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荀子对语文教学的帮助和启示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教育思想的贡献不可忽视。
孟子注重培养人的性情和品德,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改革;荀子则注重培养人的智慧和理性,注重教育的培训和引导。
以下是对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的总结。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主张通过合理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和性情。
他认为“人之始生也,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意味着人性本善,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发扬人的本性善良,使其成为真正的君子。
孟子提出了“四端”(仁、义、礼、智)的教育目标。
他认为仁是人道的核心,是超越自我、关心他人的情感;义是人们根据道义准则去行动;礼是一种有序和谐的行为规范;智是指人的智慧和理性。
而这四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养和发展的。
孟子还强调了教育的普及和改革。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不分贵贱,不分男女,在孟子看来,人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能成为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他提出了“养生之道”、“养心之道”和“养德之道”等教育方法,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荀子则相对强调人的智慧和理性,注重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智力和才能。
他认为人之本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教育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荀子主张以理性的思维和智慧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学习和修炼来提高个人的学识和能力。
荀子提出了“五利”教育目标,即“明辨利害,知修操行,有文才,能辨是非,知事理。
”他认为这些都是君子所应具备的素质。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能力。
荀子还强调了教育的培训和引导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通过训练和培养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养。
他主张通过榜样和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
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
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
”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
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孟子和荀子是古代中国教育思想的代表,他们对教育的作用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
以下是他们主要的教育作用论观点:一、孟子的教育作用论观点:1.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和发展人的善性,使之充分展示出来。
2.教育之重:孟子认为教育是重中之重,他提出“以保馀力,以俟休养,不遗人臣之事,教育之道也”。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人们尽力去做别的事情之前,就应该开始进行。
3.教育以德:孟子主张以德育人,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使之成为具有仁义道德的人。
4.教育要因材施教:孟子提出“人之性相同,习相殊”,他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不同的潜能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5.培养君子:孟子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成君子,君子具有仁义道德的品德和修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荀子的教育作用论观点:1.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贪欲和自私的倾向。
教育的作用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来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
他认为,人的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造就的。
2.教育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个人的修养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治理和世界的平衡,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来实现这个目标。
3.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荀子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教育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他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同时他主张文化的普及,使教育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4.修身为本:荀子主张通过修身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培养自律和自制力,通过修养自己的品格和思想来实现教育的效果。
总结:孟子和荀子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
他们都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使之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尽管他们对人性本质的观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教育是可以改变和提高人的性格和品德的。
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时期两位重要的儒家学派代表的作品,他们对教育思想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以下将分别对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每个人大致总结500字。
1. 孟子的教育思想总结(500字)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亚圣”,他对于教育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孟子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性情。
他认为每个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实现道德的完美。
他提出了“性善论”,主张人性善良、有天赋的道德感。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培养道德品质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良知和道德感,使之自觉奋发,追求德性的高尚境界。
其次,孟子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就必须修养品德。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修身是整个社会建设的基础,只有个人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道德的榜样和引领者,对整个社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此外,孟子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包括贵族和平民,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认为,天生并没有区分贵贱的差异,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
最后,孟子提出了“养人之道”的教育方法。
他主张通过恢复人的本性,引导人发挥潜能,并通过仁爱和亲和力来教育人。
他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并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教育。
此外,他还提出了“先行诱导”和“使人自信”等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于道德事物的敏感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主张普及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500字)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他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以下将对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第245期2013年6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245June 2013(B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徐维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7-0001-02作者简介:徐维维(1989—),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同为先秦儒家大师的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观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论断。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但总体而言,两人的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求。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异同现代价值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ncius and Xunzi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Education //Xu WeiweiAbstract As master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mencius and xunzi on human nature have the opposite argument.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and xunzi's theory of evil human,each has its reasonable place also has its shortcomings,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But on the whole,two people's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education still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worthy of our in-depth to explore unceasingly.Key words theory of goodness;theory of evil human nature;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modern value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中国传统人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孟子与荀子思想齐飞-教育共进步一色
孟子与荀子思想齐飞,教育共进步一色教育伴随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结晶供我们学习与借鉴。
今有男学生A学业沉溺于手机、电子游戏,成绩较差;天生好动,喜欢运动,爱打抱不平。
对于此情况应该如何进行教育?笔者我接下来将结合儒家两位大成者——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是孟子。
在孟子“民本仁政”思想中,“仁德”占据着核心地位。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仁德”,但只是一种萌芽、端倪。
在《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概括而言,孟子认为培养“仁德”,恢复“善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此教学思想也就决定了孟子的教学方法是倡导教师对于学生要差别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教之以德。
男学生A在学业上沉溺于手机、电子游戏之上,成绩较差是他受周围环境诱惑的影响,自身意志不坚定,具有娱乐的欲望,沉溺于娱乐的快感所致。
孟子的教育倡导存心寡欲、磨练意志,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因此对于此方面,应该帮助男同学A理清其对于娱乐与学业的关系利害问题,对他进行意志的锻炼,循循善诱,抵抗诱惑,坚定他的对于学习志向,从而抵抗诱惑,提升学业。
男学生A虽然学业沉溺于手机、电子游戏之上,成绩较差,但是结合上文对于孟子教育思想的分析看来,他的另外一个方面天生好动,喜欢运动,爱打抱不平就是他人性中的善性。
“爱打抱不平”可以看出来男学生A心存善性,对于事件是非对错有极高的道德责任感,存在着恻隐之仁与是非之心。
由此可以通过教师自身良好道德的引导与说教来对A的人性中的善性加以巩固和扩充,使得他成为“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将人天赋中的善良的本心不断发展。
除此之外,对学生A不是一味地指责他学业成绩不好的方面,而是要通过因材施教的手段,采用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教学方式,看到学生A喜欢运动,鼓励他发展体育运动,夸奖他爱打抱不平的优点,运用知识道理或者寓言故事来讲清打抱不平的好处以及需要注意的行动方式。
孔子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
孔子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一、引言孔子、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都对教育的作用和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他们的观点和理念对中国传统教育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今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文将分别从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角度,探讨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论述。
二、孔子的教育观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的德行和人格。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通过个人修养来影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进步。
他强调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首先要做到道德言行一致。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反复思考和实践,以达到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目的。
他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相互启迪,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孔子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他认为只有做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他提倡“父母在,不远游”,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尊敬父母是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基础。
三、孟子的教育观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教育理论,他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观点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培养学生情感和道德的重要性。
孟子主张“知止而后有定”,他认为学习应该有目标和方向,并注重学好基础知识。
他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他强调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基础。
孟子强调个体的发展和全人教育,他认为人的身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发展。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他认为规矩和秩序对人的行为和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还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调了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倡导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孟子》是成书于战国中后期、主要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以丰厚的思想、政治、文学、教育价值从百家著述中脱颖而出,受到私学与官学的双重青睐,甚至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社会时期的官方教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学界对《孟子》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学、哲学、教育与社会伦理领域,而在其教育思想与语文教育的关联方面鲜有系统性的研究。
因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孟子》的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切入点与重点,挖掘《孟子》蕴含的语文教育价值,并结合当前语文教育实际,探究《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部分概述了《孟子》在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回顾了前人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倾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第一章论述《孟子》的教育思想。
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两方面详细阐释了孟子教育思想的内涵,分析其对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审美人格范式、塑造生命教育观念的现实意义,并客观分析了孟子教育思想中的消极成分。
第二章论述《孟子》的语文教育价值。
从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范式三个角度着手,深入挖掘《孟子》蕴含的语文教育价值,为下文探究《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做铺垫。
第三章论述《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实施的启示。
从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简要分析当前语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分别探究《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各模块教学的启发,并从语文教育教研者的角度对教学实施提出改进策略。
结语部分对本文的行文脉络做简单梳理,并总结以上章节中《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希望中学语文教研者能在教学实践中印证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价值,不断摸索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以及对教育的启示作者:陈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7期摘要:本文浅析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总结出异同,最后探讨人性论对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080-02人性论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最为重要的内容。
在人性论上,孟子和荀子都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但他们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不同观点。
所谓人性,是指人作为一类存在物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
[1]一、孟子“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承袭了孔子人性论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
从此,开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之争。
1.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性善的萌芽。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中固定存在着四种善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他认为,有这四种心的人方能称之为“人”,无此四种心者就是“非人”。
人与禽兽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有无仁义道德。
四心是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2.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四端”,它是人生来就有的,而不是后天养成的。
孟子认为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四端”是指“仁”、“义”、“礼”、“智”。
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人会从内部自然地扩充,就像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花蕾会自己长成花,所以人们要深入发掘自己“善”的潜质。
3.孟子曾提出在环境的影响及后天的培养下,不断改善人的善性。
他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孟子认为成为圣人的关键在于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环境也能改变人的习性。
二、荀子“性恶论”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先秦人性论者的最著名的代表。
他在孟子研究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其他思想家的观点,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新的研究,建立了新的人性论体系。
1.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从人的原始本性出发,论证了“人性恶”。
浅析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之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们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并且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
本文将就《孟子》和《荀子》中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稍作比较,以分析其异同。
一.“性善论”和“性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
告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无所谓善恶,人为善便善,人为恶便恶,如急水一样,引它东流便东流,引它西流就西流。
而孟子却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所以,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但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顺性”而因势利导。
另外,教育是扩充“善端”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
在“争于气力”的时代,孟子的“性善论”的确显得软弱无力,所以荀子认为“性恶论”更能够说明问题。
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如果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性伪之分”。
“性”与“伪”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其次,“性伪合”。
“性与伪乃是区别对立的,但也是联系统一的。
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只要素材和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最后,“化性起伪”。
“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制法度。
”这样就达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虽然在对人的本质是什么善或是恶上面有分歧,但是其理论的教育作用却是不谋而合,都是为了教化治民治国。
赵杏根老师说过,孟子主张“性善论”,其“性”包括仁义礼智,属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道“性恶论”,其“性”则是指的动物属性,即自然属性。
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争辩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无本质上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他们的观点,并把他们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更好的认识人性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共同点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
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
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教育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独特的观点。
下面将分别对他们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孟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天性论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良知和道德能力。
他强调要培养和发展这种善良本性,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品德。
首先,孟子认为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他提出“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该立志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说:“君子以道育德,以德立人。
”这就是说,教育应当以道德为本,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德行高尚、有品德的人。
其次,孟子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智慧。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人应当追求全面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还要培养人的智慧才能。
他说:“能近取譬,能广学,能居其位,能行其事。
”这就是说,学生要善于模仿和学习,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和位置去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教育如父母之爱”和“父母之爱才能引导孩子”的观点。
他强调教育应像父母一样关爱和引导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他说:“父母之爱,莫大于此。
”这就是说,教育者应当用心去爱护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荀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性恶论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倾向,需要通过教育来纠正和改造。
他提出了以“正名、正视、正心、正方”为核心的教育方法。
首先,荀子强调教育应重视纠正人的恶习和纷争。
他认为人的本性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邪恶。
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纠正人的恶习和纷争,让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他说:“人心本恶,至于君子,反本性而行之”,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只有通过教育使之改造和纠正。
其次,荀子提出了“正名、正视、正心、正方”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当首先正名,明确道德标准和规范;其次正视,看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再次正心,坚守正义和道德;最后正方,合适地引导人们的行为。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对比论文总结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对比论文总结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他们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论述,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天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恢复和发展他们的本性。
孟子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成人”,即将人培养成为具备高尚品德的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只不过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恶习和嫉妒等不良行为。
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摒弃不良的习惯,培养道德品质。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他主张从儿童时期就要进行德育,通过启发和激发儿童的天性,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
他提出了“劝学”的方法,即不断地激发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示范和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他们。
此外,孟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学习是通过“经世”和“闻理”来实现的,通过学习社会经验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才能。
相比之下,荀子的教育思想更加强调人的天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和凶恶的,只有通过教育来加以约束和塑造,才能使人们遵循道德准则。
他主张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有组织的纪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遵循礼仪规范,使社会秩序更为稳定。
他提出了“读书要明经”、“背诗要精思”和“学问要致用”等口诀,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取得进步。
荀子的教育方法注重灌输和训练。
他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改造来塑造。
荀子主张通过正面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同时以严厉的纪律来制止不良行为。
他主张“学以致用”,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和验证学习成果。
荀子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才能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的来说,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相似之处,都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师的借鉴意义
对 于语 文教 师而言 ,因材施 教 的方法 显得 更为蘑 要 。凶为语 文 课是教 授 学生 母语 的课程 ,母 语相 对于 其他语 言 ,学 生 已经 具有 了 比较成 熟 的言语 能力 。 在 这个基 础上 所表现 出来 的荠 异又 是存在 的 。 因为语 文 课不仅 要 教授 学生语 言知 识 ,还要 培养 学生 听、 说、读 、
学生 的主观 能动 性 、注重 非 智力 因素 、学 习要专 心致 志 、注意 变通 材 施教 的 内容 ,也是符 合教 学要 素中 “ 以学 牛中 心 ”的 原则 。
等 。孟 子 的这些 教育 理念 对 整个封 建社 会影 响重 大 ,取其 精华 ,对 当前 的教 学改革 ,对 全面 推 进素质 教 育,丰 富发 展 当代 教育理 论 , 有 着重 要 的现实 意义 。
事 ,因而 全力 投 入 ,乐此 不疲 。这正 是作 为教 师应 具备 的正 确 、积
3 注 重启Leabharlann 发 极 的工作 态度 。诲 人 不倦 ,这 是教师 不竭 的 力量源 泉 。这一 点在 当 今教 育 中也尤 其 重要 。我们 现在 倡导 教学 改革 ,这 仅仅 是外 在 的必 要 因素 ,要想 真正 彻底 地改变 教育 现状 ,实 施素质 教育 ,究 其 内因 , 没有 教 师们 的激 情和 热血 如何 能 实现 ?尤其 是语 文教育 ,文 学本 身
启发 是教 育的 一种重 要手 段 ,由我 国春秋 时代 大教育 家孔 予提
出,孟 子发展 了他 的思 想 。盂了 的这 一施 教方法 是他 在答 公孙 丑 问
时 闸发 的。其 问答情 节如 下 : 公 孙_ H日: “ 道则 高矣 ,美矣 ,宜 若登 天然 ,似不 及 也 ;何
学习“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心得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学习“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心得今天,我听了王凌皓教授主讲的“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讲座.很有感触.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的感想.孟子名苛,他很好的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可以让人明理,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孟子的教学思想有五点.(一)“深造自得”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轲更倾向于强调思维。
他以为扩充善性就应“从其大体”,“大体”即“心之官”。
因此,人们的学习就应有一个基本要求:“深造自得”。
孟轲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据此,孟轲尤其主张学习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
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要这样,一定要有所思考,不能照搬前人的思想,而是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在前人的思想上有所思考,有所取舍,有所总结.(二)“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孟轲以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的过于迅疾,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
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
这就是“不盈科不行”,“盈科而后进”的道理。
他还通过“揠苗助长”的语言告诫人们必须注意到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绝不能用“揠苗”的方法去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再有学问的人也是通过一天天的积累,不可能一下子就有这么大的学问的.我们平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习,踏实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三)“教亦多术”孟轲很强调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育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孟子与荀子二人皆是继孔子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孔子所莫定的儒家教育思想都有各自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在此就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学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人教育思想的异同。
一、教育的哲学思想孟子根据“中庸”与“诚”的思想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主张天人合一思想。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人无有不善,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人性中的善端,扩充善性。
若不扩充它,这些善端就会消失,变成“不善”,正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意。
而荀子主张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提出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
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性中没有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善者,皆为经过教育的作用和后天的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本性,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道德品质。
在人性论方面来讲,孟子与荀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应该开展教育,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奠定了他们各自的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教学思想上二者的比较:教育作用孟子从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教育的社会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和发扬天赋予人的善性,认为只要接受学习,“人皆可为尧舜”;进而达到治理国家。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孟子确定教育目的为“名人伦”,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之义为主体的伦理道德教育,孟子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通过实现“明人伦”,来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为政治统治服务。
荀子则从唯物主义的“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为伪”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对社会,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国富兵强。
荀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所需的人才,教育内容为诗、书、礼、乐、春秋。
《孟子》对教育的启示和帮助
《孟子》对教育的启示和帮助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因材施教:孟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强调道德教育:孟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这提醒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通过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
3. 倡导自省和修身:孟子提倡个人通过自省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自己。
这种思想提醒学生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4. 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氛围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培养创新思维:孟子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
这提示
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实际运用
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实际运用男学生A沉溺于手机、电子游戏,学业成绩较差;天生好动,喜欢运动,爱打抱不平。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正确看待他的优缺点,因材施教,这里用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A的情况,分别阐述教育的方式。
一、孟子部分《孟子》在其性善论基础上,提出了以"存心养性"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原则与方法,继承发扬了孔子的德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有值得借鉴之处。
1. 重视榜样教育。
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滕文公上》)。
因此要引导学生寻找良好的榜样,激发其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并把这种情感转移到行动上来。
也可以试图让男学生A自己成为榜样,强化他的行为动机,他爱打抱不平,有一定的正义感,相信他能为同学们做出良好的示范。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2. 因材施教根据孟子的教育思想,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后,在知晓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比如说自制力差、好动、爱打抱不平等)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尽心上》)”说的就是因材施教。
我们可以利用男学生A喜欢运动这一兴趣爱好,引导其用积极因素影响消极因素,创造机会,让他能够在运动方面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例如代表班级参加运动会等),降低手机和电子游戏的使用频率和对其的依赖程度,提升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 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孟子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效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
他主张教师要启发和诱导学生,“引而不发”。
对男学生A,要先同他讲明学习对于他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沉迷手机和电子游戏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的利弊,告诉他虽然游戏能够开发智力,还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人紧绷的头脑,调整状态,确实有一定益处,但是过度沉迷其中,只会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还会对将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变成碌碌无为的人,无法立足于这个社会之中。
《孟子》教育智慧与语文教学
《孟子》教育智慧与语文教学摘要:《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其蕴含的教育智慧对当代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就语言、阅读、写作三方面来阐述《孟子》一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教育智慧;语文教学前言《孟子》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价值,构成了其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国经典古籍的教育价值日益引起语文教研者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纳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范畴。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其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观、教学范式等,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对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当下,如何理解与传承这一文化瑰宝,它又会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启示意义,则是一个既有深刻历史意义,也有现实理论价值的重要课题。
一、精确的语言教学观《孟子》语文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其书字里行间所渗透的语言魅力。
不论是从文字、文章还是文化的层面来看,语文学习始终围绕“语言”这一基本点进行展开。
因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而《孟子》中蕴含的高超的语言智慧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充分借鉴,大致可以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言达意要注意语言的精准。
《孟子》中的论辩语段并不因篇幅长短而影响语言文字的质量,即使再短小精湛的对话体,也是字斟句酌精心结撰,且能根据具体情况遴选出最为恰当的词汇,使之更切合论辩双方的感情色彩。
例如在描摹事物性状时,孟子依据情境选择“勃然”“浩然”“油然”“喟然”等形容词,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表达“杀”的含义时,能根据描写对象与感情倾向精准选择“伐”“弑”“杀”等动词。
其次,语言教学讲求明确的针对性,要贴合语境,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从《孟子》中大量出现的论辩文段可见,孟子作为论说的主体能够根据辩驳或劝说的不同对象,灵活机动地采取不同的论辩策略,同时善于把握论辩对象随时发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论辩方式,积极把握主动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和荀子对语文教学的帮助和启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中,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其表达的艺术和技巧就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以善辩著称。
其雄辩之才堪为世人典范。
在《孟子》七篇中,他那敏锐的思维,雄辩的口才、灵活多样的表达技巧,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一、引经据典,振聋发聩。
在《孟子》七章中,引经据典之处俯拾皆是。
为了表达人们对暴虐统治的反抗,他引用《汤誓》里的“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警告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
引《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劝滕文公致力国事,施行王道。
孟子也认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表达他对孔子的崇尚之情。
孟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引经据典,相当于在双方架起一座走向共识的桥梁,使对方易于接受。
同时,因引用的都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且具有权威性的话,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犹如让古代的圣人贤士跑出来帮助自己说话,即借他人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以说,孟子深谙此道。
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充分的掌握好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是老师在板起面孔来给他讲大道理,而是许多让他崇拜佩服的大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或者他平日最喜欢读的文学作品,在亲切的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自身的优劣得失,并给他指点迷津,师生关系肯定会亲密无间的,那将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多么美妙的境界。
二、运用哲理警句,启发警示后人。
哲理警句语言优美,隽永深刻,情绪激昂,内容凝练,是闪耀着智慧之光的人生哲理。
孟子开言吐语,头头是道,其中不乏具有丰富哲理性的名言佳句,对世人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
如他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更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力论据,成为许多人修身立德的准则,进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成为后世众多的仁人志士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孟子确实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这些哲理警句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寓意深远,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学习孟子的文章时,不仅要让他们背过并弄清楚他们的出处和意思,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和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找一找哪些人他们的什么事迹体现了孟子的哪些名言警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争做孟子名言警句的实践者。
这样一来,教育工作者,不仅运用孟子的名言警句来启迪了人的心扉,更锻炼了他们用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政治、艺术的胆略去揭示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美的本质的能力,让自己和受教育者的情操都不断得到陶冶,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更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超越自我,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三、借用寓言,曲径通幽。
孟子善于借用寓言,以具有趣味性的短小易懂的故事,来深入浅出的说明自己要阐述的道理,例如,他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规劝人们做事不能急躁冒进,一定要循序渐进,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他借用“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一寓言,极力讽刺了那些为求贤达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的丑恶灵魂。
以“邻人偷鸡”的寓言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寓意含蓄深刻。
孟子正是利用了这些特点,在说明道理、阐述观点的过程中灵活的借用寓言,既能使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又能让对方心平气和地领会。
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如能适当的采用这种形式,同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相互交流思想,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四、善用比喻,旁敲侧击。
比喻把所要表达的思想的逻辑性,精炼的表现为人们的常识最容易感受到的知觉对象,省却许多语言,通俗易懂的说明了复杂的问题,这是孟子最擅长的。
例如:他用“每天偷别人一只鸡的行为改为每月偷别人一只鸡”的比喻,指责那不肯立即改正错误的人,用不着阐述理由,使那受指责者无可答辩。
又如:梁惠王平时不行“仁政”,到了凶年,做一点点临时性的对少数人的救济事情,因而沾沾自喜。
孟子说,这是和“畏怯敌人,从战场上退却五十步的人讥笑那退却百步的人”一样的可鄙。
像这样尖锐、辛辣的比喻,其作用胜过使用多量语言的批评。
又如:他对急于求成的作风,给予“揠苗助长”的讽刺;同时也指出,那放任自流的懒汉和“不耕苗者”一样得不到收获。
孟子采用比喻这种表达方式,避开正面回答,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而巧妙的“言他物明己意”,迂回曲折,间接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如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用“一曝十寒”来比喻做事如果没有恒心,就很难达到目的的道理,规劝人们做事应有毅力,坚定不移。
又如齐桓公欲扩张国土,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对他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用“缘木求鱼”,暗示他的所作所为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其结果是必然适得其反。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学习孟子的这种艺术技巧,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如果也象孟子那样善用比喻,就会避免干巴巴的空洞说教和正面冲突,给自己和对方留有思考的余的,从而增强了说理的艺术性,对学生来说,则是旁敲侧击,发人深省。
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先引导学生心领神会的赏析体味孟子文章中的比喻的特色,让学生对其比喻有了透彻深入的了解,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的让学生先从仿句开始练习,掌握其句式的特点,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写的作文中加以体现,这样孟子的这一语言艺术特色,就会流传百世,永垂不朽,也算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一大贡献。
五、亦正亦反,形成合围。
《孟子》书中论辩式的文章则如此,孟子善于掌握论敌的思想矛盾发展情况,善于从反面或侧面顺着对方的意思,作起波澜,一纵一擒的诱导对方思想上的积极因素发生作用,逐渐减轻消极方面的抵抗,以便于把自己的意见投入对方的心坎。
例如:他把齐宣王“好货、好色、好乐、好勇”的缺点,都说成是可以行施“仁政”和争取“王天下”的条件;他把“以羊易牛”、受到老百姓批评等弄得齐宣王在思想上搞不通的小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指出这是“仁术”,是“保民而王”的大事业的基础。
又如:他顺着陈贾为齐王辩护错误的说法,在承认陈贾自以为得到胜利的“然则圣人且又过与”的结论下,忽然调转话头,严厉指出陈贾替齐王掩饰错误的卑鄙企图。
又如:他对陈相,以从容不迫的回答方式,一层一层地逐渐引出陈相“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结论,随即根据对方的论点,及时的宣传自己的主张,文字上显得波澜壮阔,内容丰富。
教育工作者整天面对的是长着千人千模样,有着万人万思想的学生,在不同意见的对象面前,如果一开始便从正面“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意见摆出来,那会使人只感到“异”而不感到“同”,往往引起抵触或厌倦的情绪,从而增加解决矛盾的困难,减少说服力。
正的方面,就是直陈意见。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时正面的意见难于被人接受,尤其是广大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有的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这时,如果学习使用孟子的这种“相反相成、”“因势利导”的方法,我们迂回曲折,辅之以反面,让学生看到“如果不这样”所产生的后果,就有可能起到茅塞顿开的作用,达到师生相看两不厌的美好境界。
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现时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敢于创新。
多种形式的辩论会非常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
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在辩论时,能学习孟子的这种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采用从正反两方面着手的方法,迂回曲折,欲擒故纵,诱敌深入。
让敌方跟着你不自觉的进入你设的圈套,既驳倒了对方又证明了自己观点是正确的。
甚至倒过来让他也信服你的观点,岂不妙哉?荀况,亦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
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一住儒家大师,世称荀子。
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是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
教学思想1、学思行结合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知类"和"通道"。
"道者,治之经理也”。
"礼者,人道之极也"。
"知道"的实质涵义就是"知礼",思考就是要以礼作为准绳来判断知识的曲直是非,反对不求本义和纲领的杂乱识记。
"解蔽”,就是在学习时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
有些学说观点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往往"蔽于一曲(部分),而暗于大理",因此要加以分析和审缜地批判之后去伪存真。
"解蔽"就是要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
而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把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开来,加以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评论或判断,权衡的准则是"道"。
荀子认为探求真理应当善于批判和比较不同学说中的不同观点,"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去舍"。
2、"积"与"锲而不舍"教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计划与步骤,循序渐进。
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学应根据人的认识规律私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逻辑顺序而逐步深入。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法则,规律)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荀子告诫教师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要因教材而施教。
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