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点位埋设技术交底1

合集下载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十局石济客专济南枢纽I标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一、路基沉降观测1.1路基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

2、B1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1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1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路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各2米、10米处,并与沉降观测桩、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

3、B2型观测断面:除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还应当布设剖面沉降管位于基底。

1.3观测板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50cm×50cm,厚3cm)、金属测杆(φ2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φ50mmPVC管)组成。

基坑沉降观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基坑沉降观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基坑沉降观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基坑沉降观测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进入施工现场注意事项(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

(3)现场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确保各项操作符合要求。

2. 基坑沉降观测作业安全要求(1)观测前,应对观测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完好、功能正常。

(2)观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观测人员应熟悉观测区域的地质、水文、道路等状况,了解周边建筑物、民房等情况。

(4)观测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测区域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 观测现场安全措施(1)观测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2)观测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3)观测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扑救。

(4)观测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防止人员坠落。

4. 观测人员安全要求(1)观测人员应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2)观测人员应熟悉观测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3)观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4)观测人员应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观测现场。

5. 应急措施(1)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观测,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2)根据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调整观测方案、加固观测设施等。

(3)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四、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于XX年XX月XX日进行。

五、交底人(签名)六、接收人(签名)七、复验人(签名)八、备注1. 本安全技术交底应作为施工人员日常作业的依据。

2.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技术交底书(路基沉降观测桩)

技术交底书(路基沉降观测桩)
技术交底记录
2013年12月09日
项目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桩
交底地点
指挥部
交底组织单位
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
交底负责人
焦建军
交底接收单位
指挥部所属各单位
签发人
樊万里
内容及说明:
现将路基基床表层沉降观测桩制作、埋设事宜交底如下,所属各单位认真按照交底内容执行。确保路基沉降观测质量,严格路基现场文明化施工标准。
2.路基施工过程中和路基施工完毕后,各单位派专人定期巡查和维护;
3件:
沉降观测桩设计大样图
编制:焦建军复核:郭焕平
2.路基基床表层施工完毕时,重新埋设正式观测桩。正式观测桩元件采用派发的专用观测标志;观测桩基坑开挖直径30cm,深度0.35m,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回填,混凝土面低于观测桩基坑顶面5cm,基坑上半部分使用六棱块防护,六棱块周围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观测元件露出混凝土面2cm。
二、保护措施:
1.沉降观测桩在埋设过程中,各单位派专人指导埋设;
一、路基沉降观测桩制作及埋设说明:
根据目前现场施工情况、建指及评估单位建议路基基床表层沉降观测桩按照两步进行埋设和观测:
1.路基基床表层未施工完时,埋设临时观测桩。临时观测桩元件选择Φ20mm钢筋,长度30cm,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制作成弯钩;观测桩基坑开挖直径30cm,深度0.35m,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回填,混凝土面低于观测桩基坑顶面5cm,基坑上半部分使用六棱块防护,六棱块周围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观测元件露出混凝土面2cm。

沉降观测标施工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标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交底级别:四级编号:
主送单位
工班班长
施工图号
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位
DIK404+424涵洞
发送日期
沉降观测标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石济客专桥通-1-08》
二、工程概况及要求
1、DIK404÷424涵洞边墙两内侧设置沉降观标,安放数量为12个。
2、涵洞沉降观测标设置在出入口涵身最外节边界线内侧50cm,顶板底以下50cm处4个,涵洞线路中心顶板底以下50cm框身处2个.其底板顶面以上L5m相对应上部沉降观测标位置相应安放6个,共计12个。
3、沉降观测标预埋深度为(边墙厚度减4cm),在边墙内侧外露2cmo
三、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其位置的准确,牢固,不得受到扰动与破坏。

沉降标埋设技术交底

沉降标埋设技术交底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天津特大桥4(DK156+899~DK190+107.05)
分部工程名称
桥墩(台)
分项工程名称
沉降观测标埋设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十三工区
里程
DK190+104.05(沪方台)
交底日期
2008.6.20
交底地点
工地现场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2008年5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二、交底内容:
1.埋设的位置:
观测点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2.埋设方法:
(1)台帽两侧采用φ14mm不锈钢螺栓。见下图所示:单位(mm)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注:驻地监理抽查。
工程名称: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土建一标编号: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天津特大桥4(DK156+899~DK190+107.05)
分部工程名称
桥墩(台)
分项工程名称
沉降观测标埋设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十三工区
里程
DK190+104.05(沪方台)
交底日期
2008.6.20
交底地点
工地现场
交底内容:
埋设分成两部分完成,先把带螺纹套筒部分预埋进混凝土中,螺栓口用塑料布等物品保护好顶在模板上,后部如图所示焊接钢板。墩台身拆模后取出塑料布拧上螺栓。
(2)台背墙顶两侧可用箱梁观测标,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见下图所示:

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中铁十七局集团弥蒙铁路MMZQ-2标
技术交底书
技表-1
工程
名称
箱梁预制
施工单位
制梁队
施工技术负责人
幸翔
编制
单位
弥勒竹园制梁场工程部
交 底 人
职 称 (务)



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预制箱梁沉降观测标埋设的技术交底
1、每片预制箱梁共预埋徐变观测标6个,端头各两个,跨中两个,具体预埋位置见附图1(32m)和附图2(24m);
交底人: 复核: 签收人: 日期:
2、徐变观测标采用Q235材质,外露部分采用渗锌防锈处理;
3、梁体徐变观测标埋设于梁顶面,高出梁面20mm,对称设置;
4、预制箱梁要求每30孔梁埋设一次梁体徐变观测标,梁场前期箱梁要求全部预埋,以便有效监控梁体变形情况;
5、每次打梁之前需到制梁场工程管理部领取观测标;
6、要求预埋位置正确,外露尺寸符合要求。

线路中心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线路中心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路基沉降观测标埋设
技术交底
根据“细则”要求,现将路基段沉降观测标埋设进行技术交底:
1、对应路基原有沉降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线上埋设观测标;
2、有沉降板的位置,在线路中心线左侧埋设,如图示;
3、观测标埋设位置从支承层底开始用混凝土回填至封闭层顶面,混凝土回填断面尺寸如图所示;
4、观测标埋设:观测标直杆部分外露2mm(不含半球部分),观测标周围混凝土面抹平。

5、若沉降板没有在线路中心线上,偏离线路中心线左右侧20cm以上的,将观测标埋设在相应的右左侧位置。

即:沉降板偏左侧,将观测标埋在右侧;沉降板偏右侧,将观测标埋在左侧。

交底人:王治山接收人:日期:2014-12-9。

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桥涵施工班组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墩台沉降观测点可在墩顶、墩身或承台上布置。

1.承台观测标:承台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2.墩身观测标:1.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1处。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图。

3.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2处,桥台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图。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1. 承台观测标接受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 ,高出埋设表面3mm ,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承台观测标设置2.墩身观测标:采用φ14mm 不锈钢螺栓。

见下图所示:204010020120202101014墩身观测标设置3. 桥台观测标、参考下图设置。

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墩身大于14米沉降观测标布置图墩身观测标-1墩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基础平面图石家庄太原承台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原地面基 础墩身侧面图石家庄太原太原石家庄墩身侧面图基 础墩身观测标-2原地面承台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太原石家庄基础平面图墩身观测标-2墩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墩身小于14米沉降观测标布置图单位:厘米单位:厘米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顶 帽顶 帽承 台垫 石垫 石垫石垫石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基坑沉降观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基坑沉降观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进行基坑施工的工程,涉及沉降观测的各项工作。

三、交底内容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2)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3)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2. 沉降观测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沉降观测仪器及操作方法。

(2)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水文、道路、周边建筑物等状况。

(3)掌握沉降观测数据记录、分析、处理等技能。

3. 沉降观测设备要求:(1)沉降观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确保精度。

(2)仪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避震的环境中。

(3)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4. 沉降观测作业程序:(1)制定沉降观测方案,明确观测点、观测频率、观测方法等。

(2)在施工现场设立观测点,并做好标记。

(3)按照观测方案,定期进行沉降观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4)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形成沉降观测报告。

5.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2)观测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观测方案。

(3)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上报,不得隐瞒、篡改。

(4)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观测结束后,对观测设备进行清理、维护,确保下次使用。

四、应急措施1. 如发生观测人员受伤事故,应立即停止观测,并采取以下措施:(1)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拨打120急救电话。

(2)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报告项目负责人,请求支援。

2. 如发现异常沉降,应立即采取措施:(1)对异常沉降区域进行围挡,防止人员、车辆进入。

(2)通知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方案。

(3)对沉降区域进行监测,确保安全。

五、交底时间本交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沉降观测点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点技术交底

京沪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桥墩沉降变形观测技术交底一、简介京沪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对桥涵工程的施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砼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涵洞除应进行自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行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

施工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

通过观测分析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因此需要在桥墩埋设沉降变形观测点。

桥涵基础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二、布置范围十字河、大官庄特大桥隔墩(逢单)设置承台、墩身沉降观测标。

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为6个。

三、布置位置及要求桥墩及桩基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桥墩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桥桥墩观测标。

具体埋设位置见图示。

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底不足4m 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

具体情况详见观测标构造图。

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为6个。

1、沉降观测点设于一级承台顶面,每个承台埋设2个观测点,分别设于承台对角上,观测点要求埋设稳固。

2、观测点在承台施工完成后埋设在承台顶面两对角,距承台边50cm。

观测点采用Φ20不锈钢加工,长为8cm,钢筋上部端头磨成半球状,钢筋高出埋设表面2cm,埋深6cm。

3、在埋设过程中钢筋埋在混凝土中露出的部分,不宜过高或太低,高了易被碰弯;低了不易寻找,而且水准尺置在点上会与混凝土面接触,影响观测质量。

观测点应垂直埋设,埋设后将四周混凝土压实。

4、混凝土凝固后,观测点露出混凝土部分刷两道防锈漆,顶部涂满油脂,并用红油漆编号。

5、如混凝土已凝固须增设观测点时,可用钢凿在混凝土面上确定的位置凿一洞,将观测点埋入,再以1:2水泥砂浆灌实。

隧道沉降观测点设置技术交底

隧道沉降观测点设置技术交底
3、不良地质和复杂地质区段,观测断面的间距为一般地段的一半。
4、隧道洞口里程、明暗分界里程、有仰拱和无仰拱衬砌变化里程及所有设置变形缝两侧均应布置观测断面。
5、长度大于20m的明洞,每20m设置一个断面。
6、为方便实施隧道沉降观测,在二次衬砌完工之后,每个观测断面设置两个沉降点,分别布置在隧道两侧沟槽盖板以上5cm处;明暗交界处、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段及变形缝处每个观测断面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布置在变形缝前后各0.5m隧道两侧沟槽盖板以上5cm处。(具体位置见附图)
7、隧道沉降观测预埋元器件采用L型沉降观测标。
8、本交底未详处,参见金温隧参02(W)-36图。
接收单位
中铁二十二局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第一至五分部
接收人
日期
隧道沉降观测点设置技术交底书
(专项技术交底)
编号:JWSD-201102
工程名称
隧道沉降观测点设置
交底单位
局指工程部
交底人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1、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基础(即隧道仰拱部分)的沉降观测。
2、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4每段围岩或不同衬砌段应至少布置一个断面。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 工程地点:[工程地点]3. 工程内容:[工程内容]4. 沉降观测范围:[沉降观测范围]二、沉降观测目的1. 监测基础沉降量,及时发现和控制沉降变形。

2.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沉降数据,判断基础沉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评估工程安全,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潜在风险。

三、沉降观测方法1. 水准测量法: 该方法以水准测量为基础,通过测量水准点的高程变化来反映沉降情况。

适用于对沉降量要求较高的观测。

2. 全站仪法: 该方法利用全站仪测定基点和观测点的坐标变化,根据坐标变化计算沉降量。

适用于对沉降量和沉降方向要求较高的观测。

3. GPS测量法: 该方法利用GPS接收机测定基点和观测点的坐标变化,并通过坐标变化计算沉降量。

适用于大范围、高精度沉降监测。

四、观测点布置1. 观测点应设置在[具体位置],并根据工程特点和沉降规律进行布置。

2. 观测点应布设均匀,并覆盖整个沉降观测范围。

3. 观测点应避开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影响观测结果的物体。

五、观测仪器1. 水准仪:[品牌型号]2. 全站仪:[品牌型号]3. GPS接收机:[品牌型号]4. 水准尺:[品牌型号]5. 棱镜:[品牌型号]6. 其他辅助仪器:[列举所需辅助仪器]六、观测频率和精度1. 观测频率:[具体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特点和沉降变化情况可适当调整。

2. 观测精度:[具体观测精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七、观测数据处理1. 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

2. 沉降变化趋势应进行预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3. 沉降数据应进行存档,并进行定期整理和分析。

八、安全注意事项1. 观测人员应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观测。

2. 观测点附近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观测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九、质量控制1. 观测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经过专业培训。

2. 测量仪器应定期校准,保证其精度。

沉降观测点布置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点布置技术交底
1、采用Φ35cm钢管埋设,埋深2.4m,单根长2。5m。管外用沙砾填实,管内灌注混凝土。
2、钢管内埋设Φ20钢筋,长度20cm,露出钢管2cm(钢筋要放于钢管中心,并与钢管焊接,防止钢筋沉入混凝土内)。
3、做0。5×0。5×0.2m混凝土结构平台与钢管顶齐平(平台与管壁之间用塑料薄膜隔离)。
4、高程控制点尺寸位置如附图所示。
4、观测点布置如附图所示。
附图:
1、制梁台座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2、存梁台座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编制者
审核者
批准人
接收单位
接收负责人
接收日期
技术交底书
ZT1304JL—1
单 位: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第1页共1页
主送单位
测量队
编号
工程名称及部位
控制点
日期
内容:梁场高程控制点
高程控制点制作基本要求:
技术交底书
ZT1304JL—1
单 位: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第1页共1页
主送单位
测量队
编号
工程名称及部位
梁场沉降观测点
日期
内容:梁场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制作基本要求:
1、观测点制作采用电钻打孔埋设13cmΦ16圆钢。
2、打孔深度10cm,埋设钢筋外漏3cm。
3、钢筋埋设要稳定,不允许松动。埋设完成后表面涂抹防锈漆。
主送单位
工程部
编号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称及部位
制梁台座
日期
编制者
审核者
批准人
接收单位
接收负责人
接收日期
技术交底书
ZT1304JL-1
单 位: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第5页共5页

沉降观测桩埋设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桩埋设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ZT1502CX15-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1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编号:工程名称路基工程编制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桩复核工程范围沉降观测桩的埋设和数据采集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对设有沉降观测桩的断面提前做好埋设准备,待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有堆载预压地段在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2.准备好观测桩用的桩体原件,桩体选择Φ20mm 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由项目部统一购买,各架子队根据实际需要提前申请。

二.沉降观测桩的埋设1.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 用M30 水泥砂浆锚固,高出埋设表面5mm。

2.桩周用M30水泥砂浆锚固,确保沉降观测桩埋置稳定,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其余观测按照实施细则执行。

三.沉降观测桩结构及图片沉降观测桩结构设计见下图现场沉降观测桩照片交底地点:交底时间:交底单位:交底人:(签字)接收单位:接收人:(签字)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HKJX-1标路基沉降变形监测工点监测剖面及埋设元件信息统计表序号观测断面里程观测元件种类、数量埋设类型备注①沉降观测桩②沉降板③单点沉降计④位移观测桩数量(个)数量(个)数量(个) 数量(个)1 DK311+794.000 3 A-32 DK311+809.0003 E-13 DK311+829.000 3 E-14 DK311+853.000 3 E-15 DK311+868.000 3 A-36 DK316+316.000 3 1 2 2 B-27 DK316+332.000 3 2 2 B-18 DK316+352.000 3 1 1 2 A-29 DK316+384.000 3 1 E-210 DK316+430.000 3 1 E-211 DK316+480.000 3 1 2 2 B-212 DK316+497.000 3 1 2 A-113 DK316+507.000 3 1 1 2 A-214 DK316+510.000 3 A-315 DK316+513.000 3 1 2 A-116 DK316+523.000 3 1 1 2 A-217 DK316+540.000 3 1 2 A-118 DK316+555.000 3 1 1 2 A-219 DK317+887.000 3 E-120 DK317+902.000 3 E-121 DK317+922.000 3 E-122 DK317+929.000 3 1 1 2 A-223 DK317+931.000 3 1 2 A-124 DK317+933.000 3 1 1 2 A-225 DK317+938.000 3 1 2 A-126 DK318+235.000 3 E-127 DK318+248.000 3 E-129 DK318+301.800 3 2 2 B-130 DK318+320.000 3 1 2 2 B-231 DK318+330.000 3 2 2 B-132 DK318+447.000 3 1 1 2 A-233 DK318+462.000 3 1 2 A-134 DK318+482.000 3 1 1 2 A-235 DK318+513.000 3 1 2 A-136 DK318+560.000 3 1 1 2 A-237 DK318+610.000 3 1 E-238 DK318+660.000 3 E-139 DK318+660.580 6 I40 DK318+710.000 3 E-141 DK318+759.000 3 1 1 2 A-242 DK318+771.000 3 1 2 A-143 DK318+773.000 3 A-344 DK318+775.000 3 1 1 2 A-245 DK318+787.000 3 1 2 A-146 DK318+810.000 7 I47 DK318+837.000 3 E-148 DK318+860.000 6 I49 DK318+886.000 3 1 1 2 A-250 DK318+898.000 3 1 2 A-151 DK318+900.000 3 A-352 DK318+902.000 3 1 1 2 A-253 DK318+914.000 3 1 2 A-154 DK318+932.000 3 1 1 2 A-255 DK318+952.000 3 1 2 A-156 DK318+969.000 3 1 1 2 A-257 DK321+145.000 3 1 1 2 A-258 DK321+160.000 3 1 2 A-159 DK321+180.000 3 A-360 DK321+200.000 3 A-361 DK321+208.000 3 A-363 DK321+220.000 3 A-364 DK321+255.000 3 A-365 DK321+275.000 3 A-366 DK321+290.000 3 A-367 DK321+315.000 3 A-368 DK321+330.000 3 E-169 DK321+350.000 3 E-170 DK322+774.000 3 E-171 DK322+789.000 3 E-172 DK322+809.000 3 E-173 DK322+820.000 12 I74 DK322+845.000 12 I75 DK322+847.000 3 E-176 DK323+867.000 3 E-177 DK322+882.000 3 1 E-278 DK323+055.000 3 A-379 DK323+070.000 3 E-180 DK323+090.000 3 E-181 DK323+120.000 3 E-182 DK323+140.000 3 E-183 DK323+175.000 3 E-184 DK323+213.000 3 E-185 DK323+243.000 3 E-186 DK323+263.000 3 E-187 DK323+278.000 3 A-388 DK324+096.000 3 E-189 DK324+111.000 3 E-190 DK324+131.000 3 E-191 DK324+155.000 3 E-192 DK324+175.000 3 E-193 DK324+190.000 3 E-194 DK325+402.640 6 I95 DK325+408.000 3 E-197 DK325+443.000 3 1 1 2 A-298 DK325+475.000 3 1 2 A-199 DK325+507.000 3 1 1 2 A-2 100 DK325+532.500 3 1 2 A-1 101 DK325+537.500 3 1 1 2 A-2 102 DK325+540.000 3 A-3 103 DK325+542.500 3 1 2 A-1 104 DK325+547.500 3 1 1 2 A-2 105 DK325+580.000 3 E-1 106 DK325+620.000 3 E-1 107 DK325+642.000 3 A-3 108 DK325+662.000 3 1 2 A-1 109 DK325+677.000 3 1 1 2 A-2 110 DK325+832.000 3 A-3 111 DK325+847.000 3 E-1 112 DK325+867.000 3 E-1 113 DK325+895.000 3 E-1 114 DK325+927.000 3 E-1 115 DK325+967.000 3 E-1 116 DK326+017.000 3 E-1 117 DK326+067.000 3 E-1 118 DK326+117.000 3 1 1 2 A-2 119 DK326+167.000 3 1 2 A-1 120 DK326+185.000 3 1 1 2 A-2 121 DK326+188.000 3 1 2 A-1 122 DK326+191.000 3 1 1 2 A-2 123 DK326+209.000 3 1 2 A-1 124 DK326+216.000 3 1 1 2 A-2 125 DK326+236.000 3 1 2 A-1 126 DK326+251.000 3 1 1 2 A-2 127 DK326+505.000 3 1 1 2 A-2 128 DK326+520.000 3 E-1 129 DK326+540.000 3 E-1130 DK326+570.000 3 E-1 131 DK326+615.000 3 E-1 132 DK326+660.000 3 E-1 133 DK326+710.000 3 1 1 2 A-2 134 DK326+745.000 3 1 2 A-1 135 DK326+771.100 3 1 1 2 A-2 136 DK326+781.500 3 1 2 A-1 137 DK326+785.000 3 A-3 138 DK326+788.500 3 1 2 A-1 139 DK326+798.900 3 1 1 2 A-2 140 DK326+820.000 3 A-3 141 DK326+840.000 3 1 1 2 A-2 142 DK326+855.000 3 A-3 143 DK327+075.000 3 1 1 2 A-2 144 DK327+090.000 3 1 2 A-1 145 DK327+125.000 3 A-3 146 DK327+170.000 3 E-1 147 DK327+220.000 3 E-1 148 DK327+270.000 3 E-1 149 DK327+320.000 3 E-1 150 DK327+370.000 3 E-1 151 DK327+420.000 3 E-1 152 DK327+470.000 3 E-1 153 DK327+520.000 3 1 2 A-1 154 DK327+559.000 3 1 1 2 A-2 155 DK327+594.000 3 1 2 A-1 156 DK327+609.000 3 1 1 2 A-2 157 DK328+885.600 3 1 E-2 158 DK328+890.200 3 E-1 159 DK328+910.000 3 E-1 160 DK328+924.000 3 E-1 161 DK328+944.000 3 E-1 162 DK328+958.800 3 E-1 163 DK329+162.700 3 A-3164 DK329+177.700 3 E-1 165 DK329+197.700 3 E-1 166 DK329+227.800 3 E-1 167 DK329+283.780 3 1 1 2 A-2 168 DK329+296.500 3 1 2 A-1 169 DK329+300.000 3 A-3 170 DK329+303.500 3 1 1 2 A-2 171 DK329+316.720 3 1 2 A-1 172 DK329+341.600 3 A-3 173 DK329+361.600 3 A-3 174 DK329+376.600 3 A-3 175 DK330+152.500 3 A-3 176 DK330+167.500 3 A-3 177 DK330+187.500 3 A-3 178 DK330+227.500 3 A-3 179 DK330+266.300 3 1 2 A-1 180 DK330+286.300 3 1 1 2 A-2 181 DK330+301.300 3 1 2 A-1 182 DK332+052.500 3 A-3 183 DK332+067.500 3 E-1 184 DK332+087.500 3 E-1 185 DK332+109.000 3 E-1 186 DK332+129.000 3 E-1 187 DK332+144.000 3 E-1 188 DK332+485.000 3 E-1 189 DK334+677.500 3 A-3 190 DK334+680.000 3 A-3 191 DK334+682.500 3 A-3 192 DK334+694.000 3 E-1 193 DK334+857.000 3 E-1 194 DK334+875.000 3 A-3 195 DK334+890.000 3 A-3 196 DK336+788.000 3 A-3 197 DK336+820.000 3 A-3198 DK336+973.000 3 1 A-4199 DK336+988.000 3 1 A-4200 DK337+008.000 3 E-1201 DK337+050.000 3 E-1202 DK337+070.000 3 1 A-4203 DK337+085.000 3 1 A-4 合计591 44 85 197说明:1.根据各段路基设图中纵断面的表上标示的位置统计。

沉降、水平位移测设技术交底

沉降、水平位移测设技术交底

沉降、水平位移的测设技术交底沉降、水平位移的测设技术交底根据设计图纸和《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我标段应按以下所述的情况测设沉降观测管和水平位移桩。

一、重要性。

软基修筑高等级公路,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是至关重要的,观测将直接反映测点处的地基变形情况。

地路基施工过程中,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可用来控制填土速率不至于过快,造成路基开裂、坍塌等不必要的损失。

我标段的路基填土速率按沉降小于10mm/day,水平位移不大于5mm/day控制。

根据合理的沉降曲线也可为预测地基的竖向变形、水平位移及工后沉降提供有利依据。

例如可以根据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最终沉降量。

并且观测数据是路基卸载的依据。

二、设置情况:全线的应设置情况如数量表所示。

三、埋设:1.沉降管的规格:如图。

2.水平位移桩的规格:如图S-4-10-3(二)所示。

3.埋设沉降稳定观测如图S4-10-3(一)所示。

埋设沉降管时必须要有项目部专职的测量人员在场,通知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沉降管的底板和初始的管高进行测量。

四、观测:1.应作定点观测。

即每个沉降管和水平位移的观测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点。

沉降观测的转点都应固定,以确保前后等视距,从而消除一部分I角的仪器误差。

2.观测人员观测时应果断、健忘、限差超限可重测。

3.对于水准仪的i角,第两个月必须检校一次,保证i≤20″。

4.观测过程中气泡必须居中,有附合气泡的水准仪读数时必须居中。

5.加密的水准点每两个月检校一次。

6.填筑期每层填筑须观测一次,间隔期间每三天观测一次,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同步进行。

预压期观测频率,头一个月,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月观测一次,用S3型水准仪器必须测两个往返,不能使用塔尺。

8.沉降板破坏的处理,由工区通知项目部测量负责人员亲自到场,重新建立初读数。

由监理对破坏前最后一次观测资料认可,累计沉降量给予认可。

9.在通道及涵洞建成后,如三个月连续沉降速率小于2mm/月,其所引在涵洞上的水准点,可以使用。

沉降观测交底

沉降观测交底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表格编号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卡CSCEC-PM-0809项目名称及编共6页码施工方案名称沉降观测方案交底交底内容一、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1 基准点布设1.1.1高程控制点布设:高程控制点计划布设8个,编号为BM1~BM8。

埋设方法:在布点处用洛阳铲成孔,然后用混凝土将圆钢埋入(如下图),使其牢固,用红油漆在保护套管上做醒目标志,设立监测基准点标牌,防止被破坏。

单位(mm)1.2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2.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1)测点埋设沉降观测点每个塔楼沿周边布置,建筑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观测点标高距室内地坪1.5m左右。

在这些建筑物的布点处采用植入的方式,将观测点埋件植入建筑物的构造柱或承重墙体中(如下图)。

观测点必须埋设牢固,并等其稳固后方可使用。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特别注意保证在点上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同时可通过在主体粘贴沉降观测条码进行沉降观测,可为植入的观测点提供备用的数据保护。

单位(mm)图建筑物测点剖面(2)监测方法基准点与前述地表沉降监测共用,有关要求同前。

测量时采用电子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的精度进行量测。

沉降监测时应注意:a、观测时充分考虑施工的影响,避免在空压机、搅拌机等振动影响范围之内。

b、观测在水准尺成像清晰时进行,避免视线穿过玻璃、烟雾和热源上空。

c、观测时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视距一般不超过20m,前视各点观测完后,回视后视点,最后闭合于水准点。

二、监测点布设数量2.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序号监测项目布点数量(个)1 1# 62 2# 103 3# 104 5# 65 6# 66 7# 67 8# 108 9# 109 10# 1010 11# 1011 12# 1012 13# 813 15# 814 16# 1015 17# 816 18# 1017 19# 1018 20# 419 21# 1020 22# 421 23# 1022 25# 423 26# 11合计191会签栏交底人被交底人编制审核签发时间时间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宝兰客专甘肃段BLTJ-11标一工区编号:
工程名称
南二十里铺隧道、石羊岭隧道进口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沉降观测点位埋设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附后:
附件及附图:
接收人:
隧道沉降观测标(S):隧道沉降观测标在隧道二衬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3m处。
图1隧道观测标S1、S2埋设位置示意图
图2隧道观测标S1、S2示意图
图3隧道观测标S1、S2仰拱临时埋设位置
图4临时埋设隧道观测标S1、S2示意图
现场要求在仰拱施工完成至底板施工期间,因观测标位置较高,难以实施观测,需要将观测标转移至下部仰拱便于观测处,待仰拱充填混凝土后,应及时将观测标转移至原测点位置,转移的观测标必须设置在原断面里程上,采用相同编号,不另行编号。
仰拱上的辅助观测标采用上端为球形或半球形的不锈钢,外露5mm,侧墙上的水平隧道观测标外端为球形,外露20~30 mm,以保证铟钢尺的观测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