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课件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 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 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 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 雄的典型形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⑤“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 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 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 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 “酒”这个特殊意象是与诗人的情感抒发紧密连系在 一起的。 有的用“酒”来抒发喜悦的心情,如“今日听君歌一 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有的用“酒”来抒发浓厚的友情,如“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有的用“酒”来抒发孤独与郁闷,如“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 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 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 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 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 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 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 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3.表达作者率师北伐,收复失地的爱国激情和 雄心壮志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表达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的句 子是: 可怜白发生。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 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中考题.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快马 、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 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 听觉 和 视觉(感觉方面) 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 紧张激烈的战斗 场面。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 加 以分析。 看剑 听角声和塞 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 、 外曲 分八百里炙 沙场点兵 骑快马 挽强弓 、 、 、 、 这些都极勇 猛、雄健;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 “赋壮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实 现实— —
可怜白发生!
阅读 理解
• • • • ①词的上片描写了军中的哪些生活情景? 词的上片主要是描写军旅生活: 营帐中——(夜里)看宝剑、(清晨)听号角; 军营中——(白天)分炙麾下、听塞外声 ; 沙场上——(白天)沙场上点兵。
•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分别描写了一个什 么场面? • 从形、声两方面着笔,描写了奏乐吃肉的豪迈 军营生活。 • 描写了紧张激烈(马飞、弓鸣)的战斗场面, 表现了将士们所向披靡的斗志。
透露着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
概括上阕的内容:
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 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wk.baidu.com 概括下阕的内容:
下阕是描写想 象中的战斗场面, 表现作者壮志未酬 的极大悲愤。
词的结构
实 醉态— — 虚 梦境— —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完成 统一大业,就可以了却君王的心愿, 自己也可以声名大震,名传史册。 词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梦想,只 好在想象中横刀跃马,实现自我。 但梦最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
可怜/白发生!
“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 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 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 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 对作者深深的同情。
沙场/秋/点兵
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 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 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 何等威风!
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 渲染得极为热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 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 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英雄身骑 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阵,所向 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霹 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 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含蓄深刻地表现出尝尽辛酸的 玩世 不 恭和孤傲清醒的情感。
内容
写景叙事
抒情
总体
课题
相同: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寒冷荒凉 渴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系; 打猎: 渴望被重用, 江城子 雄壮开阔 为国效力, 风格,开阔、 密州出猎 雄壮。 爱国。
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回忆军旅生 渴望建功立 不同:感情 为陈同甫赋 活:豪放激 业,壮志未 的侧重点略 壮词以寄之 烈具有英雄 酬的抑郁愤 不同 气概 慨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 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21岁参加 抗金义军,他力主抗金,屡受 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 长期闲居。曾短期被起用,但 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 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 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 《稼轩长短句》。
3.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 血 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 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 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 氛。 有心报国却壮志难酬 5.试比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本词的共同 梦境与现实 点。
探究:
1、这首词中,作者用大部分笔墨追忆当年火 势的军营生活,请结合诗句,合理展开想象, 描述一下当年的生活场景。
2、在这首词里,哪两句集中吐露了作者的心 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有意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 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 现的。
辛弃疾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实际上是 以“壮”写“悲”,“壮”是怎样表现的? “悲”是怎样表现的?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作品从开头到“赢得生前身后名”,基调是 豪壮的,但最后的“可怜白发生”,陡然由壮写 悲。其次,此词的核心句是“可怜白发生”,无 论前面“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还是军营 的雄壮声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都是在衬托 “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在说明理想和现实 的巨大反差。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 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 慨叹?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 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 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 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 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 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 活动?梦见了什么?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表现了什么?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 得好?
1.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 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 是回忆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 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 绪。 3.“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 战时的季节 。
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
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
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 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所 以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作者在词中抒 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
链接中考:
1.写词人时刻怀念军旅生活,夜不能寐的,梦中萦 怀的句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与部下一起分食玩乐的句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
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浇 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 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 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 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梦回吹角连营
带着这样的悲壮情怀 入梦,梦醒之后,不禁浮 想联翩,耳边似乎听到了 军营中鼓角齐鸣,边声四 起,不由使人产生出征杀 敌的豪气。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牛
军旗下 指军营
烤
奏
战士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军 乐队奏出雄壮的塞外战歌。 官兵们同甘共苦,为战斗做准备, 而鼓舞士气的悲壮乐曲更加激励 着将士们,整个军营何等壮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抒发了被免官闲居的愁懑。一个 “愁”字对比概括了一生体验。
拓展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 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 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③词中哪两句集中吐露了作者的心声?表达了他怎 样的思想感情? • 集中吐露了作者心声的两句话是“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理想抱负,表达了渴望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后一句是对现实的无尽感 叹,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 现自己的理想吗?情调已由前面的雄壮变为了悲 壮,表达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抑郁悲愤之情。 • 结尾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从理想回到现实,感 情一落千丈,戛然而止,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 望与失望的矛盾。词人的感情已从豪壮激昂跌落 为深沉的痛苦。 • 结尾一句还表明前面9句是年轻时的经历,现在 只是一种追忆。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 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 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 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 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 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 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 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 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 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 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 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 神。
④《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词的“壮”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 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 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 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 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 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 手。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 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 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 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 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 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 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同甫,名亮。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 朋友。陈同甫才气超群,喜谈兵,人人见 其肺肝。辛弃疾退居上饶,陈氏相访,二 人同游鹅湖,纵论天下恢复之事,皆以气 节自负。过后,陈亮有《贺新郎》词记其 事。辛弃疾亦有数词寄之,其《贺新郎》 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 裂。”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均是试图补 天的爱国志士。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 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这首 《破阵子》大约也是写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