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八大穴位
人体穴位图(超全)
头部穴位图(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展开全文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治疗脐周痛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治疗腹痛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治疗哮喘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治疗喘息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治疗头痛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治疗心脏病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好书推荐:学习穴位,看《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就够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治疗腰腿痛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治疗腰背痛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治疗腿痛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治疗脚痛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打开人体8个总开关 百病都逃开?
打开人体8个总开关百病都逃开?在古典中医治疗中,人体有8个“总开关”,也称8个“总穴”,在临床中,很多疾病,只要打开它们,疾病就逃走了,因此很多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经络师都喜欢应用这8个“总穴”,而且古人还把它们归纳成治病的口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这8个穴位吧!第一个穴位:肚腹三里留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发生的疾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等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
为什么足三里会有这样的效果呢?首先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调整足三里就是在调整脾胃,脾胃功能好了,不仅能够让食物在体内正常的传输,保证胃肠道的通畅;还能够很好的生化气血,增强自身的自愈能力。
此外,足三里穴中的“三”是指我们上、中、下三焦的意思,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问题,足三里都是可以调的,所以自然肚腹的所有问题可以得到治疗。
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
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
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第二个穴位:腰背委中求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治疗者首先要考虑到委中穴,因为整个背部仅有督脉和膀胱经,而膀胱就有四条循行,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能够有效疏通膀胱经从而缓解腰背问题。
还有膀胱与肾互为表里,以及腰为肾之府,调整膀胱经对肾也有助益,再加之�N窝为八虚之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N”,所以疏通委中穴时,肾的功能得到提升,自然腰背的问题就可以很好缓解,像腰痛、腰间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寒,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委中穴:位置:�N窝横纹正中线处。
人体穴位图(超全)总结
头部穴位图(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
八会穴
八会穴
八会穴[bā huì xué]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现在加入)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八会穴
英文名称:eight influential point
定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
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针灸学(二级学科);针灸学总论(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见下表)。
名称八会穴经属
脏章门肝经(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腑中脘任脉(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膻中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血膈俞膀胱经(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筋阳陵泉胆经(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脉太渊肺经(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骨大杼膀胱经(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髓绝骨胆经(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人体十大保健穴
人体十大保健穴人体的穴位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被认为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节点,通过按摩或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广为流传的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1.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额部太阳穴凹陷处,是头部最重要的穴位之一、经常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眼疲劳和紧张情绪,并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2.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是最重要的全身穴位之一、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口干、失眠和消除疲劳。
3.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背部肌肉的最高点,两侧外斜方肌上缘凹陷处。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颈椎病和舒缓颈部肌肉紧张。
4.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的横纹脉搏处,是治疗恶心、呕吐和胸闷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内关穴还可以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和缓解焦虑情绪。
5.涌泉穴:涌泉穴是位于足底的穴位,是最重要的补气和养生穴位之一、按摩涌泉穴可以缓解疲劳、失眠和提高免疫力。
6.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椎部位,是治疗颈椎病和肩颈痛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大椎穴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紧张和改善睡眠质量。
7.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是治疗胸闷、胃痛和心悸的重要穴位。
按摩膻中穴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和缓解焦虑。
8.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踝骨上缘三寸处,是调节内分泌和女性生理功能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经期不适、调节月经和提高生育能力。
9.丰隆穴:丰隆穴位于背部腰椎部位,是治疗腰痛和腰肌劳损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丰隆穴可以缓解腰痛和改善腰部活动度。
10.曲池穴:曲池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盖外侧腓骨头之下,是治疗胃肠胀气和腹痛的重要穴位。
按摩曲池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和促进肠胃蠕动。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人体108穴位汇总
人体108穴位汇总头颈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穴位图人体的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人体上特定位置的一些敏感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下面是一张常用的人体穴位图,图中标示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它们对应的功能主治。
头部穴位•百会穴(Bai Hui):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后发际正中点,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头痛、眩晕等症状。
•印堂穴(Yin Tang):位于两眉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面部穴位•迎香穴(Ying Xiang):位于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可以缓解鼻塞、鼻窦炎等鼻部问题。
•四白穴(Si Bai):位于面部侧线与头骨上缘的交点,可以缓解面部疼痛、痤疮等问题。
上肢穴位•曲池穴(Qu Chi):位于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可以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等问题。
•内关穴(Nei Guan):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横纹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躯干穴位•涌泉穴(Yong Quan):位于足底正中线最后一个趾骨之下的凹陷处,可以帮助入眠、缓解焦虑等。
•气海穴(Qi Hai):位于脐中下方1.5寸,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下肢穴位•足三里穴(Zu San Li):位于小腿前外侧突起边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太冲穴(Tai Chong):位于足背第一、二蹠骨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
穴位的功能主治•百会穴: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缓解头痛、头晕等。
•印堂穴:平衡心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
•迎香穴:通鼻窦、缓解鼻塞、鼻炎、鼻窦炎等问题。
•四白穴:缓解面部疼痛、口腔溃疡、痤疮等。
•曲池穴: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
•内关穴: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涌泉穴:帮助入睡、缓解焦虑、失眠、健脑。
•气海穴:缓解消化不良、腹泻、胃胀等问题。
•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疲劳等。
•太冲穴:缓解失眠、焦虑、月经不调等。
人体八大补穴作用
人体八大补穴作用人体八大补穴是中国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是指强调一些特定的穴位对人体健康的调理作用。
这些穴位位于经络上,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的机能,促进人体的健康。
以下是八大补穴的作用:1. 风池穴(Feng Chi):风池穴位于头部的两侧,是摄取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的重要穴位。
刺激风池穴可以增加头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头痛、失眠和眩晕等症状。
同时,风池穴还可以增强脑部的供血和氧气供应,促进脑力和记忆力的提高。
2. 三阴交穴(San Yin Jiao):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调节内分泌功能和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穴位。
刺激三阴交穴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缓解月经痛、痛经和闭经等问题。
此外,三阴交穴还可以增加女性生殖系统的血液循环,改善妇科炎症和不孕症等问题。
3. 太溪穴(Tai Xi):太溪穴位于足心的凹陷处,是提高体质和免疫力的重要穴位。
刺激太溪穴可以增加肾脏的功能,调节体内的水盐代谢,排除体内的废物。
同时,太溪穴还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睡眠质量和抵抗力,预防患感冒等疾病。
4. 中脘穴(Zhong Wan):中脘穴位于胃腹部的正中央,是调节胃肠功能和消化系统的重要穴位。
刺激中脘穴可以增加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胃痛等症状。
同时,中脘穴还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机体对营养的利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5. 曲池穴(Qu Chi):曲池穴位于手臂的外侧肱骨外上凹陷处,是调节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刺激曲池穴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和心率,改善心脏病、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同时,曲池穴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 百会穴(Bai Hui):百会穴位于头部的中央顶部,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和提高大脑活性的重要穴位。
刺激百会穴可以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头痛、失眠和精神抑郁等症状。
-人体穴位(含图)
人体耳穴图左脚掌右脚掌头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13,下关:在顴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19,哑门:在向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41,日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55,乳根:在乳头直下第五肋间.56,关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脐下三寸处.57,中极:在脐下四寸处.58,曲骨: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缘.59,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处.60,天枢:在肚脐旁开二寸处.61,食窦:在任脉旁开六寸的第五肋间.62,会阴:在肛门前阴部後两阴之间.63,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64,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65,天宗: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间.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69,魂门: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开三寸处.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处.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72,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73,胃仓: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三至四寸处.76,命门:在第二,三椎之间.77,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高处.78,长强: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四肢部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80,臂口: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87,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三寸.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93,风市:在直立两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髕骨内上缘上二寸处.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102,承山:在小腿後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钟: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後缘.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後三分之二交界处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常用穴位汇总分类
常用穴位汇总分类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是身体上特定的点位,通过按压或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下面是常用的穴位汇总,按照功能进行分类:1.头部穴位:-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点处。
-头维穴:在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点的头部后方.-神庭穴:在前发际正中点的头部前方.-四神聪穴:位于耳垂与前额连线的中点.-神门穴:在头顶及头发的分界线上,两耳垂连线的中点.-大林穴:位于耳后下方.-陶道穴:在头侧面,耳下角前方.-玉枕穴:在颈椎第一、第二关节的旁小窝.-头陷穴:在额骨窝的最低点处.2.颈部穴位:-风池穴:后项部,两侧颈椎棘突旁.-天柱穴:在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天宗穴:两颈椎棘突与耳后连线的中点.-颈巅穴:在头部中线上方,头顶与后发际骨连线之中点.-颊车穴:在下颌角前方颈侧面.-颧压穴:在颧骨下缘.-手三里穴:在肩胛骨下方,第一肋间隙内.3.胸腹部穴位:-大椎穴:在胸骨上角两侧凹陷处.-俞府穴:背部肩胛骨中点.-承浆穴:在胸骨下端凹陷处.-心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凹陷处.-足三里穴:在胫骨前外侧面,距膝盖外侧缘3寸处.-大包穴:在脐中下3寸处.-中脘穴:在腹直肌脐中点与胸骨下端连线中点处.-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处.4.背部穴位:-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点处.-脊中穴: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腰五穴:在腰椎顶骨棘突下方凹陷处.-肺俞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凹陷处.5.腰骶部穴位:-命门穴:在脊椎棘突最低的一点处.-大杼穴: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6.上肢穴位:-阳池穴:在手背与食指肌腹之间的凹陷处.-尺泽穴:在前臂尺侧,桡骨与尺骨之间,当手腕横纹与尺头相连的中点处.-曲池穴:在肘横纹尺侧端旁开1.5寸处.-肩井穴:在肩部外侧,当颈项肌腱与肩峰肌腱交叉之处.7.下肢穴位:-足三里穴:在胫骨前外侧面,距膝盖外侧缘3寸处.-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踝关节下方外缘.-至阴穴:在脚背尺侧趾甲下0.1寸处.-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踝关节下方内缘.。
人体八大基本穴位(转)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经验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人体八大基本穴位
长寿穴 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长寿第一大穴,位于膝眼下4横指再向外旁开1横指。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多气多血,刺激胃经的合穴可以补益全身气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发泡,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
人体八要穴
人体八要穴,(附穴位歌)传统中医中一直流传着一首“人体八要穴”歌,几千年来,人人可用,不花钱,能治病,安全无副作用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1、“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可以艾灸或者按摩足三里来进行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定位】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2、“腰背委中求”治疗腰背部位的疾病,首先可以考虑委中穴。
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腱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可以考虑这个穴位。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3、“头项寻列缺”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疾病,都可以用艾灸或者按摩列缺穴等方法来治疗。
列缺穴是肺经的络穴,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有一条支脉,从手腕处分出,由列缺直下,出食指尖端,与大肠经相衔接。
大肠经的循行自手至头,列缺穴联络表里二经,通过阳经的配偶关系,能贯通阴阳之气,也就同样能够影响头面颈项部。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艾灸、针刺、刮痧列缺穴可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偏头痛、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痹、咽喉炎、牙关紧闭、齿痛等头面部疾病。
4、“面口合谷收”这是因为合谷穴所在的手阳明大肠经是从手走向头面部,因此,头面部各种病症,如视疲劳、黑眼圈、鼻炎、感冒鼻塞、鼻出血、口腔溃疡、耳鸣、耳聋、腮腺炎、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口眼歪斜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治疗。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虎口”。
5、“心胸取内关”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人体穴位名称大全
人体穴位名称年夜全之南宫帮珍创作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反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正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年夜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年夜巨穴、年夜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年夜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年夜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年夜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体穴位图超全
头部穴位图(正面)? ?
穴发际穴穴穴穴鱼腰穴外明穴穴丝竹空穴球后穴穴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
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
头部背面穴位图? ?
穴后顶穴穴穴穴穴穴穴穴穴穴穴穴
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天冲颔厌头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
璇玑华盖紫宫玉堂中庭上脘建里下脘神阙阴交石门曲骨会阴横骨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缺盆气
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外陵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
人体背部穴位图? ?
灵台中枢悬枢肩中俞附分天髎秉风臑俞肩贞大杼督俞气海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长强魄户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胞肓秩边白环俞
上肢内侧穴位图? ?
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穴少海穴穴郄门穴间使穴穴穴经渠穴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 ?
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养老阳谷阳溪腕骨后溪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
下肢内侧穴位图? ?
箕门穴穴阴包穴曲泉穴穴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穴交信穴穴商丘穴中封穴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穴大都穴隐白穴
下肢外侧穴位图? ?
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膝阳关犊鼻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
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冲阳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仆参。
八大穴位及其作用
八大穴位及其作用八大穴位是指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点位,也是人体相应脏腑功能的反映点。
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1.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距脚内踝骨突3寸的位置。
对妇女有很大的作用,常用于调经、舒经疼痛、滋养肾阴、利尿等。
2.太溪:位于脚背上,第一、二跖骨之间凹陷处。
可以调节气血循环,具有安神、平衡阴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心悸、头痛等。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方,胫骨前缘外侧3寸处。
激活足三里能够润肺、益气、活血、调理脾胃,常用于治疗胸闷、腹胀、泄泻等症状。
4.阴陵泉:位于足底的耳尖下方,第二、三跖骨之间。
通过按摩阴陵泉可以得到缓解疲劳、提高体力、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还能舒筋活血、开窍止咳。
5.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部的两侧,从眉弓开始,经过风池、颈中、大椎等穴位。
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经络,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脑血供,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
6.至阳:位于手背上,近无名指侧的尺管与骨间凹陷处,距腕横纹一横指处。
刺激至阳可以舒筋活血、疏散寒湿,对于治疗腰背疼痛、肩周炎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7.印堂:位于眉毛之间的三分之一处,合睛时的中点。
经常按摩印堂可以安神、清热、调节血压、缓解头痛、改善记忆力。
8.天府:位于乳房正中,第4肋间隙凹陷中。
刺激天府可调节月经、舒经止痛,对于治疗胸闷、哮喘、咳嗽等症状也有帮助。
这些八大穴位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
当然,在进行刺激穴位前最好请教专业的医师或经验丰富的针灸师,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穴位归纳总结
穴位归纳总结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上特定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区域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治疗或缓解一些疾病。
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中,穴位的名称和作用有着详细的记载,这些穴位的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头部穴位1. 百会穴(Baihui Xue)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凹陷处,是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2. 太阳穴(Taiyang Xue)太阳穴位于眼眶下方的颞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眼疾和面部神经痛等病症。
3. 额部太阳穴(Ebu Taiyang Xue)额部太阳穴位于人体前额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头晕和面部神经痛等疾病。
二、上肢穴位1. 内关穴(Neiguan Xue)内关穴位于手腕两根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心脏病、胃病和内分泌失调的重要穴位。
2. 鱼际穴(Yujii Xue)鱼际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上方,常用于治疗手指麻木、疼痛和关节炎等病症。
3. 少商穴(Shaoshang Xue)少商穴位于人体拇指甲根处,多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口腔溃疡和声音嘶哑等疾病。
三、胸腹穴位1. 心脉俞穴(Xinmai Yu Xue)心脉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常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症。
2. 胃俞穴(Weiyu Xue)胃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常用于治疗胃病、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疾病。
3. 中枢俞穴(Zhongshu Yu Xue)中枢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能够调节脊柱相关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四、下肢穴位1. 阳陵泉穴(Yangling Quan Xue)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是治疗足部肿痛和关节炎的重要穴位。
2. 三阴交穴(Sanyinjiao Xue)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常用于调节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
3. 足三里穴(Zusanli Xue)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多用于治疗腹痛、腹泻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人体穴位图(超全)
WORD格式头部穴位图(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WORD格式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WORD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西医保健风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应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能够入手,无反作用。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能够加强抗病才能,进步人体免疫性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疼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办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使劲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使劲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凸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使劲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办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绝对)。
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办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使劲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
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教训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1、衣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别离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使劲按揉50下。
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
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健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取穴:在大腿前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办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2、两手掌别离按两腿殷门,同时高低摩擦50下。
九、阳陵泉穴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办法: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他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使劲揉捻50下。
2、两手掌分按劣行━外侧,同时使劲拍打各50下。
十、昆仑穴取穴:在足部外踝前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凸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使劲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人体八大根本穴位长命穴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长命第一大穴,位于膝眼下4横指再向外旁开1横指。
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多气多血,安慰胃经的合穴能够补益全身气血。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发泡,能够显著晋升人体免疫力。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方3寸处,将我的手指并拢放在内踝上,小指贴在内踝尖上,食指上贴近胫骨的地位就是三阴交穴。
三阴交望文生义,就是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即肝经、肾经与脾经交会处,常常按摩三阴交穴,可能起到调理肝脾肾三脏的成果。
散热去疼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凸起处。
这个穴位的次要作用是泻热。
因而关于肺经热惹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疼等病症是无效的。
此外,由于尺泽穴靠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而此穴也可能缓解和医治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
而后握拳并抬起手段,能够看到手臂两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段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疼等作用,因而常常成为西医治疗心脏零碎疾病以及胃肠不舒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由于内关穴非常好找,所以能够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能够操作,关于调理心律反常有良好作用。
须要留神的是,按揉此穴不用太鼎力气,略微有酸胀感即可。
避免失眠的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段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长至手段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常常取用的穴位之一。
关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因而,只有想起来,咱们都能够用手指按揉此穴,力气不须要太大,也不用谋求酸胀感。
难受腰背的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地位呈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医治腰背病症的要穴。
关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办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这样做不只能够治腰疼,还能无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疼,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非常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麻烦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呈现一个凸起上来的中央,在凸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触下来,顶端即是血海穴。
现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中央就能够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而用它来医治体内淤血的病症。
它不只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而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加强胃能源善待天枢穴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
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程度直线上,前后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
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
由于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进犯,天枢都会呈现异样反馈,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
从地位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而对此穴的按揉,必定会促成肠道的良性蠕动,加强胃能源。
八大最平安的穴位统治众病照海穴——辞别咽疼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申脉穴——体恤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内关穴——关上心结,养颜养心的漂亮穴外关穴——霎时复原听力的“聪耳神穴”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疼的随身医师后溪穴——统治所有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公孙穴——摆平疼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临泣穴——毕生守护身材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回答1:百会、大椎、合谷、内关、长强、三阴交、百会、大椎、合谷、内关、长强、三阴交、足三里、至阴三里、至阴八个穴位,八个穴位里的总纲是足三里、三阴交,这两个穴位是总管。
针灸疗法的穴位只讲人体的能量运行。
这个穴位和药膏相同只是讲的内部的运动,动起来就活,活就治病;“一内一外兼具调,关键时刻一点动。
” “百会三里合谷通,长强内关大椎行,三阴交针通至阴,八穴运用公转通”这八个穴位的关键是调和人体的公转。
1.至阴 1.至阴至阴穴取穴位置: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 0.1 寸。
传统医学认为: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中的井穴,属金,是肾经脉气始接之处,主治头疼、目疼、目黄泪出。
空间医学认为:至阴穴能够疏通胸部的能量,是隔膜以上能量的开口,是解决胸水(胸腹水)的主要穴位,是治疗食道癌,肺癌等各种癌症的主要穴位。
解说:至阴,乃是至阳之开口,至阴开口,泻至阳之闷热。
动至阳之能量,胸乃至阳之居地。
动其至阴,至阳直起升腾,故解胸中烦闷,化淤积,破水气,治胸水,肺癌,食道癌的最合适选穴,立竿见影。
“至阴穴下通胸中,胸中积气淤水消”这样就有利于解决胸水的问题,胸水是癌症的一大难关,解决至阴为题,能通胸中一些积气淤水都能消除,是针灸的原理,“手点至阴心肺动”。
2.三阴交 2.三阴交三阴交取穴位置:在脚内踝骨尖上 3 寸,胫骨后缘。
传统医学认为: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
脾主运化而统血,肝主疏泄而藏血,肾主水而藏精,故三阴交统治与精血有关的生殖方面的疾病。
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主运化包括运化水湿,肾主水,肝主宗筋,与肾皆归下焦,与人体谁也代谢有密切关系,故治泌尿方面疾病。
可治肠鸣、腹疼、腹泻、食不消化。
空间医学认为:三阴交是三阴经的开口,疏通外焦(太阳)区域,医治阴病,泻阴中之实,阴中之结,使能量下行,是治疗妇科病的首选。
解说:三阴交,乃诸阴之出口,泻阴中之实,阴中之结。
故治妇科之主穴,泻胞内,能量向外。
泻胞内者,三阴交。
泻胞内者,百会。
一上一下。
“三阴交下通巨阳,阴病阳行妙无穷”三阴交下是通三阴的口,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是开三阴经的口,治病就是找疾病的出口,而开了以后通太阳区,阴病阳治,阳病阴治,实际上是阴阳双调,阴病阳行妙无穷。
3、足三里空间医学足三里取穴位置:犊鼻穴下 3 下,胫骨前脊外一横指处。
比有些简单的取穴方法就是: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五指朝下,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
书生传统医学认为: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合穴,属土,又为胃的下合穴。
为治疗胃肠疾病之重要穴位。
凡消化或运动方面的病症如胃病、腹疼、呕吐、吐酸、腹泻、痢疾、呃逆、牙疼、腰腿疼、转筋配合足三里扪按有加强疗效作用。
空间医学认为:足三里是三焦能量的下开口,疏散三焦的能量,治疗三焦的各种疾病。
解说:三里者,为疏通三焦下行至足,为下行开口。
合谷乃上行开口此乃一上一下。
“三里助通公转走,阴阳调和人人行”足三里是强壮穴,因为它能使三焦,而向下开口,所以人人可以不可以用。
足三里是人身强壮要穴,古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开”之说。
4、合谷合谷穴取穴位置: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横侧中点处。
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传统医学认为: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阳明经循行于人身之前,手阳明从手上行止于头面部,故合谷穴能治头面五官疾病如头疼,鼻,眼,耳,口齿病症,口眼歪斜是阳明经筋拘所致,合谷对此症尤为有效,故有“面口合谷收” 的名句。
大肠与肺经相表里,故合谷穴又能止咳嗽哮喘。
空间医学认为:合谷穴能够使中下焦能量越隔膜上行,可以不可以疏散胃气,是脾能量的上行出口,能量可以不可以直接冲头部。
解说:合谷者,动脾之能量,使脾之能量上行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