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精品PPT课件
中欧关系
![中欧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e8dcaf8f705cc1755270966.png)
• 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 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 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 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 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 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 的印象。 •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 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 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 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 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 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 响曲中的《欢乐颂》。
四、中欧关系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前景
• (一)、面临的挑战
• 1、西藏问题
• 欧盟多国领导人,包括法国总统萨科奇的在内的多次接见 达赖
• 2、台湾问题
• 多次台湾军售几多次,在台湾问题上强调要保持“地区军 事力量平衡”。
• 3、人权问题
• 多年来一直借用人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上指责中国。
• 4、贸易摩擦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9年秋欧共体单方面中断与中国的高层往来军事合作政府贷款和合作项目使得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1992年中欧关系有所回升并逐步恢复正常化欧盟相继出台了六份对华政策文件中欧政治关系实现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三大步跨越式发展
三、当代中欧关系
• (一)第一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20世纪60年代初期
• 时代背景:冷战,两大阵营对立,孤立新中国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一边倒”;“另起炉 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这一时期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主要是北欧国家,如:芬 兰、丹麦、瑞典、瑞士、挪威(1950年); 1954年,中 英建立“半外交关系”。 • 中国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东欧国家则迅速展开友好往 来。
中国欧盟的贸易关系探析.pptx
![中国欧盟的贸易关系探析.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478b1fb5a8102d276a22fe3.png)
1995 403.4
14.4 190.9 212.5 -21.6
2000 690.4
14.6 381.9 308.5 73.4
2005 2173.1
15.28 1437.12 735.95 701.16
2006 2723
15.47 1819.83 903.19 916.64
2007 3561.5
16.38 2451.92 1109.6 1342.3
2006年
金额
占%
1819.8 100
405.5 24.8
389.8 21.4
93
5.1
61.3
3.4
48.4
2.7
51.2
2.8
57.4
3.2
58.4
3.2
2007年
金额
占%
2451.9
100
587.4
24
572.9
23.4
116.7
4.8
91.2
3.7
79.9
3.3
78.5
3.2
78
3.2
63.3
1998年, 欧盟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 提升到与欧与美俄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
2001年,《欧盟对华战略》提出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03年,欧盟发布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 利益与挑战》决定同中国开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中国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推动双边关系 进一步发展。
19.6
2009 年
134
27
20.1
近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 主要涉案案件金额(图7)
案件 人造刚玉 碳化硅 钢板 硅锰铁 金属镁 黄磷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0e412fd0b4e767f5bcfce91.png)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欧美诸国连年贸易顺差,我国出口商品在国外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统计,截止至2003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达503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人民币损失,并导致几十万工人失业或潜在失业。
我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和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欧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但我国同时也是欧盟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
一、我国与欧盟双边经贸合作的主要情况1.我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除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是我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5%,与2002年基本持平,我国从欧盟进口占我国总进口的14.7%,比。
2002年高出1个百分点。
2.欧盟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渠道在1997至2003年间,欧盟对华实际投资持续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
在过去的6年中,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共近300亿美元。
同其他投资伙伴相比,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大,截止2003年底,欧盟对华投资规模平均每个项目为354.97万美元,主要是中小企业围绕大型企业投资,且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引进、转让的技术有较高水准。
3.欧盟也是我国引进政府贷款的重要合作者欧盟是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较集中的地区。
根据我田的统计资料,截止2003年底,欧盟成员国及官方金融组织累计向我国提供政府贷款协议金额约171.58亿美元,占外国政府和官方金融组织向我国提供贷款总额的44%。
自1993年以来,我国共接受欧委会及其成员国对华无偿援助约计4亿美元。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情况顾名思义,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随着欧盟一体化建设的加速进行,地缘经济政治利益更趋一致,反倾销作为其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其盐类反倾销以来,到2003年,对我国反倾销案高达400多起,涉及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医保等400种商品,其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数、裁定率均居世界各国之首,使我国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许多产品无力与欧盟同类产品相竞争,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与合作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8ca42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7.png)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与合作一、引言中国与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两者的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和合作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规模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规模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双边贸易额从100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7000亿美元。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欧盟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三、贸易结构中国和欧盟在贸易方面具有相互补充的优势。
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如电子产品、服装和家电等;而欧盟则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如汽车、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这种互补性的贸易结构使得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四、贸易壁垒和争端在贸易合作中,中国和欧盟也面临着一些贸易壁垒和争端。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双方对某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或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同时,贸易争端也时有发生,例如双方在钢铁、太阳能产能等领域存在分歧。
然而,中欧双方都意识到贸易争端不符合彼此的利益,因此,在WTO框架下,两者已经开始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分歧,维护贸易合作的稳定。
五、深化合作的领域除了贸易合作外,中国和欧盟在一系列领域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欧双方加强了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研发。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双方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
此外,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也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六、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与欧盟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挑战,而这也为双方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机会。
在全球化进程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与欧盟应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
在未来,中欧双方可以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同时,双方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欧盟对华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措施PPT课件
![欧盟对华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8c2a0fcf84b9d528ea7adc.png)
构作出的合格评定结果。 或改变的情况或目标可采
用对贸易限制较小的方式
加以处理,则不得维持此
类技术法规。”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体现了照顾发展中国家在 体制安排、资金和贸易方 面的特殊需要,对协定中 发展中国家成员给与差别 待遇和更优惠的待遇,承 认发展中国在制定实施技 术法规、标准及有关是否 符合技术标准和标准的评 估程序方面会遇到特殊困 难,对发展中国家和成员 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是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签署的一个基础。《技术 性贸易壁垒协定》这一原 则集中体现在第 11 条和 第 12 条中。
REACH法规 的特点
14
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2020/3/20
Restriction
15
REACH 法规在实施过程中, 将促进各国化学品生产企业 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改进生 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实 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减 少国际贸易中对环境、人类 健康的影响,使国际贸易朝 着更优的姿态发展。
20
欧盟绿色贸易 壁垒
我国如何应对
1
2
3
4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GBs对我国的影响
2020/3/20
21
消极影响
影响我国产品 出口,压榨了 出口企业生存
空间。
存在发达国家 利用发展中国 家环保标准低 而将污染转移 的现象。
美国、日本等 发展国家相继 出台环境贸易 政策,使得我 国外贸环境更 加恶劣。
加剧了中欧之 间的贸易摩擦, 从而引发其他 一系列相关问 题。
要求成员加强协调与合作, 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中欧经贸往来新机遇.ppt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中欧经贸往来新机遇.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554f71561252d380eb6edd.png)
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邻国带来新机遇,也 为欧洲经济带来新机遇。中国是欧盟第二大 出口市场,欧盟是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最大 目的地。截至2017年3月底,欧盟企业到中国 的投资已累积达到1146亿美元。中方企业对 欧盟的投资增长也比较快,截至2017年3月底, 中国对欧盟的投资达到773亿美元,为双边的 投资活动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包括匈牙 利、波兰、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地区,以 及包括希腊在内的地中海国家,都有诸多
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落地。在欧盟,许多地方 政府和物流公司热烈欢迎一带一路项目,他 们将从新的商机中受益。正如欧盟贸易专员 Cecilia Malmstrom女士所说:合作关系对中欧 来说,是增加财富,提高就业,促进发展的 重要来源。我还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中 国借助与西欧国家合作,将一带一路项目拓 展到其他地区,例如与法国合作并将项目扩 展到非洲讲法语的国家,与西班牙合作并将 项目拓展到拉丁美洲。德维特说。德维特认
新华丝路网广州11月29日电(记者孟盈如) 29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 欧洲各方表明了对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的诸多 期待,中国企业也积极寻求在欧发展的契机。 中欧携手合作推进一带一路,为经济全球化 注入新动力,互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盟处于重要地位,中欧 经贸关系的良性互动也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 大势能。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博纳德德维特 认为,一
双方可在携手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找 到新的经贸合作机遇。中欧应该把握好这个 机会,尤其是欧盟需要把握与中方加强合作 的机会,这对新时期的全球化发展带来重要 影响,也会使全球化进程更加有序、更加普 惠。责任编辑:胡柳
为,不久的将来,中欧合作面临的挑战涉及 如何使中小型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之中。 欧洲和中国的中小型企业通常意识不到自己 拥有机会。为此,欧盟和中国共建的互联平 台应当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因为中小型企 业对中国和欧洲的经济至关重要。对中国而 言,欧洲也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合 作机会。见微知著。2017年前9个月,中国出 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欧洲地区承保金额为438.0 亿美元,同比增长9.0%。这说明,中国企业 在
中欧关系PPT
![中欧关系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8ec60b0740be1e650e9a9c.png)
中欧关系的现状
• 自1975年5月6日建立正式关系以来 ,经过双方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的关系 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 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 • 1994年,中欧签署政治对话协议
• 1998年1月,欧盟倡议在举行第二届 亚欧会议期间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建 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 • 4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欧盟 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盟委员会 主席桑特在伦敦举行了中欧领导人首次会 晤。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 • 此后,中欧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晤。
• 摩擦分歧仍存在
• 求同存异是基础 • 互利共赢是关键
• 2004年12月,温家宝总理赴荷兰海 牙与欧盟主席国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欧 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盟理事会秘书长 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 纳举行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发表 了《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 • 2005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与英 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及 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高级代表索拉纳举行中欧第八次领导人会 晤。双方发表了《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联合声明》和《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 ,并签署了关于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 空间开发、北京首都机场建设等领域开展 合作的文件。
中欧关系源远 流长,可以追溯到 2000多年以前的丝 绸之路,这开启了 中西之间的经济和 文化往来。
战后中欧关系发展史回顾
• 第一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 纪60年代初期 • 时代背景:冷战,两大阵营对立,孤立新中国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一边倒”;“另 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这一时期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主要是北欧国家 ,如:芬兰、丹麦、瑞典、瑞士、挪威(1950年 ); 1954年,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 • 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东欧国家则迅速展开友 好往来
欧盟对外贸易政策PPT课件
![欧盟对外贸易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763434998fcc22bdd10d37.png)
二、不同的外贸政策
欧盟以集团为主体的对外关系是建立 在此前西欧各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发展 中国家之间双边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因 此欧盟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 策也是不一样的,反映在其对外贸易政 策方面也就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特点。
第3页/共10页
1.对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特点
• (1) 明显的赶超特征
第9页/共10页
感谢观看!
第10页/共10页
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在有关国际组织内的态度和行动,提高欧盟对外发展 与合作政策的共同性。
第7页/共10页
政策特点
1.范围广泛,针对性强,并日趋务实 2.加强援助的同时,突出强调自助和自主发展 3.与成员国的发展合作政策并存的二元特征 4.发展与合作政策的多层次双重结构特征 5.发展合作政策的实质是为自身利益服务
第1页/共10页
共同外贸政策
• 欧盟共同贸易政策是规范欧盟成员国统一执 行的、针对第三国的贸易政策、共同海关税 则和法律体系。
• 最初其内容仅涉及关税税率的改变、关税和 贸易协定的缔结。1999年5月生效的《阿姆 斯特丹条约》将其覆盖范围扩展到大部分服 务贸易,2003年2月的《尼斯条约》又将其 扩及所有服务贸易和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 2009年12月的《里斯本条约》重点在FDI领 域进一步扩大了欧盟在贸易政策领域的权 限。
第8页/共10页
三、欧盟外贸政策与中国贸易
近年来,中欧贸易在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一,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渗入欧盟的决策领 域。
• 第二,多哈回合谈判被迫中止,欧盟委员会 的多边贸易自由化原则遭遇挫折。
• 第三,欧盟调整对中国的贸易战略。 • 第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出现在共同外贸政
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22532156137ee06eff918f8.png)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与欧盟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欧盟各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从经济外交视角来看,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战略提升、贸易突破、瓶颈制约、难题待解”。
一、战略提升: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战略的提升源于2003年相继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份文件:一份是2003年9月欧盟发表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发展框架;另一份是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对欧关系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4年5月随着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地缘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现了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2005年欧中庆祝建交30年,进一步展现了二者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
二、贸易突破:欧盟成为中国首位贸易伙伴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以欧盟东扩为契机,这一良好愿望得以提前实现。
中国欧盟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欧盟双边经贸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7e482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9.png)
加强政治对话
定期举行双边政治对话,就 经贸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沟 通和协商。
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贸易争端协调机制,及 时解决贸易争端,维护双方 利益。
加强法律合作
加强法律领域的合作,为双 方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 商环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中欧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中 国已经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 伴,欧盟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 伙伴之一。
中欧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双方在相互投资方面都取得了 显著的进展。
中欧服务贸易合作发展迅速, 双方在旅游、教育、文化等领 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贸易结构与产品类别
中欧双边贸易结构以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等是主要 的贸易产品类别。
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而从欧盟进 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飞机、精密仪器等。
02
贸易规模与增长趋势
总体贸易规模与增长
总体贸易规模
自1975年以来,中欧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从最初的几十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数百亿美元。
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欧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中欧贸易摩擦现状与特点
贸易摩擦频率增加
随着中欧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的频率也在逐渐增加。
领域广泛
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范围广泛,包括钢铁、铝、汽车、光伏、 电信等多个领域。
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主
中欧贸易摩擦主要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主,中国是欧盟反倾销和反 补贴措施的最大目标国。
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实质
市场竞争 中欧在某些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双方在市场份额上的争夺 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产生。
争端解决机制及其效果
中欧贸易关系
![中欧贸易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e9316ccf121dd36a22d822e.png)
1999年12月21日,双方重申中 欧在新世纪中将继续致力于发展长 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互利合 作。进一步扩大深化在各个领域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3年10月13日,欧盟通过了欧洲委员会新的政 策文件,题为《中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 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欧中欧关系 的措施,确定了欧盟在此后两三年内对华政策的具体 而实际的行动要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 系发展顺利
1995年12月,欧盟通过《中国-欧洲关系长期政策》文件。1996 年1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联盟对华新战略》。1998年4月2 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希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 定的中欧建设性伙伴关系,并决定建立双方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 1998年6月29日,欧盟外长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与中国建立全面 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日、 俄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中欧政治对话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人权问题上,欧盟连续两年决定 在人权会上不提出、不联署反华提案。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 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是《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总
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二、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发展
1、 中国与欧盟双边政治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建立正式关系的 协议。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至此,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全面建交。1988 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在华设立代表团。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 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对外贸易关系
![对外贸易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f93cb0710661ed9ad51f3ea.png)
24
三、中国内地与台湾的贸易
• (一)两岸贸易的发展 • (二)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大陆对台出口 商品多属于中上游工业产品,加工层次较 低;台湾对大陆出口商品多属于中下游工 业品,加工层次较高) • (三)两岸贸易形态(由于尚未直接“三 通”,两岸贸易关系仍以间接贸易为主要 形式,包括转口、转运和过境[经过香港]等 ;但转向直接贸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0
9
概念:普惠制
• 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的简称,是指发 达国家单方面对从发展中国家输入的制成 品和半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 国际贸易制度。普惠制是在“最惠国”税 率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或全部免税的更优惠 的待遇。 • 欧盟自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普惠 制,中国16大类50章产品全部不再享受普 惠制。欧盟的新普惠制使我国的受惠度大 幅降低。 10
22
一、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
• • • • (一)两地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二)两地进出口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三)两地贸易以转口和加工贸易为主 (四)内地与香港贸易关系遵循“一国两 制”和《基本法》的规定 • (五)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贸易 合作
23
二、中国内地与澳门的贸易
• (一)两地贸易额稳步增长 • (二)两地经贸合作进入更紧密联系阶段
四、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
• 自2004年起,欧盟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 易伙伴。 • 进一步发展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前景广阔。
11
§2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 一、中美贸易发展概述
• (一)发展历程 •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发表, 宣告了中美长达22年相互隔绝的结束。 •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 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 交。中美贸易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的特点
1、反倾销案件 涉及产品的品种 和数量不断扩大
特点
2、反倾销案件涉 及金额越来越大, 且金额越大的越被 频繁指控。
3、提出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急剧扩大。
(四)技术壁垒
欧盟的技术壁 垒措施比较完 善,且效果比 较明显
这在很大程 度上缩减了 中欧贸易额
欧盟对中国出口主要产品历年
欧盟向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最新信息
• 欧债危机升级 中欧双边经贸 低迷
• 前4月双边贸易值增0.3%
把握机遇 深化合作 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 口市场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在两国政府和 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荷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 近年来中欧之间贸易存在较大规模的欧方逆差,2011全年,欧对华累计贸易逆 差1559亿欧元,同比(下同)下降7.9%,连续五个月实现累计贸易逆差负增长, 且降幅逐步扩大。
(三)反倾销
• 1979年欧盟首次对华发动反倾销,这也是 中国在世界上遭受的第一起反倾销控诉。
•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49 起反倾 销调查,且有不断增加的势头。
2、欧盟经济概况
2002年3月1日
2002年1月1日
欧元区各国原货币停止流通,欧元正 式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唯一法定货币。
1993年1月1日
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
1968年7月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商品、资金、服 务和人员开始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
欧盟实现关税同盟
•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 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 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
• 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 的近10万亿美元。
• 目前,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10年 欧盟国内生产总值16.106万亿美元,人均GDP32283美元。
称欧洲共同体。 •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半个世纪以来,欧盟经历了数次的扩大。地域范围从西欧逐步扩展到中东欧 地区。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成为欧共体的第十个成员国。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至此,欧盟成员国增至 27个。
中欧发展前景
1 双方对经济利益的关注情况
分析两国 关系前景
的因素
2 是不是有互补性 3 双方市场对对方的重要性 4 两国在双方政治战略中的地位
5 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因素
如何优化中欧贸易结构
1.中欧贸易将呈现出口放缓进口加速的态势 ,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促进中欧贸易平 衡
2、通过实行共 同外交和安全 政策,在国际 舞台上弘扬联 盟的个性
1、 欧盟的成立和发展
•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简称欧共体)。 • 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建成立欧洲煤
钢共同体。 • 1958年六国又共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
促进中欧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议
充分重视双边经 贸关系
建立有效的双 边对话机制
决用 经磋 贸商 问办 题法
解
进多 行层 相次 互全 对方 话位
于提 驾高 驭谈 国判 际能 规力 则,
善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发展前景
四、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前景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视中国 为第一进口国,第二贸易国。 我国与欧盟在贸易往来上数额巨大,对双 方都很巨大。
中欧经贸中的贸易结构
•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欧 盟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欧盟自中国进 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 和家具玩具,其次是工业原料、运输设备 和钢材等
• 在欧盟于今年5月扩大至25国后,欧盟 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 伙伴。而中国也自2003年开始,成为 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克罗地亚 卢森堡 西班牙
地处巴尔干半岛,是中国 传统友好国家
是欧盟创始成员国,也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 经贸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投资领域,卢森堡 已成为中国在欧盟第一大直接投资目的地
是中国在南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在欧盟内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西班 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存在的问题
3、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中国与欧盟
中国与欧盟(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1975年 5月建交。37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中欧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
1、政治交往
2、经贸合作
3、友好合作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中欧经贸关系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 是最大经济体,两者为重要的 贸易伙伴,其经贸关系的发展 潜力 巨大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Contents
一、欧盟概况
二、中欧经贸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 四、发展前景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欧盟概况
一、欧盟概况
欧盟:当今世界
一体化程度最高 的区域整治、集 团组织
总部:比利时首
都布鲁塞尔
成员国:27个
人口5亿 GDP: 16.106万 亿美元
宗旨
1、通过建立无内部 边界的空间,加强 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建立最终实 行统一货币的经济 货币联盟,促进成 员国经济和社会的 均衡发展
三、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反倾销 技术壁垒
双边贸易 不平衡问题
贸易转移问题
(一)贸易转移问题
欧盟东扩
产生贸易 转移效应, 影响包括:
一是老成员转向从新成员购 买原从中国购买的产品
二是新成员实施欧盟---“共同 贸易政策” 抬高对区外贸易门 槛后,阻碍中国产品进入原市 场
(二)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欧主要经贸关系
贸易往来
对华投资
经济合作
历年的1-6月的中欧双边贸易总额的分 布图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呈现出阶级性的特点
• 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 • 中欧贸易地位不对等 •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投资质量相对较高 • 双边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机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