好的工作服和防护服,确保穿戴正确,不得有松动和漏洞。
4.员工更衣完毕后,应将自己的工作服和防护服挂放在专门的衣架上,并进行确认和登记。
三、工作服和防护服的管理1.洁净区应配备专门的工作服和防护服,并进行统一管理。
2.每位员工应配备足够的工作服和防护服,并根据工作性质和需求进行更换和清洗。
3.工作服和防护服的更换和清洗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避免污染洁净区。
四、更衣确认流程的建立1.建立更衣确认表,记录每位员工更衣时的情况,包括换衣时间、确认人员、更衣结果等信息。
2.更衣确认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更新,并根据需要进行归档和备份。
五、员工意识培养1.在实施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个洁净区更衣确认方案的责任人落实到位。
责任人需要对更衣区进行巡查并记录员工更衣的情况。
2.规范员工更衣程序:员工需要在指定的更衣区进行更衣,并按照规定穿戴洁净服装。
在更衣前,需要员工自检身上是否有不干净的衣物或杂物,确保穿戴干净的工作服装。
无菌GMP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人员更衣确认
![无菌GMP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人员更衣确认](https://img.taocdn.com/s3/m/d44cde32240c844768eaee0e.png)
根据RPN分值 符合法规和国家标准
2015/7/8
-19-
基于风险评估的生产环境监控计划书
空气微粒、空气浮游菌和沉降菌
产品转移
5#冻干机前
移动转运空西林盒
5#冻干机装卸载区
通过储存间进出5#冻干机区域
各台冻干机前
压塞头区域 洗瓶机转盘出口轨道 2015/7/8
装载产品
挑出卡轨胶塞 调节加塞零部件 扶正倒瓶及挑出倒瓶
-8-
评估 消毒动作, 无产品在灌装机内, 不需要进行 需进行烟雾试验 需进行烟雾试验 需进行烟雾试验 需进行烟雾试验 2010年试验进行了该动作,本次 不再进行。 风险较小,不进行 在其他相关动作进行时体现,不 再单独进行(如环境监测)
跨国企业实施普遍情况
很少在工作表面测量 即使测量也无法达到标准 测量的结果不可重现且变异度很高 普遍采用过滤器表面6英寸测量为“金标准”,有良好的重现性
ISPE官方杂志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July/Aug 2009 Vol29 No.4
研究证明在设备表面确定高度的水平方向非常小的移动都带来测量数据的显著变化。从测量数 据的重现性和可靠性原则,过滤器表面测量结果远比设备表面测量可靠,更能合理地反应单向 流的性能变化
有很大差异
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确定科学合理的监控计划 具体情况包括产品工艺布局、洁净室设计,生产和人员活动,环境消毒措施等 监控计划包括取样位置、取样项目和频率、警戒标准、纠偏标准
2015/7/8
-15-
基于风险评估的生产环境监控计划书
范围:无菌灌装产品的无菌生产区
摄像系统
三脚架或三维稳定仪,保证视频稳定 高清晰度 尽量深色的背景,以反差白色的烟雾 适当的灯光照明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9f90c7ad51f01dc381f11d.png)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VT-FA-110-01-2015-12015年 03 月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第1页,共13页方案审批表以下各部门人员签字,代表本文件已审核并批准实施。
进入A/B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方案:第2页,共13页目录1、概述 (3)2、验证目的 (3)3、验证范围 (3)4、实施验证的人员及职责 (3)5、验证时间安排 (3)6、验证前准备 (3)7、确认实施 (4)8、偏差处理与变更 (5)9、验证结论 (5)10、评价与建议 (5)11、附件 (6)附件1 验证实施前人员培训记录表 (7)附件2操作用具检查记录 (8)附件3个人卫生及着装规范确认记录 (9)附件4人员更衣表面微生物测试结果表 (10)附件5偏差处理记录 (11)附件6变更处理记录 (12)附件7允许进入A/B级区人员名单 (13)1、概述由于人工操作生产线的局限性,操作人员必须在净化区域中进行工作,因此操作人员也成为净化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洁净服作为“包裹”洁净区操作人员的唯一手段,起到避免环境污染和产品污染的一个重要作用,无菌着装的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A/B级洁净区的无菌状态,对需进入A/B级洁净区工作的生产人员、QA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更衣确认。
本方案通过3次更衣试验来确定进入A/B级洁净区的人员资质。
2、验证目的确认进入车间A/B级洁净区的人员是“会穿无菌衣”的。
3、验证范围对QA新员工王惠琴、灌装操作新员工陈晨进入车间A/B级洁净区进行更衣确认。
4、实施验证的人员及职责拟安排2015年03月30日进入A/B级洁净区的更衣程序进行验证。
6、验证前准备6.1 人员培训确认6.1.1 目的:检查并确认所有参与执行确认的人员是否已得到培训,并在培训记录上签字6.1.2 确认方法需确认的人员进入车间A/B级洁净区事先必须先经过无菌操作的培训和更衣标准操作程序的培训。
C级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方案-2020
![C级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方案-2020](https://img.taocdn.com/s3/m/3188d4ff453610661fd9f479.png)
C级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目录1.概述 (2)2.目的 (2)3.范围 (2)4.职责 (2)4.1验证委员会职责 (2)4.2验证总负责人责任 (3)4.3验证中各部门职责 (3)5.法规和指南 (3)6.风险评估 (3)6.1评估依据 (3)6.2风险评估表: (5)7.验证项目 (6)7.1C级洁净区更衣程序 (6)7.2验证前准备 (6)7.3人员进入C级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 (7)8.偏差处理 (8)9.变更处理 (9)10.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 (9)10.1结果分析及评价 (9)10.2建议 (9)11.结论 (9)12.再验证周期 (9)13.测试报告 (9)1.概述制剂车间C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是在工艺用水系统和洁净空调系统确认完成后进行,或与PQ同步进行。
人员进出洁净区执行《人员进入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SMP-PM-10-XXX)。
制剂车间C级洁净区洁净服材质为涤纶长丝纤维加碳纤维导电丝,样式为衣帽裤连体。
对洁净服相关部位进行接触碟取样,采用微生物方法进行检测,以确认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的可行性、有效性。
2.目的根据制剂车间C级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确认的结果,确认人员更衣过程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3.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xxxx制剂车间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
4.职责4.1验证委员会职责4.1.1各部门负责人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主管副总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4.1.2协调、处理确认、验证的有关事宜。
4.1.3验证委员会主任负责签发验证合格证书。
4.2验证总负责人责任4.2.1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批准工作。
4.2.2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4.3验证中各部门职责4.3.1质管部4.3.1.1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
4.3.1.2负责审核验证过程中的变更和偏差。
4.3.1.3参与验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调查。
4.3.2生产部4.3.2.1审核车间起草的验证方案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标准文件文件编号:无菌更衣确认方案目录1验证立项的申请 (2)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3)3目的 (4)4范围 (4)5职责 (4)6相关文件确认 (5)7验证内容 (5)8偏差处理 (10)9验证周期 (11)10日常更衣管理 (11)11结果分析和评价 (11)12最终批准 (12)13附件 (12)14变更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验证立项的申请验证立项申请表编号: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验证方案审批表3目的本次验证是为了证明受训人是否已掌握了更衣程序、污染控制和无菌技术,是否会穿无菌衣,是否可以正常更衣进入无菌室。
4范围进入无菌室各类人员无菌更衣操作过程的无菌性确认。
进入冻干粉针剂百级生产区域的操作工、QA、维修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均需要参加本次验证本验证方案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无菌药品附录》、《2010年药品GMP 指南》、及《中国药典》2010版制订。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5职责5.1 本无菌更衣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质量部、冻干车间、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5.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5.2.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5.2.2 负责整个验证工作的协调,以保证顺利实施本验证方案规定的项目。
5.2.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5.2.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2.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5.3 生产部5.3.1 负责组织、安排和实施本验证方案。
5.3.2 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文件。
5.3.3 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产品生产工艺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文件。
5.3.4 负责对与验证方案相关的药品生产部门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5.3.5 负责对验证方案文件做汇编并进行最终确认。
5.4 质量部5.4.1 负责选择培养基并进行促生长实验、检验规程及取样程序。
5.4.2 负责在验证各环节样品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5.4.3 负责现场环境的检测和原始数据的收集。
5.5 生产车间5.5.1 负责组织、安排本车间的员工参与本验证工作。
5.5.2 提供与本次验证有关的主要工艺参数,协助起草验证方案和实施。
5.5.3 负责拟订与生产车间工艺操作有关的操作程序,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核。
5.5.4 负责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操作、清洁和维护保养生产设备。
5.5.5 负责验证中各种试验材料的准备工作.5.6 工程部职责5.6.1 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6.2 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
5.6.3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报验证领导小组。
6相关文件确认7验证内容7.1 验证方法7.1.1 取样计划7.1.1.1 采用微生物试验法在每个受训人的3次更衣过程中取样;7.1.1.2 每次取样点如下(任取以下5个点(其中手套必取)):——每个手套(5指手指)——胸口处(在拉链中心)——口罩——帽兜额头处——鞋子与工作裤接口处(左右各一点)——前臂(左右各一点)——肘(左右各一点)——防护眼镜;7.1.2 检验方法:待无菌穿衣结束后,受试人员进入无菌区穿无菌外衣后的缓冲间;QA人员对其穿衣效果进行确认,如果合格,再用Rodac碟进行表面接触取样。
取样结束后,取样人员及时在Rodac 碟上标注被取样人、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并及时将已取样的Rodac碟及相应的记录送至QC。
取样后Rodac碟在30-35℃条件下倒置培养3天,微检室每天进行菌落计数并及时填写记录。
7.2 验证合格标准7.2.1 已证明受训人经过了相关培训及考核。
7.2.2 受试者3次更衣试验的程序都是正确的。
7.2.3 资料和录像显示出受训人三次试验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在合格范围内。
7.2.4 微生物检测结果合格范围如下:7.3 验证过程7.3.1 验证条件确认7.3.1.1 培训确认:进入无菌室前,每个受训者事先必须先经过无菌操作的培训,如无菌衣穿着的SOP,表面接触法取样的方法,污染控制和无菌操作技术等。
检查实施人员的培训档案,确认实施人员已接受验证方案及相关SOP的培训。
小结:经确认,受试者相关内容培训情况。
小结人: 日期: 7.3.1.2 无菌衣的无菌确认----工作服按SOP 清洗、烘干后,拿至洗衣间内的百级层流罩下整衣台上整衣、入袋,放入洗衣房内的蒸汽灭菌柜内热压灭菌121℃,20分钟。
----无菌衣的无菌检查取灭菌后的无菌衣,用表面接触碟法在以下取样点取样:在灭菌柜的验证最冷点取一件无菌衣,在叠好的无菌衣外、中、里三层分别用无菌棉签擦拭取三个样,样签于30-35℃条件下倒置培养3天,然后计数,结果应<1 (cfu /皿)。
----无菌性时限检查各无菌衣的无菌确认结果见下表小结:灭菌后无菌衣无菌结果均 。
小结人: 日期:7.3.3 更衣程序执行7.3.3.1每个受试者按《人员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更衣,进入无菌区更衣程序如下:人员进入更鞋间N1101,面向外坐在鞋柜上,脱去自己鞋放入鞋柜外侧鞋柜格内,然后转身180度,从鞋柜内侧鞋柜格中取出一般区工作鞋穿上;进入更衣间在更衣柜前脱下外衣(帽)和其它与生产无关的私人物品(饰品),放入自己的衣柜中;带上一般区工作帽(头发完全包裹在帽中),穿上一般区工作服。
进入N1104洗手间,洗手,烘干,再进入N1105一般区走廊。
人员经走廊进入N1310更鞋间脱去一般区工作鞋放入鞋柜外侧鞋柜格内然后转身180度,从鞋柜内侧的鞋柜格中取出周转鞋穿上。
进入N1429洗手脱衣间,从下往上脱去一般区工作服帽,放入指定的更衣柜内,洗手(要求完全洗净指尖、手指、手掌和手腕)、烘干。
进入无菌内衣N1501室:开门前观察门上方警报灯是否报警闪烁,如警报灯亮,则不能开门,待警灯熄灭,放可开门进入;在鞋柜外侧脱去周转鞋穿,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取出无菌分体内衣,展开(注意不得将无菌内衣拖到地面)。
先戴帽子,再穿上衣,最后穿裤子。
整理(确保除面部外,其它均被无菌连体内衣包裹),进入鞋柜内侧,进行手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湿润无菌手套全部表面)。
进入N1502室穿无菌外衣:先戴口罩,再戴无菌外帽,再取出无菌连体外衣,在踏衣板前展开(注意不得将无菌外衣拖到地面),先套上一条腿,此腿踩在踏衣板上面,再套上另一条腿,双脚站在踏衣板上,继续套上连体上装,拉好拉链,并整理(确保除眼部外,其它均被无菌连体外衣包裹),戴一次性无菌手套(要求手套将无菌外衣袖包住),进入踏衣板内侧。
进入N1504手消毒间,手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湿润无菌手套全部表面)。
经N1504室进入N1507灌装间。
7.3.3.2每人更衣确认3次中录像更衣过程至少一次,各受试者更衣执行结果见表格。
7.3.4 微生物试验7.3.4.1 每个受试者完成以上7.3.3.1操作后,现场按受擦拭取样。
7.3.4.2无菌更衣验证微生物检测结果见表格。
无菌更衣验证微生物检测结果小结:各受试者更衣程序执行。
小结人:日期:小结:各受试者微生物试验。
小结人:日期:8偏差处理8.1 本次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次方案和标准操作程序、检测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
8.2 如果检验结果阳性对照为阴性,本验证应重新进行验证。
8.3 如果检验结果阴性对照为阳性,本验证应重新进行验证。
8.4 若属验证方案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领导小组,调整验证运行参数或对进行处理。
在确认中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关键项目存在,必须进行调查,作出合理解释,并对采取的纠正行动加以记录,对纠偏行动的结果作出评价,归入最后的报告。
9验证周期9.1 如新进、或变更人员时必须进行验证。
9.2 正常情况下,每一年验证一次。
9.3 产品出现重大污染现象,必要时可采用此法进行污染点和污染菌确认。
10日常更衣管理10.1更衣确认频率及放行原则对于首次进入无菌区域的人员必须按照以上方法经过3次更衣确认,并且每次确认的结果都符合标准,才允许进入无菌区域进行相应的操作。
若3次中有1次更衣确认不合格,可重新补充1次更衣确认,结果合格,判定为通过穿衣确认符合要求。
若3次中有2次及以上更衣确认不合格或补充进行的1次更衣确认不合格,必须重新对更衣程序进行培训并于实际更衣操作培训合格后,重新进行3次更衣确认,结果合格,判定为通过无菌穿衣确认符合要求。
10.2常年从事无菌操作人员(包括无菌区域生产操作人员、车间无菌区现场QA),待首次穿衣确认合格后,无需进行再确认;关注其在生产过程中无菌服取样监控结果,如某操作人员监控结果有不良趋势出现,立即按照首次验证方式对其进行穿衣确认。
10.3对于非首次进入无菌区域的工程维修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及其他需要进入无菌区域的人员,应于近有效期时按照本确认方案进行更衣确认。
10.4无菌区人员更衣确认有效期为1年。
10.5 QA经理最终确认更衣确认人员是否合格,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布名单。
10.6 所有人员的更衣确认结果保存在质量管理部。
10.7 质量部文件管理员汇总所有经过穿衣验证及日常被取样人员的情况以备查阅(内容涉及:姓名、工作内容、被确认日期、合格与否)。
11结果分析和评价11.1 验证资料收集汇总根据上述检查与测定结果,由生产部和工程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
11.2 综合评审11.3 验证领导小组召开验证小组讨论会,对验证结果以及相关操作文件进行综合评审,确定验证结果是否达到本方案的合格标准,如某项指标达不到,应讨论决定改进方法,实施后,按本方案对该指标重新验证,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11.3.1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11.3.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
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11.3.3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11.3.4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2最终批准根据验证报告,由质量部、生产部出具审核意见,上报公司验证小组审批后签署验证证书。
13附件13.1 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
13.2 验证报告13.3 验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