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计算公式
驻波比测量实验报告
驻波比测量实验报告驻波比测量实验报告引言:驻波比测量是电磁波传输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通过测量驻波比可以了解电磁波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情况以及传输线上的阻抗匹配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驻波比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加深对驻波比的理解。
实验原理:驻波比是指电磁波在传输线上的反射波与正向波的振幅之比,用VSWR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表示。
传输线上的驻波比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关,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反射波,从而导致驻波比的增大。
实验器材:1. 驻波比测量仪2. 信号发生器3. 50欧姆传输线4. 负载电阻5. 连接线缆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与驻波比测量仪连接,并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所需测量频率。
2. 将驻波比测量仪与传输线连接,确保连接稳固。
3. 将负载电阻与传输线的末端相连。
4. 打开信号发生器和驻波比测量仪,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功率,使其适合测量范围。
5. 通过驻波比测量仪的显示屏,记录下测量得到的驻波比数值。
6. 将负载电阻更换为其他数值的电阻,并重复步骤5,记录下不同负载电阻下的驻波比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驻波比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不同负载电阻下的驻波比变化情况。
当负载电阻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时,驻波比最小,接近于1;当负载电阻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时,驻波比会增大。
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判断传输线与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情况。
另外,我们还可以计算驻波比与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
反射系数(Reflection Coefficient)是指电磁波在传输线上的反射波与正向波的振幅之比。
反射系数与驻波比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反射系数 = (VSWR - 1) / (VSWR + 1)通过测量得到的驻波比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反射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传输线上的反射情况。
驻波比 值
驻波比值驻波比(Standing Wave Ratio,简称SWR)是用来描述电传输线上电压或电流分布不均匀程度的一个参数。
在电信领域中,驻波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量,其主要用于表示信号的传输质量以及电路的匹配程度。
驻波比是通过比较电传输线上的峰值电压和谷值电压来计算得出的。
在一个完全匹配的电传输线上,电压的分布是均匀的,同时峰值电压和谷值电压相等,驻波比也等于1。
而当电压分布不均匀,即出现反射现象时,驻波比将大于1。
而当电传输线出现短路或开路时,驻波比将为无穷大,意味着信号完全反射。
驻波比的计算公式为SWR=Vmax/Vmin,其中Vmax为电传输线上的峰值电压,Vmin为电传输线上的谷值电压。
通过测量和计算驻波比,我们可以了解到信号的反射程度以及电传输线的质量,从而判断信号的传输效果。
驻波比对于无线电通信非常重要。
在无线电天线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长度、位置和朝向等参数来使得驻波比尽量接近1,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
一个合适的驻波比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能量传输到天线中,并且减少信号的反射。
反之,如果驻波比过高,将导致信号反射和衰减,降低信号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天线过热等问题。
驻波比不仅在无线电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其他电子设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利用驻波比可以判断信号传输线的匹配情况,从而优化电路的性能。
在电视、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驻波比也被广泛用于评估信号的传输质量。
驻波比的测量方法有许多种。
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驻波比表或网络分析仪来直接测量驻波比。
驻波比表是一种特殊的仪器,可以直接测量驻波比,并且通常带有峰值功率的指示。
而网络分析仪则是一种功能更强大的测试仪器,可以测量和分析电传输线的多种参数,如驻波比、反射系数、传输系数等。
总之,驻波比是描述电传输线上电压或电流分布不均匀程度的重要参量。
通过测量和计算驻波比,我们可以了解到信号的反射程度以及电传输线的质量,从而判断信号的传输效果。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和S参数的物理意义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物理意义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的微带线或带状线,都有参考平面,为不对称结构(但平行双导线就是对称结构),所以S11不等于S22,但满足互易条件,总是有S12=S21。
假设Port1为信号输入端口,Port2为信号输出端口,则我们关心的S参数有两个:S11和S21,S11表示回波损耗,也就是有多少能量被反射回源端(Port1)了,这个值越小越好,一般建议S110.7,即-3dB,如果网络是无耗的,那么只要Port1上的反射很小,就可以满足S21>0.7的要求,但通常的传输线是有耗的,尤其在GHz以上,损耗很显著,即使在Port1上没有反射,经过长距离的传输线后,S21的值就会变得很小,表示能量在传输过程中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消耗在路上了。
对于由2根或以上的传输线组成的网络,还会有传输线间的互参数,可以理解为近端串扰系数、远端串扰系统,注意在奇模激励和偶模激励下的S参数值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S参数表示的是全频段的信息,由于传输线的带宽限制,一般在高频的衰减比较大,S参数的指标只要在由信号的边缘速率表示的EMI发射带宽范围内满足要求就可以了。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 S11这几个参数在射频微波使用中经常会碰到,他们各自的含义如下:回波损耗(Return Loss):入射功率/反射功率, 为dB数值反射系数(Г):反射电压/入射电压, 为标量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 波腹电压/波节电压S参数:S12为反向传输系数,也就是隔离。
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计算公式
通过这 2 个公式就可以在射频电源不接匹配器的时候,通过 正反向功率来计算客户负载的大概阻抗了。 注意:这个阻抗是标量,不是矢量的阻抗,真正的阻抗是矢 量,想要测量的话需要通过史密斯原图来测量,这个可以看下有关史 密斯原图的书籍,里面都有计算方法的。
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 主要是通过驻波比这个参数来变换的,驻波比符号位 SWR,通过 输入和输出阻抗可以计算出驻波比,公式如下:
SWR
1 K) R ( r ( 1 K)
R-r K Rr
(K 为负值时表明相位相反) 式中 R 和 r 分别是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 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 时,即达到完全匹配,反射系数 K 等于 0,驻波比为 1。这是一种理 想的状况,实际上总存在反射,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 1 的。 还有一种测量驻波比的方法是通过正反向的功率来测量驻波 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驻波比地计算公式
驻波比的计算公式其他答案 (5)jingpengtao的答案SWR=R/r=(1+K)/(1-K)反射系数K=(R-r)/(R+r)(K为负值时表明相位相反)式中R和r分别是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
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时,即达到完全匹配,反射系数K等于0,驻波比为1。
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总存在反射,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
我要评论[游客也可评论] 回答时间: 10-10-21 14:59 szy0302的答案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又名VSWR和SWR,为英文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的简写。
波传递从甲介质传导到乙介质,会由于介质不同,波的能量会有一部分被反射这种被反射的波称为驻波,这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在电磁波有同样的特性,电波在甲组件传导到乙组件,由于阻抗特性的不同,一部分电磁波的能量被反射回来,我们常称此现象为组抗不匹配。
驻波比,指的就是入射电波功率跟反射电波功率的比值。
天线驻波比表示天馈线与基站(收发信机)匹配程度的指标。
驻波比的定义:Umax——馈线上波腹电压;Umin——馈线上波节电压。
驻波比的产生,是由于入射波能量传输到天线输入端B未被全部吸收(辐射)、产生反射波,迭加而形成的。
VSWR越大,反射越大,匹配越差。
那么,驻波比差,到底有哪些坏处?在工程上可以接受的驻波比是多少?一个适当的驻波比指标是要在损失能量的数量与制造成本之间进行折中权衡的。
⑴VSWR>1,说明输进天线的功率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辐射功率;⑵增大了馈线的损耗。
7/8"电缆损耗4dB/100m,是在VSWR=1(全匹配)情况下测的;有了反射功率,就增大了能量损耗,从而降低了馈线向天线的输入功率;⑶在馈线输入端A,失配严重时,发射机T的输出功率达不到设计额定值。
但是,现代发射机输出功率允许在一定失配情况下如(VSWR<1.7或2.0)达到额定功率。
在无线电通信中,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匹配或天线与发信机的阻抗不匹配,高频能量就会产生反射折回,并与前进的部分干扰汇合发生驻波。
天线输入阻抗与电压驻波比的关系
天线输入阻抗与电压驻波比的关系天线输入阻抗是天线在其输入端所呈现的阻抗。
在天线中,它等于天线输入端的电压U in 与电流I in 之比,或用输入功率P in c 来表示:Z in =U inI in =P inc 12 I in 2=R in +j X in可见,输入电阻R in 和输入电抗X in 分别对应于输入功率的实部和虚部。
天线输入阻抗就是其馈线的负载阻抗,它决定馈线的驻波状态。
馈线的驻波状态通常用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VSWR 或S ,及反射损失(Return loss )L R 作为指标:S =1+ R 1− R L R =20lg R ,db式中R 是馈线终端(天线输入端)的电压反射系数。
这里的反射波不是空间平面波而是馈线(双导线及同轴线、微带线、波导等)中的反向行波。
电压反射系数R 与天线输入阻抗归一化值z in ,(对馈线特性阻抗Z c 的相对值Z in /Z c )的关系如下: z in ,=Z in Z c =1+R 1−R R =z in ,−1z in ,+1= Z in −Z c Z in +Z c应用中最希望的是无反射波的状态,称为匹配状态,对应于S=1,L R =0db 。
其重要意义是,此时全部入射功率都传输给了天线,如天线的损耗可略,便全部转换成了辐射功率。
匹配的另一重要意义是,此时不会有反射波反射回振荡源,不致影响振荡源的输出频率和输出功率。
否则,振荡源的负载呈现电抗分量,要产生频率牵引及影响输出功率。
此外,不匹配时,工作于行驻波状态,其电场波腹点电场振幅为E io 的(1+ R )倍,可见最大电压将增大,从而使馈线更易发生击穿,即功率容量下降,并可证明,此时馈线本身的损耗也将增大。
因此,驻波比S 是天线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S ≤2,有些场合要求S ≤1.5甚至S ≤1.3。
雅驰实业为您提供S ≤1.3的低驻波比卫星天线,欢迎您致电咨询。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物理意义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与S参数的物理意义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的微带线或带状线,都有参考平面,为不对称结构〔但平行双导线就是对称结构〕,所以S11不等于S22,但满足互易条件,总是有S12=S21。
假设Port1为信号输入端口,Port2为信号输出端口,那么我们关心的S参数有两个:S11和S21,S11表示回波损耗,也就是有多少能量被反射回源端〔Port1〕了,这个值越小越好,一般建议S110.7,即-3dB,如果网络是无耗的,那么只要Port1上的反射很小,就可以满足S21>0.7的要求,但通常的传输线是有耗的,尤其在GHz以上,损耗很显著,即使在Port1上没有反射,经过长距离的传输线后,S21的值就会变得很小,表示能量在传输过程中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消耗在路上了。
对于由2根或以上的传输线组成的网络,还会有传输线间的互参数,可以理解为近端串扰系数、远端串扰系统,注意在奇模激励和偶模激励下的S参数值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S参数表示的是全频段的信息,由于传输线的带宽限制,一般在高频的衰减比拟大,S参数的指标只要在由信号的边缘速率表示的EMI发射带宽围满足要求就可以了。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 S11这几个参数在射频微波应用中经常会碰到,他们各自的含义如下:回波损耗(Return Loss):入射功率/反射功率, 为dB数值反射系数(Г):反射电压/入射电压, 为标量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 波腹电压/波节电压S参数:S12为反向传输系数,也就是隔离。
驻波比 值
驻波比值一、驻波比值的基本概念驻波比值(Standing Wave Ratio,简称SWR)是一个描述无线电波在传输路径中波形畸变的度量。
在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领域,它是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幅度之比,通常以无单位的比率表示。
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吸收的入射波不产生反射波,驻波比值为1:1。
但实际情况下,由于传输线的不完美、终端负载的不匹配等,入射波会在传输路径中产生反射波。
二、驻波比值的计算驻波比值的计算公式为:实际操作中,使用测试设备(例如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和阻抗匹配器)测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压,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驻波比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传输线和设备,最佳的驻波比值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无线电广播天线,理想情况下应将驻波比值控制在1.0到1.5之间。
三、驻波比值的重要性驻波比值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高驻波比值意味着传输线或终端负载存在不匹配问题,这可能导致信号的能量损失、干扰以及接收端性能的降低。
此外,过高的驻波比值还可能引发信号失真、噪声和通信中断等问题。
因此,保持较低的驻波比值对于确保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四、改善驻波比值的策略为了改善驻波比值,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阻抗匹配:通过调整传输线或终端负载的阻抗,使其与信号源的阻抗相匹配,可以降低反射波的产生并改善驻波比值。
在射频系统中,使用阻抗匹配网络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2.传输线优化:传输线的不完美是导致驻波比值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优化传输线的结构、材料和长度有助于减少信号的反射和能量损失。
例如,采用低损耗材料、减小传输线的弯曲半径等措施可以提高传输线的性能。
3.终端负载调整: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信号频率,可以通过调整终端负载的阻抗、电导等参数来改善驻波比值。
合理选择终端负载的类型和配置,能够降低反射波的产生并提高传输效率。
4.动态调整:在一些动态变化的通信环境中,如移动通信基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传输线的阻抗、信号功率等参数来动态优化驻波比值,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计算公式
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计算公式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是描述电信号在传输线上的反射程度的一个参数。
它的定义为传输线上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之比。
阻抗匹配是为了减小传输线上的反射损耗,使得信号能够更好地传输到目标设备上。
要计算电压驻波比,首先需要了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负载的阻抗。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指传播波的特性阻抗,常见的传输线有同轴电缆和微带线,它们都有特定的特性阻抗。
而负载的阻抗是接在传输线末端的设备的阻抗。
假设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Z0,传输线末端的负载阻抗为ZL,传输线上的最大电压为Vmax,最小电压为Vmin。
则电压驻波比的计算公式为:VSWR = (Vmax + Vmin) / (Vmax - Vmin)通过波的反射原理,我们知道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Reflection Coefficient)ρ与电压驻波比存在如下关系:VSWR=(1+,ρ,)/(1-,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反射系数来得到电压驻波比。
对于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它与传输线特性阻抗和负载阻抗之间有一个关系。
当传输线特性阻抗和负载阻抗相等时,反射系数为0,此时电压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
而当传输线特性阻抗和负载阻抗差异较大时,反射系数会增大,电压驻波比也会增大,表示不完全匹配。
为了实现阻抗匹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传输线末端引入匹配网络,通过调节匹配网络的参数来使得传输线特性阻抗和负载阻抗相等。
匹配网络可以采用传输线、衰减器、变压器等组件来实现。
另外,在设计传输线时,也可以采用特定的传输线结构和材料,使得传输线特性阻抗和负载阻抗接近。
阻抗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反射损耗,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当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接近零时,表示反射损耗很小,信号能够更好地传输到目标设备上。
反之,当反射系数较大时,反射损耗就会增大,信号传输效果不佳。
总结一下,电压驻波比是描述电信号在传输线上反射程度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VSWR = (Vmax + Vmin) / (Vmax - Vmin)。
驻波比推导过程
驻波比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又名VSWR 和SWR 。
波传递从甲介质传导到乙介质,会由于介质不同,波的能量会有一部分被反射这种被反射的波称为驻波,这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在电磁波有同样的特性,电波在甲组件传导到乙组件,由于阻抗特性的不同,一部分电磁波的能量被反射回来,我们常称此现象为阻抗不匹配。
驻波比,指的就是入射电波功率跟反射电波功率的比值。
衡量功率反射大小的量为反射系数ρ,=ρ反射电压波入射电压波0=(L 0)0ZL Z Z Z ZL Z ρ-+为输出阻抗,为输入阻抗 驻波比:max SWR=min U U 其中Umax 馈线上波腹电压,Umin 馈线上波节电压。
+maxSWR=min-U U =入U 反U U 入U 反 又2=P R U ,U =+max SWR=min -U U ==入U 反U U 入U 反 此外,驻波比定义可表示为:1+=1-SWR ρρ 又0=(L 0)0ZL Z Z Z ZL Z ρ-+为输出阻抗,为输入阻抗22222222220=(L 0)00000(00)(0)j(XL X 0)=0(00)(0)j(XL X 0)(RL XL R 0X 0)j2(XL*R 0*0)=(0)(XL X 0)(RL XL R 0X 0)(ZL Z Z Z ZL Z ZL RL jXL Z R jX ZL Z RL jXL R jX RL R ZL Z RL jXL R jX RL R RL X RL R A RL R ρρρ-+=+=+-+-+-+-==++++++++--+-++++--=+为输出阻抗,为输入阻抗令222222222222222(XL*R 0*0),0)(XL X 0)(0)(XL X 0)1+=1-0=R=50()jXL =()jXL(RL XL R )j2(XL*R)=()XL (RL XL R )2,()XL RL X B RL R SWR Z ZL R RL jXL R RL R ZL R RL jXL R RL R RL R A B RL R ρρρρρ-=+++++=-+--+==++++++-++++-==++当欧时令22(XL*R)()XL 1+=1-RL R SWR ρρρ++=当SWR 越大,反射越大,则匹配越差。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物理意义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物理意义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物理意义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的微带线或带状线,都有参考平面,为不对称结构(但平行双导线就是对称结构),所以S11不等于S22,但满足互易条件,总是有S12=S21。
假设Port1为信号输入端口,Port2为信号输出端口,则我们关心的S参数有两个:S11和S21,S11表示回波损耗,也就是有多少能量被反射回源端(Port1)了,这个值越小越好,一般建议S110.7,即-3dB,如果网络是无耗的,那么只要Port1上的反射很小,就可以满足S21>0.7的要求,但通常的传输线是有耗的,尤其在GHz以上,损耗很显著,即使在Port1上没有反射,经过长距离的传输线后,S21的值就会变得很小,表示能量在传输过程中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消耗在路上了。
对于由2根或以上的传输线组成的网络,还会有传输线间的互参数,可以理解为近端串扰系数、远端串扰系统,注意在奇模激励和偶模激励下的S参数值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S参数表示的是全频段的信息,由于传输线的带宽限制,一般在高频的衰减比较大,S参数的指标只要在由信号的边缘速率表示的EMI发射带宽范围内满足要求就可以了。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 S11这几个参数在射频微波应用中经常会碰到,他们各自的含义如下:回波损耗(Return Loss):入射功率/反射功率, 为dB数值反射系数(Г):反射电压/入射电压, 为标量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 波腹电压/波节电压S参数:S12为反向传输系数,也就是隔离。
VSWR
天线VSWR=1说明天线系统和发信机满足匹配条件,发信机的能量可以最有效地输送到天线上,匹配的情况只有这一种。
所以,测量VSWR时,尤其在UHF以上频段,不要忽略电缆的影响。
不对称天线
我们知道偶极天线每臂电气长度应为1/4波长。那么如果两臂长度不同,它的谐振波长如何计算?是否会出现两个谐振点?
如果想清了上述琴弦的例子,答案就清楚了。系统总长度不足3/4波长的偶极天线(或者以地球、地网为镜象的单臂天线)只有一个谐振频率,取决于两臂的总长度。两臂对称,相当于在阻抗最低点加以驱动,得到的是最低的阻抗。两臂长度不等,相当于把弓子偏近琴马拉弦,费的力不同,驱动点的阻抗比较高一些,但是谐振频率仍旧是一个,由两臂的总长度决定。如果偏到极端,一臂加长到1/2波长而另一臂缩短到0,驱动点阻抗增大到几乎无穷大,则成为端馈天线,称为无线电发展早期用在汽艇上的齐柏林天线和现代的1/2波长R7000垂直天线,当然这时必须增加必要的匹配电路才能连接到50欧姆的低阻抗发射机上。
天线也是同样,要使天线发射的电磁场最强,一是发射频率必须和天线的固有频率相同,二是驱动点要选在天线的适当位置。如果驱动点不恰当而天线与信号频率谐振,效果会略受影响,但是如果天线与信号频率不谐振,则发射效率会大打折扣。
电压驻波比(VSWR)知识介绍
电压驻波比(VSWR)知识介绍电压驻波比(VSWR)是射频技术中最常用的参数,用来衡量部件之间的匹配是否良好。
当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联络时,当然首先会想到测量一下天线系统的驻波比是否接近1:1,如果接近1:1,当然好。
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但如果不能达到1,会怎样呢?驻波比小到几,天线才算合格?为什么大小81这类老式的军用电台上没有驻波表?VSWR及标称阻抗发射机与天线匹配的条件是两者阻抗的电阻分量相同、感抗部分互相抵消。
如果发射机的阻抗不同,要求天线的阻抗也不同。
在电子管时代,一方面电子管本输出阻抗高,另一方面低阻抗的同轴电缆还没有得到推广,流行的是特性阻抗为几百欧的平行馈线,因此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多为几百欧姆。
而现代商品固态无线电通信机的天线标称阻抗则多为50欧姆,因此商品VSWR表也是按50欧姆设计标度的。
如果你拥有一台输出阻抗为600欧姆的老电台,那就大可不必费心血用50欧姆的VSWR计来修理你的天线,因为那样反而帮倒忙。
只要设法调到你的天线电流最大就可以了。
VSWR不是1时,比较VSWR的值没有意义正因为VSWR除了1以外的数值不值得那么精确地认定(除非有特殊需要),所以多数VSWR表并没有象电压表、电阻表那样认真标定,甚至很少有VSWR给出它的误差等级数据。
由于表内射频耦合元件的相频特性和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多数VSWR表在不同频率、不同功率下的误差并不均匀。
VSWR都=1不等于都是好天线影响天线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谐振让我们用弦乐器的弦来加以说明。
无论是提琴还是古筝,它的每一根弦在特定的长度和张力下,都会有自己的固有频率。
当弦以固有频率振动时,两端被固定不能移动,但振动方向的张力最大。
中间摆动最大,但振动张力最松弛。
这相当于自由谐振的总长度为1/2波长的天线,两端没有电流(电流波谷)而电压幅度最大(电压波腹),中间电流最大(电流波腹)而相邻两点的电压最小(电压波谷)。
我们要使这根弦发出最强的声音,一是所要的声音只能是弦的固有频率,二是驱动点的张力与摆幅之比要恰当,即驱动源要和弦上驱动点的阻抗相匹配。
驻波计算公式
驻波计算公式驻波现象是在波动传播中遇到反射波时形成的。
当传播波和反射波在同一介质中相遇并干涉时,会形成驻波。
驻波计算公式是用来描述驻波的特性和计算节点位置的数学公式。
一、驻波的特性驻波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节点和腹点:在驻波中,波动振幅的最小值称为节点,最大值称为腹点。
节点和腹点交替分布,形成一系列波动的起伏。
2. 驻波的节点个数和波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一维驻波,波动传播的波长和节点个数之间存在关系。
当波长等于节点间距的整数倍时,驻波的节点个数会增加。
3. 波阻抗匹配:当传播波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为了减少反射,需要使得两个介质的波阻抗相匹配。
波阻抗的定义是波动的电磁场或机械波动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传播的能量密度与波动的磁场或机械波动的振幅的比值。
二、驻波计算公式1. 驻波节点的位置计算公式驻波的节点位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2n-1) * λ / 4其中,L为节点到起点的距离,n为节点的序数,λ为波长。
根据该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波长和节点个数之间的关系:λ = (2n-1) * L / 42. 驻波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驻波的频率和波速之间存在以下关系:f = v / λ其中,f为频率,v为波速,λ为波长。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频率和波速计算出驻波的波长。
3. 驻波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驻波的反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 = (Z2 - Z1) / (Z2 + Z1)其中,R为反射系数,Z1为传播波所在介质的波阻抗,Z2为反射波所在介质的波阻抗。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驻波的反射系数,从而判断波阻抗匹配程度。
三、应用举例1. 空气柱驻波管的节点计算对于一个长度为L的空气柱驻波管,根据节点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第一个节点到起点的距离为:L1 = (2-1) * λ / 4 = λ / 4第二个节点到起点的距离为:L2 = (2-1) * λ / 4 = 3λ / 4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出其他节点到起点的距离。
两个器件级联的驻波比计算
两个器件级联的驻波比计算驻波比(Standing Wave Ratio,SWR)是描述电气传输线中信号反射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于评估传输线的匹配性能。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正确计算器件级联的驻波比是确保信号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计算两个器件级联时的总驻波比。
在进行器件级联的驻波比计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驻波比是指传输线上最大电压振幅与最小电压振幅之比,通常用于衡量信号的匹配性能。
理想情况下,驻波比应为1,表示所有的信号都能被完全传输而无反射。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输线的不匹配、器件的损耗等因素,驻波比往往会大于1。
对于两个器件级联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级联的方式来计算总的驻波比。
假设第一个器件的驻波比为SWR1,第二个器件的驻波比为SWR2,总的驻波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WR_total = (SWR1 + (SWR2 - 1) * |Γ1|) / (1 + SWR1 * |Γ2|)其中,Γ1和Γ2分别为第一个器件和第二个器件的反射系数的幅度,即反射系数的绝对值。
这个公式的推导是基于传输线的传输特性和反射特性,通过级联的方式将两个器件的驻波比合并为一个总的驻波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两个器件级联的驻波比:1. 确定第一个器件的驻波比SWR1和反射系数Γ1,可以通过仪器测量或仿真计算得到;2. 确定第二个器件的驻波比SWR2和反射系数Γ2,同样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3.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总的驻波比SWR_total。
在计算驻波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驻波比的计算结果应为正数,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或零,说明存在计算错误或器件配置错误;2. 反射系数的幅度应为小于1的正数,通常在0到1之间,表示信号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传输;3. 驻波比的计算结果越接近1,表示信号的传输越完美,器件的匹配性能越好。
通过正确计算两个器件级联的驻波比,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器件的匹配性能,优化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阻抗与驻波
z I z
0
V V0e j z V0 j 2 z j 2 z z e e F V V0 e j z V0
2.3.1
ZC
VF ZF
z
Z=0
如前所述,坐标原点取在ZF所在点,那么负载阻抗ZF所在点的 反射系数ΓF为 V0 F z 0 2.3.2 V0 (无耗线上)任意截面处的反射系数Γ又可写作
2.3.20
ZC
VF ZF
z
Z=0
由此可见, Zi z 决定于 ZC、Z F、z 的值.事实上,传输线上 任一点的输入阻抗相当于由该点向负载看去所呈现的阻抗。
z
换句话说,一段有限长传输线就相当于一个阻抗变换器。 类似地,输入导纳的表示式也可写为
z zz Zin i
ZC
zF
Zi jZC tan z
zF 其二,
z i z F j cot z
其三, zF
,这相当于终端开路,于是归一化输入阻抗为
2.3.25
Zi jZC cot z
1,这相当于终端所接的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
性阻抗,其相应的归一化阻抗 zi z F 1 1 Z F ZC Zi ZC 配。
2
。而相邻节
⑦据前述,波沿传播方向相位依次落后,从瞬时表式可见,相角
4
内不含有变量 z,故沿线各点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波不向
前传播,而在原地作简谐变化,具有固定不变(驻定)的腹点和 节点。在此情况下波具有驻定不前的特点,称为驻波。
2 ⑧传输线上传输功率为: V ( z ) j 2V0 sin z 2.3.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计
算公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压驻波比与阻抗匹配
主要是通过驻波比这个参数来变换的,驻波比符号位SWR,通过输入和输出阻抗可以计算出驻波比,公式如下:
(K为负值时表明相位相反)
式中R和r分别是输出阻抗和。
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时,即达到完全匹配,反射系数K等于0,驻波比为1。
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总存在反射,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
还有一种测量驻波比的方法是通过正反向的功率来测量驻波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这2个公式就可以在射频电源不接匹配器的时候,通过正反向功率来计算客户负载的大概阻抗了。
注意:这个阻抗是标量,不是矢量的阻抗,真正的阻抗是矢量,想要测量的话需要通过史密斯原图来测量,这个可以看下有关史密斯原图的书籍,里面都有计算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