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学习知识(可直接整理编辑)

合集下载

必修二化学有机总结

必修二化学有机总结

必修二化学有机总结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规律的科学。

2. 元素的电子结构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碳和氢。

碳元素的电子结构为 1s² 2s² 2p²,有四个价电子,可形成四个共价键。

3. 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可采用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名称两种方式。

其中,系统命名法通过规则确定化合物的命名,而常用名称则是根据它们的历史、地理或化学性质确定的。

4. 功能团有机物的功能团是由原子团组成的,能够赋予分子特定的化学性质。

一些常见的功能团包括烷基、烯基、炔基、羟基、醛基、酮基、羧基、胺基等。

二、有机反应的基本概念1. 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反应可以分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等几种类型。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配分子方程式描述,并且具有一定的反应机理。

2. 功能团的反应不同的功能团通常会发生特定类型的反应,如烷烃会发生燃烧反应、烯烃会发生加成反应等。

了解不同功能团的反应特性有助于预测和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不同,合成路线也会有所差异。

2. 保护基和去保护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为了保护某些功能团不发生不需要的反应,常常需要引入保护基。

合成完成后,再通过去保护反应将保护基去除。

3. 合成策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通常需要从较简单的起始物出发,通过多步反应逐步构建目标化合物的骨架。

因此,灵活的合成策略和适当的选择反应法则对于高效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方法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研究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2. 结构确定通过解读和分析光谱数据,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团。

3. 化学性质研究通过实验手段,可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如燃烧性质、溶解性质、反应性质等。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1. 化学平衡
- 动态平衡的概念
-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 酸碱理论
- 酸碱的概念和分类
- 酸碱中和反应
- 酸碱盐的性质
- pH值的计算
3.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识别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4. 电化学
- 电池的原理和类型
- 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
- 电极电势及其应用
5. 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烃的命名和性质
- 官能团的概念和反应
6. 高分子化合物
- 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 聚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7. 实验基础
-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实验报告的撰写
以上是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概括,每个知识点下还包含了相关的理论、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等具体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深入学习化学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篇(一):有机化学的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的教学课件(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科学发展道路上的艰辛;2、知道有机化合物的三类分类方法,能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3、知道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环烷烃、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等的概念;4、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为《有机化学基础》的第一节,以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的描述向学生展现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引领他们走进有机化学,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对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做了一般性介绍。

三、学情分析虽然本节课为《有机化学基础》的第一节,但是,学生在初中及必修2模块中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要求能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在必修2模块学习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了解了甲烷、乙烯、苯等典型的有机物的主要性质。

三、教材的充实与整合印发"生命力"学说的观点及其被冲破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五、教学程序1、引入同学们,在化学必修2中,我们学习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请写出你最熟悉的三种有机化合物,(学生所写化学式,可以作为后面学习官能团的教学资源)并说出它们的用途。

(让学生体会有机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高二(3)班的学生表现不佳,许多同学面前的纸是空白的;高二(4)班的学生较好,能写出多种有机物的化学式。

)有机化学就是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有机化学研究范围广泛,有机化合物数量巨大,是化学元素中最大的二级学科,诺贝尔化学奖中有机化学(不包括生物大分子)方面的获奖总数22项,占24%。

2、有机化学的发展给学生印发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材料或者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甲烷〔《化学·必修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是学生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

本章教学先呈现甲烷内容,首先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其次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所以甲烷作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起始章的第一节内容,就显得其地位的特别突出和重要。

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初步认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初步应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础知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甲烷。

但由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比较陌生,基本没有形成有机物的学习方法,空间想象思维较弱,所以在学习中应用辩证的的观点从结构理解性质有一定的困难。

因而在教学中通过模型制作来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教材内容较少,学生对CH4又有一定的了解,若按教材内容简单设计和施教,只让学生了解CH4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的性质,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本课采用信息加工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讲解甲烷的存在、用途、性质、结构,让学生以甲烷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甲烷的结构式,理解甲烷的空间结构和取代反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合成方法和应用的学科。

下面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1.键合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分子内的键有着密切关系。

有机化学中常见的键有共价键、极性键和离子键。

2.碳骨架: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骨架。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碳骨架可分为直链、分支链、环状和杂环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3.功能团: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是指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结构单元。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功能团有羟基、醇基、酮基、酯基、羧基等。

4.反应类型: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5.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通过反应机理来描述。

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亲电取代反应机理、酸碱催化反应机理等。

6.按键性质分类:根据碳原子上的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中的碳碳键都是单键,而不饱和化合物中的碳碳键可以是双键或者三键。

7.合成方法:有机化学中的合成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常见的合成方法有酸催化、碱催化、取代反应、缩合反应等。

8.离子性和共价性:有机化合物既有离子性也有共价性。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键为共价键,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常常具有离子性质。

9.异构体:同一种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异构体。

异构体可以分为构造异构体、空间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等几种类型。

10.应用领域:有机化学在药物、农药、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研究的进展为新药的发现和农药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学科,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和应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 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 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 水 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 4和80mLCl 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 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 油状液体 ,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 上升 ,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 ,增加了饱和..食盐水】 解释: 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分离提纯)(1) 两种或多种 沸点 相差较大且 互溶 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 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 蒸馏烧瓶 、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

(3) 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爆沸(4) 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 支管口 (以测量蒸汽温度)(5) 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 下口进,上口出 (6) 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现象:乙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 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 3CH 2OHCH 2=CH 2↑ + H 2O 副反应:2CH 3CH 2OHCH 3CH 2OCH 2CH 3 + H 2O C 2H 5OH + 6H 2SO 4(浓)6SO 2↑+ 2CO 2↑+ 9H 2O(3) 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 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 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必修2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原⼦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为109°28′,空间正四⾯体分⼦。

烷烃分⼦中的每个C 原⼦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②燃烧③热裂解 (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B) 结构特点:键⾓为120°。

双键碳原⼦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共平⾯。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②加聚反应(与⾃⾝、其他烯烃)③燃烧 (3)炔烃: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在同⼀条直线上。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CH 4 + 2O 2CO 2 + 2H 2O点燃CH 4C + 2H 2⾼温隔绝空⽓C=C CH 2=CH 2 + HXCH 3CH 2X催化剂CH 2=CH 2 + 3O 22CO 2 + 2H 2O点燃n CH 2=CH 2CH 2—CH 2n催化剂CH 2=CH 2 + H 2OCH 3CH 2OH催化剂加热、加压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CCl 4原⼦:—X原⼦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化学键:、—C ≡C — C=C 官能团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 n H 2n —6(n ≥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中键⾓为120°,平⾯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和6个H 原⼦共平⾯。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1. 介绍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一门学科,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有机化学则着重于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命名、合成等基本知识。

在高一化学必修二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内容。

本文档将对高一化学必修二中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进行详细解释和介绍。

2.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它们主要由碳、氢和少量其他元素组成。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有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得到,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农药等领域。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为了方便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和识别而制定的。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三种命名方法:功能团命名法、传统命名法和IUPAC命名法。

•功能团命名法:基于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如羟基、酮基等)进行命名,可以快速识别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传统命名法:以化合物最初被人们命名的方式命名,如乙醇、苯酚等。

•IUPAC命名法: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制定的命名规则,是目前最权威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结构式等方式表示。

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性的性质:•电子亲合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形成共价键,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合性。

•活性较强: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往往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有机化合物的活性相对较强。

•易挥发性:相对于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一般较低,易挥发。

5.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关键内容之一。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如蒸馏、结晶、提取等,通过物理手段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在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的课程中,有机化学被作为一章进行详细的讲解,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解。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中的有机化学基础,并进一步讨论和扩展相关的内容。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的有机化学基础一章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和命名、同分异构、光电效应和酚醛树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有机化学的基石。

每个有机化合物都由碳和氢原子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它们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在有机化学中,常见的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因此能够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合。

官能团是有机分子中功能性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有机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OH)、羧基(-COOH)、醛基(-CHO)、酮基(-C=O-)、酯基(-COO-)等等。

官能团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各自特定的性质,例如,羟基对溶解性和水解性有重要影响,而酮基则决定了有机分子的抗氧化和抗热性能。

命名有机化合物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中给出了一系列命名规则,帮助学生准确地命名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常见的命名规则包括依据主链、取代基和取代顺序的方式。

熟练掌握这些命名规则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进一步内容至关重要。

同分异构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拥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中涉及了同分异构的各种情况,例如链式同分异构、环式同分异构和官能团同分异构。

理解同分异构能够帮助学生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光电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子行为的现象。

在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中,光电效应被用以解释相对论质能方程和光电池的基本原理。

深入理解光电效应有助于学生了解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并认识到光在物理和化学中的重要性。

最后,酚醛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能。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介绍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的有机化学内容主要包括烃类、醇、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命名、结构特点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二的有机化学内容。

碳原子和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以及其他原子组成的物质。

碳原子具有独特的特性,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链状结构。

这使得碳原子成为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有机化合物可分为烃类、醇、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不同类别。

烃类烃类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烃类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大类。

饱和烃的碳原子之间通过单键连接,不饱和烃则包含了双键或三键。

烷烃烷烃是最简单的烃类化合物,只包含碳和氢原子。

烷烃的分子式为CnH2n+2,其中n为烷烃中碳原子的个数。

烷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常见的烷烃有甲烷、乙烷、丙烷等。

烯烃和炔烃烯烃和炔烃是不饱和烃的两个重要类别。

烯烃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而炔烃则含有一个或多个三键。

这些不饱和键给予了烯烃和炔烃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反应。

醇、醛、酮醇、醛和酮是含有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区别在于氧原子的位置和功能基团的不同。

醇醇是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OH)的化合物。

根据羟基的位置,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等。

醇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和挥发性,是很多化学反应中的常见试剂。

醛醛是含有羰基(-CHO)的化合物。

醛分子中羰基位于分子的末端。

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较高的沸点,是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酮酮是含有羰基的化合物,羰基位于分子的内部。

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沸点。

常见的酮有丙酮、甲酮等。

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及其衍生物是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衍生物的不同,羧酸可以进一步分为酸酐、酯、酰卤、酰胺等。

酸酐酸酐是两个羧酸分子失去水分子形成的阳离子。

酸酐在有机合成中常被用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甲烷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甲烷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甲烷知识点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

以下是整理的第五章甲烷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是沼气,天然气,坑道气和油田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甲烷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甲烷溶解很小, 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同时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然而有可能会偏绿,因为燃甲烷要用玻璃导管,玻璃在制的时候含有钠元素,所以呈现黄色的焰色,甲烷烧起来是蓝色,所以混合看来是绿色. 熔点:-182.5℃ 沸点:-161.5℃ 蒸汽压53.32kPa/-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 燃烧热:890.31KJ/mol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分子直径0.414nm 编辑本段甲烷化学性质化学品中文名称:甲烷别名:天然气,沼气,甲基氢化物英文名称:m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51 马来文:metana CASNo.:74-82-8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 国标编号:21007 分类:有机物 CH 键能:413kJ/mol HCH 键角:10928分子结构: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一个C以sp3杂化位于正四面体中心,4个H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1)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把制得的甲烷气体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加几滴稀硫酸)的试管里,没有变化.再把甲烷气体通入溴水,溴水不褪色.(2)取代反应把一个大试管分成五等分(或用一支有刻度的量气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先收集1/5体积的甲烷,再收集4/5体积的氯气,把它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并让管口浸没的食盐水里.然后让装置受漫射光照射.在阳光好的日子,约半小时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氯气的黄绿色逐渐变淡,管壁上出现油状物,这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少量的乙烷的混和物.试管中液面上升,这是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的缘故.食盐水中白色晶体析出.因为氯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氯化钠晶体析出.用大拇指按住试管管口,提出液面,管口向上,向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可验证它是稀盐酸.如果在阴暗的天气需1~2小时才能观察到反应的结果.(3)氧化反应点燃纯净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水蒸气在烧杯壁上凝结.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把甲烷气体收集在高玻氧化反应璃筒内,直立在桌上,移去玻璃片,迅速把放有燃烧着的蜡烛的燃烧匙伸入筒内,烛火立即熄灭,但瓶口有甲烷在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说明甲烷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但不助燃.用大试管以排水法先从氧气贮气瓶里输入氧气 2/3 体积,然后再通入1/3 体积的甲烷.用橡皮塞塞好,取出水面.将试管颠倒数次,使气体充分混和.用布把试管外面包好,使试管口稍微下倾,拔去塞子,迅速用燃着的小木条在试管口引火,即有尖锐的爆鸣声发生.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也容易失败.把玻璃导管口放出的甲烷点燃,把它放入贮满氯气的瓶中,甲烷将继续燃烧,发出红黄色的火焰,同时看到有黑烟和白雾.黑烟是炭黑,白雾是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盐酸雾滴.(4)加热分解用125毫升集气瓶,收集一瓶纯净的甲烷.集气瓶口配有穿过两根粗铜电极(在瓶内约为瓶高的二分之一处)和直角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如有孔隙,可涂上一薄层熔化的石蜡),并与盛有溴水的洗气瓶连接(由于反应过程中会有一定量乙炔气体生成).电极通过感应圈与电源相连.实验时,先放松导管上的夹子,接通6伏电源,铜电极间发生电火花放电,瓶壁上可以看到有炭黑产生,说明甲烷已经分解.稍等片刻,在导管的尖嘴处点火,并用于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看到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说明有氢气生成. 编辑本段用途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用作气体燃料化工原料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用作颜料、油墨、油漆以及橡胶的添加剂等;氯仿和CCl4都是重要的溶剂. 沼气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第五章甲烷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及基本题型汇总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及基本题型汇总 鲁科版必修2

必修二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及基本题型汇总一、认识有机化合物1、甲烷(物理性质必须记住,以下省去)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相关的反应方程式(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均用“→”):(1)、甲烷的取代反应现象取代反应的特点:一定是有机物参与的反应且不能用取代反应的原理制备纯净物,因为反应一旦开始所有的生成物均存在(选择题常考,记住!)四种氯代产物物理性质分别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三氯甲烷又叫,曾用作麻醉剂,人扭伤后可用它镇痛(有选择题出现过,若选项中有乙醇,勿错选!)关于取代反应的常见题型:1molCH4与一定量的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四种氯代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思路解析:由于生成的四种氯代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可以根据甲烷的四步取代反应写出总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求解。

(自己试着做,做在一张纸上,把步骤写清楚)(2)、甲烷的燃烧反应现象总结:(1)、烷烃的结构特点是:它们的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他价键都被氢原子所饱和(选择题常考,记住!)(2)、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参看自主学习53—54页,试着去理解)写出丁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写出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二、石油和煤重要的烃1、关于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以及煤的干馏(与蒸馏区分开)的问题,阅读你的化学资料和课本,将自主学习丛书上58—59页知识梳理的部分完善,并背诵(选择题会有涉及,也比较重点)记一个化学方程式:十六烷的裂化反应2、乙烯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相关的反应方程式:(1)、乙烯的燃烧反应现象(2)、乙烯和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加成反应(注意产物名称)(3)、乙烯和氢气加成(4)、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制备一氯乙烷(5)、乙烯和水加成优点:可以制备纯净的一氯乙烷,通常与乙烷的取代反应对比(选择题常考,记住!)注意:烃的密度均比水小3、苯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苯中的化学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判据有:(1)、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3)、苯的邻位取代物只有一种(实际上苯的间位取代物也只有一种,但是不能作为判据);(4)、苯在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辨析: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化成环己烷能不能作为判据?解析:不能。

有机化合物纯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纯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本节课咱们主要讲必修2中所学习过的基础有机化学进行习题的复习一遍。

二、知识讲解考点1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考点2重要的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BrO -+ H 2O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 ≡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 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含有—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高中化学必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一、概念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最高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最低价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最高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最低价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在H+、Fe2+、Fe3+、S2-、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用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1、双线桥:“谁”变“谁”(还原剂变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变成还原产物)2、单线桥:“谁”给“谁”(还原剂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CuO + C = 2Cu + CO2 SiO2+2C =Si + 2CO2Mg + CO2 = 2MgO + C 2Al+ Fe2O3= 2Fe + Al2O3 2Na+2H2O= 2NaOH+ H2uarr; 2Al+6H+= 2Al3++3H2uarr;2Br -+ Cl2= Br2+2Clndash;Fe+ Cu2+= Fe2++ Cu2CO+ O2 = 2CO2 3Mg + N2 = Mg3N22SO2+ O2 = 2SO3 2FeCl2+ Cl2 = 2FeCl3(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4HNO3(浓)= 4NO2uarr;+ O2uarr;+ 2H2O 2HClO = 2HCl + O2uarr;2KClO3= 2KCl + 3O2uarr;(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MnO2+4 HCl(浓)= MnCl2+Cl 2uarr;+2 H2OCu + 4HNO3(浓)= Cu(NO3)2+2NO2uarr;+2H2O3Cu + 8HNO3= 3Cu(NO3)2+2NOuarr;+4H2OCu+ 2H2SO4(浓)=CuSO4+SO2uarr;+ 2H2O(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Cl 2+ H2O = HCl + HClO 3S+ 6OH-= 2S2-+ SO32-+3H2O 2Na2O2+2H2O=4NaOH+ O2uarr;;2Na2O2+2CO2=2Na2CO3+O22Ca(OH)2+ 2Cl 2= CaCl2+ Ca(ClO)2+2H2O(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2H2S + SO2= 3S + 3H2O5Clndash;+ ClO3-+6H+=3Cl2uarr; + 3H2O(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2KNO3+ S + 3C = K2S + N2uarr; +3CO2uarr;2KMnO4= K2MnO4+ MnO2+ O2uarr;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例: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2)当有68gNH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化学必修2教案:第三章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化学必修2教案:第三章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本章规划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入手,在学生掌握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本章主要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较少涉及有机物的分类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从实验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深化学生的认识。

通过学习典型有机物,了解和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兴趣。

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激发求知欲望。

本章的内容结构为: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2课时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糖、油脂、蛋白质) 2课时复习课2课时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从容说课我们已经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

本章教学再次选择甲烷,主要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因此,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基础。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逻辑顺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流程。

可以从结构出发,预测性质,用实验检验;也可以从探究实验出发,归纳性质,从结构角度提升认识。

本质还是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的不同运用,即自然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第1课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作者,孙成红,新海高级中学。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 +2H2O=加热=CH3COO- +2Ag↓+3NH4+ +NH3·H2O (2)、乙酸乙酯的水解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酸的条件下)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碱的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是可逆反应碱性条件下不可逆,因为生成了CH3COONa酯化的时候CH3COOH提供OH, C2H5OH提供H(3)苯的硝化C6H6+HNO3(浓)==浓硫酸,加热===C6H5-NO2+H2O 苯和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

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CH3CH2OH_→(浓硫酸,加热)CH2=CH2↑+H2O②浓H2SO4的作用是_催化剂,脱水剂_ ③混合液滴加的先后顺序是_先加入1体积酒精,再缓慢加入3体积浓硫酸_ ④迅速升温至170℃的原因是_防止酒精碳化____ ⑤有效控制反应混合液温度的方法是_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温度____ ⑥反应后阶段的混合液常变黑,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除去气体的方法是_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硫,再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碳_⑦收集乙烯只能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乙烯密度接近于空气(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高中二年级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二年级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二年级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它研究碳及其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氮、硫等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并理解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有机化学的结构、命名规则以及有机反应中的重要概念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有机化学的结构有机化学的核心是研究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容易形成稳定的共价键,这使得碳原子能够形成很多不同的化学物质。

碳与其他原子(如氢、氧、氮等)形成不同的键构成了有机化合物,这些键的特性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由碳骨架和官能团组成。

碳骨架是由多个碳原子连成的链状、环状或支链状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而官能团则是有机化合物中决定其化学性质的部分,如羟基、酮基、酯基等。

二、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为了统一和准确地表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采用系统命名法,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基团来进行命名。

系统命名法有一定的规则和步骤,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基础名称、功能基团和位置编号。

基础名称是根据碳骨架的长度和结构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碳骨架的长度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前缀和中缀,而碳骨架的结构则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后缀。

功能基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决定其化学性质的部分,也是命名中的重要元素。

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不同,可以添加相应的前缀或后缀来表示。

例如,羢基、醇基、酸基等。

位置编号是用来指示官能团在碳骨架中的位置的。

在命名中,需要确定官能团在碳骨架中的位置,并使用适当的编号来表示。

三、有机反应中的重要概念有机反应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其反应机理的。

了解有机反应的重要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性质和应用。

1. 亲核试剂和电子受体:亲核试剂具有孤立电子对,它们能够与电子不足的原子或离子形成共价键。

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三章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常有氢和氧,还含有氮、磷、硫、卤素等元素。

【注意】(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碳的金属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一、甲烷空间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四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2、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反应:CH4+2O2CO2+2H2O 。

(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2)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条件:光照)五种产物(两种气体: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其他三种均为液体)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现象: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有油状液滴出现,同时试管上方有白雾生成,试管内液面逐渐降低。

二、烷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分子通式为C n H2n+21、烷烃的命名:烷烃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 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

例如:十一烷。

2、烷烃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的状态(设碳原子数为n),当n ≤4 时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烷烃的密度依次增大。

3. 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与甲烷类似,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

2、可燃性:都能燃烧,反应通式为C n H2n+2+213nO2nCO2+(n+1)H2O。

3、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有机化合物一、甲烷、烷烃1、有四种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石墨,其中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②③解析:物质具有正四面体结构,说明中心原子价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石墨为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晶体。

不存在分子。

①金刚石中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每个碳原子和四个相邻的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故正确。

②白鳞为正四面体结构,四个碳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故正确。

③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上,四个顶点上分别含有一个氢原子。

故正确。

④石墨为层状结构,不存在正四面体结构,故错误。

2、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D)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3、将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的是(D)和结论叙述不正确...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B.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C.若日光直射,可能发生爆炸D.生成物只有CH3Cl、CH2Cl2、CHCl3、CCl4 解析:C若日光直射,甲烷与氯气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气体剧烈膨胀,可能发生爆炸。

故C正确。

4、下列分子式所表示的烃中,属于烷烃的是(C)A.C3H6 B.C4H6C.C5H12D.C6H6解析:A的C n H2n,属于烯烃或环烷烃,B的C n B2n-2属于炔烃、二烯烃或环烯烃。

5、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A)A.2种 B.3种C.4种 D.5种解析:有两种,分别为2-甲基-3-乙基戊烷和3-甲基3-乙基戊烷。

6、某有机物经分析知其分子中共有3个—CH3、2个—CH2—和一个—CH—,则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3或CH3CH2CH(CH3)CH2CH3)。

解析:7、下列四种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A.正戊烷B.正丁烷C.异丁烷D.新戊烷解析:对应的相同的烃类物质,烃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分子式是相同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8、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D)A. (CH3)2CHCH2CH2CH3B. (CH3CH2)2CHCH3C. (CH3)2CHCH(CH3)2D. (CH3)3CCH2CH3解析:有几种类型的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就有几种不同的沸点。

根据“同一个碳原子上连的氢原子等效,同一个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的氢原子等效,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A含有5种等效氢,B含有4种,C有2种,D有3种。

9、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B)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10、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C)A、2种B、3种C、4种D、5种解析:11、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含氢的质量分数比乙烷小解析: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故丁烷沸点高,更易液化。

二、乙烯和苯1、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解析:A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会和溴水反应,所以当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乙烯能够被吸收,可以达到除去乙烯的目的;C 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乙烯,因为乙烯会被氧化成C02,C02会成为新的杂志。

2、使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最多是(C)A.3 molB.4 molC.5 molD.6 mol解析:C2H4+Cl2→CH2ClCH2Cl,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Cl2,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氯原子取代时,取代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最多消耗的氯气为这两部分之和;加成反应有近无出,取代反应有进有出。

即:C2H4+Cl2→CH2ClCH2Cl,所以1mol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需要Cl21mol,CH2ClCH2Cl+4Cl2→CCl3CCl3+4HCl,所以1molCH2ClCH2Cl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要4mol氯气,这两部分之和为1+4=5mol. 故选C。

3、下列物质不能用加成反应制取的是()A.CH3CHCl2B.CH3CH2ClC.CH3CH2OHD.CH2ClCH2Cl解析:4、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C)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能使溴水褪色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解析:A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可以燃烧,B错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故C正确;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得到两种产物,分别为CH3CHClCH3和CH3CH2CH2Cl,故D错误。

5、溴水在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可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将33.6 L(标准状况)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0 g,则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别为多少?(1:5)解析:甲烷和乙烯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只有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7g 为乙烯的质量,利用n=m/M,计算物质的量,利用n=v/V m 计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甲烷的物质的量。

得:n(C 2H 4)=0.25mol,n(混)=1.5mol ,n(CH 4)=1.25mol,所以n(C 2H 4) : n(CH 4):=0.25 : 1.25=1:56、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1)乙烯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碳碳双键 。

(2)E 的分子式是 C 2H 5Br 。

(3)乙烯转化为A 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2=CH 2+H 2→CH 3-CH 3 。

反应类型是 加成反应 。

(4)已知D 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CH2-CH2]。

解析:乙烯属于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所以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水加成生成物是乙醇,和氢气加成生成物是乙烷,和溴化氢加成生成物是溴乙烷。

也可以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

7、⑴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C 2H 5OH →C 2H 4↑+H2O 。

⑵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

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证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 —①如图上所示,I、Ⅱ、III 、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I A ,Ⅱ B ,III A ,Ⅳ D 。

A .品红溶液B .NaOH 溶液C .浓H 2SO 4D .酸性KMnO 4溶液②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装置1中品红溶液褪色 。

③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 除去二氧化硫,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

④使用装置III 的目的是 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

⑤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装置3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4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1.实验室用乙醇消化反应制取乙烯;2.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以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的检验放在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后进行,选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再通过NaOH 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经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8、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 单键与C=C 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A )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⑤C .①②③D .①② I II IIII IV解析:①②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①②正确;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发生加成反应是双键具有的性质,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③错误;④如果是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2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故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④正确;⑤苯环上碳碳键键长相等,说明只含一种化学键,故⑤正确。

9、某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证明溴和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气密性,然后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某溶液适量,小试管中加入CCl4,并将右边的长导管口浸入CCl4液面下。

③将装置A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C6H5Br+HBr。

(2)装置B的锥形瓶中小试管内CCl4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Br2蒸气;小试管外的液体是(填名称)水,其作用是吸收HBr气体。

(3)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填化学式)AgNO3溶液,现象是生成淡黄色沉淀,其作用是检验Br-;装置B还可起到的作用是防倒吸。

解析:HBr极易溶于水,水与气体不能直接接触,则B的功能还有防倒吸。

三、乙醇、乙酸1、向盛有乙醇的烧杯重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D)A.钠沉在乙醇液面下B.钠块熔成小球C.钠块在乙醇液面游动D.那块表面有气泡产生解析: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小,所以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A正确;钠和乙醇的反应不如和水的反应剧烈,产生的热量不多,钠粒逐渐变小,但不会将金属钠熔成小球,故B 错误;钠和乙醇的反应比在水中缓慢,并不剧烈,缓缓产生气泡,其钠的密度比乙醇大,那不会浮在页面上游动,故C错误;钠块可以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则表面有气泡产生。

故D正确。

2、质量为a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g的是(AC)A.乙醇B.盐酸C.一氧化碳D.硝酸解析: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CuO+C2H5OH→CH3CHO+Cu+H2O,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正确;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HCl中,CuO 与HCl反应,生成铜盐,质量减少,故B错误;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CO中,CuO 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Cu,Cu的总质量不变,故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