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中考精题演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中九上《湖心亭看雪》中考精题演练

(整理/罗化清)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大雪.三日()(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是.日更定矣()(4)上下一.白()

(5)余拏.一小舟()(6)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7)是金陵人,客.此()(8)湖中人鸟声俱绝.()

(9)雾凇沆砀

..()(10)三大白.()(11)拥毳.衣炉火()(12)焉得更.有此人()

(13)惟长堤一痕.()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7)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三、内容理解及链接资料。

1.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张岱《湖心亭看雪》)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5.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4分)

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是游览西湖,请写出课文和链接文段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链接: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7.根据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的写景句子,具体举例说说两段文章在写景用词上的特点。(4分)

链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8.一切景语皆情语,甲(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张岱《湖心亭看雪》)两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分别分析。(4分)

9.张岱云“独往湖心亭看雪”。请结合张岱生平谈谈对“独”字内涵的理解,并从以下二个句子里任选一句赏析并说说与本文的“独”有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妙。(4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 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关于“痴”字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材料】:在《红楼梦》开篇,作者曹雪芹写了一首开卷诗《题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1.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比较它和本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在写景手法上的不同。

【链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12.《湖心亭看雪》和《答谢中书书》中都有精彩的写景句子,请你从写景方法的角度点评两者的不同之处。(4 分)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13.《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链接材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个“绝”字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大雪三日后西湖肃杀的冷寂。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写尽了作者当时孤寂无聊的心绪,可谓一字传神。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明写湖心亭游客,暗写作者,表现他们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

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引用舟子俗人之见,却暗含作者自赏之意。

1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3分)

A. 大雪净化了天地,冻结了人声鸟语,也激发了作者浏览西湖的雅兴。

B. 借用舟子的话,表明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痴迷。

C.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浓郁沉痛的故国之思。

D. 文中写景用白描手法,简练的笔触就勾勒出雪后西湖的迷人景色。

16.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但张岱依然用“崇祯”纪年,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浅的

笔端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之一二。

B.作者一个人选择“大雪三日”“人鸟声俱寂”“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个“独”字传达出作者的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料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三人畅饮可见彼此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共同的人生情趣。

D.舟子说作者“痴”,虽是俗人之见,却也评价了他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致,也暗讽了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

17.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3分)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伏笔。

B.“痴”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18.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作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陶庵,号宗子,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B.本文大量采用错落互见的手法,显得文章言简意丰,曲尽其趣。比如写湖心亭奇遇,对方惊叹作者的不期而至,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

C.本文以回忆方式,淡雅的语言,记叙了一次赏雪往事。文章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同时也包含了淡淡的故国之思。文章从概括式描写、全景式描写和集合式描写等不同角度写出了雪后西湖独特的美。

D.文中的“痴”,可以理解为钟情独自看雪以及与人豪饮的“痴行”,陶醉于雪后西湖之美的“痴景”,沉迷于故国之思的“痴情”。

19.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表现了悠远脱俗的精神。

C.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杯酒后,高兴地离开。

D.文章结尾引用周子的话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20.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通过写湖心亭赏雪和遇到知音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也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B.作者在夜晚乘一叶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文中一个“独”字,充分表现出作者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的性格特点。

C.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舟子说“痴”实际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他痴迷山水之乐,痴迷世俗之外的雅致雅趣。

D.湖心亭巧遇重在于抒情,因意外遇到知音而惊喜,短暂的相遇令人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又不免伤感,但因遇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人释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