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d27b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3.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b)总体性c)变异性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03e9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7f.png)
《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0第3题答案)
2.简述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作业(一)简答题1答案)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1第2题答案)
4.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并指出统计分组可以如何分类。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3第1题上半部分答案)
5.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见06.07试卷简答题第3题答案)
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见学习指导书P329第13题上半部分答案)
7.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见教科书P85)
8.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参考作业(二)简答题4答案)
9.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见作业(三)简答题2答案)
10.相关的种类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判断标准。
(见学习指导书P70最后一段及作业(三)简答题5答案②、③)
11.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及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见学习指导书P372第6题答案)
12.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见学习指导书P394简答第9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和计算题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和计算题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8aa186edb6f1aff001f51.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和计算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标志是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到的结果。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例如某人的“职业”是品质标志;而“工资水平”就是数量标志。
3、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分组的种类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由于变量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之分,所以变量分组要根据变量的类型。
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则采用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很大,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所以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是结构相对指标。
而某地区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比例就是比例相对指标。
5、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对象由调查目的所决定。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的组成要素;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单位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c74c75ddccda38376bafff.png)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915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9.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预测数据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a. 经济学b. 医学c. 历史学d. 市场调研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两个分支之一:a. 描述统计学b. 推论统计学c. 实证统计学d. 数理统计学4.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对象的全部集合b. 样本的全部集合c. 研究者的个人意见d. 历史数据的全部记录5. 抽样是指:a. 全部个体都参与调查b. 随机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c. 无计划地选择个体进行调查d. 按照特定要求选择个体进行调查6. 下列哪个不是对定量数据的描述:a. 平均数b. 中位数c. 频数分布d. 相关系数7. 抗体的浓度是定量数据,其测量结果是:a. 身高b. 体重c. 吸收值d. 学历8.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a. 统计图表b. 极差c. 方差d. 标准差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2. 分组频数分布中,横轴表示______________。
3. 极差等于最大值减去_____________。
4. 通过分析样本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5.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______________。
6. 样本容量为20,抽样误差为0.02,总体标准差为10,则抽样比例为____________。
7.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__________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占比约为68%。
8.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____构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指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2. 谈谈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预测数据。
例如,对于一项市场调研,统计学可以用来收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据,描述这些数据的特征,分析不同市场细分群体的购买偏好,并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统计学原理(北大版)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北大版)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177bf3360cba1aa811da89.png)
第一章统计总论1、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参考答案: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
个体必须在某方面是同质的,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各个个体之间必须存在差异。
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是统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所要研究的内容都完全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不需要综合分析了。
变异对统计以及具体的统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2.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
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4.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编.doc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编.doc](https://img.taocdn.com/s3/m/3b7267eda300a6c30d229f0e.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编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教材P13答题要点:主要区别: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其表现只能是文字。
例如:性别,只能表现为男或者女。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表现是数值,称为标志值。
例如:年龄,只能表现为数字。
2.简述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年龄是统计标志,而它的标志表现却是1、2、3等等这样一些数字。
3.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是指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
变量分组由于存在组距问题,可以分为以下情况,第一,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如果离散型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则我们可依次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就是单项分组。
如果离散型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项数又很多,就要釆取组距式分组。
第二,还可以分为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
当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我们采取等距分组,当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时,我们就应采取不等距分组。
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总体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轻重工业比例。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1.3倍.5.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
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调查对象由调查目的所决定。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2016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8.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是指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它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总体、样本、变量等)和基本原则(如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以及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如描述统计、推论统计等)。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2.为什么需要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在研究或决策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而统计学原理提供了一套科学和系统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特点,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从而得出准确且有意义的结论。
3.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有什么区别?描述统计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它使用各种统计指标(如均值、中位数、方差等)和图表(如直方图、散点图等)来描述数据的特点和分布。
通过描述统计,人们可以对数据的基本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推论统计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
它利用统计学原理中的概率和抽样方法,通过分析样本的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等)来推断总体的参数(如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等)。
推论统计可以帮助人们从有限的样本数据得出对总体的推断和结论。
4.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与总体本身的差异而导致的误差。
由于抽样是基于随机性的,样本所包含的信息和总体之间会存在差异。
因此,从样本中得出的结论可能与总体的真实情况存在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抽样误差。
为了减小抽样误差,可以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此外,也可以增加样本容量,从而减小抽样误差。
5.什么是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过程。
它是统计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统计推断利用样本的统计量和概率方法,根据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的特征。
统计推断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b23c6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3.png)
第一章1.如何理解统计中的变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2.如何理解统计总体性的特点?3.标志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4.简述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关系?5.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6.现代统计学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7.试述统计总体的特点?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8.统计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9.统计发展史上有哪些主要学派?其学术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10.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等。
11.统计的计量尺度是如何规定的?这种规定有何意义?12.统计学涉及哪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在建立学科体系时有什么作用?13.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统计工作过程表现为哪几个环节?14.标志和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1分)(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不论什么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2分)联系:(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第二章1.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何谓调查项目?拟定调查项目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的具体内容,它是由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包括调查单位所须登记的标志及其他有关情况。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0171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f.png)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讨论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就是讨论数据收集、收拾与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讨论内容:搜集数据、收拾数据、展示数据与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办法。
讨论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逻辑。
2、简述判断统计学的概念、讨论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就是讨论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讨论内容:参数估量与假设检验的理论与办法。
讨论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判断。
3、什么就是总体与样本?总体就是指所讨论的所有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就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就是无限的,不行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就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普查就就是为了特定的讨论目的,而特地组织的、非常常性的全面调查。
它有以下的特点:1)通常就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2)普通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光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5、什么就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就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举行调查,并按照样本调查结果来判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办法与统计判断办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精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计划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计划就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方案,它就是指导囫囵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保证调查工作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举行的方案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3〉设计调查项目;〈4〉设计调查表格与问卷;〈5〉确定调查时光;〈6〉组织实施调查方案;〈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与详细办法。
答:(1)概念按照统计讨论的目的与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根据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讨论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22ab40767f5acfa1c7cd46.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环形图与饼图的区别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圆形,它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环形图与饼图类似,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
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总体或样本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
而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组成部分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例,而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总体或样本数据系列为一个环。
因此,环形图可显示多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有利于比较研究。
2、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①条形图使用图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固定,直方图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组距;②直方图各矩形连续排列,条形图分开排列;③条形图主要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3、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是什么?⑴定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按照可变的标志划分为若干组份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⑵作用:①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②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③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什么是统计总体,其基本特征是什么?⑴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独立的个别事务的整体。
⑵基本特征:大量性 同质性 差异性5、统计标志及标志的具体表现⑴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⑵具体表现:跟在总体单位特征后面的文字描述或数值表示。
6、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哪些?①调查目的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调查项目④调查表⑤调查方式和方法⑥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⑦组织计划7、假设检验的步骤①提出假设 ②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③规定显著性水平α ④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⑤做出统计决策8、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最小显著差异法(LSD )的具体步骤:第1步:提出假设:H 0:j i μμ=;H 1:j i μμ≠第2步:计算检验统计量:j i x x -。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eb11fa300a6c30c229fbf.png)
第一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6.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统计学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460f9a0912a216147929c3.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
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分类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e80859bb68a98271fefa6d.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3.答: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答: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量过度到能够相加的量所引入的媒介因素,就称为同度量因素。
其作用为:(1)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2)具有权数的作用,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4、Y=a+bx中,a,b的含义各是什么?答:a,代表直线的起点值;b,是回归系数,代表自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5、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答:联系: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的加总。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2、统计指标都是用数量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数量表示;3、统计指标是由多个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而统计标志是未经任何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
6、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答: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
《统计学原理》基础简答题七(含答案)
![《统计学原理》基础简答题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e31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d.png)
《统计学原理》基础简答题七(含答案)1、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
答案: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是:⑴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
⑵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2、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答案: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计算期(或报告期)的。
3、变量分组为何分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它们的应用条件有何不同?答案:单项式分组就是以一个变量值为一组,组距式分组是以变量值变化的一个区间为一组。
变量有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离散变量可一一列举,而连续变量是连续不断,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
所以,离散型变量如果变动幅度小,采用单项式分组,如果变动幅度大,变量值个数多,则用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型变量由于无法逐一列举其数值,其分组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答题分析:本题要根据变量值的特征来回答由于变量取值的连续性不同,分组时要区别对待,分别采用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形式,以免分组时出现总体单位在各组的重复或遗漏。
4、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答案: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与平均指标对比得到的。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由于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指标,其数值大小不仅受到各单位标准值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受到总体单位标志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
所以在对比相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可以用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而对比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为了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就必须计算变异系数。
5、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答案: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70f9839ec3d5bbfd0a74bf.png)
一.单选题(共33题,66.0分)1全国人均收入属于( )。
• A算术平均数• B强度相对数• C类比相对数• D标志总量指标正确答案:B2某县某年平均每100名女性人口的男性人口为115人,这个指标属于( )。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平均数正确答案:B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大小• C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正确答案:B4动态相对指标是( )。
• 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 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正确答案:B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一般来讲( )。
• A越大于100%越好• B越接近100%越好• C越小于100%越好• D离100%越远越好正确答案:C6某企业2005年的产值为300万元,2010年产值为400万元,平均每年增加( ) 。
• A20万元• B25万元• C50万元• D100万元正确答案:A7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10%,则现在1元钱( )。
• A只值原来的0.91元• B只值原来的0.88元• C与原来1元钱等值• D无法与原来比较正确答案:A8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
• A全部设备• B每个工业企业• C该城市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D全部工业企业正确答案:C9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为90%,产量指数为130%,则生产费用总额指数为( )。
• A20%• B220%• C17%• D117%正确答案:D10某班一门课程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5分,则75分是( )。
• A统计指标名称•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值• D统计指标数值正确答案:D1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A面粉质量等级• B电脑的单位成本• C产品合格率• D女性人口比重正确答案:A12某企业计划产值比去年提高8%,而实际提高了12%。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a09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4.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 分析数据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基本特点?A) 用具体的数字表达现象B) 以随机性为基础C) 依赖于观察和实验D) 仅仅是数学工具的应用答案:D) 仅仅是数学工具的应用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A) 描述统计学B) 推论统计学C) 实证统计学D) 应用统计学答案:C) 实证统计学4.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的内容?A)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B) 用图表和统计指标概括数据特征C) 对总体进行推断D) 揭示数据间的关系和规律答案:C) 对总体进行推断5. 下列哪项不是推论统计学的内容?A) 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总体进行推断B) 基于概率的原理进行数据分析C) 通过假设检验来进行统计推断D) 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答案:D) 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二、填空题1. 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科学,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揭示现象的规律性和变异性。
答案:实证2.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使用________和统计指标,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描述。
答案:图表3. 推论统计学是基于________的原理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假设检验对总体进行推断。
答案:概率4.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或观测值,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对总体进行________。
答案:推断5. 假设检验是推论统计学的一种方法,用来判断样本观测值与设定的________是否一致。
答案:假设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描述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的区别。
答:描述统计学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概括,通过使用图表和统计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它仅仅是对现有数据的总结和揭示,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推论统计学则是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总体进行推断,通过使用概率的原理和假设检验来进行数据分析。
它的目标是基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并对推断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40393d580216fc700afdcc.png)
四、简答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说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答:变异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变异标志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
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都是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
比如商品销售额可以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
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个人的,两个人,三个人的,四个人的,五个人的,六个人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名称,具有离散型数量特征举例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帮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
(开放教育会计、工商专业适宜用)
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0第3题答案)
2.简述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作业(一)简答题1答案)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1第2题答案)
4.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并指出统计分组可以如何分类。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3第1题上半部分答案)
5.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见06.07试卷简答题第3题答案)
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见学习指导书P329第13题上半部分答案)
7.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见教科书P85)
8. 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参考作业(二)简答题4答案)
9. 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见作业(三)简答题2答案)
10 .相关的种类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判断标准。
(见学习指导书P70最后一段及作业(三)简答题5答案②、③)
11. 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及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见学习指导书P372第6题答案)
12.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见学习指导书P394简答第9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