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4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二段四步十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例举学生身边的事件,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重力势能,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通过设疑法(如:1、若在头顶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铅球,你会有何感觉?如果铅球距头顶的高度越高、铅球的质量越大,又有何感觉?2、水利发电厂的蓄水池为何要与发电机有一定的高度差等等。)让学生相信重力势能是客观存在的及意识到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和重力有关;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总体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认识到处理动力学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1.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相关规律;2.力做功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章节主要是从第二方面着手探究动力学问题。在本章的
第二节教材已向学生传达一个重要的思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第六节便以这个思想为指导,探究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本节再次强化这个思想,从定性到定量地探究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定性的描述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因此,本节具有承上的作用。本节中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必备知识。本节的讲解思路也为学生学习电势能、分子势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也具有启下的作用。
1.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势能只能由重物决定
B.重力势能不能为负值
C.重力势能是相对的
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
2.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质量关系m甲 A.E P1>E P2 B.E P1 C.E P1=E P2 D.无法判断 3.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 B.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度v0向不同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的功与物体重力势能之和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则E P1=0,物体乙在桌面以下,E P2<0,故E P1>E P2,故A正确.3.答案:AB 解析:根据W G=Ep1-Ep2知,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增加,A正确.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知,从同一高度抛出物体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等,因而重力势能的 减少量也相等,B正确.重力势能的数值依赖于参考面的选取,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完全可以对别的物体做功,C错误.用手托住物体匀速上升时,手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的功,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D错误. 课后反思: 本节课做的较为理想的方面: 1.这节课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把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做到了有机融合。 2.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学质疑环节和训练展示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学生自学质疑环节高效实际,训练展示环节紧凑集中,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还有待改进的环节: 1.对学生自学环节教材的阅读,展示环节点评的姿态语言培训不到位。 2.缺少了一定量的当堂训练题。 课标分析:重力势能》一节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变化。教材首先从重力做功开始,讨论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沿倾斜直线向下运动、以至物体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几种情况的重力做功,利用极限思想,严格证明了重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分析“mgh”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来定义重力势能。然后再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再讲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这样将重力势能的讲法准确了,也加深了,思路比较清晰。 本节课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一节课内不容易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学中不宜追求多而全,可以在后续课程中逐渐理解与加深。 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身边的实际例子,由简单的现象如自由落体等进行分析,便于得出结论,学生也容易接受。 教法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激发探究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