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翻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共65张PPT)
第五段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 也,岁也‛
错 误 态 度
正确
态度
王无罪岁
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
除暴政
狗彘食人食(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比喻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爱民
保民、富民
以民为本
养民、教民
文章思路
二、(2-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5-7)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 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4、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 样性格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 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面对梁惠王“ 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
③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称王
(2)动词活用作名词
①请以战喻
战争 死去的人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
•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4)使动用法
•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5)意动用法来自•王无罪岁 •以…为罪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 ②非我也,兵也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第一段内容
移其民
尽心
移其粟
民不加多 (我) 民不加少 (邻国)
无如寡人之用心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翻译第二段:
• 孟子对曰:“王好 战,请以战喻。填 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 十步而后止。以五 十步笑百步,则何 如?”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ppt课件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途”)有饿莩 (piǎo)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 道开仓赈济。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 什么不同?
6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7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 样用心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1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
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 里,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孝悌t之义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 食转移到河内;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 道开仓赈济。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 什么不同?
6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7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 样用心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1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
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 里,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孝悌t之义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 食转移到河内;
寡人之于国也含逐字逐句翻译PPT课件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 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 必先得人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 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 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 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 人才够叫大丈夫。
走 近 作 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 )
第1页/共82页
孟子名 轲,字 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 学派代表人,后人把 他与孔子合称 孔并孟尊 称他为 ,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 民贵君思轻想 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第2页/共82页
孟 母 一 迁
第3页/共82页
孟 母 二 迁
第4页/共82页
•然:这样
•而:表转折, 却
•王:wàng,名
而不王者, →动,为王,统一
未之有也。 天下
•未之有也:宾
语前置句
第43页/共82页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绸吃肉,百姓不 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 能统一天下称王的,从没有过。
第44页/共82页
翻译第七段
第45页/共82页
“狗彘食人 •食:第一个为动
第18页/共82页
孟府
第19页/共82页
孟林亦称亚圣林,位于邹城市东北
第20页/共82页
第21页/共82页
孟 子 墓 碑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 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 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 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 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 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 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 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 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 人才够叫大丈夫。
走 近 作 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 )
第1页/共82页
孟子名 轲,字 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 学派代表人,后人把 他与孔子合称 孔并孟尊 称他为 ,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 民贵君思轻想 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第2页/共82页
孟 母 一 迁
第3页/共82页
孟 母 二 迁
第4页/共82页
•然:这样
•而:表转折, 却
•王:wàng,名
而不王者, →动,为王,统一
未之有也。 天下
•未之有也:宾
语前置句
第43页/共82页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绸吃肉,百姓不 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 能统一天下称王的,从没有过。
第44页/共82页
翻译第七段
第45页/共82页
“狗彘食人 •食:第一个为动
第18页/共82页
孟府
第19页/共82页
孟林亦称亚圣林,位于邹城市东北
第20页/共82页
第21页/共82页
孟 子 墓 碑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 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 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 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 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 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8《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孟子》
■ 四书之一(《论语》 《孟子》《中庸》《大 学》),是一部由孟子 及其弟子编写记录其言 行的书。全书共七篇, 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 典著作。
孟子的思想
■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反对不义战争(春秋无义战) ■ 人性善论
时代背景
■ 孟子在梁惠王35年应邀到达魏国。魏国在 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后期 遭遇一连串失败,畏秦之甚,将首都由安 邑迁至大梁。孟子到来,梁惠王曾表示: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 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 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 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
不王者,未之 有——王道之 成
孟子阐述了7条如何致王道的措施, 你认为孟子心中的王道究竟是什么?
■ 以民为本,保民教民,实行仁政是统一 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 施行仁政,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 以使天下归心。
最后一段旨在说明?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君王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
■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 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 的最大儒学大师,后世常以“孔孟”并 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曾游历 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 书,传世有《孟子》七篇。
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提出问题(1) 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2-4)
梁惠王——邻国之 君 五十步笑百步(设喻)
数量不同, 实质相同
解决问题(5-7) 王道(施行 仁政)
天下之民至
写作特点
■ 结构严谨 ■ 善用比喻(设喻说理) ■ 对比论证 ■ 气势充沛(长于论辩,表现在语言上是
最新《寡人之于国也》-(共50张PPT)课件PPT
教民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仁 政
王 道 之 始
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鼓励养蚕(纺)
保 民
初 步 措 施
王 道
繁兴六畜(牧)
根 本
之 成
生产粮食(农)
措 施
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判断句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句句。 ➢重点习惯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2.直不百步耳
“只……罢了。” 3.是亦走也
“这是……呀。”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题例讲析
例题1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形,然而、但是
太后曰:“然。” 对,是这样的
孟子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那些结果?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谨…申之以孝悌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养民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 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 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 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 “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 是用梁惠王熟知的事例设喻,使对方容易接受。通过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诱使对方说出否定 自己观点的话。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 邹(今山东邹县)人,生于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 代。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他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 治论“仁政” ,提出“性善论”,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 孔子并称“孔孟”,并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违反,违背, 这里指耽误
尽,完
细密的渔 网
池塘
按照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这 季节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思考2:
• 1.孟子是怎么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的?
• 不直接回应,投其所好,以战争的话题吸引梁惠王,巧用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启发梁惠王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 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 2.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 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 的“不尽心”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 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暗示了梁惠王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 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 《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 描绘也更细致。 。
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sù)于河内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衣(yì)帛(bó ) 数(cù )罟(ɡǔ)不入洿(wū )池 鸡豚(tún) 狗彘(zhì) 之畜(xù) 庠(xiánɡ)序 申之以孝悌( tì) 然而不王(wànɡ)者 饿殍(piǎo)
违反,违背, 这里指耽误
尽,完
细密的渔 网
池塘
按照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这 季节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思考2:
• 1.孟子是怎么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的?
• 不直接回应,投其所好,以战争的话题吸引梁惠王,巧用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启发梁惠王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 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 2.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 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 的“不尽心”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 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暗示了梁惠王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 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 《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 描绘也更细致。 。
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sù)于河内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衣(yì)帛(bó ) 数(cù )罟(ɡǔ)不入洿(wū )池 鸡豚(tún) 狗彘(zhì) 之畜(xù) 庠(xiánɡ)序 申之以孝悌( tì) 然而不王(wànɡ)者 饿殍(piǎo)
《寡人之于国也》对译PPT课件
c、“仁政”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
13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
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
大夫。”
《孟子尽心下》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 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效果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材木 不可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果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4、梁惠王自认为的“寡人之用心者”包括这些措施吗? (为什么)
梁惠王的措施并没有从源头上真正解决生产的问题。 王道之始的措施主要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百姓养生丧死 无憾,这使民增多的初步措施. ,也是实施仁政的开始2。7
5、实行王道以后又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结果 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抛弃 铠甲 拖 兵器 表修饰 逃跑 有的人 然后 停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
那么
翻译:“大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做比喻 吧。咚咚地击鼓,(两军的士兵)在兵器交锋以后, 就抛弃铠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 后停止,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凭自己只 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么怎么样 呢?"
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 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 的教诲立志成材。
.
6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
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
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
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
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
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
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链接文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学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 言运用等。
链接哲学领域
探讨《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等,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链接社会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等级制度、礼制文化 等,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创新性应用和实践探索
古代农业社会
本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古代农业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 响大,因此百姓生活困苦。同时,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百姓 的生死福祸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仁爱”、“礼义廉耻” 等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测验内容可以包括《寡人之于 国也》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 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 。
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 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为后续教学提 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点评与引导
教师点评
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分 享观点,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
教师引导
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和救灾措施,我们可以 进一步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治理效果,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各种治理模式的优劣及适用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 将这些思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养。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文章结构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39页)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 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无、颁、涂
二、古今异义
河内 走 养生 然而
三、重要虚词
邻国之民不加少
之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填然鼓之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请以战喻 以时入山林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河内凶亦然
然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
弃甲曳兵而走
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鱼鳖(biē)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 (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 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 (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三读: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请梳理此文的思路
1、提出问题
梁惠王:尽心——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
结果: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如寡人
结果:民不加少
感到 困惑
为何提出这个问题? 外战内劳——需要人力
文本解读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翻译第六段
2020年9月28日
27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
2020年9月28日
• 树:名→动,栽种;
• 之:音节助词
•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 以:介词,凭借
• 衣:yì,穿,名→动
• 帛:丝织品;
• 豚:小猪; 彘:大猪;
2020年9月28日
24
不违农时
使民
不入洿池
养生 丧死
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山林
无憾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2020年9月28日
25
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 山林,材木不可胜 用也。谷与鱼鳖不 可胜食,材木不可 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 书”。
2020年9月28日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2020年9月28日
5
孟府
2020年9月28日
6
2020年9月28日
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
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
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
位2,020年孟9月子28日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9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期望和寄托,希望君王能够承担起治国的重任,实
现天下太平。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对比
通过对比邻国之政和寡人之政的不同之处, 突出了作者治国的用心和成效。
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 感染力,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反问
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作者对治国的重视 和责任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
其他学派观点比较分析
道家学派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道 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
自然规律和自由发展。
墨家学派
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和 “非攻”,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和战争。
法家学派
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 和“重刑主义”,强调法律规范 和严刑峻法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性。
05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
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 ,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差异。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仁”和“礼”,提倡“为 政以德”,注重个人修养 和品德教育。
孟子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性善论”和“仁政 ”,强调天赋人权和民本 思想。
荀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性恶论”和“礼法 并举”,强调后天教育和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推动文化创新
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 代特点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 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4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概述
01
02
03
分封制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 巩固统治。
宗法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 什么不同?
6王无罪岁,斯天下Fra bibliotek民至焉。”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7
可以吃肉食了。
4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 饿了。
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 姓听,
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2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啊。”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
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 食转移到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 样用心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
(xù),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的衣 服了。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 里,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
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3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 什么不满了。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1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 跑。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
5
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做到了这些而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还从未有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途”)有饿莩 (piǎo)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 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 什么不同?
6王无罪岁,斯天下Fra bibliotek民至焉。”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7
可以吃肉食了。
4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 饿了。
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 姓听,
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2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啊。”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
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 食转移到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 样用心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
(xù),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的衣 服了。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 里,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
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3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 什么不满了。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1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 跑。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
5
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做到了这些而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还从未有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途”)有饿莩 (piǎo)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 道开仓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