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
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
![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28ca7d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3.png)
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职教中心赵光华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
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身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促进真正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读书因而成为人类的神圣话题。
人类始终是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发现、在读书中成长——尽管每个时代人类的阅读主题会有变化,阅读方式会有不同,但对读书的钟爱始终不会改变。
古今中外的名师无论学历高低,都具备好学不倦、自学终生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新课改是一场受一线教师欢迎的革命,但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中又会遇到许多困难。
面对困难,语文教师应该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多读书,多学习,适应新课改,真正推动新课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从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来自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来自语文教师自身所闪烁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教学是慢功,是硬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
因此,语文教师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
读书是一种艺术,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
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
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06326eb4dd3383c4bb4cd26e.png)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对于教师来讲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方法有许多,教师间互相听课、听学术报告、上网交流、外出考察等都是很实用的学习形式。
但是我觉得读书应当作为首选。
苏霍姆琳斯基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 他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
“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阅读能带来教师的日常工作需要的理性状态,阅读能够促进教育智慧的形成,阅读是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
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
爱读书、有休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可以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教师的熏陶下爱上读书的。
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
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
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
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香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
爱读书教师发言稿范文
![爱读书教师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01e75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6.png)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教师,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关于阅读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想说,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我们教师自身和学生的重要性。
阅读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正如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阅读能够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一、阅读能够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阅读教育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二、阅读能够增强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三、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创新,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推广阅读,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阅读教育。
学校应将阅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源,设立专门的阅读角,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三、开展教师阅读培训。
通过组织教师阅读培训,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四、鼓励家长参与阅读。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成长,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最后,我想说,阅读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改变我们命运的力量。
教师爱读书读好书心得体会
![教师爱读书读好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b6b7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1.png)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我的知识视野,丰富我的内心世界,还能够提升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读书、读好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读书能够让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通过阅读,我可以接触到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在阅读《教学勇气》一书后,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这让我在课堂上更加注重与学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读书能够提高我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素养是立身之本。
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我可以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例如,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论》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教学方法,使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再次,读书能够丰富我的内心世界。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领学生成长。
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哲学著作,让我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能够享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这种内心的丰富,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此外,读书还能够提升我的沟通能力。
教师的工作离不开与家长、同事的沟通。
通过阅读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书籍,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家长、同事进行有效沟通,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
例如,阅读《非暴力沟通》一书后,我学会了如何以平和、尊重的方式处理与学生的矛盾,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最后,读书能够让我不断反思自我。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调整。
通过阅读教育教学反思类书籍,我学会了如何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种反思的过程,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爱读书、读好书是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做一名快乐的爱读书的教师
![做一名快乐的爱读书的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7ef0558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42.png)
做一名快乐的爱读书的教师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
作为教师,教育天然需要我们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充实的灵魂和持续生长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读书。
读书,首先能够改变我们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
走上课堂,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多是因为读书太少。
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合格的教师,到成熟的教师,到成为一个实践教育家,只就知识、才情方面的差别来说,何止十万八千里。
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
所以,“为学生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强调高度的道德责任,教师阅读也只有建立在道德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充足的政策支持。
靠着强大的道德支撑,我们方能除脱“职称”、“待遇”的俗气,洗净浮躁急进的铅华,实实在在地协助自己朝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格境界稳步前进。
落实到具体的阅读行为上,“为学生读书”使我们阅读获得了明确的方向,增强了阅读的针对性,在宽泛的阅读领域中一下子便找到了自己得以立足和展开的中心。
虽然书籍浩如烟海,但具体到特定的教师个人,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总是相对清晰的,总是能够分清轻重缓急、能够予以梳理并形成矛盾的网络结构的。
依据这种网络的建构,我们的阅读渴望在丛生的矛盾和无序的理念中很快找到自己特有的路径,从而开创出有条不紊、卓有实效的个性化阅读。
假设你是语文教师,如果仅凭自己单方面的兴趣而不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一开始便选偏了方向……比如,学生明明需要教师注重其独特的学习心理或思维方式,而教师却从“增强文学欣赏”上下功夫……纵然旁收博览,你可能永远也只能徘徊于“丛林边缘”,越读越不得其门而入;而假设你选准了矛盾的切入点,你会发现每条路的尽头都指引着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方向,同时,你阅读的每一个成果都将成为一个鲜明的路标。
语文(心得)之做喜欢阅读的老师
![语文(心得)之做喜欢阅读的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13a8cac9d1f34693daef3eac.png)
语文论文之做喜欢阅读的老师北流水小学胡利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已远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所能涵盖的。
新课程的实施必将把教师引向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这就决定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将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
毕竟给学生一碗水未免太少,教师自己只有一桶水,那一桶水势必取之有竭。
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者。
一、阅读是教师职业特点的需求。
教师的职业决定我们每个教师的主要范围是在学校,教师职业的活动对象是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
相对而言,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决定我们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的学科知识。
就我们语文教师而言,这是一门基础学科,而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
记得我教过一届六年级,那是一次习作课,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
那一段时间,我们国家正是飞船上天、嫦娥探月的热门时段,我在指导学生想象的时候仅仅局限于对未来太空的想象,因为我们涉猎仅限于此。
全班的习作几乎是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新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千篇一律”。
批改的时候,我自己也是觉得索然无味。
改到剩下几本的时候,胡鹏同学的作文让我眼前一亮。
他写的是他回到了侏罗纪时代与恐龙交朋友,畅享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美好世界。
批改这样的习作,说实话,我有些汗颜,对侏罗纪时代的了解,我还不如一个学生知道得多。
事后,我找他谈话才知道,他在课余时间,能过网络、科谱读物对科学家对侏罗纪时代的推测已了解非常多。
试想,一个知识储备远不及学生的老师,又怎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
尤其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的角色特点更决定语文老师的涉猎要更加广泛。
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为广泛,如果语文老师对平时不注重学习、不注重阅读积累知识,在你的课堂上是要闹许多笑话的,甚至是要误人子弟的。
虽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老先生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做一名爱读书的教师
![做一名爱读书的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7abf37b60c22590103029d30.png)
做一名爱读书的教师人,世间一遭儿,最忌精神空虚,碌碌余生。
而作为一名教师,教师工作的育人性则天然地要求我们充实精神,完善灵魂,锤炼情怀。
而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读书能致远。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方能深厚底蕴,方能成真新锐。
读书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
读一本好书,体验那些带着生命体温的瞬间,感知书中蕴含的爱的力量,美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于无声无息间产生精神共鸣,达到情感共振,实现超时空对话。
读书是沉淀内心,追溯根源,自知自醒的有益事。
在当今这种快节奏的时代里,在信息碎片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读书可以让自己在浮躁的环境下,追求自己想要的教育美好;可以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外面美好世界的窗,成就生命中的美好。
用心读书让自己得以站在时代的前沿与制高点上进行思考和筹谋,从而引导自身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成功,无论是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让教师胸有沟壑,心向高远。
肖川先生曾言:“书中有光明,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书中有警示,让我们的人生之舟绕过暗礁和险滩;书中有天籁之音,让我们回到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
以书为友,恰如“隐身”串门,不必招呼便可登堂入室,得要领便是恰逢知己,酣畅淋漓;不得要领也可再次拜访,以期突破。
”而作为教师,我们更应以书为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高低正是取决于此。
”读书,促使教师的职业智慧不断发展,教育机智得以锤炼,让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处处焕发着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快乐。
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台阶,让教师视野宽阔、精神富裕。
读好书可以拓展教师的眼界和心胸,助其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去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挖掘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轻松的方式,收获最有分量的内容;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
对于爱读书、善读书的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沉浸其中的过程。
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教师发言稿
![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教师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9cf5c1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3.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作为一名热爱读书的人教师的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书籍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
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更需要用书籍的滋养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今天,我想以“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主题,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感悟。
首先,热爱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一颗平静、谦逊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这种态度,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热爱读书的人。
其次,热爱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而读书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教育案例等书籍,我们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再次,热爱读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我们可以推荐好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学生爱上阅读后,他们的知识储备、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那么,如何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呢?首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要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其次,我们要善于选择书籍。
阅读要有目的性,既要关注教育教学理论,也要关注学科知识、教育案例等。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再次,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
阅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阅读的质量。
最后,我们要善于交流与分享。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收获。
我们要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亲爱的同事们、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个爱读书的老师演讲5篇
![做个爱读书的老师演讲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62c7b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a.png)
做个爱读书的老师演讲5篇做个爱读书的老师演讲5篇书山有路勤为径,万千学子齐欢庆;读书本来苦差事,细细品味胜天赐;人人都能把书读,前程似锦是坦途;世界读书日快乐,幸福顺意常把握!下面给大家分享做个爱读书的老师演讲,欢迎阅读!做个爱读书的老师演讲(精选篇1)《希望教室: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是苏明进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
本书以教给学生成长的36种能力为主轴,为我们娓娓叙说有关“希望教室”的故事。
全书在36个平凡而动人的小故事中,展现如天使般纯真的童心和身为教师的快乐。
同时,它极生动地揭示了“教育即唤醒”的真义。
同时,“教室”的魅力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于是,我继续阅读其它和“教室”有关的故事:美国雷夫《第56号教室》淄博常丽华《守住自己的教室》,今年又听说潍坊的李红霞在用她的统合教学法打造她的幸福教室,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者们在缔造完美教室。
从第56号教室希望教室幸福教室到完美教室,可见教室不再是简单的一间间房子了,它被赋予更深刻更丰富的含义。
什么是教室?雷夫老师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常丽华老师说,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要看是谁站在教室里!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朱永新教授说,让教室成为师生幸福的源泉。
朱教授说得好:幸福的获取无非有三种途径,一种是人和财物的关系,挣的钱比别人多得多,可能会幸福;第二种是和人的关系中,更容易给我们带来幸福,当我们从同事目光里,从孩子们的眼神中,能够读到满足和尊重的时候,就会感到幸福。
最大的幸福是第三种,来自于内心,是人和自己的关系。
语文教师随笔做一位爱读书的老师
![语文教师随笔做一位爱读书的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0bb4c3286294dd88d1d26b2f.png)
语文教师随笔做一位爱读书的老师“文人语文”重功底,其实是对当代语文教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纵观千百年来,名著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的一点,源于由名著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
可以说,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我们试想一下:中学生都要求阅读名著,我们做老师的不读一点名著,增加一点文学功底能行吗?勤于读书,充实自我,这是成长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必要基础。
读书是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也是走向“能师”、“人师”的唯一途径。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腹有诗书课自雅”。
手不释卷,身上就有了书卷之气,心中就有了书生意气,语文课堂也就充满了文学豪气。
”正所谓,“吾善养我浩然之气”。
教师读书,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引领、一种示范。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我非常赞同程先生的文人语文,因为我深知:阅读与写作是成长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必由之路。
“文人语文”始终是凸显教师功底的教学。
是的,只有不断获取新信息,补充新知识,吸收新理念,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及时把握教学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一些新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激活教学活动。
阅读生成智慧,智慧的教师才能有智慧的课堂。
“文人语文”重功底,其实是对当代语文教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纵观千百年来,名著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的一点,源于由名著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
可以说,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我们试想一下:中学生都要求阅读名著,我们做老师的不读一点名著,增加一点文学功底能行吗?勤于读书,充实自我,这是成长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必要基础。
读书是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也是走向“能师”、“人师”的唯一途径。
爱读书教师发言稿范文
![爱读书教师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1939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d.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阅读的一些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阅读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
在此,我想以“爱读书的教师”为题,谈谈我的阅读心得。
首先,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是教师的第一天职。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阅读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从而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同时,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阅读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关爱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再次,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阅读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生活的压力,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一本好书,如同一杯美酒,让我们在品味之余,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那么,作为一名爱读书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阅读呢?首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其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持之以恒,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既要关注教育教学类书籍,也要关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书籍。
再次,我们要将阅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最后,我们要带动学生爱上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阅读热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总之,阅读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9f6bd6e8ba0d4a7302763aa6.png)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原载《新古蔺》2010年9月11日)罗大耳朵假期中参加省培和国培,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反复说了一句话: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
巢教授的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课文主要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讲的;二是学生要真正学好语文,必须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
的确,学生只凭一学期学二三十篇课文,是无法学好语文的,必须要有课外阅读。
于漪老师甚至说过,如果没有课外阅读,即使把教材烧成灰,吃下去,也学不好语文。
课外阅读不仅有读什么的选择,还有怎样读的讲究,因此有学者提倡“踮起脚尖读一读”。
在我看来,市面上流行的刊物和卖得火红的教辅书,绝大部分是缺少品位的大路货。
一个教师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他站在讲台上的高度。
只有见多,才能识广。
作为一个教师,至少应该有三类阅读:一是专业书籍,二是教育理论;三是教学艺术。
对语文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读原著。
面对文本,春暖花开。
曹文轩教授说过:一个人应该读一千部小说,因为一千部小说就有一千个世界。
这个要求对于普通读者可能高了,但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并不过分。
读书是最好的美容。
黄庭坚说过,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学问变化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见解一致,殊途同归。
而一个爱读书的女性即使素面朝天,也会有一种无法掩饰的光彩。
像语文界的于漪、窦桂梅、薛瑞萍这些杰出的女性,其学识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她们的气质来自于读书,在我眼里,她们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女性。
读书的捷径是读名著,不要与经典作品失约。
目前流行的浅阅读,换一句话说就是消遣性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
钱歌川说得好:无论你想了解任何一种题目,都要去读关于那题目你所听到的最好书籍。
平凡的书至多只能使你获得娱乐,唯有高尚的书,才能使你如获亲友一般。
对于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阅读,一定要取法乎上,读那些第一流的著作。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
多年来,我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出差到任何一个城市,一定要光顾书市,我对一个城市的好感和这个城市书店的好书成正比。
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
![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7e7644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c.png)
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第一篇: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闲暇时经常捧起书有意无意地读,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教师,我们真的需要读书。
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读书因而成为人类的神圣话题。
人类始终是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发现、在读书中成长——尽管每个时代人类的阅读主题会有变化,阅读方式会有不同,但对读书的钟爱始终不会改变。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的阅读就具有更特别的意义,可以说“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关系着我们的未来”。
教师不读书,不思考,如何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方可为师。
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
一个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必将有赖于永不满足的读书实践。
我深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改实践需要前沿性的理论支持。
这需要我们每时每刻去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的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从而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教师可贵的生活品质,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
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当下,人们读书往往受到影视文化的冲击,荧光屏前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但荧光屏前的欣赏,只能是便捷的快餐、可口的零食。
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式,更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
做一个爱学好学的语文老师
![做一个爱学好学的语文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6c3d7301376baf1ffd4fad2e.png)
做一个爱学好学的语文老师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
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养性灵。
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
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身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要做一名有智慧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师,那必须要借助大量的书籍,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改变,因为阅读可以使我们有更多反思,也因为阅读让我们有更多的感悟。
窦桂梅教师本是学音乐出身,“半路出家”“改教语文的她,却成了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谈到成功的原因,她说:”书是最高级的化妆品。
“的确,读书,是教师获取知识营养,成就幸福人生的最佳途径。
纵观教育界,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嗜读如命、博览群书的人。
而在新课程进行深刻变革的今天,阅读,是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之一。
1、教育专著——必读学习理论是教师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才是最科学、有效的。
获取理论知识的首选就是大量阅读教育专著。
现当代的中外教育书籍非常丰富:《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例》(王崧舟)、《不做教书匠》(管建刚)……读这些教育专著,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汲取丰富的教育知识,教育水平达到最高效的提升。
每一本教育专著都在阐述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都在传达着不同的观点和做法。
如《爱的教育》是进行有效教育的优秀范式,安利柯的日记记录了他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即生活。
《给教师的建议》,它给我们提出了100条有针对性和价值的建议。
他首次让我们知道,我们要用一生去准备一节课。
书中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话语: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人……每看着不同书籍,我总在不停地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
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我的学生的长处与潜力。
爱读书教师发言稿范文
![爱读书教师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0938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8.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阅读的热爱和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阅读的热爱,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首先,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情感。
当我们沉浸在书海中,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力量,领略到作者的智慧和情感。
阅读不仅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享受心灵的愉悦。
其次,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阅读是教师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阅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从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阅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应设立阅读角、图书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此外,还可以开展阅读接力、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阅读的魅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做读书笔记等。
通过长期的坚持,让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意识。
四、注重阅读评价。
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评价等。
总之,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追求。
让我们携手共进,让阅读成为教育教学的亮丽风景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爱读书的老师
![一个爱读书的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f552e424af45b307e8719745.png)
一个爱读书的老师
现在,语文教师最欠缺的两点是:不读书,不写作。
除了讲课似乎就没有多少别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只会讲课,就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教师要有才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样才能拥有教师的个人魅力,长久地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朱自清、叶圣陶、茅盾等文学大家都做过中学语文教员,他们酷爱读书、写作,才有很深的造诣和学养,为我们今天的教师作出了典范.
说到读书,建议老师们不要只看教育类的书,这样会就教育谈教育,束缚自己的视野。
应该多看看历史、传记、政治、哲学类的书籍。
这些书能让我们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去观察和思考教育,对教育思想的启迪是很丰富的。
说到课程改革,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教学内容、方法、设备、考试制度等等,这些当然是必要的。
但是,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它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的爱心和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
只有童心才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
热爱您的学生吧,您绝不是在“奉献”,更是在品尝深厚的回报。
教语文爱语文做幸福的语文教师
![教语文爱语文做幸福的语文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30ea45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0.png)
教语文爱语文做幸福的语文教师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教师就应该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从教二十多年,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在语文学科的领域里积极探索着,在学生快乐读书的氛围中感受着做教师的幸福和满足!一、做一个爱读书的语文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是啊,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
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
作为教师,更需要读书。
记得从最初读教学杂志《教学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杂志,到拜读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的《教育激扬生命》,还有提出“五重”教育理念的于永正的教学随笔《我怎样教语文》,到提出“三个超越”教育理念的窦桂梅的《主题阅读教学》,到王荣生的《阅读教学教什么》等等教学书籍,从花季少女到不惑之年,尘世的风雨洗净我青春的容颜,但那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都源自那些书对我的陪伴,是那些美丽智慧的文字给了我不变的生命激情,赋予我一颗温婉细致的心。
我喜欢读这些教学研究的书籍,因为能获得观点,受到启发:发现了自己没有想过的问题,会很高兴;发现了自己曾想过而没能说出来的话,就会惺惺相惜,神交一番,远揖一回。
更重要的是多读书,我能在自己的心中生成新的信息,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才能引领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
二、做一个引领孩子爱阅读的语文教师紧跟课改的步伐,国家统编教材就把课外阅读纳入了教材体制,这样就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育人目标。
阅读改变人生,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晨诵—午读—暮省”引领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人生底色。
做读书、自信、有个性的语文教师
![做读书、自信、有个性的语文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3f152557cf84b9d528ea7a2f.png)
做读书、自信、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 谢锦萍很有幸做教师,更有幸做语文教师。
因为不但可以教给学生知识,经历、助力他们的成长,还可以培养人、塑造人、丰富人。
所以,我时时警醒自己:要做一个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语文教师——认真读书、充分自信、彰显个性!一、语文教师要做读书人商友敬先生说“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中。
教书人多读书,时刻不停的读书,这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
”书籍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书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润时间长了,文化积淀就厚实了,就会让我们拥有读书人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外化就是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之于教师,其实就是划分教书匠和艺术家的一个分水岭。
教师不能广泛阅读、知识内容陈旧、知识面狭窄,只懂照本宣科,天长日久,只能做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
而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多读书能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便于灵活高效地组织我们的教学。
语文教师的分析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语文课的底蕴、语文课的魅力。
只有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人格魅力等综合提高,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鲜活,丰富充实,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语文老师要有自信力一个老师,应该有教学的自信。
只有有了自信,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轻松。
然而,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建立在对于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深入研究和深刻把握基础上的一种自信。
语文教师要有解读文本的自信力,审视试题的自信力,甄别理论的自信力。
我们只有拥有专业自信,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要有文化的积淀。
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
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做读书的语文教师
![做读书的语文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8bf2070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1.png)
做读书的语文教师日里的自卑与沉默,因为书而烟消云散。
人到中年,同学聚会逐渐频繁,对于我,大家回忆得最多的就是劳动课休息的时候围着我听我讲故事的情形,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算是文化生活贫瘠年代的一道风景啊。
这些读书的经历对我后来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积淀深厚的文化功底,培养优美的情操,使他们即便不能成为崇高的人至少也要成为善良的人。
而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没有读书支撑的语文教学是苍白无力的,离开读书去期盼提高语文成绩也应该是一种奢望。
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开展课外阅读,也一直坚持给学生读书。
美在读书,阅读是我少年时代最大的;美在读书,在我成了一名教师以后,又成了我教学的法宝。
过去,我陶醉在我的读书世界,现在我与我的学生分享着读书的快乐!我给他们读名着,读诗歌,读精美时文,让每一个同学去感悟语文学习中最美的真谛。
有人曾经说过,人是有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救赎能力的,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增强,读书是主要的途径之一。
我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是想证明一点:读书,读好的书,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语文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取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情感及高尚的情操,促进其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并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
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诗情,读书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底气。
所以,让我们做读书的教师,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读书吧!唐远霞,语文特级教师,现居贵州贵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
职教中心赵光华
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
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身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促进真正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
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读书因而成为人类的神圣话题。
人类始终是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发现、在读书中成长——尽管每个时代人类的阅读主题会有变化,阅读方式会有不同,但对读书的钟爱始终不会改变。
古今中外的名师无论学历高低,都具备好学不倦、自学终生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新课改是一场受一线教师欢迎的革命,但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中又会遇到许多困难。
面对困难,语文教师应该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多读书,多学习,适应新课改,真正推动新课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从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来自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来自语文教师自身所闪烁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教学是慢功,是硬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
因此,语文教师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
读书是一种艺术,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
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
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比如,教读外国文学,要指导学生精心品味,要学生组成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使他们自主体味外国文学幽默而诙谐的语言特色;教读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语文教师要把他们的生平和作品及当时的社会
背景作全方位的立体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研读鲁迅等人的作品;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语文教师要对熟练背诵,一些优秀经典篇目,教师能有感情流畅朗诵,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
语文教师能动地、灵活地读书,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
语文教师读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读教材选文和经典名著。
教材中所选的文章,虽然教师不止一次地读过,有的在其学生时代就学过,在备课的时候又都精心研读过,但是教师自身在成长,其感受力、评判力和鉴别力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对文本理解的变化。
重读经典名著的道理,同样如此,十五岁所读的《红楼梦》和三十五岁读的,读的是一本书,读出的应是迥然不同的体会,至少是有所变化的两本书。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王冶秋先生曾经记录他阅读《阿q 正传》时的精彩体验,他认为这篇民族杰作,绝不是看一遍就能消化了的:第一遍,我们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摸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视阿q 的为人;第四遍,化鄙弃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泪;第六遍,阿q
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扑过来。
我们也许不能期望每一位教师都能达到同样的阅读效果,但重读的确可以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对人类与自然、人类文化与科学规律有更深的洞悉,并把这种洞悉的方法与能力传授给学生。
对教材中的词句、参考书上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
叶声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才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课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师只有文必躬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自己教学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语文教师不仅能写出自己的专业论文,还要能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体,教师必须能写。
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溪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读书,能改变语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够使语文教师不断的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语文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语文教师的人生,从而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语文教师可贵的生活品质,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
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努力读书学习,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直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语文教师们,就让我们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