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景观设计行为理论与视觉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景观设计行为理论与视觉形象

一、教学内容景观行为景观视觉形象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在景观中,人因景观产生的各种感

受并因此产生不同的行为,另一方面全面了解景观的各种视觉形象,并根据不同类型合理设计布局,使之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三、难点景观行为与视觉形象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园林景观环境行为理论

(一)环境-行为研究

1、环境-行为研究的兴起

关于环境行为的研究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

1968年“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在北美成立,并成立了诺干研究中心,如针对儿童和环境、环境认知、环境与年龄、残疾人与环境、居住区环境、使用者参与、使用前后评估等课题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代表欧洲研究潮流的“国际建筑心理协会”在英国成立。

2、主要研究内容

环境-行为研究早期的研究领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环境认知、人格与环境、空间行为以及行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体现了行为对环境的主动作用;第二类包括环境态度、环境评估、生态心理以及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体现了环境行为的主动作用。

(二)格式塔知觉理论与环境设计

1、格式塔学派建立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与1912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2、格式塔含义

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一指食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食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格式塔不是孤立不

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3、格式塔原则

⑴图形与背景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一般具有下列规律:

a 轮廓清晰明确的成为图形,轮廓较为模糊的后退成为背景。

b 图形较小,背景相对较大。因此,图形有轮廓感,被感知位于背景之前或背景之上,同时,在图形与背景交界处,一般人感知不到背景的轮廓,即图形总是被感知为与背景分离的单独整体。

c 当图形与背景相互围合或部分围合并且形状类似时,图底关系可以互换。

构成良好图形的主要条件

a 小面积相对于大面积更容易成为图形

b 单纯的几何形体容易成为图形

c 水平合垂直的形态比斜向更容易形成图形

d 对成的形态易成图形

e 耽搁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容易形成图形

f 动的形态比静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入广场的喷泉、活动雕塑或飘动的彩旗等。

g 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⑵群化原则

凡事整体性良好的多个视觉刺激,任何一个个体或部分之间必定存在某种促使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控制规律,这个使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通常称为群化原则。

a 临近原则

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一般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元素呈均匀分布的平衡态,面对这些均布的散点人们没有兴趣去多看多想;如果出

现了多少不等元素相聚的非平衡态,聚合成群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

b 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类似的要素包括大小、质感、色彩、明度、形状、方向等。如果其中一种元素稍有组织,则易被感知为图形,其他元素则被弱化为背景。

c 连续原则

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排列成直线的圆点被看做是一条直线而不是多个店;排列成曲线的小圆点被看做是一条曲线。

d 封闭原则

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做一个完整的图形。

⑶简化原则

a 良好的完形原则

视觉组织将组成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一组刺激视为一个整体。

b 简洁原则

简洁原则为良好完形原则的深化,指知觉在面对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具有使对象尽可能简单的倾向。

(三)环境认知

1、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就是研究人如何识别和理解环境。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种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

城市意象有五个基本要素:

⑴路径

路径是运动的通道,如街道、公路、铁路、步行道、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⑵标志

标志是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⑶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是行人的出发点和汇集处,通常也是人的活动中心,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

⑷区域

具有共同特征的区域。

⑸边界

边界是线性的界限,用来划分城市中不同的区域,界定城市与周围环境。

2、易识别性与环境设计

⑴从整体着手构成环境景观

a 保持区域景观的特色

b 登高望远

从人的视觉特点来看,这些制高点相互距离不宜过远。一般超过1200m就无法识别远处的人影,而人的空间知觉的距离上限为500m左右,因此,两个制高点之间的距离以1000m左右较为适宜。

c 中心标志

⑵运动注意规律组织环境景观

a 道路和标志

行人沿着道路行进时,各类的标志物对步行起着引导作用,同时也满足行人边走边看的行为习性,并能够使人通过对标识物的注意而识别环境。一般情况下,人轻松步行的最远距离约为200~300米,因此每隔相应的距离设置一个清晰的标志物,就会格外引起行人的注意。标志物可以布置在道路的一侧,横跨大路或是与道路相对成为对景的位置上。

b 视域与注意的广度

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超出此范围,色彩、形状的辨认力都下降。为了获得较清晰的景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静态构图,应尽量使视角与视距处于最佳位置,通常垂直视角为26~30度,水平视角为45度。

c 第一印象

起始刺激容易引人的无意识注意,也就是说第一印象特别容易为人所感知,通常也保留最久。设计时,我们应强调城市、风景区、公园等景观给人的第一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