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自制读书笔记【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

四川自考区课程编码00443

主编:李秉德副主编:谭仁梅

版本:1986年10月第1版

说明:由于网上没有相关资料,决定整理一个共享给大家,2013年1月考了86分,此次考试没有一道计算题,实验法考得比较多,另外,十一、十五、十六章基本未考。祝考生顺利过关!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

1、解放思想首先从各种权威中求得解放,其次要从习惯势力中求得思想解放。

2、亚里斯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研究学问的人来说就是要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

3、培根形容科学头脑说:“这个头脑十分敏捷而又广博,能够抓住事物间的相似之处,同时又十分稳妥,能够确定并区分出事物间的细微差异。”

4、深入思考是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5、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大都萌生在合理的假说中。

6、科学的概念、范畴和一般原理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

7、选题时要审度自己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要根据这些条件,结合问题大小与难度,来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课题。

8、查阅文献要先查索引,看文摘,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然后按图索骥从中再查找与研究有关的资料并做出摘要或记录,直到不能再发现新的内容为止。

9、研究工作计划中要明确规定所要研究问题及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和时间进度等。

10、搜集的资料首先要鉴别,就真实性、可靠度及价值大小进行辨别取舍。

10、教育科学研究步骤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分析研究。

11、研究报告一定要包括研究目的、对象或抽样、采用方法、研究经过、材料归类与整理、结论及本研究的限度和下一步研究的启示等。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按客观事物本来面貌来认识他们,不要为种种唯心主义观点蒙蔽,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静止地看问题,现象与本质间存在着矛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13、研究过去的教育情况只能用历史法;估计未来的教育情况要用预测法;研究现象是直接观察所及的可用观察法;只能用间接方法了解的可用调查法或文献法;对设想或假说不知结果的可用实验法;已见结果而不知原因的可用追因法或经验总结法;欲知确切数量须用测量法;整理大量数据须用统计法。

14、运用比较、归类与类推的方法分析材料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间相同和相异点然后进行归类和类推。

15、脑力加工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是就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加以综合,找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16、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同类事物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来。演绎是根据普遍性的规律去推论某一个别事物。

17、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18、科学思维运用中的想象与假设是在掌握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把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范围中去,对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有新的认识。19、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立足于我国教育实践,放眼世界和未来,力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0、学习教育科学的要求是:全面系统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创造性学习,博采众长。

二、简答:

1、教育的重要性:

A、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

B、发展生产需要教育;

C、社会不断进步需要教育。

2、教育科学的重要性:

A、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就得学习掌握运用教育科学;

B、接受过去违背教育规律而受到的惩罚教训;

C、掌握教育规律才能有效进行教育工作。

3、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A、科学本身的进步要求研究成果不断;

B、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科学体系的需要;

C、教育工作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认真研究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D、教育科学研究需要走在实际工作前面。

4、科学研究的态度是什么:A、热爱真理、忠诚老实;B、严肃认真、一丝不苟;C、解放思想、独立思考;D、不畏险阻、勇攀高峰;E、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5、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特点: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可验证性;

D、系统性;

E、准确性;

F、创造性;

G、艰巨性。6、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A、发现问题;B、了解情况;C、深入思考;D、实践验证。

7、脑力加工的类型(深入思考):A、比较、归类与类推;B、分析与综合;C、归纳与演绎;D、抽象与概括;E、想象与假设。

8、教育科学研究步骤:A、选题;B、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了解;C、制订研究工作计划;D、搜集并整理资料;E、分析研究;F、撰写报告。

第二章抽样

一、选择:

1、多级抽样只是为的借助中间阶段抽样作为过渡,便于抽取最后的样本。

2、分类或分层抽样意义在于缩小各单位间的差异程度而更具代表性。

3、有人把按目的抽样法抽选出来的样本叫做有偏样本。

二、解释:

1、抽样: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2、单纯随机抽样:全凭机遇来抽样。

3、等距抽样:根据研究目的,按与研究有关或无关标准,把总体各单位按次序排成表,按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足够数目的样本,也叫机械抽样。

4、分类抽样:也叫分层抽样,先把总体按一定标准分类或分层再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如按男女分类或成绩分层。

5、多级抽样:也叫多阶段抽样。总体太大而样本只能占很小比率时的抽样方法。

6、整体抽样: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体来作为样本。

7、有意抽样:按目的抽样。如研究特异或弱智儿童的学习特点。

三、简答:1、抽样的必要性:A、以总体作为研究对象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B、减少了对象使工作易于进行;

C、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D、实验开始没有把握。

2、如何才能搞好抽样:A、明确推广范围即总体界限;B、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C、样本必须有足够数量。

第三章观察法与调查法

一、选择:

1、巴甫洛夫在实验室里贴上“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座右铭。

2、苏霍姆林斯基曾先后为三千七百名学生作了观察记录。

3、科学仪器及现代技术的运用,克服了人的感官局限性,增强了感官认识能力,提高了观察效率,使观察材料更客观更精确。

4、教育观察的途径有:参观、听课、列席会议、参加集体活动。

5、观察方法包括抽样观察法和追踪观察法。

6、调查课题的选题原则包括:目的性、价值性、量力性原则。

7、制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课题和目的、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地点及时间、调查方式方法、调查步骤及日程、调查组织及分工、调查报告完成日期。

8、调查人员符合的条件:熟悉调查课题业务知识、有一定独立研究能力、有高度工作责任感。

9、调查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调查会、访问、问卷、调查表。

10、调查会的优点是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印证;调查会的要求是:到会人与课题相关、人数不能多、调查提纲、讲清目的、按提纲发问。

11、访问类型大致分为事实调查、意见征询、了解个体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三类。

12、发问的技术有直接法、间接法和迂回法。

13、编制问卷通常有:简单答案式、是非式、选择式、排列式、评判式;优点是方法简便、时间经济;要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需下功夫制好问卷并在卷首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

14、调查表和问卷的区别在于调查表偏重事实及数字材料收集而问卷侧重于意见征询。

15、调查法的注意事项:虚心求教、忠于事实、深入调查、数量观念。

二、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