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6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全方位精练(书稿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彷徨()寂寥()

羡艳() 惆怅()

颓圮() 彳亍()

答案:páng liáo xiàn chàng pǐchì chù

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答案:惆怅/稠密/绸缪怅惘/为虎作伥/帐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3)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答案:(1)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2)(声音)悲哀而婉转。(3)十分羡慕。

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她就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她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答案:(1)她//就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她//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5、语言表达中有一种称为“通感”(也称“移觉”)的修辞手法,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往往可以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把本属于甲感觉范围的印象描写成乙感觉范围的印象。请您找出《雨巷》中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答案: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6、熟读诗歌,试回答下面问题。

(1)《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样的境遇?

(2)《寂寞》中“小孩子”就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1)独自、冷漠、凄清、惆怅、迷茫。(2)“小孩子”就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就是一个“寂寞”的载体。

课堂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就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7、这首诗的第二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8、这首诗首尾两节只有两个字不一样,请找出来,并具体分析admin采用这种写法的原因及艺术效果。

9、《雨巷》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答案:7、(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句式连贯,音节与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理想难以实现的惆怅。

8、这两节诗仅第四行所用的两个字不一样。首节就是“逢着”,表明“我”所希冀与追求的目标尚未出现。这目标就就是“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中间五节诗描写了“我”与“姑娘”相逢又离失的经历之后,结尾一节换用“飘过”,表明往事已经过去,但这种经历仍然时时被我回味,在我的记忆中重现。从结构上瞧,首尾两节前后照应,趋于完整;在内容上加深主题,使诗歌耐人寻味,余韵悠长。

9、(1)“雨巷”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境,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舒缓流动的抒情节奏,富有音乐美。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总体布局较为匀称。诗中运用复

沓、叠句、重唱等艺术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与婉转悦耳的乐感。诗由“雨巷”定韵,通过“悠长”“姑娘”“芬芳”“彷徨”等词组,形成听觉柔与的ang韵,间隔重复,一韵到底,使全诗的主调统一而与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寂寞

卞之琳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她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她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她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0、分析“蝈蝈”与“夜明表”这两个意象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11、诗歌《寂寞》就是如何表现“寂寞”这一主题的?

答案:10、“蝈蝈”与“夜明表”分别衬托了她无边无际的寂寞,也成为主人公活着时寂寞的见证与承担之物,不时地向人诉说着生也寂寞死也寂寞的生命形态。

11、诗歌从孩童写起,暗示着“寂寞”的与生俱来。长大后,与夜明表时时为伴,依然就是寂寞。最后就是孤零零地去了。结构上,跳跃性非常大,将时空高度概括组织到一起,乡下与城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与现代、生与死,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在宏大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就是…()

A、惆怅(chóu)稠密(chóu) 啁啾(chóu) 绸缪(chóu)

B、颓圮(pǐ) 祭祀(sì) 枸杞(qí) 汜水(sì)

C、彷徨(huáng) 仓皇(huáng) 寂寥(liǎo) 魅力(mèi)

D、藩篱(lí) 淋漓(lí) 醨酒(lí) 熏陶(xūn)

答案:D解析:A项,“啁”应读“zhōu”;B项,“杞”应读“qǐ”;C项,“寥”应读“liá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是()

A、怅惘辞藻徜徉伺机而动

B、翔实凄婉祥与举止安祥

C、忧愁拾零宛转拾人牙慧

D、清爽羡艳朦胧轻歌曼舞

答案:B解析:“举止安祥”应为“举止安详”。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就是()

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______的露珠,就是天使的眼泪不?”想象得真美。______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就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裹起来,______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就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______不就是牡蛎的泪珠呢?

A、颤动可就是因而未尝

B、颤抖然而因而何尝

C、颤抖然而反而何尝

D、颤动可就是反而未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