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 新兴力量的崛起 含答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练习2(人民版必修1)

《新兴力量的崛起》[自我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美苏争霸的威胁 B.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C.争夺市场的需要 D.政治一体化的推动2、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和解的重要步骤是()A、“舒曼计划”的提出B、共同加入“北约”集团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欧洲共同体的经济目标实质上是()A.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 B.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洲经济独立C.对抗美苏两个超级经济大国 D.避免经济危机,保护欧洲市场4、18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不包括()A、法国和意大利B、荷兰和比利时C、卢森堡和民主德国D、英国和爱尔兰5、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6、下列有关欧共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欧共体各国经济的发展B. 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 以欧洲的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D. 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一落千丈7、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8、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在()A、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D、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9、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10、新中国成立后,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一五”计划完成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③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④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表现有()①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②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③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建立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 ( )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D.新中国的成立13、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三个首倡国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的一贯政策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1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 新兴力量的崛起 含答案

单选题: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基础巩固1.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
”他认为法德合作()A.有利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是西欧联合的关键2.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3.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A.欧洲经济崛起,美国控制欧洲的计划破产B.美、日、西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欧洲联盟成立,需要美国调整全球策略D.美国在争霸中受挫,迫使其调整对欧政策4.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5.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条件是()A.清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C.重视教育D.在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6.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能力提升7.下表显示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额(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标准)。
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9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九第2课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导学号15750727()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答案】 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是20世纪70年代,此时世界仍然存在美苏两极对峙,苏攻美守,矛盾并未趋向缓和,故C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
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西欧为保障自身利益开始走向联合,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2.右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导学号15750728()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答案】 C【解析】漫画反映出法德受到来自美苏双方核弹的巨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只有联合自强,才能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双方达成的共识是“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3.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导学号15750729()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②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戴高乐的话体现的是欧洲的联合,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①③不符合“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排除。
4.欧洲各国谋求欧洲一体化,取得非常明显的进展,欧洲国家联合的特点不包括导学号15750730()A.以经济联合为动力B.由欧洲大陆国家起带头作用C.以北约组织为基础D.为发展经济、抗衡美苏而发起【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特点,C项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所以C项符合题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训练第2课专题九

专题九第2课新兴力量的兴起1.1951 年 4 月,法国、意大利、邦德国、荷、比利、森堡六国了《巴黎条》,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程启。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合的根本目的是()A .增西欧力B.脱美国的控制C.加自己政治安全D.恢复欧洲霸主地位答案A分析根本目的源于欧共体展的需要。
欧洲煤共同体是一个粹的,所以欧洲开始走向合的根本目的是增西欧力。
2.相关媒体道:“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后最典型的技引和新式国家,它充足利用‘后’,鼎力引外国先技并加以本地化,成功成立起自己的科学系统。
” 明日本的兴起受益于 ()A .政府斜政策的推B .整国内构C.公民的非事化 D .着重技引和新答案D分析解答本主要从干中“技引和新”“本地化” 行剖析, D 切合意。
3. 1971 年,美国尼克松:“在的上,他在全世界同我争得特别强烈⋯⋯”他同美国争生的主要影响是()A .促美国更快地展B .促自己更为大C.有益于世界和平 D .有益于多极化展答案D分析20 世 70 年月,跟着欧洲和日本的展,本主世界逐渐形成上的三足鼎峙格局,即尼克松所的“ 争得特别强烈”,种场面的形成,有益于多极化的展,故 D。
4. 1961 年 9 月,南斯拉夫托:“当我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一样两个立的国家集盟的候,当我反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个政策所来的全部,我了一条苦的道路。
” 一番言反应了()A .美两极峙格局的出B.社会主的日崩溃C.不盟运正在逐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答案C分析干中的“1961 年”正是第一次不盟国家和政府首会召开的;干中的人物“ 托”正是不盟运的倡者之一;引文中的“不一样⋯⋯ 盟”正与不盟运的主旨、原相符合。
5.第一次不盟国家和政府首会通大会宣言,表示“参加次会的不盟国家无心成一个新的集并且也不可以成一个集”。
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不盟运反美两大集控制世界B.不盟运的性与“ 互会”、不一样C.不盟运推行独立自主和非集的主旨和原D.不盟运是没有共同目的松懈答案D分析不盟运然松懈,但若没有共同目就不会走到一同。
新课堂突破同步人民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 新兴力量的崛起 含解析

课时训练26新兴力量的崛起一、选择题1.时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答案:C2.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
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答案:B3.下表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5年和1976年经济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B.1955年至1976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快于日本C.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了动摇D.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答案:C4.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
”这表明日本()A.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B.奉行以美国为首的外交政策C.积极谋求世界经济大国地位D.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答案:A5.2015年11月20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
此举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进一步向高水平迈进,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联合的胜利。
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上的广泛联合,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是()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召开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C6.不结盟运动第17届部长级会议于2015年5月28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全体会议。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改善危机B. 增强国家经济大背景下市场自由竞争能力C.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 建立更加严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2、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哪个领域开始的?()A. 工业领域B. 农业领域C. 商业领域D. 科技领域3、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清朝国力的由盛转衰?选项:A. 郑和下西洋B. 神机营的设立C. 赤壁之战D. 辽东战役4、题干:明朝中后期,哪位皇帝开启了实行一系列改革的“更法”运动?选项:A. 嘉靖帝B. 万历帝C. 顺治帝D. 康熙帝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明朝中后期新兴力量的代表?A、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B、科举制度的改革C、农民起义的兴起D、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6、题干:以下关于清朝“康乾盛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农业生产发展,人口增长C、科技文化繁荣,国际地位提升D、对外贸易活跃,国内市场扩大7、下列哪位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A. 林则徐B. 魏源C. 康有为D. 孙中山8、19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新式学堂,主要原因是?A. 洋务运动的推动B. 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C. 辛亥革命的推动D. 鸦片战争的直接影响9、《南京条约》签订后,鸦片战争导致的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A. 民族危机加剧B. 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C. 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D. 瀑布式的赔款负担 10、洋务运动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A. 军事和科技B. 政治、经济和教育C. 军事和商业D. 科技和文化11、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忽视文学的艺术性C. 只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容,忽视文学形式的创新D. 主张文学创作以古代文学为范本12、题干: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C. 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终结13、13世纪末,哪位人物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A、爱德华一世B、亨利三世C、约翰王D、都不是,是《大宪章》奠定了基础14、14世纪中叶,哪一新兴势力开始对欧洲封建贵族制度发起挑战?A、新兴的资产阶级B、市民阶层C、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D、农民阶级15、《共产党宣言》是哪个组织的纲领性文件?A. 民族解放同盟B. 共产主义者同盟C. 社会民主工党D. 工人国际16、德国统一过程中,以下哪一个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A. 维也纳条约B. 军事实力C. 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和文化D. 财政统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一批新兴国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九: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第2课新兴力量的崛起1.有学者说,正是苏联的优势促使美国和欧洲走到了一起,也正是苏联的优势搁置了德国问题,并使法德伙伴关系成了可能,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欧洲联合改变了国际局势B.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C.冷战有助于西欧走向联合D.法德联合有利于德国统一答案:C。
据材料“也正是苏联的优势搁置了德国问题,并使法德伙伴关系成了可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美苏冷战有助于西欧走向联合,故C正确2.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推动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1964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主席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
这表明( )A.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B.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C.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D.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答案:A。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戴高乐独立自主地办外交,即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A符合题意3.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
这一主张(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答案:A。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法国主张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说明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愿望,A正确4.1960年,法国宣布收回空军指挥权;1963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系统。
法国的上述做法反映出( ) A.欧洲一体化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B.欧洲政治局势由缓和趋于紧张C.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D.冷战时代的强权政治受到挑战答案:D。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挑战美国控制的北约军事一体化,改善与东方国家的关系,上述做法反映出法国谋求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冷战时代的美国强权政治受到挑战,故选D项。
9.2新兴力量的崛起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

9.2 新兴力量的崛起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基础达标1.下列西欧国家首先提出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计划的是(A.英国B.C.瑞典D.解析: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被参考答案:D2.欧共体成立时主要由以下哪些组织组成(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A.①②④B.C.②③④D.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它由三个组织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参考答案:B3.日本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是在…(A.1948年B.1950C.1955年D.1960解析:1955参考答案:C4.下列重大事件发生在1961年的是(A.B.C.D.解析:本题选项当中只有B项发生于1961参考答案:B5.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经济发展遇到了两个有利机遇,它们是(①新中国成立,市场广阔②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几十亿美元的订货③越南战争爆发④A.①②B.C.③④D.解析:中国成立之初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之中,而中东战争战场距日本相对遥远,再根据1950参考答案:B6.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是(A.B.C.D.中美关系的和解解析:既然是“根本原因”,自然要从中国的发展的内部原因方面考虑,也就是说,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根源于中国自身的因素。
A、C、D参考答案:B能力提升7.关于欧共体成立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解析:参考答案:B8.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各经济领域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A.①②B.C.③④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欧共体发展特点的理解、认识能力。
欧洲煤钢联营是某一经济部门的参考答案:A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指(A.美国经济军事实B.C.D.解析:A项的说法本身就不符合史实。
2019-2020年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9.2《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后同步练习卷

新兴力量的崛起一、选择题1.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
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
”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2.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美国一贯鼓吹西欧“一体化运动”,主张“政治统一”、“军事统一”和“经济统一”,因而也赞同舒曼计划。
该计划( )A.标志着法德两国最终和解B.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C.直接促成了欧共体的建立D.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共同体形成C.日本崛起 D.华约组织建立4.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5.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
该漫画表明( )A.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B.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6.1972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这表明( )A.美国实力削弱,调整对欧政策B.两极格局结束,美国重视西欧C.美国霸权丧失,寻求欧洲支持D.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7.《大国崛起》一书中说:“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以下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C.美国的扶持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8.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9.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九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1.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
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
这表明()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解析:题干反映了法国政府主张法德加强经济合作,而联邦德国认为这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说明两国都倾向于联合,A项正确。
答案:A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解析:“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说明不是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故A项不正确。
材料的意思是既反对美国庇护,又不反对美国,说明主张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 项正确,C项不正确。
材料没有表达出建立统一欧洲的意图,故D 项不正确。
答案:B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解析: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
答案:B4.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_高考通关—《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选择题1.(2017•苏州模拟)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意味着()。
A.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B.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C.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2.(2017•太原诊断)1955—1965年,日本经济实际平均增长率为8%,几乎在长达1/4个世纪内,日本经济以世界最高的增长率持续发展。
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第2位。
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日本,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植②朝鲜战争的刺激③科技与教育的发展④越南战争的刺激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2017•作者改编)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推动国家地位的提高,下列事实中属于新时期中国腾飞进步表现的是()。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提高②21世纪初,综合国力迅速增长③第三世界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④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4.(2017•安阳高三调研)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二、非选择题5.(2017•大连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材料二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
高中历史专题九 势9.2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新兴力量的崛起1.二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迈出西欧国家联合第一步的是成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2.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A.不结盟运动兴起B.欧洲共同体形成C.日本崛起D.“华约”建立3.某学生制定了“欧洲联合三部曲”的表格,其中有两处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B.欧洲共同体加强思想联合C.“北约”加强政治联合D.“北约”加强军事治联合4.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
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A.欧共体B.欧盟C.不结盟运动D.日本5.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戴高乐总统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要脱离“北约”,建立自己的防务C.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利D.希望欧洲联合,以摆脱美国的控制6.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
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
”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7.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练习 人民版 必修1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1、亚非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A、支持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经济发展C、维护了世界和平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2、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在()A、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D、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3、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和解的重要步骤是()A、“舒曼计划”的提出B、共同加入“北约”集团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4、“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5、18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不包括()A、法国和意大利B、荷兰和比利时C、卢森堡和民主德国D、英国和爱尔兰6、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是()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C、政府都实现了一系列社会改革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7、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第三世界的崛起D、美国的经济滞胀9、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A、与美国抗衡B、与苏联抗衡C、保证自己安全D、维护世界安全10、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七十七过集团”的兴起D、新中国的成立二、非选择题11、阅读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由“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有关内容:┅┅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而不管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一上册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欧洲开始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优势地位的丧失B.美国的经济政治渗透C.苏联威胁的日益严重D.欧洲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经济迅速发展2、欧共体的总部设在A.巴黎B.罗马C.布鲁塞尔 D日内瓦3、欧共体成立的时候原始会员国中不包括A.英国B.法国 C联邦德国 .D.荷兰4、“欧洲共同体”是由下列哪三个机构合并而成的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共同市场③欧洲汽车联营④欧洲经济共同体⑤欧洲交通联营⑥欧洲原子有共同体A.①②③B.①②⑥C.①②⑤D.①④⑥5、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到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A.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B.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C.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D.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6、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的标志是A.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B. 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C.日本从向美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中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D.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7、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是在A.开罗B.贝尔格莱德C.新德里D.万隆8、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非集团、不结盟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9、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A. 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B. 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10、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C.结束十年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课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步练习(有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必修一同步章节练习新兴力量的崛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回忆录中说: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后,“对外国舆论来说,我国突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
人们再也不把它当作一个跑龙套的了”。
法国由“跑龙套”到“主角”的变化,反映了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B.法国开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C.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D.美国的冷战政策遭到了反对2.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主要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 B.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C.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3.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在《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中说明:“政策设计人员选择对西欧的援助,作为美国关注的第一个课题……只不过意味着,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利的地区。
”“执行长期计划”是指A.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B.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C.密切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D.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4.1987年欧共体根据签订的《单一欧洲法》,着手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
对此,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即将失去海外市场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C.欧洲力图摆脱美国控制D.西欧成为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5.“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安全 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6.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但战后日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恢复并崛起,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充分利用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重视经济,经济立国C.重视科技与教育D.美国的大力扶植7.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2课新兴力量的崛起练习试题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9.2 新兴力量的兴起一、单项选择题1.20 世纪 50 年月中期 ,美国对亚洲不缔盟国家一改过去的不认可政策,以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将来的道路,不可以以施加压力的方式逼迫那些不肯意的国家成为盟国。
只需这些国家信心保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纳踊跃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救助他们”。
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假如鉴于()A.自己实力的削弱B. “冷战”抗衡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D.不缔盟国家的斗争2.某学生拟订了“欧洲联合三部曲”的表格,此中有两处没有达成,请你帮他达成( )时间标记意义第一步20 世纪50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联合之门第二步20 世纪60 年增强经济合作第三步20 世纪70 年月“用一个声音说话”A.欧洲共同体增强政治联合B.欧洲共同体增强思想联合C."北约 "增强政治联合D."北约 "增强军事治联合3.美国学者亨廷顿以为:“冷战期间 ,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
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饶和民主的社会企业 ,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困一些的企业睁开了竞争, 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有关的是( )A.欧共体B.欧盟C.不缔盟运动D.日本4.1969 年尼克松政府登台后,对美国的东亚政策开始做出重要调整,主假如在这一地域推行战略缩短。
与此同时 ,进一步增强了同日本的关系,使美日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这反应了( )A.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B.“冷战”在亚洲全面睁开C.美、日、西欧三足鼎峙场面形成D.国际形势和美日两方力量的变化5.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
20 世纪 90 年月从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飞扬着的德国国旗有两面(图一、图二 ),可 90 年月后只剩以下图二所示国旗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由是 ( )A.欧共体成立B.联合国改革C.东欧巨变6.2013 年 7 月 1 日零时整 ,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洲缔盟看,欧盟不停扩充()D.苏联解体,成为欧盟第28 个成员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题: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欧洲今后三年到四年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以它现今的能力是无法支付的而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它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种非常可怕的状况。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1947年)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
(1)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欧关系如何?其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美、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
材料二
材料三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1961年9月)(1)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
(2)导致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解析:第(1)题考查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政策,阐述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以及“冷战”出现的原因。
第(2)题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知识点,关键信息“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第(3)题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
答案:(1)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唯美国马首是瞻。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扶植和控制。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变化: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
影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3)认识:经济是外交的后盾;国家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经济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2.答案:(1)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2)原因:“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战后的日本通过民主改革,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加上美国的扶植,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放缓,陷入越战泥潭。
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
(3)原因:美苏对峙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