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历史岳麓必修2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检测(附答案)

历史岳麓必修2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检测(附答案)

历史岳麓必修2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2.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3.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4.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

”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5.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到苏联时,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

”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6.《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 1950-1973 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 下列状况最可能出现在这一阶段的是()A. 日本政府对经济实行指令性计划B. 英国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美国将汽车工业完全收归国有D. 发达国家出现资本社会化【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50年代到80年代普遍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共同的原因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推行 D项正确 ABC不符合相关史实和材料的时间信息2.苏联1940年社会保险支出额(停止工作的退休金未计算在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每人为160卢布而重工业为243卢布 1946年则分别增为254卢布和357卢布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A. 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B.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C. 国民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D. 保险业为实现工业化做出贡献【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斯大林模式体制下重工业领域的社会保险明显高于其它经济领域说明的是国民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 C正确此时新经济体制尚未开始 A排除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3.1929年下半年起苏联政府改组差断性的行业托拉斯把托拉斯下面的企业直接作为“工业管理的基本环节” 而改组后的企业则在国家“批准的限额内最严格遵守生产财务计划情况下享有独立”的权利这说明当时苏联政府()A. 实行反垄断的自由竞争经济政策B. 恢复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C. 建立起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 加大了对工业经济的控制力度【答案】D【解析】材料中表明托拉斯下面的企业的由国家简接管理到严格管理体现了对工业管理的加强故D项正确A项与“批准的限额内最严格遵守生产财务计划情况下享有独立”不符故排除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市场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此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排除C项是在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标志故C排除4.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其中指代德国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5.列宁逝世后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富农而在于收购价格不合理和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布哈林的观点()A. 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B. 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C.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有利于短期内实现苏联工业化【答案】A【解析】由材料“列宁逝世后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富农而在于收购价格不合理和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可知布哈林的观点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6.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其国有化竞选纲领在此期间工党政府陆续颁布了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包括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并使之具有中央银行资格具体可知英国()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 政权性质已经发生改变C.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措施D. 出现经济“滞涨”现象【答案】C【解析】材料“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其国有化竞选纲领在此期间工党政府陆续颁布了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包括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并使之具有中央银行资格”看出竞选纲领的内容包含了国有化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30年代而英国的国家干预政策是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A项排除该竞选纲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修补没有改变政权性质 B项错误经济“滞涨”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故选C7.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选B8.吉福德.平肖第三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来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的”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 肯尼迪的“新边疆”B.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C. 克林顿的“新经济”D.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指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期根据材料”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的“可知符合新经济的特征 C正确肯尼迪的“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与材料无关 A排除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B排除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仍然将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排除故选C.9.苏联某一领导人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总体效果仍然不佳后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材料中的这位领导人是A. 斯大林B. 赫鲁晓夫C. 勃列日涅夫D. 戈尔巴乔夫【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经济改革成效不大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选D 斯大林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除A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都在经济领域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排除BC10.1945年英国大选工党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击败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此后工党政府推行一系列的国有化改革以挽救社会经济危机没有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抵制得以较为顺利的进行上述现象表明()A. 英国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B. 英国正逐步倒向社会主义C.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答案】C【解析】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行一系列国有化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并不是照搬苏联模式二者有着根本区别 A和B项错误工党的措施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发展的表象 C项正确推行一些列国有化改革并不意味着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材料无法体现 D项排除故选C11.1961年~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B. 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C. 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D. 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答案】A【解析】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拖拉机、收割机、载重汽车、无机肥料均呈上升趋势表明苏联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表格中并未牵涉重工业的问题排除C项该项表述仅仅是描述的表格的现象并未进行原因分析排除D项材料中的数据没有涉及工业的资源配置情况排除故选A12.下图所示是创作于1932年关于加快电气化建设的苏联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A. 说明电气化建设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B. 表达对高标准完成“二五”计划的决心C. 推动新经济政策向斯大林模式的转变D. 讴歌积极投身国家工业化的建设热情【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2年即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宣传画中描绘的工农协作加快电气化建设的场景意在弘扬积极投身国家工业化的建设热情 D项正确电气化建设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画中并未体现排除A完成“二五”计划的决心与1932年创作的宣传画不符 B项错误1928年苏联“一五”计划开始时新经济政策已经终结 C项错误故选D13.如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 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D. 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答案】A【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因素14.(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14.(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14.(4)“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解析】(1)西方国家货币经济的扩大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扩张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答案】(2)特点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解析】(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是由英国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英国在19世纪中期能够主导世界市场从政治上来讲是由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完善经济上来讲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3)背景战后美国实力膨胀和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努力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3)美元帝国的建立主要是构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上要结合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内容来进行说明【答案】(4)一方面工业革命后欧洲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展到了全球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但另一方面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原料等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解析】(4)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是由于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扩展到了全球同时世界也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原材料15.(1)依据材料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15.(2)在某中学举行的“20世纪的美国经济政策”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四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请依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位(示例不选)拟定提纲示例美国胡佛总统①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②应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③结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回答美国总统(除胡佛外任选一位)①危机——②应对——③结果——【答案】(1)观点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苏联式经济手段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答案1 同意因为新政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其他如限制私人企业的自由经营、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等皆可)这在形式上带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答案2 不同意因为新政虽然采取了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的调整和改造这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有天壤之别【解析】(1)观点根据材料”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苏联式经济手段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答案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以同意为例侧重罗斯福新政中尤其是工业复兴法中对企业的限制和对工人利益的照顾具体而言新政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其他如限制私人企业的自由经营、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等皆可)这在形式上带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答案】(2)罗斯福总统危机——大危机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育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应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结果——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重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信心里根总统危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局面应对——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结果——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但也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克林顿总统危机——美国经济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应对——“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结果——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解析】(2)以罗斯福为例罗斯福总统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执政前大危机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应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执政之后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应对经济危机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重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信心1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前后美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并说明其对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影响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并简析美国调整战略的原因【答案】(1)目标确立世界霸权影响美国发起冷战与苏联对抗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加速了中国内战的全面爆发美国独占并扶持日本导致日本法西斯清除不彻底美国先后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地区乃至世界和平【解析】略【答案】调整由战略进攻改为战略收缩原因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损失惨重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恶化美国国内外反战呼声强烈美国侵略战争政策受挫尼克松争取连任总统的需要苏联等国际力量的压力【解析】略17.(1)根据材料概括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晤士报》记者对其广泛报道的原因17.(2)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美、中三国“乘数效应”呈现的特色【答案】(1)观点政府投资取得的效益巨大国家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受到挑战国际局势紧张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失灵“乘数效应”在苏、美、中三国取得的经济奇迹【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笔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几倍于原始支出额的收入水平”归纳出政府投资取得的效益巨大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乘数效应’在三个国家取得的经济奇迹”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从国际局势、国内阶级矛盾以及自由主义政策失灵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2)苏积极引进外国技术、资金、人才美成立专门机构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中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发行公债充实资本推行法币政策政府投资实业【解析】(2)依据材料“投资10亿卢布的高尔基汽车厂整套设备由美国生产”“1930年 , 意大利、瑞典等国对苏贷款达8亿美元”归纳苏联特点即积极引进外国技术、资金、人才依据材料“美国政府投资40多亿美元成立公共工程署”从举办公共工程以及扩大就业等角度归纳美国特点依据材料“国民党通过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施大纲案》全面指导经济建设财政部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推行法币政策”从政府政策、政府投资以及币制改革等角度思考中国特点。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三单元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三单元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电影《列宁在十月》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个农民将家中的余粮挑到集镇上去卖,途中被红军战士遇到,结果粮食被没收。

这反映出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没收富农经济的政策2.列宁说:“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交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受不住这样的负担。

”上述材料表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合苏俄的国情B.苏联已经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C.列宁认为俄国农民觉悟不高D.列宁认为余粮征集制是错误的3.“我们承认自己是对农民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是向他们借的。

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为此,当时苏俄政府()A.实行余粮征集制B.实行粮食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取消义务交售制4.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忆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

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

”这种现象说明新经济政策()A.解决了反动势力制造的混乱B.调整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衡的比例关系C.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D.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继承和创新5.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是指苏联的()A.农业集体化道路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于()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②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③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①新建田纳西工程②以工代赈③发放救济④蓝鹰运动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8.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中的()A.剥夺了美国企业的自主经营权B.规定了企业的税收等政策C.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来调整工业生产D.国家对农业进行调整9.1933年3月,美国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建立了1500个工作营地。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 结果这一尝试()A.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 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C. 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 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A【解析】根据“十月革命后”“纯社会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选A2.“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的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基于这认识苏俄实行了()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 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解析】“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国家强化措施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正确B不是直接下达命令排除CD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排除3.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材料中的“纲领”最有可能指罗斯福新政中的()A. 整顿金融体系B. 调整农业政策C. 指导工业复兴D. 保护劳工权利【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工人们” 根据所学知识整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指导工业复兴、保护劳工权利均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是牵涉工人利益的是保护劳工权利的《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材料未涉及故排除故选D4.苏俄内战期间大多数农民对红军和白军都极其不满但在不得不做出选择时他们常常决定支持红军他们认为红军站在他们这一边这体现了()A. 苏俄工农联盟异常团结与巩固B. 农民对苏维埃政权政策具有矛盾心理C. 民众渴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 内战使农民对苏维埃政权认同感增强【答案】B【解析】据材料“苏俄内战”“红军和白军”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时期农民虽然存在不满情绪但仍支持红军所以答案选B项材料中农民对红军和白军都不满可以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此时苏俄已退出一战D项不符合材料故选B5.苏联工业化与西方国家工业化的最明显区别是()A. 以重工业为中心B. 农轻重各业并举C. 为社会主义服务D. 工业化速度较快【答案】A【解析】苏联的工业化是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的这是由于苏联工业的落后和巩固国防的需要而决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则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而实现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6.传统观点认为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下列胡佛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证明该观点的是()A. 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B.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C. 否决国会的救市方案D. 削减政府财政开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胡佛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是政府干预金融业的表现不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7.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一方面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给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另一方面制订了一个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计划来吸收无职业者这些措施的影响包括()①刺激了生产和消费②抑制了通货膨胀③稳定了社会秩序④杜绝了股票投机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A【解析】①罗斯福修建公共工程是以工代赈救济措施的体现刺激了生产和消费②罗斯福新政期间实行美元贬值并不能遏止通货膨胀③以工代赈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④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救济措施不是金融措施综上选A8.《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法” 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 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A. 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B. 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D.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等信息可以看出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干预故A项错误虽然题干材料体现了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但无法看出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1933年凯恩斯主义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胡佛政府的这些措施对于缓解经济危机只是杯水车薪说明其干预的力度有限故D项正确故选D9.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A. 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 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C. 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 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A【解析】紧扣题干中的时间“1920年” 此时苏俄正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战胜敌人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立多个经济管理部门来统一管理全国的经济生产活动题干正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故选A项B项错在“符合国情” 这一做法忽视了俄国小农经济的国情这一政策不利于国内民众改善生活故C项错误D项不是主要目的没有结合当时的战争环境来分析故选A10.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苏共中央审定的正式课本认为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是完全正面意义的是对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惟一正确选择这种观点()A. 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特色B. 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全面总结C.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识D. 体现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客观分析【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认为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是完全正面意义的是对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惟一正确选择”可以看出其观点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特色故A项正确B项错在“全面总结” 应排除题干材料只是苏共中央的认识不能得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识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一定的消极作用故D项错在“客观分析” 应排除故选A11.有学者在评述斯大林模式时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者强调的“明显地改变”是指()A. 废弃了对工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B. 减缓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速度C. 取消了农村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D. 放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答案】D【解析】根据“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以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排除A、B、C三项故选D12.亚当•斯密认为“只要听其自然……一切都会走向最美好的途径” 我认为他忽视了有效需求的不足所造成的对经济繁荣的障碍材料中的“我”批判了()A. 重商主义做法B. 自由放任政策C. 有效需求理论D. 贸易保护政策【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亚当•斯密”、“只要听其自然…一切都会走向最美好的途径”可知反映的是自由放任政策“我认为他忽视了有效需求的不足所造成的对经济繁荣的障碍”反映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局限性由此可知材料中“我”批判的是自由放任政策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13.1935年美国专门为有艺术才能的艺术家制定了“联邦艺术计划” 使流落街头的艺术家可以继续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文学艺术界因此兴起了一股“写美国”和“画美国”的爱国主义热潮由此可见这一计划()A. 解决了棘手的就业问题B. 利于提振美国的精神士气C. 意在关心特殊群体的生活D. 旨在宣传美国的繁荣强盛【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1935年的美国正处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努力中美国专门为有艺术才能的艺术家制定了“联邦艺术计划” 使流落街头的艺术家可以继续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文学艺术界因此兴起了一股“写美国”和“画美国”的爱国主义热潮这有利于提振美国摆脱危机的精神士气 B项正确材料只是对艺术家的措施无法得出解决棘手的就业问题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关心特殊群体的生活排除C此时美国正处于危机中 D项表述错误故选B14.“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A. 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帝国B. 18世纪的大规模国际分工C.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 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答案】B【解析】A.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排除B.根据题干可知美洲和东欧、非洲、亚洲分别以西欧为中心形成原料产地、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的国际分工格局反映了18世纪工业革命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B项正确C.题干未体现英国世界工厂地位故排除D.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贸易地位日益下降与题干欧洲为中心的贸易地位不符合故排除15.1946年7月日本吉田内阁总理大臣石桥湛山在国会发表著名的“积极财政”演说他提出“我国财政的当务之急是给国民工作使产业复兴即所谓‘充分就业’ 发展国民经济”其主要意图是()A. 建议政府扩大基础建设投入B. 批评政府财政开支缺乏节制C. 呼吁企业主积极吸纳劳动力D. 发挥政府调节经济的作用【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积极财政”“所谓‘充分就业’ 发展国民经济”等信息并结合二战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可知该演说的主要意图是希望政府增加财政开支保障就业以复兴经济即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排除B、C两项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扩大基础建设投入” A项对材料理解过于狭隘排除故选D16.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 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A. 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B. 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C. 强调不均衡发展轻重工业、农业的迫切性D. 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据材料“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斯大林强调暂时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体现了不均衡发展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当时苏联没有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不是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7.(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明代我国粮食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危机的特点并指出从中能得出哪些启示【答案】(1)总体趋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原因历代推行重农政策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进步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粮食作物品种增多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表格可知自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我国粮食产量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课从农业政策、生产力发展、农业设施、自然条件、作物品种、劳动力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2)特点大萧条持续时间长区域广启示加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应保证农业投资以促进农业发展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时调整农业政策应保证农村工人数量为农业发展奠定劳动力基础【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870~1910年英国粮食自给率从 79% 降至35.6% ……1895~1904年仅占6.18%”概括可得英国农业危机的特点有大萧条持续时间长区域广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启示加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应保证农业投资以促进农业发展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时调整农业政策应保证农村工人数量为农业发展奠定劳动力基础18.(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18.(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苏俄的工农业政策18.(3)材料三说明苏联(俄)政策出现什么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苏联(俄)的工业化特点18.(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特点【答案】(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武装干涉新生政权使苏俄陷入内战中为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1)根据材料“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可知当时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武装干涉新生政权使苏俄陷入内战中为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2)政策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实行国有化【解析】(2)根据材料“征收数量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将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可归纳出答案【答案】(3)转变实施新经济政策工业化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逐步实现工业化【解析】(3)根据材料三“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可知苏联(俄)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此时苏联(俄)的工业化特点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逐步实现工业化【答案】(4)特点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行工业化速度快【解析】(4)根据材料“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可知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行工业化速度快1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凯恩斯在经济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1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经济思想产生的影响【答案】原因 20世纪资本主义取得重大发展时代思想变革和理论创新风气盛行凯恩斯本人投身不同领域的社会实践工作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突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解析】凯恩斯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从材料“经济学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战时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结合所学从时代和个人两个角度分析【答案】影响指导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继承和发展了重商主义思想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模式影响了众多国际经济组织的筹集成为社会和学界普遍接受的思想主流【解析】根据“战争结束前后他又忙于布雷顿森林会议等一系列活动”“传统政治经济体系被世界大战和各种思潮摧毁”及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是指导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继承和发展了重商主义思想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模式影响了众多国际经济组织的筹集成为社会和学界普遍接受的思想主流20.(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20.(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20.(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答案】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影响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解析】第一小问的表现依据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体系的内容从“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从美国和世界从“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角度回答【答案】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西欧、日本的竞争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解析】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可以得出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西欧、日本的竞争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从“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三“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 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的信息可以概括出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第二小问的趋势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信息从“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分析。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 测试题(有答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 测试题(有答案)

学生素质检测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

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

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3.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D.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4.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其理由可能与哪一项有关?A.要求统制货币 B.减少耕地面积 C.实行社会保障 D.实行以工代赈5.(2013年广州海珠高三综合测试)1937 年5 月24 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6.(2013年广东珠海一模)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议员在农村发表演说,刚讲一半,许多农民就向他扔烂水果,以示反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项史实反映的是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资金增加并不能说明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其实1951-1955年苏联的工农业发展失衡现象并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只能说明农业有所发展不能说明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故B项错误C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说明苏联军事实力增强但是不能说明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故C项错误D项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说明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D项正确2.二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 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A. 开发“新经济”B. 发展第三产业C. 建立福利国家D. 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受罗斯福新政建立新模式的影响和经济的发展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了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进行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扩大就业故C项正确A项“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故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C3. 1981至1987年某国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国有企业的职工减员60万人到1988年国有企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1.5%下降到6.5%这种情况应该发生于()A. 致力于欧洲联合的联邦德国B. 力图摆脱经济滞胀的英国C.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D. 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答案】B【解析】4.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应当保留”指保持资本主义②“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③“改进和补充”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④“改进和补充”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罗斯福通过新政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但在新模式中仍实际上强调了自由运行的经济即市场经济模式有时候会出现问题政府主导私营经济进行改进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应该保留这种私营性质即资本主义制度所以①②④正确而罗斯福强调对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并不等于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③故选B5.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进口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各个资本主义国之间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C. 通过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D. 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由“1930年”到“1931年” 美国加征进口商品税引发25个国家报复“各个资本主义国之间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 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选择了通过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所以C项正确加征关税不等于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A项错误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并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 B项不符合史实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6.有学者认为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如果说计划的目标是“政权生存” 那时的经济也许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但如果说计划的目标是“经济发展” 那时的所谓计划则极为缺乏经济发展的成分该学者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 围绕保卫和巩固政权展开B. 具有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C. 为新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D. 推动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如果说计划的目标是‘政权生存’ 那时的经济也许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极为缺乏经济发展的成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围绕保卫和巩固政权展开不是为了促进经济本身的发展故A正确根据材料“所谓计划极为缺乏经济发展的成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具有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故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新经济政策无法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故C错误根据材料“极为缺乏经济发展的成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故D错误故选A7.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如此描写那段时光“这是一个对绝望的补救办法它不是推翻这个体系而是保全它从1936年起的几乎每个夜晚差不多所有人都在谈论凯恩斯” 加尔布雷斯所说的“补救方法”是A. 自由资本主义B. 国家干预经济C. 社会福利制度D. 垄断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凯恩斯主义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根据材料中的“不是推翻这个体系而是保全它““凯恩斯”结合所学可知加尔布雷斯所说的“补救方法”即是凯恩斯主义的做法故B正确A项反对国家干预排除社会福利制度只是凯恩斯主义的具体表现措施排除C D项出现于19世纪末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8.下表是《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它反映了()A. 消费需求促进计算机发展B. 第三产业成为美国发展主导C. 凯恩斯主义成就美国经济D. 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在1995~1999年间促进了美国GDP的增长降低了美国的国内价格降低了通货膨胀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9.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国民生活水平之低下让人难以置信以食品为例社会主义搞了30多年直到1952年苏联人均消费主要食品(牛奶及乳制品)才接近甚至还低于1913年水平其直接原因是()A. 长期以来轻工业和农业落后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 赫鲁晓夫大肆种植玉米D. 勃列日涅夫强调军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以食品为例社会主义搞了30多年直到1952年苏联人均消费主要食品(牛奶及乳制品)才接近甚至还低于1913年水平“是由于长期以来轻工业和农业落后故A 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金融危机B. 工农业危机C. 政治危机D. 走上扩张道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有金融危机、工农业危机、工农业危机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避免了走上扩张道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1.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政府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就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A. 政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进程B. 民主政治更有利推动科技发展C. 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 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答案】D【解析】略12.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而1934年他第二次到这里时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这么说的主要着眼点是()A.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B.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C. 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D. 苏联与西方国家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4年”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可以看出维尔斯并不是一开始就认可计划经济的故B不正确根据材料中“1934年他第二次到这里时”的信息中可看出面对经济大危机西方国家开始正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故C选项正确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开始西方国家除在二战期间与苏联结成同盟其余时间一直敌视和封锁苏联故D选项错误故选C13.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是解决()A.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市场与计划的矛盾D.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要从新政的原因角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新政是为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而危机主要是由于供求矛盾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而引起的故新政主要是为了解决供求矛盾故D正确AB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得到解决排除C项说法错误二者都是经济手段并不对立排除14.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 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②经济危机是主要原因③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④终会导致消费市场出现问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通过几组数据对比工人工资增长率远远低于工厂生产率农业工人工资水平也远低于非农业工人收入国家绝大部分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从这些数据可看出存在社会公平问题通过“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可以看出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社会财富分配并不合理因此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故①③④项正确②项错误故选C15.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③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的生铁、钢、煤、石油等物资产量大幅上升说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①正确根据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②正确根据表格信息无法看出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错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中④错误故选A16.1948年联邦德国中央银行制定了新的货币政策强调国家对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等负有调节的义务 5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物价上涨年平均不超过1% 远低于英、法等其他西欧国家这反映出二战后初期的联邦德国()A. 实行经济民族主义B.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 倡导西欧走向联合D.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答案】D【解析】经济民族主义主要是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A项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欧走向联合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联邦德国通过新货币政策强调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义务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故D项正确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述史实材料一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 1593年传入荷兰后一些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1634年炒买郁金香成为荷兰的全民运动……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 1637年郁金香总涨幅竟然高达5900% 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竟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荷兰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价格一泻千里一星期后郁金香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彻底击破了这次史.上空前的“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投机市场从此一蹶不振——据多种资料摘编材料二臭名昭著的市场崩溃摧毁了无数公司产品没有流通性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失业已经延伸到无数城市街区大资本家认为自己的帝国被荒废一些人觉得已无路可走只能从他们的豪华高层办公室的窗户跳下去自杀在政治方面经济困境使许多国家政治风暴频繁发生.政权更迭频繁出现了政党内讧和法西斯势力高涨的现象——摘自拉姆雷兹《技术经济革命框架下对1929年股票崩溃和2007年至2009年经济危机的历史比较》阅读两则材料从本质、影响最终结果三方面简评荷兰“郁金香泡沫”与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的不同【答案】本质荷兰“郁金香泡沫”是期货投机狂热引发的局部经济泡沫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下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全领域危机只不过是从股市崩溃开始的影响“郁金香泡沫”的影响面较小使荷兰部分投机者破产、郁金看投机市场一蹶不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面更广造成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下降农产品滞销和农民大量破产市场严重菱缩失业严重引发政治危机危机还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最终结果荷兰政府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美国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解析】根据”炒买郁金看成为荷兰的全民运动……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看”可知荷兰“郁金香泡沫”是期货投机狂热引发的局部经济泡沫根据“臭名昭著的市场崩溃摧毁了无数公司产品没有流通性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可知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下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全领域危机只不过是从股市崩溃开始的根据“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彻底击破了这次史.上空前的“郁金香泡沫”.郁金看投机市场从此一蹶不振”可知“郁金香泡沫”的影响面较小使荷兰部分投机者破产、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根据“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失业已经延伸到无数城市街区大资本家认为自己的帝国被荒废……经济困境使许多国家政治风暴频繁发生政权更迭频繁出现了政党内讧和法西斯势力高涨的现象“可知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面更广造成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下降农产品滞销和农民大量破产市场严重姜缩失业严重引发政治危机危机还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根据“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可知荷兰政府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18.(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国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18.(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各有何重大成就?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率先确立自由贸易“国策”的背景和目的18.(3)材料三的主张对“二战”后英国经济政策有何影响?18.(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导致英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答案】(1)原因欧洲有重视商业的传统“地理大发现”促进商业发展影响英国政府积极推动海外殖民和贸易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或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资金和市场条件)【解析】【答案】(2)成就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背景 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获得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目的建立英国主导的世界市场【解析】【答案】(3)影响实施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或奉行凯恩斯主义)【解析】【答案】(4)因素国家利益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球经济地位经济学理论发展【解析】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欧美经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9.(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欧美经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原因【答案】(1)特点美国控制西欧西欧依附美国影响壮大了美国实力有利于西欧复苏遏制了苏联推动了两大阵营对峙【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美国通过经济扶植达到控制并利用西欧从经济上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目的”可知美国控制西欧西欧依附美国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壮大了美国实力有利于西欧复苏遏制了苏联推动了两大阵营对峙【答案】(2)变化西欧从依附美国到与美国合作又竞争原因欧美力量消长国际格局变动国家利益需要外交政策调整【解析】(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欧美之间的经济矛盾不断发生竞争日趋激烈”可知西欧从依附美国到与美国合作又竞争第二小问原因依据“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结合当时的世界背景回答即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小王在查阅苏俄(联)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段史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

在这些公民登记时,他们遭到拘留并被送往兵营等候派往前线。

”这表明了当时苏俄(联)()A. 力图推行国家资本主义B.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国内出现了政治多元化D. 正忙于应付德国的进攻【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可知,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的现象,故A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实行强制性义务劳动,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取得政权后的一项临时性政策,C项中的政治多元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苏俄取得政权后的敌人主要是协约国军队和国内叛军,故D项错误。

2.撒切尔政府“将三分之一的国有化产业部门交回私人企业手中”。

这现象发生在20世纪()A. 四十年代末B. 五六十年代C. 七十年代初D. 八十年代【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撒切尔政府”可知,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将三分之一的国有化产业部门交回私人企业手中”可知,反映的是撒切尔政府实行私有化和国有化相结合的经济措施,因此题干材料的现象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故D项正确。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援助的项目达124项:1932年,苏联购买的外国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出口量的\frac12,在苏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

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B. 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C. 有效缓解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D. 较好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时期,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据此依据材料“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可知A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 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 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 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答案】C【解析】材料中“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说明当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是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所实行的临时政策,并达到了目的,故C选项正确;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C。

2.从二战后到撒切尔夫人上台前的30多年里,英国保守党和工党不论哪个党上台执政,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对工会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取向上基本一致,出现所谓“共识政治”的局面。

这一局面的出现()A. 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的深刻影响B. 反映出英国责任内阁制被破坏C. 说明英国政党的统治基础扩大D. 表明英国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时间为二战后到撒切尔夫人上台前,采取的措施都与国家干预经济有关,据此可知这是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责任内阁制遭到破坏,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故排除D项。

故选A。

3.“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23﹣1924年苏联采取租让制、租赁制、合营制等企业经营方式其中租让制是国家与资本家签订协议将一部分企业或资源租让给他们投资经营而合营制是国家同资本家根据协议共同投资经营这几种方式总体来看都属于()A. 国营企业性质B. 外资企业性质C. 国家资本主义D. 私人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指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资本家根据协议进行合作受国家监督由国家规定活动范围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材料中无论是租让制、租赁制还是合营制都是在国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故C项正确国营企业是国家经营的公有制性质的企业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中能看出这此方式并不全是外国资本家经营即不全是外资企业排除B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不是私人资本主义排除D2.1920年冬苏俄粮食人民委员会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春天按照生产计划的规定向农民发放种子让他们播种耕耘秋天按政府的指标征收农产品对违背者进行严厉制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该建议()A. 强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催发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 促进了苏俄农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20年冬”“春天按照生产计划的规定向农民发放种子让他们播种耕耘秋天按政府的指标征收农产品”可以推测出这是实行的余量收集制所以这是在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正确农业集体化运动于1930年推行故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新经济政策故C排除根据材料“春天按照生产计划的规定向农民发放种子让他们播种耕耘秋天按政府的指标征收农产品对违背者进行严厉制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并结合所学可知此建议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促进苏俄农业的发展故D排除故选A3.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A. “混合经济”B. “经营者革命”C. “人民资本主义”D. 建设“福利国家”【答案】C【解析】4.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下列符合这位领导人的是()A. 推广种玉米挑起古巴导弹危机B.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迫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C. 放弃苏共领导权导致苏联解体D. 1992年开始实行“休克疗法” 推动国民经济私有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他放弃苏共领导权导致苏联解体故D项正确A是赫鲁晓夫 B是勃列日夫涅夫 D是苏联解体后采取的措施 ABD项均不符材料应排除故选D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 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 55% 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 1910 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场工人收入的 40% 而到 1930 年时这一比例已低于30% ”结合材料指出美国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美国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②工人和农民的收入远落后于上升的生产率③国内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的狂热④国内贫富差距严重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美国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②工人和农民的收入远落后于上升的生产率这样就导致工人和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经济危机③国内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的狂热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④国内贫富差距严重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社会矛盾尖锐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故②③④正确故选C6.下表内容为19世纪普鲁士(德国)修建铁路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A. 标志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B. 体现了政权干预的特点C. 反映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D. 表现了专制王权的价值【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制定《铁路法》”“政府拨款”“政府开始直接投资”“私营铁路转为国有”等信息可知普鲁士(德国)政府在铁路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政策措施体现了政权干预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中“形成”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故选B7.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以“激进”为荣以“左”为荣 1923年10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批评政治局的政策时指出“我们没有一个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性决议”党的领导也不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策略路线而只是同反对派斗争中的一张牌由此看出()A. 部分领导认为新经济政策保守B. 新经济政策未能继续贯彻推行C. “左”倾冒进已成为主流思想D. 党内分歧严重的制约社会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我们没有一个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性决议”“而只是同反对派斗争中的一张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体现出部分领导认为新经济政策保守故A 正确当时新经济政策还在推行故排除B题干体现是保守思想故排除C“党内分歧严重”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D故选A8.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之为“非工业化” 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非工业化”()A. 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 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C. 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D. 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的比重大于实体经济总和故C项正确非工业化只是将在第一、第二产业的重心转向经济产业并不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故A 项排除政府干预经济是对国民经济总体管理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干预力度减少故B项排除非工业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快调整好故D项排除故选C9.英国为加强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赖于1651年和1660年先后颁布两个《航海条例》而到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这种改变()A. 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 推动了英国的对外资本输出D. 加剧了南北半球的贫富差距【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海条例》体现的是重商主义而《航海条例》的废除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完成自由贸易的需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圈地运动和海外扩张、贸易与《航海条例》无关 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航海条例》废除时间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囯尚未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 C选项错误南北半球的贫富差距与《航海条例》的废除无关 D选项错误故选B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三种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变革的总体趋势都是农业、工业比重不断减少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大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并不意味着高收入国家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项中低收入国家农业比重不断减少产业间发展不均衡 B、C两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11.(3)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重大意义11.(4)材料二、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答案】(1)形势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原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解析】(1)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形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答案】(2)理解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解析】(2)要理解“后退”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采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前进”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答案】(3)意义对内实施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对外积极改善与德国的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联的政策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解析】(3)要注意依据材料分内、外两方面来回答【答案】(4)依据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解析】(4)要围绕政策的制定与社会实际状况的关系来谈12.(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地对于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12.(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12.(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答案】(1)奴隶贸易等殖民活动使英国等西方国家聚集大量财富促进西方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方工商业的发展殖民地成为英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工业革命)的进程殖民地容纳了西方大量的过剩人口保证了西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总之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分不开的【解析】(1)依据材料“英国工商业城镇几乎都和奴隶贸易相关”、“工业化时期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殖民地对西方国家有‘社会安全阀’的功用工业化期间……几千万过剩人口移居殖民地减轻西方国家人口压力提高了国内工资率和就业率” 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殖民地对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据此概括得出总结性结论即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其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密不可分的【答案】(2)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推进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苏联率先主动放弃在中国的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国军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全面抗战开始后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激化西方国家丧失对在华租界的控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美英等国同意放弃租界等其他各项侵略特权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捍卫了民族的权利【解析】(2)依据材料二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相关的起因、主要事件及结果等信息结合相关的所学从原因、表现及影响的角度分析评述近代中国收回租界的兴起、发展和最终胜利的过程【答案】(3)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独立自主探讨自身发展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表明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亚洲的崛起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此后有大量的亚非国家赢得独立会议增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3)依据材料“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及尼赫鲁所作的评价“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说明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13.(1)在①阶段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请分析原因13.(2)在②阶段美国经济急剧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在③阶段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13.(3)④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运用了哪种经济理论?13.(4)⑤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为解决此问题在⑥阶段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13.(5)⑦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原因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为19世纪中期到末期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2)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对策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解析】(2)根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爆发资本主义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急剧下滑采取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答案】(3)时期二战后的“黄金时代”(稳定发展时期)原因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巩固和发展②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新兴产业③二战后大力拓展世界市场④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美国理论凯恩斯主义【解析】(3)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40年代~70年代美国发展处于时期二战后的“黄金时代”(稳定发展时期)原因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巩固和发展②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新兴产业③二战后大力拓展世界市场④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美国主要运用到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答案】(4)时期“滞胀”时期原因①前任政府的赤字政策造成高额国债、严重通胀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②石油危机③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④越南战争的影响对策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思想货币学派和供绐学派【解析】(4)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为滞胀”时期原因①前任政府的赤字政策造成高额国债、严重通胀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②石油危机③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④越南战争的影响对策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思想货币学派和供绐学派【答案】(5)时期“新经济”时代(再度繁荣时期)原因①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②科技革命新高潮知识经济出现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④国际、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解析】(3)根据所学可知该时期处于“新经济”时代(再度繁荣时期)原因是①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②科技革命新高潮知识经济出现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④国际、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14.(3)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中你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加剧社会危机影响深远等【解析】(1)结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相关特点作答即可【答案】(2)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形成“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国民经济最快的部门“新经济”出现等【解析】(2)根据材料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并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答案】(3)启示资本主义制度还能促进和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等【解析】(3)开放性题目结合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重点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重点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重点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作者:————————————————————————————————日期: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十月革命后,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的资本主义国家有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德国⑤日本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2.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直接目的在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它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C.它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D.列宁曾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直接途径3.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 B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C.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4.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

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5.俄共(布)“十大”对国家经济政策做出的调整主要涉及到①农产品的分配②土地制度变革③商品流通④社会主义改造⑤“一五”计划目标A.②④⑤B.①③C.④⑤D.①③④6.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B.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C.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D.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7.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作用是A.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确立了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D.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8.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含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9.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对巩固工农联盟起到主要作用的措施是A.废除实物配给,实行商品买卖B.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向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允许恢复部分小型的私人企业D.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0.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11.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三(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三(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阶段性测试题三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西赣州高三模拟)1906年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洲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

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说明当时的美国是为了( )A.限制及消灭垄断资本B.整顿社会经济秩序C.削弱外国铁路势力D.开创新的发展模式解析:根据材料“确定铁路最高运费,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说明当时的美国政府实行稳定铁路运价的举措,属于整顿经济秩序措施,故B项正确;限制及消灭垄断资本和削弱外国铁路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两项;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排除D项。

答案:B2.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

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集权,提高行政效率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解析: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给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新的转机”,D项正确。

答案:D3.(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 )A.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B.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C.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D.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解析: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可知,其目的不在于改变资本主义自由制度,因此A、D 两项表述错误;材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说明政府并未扩大生产方式,因此B项表述不正确;材料“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表明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故C项正确。

2019-2020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整合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整合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认读要领]一个观点: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两条线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三个重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苏联经济两次重大转折:战时共产主义T新经济政策T计划经济;苏联的改革。

二、重要历史线索1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2.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三、题型应用体验揭示本质类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试题的设问看:多采用实质是、实际上是、本质是等文字表述。

2.从考查的功能上看: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典型例题]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

这在本质上表明()A .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C .人民资本主义D .美国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技法攻略]审材料…- 要弄清题目中所给现象“是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问“其本质上表明了什么”。

构联系…- 结合所学,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大力干预,题干中的“政府用于采购”“计划”都是加强经济干预的表现。

深分析…- 逐项分析备选项,找到符合历史本质的答案。

C、D明答案B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可排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

[针对训练]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

这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这一“修正”的实质是()A .固守自由放任B.扩大政府职能C .走法西斯道路D .实行福利制度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资本主义大危机”“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可知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是罗斯福新政,其实质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即政府职能扩大。

历史岳麓版高一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_word版含解析

历史岳麓版高一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_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情况有变化,导致变化主要是因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战争结束,形势发生变化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解析:图1表示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图2指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答案:A2.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A.真的,新经济政策B.假的,余粮收集制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D.真的,余粮收集制解析: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D.实现国家工业化解析:“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工业措施: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4.“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

这一模式()A.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解析: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的要求,D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A项错误;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殖民扩张完成的,B项错误;苏联模式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经济的整体持续发展,C项错误。

最新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附答案)

最新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附答案)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测试题1.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A )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军事胜利B.粉碎国外敌人的进攻C.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D.征集余粮2.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该表准确反映了( B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衰退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的迅速发展③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④二战后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危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 D )A.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权利C.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能够自由支配交纳国家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4.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下列各项中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C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结束国内战争和粉碎外国武装干涉C.实行新经济政策D.建立起斯大林经济体制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B )A.重商主义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6.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C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7.下列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①波及世界上所有国家②持续时间长达四年③影响所有经济部门④它的后果特别严重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之初的首要任务是( B )A.维持美国的经济繁荣B.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C.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D.协调政府与国会的关系9.下列对“人民资本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C )①股票呈现出了分散化的趋势②缓和了社会矛盾③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④吸收了大量资金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营者革命”( D )A.提高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B.大大地减少了企业经营的管理人员C.没有根本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D.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1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包括( A )①个人缴纳②企业缴纳③国家补贴④社会保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D )①庄员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②开垦荒地并扩大谷物生产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④允许将农机卖给集体农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C )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 )A.吸取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B.普遍采用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极力反对凯恩斯主义理论D.彻底放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15.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出现这一状况是由于苏俄(联)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合作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解析:A 材料中“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说明采取的是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贸易,由此判断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把握几个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与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有关,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不符。

3.1913~1928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下列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解析:C A项是对表格内容的直接表述,而没有体现出变化的原因,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没有涉及分配土地的内容,B项错误;1921~1928年苏俄(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C项正确;苏联开始全盘推行集体农庄是在1929年下半年,与表格时间不符,D项错误。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解析:C “西方的经济……一团糟”是指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而在这一时期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施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D.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解析:B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

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不是“指导性”计划,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

6.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条件下形成的。

“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D.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完全起到阻碍作用解析:B “斯大林模式”是对“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的否定,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它是在“帝国主义包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等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下形成的,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而非其不成熟或不完善的原因,且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

7.下表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下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是( )A.汽车销售商大打“价格战”B.汽车生产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C.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D.美国丧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解析:C 表中数据反映出美国民众热衷于过度的信贷消费,不能据此推断出销售商大打“价格战”,也不能推断汽车产品质量的变化,故A、B两项错误;过度信贷消费带来的市场虚假繁荣,推动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过剩的供需隐患出现,故C项正确;此时的美国仍然占据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故D项错误。

8.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 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这一法案(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C.是全球化加快的结果D.使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解析:A 题干中提到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说明美国的关税法导致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劣,故A项正确;1933年之后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故B项错误;美国关税法案的实施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结果,且不利于全球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使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业已非常严重的危机,故D项错误。

9.“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

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

”材料表明( )A.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计划的优点C.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B 由题干“避开大萧条”等信息可知“计划”一词的流行与大危机息息相关,西方鼓吹计划的重要并不是要实行计划经济,而是当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果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下大危机的爆发形成鲜明对比所致。

故选B项。

10.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A 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联系罗斯福新政,美国政府通过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整顿财政金融的措施,增强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使得农民等债务人的负担大大减轻。

结合题干中的“海外市场”“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等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1.观察下表,美国主要税种所占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B.减少企业成本,恢复工业生产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解析:B 题中表格并未涉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消费税所占比例提高不能刺激社会消费,C项错误,排除;无法从表格数据中判断出财政收入是否增加,排除D项。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29~1935年企业所得税降低,企业成本下降,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恢复,答案为B。

12.1935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从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56亿美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

罗斯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缓解社会矛盾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解析:B 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D项错误。

社会矛盾的激化、公众不满情绪的增加,并不是因为公共事业水平低或者政府支出不足,A、C两项错误。

13.胡佛大坝于1931年由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动用 5 000人兴建,1935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

建成之时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结构和发电设施,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已成为美国人度假胜地。

这反映出( )A.罗斯福政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胡佛政府没有应对危机C.大坝的竣工标志着罗斯福新政的开始D.两任总统都关注民生解析:D A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题无关,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料“胡佛大坝……由美国总统……胡佛动用5 000人兴建”不符,故错误;根据所学,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新政,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胡佛大坝……由美国总统……胡佛动用5 000人兴建……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可知两任总统都关注民生问题,故D项正确。

14.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解析:D 从材料“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可以看出福利政策出现许多问题,D项正确。

15.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

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解析:B 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材料与经济发展计划无关,故A项错误;面对经济的“滞胀”及沉重的福利负担,撒切尔夫人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使英国人民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政赤字,缓解了人们工作积极性低的现象,故B项正确;大型国有企业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减少了经济干预的力度,故D项错误。

16.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

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D.“新经济”的出现解析:A 根据材料提供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国家政策的调整只能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项错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与“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不符,C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

17.有研究资料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的冶金部,每年召开的大小会议达400次,下达的文件有1.5万多种,制定的指标多达18.6万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