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教案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过程与方法:材料解析、图片展示、问题探究、师生互动、讲述法等,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的过程,认识到改革道路是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

本课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预备铃声之后展出本课课标、重难点,以备学生明确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以复习方式导入,导入内容如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斯大林模式,了解到其在短期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看来其模式的弊端却日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二战后苏联的执政者不得不进行改革,那么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何呢?今天让我们通过新课的学习来共同了解(同步多媒体展示导入课图片和斯大林模式弊端)。

(本课第一子目过渡语:首先我们先学习此时苏联第一位执政者的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问题探究一:赫鲁晓夫改革背景?(通过一段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结合课文介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材料:(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

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站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图片材料为: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信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使日用品紧张市民要排队购买。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呢?结果如何?如何评价呢?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再强调一下改革内容的重点。

表格展开完成)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1982)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背景内容结果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改革农业和工业的管理体制,重点在农业成效甚微,结果以失败告终(世人喜用盖棺定论评价一个人一生的功绩,那你是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呢?) 评价:(掘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打开改革之门;(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背景介绍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陷入了经济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苏联领导人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试图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这些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深刻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经济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由一个中央计划委员会统一规划和决策。

经济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全都按照预先规定的计划进行。

这种体制强调国家掌控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市场调节机制、低效益等。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上,而农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

国家投资大量资金进行重工业建设,特别是军工生产。

这导致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农村地区因缺乏投资和技术支持而落后。

三、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领导人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提高苏维埃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1. 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苏联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65年。

1965年11月,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23届全会上,贝利亚被捕,勃列日涅夫和顿涅茨克尔克雷姆林宫的力量对决,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苏联各层级的领导人感到必须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第一步是开放经济市场,鼓励农民和工人生产更多的物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出售给市场。

这些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消费品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领导人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改变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这有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3. 科技革新和现代化苏联领导人也认识到科技革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在高科技、能源、电子和材料等方面投入巨资,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四、对苏联经济改革的评价苏联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问题也不少。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体制的过度集中和计划化,导致了产品效率低下、供应不足、质量不佳等问题。

同时,苏联对于追求高质量、卓越标准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的认识是滞后的。

高中历史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必要性: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特别是农业的消极影响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政策。

3)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2、主要措施:(1)农业方面:【合作探究】赫鲁晓夫的盲目垦荒和玉米运动,留给人们什么教训?答案提示:赫鲁晓夫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方式,在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大规模垦荒,而且不顾自然条件是否适宜。

不但未达到目的,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2)工业方面:3、结果及原因:成效不大;4、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2)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问题,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2、主要内容:3、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4、改革的结果:失败?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推行严重束缚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社会动荡、经济下降的局面3)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2、改革的内容:A、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异同?两者都是首先改革经济体制。

不同点在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人民公社制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不够,未能深入下去。

B、政治改革:A)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B)宪法删去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C)苏共“二十八大”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及教学说明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及教学说明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材分析】贯穿本课的主题是苏联领导人在斯大林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但改革失控,苏联解体。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基础知识的学习,分析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透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情境引入法:教学过程中展示一些史实图片,引入相关的历史史料,营造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比较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读图的能力。

(2)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比较法: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归纳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经济政策。

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原因的分析。

难点: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法学法】教法:情景导入、问题引领、图片解读、对比分析等。

学法:自主学习、读图解图、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2.小组讨论:学生从改革措施、成效、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总结各自认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苏联经济改革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选择、简答、分析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重点、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4.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联经济改革的措施、成效与影响。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后苏联社会经济状况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苏联经济改革的关注。
6.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拟一道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论述题,要求题目具有思考性、探讨性,并提供解题思路和答案。
给予反馈。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关注历史与现实,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4.结合现实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苏联经济改革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对苏联经济改革成功与失败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让学生明白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教学重难点】1.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然后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观上都希望突破“斯大林模式”,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他们对“斯大林模式”均缺乏科学认识,对改革的科学性认识不足,使得他们的改革成效不大,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归纳为“三、二、一”三、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四、全面认识赫鲁晓夫改革1.失败原因(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1)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六、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板书设计】 21 课 二战后的苏联改革 一、三夫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
程,回忆必修一和 20 理,达到温故而知新
创设情境:
课内容,对本课产生 的目的
PPT:世纪大审判:苏 一定的兴趣。
通过认识斯大林模式
联之死
通过阅读史料,认识 的弊端,明确对其进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改革的必要性
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
自主学习
学生合作, 分组学习, 以课本为基础,帮助
PPT:三夫改革
完成学案,互相交流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依据课本,自学赫鲁 学习心得
学案增强学生的动手
晓夫、勃列日涅夫、
能力;互相交流,激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
发灵感,碰撞出思想
景、内容、结果
的火花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基
础上,进行点评和总
结,实现知识的升华
问题探究
PPT:设置问题情境,
探讨三个改革的异同

创设情境
学生讨论、分析、出
PPT:世纪大审判:苏 结论;形成书面答案
联之死
通过对斯大林、赫鲁
晓夫、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分析和
认识,得出苏联解体
的原因
课堂小结
配合教师,完成学案
PPT:苏联的生命周期

进一步对比中苏改
革,总结经验教训
学生分析和讨论
掌握基础知识,更深 层次认识三大改革, 分析历史现象之间的 内在联系 认识苏联解体的原 因,通过从整体上进 行分析,复习前一阶 段的内容,形成逻辑 上的联系,使学生学 会全面、客观地分析 和认识历史 以史为鉴,指导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教师引导,学生为主 体。思考、动手相结 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苏联的经济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当然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板书设计】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历史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合集)

历史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合集)

历史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合集)第一篇:历史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2.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理解: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

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人物评价、问题比较、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别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各有成败,深刻了影响了苏联的局势,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这三位领导人的改革。

板书: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讲授新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学生回答:主要特征: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教学设计9: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9: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以苏联二战后的经济政策调整为基本内容,向学生展现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系列探索。

作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之一,既与必修一的苏东剧变相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给予了丰富的经验和教教训,从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

1.重点:苏联改革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2.难点:苏联改革失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的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学%科网【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赫鲁晓夫改革问题情境赫鲁晓夫为何要改革?原始资料思考(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1)总结: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2)总结:“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_____________ ___日益显露。

(2)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稳固了自己在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地位之后,开始对“___________”进行改革。

(3)1956年苏共“___________”召开,大会闭幕后,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

问题情境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1)我认为“秘密报告”没有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全盘否定斯大林,容易造成思想混乱,靠将别人踩在脚下的方式树立起来的威望是靠不住的。

(3)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点“头痛医头”的味道,“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问题固然严重,但幻想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扩大耕地面积等办法解决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幼稚的,因为盲目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考纲课标解读】考纲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概括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1)(2) 2、内容(1)农业:① ② ③ ④ (2)工业:① ② ③ 5、评价:进步性局限性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2)(3)(4) 2、结果(1)(2)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1)(2)(3)(4)(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重点难点突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

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

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措施及影响。
2.强调苏联经济改革的历史地位,指出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苏联经济改革对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苏联经济改革的历史地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苏联经济改革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一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文写作,加深对苏联经济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2.设计一份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对比分析表,要求列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的改革措施、成效及影响,并进行简要评价。
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更深入地了解苏联经济改革的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让学生谈谈对苏联经济改革成功与失败的认识,以及对我国改革的启示,字数不少于500字。
这一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4.指定阅读一篇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专业论文或书籍章节,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后苏联经济状况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苏联经济改革的兴趣。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江阴二中杨晓峰一、本单元、本课内容1、课程标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xx的经济改革一.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对照课程标准概述xxxx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本内容xx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xx改革失败的原因和xx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xx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学案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学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教学设计11: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11: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2)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3)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2.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讲授新课】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材料1 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doc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课题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设计者甘俊强单位历史12班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材分析本课包括“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三个子目,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为改变“二战”后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本课在本单元中具有上承“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是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改革与探索,虽然失败了但对当今的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1、知识结构上: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苏联经济改革的相关内容,对其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

但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教师应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2、初中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且有很强的表现展示欲望,但对于呆板的教学无太大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避免照本宣科。

3、学生对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要注重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并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分析史料理解三次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利用表格法列举苏联经济改革的内容,通过对比法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复杂性、曲折性,进行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的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课前准备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预习教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2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中“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2、提问“在斯大林去世后”,新一任领导人如何解决这些弊端?3、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一起了解“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基本史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

(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

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

业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

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

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工业方面则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3.评价
(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

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增为8626亿卢布。

工业产量增长迅速。

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3亿吨,肉类为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1.8亿吨,肉类为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

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

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为324亿美元,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在此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

2.结果
(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

而且导致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
平衡。

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

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思路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

实质上是背离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将改革引向歧途。

【答案】C
2.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思路解析】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答案】A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苏联的经济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当然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知识结构】
【课后作业】完成校本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