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际传播范式探析_李艳
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方向
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方向作者:许澄姚冰李倩来源:《传媒》 2017年第11期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进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3 0多年的历程。
在这段时间内,传播学在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从高校的学科设置上来讲,还是当前业界对于传播学的重视来讲,传播学都足以成为一门显学。
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将会对学界和业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传播学发展迅速,但是当前的传播学研究依然是以西方尤其是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为主导,呈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无论是从传播学的学科建构还是话语体系来讲,中国本土传播学都处于劣势。
这种状态不但不利于中国本土传播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的文化安全,更不利于改变当前国际传播中我国的弱势地位。
如何引进、消化、吸收西方传播学,最终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原创性研究,推动中国本土传播学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质和中国传统话语逻辑的传播学体系,是值得学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在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一些学者将目光集中于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尝试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开启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新方向。
这其中以云南师范大学李丽芳教授、邱昊和谢晓霞副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开启了这一尝试。
由他们主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一书,正是对这一尝试的系统总结。
该书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为切入点,结合传播学、民族学、符号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相关理论,在系统梳理少数民族文化载体和符号的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是如何表征少数民族文化意义,并在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中进行意义传播和意义建构的。
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和原创性。
近年来,以厦门大学谢清果教授、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为代表的中国传播学者,开启的华夏传播研究,将研究视点根植于中国本土、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探索出了华夏传播研究的对象、范畴、框架、问题和方法路径,在推动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讲: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2)
2012
17
网络文化是什么
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 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 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 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 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 ——中山大学常晋芳
2012
18
网络传播的文化分析
(一)宏观
(二)微观
2012
19
2012
25
网络同质化的思考
文化上无法完全隔绝 文化的问题反映的根本是人的问题 出于经济与方便的考虑
2012
26
网络中新的大众文化形式
网络语文 新的书写
2012
27
新的语汇:“正龙拍虎”、“阿扁绝食”
2012
28
(二)微观 网络亚文化
所谓亚文化,是相对于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
2012
7
20日调查团成行。
21日网民调查报告出炉,并未就事件做出明 确结论,致使对调查期望值甚高的网民将其 注意力转向调查团成员的身份。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伍皓:
要把真相还给公众 起到了危机公关的作用,但是我们不是作秀。
2012
8
可见,在此次事件中,网络一方面给政府造 成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为政府的信息公 开和危机公关提供了一个平台。 “成也萧何败萧何”
2012
9
网络传播效果分析
人际层面——“美化”传播
最佳化表现自我 理想化认识对方 网络上为何多“恐龙”和“青蛙”?
2012
10
人际层面——“喧嚣的落寞”
社会学视角下的人际传播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人际传播问题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复杂系统,人际交往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种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的言语、行为以及深层次的价值观念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人际传播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社会归属感与认同人际传播往往涉及到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归属感往往是由多个方面所构成的。
这些方面包括:种族、民族、文化、性别、职业以及地域等。
在人际传播中,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往往会对信息的接受以及传递产生精神上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常常会与其所处的社会群体相关。
二、社会各界观点的形成在人际传播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形成自己所持有的观点。
这些观点往往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各界,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各界所形成的观点和信仰会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例如,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
而在其他情况下,社会各界所形成的观点和信仰则主要关注个体的生活状况、家庭生活等方面。
三、信息控制与传递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人际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控制和传递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在社交媒体上,信息的传递往往受到平台的控制和监管。
这种控制和监管不仅涉及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还涉及到信息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等问题。
另一方面,传递信息的个体借助于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和意见来传递信息,形成了一种链式传播机制。
在这种机制中,信息的传递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间的知识和经验的共享,还有利于形成社会舆论环境、影响政治环境。
四、社会需求和行为的影响在人际传播中,个体的行为和社会需求往往反映了社会的特点。
比如,在某些社会中,个体所需求的是优秀的教育机会、工作机会和生活机会等方面。
而在其他社会中,个体所需求的则是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社会需求和行为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反作用,社会需要却得不到满足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同时,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可能会引发局部社会的危机。
第九章 人际传播理论
人们如何决定行为? 三种影响人们抉择的期望:
• ―可以作出的唯一假设是,人类在选择潜在合伙人 一般期望 是人们认为能从生活各个方面得到的回报: 与工作有关的收入和福利条件、从友人那里获得的感情支持和友情。 或行动步骤时,首先对与他人以往的经历或预期 的交往作一估价,按条件优劣列序,然后选择最 优者。”人们对于从一项活动或从某一个人那里 特殊期望是从他人获得的回报,包括预期他人的行为将符合社会行动准则, 获利的潜在可能作出估计,再与其他活动或其他 以及这一行为将提供的回报与他人相比是多还是少。 人作一比较,挑选出可望给予最大利益的活动或 人。 比较期望包括分析一下从一个关系所获回报中减去维持
社会交换有三种形式:
• 一是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换活动本身 取得的报酬,比如乐趣、爱、感激和社会赞赏等。社会交换活动 的参与者把交换活动本身作为目的,比如一个男孩与他所爱慕的 女孩进行交往,所依据的就是内在性报酬。 • 二是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换关系以 外所取得的报酬,比如金钱、商品、劝告、邀请、帮助和服从等。 社会交换活动的参与者把交换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它对 人们合理选择交往伙伴提供了客观的独立标准。 • 三是混合型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既有内在性报酬,也有外在性 报酬。比如,一个人接受邀请赴宴,可能是为了享受饮食之乐, 也可能是同时为了得到与老朋友相处的愉悦,甚至更可能是后者; 工人参加某个工会,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其雇用条件,也可能是他 们内在地喜欢该工会中的伙伴关系,并能从帮助工会实现其目标 中得到某种满足。
两人混合动机博弈矩阵
如果大猪去踩的话, 它能够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 赶来抢到一点; • 笼子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笼子的一头有一按钮, 如果小猪去踩的话, 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 大猪在小猪回到食槽之前 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动按钮所需付出的 就已经把食物吃完了, “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每只猪都 必须做出决策,是等在食槽旁边还是去按按钮。问题 小猪什么也得不到, 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付出劳动按动按钮的 反而浪费了精力。这样一来, 猪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开吃。 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吃到大猪乐此不疲地来回奔跑于 9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只能 吃到1 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 7个单 食槽和踏板之间, 位猪食,小猪吃到3 个单位猪食;如果小猪先到,小 而小猪最好的选择则 猪可以吃到4个单位猪食,而大猪只能吃到 6个单位的 是静静呆在食槽旁坐享其成。 猪食。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传统的观念中,传统节日的传播主要以口口相传、民间表演、节日庙会等传统方式为主,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则更多地借助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通讯等新媒体平台。
本文将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特点和影响。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特点1、多样性和个性化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分享和传播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体验,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渠道。
这种个性化传播方式丰富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2、跨地域传播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跨地域性。
在传统的观念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范围通常局限在当地社区或民间,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向全球范围内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使得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
1、促进跨地域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和体验其他地区的传统节日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样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有助于加强地区间的文化合作和交流。
1、信息过载和虚假传播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虽然丰富多样,但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虚假传播的挑战。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发表各种观点和信息,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虚假、不实的信息,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有效传播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审核,提供真实可信的传统文化内容。
2、文化差异和理解障碍在跨地域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遇到文化差异和理解障碍,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弥合文化差异,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倡导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际传播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深化。
国内外学者们对人际传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本文将对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进行评述,探讨其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学术界和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国内人际传播研究的现状在国内,人际传播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学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人际传播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国内人际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一直是人际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学者在继承和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人际传播理论。
王永华教授提出的“关系人际传播理论”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张爱玲教授提出的“自我扩展传播理论”和“沟通平衡理论”等也为国内的人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
互动性传播是人际传播的一大特点,国内学者们对互动性传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了在互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机制,揭示了在互动过程中的交际策略和技巧,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沟通模式和方法。
3. 跨文化人际传播研究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人际传播研究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国内学者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传播行为和沟通特点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不仅为中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国外学者对中国的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国际学术界,人际传播研究一直是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与国内相比,国外人际传播研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 多学科交叉国外人际传播研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整合。
不仅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同时还涉及到管理学、信息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际传播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际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针对人际传播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在国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际传播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不少学者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因素的调查研究,揭示了中国人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一些学者还致力于探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为信息传播和社会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国外,人际传播的研究早已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通过比较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人际传播的理解,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互动。
一些国外学者还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人际传播的本质和机制。
1.2 研究意义人际传播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个体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人际传播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和沟通。
人际传播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加强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
人际传播研究也可以为商业、政治、教育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人际传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交流和互动的规律,为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开展人际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具有积极作用。
2. 正文2.1 国内人际传播研究现状国内人际传播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途径与方式:研究人员关注人际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揭示了不同传播途径下的信息传递效果及其影响。
2. 亲密关系与社会支持:研究人员探讨了亲密关系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如配偶之间的沟通模式、朋友之间的支持方式等。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人际传播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摘要】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
古代中国有着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传播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存在着不同的传播关系,并具有儒家思想主导的规范传播行为的原则。
本文将以系统论为视角,深入研究并探讨古代中国的人际传播关系。
【关键词】系统论;人际传播;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当中,形成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稳定的传播体系,在系统论的视角下,研究这一体系中的传播形式和协调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古代中国传播体系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就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软力量,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协助封建统治阶级安邦定国,进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这样的等级秩序之下,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传播形式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组织传播的体系。
组织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五种类型中的一种,其余四种传播类型是: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
在这五种类型当中,除自我传播外,其余传播类型均为个体对外进行的传播,而这其中,人际传播是其他传播类型得以进行的基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系统论是由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这一理论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
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
系统论主张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通过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都可以视为系统。
乡村人际传播中的村干部形象
乡村人际传播中的村干部形象作者:熊顺聪来源:《新闻界》2013年第04期摘要村干部是国家政权的代理人,也是农村社会的当家人,他们也是农村人际传播中的重要成员。
本文以村干部的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他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网络,以及他们在农村人际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并借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经典传播过程模式,分析村干部人群的人际传播的具体过程,探索村干部在乡村人际传播中的不同角色。
关键词村干部;乡村人际传播;人际传播角色中图分类号 G221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熊顺聪,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广西柳州545006有关农村社会的传播,学界已有一些讨论。
有学者指出,“大众传媒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不仅提供信息,而且能够改变农民陈旧保守的观念,形成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也有学者指出,乡村传播具有政治认同功能、社区整合功能和乡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李红艳将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思考,指出乡村传播对于农村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认为,乡村传播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自我传播等传播类型。
由于农村人际关系在血缘、亲情、面子等因素在农村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人际传播在乡村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
如果将村干部扮演的角色与乡村人际传播有机结合,或许能增强农村社会的人际传播。
一、村干部的角色村干部是指以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主要干部为代表的干部群体。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村干部包括党支部正、副书记、村委会正、副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联主任、共青团书记和会计等;狭义的村干部只指党支部正、副书记、村委会正、副主任等村里的主要干部。
他们大多来源于农民群体,没有被纳入到公务员编制,即不是“官”,也不是“干部”,他们通常可以获得一定的“务工补贴”,他们是乡村公共事务的领导人。
角色与地位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从戏剧借用而来。
齐美尔最早使用角色概念,自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林顿把身份和角色匹配在一起来讨论,他把角色看作身份的动态表现,并区分出先赋性地位(ascribed status)和自致性地位(achieved status),并指出多重角色的相互关联的方式构成了社会体系。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外研究人际传播的领域中,学者们对于人际传播的机理、影响因素、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本文中,将对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进行评述,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的进展与现状1. 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学者在人际传播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人际传播的机理方面,中国学者关注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亲密、沟通技巧等问题,并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刘扬等(2015)提出了“面子威胁”理论,指出中国人更注重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从而对人际传播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在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学者探讨了社会关系、文化、个人特质等因素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在传播技巧方面,中国学者在人际传播的技巧培养、交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升人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人际传播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和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了情商理论,指出情商对于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堡曼提出了人际亲密理论,系统阐述了亲密关系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对人际传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传播技巧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有效的人际传播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清晰想法、察言观色等,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侧重理论构建,实践应用不足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人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实践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尤其是在人际传播技巧的培养和提升方面,目前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构建阶段,对于具体的实践指导较少。
这就导致了人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 缺乏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目前,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多集中在传统的视角和方法上,如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缺乏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
人际传播视角下的闲话现象
88学术探讨一、闲话现象概述理论基础:闲话是指“对不在现场的人进行评价的一种社会性谈话,通常发生在两个人谈论第三方的时候”。
[1]还有观点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对闲话进行定义,“一是非正式性质,二是个人间的交流,三是话题是人,四是当事人缺席”,[2]以上的定义都肯定了闲话与人际传播的紧密关系。
闲话的评说者面临情境选择——选择和谁说,选择说什么、不说什么,选择怎样去表达等。
基于此,笔者对闲话作出新的界定:闲话是指在一定的人际交往范围内,具有个性化关系的两人或多人,在非正式的场合对不在场的人及事所进行的评说。
人际传播视角下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观察。
一是作为目的,人际传播是有目的的活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是人际传播活动重要的目的。
“建立和维持紧密的关系,人际传播最适合满足这种需要。
”[1]二是作为信息,信息可以指涉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事件或客观事物,人际传播中如果不能正确区分内容信息和关系,内容层面上的信息可能是同样的,但关系层面的信息却不同。
人际传播研究最早产生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研究,西方的人际交往知识体系讨论的问题全部是个体在任意时间和空间抽象出来的概念,比如个人的选择、偏好、吸引、侵犯、认知、态度、攻击等等。
[1]但在中国,个体几乎没有独立性,他同许多重要他人相互依赖,构成一种难分彼此的网络。
[3]翟学伟指出,在具体研究中国人际传播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交往出发点是长期性的,也就是说面对长久的固定关系,如何调整自己来适应对方。
所以中国人在这样的时空框架中往往倾向于用委婉、迂回的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传播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境会影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
语境由物理语境、时间语境、社会心理语境和文化语境构成。
闲话的发生通常是面对面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在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是交流双方都在同一空间,沟通是同步传播,信息的交换是同时的,同时,“语境一旦产生就产生了,一旦你置身某种传播环境,你对语境几乎无法控制”。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本篇文章目录导航:【题目】我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探析【绪论】新时期传统文化传扬研究绪论【第一章】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及主要媒介传播方式【2.1-2.2】研究模型和调查问卷的构建【2.3】问卷数据的分析与验证【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第四章】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章】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对策【参考文献】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那么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传播方面的现状如何,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落实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从上面章节中所得到的影响因素模型中的要素出发,理清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现状的研究框架,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传播过程层面,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本章节结合相关现实案例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播现状展开分析。
第一节个人层面的现状分析。
笔者对于个人层面的现状研究主要聚焦于受众的兴趣度研究。
所谓受众,就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各种媒介形式的信息接收者,如报纸和书籍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网民等。
传统文化的受众即是各类传统文化信息的接收者,按照媒介传播方式可包括传统文化报纸和书籍的读者、电视节目观众和传统文化APP网络用户等。
一、受众对传统文化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现象。
各种传统文化的信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传播,受众接收这些信息后得到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相比较于以前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下,受众总体对传统文化存在认同度高、认知度低的现象。
"人民论坛"开展的《2017 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也显示了这样的结果,该调查是由"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起,具备一定权威性,该调查样本基数大且全面,调查旨在研究文化自信在公众中的态度。
人际情报网络
人际情报网络
包昌火;李艳;王秀玲;张元;刘筱雯
【期刊名称】《情报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6(029)002
【摘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是植根于人际网络中的一项社会活动,而人际网络则是人际资源和人际交流的载体和平台.本文以人际网络理论为指导,系统地论述了人际情报网络的含义、理论、构建和实施等基本问题,以及发展人际情报网络、搭建一个社会平台对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13页(P129-141)
【作者】包昌火;李艳;王秀玲;张元;刘筱雯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北京,100089;北京城市学院竞争情报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北京,100732;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北京,100085;福建星网锐捷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20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的研究综述
作者: 李艳[1]
作者机构: [1]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21116
出版物刊名: 汉字文化
页码: 24-2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6期
主题词: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受到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学界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现代化转型,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本文章主要是对近30年来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进行梳理总结。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诗性品格
作者: 李艳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文坛
页码: 52-54页
主题词: 中国文论话语;诗性品格;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论;平等对话;西方文论;中国当代文论;
文化交往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文化的日益开放,于是关于中西对话与沟通的主题一直是文论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通过考察近年来中西文化交往的实绩,我们却尴尬地发现,中西文论之间不仅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即西方文论的输入量远远超过中国文论的输出量,而且,往往中国文论大张旗鼓地向西方进行推介的仅只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论。
于是中西文论的对话和沟通又成为当前学界置疑的中心,在单向输入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交流现状下如何做到中西文论的平等对话?在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中国当代文论参与的情形下何谈中西文论的现代对话?痛定思痛,我们不难看到,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态,一方面来自西方强势话语的不断入侵,另一方面也来自中国文论内部学术创新思想的极端匮乏。
同中求异 存异求同——电视人物专访的基本策略探析
作者: 李艳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电视
页码: 51-52页
主题词: 人物专访;同中求异;电视;合作关系;求同;“冲突”;采访者;交往活动
摘要:电视人物专访是以合作为基调的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当被访者同意接受采访时,其与采访者之间就已经达成了合作的协议;专访开始,意味着双方的合作正式开始。
不过,在合作的基调之上,会发生种种冲突,冲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节目的可视性,有时也可以使被访者保持一定的兴奋度,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也容易引发被访者的抵触心理,对采访者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甚至直接拂袖而去,导致合作关系破裂。
那么,如何在“合作”与“冲突”之间实现有效的切换呢?。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研究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方法为题,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研究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推广到世界各地。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方式是研究的重要一环。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文字传播、口头传统、艺术表演、节日庆典等。
文字传播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古代文献、史书和经典著作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哲学思想等传递给后代。
同时,口头传统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祖辈的口述和故事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后代。
艺术表演则是通过戏剧、音乐、舞蹈等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展现给观众。
节日庆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另一种方式,通过庆祝活动和仪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需要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涉及到个人、家庭和社区层面,还涉及到社会组织、学校和媒体等方面。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学校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和课程设置,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媒体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还需要关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面向世界。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可以从国际交流、文化交融和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外国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也需要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通过电影、音乐、艺术品等形式,将传统文化打造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中国传统人际传播范式探析*● 李 艳(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 要: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定社会的人际传播范式必然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土壤之中。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到人际传播中,其中“仁爱”是人际传播之根本,内“诚”外“礼”是有效传播的原则规范,内“忠恕”外“信”乃有效沟通的实现途径,并形成了传统人际传播范式。
研究传统人际传播范式,对于促进当今人际传播、发展人际关系和协调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人际传播范式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110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285-02 研究中国传统人际传播范式,不可避免地要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继承者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际传播无可避免地也打上了厚重的儒家“文化烙印”。
一、本体依据 无论如何,探讨人际传播,必须先探讨人,人际传播的主体是人,其存在起源于人本身的存在,离开了人,就没有探讨的必要性,可以说这是前提、根据和出发点。
1.人能群:人际关系产生的先天条件“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子·王制》)这里并不是说动物不能聚群,而是强调人类聚群与动物聚群是不同的。
单就规模而言,人的聚群远不及动物,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必须要有大量的同伴相互依靠才得以生存下去。
人类虽然也有同样的需求,但是人更加地独立,并且随着人类的进化,小规模的聚群慢慢出现,譬如家的概念的出现。
人的智慧和理性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更为复杂,人类不是简单地聚集在一起,更有着亲疏远近之分。
“人之生,不能无群”,“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基本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别人的交往沟通中度过,无论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是人际交往过程。
几乎不敢想象一个人长期脱离社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狼孩”便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没有人际交往,人可能会退化,渐渐失去人的特质。
儒家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的本质体现于人群中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关系之中,要想自己站得稳,发展好,就要帮助别人一同站得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起过得好。
这也是中国人际传播的基本条件,若是人不能结群,就不可能存在传播。
2.“仁爱”:人际传播之根本友好、友爱之群,可称之为“仁爱”之群。
《说文解字》曰: “仁,亲也。
从人二。
”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两个人在一起,才会产生关系,才会存在人际传播。
“仁”强调人们在人际传播的交往中要体现出仁爱之心,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虽然长期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至于异化,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它。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矣。
”(《论语·述而》)“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庭生活中的亲情。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传播主体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让传播对象觉得你是确实在为他着想。
“仁爱”之心不仅仅针对血缘亲情关系,也是处理社会上一切人际关系的共同原则,是从道德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
[1]孔子认为“仁”即“爱人”,孟子也讲“仁者爱人”。
“仁爱”的核心是强调人际传播过程中要有爱心、同情心,要和谐、友爱相处,正因为如此,“仁爱”被视为我国人际传播之根本。
二、“义以为上”的义利观:传播的价值依据 “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
”(《朱文公文集》)这是儒家伦理中最核心的学说,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争论点集中这个问题上,这也正是中国传统人际传播的价值依据的争论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在孔子眼里,义和利是对立的。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孟子答梁惠王说: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猛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陈亮、叶适则认*收稿日期:2012-04-01 作者简介:李 艳(1989-),女,湖南益阳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哲学。
为道义和功利并不矛盾,二者合理并存,功利体现在道义之中,离开功利无所谓道义。
叶适说: “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
”(《习学记言》)后来清颜元也认为义利不能偏废,应该并重。
这就让人产生了无所适从的感觉。
究竟何为“义”、“利”?孟子曰: “义,人之正路也。
”苟子说: “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
他还强调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广义的义为道义、道德;狭义的义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和人们行为的价值标准。
朱熹等学者认为义具有三层含义即义是适宜,义的度是天理,义又是人们内在的一种道德价值判断。
按第一层含义来理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那么人际传播中应当注重传播的时间、地点、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均要适宜。
董仲舒认为“仁的实质是爱人、安人,义的实质是正我”[2]正己才能正人,正己才能爱人。
所谓正己就是一个人要为善去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利,和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
”(《说文解字》)原意是指收割庄稼、采集果实之类,并由此获得好处,那么这样一来,“利”指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
中国传统的人际传播注重道德伦理,“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为了道义,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人际传播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当然,这种过分强调“义”是不合理的,所以传统的人际传播的价值选择并非是完善的。
三、内“诚”外“礼”:有效传播的原则规范 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传播有自己独特的原则规范—“诚”与“礼”,儒家要求人际交往讲求“诚”“礼”,“诚”是内化,“礼”是外开,二者是传统社会中实现有效传播的原则规范。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则散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这里强调了“诚”既是“天道”,也是事物的本然。
孔子特别反感“巧言令色”之人,他认为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花言巧语.道貌岸然,十分恭顺,内心却在咒骂,并隐藏着祸心,行为是极为可耻的。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心体之诚能够发挥到极致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本性,从而完成自己的天赋使命。
“诚”要求在人际传播过程中言谈举止表现出诚实可靠,让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要“诚于中而形于外”,用心善良、态度诚恳,切忌虚情假意,惺惺作态。
“礼”是中国传统人际传播思想中一切传播行为的规范,相比“诚”,是一种外在规范,对人际传播的正常运行起着整合作用。
“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
”(《左传注释》)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并以此为傲。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从孔子的言语中间我们不难看出,“仁”与“礼”是相生相随的。
可以说,“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礼记·曲礼上》曰: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做出友好的反应,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
非礼勿亲、勿视、勿言、勿动,以“礼”为规范,就可以在人际传播中约束人的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
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礼要求在人际传播中要有礼有节,注重长幼尊卑和人伦,注重场所。
另外,微笑并主动热情与传播对象握手、打招呼,根据传播对象年龄选择尊重的称呼,消除陌生感,这也不失为“礼”的细节体现。
四、内“忠恕”外“信”:有效沟通的实现途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惟。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在《论语》中,“忠”字出现了18次,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是“忠人”、“与人忠”。
这就要求它要求人们在交往行动中将心比心,以自己作为出发点去推测他人。
张岱年先生认为“忠是尽己之心力以助人,恕是不以己所恶施于人”,[3]“尽己”也就是说传播主体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使命。
而“恕”则强调“推己”和“度人”的理解,恕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要注重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这其实是要求人际传播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由于所处环境、地位不同,其思想、行为、习惯等也存在差异,孔子认为应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只有这样,人际传播才会顺畅、有效果。
尤其是“忠言”时,一定要抓住劝说的时机,关注对方表情的细微变化,采取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从而达到沟通目的,“忠言”而不“逆耳”,这才是忠言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在《汉语大辞典》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不欺,二是守信用,实践诺言。
这里强调的是其第二层含义,“信则人任焉”,[5]信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在人际交往中,必须体现出信用,才能为别人所接纳,才能产生“信任”。
人际传播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传播者要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并履行信息传播中做出的承诺;而受传者则有责任将真实的信息反馈给对方,以“报人以信”来回报对方发出的信息。
[6]“信”要求在人际传播中不得捏造事实,要遵循真实客观性的原则。
五、结语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和工具的兴起,其巨大的影响力似乎使得人际传播黯然失色,从研究领域中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良好的人际传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自我认知、协调关系、适应生活环境,其必然性和基础性还是不容忽略的。
中国传统人际传播范式在现在看来还具备积极意义,几千年来的人际传播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仁”、“义”、“礼”、“诚”、“忠”、“信”等思想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实现和谐的有效因子,当然,对于其中保守、束缚人的消极因素,要加以辨别,择其精萃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