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案例分享
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案例分享社工儿童个案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个体的问题,通过提供专业的儿童保护和支持服务,帮助儿童克服困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列举了10个案例分享,以展示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1. 张小明的家庭暴力问题张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经常发生激烈争吵并互相斗殴。
社工通过与张小明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他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
社工与张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心理辅导和家庭访问,帮助他了解和应对暴力行为,并协助家长接受家庭暴力干预计划,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
2. 王小芳的学习困难王小芳是一名9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遇到了学习困难。
社工通过与王小芳的交流和评估,发现她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困难,并且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社工为她提供了个别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她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并与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作,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3. 张小红的社交障碍张小红是一名12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遇到了严重的社交障碍问题,经常被同学排斥和欺负。
社工通过与张小红的沟通和观察,发现她缺乏自信和人际交往技能。
社工为她提供个别辅导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她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与学校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促进全校学生的友善互助。
4. 李小华的家庭贫困问题李小华是一名10岁的男孩,他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社工通过与李小华的家庭访谈和评估,发现他面临着生活困境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社工与李小华的家人合作,提供经济援助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李小华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机会。
5. 赵小刚的情绪问题赵小刚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经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和暴力行为。
社工通过与赵小刚的沟通和观察,发现他遭受了家庭暴力和情感忽视。
社工为赵小刚提供个别辅导和情绪管理技巧培训,帮助他理解和表达情绪,并与家庭成员合作,提供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
6. 李小明的亲子冲突问题李小明是一名11岁的男孩,他与父母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和冲突。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一、案例背景:1.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男,今年42岁,患有精神残疾二级,属于低保家庭。
2010年服务对象投资失败,从而引发了精神疾病,与前妻离异后,现又组建了家庭。
服务对象因身体原因,很难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处于无业、无经济来源。
2.家庭情况:服务对象父亲,患有肢体残疾三级,右眼失明,腿部有严重的关节炎。
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二级,骨瘦如柴,拄着拐杖还会经常摔倒,其母亲还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打胰岛素,早中晚以及半夜需各打一针,有时生理上不受控制会大小便失禁。
服务对象女儿目前在上高中,到今年9月份升读大专,其性格较开朗活泼,与家人之间相处和谐。
服务对象妻子在外地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较辛苦。
3.社会支持:服务对象的正式支持网络是镇民政办以及所在村委会,帮助其申请低保,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服务对象家庭能够维持日常生活。
村委会对于服务对象一家的情况较为关注,会定期进行探访。
服务对象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其家属、亲戚、邻居,不仅在生活上对其照顾有加,还在精神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一)经济层面:服务对象因患有精神疾病,从2022年12月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常开销以及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一直都是靠其父亲在维持。
服务对象希望社工可以协助链接到合适的工作资源和残疾人员相关福利,从而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
(二)心理层面:服务对象父亲除了要维持家庭生计外,还要长期照顾服务对象及其母亲,对于父亲的付出和辛苦,服务对象心里非常愧疚和无奈,他认为“都是因为我,家庭才变成这样”。
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为服务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
(三)社会支持层面: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以及严重的糖尿病,25年以来一直都是由服务对象父亲在尽心照料,多年前腿部因多次摔跤不能正常行走,需要拄拐支撑。
服务对象希望能够为母亲链接长护资源,缓解其父亲的照顾压力。
社工失独老人个案案例分享
社工失独老人个案案例分享失独老人就像被风雨吹打后独自飘零的树叶,看似孤单又脆弱。
但咱们社工一介入,就像给这片树叶撑起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
有这么一位失独老人李大爷,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那表情严肃得像个被抢了糖果的小孩,一言不发。
我就打趣说:“大爷,您这脸拉得比长白山还长呢,有啥烦心事跟我唠唠呗。
”他哼了一声,可算开了金口。
原来啊,他整天就一个人闷在屋子里,感觉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那我能让这潭水继续这么平静吗?当然不能!我就像个热情的小太阳,带着各种活动计划闯进他的生活。
我跟大爷说:“大爷,咱们这就像开启一场奇妙的冒险,可好玩了。
”我先拉着他去参加社区的老年书法班。
刚开始,大爷那字写得歪歪扭扭,像喝醉了酒的蚯蚓在纸上乱爬。
我就笑着说:“大爷,您这字可真有创意,这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流派呀。
”大爷被我逗得哭笑不得,但是也有了继续练习的动力。
后来,我又带着大爷参加了社区的园艺活动。
大爷那双手啊,在泥土里捣鼓的时候,我就说:“大爷,您这双手现在就像魔法师的手,这小种子在您手里指不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他白了我一眼说:“就你会说。
”可嘴角却有了一丝笑意。
慢慢地,大爷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了。
他就像一朵重新绽放的花朵,和社区里的老人们有说有笑。
有一次,他还主动跟我说:“你这小娃子,就像一阵春风,把我这老骨头吹得又活过来了。
”再看大爷的生活,那可真是丰富多彩。
他参加了老年合唱团,那歌声虽然比不上歌唱家,但也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充满了生机。
我跟大爷说:“您这是要成为老年歌星啦,到时候我就是您的头号粉丝。
”通过这个个案,我深刻地感觉到,失独老人其实就像被乌云遮住的星星,只要我们社工像一阵风,吹散那乌云,他们就能重新闪耀。
我们的一点点努力,就像在黑暗里点亮了一盏小灯,虽然微弱,但足够温暖这些老人的心。
现在的李大爷啊,生活得可带劲了,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就像挖到了一座宝藏一样开心。
低保家庭社工个案服务的案例
低保家庭社工个案服务的案例低保家庭社工个案服务是指社工针对低保家庭的特殊需求和困难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支持。
以下是10个关于低保家庭社工个案服务的案例:1. 张女士是一位低保家庭的单亲妈妈,她在社工的帮助下参加了职业培训课程,并成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社工还提供了心理支持,帮助她重新建立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 李先生是一个失业的低保家庭成员,他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求职技巧,并通过社工的帮助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
社工还与他一起制定了职业发展计划,帮助他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工作机会。
3. 王先生是一位低保家庭的老人,社工定期拜访他并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照料。
社工还协助他申请了一些社会福利项目,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
4. 小李是一名低保家庭的儿童,他在学校遇到了欺凌问题。
社工与学校合作,为小李提供心理辅导,并与老师和家长一起制定了防止欺凌的计划。
5. 张先生是一位低保家庭的父亲,他在社工的帮助下参加了一些家庭教育培训班。
社工还提供了家庭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改善了与家人的关系。
6. 小红是一个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她在学校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和学习困难。
社工与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作,为她提供了个别辅导和学习支持,帮助她重建学习动力。
7. 王女士是一位低保家庭的残疾人,她需要定期医疗和康复护理。
社工协助她申请了残疾人福利和医疗补贴,并提供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支持。
8. 张先生是一名低保家庭的老年人,他在社工的陪伴下参加了一些社区活动和养老院的康复项目。
社工还帮助他申请了一些老年人福利和优惠政策。
9. 小明是一位低保家庭的儿童,他在学校遇到了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社工与学校老师合作,为他提供了学习支持和行为管理的指导,帮助他逐渐适应学校生活。
10. 王女士是一位低保家庭的单亲妈妈,她在社工的帮助下参加了一些家庭经济管理培训课程。
社工还协助她申请了一些家庭经济援助项目,并提供了理财和储蓄的建议,帮助她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福祉和个体心理健康的专业,其实践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儿童保护、家庭咨询、老年关怀、残障服务、社区发展等。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将精选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案例一,儿童保护。
小明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离异后,由于家庭暴力和经济困难,小明的父母无法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支持。
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症状,老师和同学都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社会工作者介入后,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同时联系相关部门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援助。
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恢复了自信和快乐,学业和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老年关怀。
李奶奶是一位独居的80岁老人,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会工作者定期上门探访,陪伴李奶奶聊天、做家务、购物,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组织了一些老年人活动,让李奶奶有机会结识新朋友,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
在社会工作者的关爱和帮助下,李奶奶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
案例三,残障服务。
小芳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她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歧视。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芳的家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社交训练计划,帮助小芳逐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积极倡导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关爱,组织了一些公益活动和宣传教育,促进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在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下,小芳逐渐融入了社会大家庭,她的自信和独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每个案例都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工作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禁毒社工个案服务案例
禁毒社工个案服务案例一、个案背景。
阿强(化名),男,35岁,有多年吸毒史。
他原本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庭也算美满。
可自从沾上毒品后,一切都变了。
工作丢了,家人对他失望至极,朋友们也都离他而去。
阿强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感觉生活毫无希望,却又难以摆脱毒品的控制。
二、接案过程。
我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眼神空洞。
那是在社区戒毒中心,我作为禁毒社工被分配负责他的个案。
我主动跟他打招呼:“嗨,阿强,我是你的社工[我的名字],以后我就陪着你一起打这戒毒的仗啦。
”阿强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心里明白,他对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肯定充满了怀疑和抵触。
三、预估问题。
1. 生理依赖。
阿强吸毒多年,身体已经对毒品产生了很强的生理依赖。
戒毒初期,他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头疼、失眠、浑身酸痛等,这是他戒毒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2. 心理障碍。
由于吸毒导致的社会关系破裂,阿强内心极度自卑和孤独。
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被家人和朋友抛弃,对未来没有信心,缺乏戒毒的内在动力。
3. 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家人对阿强失望透顶,不愿再与他有过多联系;朋友也都远离他。
在戒毒过程中,他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支持网络,这使得他更容易在遇到困难时重新陷入毒品的怀抱。
四、服务计划。
1. 短期计划(1 3个月)帮助阿强缓解戒毒初期的生理不适。
我联系了社区的医疗资源,为他安排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就像给他的身体来一场“大检修”。
与阿强建立信任关系。
我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比如他以前喜欢的足球。
我会跟他聊最近的球赛,哪个球队踢得精彩,慢慢地,他开始愿意跟我多说几句话了。
2. 中期计划(3 6个月)开展心理辅导。
我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阿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帮助他正视自己的过去,克服自卑心理。
我还鼓励他写日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都写出来,就像给心灵来一次大扫除。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一一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贵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 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社工个案案例:家庭暴力在某市A社区,社工B接到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报案电话。
报警者是一名邻居,报警内容是他们听到了来自一户家庭的尖叫声和物体撞击声。
社工B立即出发前往该家庭所在的地址。
社工B到达后,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开门,他们随即联络了警察前来协助。
经过与警察的合作,他们成功进入了家中。
社工B在进入时,发现现场的情况十分混乱,桌上、地上都是打碎的碎片和衣物。
他们发现家中有一位妇女受伤,额头上有一道伤口在流血。
她非常惊慌,不敢说话也不敢看社工B。
社工B察觉到她的恐惧和困惑,开始通过温柔的声音和亲切的表情来和她建立联系。
他们告诉她他们是来帮助她的,她可以保持安全,不用害怕。
接着,社工B开始询问妇女的安全情况,询问她是否受到家人的虐待。
妇女开始有些犹豫,最开始时只是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随着与社工的交流,她开始逐渐打开心房并讲述了她被家人长期虐待的经历。
妇女告诉社工B,她的丈夫酗酒成性,每次在喝醉后都会对她动手动脚,甚至也不放过孩子。
而她一直忍耐着,不敢报警或寻求帮助,因为她害怕失去孩子,也担心社会对她的偏见。
社工B听完妇女的叙述后,对她的勇气和坚强表示钦佩,并告诉她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虐待,她和孩子有权利过上安全的生活。
社工B随即与警察一起协助妇女报案并获得法律保护。
接下来,社工B给妇女提供了一些紧急援助,包括提供临时住所、食物和衣物,并向她提供了各类家庭暴力应对的支持和指导资料。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社工B多次拜访了妇女,并与她进行个案工作。
他们一起探讨了她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她恢复经历暴力后的心理创伤和重新建立自信。
同时,社工B也联络了相关部门和机构,为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确保她能够获得合法的庇护和财产保护。
社工B还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的支持,帮助她找到稳定的工作并实现经济独立。
通过社工B的帮助和支持,妇女最终成功脱离了家庭暴力的困境。
她重新找到了自我,过上了安全、独立、有尊严的生活。
禁毒社工个案案例故事
禁毒社工个案案例故事我是一名禁毒社工,在这个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岗位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阿强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整个人看起来很萎靡,头发乱得像个鸟窝,眼睛也是那种空洞无神的样子,就像一个被抽走灵魂的躯壳。
他坐在社区戒毒中心的角落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警惕。
我走过去,笑着跟他打招呼:“嗨,阿强,我是你的禁毒社工小李,以后我就陪着你一起走这段路啦。
”阿强只是瞟了我一眼,哼了一声,那态度就像是在说“你能把我怎么样”。
我心里暗暗想,这可是个硬骨头啊。
我开始尝试了解阿强的情况。
原来他是因为交友不慎才沾上毒品的。
他曾经有个所谓的“兄弟”,在一次聚会的时候给他递了一些“新奇玩意儿”,阿强那时候不懂事,就跟着试了试,结果就掉进了这个深渊。
我就跟阿强说:“你看,你那兄弟可不是真兄弟,哪有兄弟把你往火坑里推的。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拉你一把的。
”阿强听了我的话,皱了皱眉头,好像有点被触动。
阿强戒毒的过程可没那么顺利。
有一次,他毒瘾发作,整个人开始浑身发抖,满脸都是豆大的汗珠。
他冲着我大喊:“小李,你让我出去,我难受死了,就一点点,就一点点就好。
”我看着他这个样子,心里很心疼,但我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心软。
我拉着他的手说:“阿强,你要是现在放弃了,之前受的苦就都白受了。
你想想你爸妈,他们还等着你重新做人呢。
”阿强哭了,哭得像个孩子,他说:“我爸妈早就不管我了,他们说我没救了。
”我赶紧说:“怎么会呢,只要你现在开始好好戒毒,我就陪你去找他们,告诉他们你变了。
”为了帮助阿强分散对毒品的注意力,我给他找了很多事情做。
我发现阿强对画画还挺感兴趣的,虽然他画得不是那种特别专业的,但很有自己的风格。
我就给他弄来了一些画具,让他在社区戒毒中心画画。
阿强一开始还不太愿意,觉得自己不行。
我就鼓励他说:“你看你画的这个小人物,多生动啊,就像活的一样。
你要是好好画,以后说不定能办个画展呢。
”阿强被我逗笑了,从那以后,他一有空就画画。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案例一:小亚,女,12 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家庭成员有父母亲,一个姐姐.姐姐读高二,寄宿在学校.小亚的父亲是私营企业家,母亲是全职太太,姐姐从小在农村长大,由奶奶照顾,很懂事,学习成绩好.生小亚时,家里经济条件好了,母亲在家做了专职主妇.因为这样,父母亲对小亚的要求更高了,从小时候起每天为其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亚的自由活动时间很少,买文具,衣服鞋子等都有妈妈或姐姐全程监督.小亚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难受,在和同学逛街时买了东西她都不敢对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要升学考试了,小亚很害怕,不敢回家.在家长看来,小亚经常说谎,学习不主动.问题: 1.小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哪些? 2.针对小亚的困境,谈谈你的介入策略中可能运用到的相关理论.答题要点:考试大论坛 1.小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家庭环境太压抑,升学压力太大,不敢和家里人说心里话. 2.针对小亚的困境,可运用的相关理论是:(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小亚的行为放到她的家庭环境和社会中去考察,分析,理解小亚的处境;(2)结构家庭治疗法:分析小亚的家庭结构和特点,以改变小亚与家人的交往模式;(3)行为修正模式:鼓励小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到父母的认可.案例二: 2005 年,王某与丈夫离婚,闹上法庭,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儿子唐峰判给王某.离婚后.王某与前夫争着错爱儿子,经常发生两人同时在校门口争着接唐峰的情形.唐峰跟母亲回家了,父亲很失落,他只能回家给父亲打电话弥补,但电话打多了,母亲又不高兴.他的一个生日要隆重过两次.每次放学回家父母的车经常同时来接,与同伴玩的机会也没有,经常是坐母亲的车,父亲的车跟在后面.唐峰小小年龄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父爱和母爱,他开始从心里厌恶亲情,厌恶关心,开始报复:拼命花父母的钱,并逃离到外地,被父母追回后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不语.一个人发呆.问题: 1.案例中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答题要点: 1.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家庭关系问题:父母的过分溺爱;(2)社会关系问题:没有与同伴玩的机会;(3)情绪问题:沉默不语,一个人发呆. 2.主要的介入策略:(1)与唐峰建立信任关系,将对父母的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舒缓其心理压力;(2)与唐峰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唐峰的困境和想法;(3)协助唐峰父母一起制定合适的探望制度,学习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4)鼓励唐峰参加学校的活动,与同辈群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案例三:子中,男,3 岁时父母离异,此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再婚后又育有一个儿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在小学时,子中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由于长期缺少母爱和家庭管束,到了初中他便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无所事事的他平日里就天天逛网吧,痴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彻夜不归,总和他的那群"哥们儿"混在一起.就这样,他初二就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最终连最起码的劳动手册也无法办理.问题:请用"人本治疗法"分析子种的问题,并说明治疗目标和方案.答题要点: 1.主要问题: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1)家庭问题:由于父亲再婚,服务对象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父亲将更多的关爱倾注在弟弟身上,对服务对象的思想和生活关心不够;(2)心理问题:性格比较内向,自卑,缺乏主动性,对将来的生活没有目标;(3)就业问题: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和其他因素,导致服务对象初二时辍学,无法办理劳动手册,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2.人本治疗法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善良的,理智的,可信赖的.这种方法重点强调的是服务对象的自我实现,要求社工有真诚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表达任何意见与情绪的权利,同情和理解服务对象.针对上述案例,治疗目标可定为:(1)引导服务对象脱离不良群体,找到新的生活目标;(2)协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治疗方案:(1)与服务对象初步接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2)针对服务对象既自卑又想积极向上的矛盾心理,采取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安排服务对象参与团体活动,通过谈话及团体活动来增强他的自信心;(3)协助服务对象咨询办理劳动手册的相关政策.帮助他报名参加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4)在服务对象的思想状态有转变后,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加强服务对象的社会责任感;(5)回顾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对服务对象进行赞扬和肯定,制订未来的服务计划.。
社工案例——精选推荐
社⼯案例社⼯案例案例1:xxxxdajiangtang⼀、背景介绍(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名称:张某某性别:⼥年龄:82岁⾝体状况:良好(2)个案背景张奶奶今年82岁,⾝体状况良好,独⾃居住于xx⼩区,⾝体较为硬朗,⼼理较为孤独,渴望家庭关爱,对智能电⼦产品的使⽤有困难。
⼆、⼩区⽼年⼈⾯临的共同问题(1)疾病与医疗问题⽼年⼈,尤其是⾼龄⽼年⼈,往往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
与之相关的医疗费⽤也常常成为困扰⽼年⼈的⼀⼤问题,带来了经济上的紧张甚⾄困境。
(2)家庭照顾问题城市化、家庭⼩型化、妇⼥职业化、离婚率上升和年轻⼈⼝的⾼流动性等,都使得家庭照顾⽼年⼈的功能严重受损,特别是空巢、独居和失独⽼⼈缺乏家庭照顾的问题尤为严重。
(3)宜居环境问题⽼年居住环境中常存在安全隐患和物理障碍,使⽼年⼈⾯临伤残风险和融⼊社会的限制。
此外,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年的刻板印象和⽼年⼈歧视,也使建设⽼年宜居环境问题⼗分突出。
(4)代际隔阂问题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增加前所未有,⽼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多已经过时,⽽学习机会和资源的下降使其难以掌握现代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与年轻⼈的沟通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容易造成代际隔阂。
(5)社会隔离问题⽼年⼈退出⼯作岗位或失去劳动能⼒后社会交往的圈⼦常常会⼤⼤缩⼩,晚年⽣活往往与孤独、寂寞相伴,社会隔离严重。
三、xxxxxx活动介⼊(1)介⼊⽬标xxxx⼤众科普服务中⼼、xxxx⽼科技⼯作者协会针对xxxx⽬前⽼年⼈的特殊情况和需求,以专业社会⼯作的价值理念为基础,运⽤社会⼯作专业技巧和社会资源来提供对⽼年群体的关注和服务。
(2)介⼊策略项⽬以在微信群报名,微信群直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式开办⽉湖科普⼤讲堂,为社区的⽼年⼈讲解⼿机应⽤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等使⽤内容。
丰富⽼年⼈的⽣活,同时提升⽼年⼈群的⾝⼼健康。
(3)介⼊步骤1)评估与论证当地⽼年⼈的需求通过多种⽅式及渠道对当地⽼年⼈的⽇常需求,⾝体概况等⽅⾯进⾏详细评估论证,发现当地⽼年⼈⾮常迫切的希望了⼿机应⽤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内容。
养老院社工个案工作案例分享
养老院社工个案工作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
在咱们养老院里呀,住着一位李大爷。
这李大爷呢,以前可是个特别精神的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呢,是个老英雄。
但是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太行了,再加上子女都在外地,不能经常陪伴在身边,李大爷就变得有点孤僻了。
他整天就自己待在房间里,不怎么跟其他老人交流,对养老院组织的活动也没什么兴趣。
二、接案过程。
我作为养老院的社工,注意到李大爷这个情况后,就决定要和他建立个案关系。
我第一次去敲李大爷房间门的时候,那心里还挺忐忑的。
大爷打开门,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我就赶紧笑着说:“大爷,我是咱养老院的社工呀,今天就是来跟您唠唠嗑儿的。
”大爷一开始有点冷淡,就说:“没啥好唠的,我就想自己静静。
”我可没被这冷水浇灭热情,我就说:“大爷,您可是英雄呢,我从小就崇拜英雄,您就给我讲讲您当年打仗的事儿呗。
”这一句话可算是说到大爷心坎儿里了,他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然后就把我让进了屋里。
三、问题预估与分析。
1. 孤独感。
大爷的子女不在身边,缺少家人陪伴,这在情感上让他觉得很孤独。
而且在养老院这个新环境里,他还没有真正融入进去,没有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
2. 心理落差。
大爷曾经是个很能干、很有活力的人,现在身体不行了,很多事情做不了,这种从能干到需要别人照顾的转变,让他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落差,从而变得有些消极。
四、服务计划。
1. 陪伴与倾听。
每周至少去李大爷房间三次,陪他聊天,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这不仅能让大爷感受到有人关心他,还能让他把心里的事儿都倒出来。
2. 社交融入。
鼓励大爷参加养老院的集体活动。
我先从比较小型、轻松的活动开始,比如下棋小组。
我跟大爷说:“大爷,您看这下棋啊,就跟打仗似的,得有策略。
您这么聪明,去给他们指点指点呗。
”然后我就陪着大爷去参加了下棋小组,还给他介绍了几个同样喜欢下棋的老伙伴。
3. 重拾兴趣。
了解到大爷以前喜欢写毛笔字,我就从仓库里找来了笔墨纸砚,送到大爷房间。
我跟大爷说:“大爷,您这一手好字可不能荒废了呀,您要是写好了,咱还能在养老院办个书法展呢。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问题的学科,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帮助个体或群体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社会工作案例的精选。
案例一,家庭暴力幸存者的救助。
小玲是一位遭受家庭暴力的幸存者,她在咨询中向社会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遭遇。
社会工作者首先对小玲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她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接着,社会工作者协助小玲寻找安全的住所,并联系法律援助机构为她提供法律援助。
最后,社会工作者还为小玲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的帮助,帮助她重新融入社会。
案例二,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老张是一位丧偶的老人,他孤独地生活在家中,没有子女孝顺。
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和交谈,了解到老张的实际需求。
他们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老张,陪伴他聊天、散步,帮助他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张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照料,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案例三,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小明是一名青少年,他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遇到了很多问题,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滑。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明的深入沟通,了解到他的内心困扰和困难。
他们为小明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调整心态,重拾自信。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与学校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了关爱和教育计划,为小明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这些案例只是社会工作中众多案例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都展现了社会工作者们的责任与担当。
在社会工作中,关爱与帮助是永恒的主题,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努力,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与关怀。
社会工作失独老人个案服务案例范文
社会工作失独老人个案服务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张大爷(化名),68岁,是一位失独老人。
他唯一的儿子在几年前因意外离世,这对张大爷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从那以后,张大爷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开朗乐观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与外界接触。
他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患有高血压和轻微的关节炎。
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了张大爷的情况,于是联系了我们社工机构,希望我们能够为张大爷提供一些帮助。
二、问题预估。
1. 心理创伤与孤独感。
儿子的突然离世让张大爷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每天看着儿子的照片发呆,晚上也常常失眠,脑海里都是儿子的影子。
由于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张大爷在家庭关系上变得非常孤独。
他没有了子女的陪伴和照顾,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2. 社交隔离。
张大爷自从儿子去世后,就不再参加社区的活动,也很少和邻居们打交道。
以前经常一起下棋聊天的老伙伴们来家里找他,他也总是闭门不见。
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害怕别人提到孩子的话题,所以选择逃避社交。
3. 健康问题。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缺乏运动,导致张大爷的高血压病情有些不稳定。
他也不太注意自己的饮食,因为一个人吃饭没有什么胃口,常常随便对付一口,这对他的身体恢复很不利。
轻微的关节炎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也会让他疼痛难忍,但他又不愿意去医院定期检查和治疗。
三、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1 3个月)建立与张大爷的信任关系,让他愿意接受社工的服务。
缓解张大爷的孤独感,鼓励他与外界有一定的接触,比如和邻居简单打个招呼。
改善张大爷的饮食习惯,确保他能规律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2. 中期目标(3 6个月)帮助张大爷处理部分心理创伤,能够面对儿子去世的事实,减少过度的悲伤情绪。
促进张大爷恢复一定的社交活动,例如参加社区组织的小型老年人健康讲座。
监督张大爷对高血压和关节炎的治疗,提高他的健康管理意识。
3. 长期目标(6 12个月)帮助张大爷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和乐趣,让他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
精防社工个案案例
精防社工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
阿强,男,35岁,未婚。
几年前因为遭受了一次重大的职场挫折,再加上感情上也受到打击,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之后就一直住在父母家里,靠父母照顾日常生活。
阿强平时不爱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有时候还会突然自言自语或者无端发笑,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
二、接案过程。
我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躲在房间里,只露出半张脸偷偷看着我。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说我是来和他做朋友的,他却一声不吭。
阿强的父母在旁边无奈地叹气,说他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让阿强好起来了。
我告诉他们别着急,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阿强。
三、问题评估。
1. 社交障碍。
阿强由于患病,对与人交往产生了恐惧心理。
他觉得周围的人都会嘲笑他,所以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使他缺乏社交技能的锻炼,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正常交流。
2. 自我认知偏差。
阿强因为患病,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他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拖累了父母,整天都很消沉。
3. 病情管理问题。
阿强有时候会抗拒吃药,觉得吃药让他很不舒服,这就导致他的病情时不时地反复。
四、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
建立与阿强的信任关系,让他能够接受我的帮助。
改善阿强抗拒吃药的情况,稳定他的病情。
2. 中期目标。
提升阿强的社交技能,帮助他结交一两个朋友。
纠正阿强的自我认知偏差,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3. 长期目标。
帮助阿强重新融入社会,找到一份适合他的简单工作或者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五、介入过程。
# (一)建立信任关系(第1 2周)1. 我每周都会去阿强家两三次,每次都给他带一些小零食,像他以前爱吃的薯片或者小糖果。
刚开始的时候,阿强还是对我很警惕,但是我也不着急,就坐在客厅里跟他父母聊天,偶尔会跟他搭话,说说今天天气之类的小话题。
2. 有一次,我发现阿强在偷偷看我带来的一本漫画书,我就主动把书递给他,说:“阿强,你要是喜欢看就拿去看吧。
”阿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
小明,男,8岁,是社区里一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
他在学校里总是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还经常打扰其他同学。
老师反映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也不太理想。
在家里呢,小明和父母的关系也有点紧张。
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忙,平时陪伴他的时间比较少,一看到他调皮捣蛋就忍不住训斥他,这让小明变得更加叛逆,有时候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二、接案过程。
我在社区开展儿童成长小组活动的时候注意到了小明。
当时他在活动中跑来跑去,完全不听指挥。
我试着和他聊天,他一开始还很抵触,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只小刺猬一样。
不过我可没被他吓倒,我笑着对他说:“小帅哥,你这么有活力,肯定有很多有趣的想法,能和我说说吗?”也许是我的态度比较友善,他慢慢放下了防备,开始和我搭话。
就这样,我和小明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并且决定为他开展一个个案服务。
三、问题分析。
1. 注意力不集中。
小明这个年纪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但他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校里的环境比较单一,可能无法满足他的探索欲,所以他才会通过做小动作、打扰别人来寻找乐趣。
家庭环境也有影响,父母的陪伴少,他没有得到足够的引导,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集中注意力。
2. 亲子关系紧张。
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和小明深入沟通,只看到他调皮的表象就加以训斥。
这让小明觉得父母不理解他,心里很委屈,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知道如何在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间找到平衡。
四、服务计划。
1. 短期目标(1 2个月)提高小明在学校的注意力。
我打算和小明一起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在课堂上如果能坚持10分钟认真听讲,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可以是一颗小星星贴纸之类的)。
改善小明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我会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让小明和父母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教给父母一些倾听的技巧。
2. 中期目标(3 6个月)提升小明的学习成绩。
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给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查漏补缺。
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个案社工案例
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个案社工案例案例一:小明小明是一个7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学习和日常生活能力上存在一些困难。
他的父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感到无助和困惑。
社工通过与小明和他的家人的沟通,了解到他的具体情况。
案例二:小红小红是一个10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她在学校和社交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社工和学校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份个别教育方案,帮助小红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案例三:小王小王是一个8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情绪管理和行为控制方面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王的家人和学校合作,提供心理支持和行为管理技巧,帮助小王改善他的行为问题。
案例四:小李小李是一个9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社工与小李的家人和学校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个个别学习计划,为他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案例五:小张小张是一个6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语言和交流方面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张的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个语言治疗计划,帮助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案例六:小陈小陈是一个11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陈的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个日常生活训练计划,帮助他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技能。
案例七:小赵小赵是一个5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赵的家人一起进行亲子互动训练和情感表达训练,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和情感表达能力。
案例八:小钱小钱是一个12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学习和注意力集中方面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钱的家人和学校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学习效果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案例九:小孙小孙是一个7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方面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孙的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个情绪管理计划,帮助他学会控制情绪和适应不同的环境。
案例十:小胡小胡是一个9岁的智力残疾二级儿童,他在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难。
社工与小胡的家人和学校老师一起进行社交技巧训练,帮助他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交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包括情感支持网络;
(5)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如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丧亲问题等。
案例二: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
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系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
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
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
用于社会工作实践。
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
小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被要求来见社会工作者。
从四年级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处于下游水平。
他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太安静,有些孤僻”。
他连续几个寒暑假都参加学习辅导班,但是仍旧没有提高成绩。
老师告诉小明的父母,如果他的学习再不改善,很可能没法升级。
在社会工作者与小明谈话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描述得很简单:“都是因为老师,他们整天冲着我叫喊,让我怎么好好学习?我告诉语文老师没有完成预习时,她就说我太偷懒,太笨。
如果他们都认为我是哑巴,怎么能够指望我学到东西?”在进一步深谈后,小明用一种沉静、闷闷不乐的声音概括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脑子不用指望有什么出息了,我思维慢,老师也无能为力。
只要想起学校我就心惊胆战,我还怕自己会在课堂上说出什么愚蠢的话来让人笑话我。
”
社会工作者单独会见了小明的父母,对于为什么儿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的问题,他们很快就补充了自己的观点。
母亲承认,当她听到小
明说不想去学校或者不会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她感到非常愤怒并大声责骂他;不过她并不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问题。
可以看得出来,父母对小明都很生气。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由哪些?
上述案例中,小明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其个人、家庭和学校系统中反映出来:(1)如何改善小明自卑、缺乏自信、孤僻的心理状态,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2)如何提高小明的学习成绩;(3)如何改善小明与父母缺乏沟通的现状,避免母亲对他学业不好的过度责骂;(4)如何改善小明在校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
2、针对小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介入策略:(1)社会工作者为小明进行情绪疏导,鼓励他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儿童中晚期阶段,儿童需要培养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儿童乐于勤奋学习以及参与学习上的竞争,所以鼓励与认可很重要。
(2)社会工作者为小明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辅导课业,有针对性制定辅导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3)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及亲自沟通技巧。
目的在于让他们多倾听小明的需要,了解小明的想法,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
要求小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明,帮助解决小明学习上的难题。
(4)社会工作者为小明安排学习社交技巧的小组或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小组与他人相处,为他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好准备。
(5)社会工作者与
小明的老师进行沟通。
一方面,让老师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小明,避免对学生以侮辱性词汇形容,如“你太笨”等;另一方面,争取老师对小明朋友的支持,鼓励小明与同学交往,同时也在学生面前肯定小明的进步与努力。
案例四:
阿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6岁时被判刑,后死在狱中,剩下姐姐和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1999年姐姐结婚出嫁,为筹办姐姐的婚事,母亲到处筹款借钱,给生活拮据的家庭添加了债务。
2000年,阿芳从职校毕业后找了份宾馆服务员的工作。
为还债务,她经常替小姐妹们加班,也不舍得为自己购置时髦的衣服。
慢慢地,阿芳观察到经常出入于宾馆、打扮时髦的女性及其她们的生活方式,阿芳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偷偷做起了卖淫女。
母亲看到打扮得日渐妖艳、神情懒散的女儿,心里很着急。
当母亲得知女儿已辞退工作偷偷卖淫时痛哭流涕,找到社工站请求社工救救女儿。
问题:1、阿芳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阿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生活现状与生活欲望之间的不协调;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生活观的问题。
2、针对阿芳的困境,作为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介入?
可采取的介入策略是:(1)与阿芳沟通,在交谈中让阿芳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比较卖淫前后的生活变化,明白“穷”与“富”的生活和社会尊重度的关系;(2)通过与阿芳的交流,挖掘阿芳的兴趣爱
好各特长,努力帮助她克服虚荣心,正确处理欲望与生活现状之间的关系;(3)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成功女性的案例和榜样的力量,对阿芳进行励志方面的辅导,使她增强意志,鼓励她自强、自立;(4)与阿芳母亲沟通,使其多关心阿芳,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正确定位,共同克服虚荣心;(5)帮助阿芳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辅导,增强她的职业能力,并利用社会资源为阿芳寻找合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